蘭州景觀
『壹』 蘭州有什麼風景點
五泉山、白塔山、官灘溝、吐魯溝、黃河風情線
『貳』 蘭州的風景有哪些
蘭州周邊的風景會比較美一點吧,
蘭州市裡只有「五泉山,白塔山,水車園,小西湖公園,黃河40里風情線,兒童公園等」
蘭州外圍有「新龍山,管鵝溝,耶綠峽等」這些比較好玩
『叄』 蘭州景觀設計哪家好
蘭州龍麗來景觀設計有自限公司
地址:蘭州市城關區南濱河東路755號(農墾大廈院內902)
www.lljg.net
『肆』 蘭州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1、白塔山公園:位於蘭州市中心附近的黃河北岸,入口處與中山橋連接,是蘭州市內的重要景點。白塔山以山頂的古老白塔最為著名,山間還有多座宮殿式的建築。河對岸有纜車可以乘坐,到山頂再走20分鍾左右即到白塔,塔頂上可一覽蘭州市全貌,山腳下便是黃河。
2、甘肅省博物館:甘肅省最大的博物館,珍藏文物豐富,可以全面了解甘肅各地和古絲綢之路的歷史文化。二樓絲綢之路展覽是全館精華,鎮館之寶「馬踏飛燕」、中國郵政標志驛使圖畫磚都在這里。
3、中山橋:蘭州歷史最悠久的古橋,也是黃河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梁。橋梁所有的建材都為德國原產,至今有百餘年歷史。中山橋位於蘭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關前,是蘭州市內標志性建築之一,站在橋上可遠眺白塔入雲,母親河奔騰流過。
4、青城古鎮:這是蘭州地區保護的比較好的古鎮,目前旅遊業也比較發達,到這里既可以體驗蘭州生活,更可以吃到正宗美食。
5、甘肅省博物館:位於蘭州市七里河區,可以說是蘭州地區規模最大的博物館,這里收藏的文物十分齊全。
6、蘭山山地生態公園,國家3A級旅遊景區,這個公園的生態保護做的比較好,經常可以在這里看到各種野生動物。
『伍』 蘭州有什麼景點
蘭州市是甘肅省的省會城市,蘭州還有很多旅遊景點,可是你知道這些景點的排名嗎?很多好玩的旅遊景點都在哪裡?想要找到答案,還是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蘭州旅遊景點排行: 1、蘭州黃河鐵橋(中山橋)
2、吐魯溝國家森林公園
3、水車博覽園
4、什川古梨園什川世外梨園
5、青城古鎮
6、五泉山公園
7、興隆山
8、石洞寺
9、蘭州植物園
10、金城公園
蘭州黃河鐵橋(中山橋)蘭州黃河鐵橋俗稱「中山鐵橋」、「中山橋」,位於濱河路中段北側,白塔山下。黃河鐵橋不僅是蘭州歷史悠久的古橋,也是5464公里黃河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梁,因而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中山鐵橋的前身是明洪武5年(1372年),宋國公馮勝在蘭州城西七里處建的浮橋;至明洪武9年(1376年),衛國公鄧愈移浮橋至西10里處,稱「鎮遠橋」;明洪武18年(1385年),蘭州衛指揮楊廉將浮橋移至今日位置,至今遺存重10噸,長5.8米的鑄鐵橋柱「將軍柱」三根。
吐魯溝國家森林公園吐魯溝國家森林公園地處青藏高原的東部邊緣,為東部祁連山山地與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園內地貌景觀奇特,森林景觀優美,景物天成,獨具特色,享有「華山之險、九寨之奇、峨眉之秀、青城之幽」之美譽。公園位於大通河畔,可借人文景觀豐富,真可謂「園內有景可賞,園外有景可借」,是旅遊觀光、科學考察、療養休息的理想之地。全園總面積5848公頃,海拔1998—3165米,森林覆蓋率為79.2%,具有十分可觀的開發價值。甘肅連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前身是甘肅連城實驗林場。
水車博覽園一直流淌的黃河,在蘭州段放慢腳步,兩岸就淤積起了坦盪的沃地,水車高大木輪的吱吱嘎嘎聲,就與黃河的嘭嘭嗵嗵聲,一氣貫通古今。相傳,早在夏時,蘭州這塊地方,就開始了繁盛的農牧業及漁業。春秋而後,至漢唐年代,灌溉相當發達。蘭州人段續發明的水車,明朝就已然在故土不舍晝夜。也就從那時起,水車既擔綱先進生產工具的任務,亦是蘭州的第二風景。歲歲年年,水車沿黃河兩岸一字鋪排而來,與白塔山、五泉山、皋蘭山遙遙相望,使得蘭州風采飛揚。
什川古梨園什川世外梨園什川歷史悠久,鍾靈毓秀,地靈人傑,是黃河文化孕育的傑作。數千年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秦時蒙恬「西北斥匈奴」,辟為古戰場;漢將霍去病「鏖戰皋蘭」,建築長城烽燧;宋代建城堡一座,屯兵駐守,故稱什字川堡,後易名什川,沿用至今;明弘治八年重修城堡。清《皋蘭縣志》將什川「梨苑華光」列為金城十景之一。清代知縣曾贊譽什川道:「一席地兮一帶川,樹木花光四季妍。桃杏雨,楊柳煙;朝暮人爭峽口船。駝石古,水車圓;石門曉月幾千年。
青城古鎮青城古鎮被譽為「風雅之地」的青城古鎮,位於榆中縣北部的崇蘭山下,距蘭州110公里、白銀30公里、榆中縣城54.2公里。總面積138.04平方公里,轄14村、7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12萬,耕地1.44萬畝。這里地勢南高北低,海拔1450米,地形呈狹長地帶,黃河流經北部,屬典型的黃河谷地。氣候溫和,水源豐富。適宜種植瓜果蔬菜,尤其以盛產綠煙聞名。自古以來,經濟發達,藉助黃河水運,成為蘭州通往北方的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
五泉山公園位於蘭州市區南側的皋蘭山北麓,是一處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遐邇聞名的旅遊勝地。公園景點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築為主,海拔1,600多米,佔地267,000平方米,有明清以來的建築群10餘處,1,000餘間,建築面積一萬多平方米,規模宏大。園內丘壑起伏,林木蔥郁,環境清幽;廟宇建築依山就勢,廊閣相連,錯落有致。五泉山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五泉山中峰高處為古建築群。
『陸』 蘭州景點
1、黃河風情線
蘭州是一個東西向延伸的狹長型谷地,夾於南北兩山之間,黃河在市北的九州山腳下穿城而過。經過城建部門的規劃建設,沿黃河南岸,已開通了一條東西數十公里的濱河路。因路面寬闊筆直,兩旁花壇苗圃,星羅棋布,被譽為綠色長廊,現已成為全國最長的市內濱河馬路。遊客游覽濱河路,可以欣賞黃河風情,參觀沿途點綴的平沙落雁、搏浪、絲綢古道、黃河母親、西游記等眾多精美的雕塑;並參觀中山鐵橋、白塔山公園、水車園等景點。在旅遊旺季,可看到古老的皮筏擺渡,體驗 「吹牛皮,渡黃河」的古韻;也可乘坐橡皮艇在黃河上漂流。濱河路被譽為蘭州的「外灘」,已成為老年人晨練和年青人浪漫的場所。外地遊客來蘭州旅遊,必先到濱河路,從東到西一游。
2、白塔山公園
位於蘭州市黃河北岸的白塔山上,因山頭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白塔山山勢巍峨起伏,蟠結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勢。白塔原為紀念去蒙古謁見成吉思汗而在蘭州病故的一西藏薩迦派喇嘛而建。現存白塔系明景泰年間(1450-1456年),鎮守甘肅內監劉永成重建。清康熙54年(1715年),巡撫綽奇補舊增新,擴大寺址,起名「慈恩寺」。白塔七級八面,高約17米,下築圓基,上著綠頂,各面雕有佛像,檐角系有鐵馬鈴。塔外通塗白漿,如白玉砌成。白塔山 1958年辟為公園,總建築面積8,000多平方米,分為三台建築群,依山而築,飛檐紅柱,參差有致,各建築以亭榭迴廊相連,四通八達。山上原有象皮鼓、青銅鍾、紫荊樹,古稱「鎮山三寶」,現紫荊樹已枯死。白塔山經過多年綠化,樹高林密,曲徑通幽。公園三台大殿內獨特的「黃河奇石館」藏石豐富,獨具風格。山下為中山橋,二者已連為一體,成為蘭州旅遊的必游之地。
蘭州市白塔山東約1公里處有元代的王保保城遺址。相傳明初,大將徐達、馮勝奉命攻打元軍王保保,久攻不破,恰至元宵節,徐達命軍士做成又粗又長的鼓,扮成社火隊混入城內,以大旗為號,里應外合,終於攻破了王保保城。為紀念這場戰斗的勝利,這種鼓被命名為「太平鼓」,並成為蘭州社火的主要表演形式。從此,王保保城和太平鼓更加聞名。
3、八盤峽旅遊渡假區
八盤峽旅遊渡假區位於蘭州市黃河上游最西端的八盤峽水庫。這里有雄偉的電站大壩,環境優美的廠區,寬闊的庫區水面。廠房內發電機組轟鳴,廠房外樹木成蔭,百花盛開,鳥語婉轉,風景如畫。溯河而上,沿岸棗林蔥郁,蘆葦搖曳,水鳥翔集,是工業旅遊及休閑渡假的絕佳勝境。
八盤峽庫區水面廣闊,黃河與湟水河匯合口環境條件優美獨特,非常適合於開展水上體育運動及娛樂。可容納100人乘坐的游輪,是目前蘭州市最大最豪華的游輪。您乘坐在裝飾雅緻的客艙中品茗,或者登上二層觀光甲板遠眺,總令你心曠神怡。您如果想體會撲面的河風,可以乘坐快艇,高速掠過如鏡的庫區水面,享受風馳電掣般的快感。龍舟--只有在江南水鄉才能看到的景緻,你想親自登上它與人一爭高下嗎?那麼請你到八盤峽來吧!
庫區岸邊50畝果園內已經是果滿枝頭了。您可以在石子鋪設的道路上悠閑地徜徉,也可以坐在樹下的石桌旁,與友人娛樂聊天,享受炎熱夏日裡的清涼。汽車愛好者的最愛--卡丁車場即將建成,面積有9300平方米,您在這里可以盡情地感受飛車的刺激。請您密切關注開業的日子!在建面積為1680平方米的植物園,冬暖夏涼,四季如春,您既可在其中觀賞奇花異草,又可休閑娛樂。
清澈見底的游泳池是按照正規比賽標准建設,設有8條泳道,可承辦游泳比賽,是游泳愛好者一展身手的場所,也是您夏日消暑的絕佳選擇。
八盤峽水電廠是目前唯一一座坐落在百萬以上人口城市中的水力發電廠,裝有三台國產機組和三台瑞典機組,總裝機容量22萬千瓦。參觀電廠,您能夠了解水力發電的全過程,豐富和拓展您的知識面,也是對青少年進行電力生產認識教育的良好場所。
4、吐魯溝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蘭州市西北160公里處的永登縣連城林內,屬祁連山脈的東麓,是一以奇山秀水為主體的自然景觀旅遊區,被譽為「神話般的綠色山谷」。吐魯溝1984年8月1日正式對遊人開放,1992年被林業部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1997年被評選為國家森林公園十大標兵,已成為蘭州市森林生態旅遊的理想目的地。「吐魯」是古代蒙語,意為「大,好」,或「美好的果園」。吐魯溝曾為多民族雜居地區,這里受山地氣候影響,降雨豐沛,溝內峰巒疊嶂,林木蒼翠,曲徑通幽,吐奇納秀,成為一毫無人工雕鑿的原始自然風景區。區內有發源於俄博峰的吐魯河由西北向東南流過,至三岔匯合後,經前溝匯入大通河。沿河谷修有公路直通
溝內,兩岸步移景異,氣象萬千。吐魯溝自然風景區海拔1,998-3,165米,總面積6,157公頃。
遊客跨越大通河橋,即進入前吐魯溝森林風景區。從大橋至三岔旅遊村6公里,便分成大小兩溝,左側是大吐魯溝,全長14.7公里,是以奇特地貌風景為主的公園主要賞景區,共計有24處景點,峰、巒、崖、石,千姿百態,絕壁飛瀑,石崖瀉珠,雖自天作,宛如人開。再上行,便到溝掌草原,為迷人的草原游覽區。從三岔右行即進入小吐魯溝林區。溝長7公里,有12處景點。小區內有1,600多種樹木花草,棲息著麝、跑鹿、藍馬雞、猞猁、石羊等數十種珍稀動物,一片茫茫林海,古木參天,溪流淙淙,到處鳥語花香,儼然一自然畫廊。
5、興隆山公園
位於蘭州市榆中縣城西南五公里處,距蘭州市60公里。古因「常有白雲浩渺無際」而取名「棲雲山」。早在西周時已成為道人鑿洞修行之地,清康熙年間取復興之意,改名「興隆山」。本世紀五十年代,全山亭台樓閣以及廟宇就達70多處,景點24處,成為佛、道勝地。興隆山為距蘭州市最近的國家級森林公園。主峰由東西二峰組成,東峰「興隆」海拔2400米,西峰「棲雲」海拔2500米,二峰間為興隆峽,有雲龍卧橋橫空飛架峽谷。現棲雲峰有混元閣、朝雲觀、雷祖殿等殿閣;興隆峰有二仙台、太白泉、大佛殿、喜松亭、滴淚亭等景點。
史載,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時,病逝於興隆山,其衣冠和兵器用物安放於此。1939年,成吉思汗的靈柩運至興隆山,密藏於大佛殿內; 1949年8月才遷往青海塔爾寺;1954年,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迎回,安放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新建的成吉思汗陵寢室。興隆山因這段歷史而更加著名。
6、路軍辦事處
第二次國共合作時期,我黨在蔣統區設立的公開辦事機構。1937年5月開始籌建,1943年8月撤銷,時間長達6年之久。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謝覺哉、彭嘉倫、伍修權等曾在這里領導過「八辦」工作。「八辦」於1963年被批准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78年在互助巷2號的舊址籌建了「蘭州八路軍辦事處紀念館」,並於1981年1月正式開放。共有革命文物150餘件,照片170餘幅,成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辦事處另一處舊址在今酒泉路1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