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仙山風景區
1. 萬仙山旅遊攻略是什麼
1.坐車:
新鄉到萬仙山景區的乘車路線:
新鄉汽車總站(火車站南臨)—輝縣
早上:6:30---19:30
每五分鍾一班對發,途徑50分鍾到達輝縣汽車東站。在輝縣汽車東站換乘赴景區的中巴車
輝縣百泉車站——萬仙山景區車次:上午:8:00、
10:00;下午:13:00、
15:30
萬仙山到景區到新鄉的返程車次
萬仙山景區——輝縣車次:上午:6:00、9:30
;下午:12:00、14:30
百泉車站或輝縣客運總站——新鄉(每6分鍾一班車)
2.住宿:
建議住在景區內,買過門票後,先去看賓館條件,萬仙山好多農家的住宿條件還是可以的,淡季住宿50-60元,還帶單獨衛生間可以洗澡,還有空調房。
萬仙山精品路線推薦:
河南性價比最高的二日游景區
3.兩日內可盡覽:世界第八大奇跡 中華著名影視村 神秘溶洞 峽谷奇觀 三大瀑布 次生原始森林等
一日游:
A線:日月星石—將軍石—黑龍潭瀑布—白龍潭瀑布—丹分溝—五峰山林海—磨劍峰瀑布
B線:絕壁長廊—天池—崖上人家—紅岩絕壁大峽谷—乳泉門—影視村{謝晉居}—喊泉—瑤池—白龍洞{自費10元}—豫晉碑—通天河瀑布
紅色旅遊專線:盤山公路—五峰山林海—絕壁長廊—天池—輝縣抗日縣政府遺址
戶外運動線路:
A線:絕壁長廊—天池—影視村{謝晉居}—炮樓—天梯
B線:絕壁長廊—天池—影視村{謝晉居}—觀景台—不碟凹—友誼峰—日月星石
C線:日月星石—黑龍潭瀑布—丹分溝—五峰山林海—磨劍峰瀑布
休閑兩日游:
D1:世界第八大奇跡之絕壁長廊—天池—崖上人家—紅岩絕壁大峽谷—紅石橋—乳泉門—中華影視村郭亮(謝晉居等)—鴛鴦石—喊泉—瑤池—白龍洞(自費10元)—珍珠泉—豫晉碑—通天河瀑布
D2:清幽山鄉南坪—日月星石—將軍石—黑龍潭瀑布-白龍潭瀑布—峽谷奇觀丹分溝—五峰山林海之次生原始森林—懸空棧道-磨劍峰瀑布
景區開通了手機(移動、聯通)、有線電話服務,精品景點區有公共電話和IC卡電話。
2. 新鄉萬仙山景區都有哪些遊玩的景點
1.萬仙山景區由中華影視村——郭亮、清幽山鄉——南坪、人間仙境——羅姐寨三個景區組成,被評為國家 AAAA 級旅遊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河南最美景區之一,是著名的影視寫生、休閑避暑、戶外運動基地。
2.萬仙山景區位於河南省新鄉輝縣市西北部太行山腹地沙窯鄉境內,距新鄉市75 公里 ,總面積 64 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672米 ,年平均氣溫比山下低6度。這里群峰競秀,層巒疊嶂,溝壑縱橫,飛瀑流泉,既有雄強而蒼茫的石壁景觀又有妙曼而秀雅的山鄉風韻,集雄壯奇幽俊為一體。
3.萬仙山被譽為「太行明珠」、「華夏奇觀」。先後有《清涼寺鍾聲》、《走出地平線》、《倒霉大叔的婚事》、《戰爭角落》、《舉起手來》、《天高地厚》等 40 多部影視片在中華影視村—郭亮拍攝。
4.萬仙山景區以優美的自然風光、古樸的風俗民情吸引著眾多的中外遊客,同時景區正積極創建國家 5A 級景區,以精品旅遊品牌服務海內外遊客。景區主要景點有紅岩絕壁大峽谷、影視村、絕壁長廊、天池、蓮花盆、白龍洞、喊泉、日月星石、黑龍潭瀑布、五峰山林海、磨劍鋒瀑布、七郎峰、螞蟻山等200 多處單體景點。
5.萬壑有聲伴天籟,千峰無語立斜陽。風光旖旎,景色秀麗的萬仙山位於太行山南麓,至峰頂可遠眺黃河,俯瞰牧野,一覽逶迤群山。
3. 萬仙山風景區導游詞
各位遊客,大家好!
萬仙山景區位於河南省輝縣市沙窯鄉境內,距新鄉市70多公里,面積達64平方公里,最高山峰海拔1672米,至峰頂可遠眺黃河,一覽逶迤群山。景區由中華影視村——郭亮、清幽山鄉——南坪、人間仙境——羅姐寨三個分景區組成。主要景點有:紅岩絕壁大峽谷、影視村、絕壁長廊、天池、蓮花盆、白龍洞、喊泉、日月星石、黑龍潭瀑布、五峰山林海、黃龍洞、磨劍峰、羅姐寨、孫臏泉、七朗峰等200餘處。
萬仙山並非名山,能在短短的數年間擠身於知名景區,憑得是什麼呢?有人說,是拍電影拍出名的,有人說,是照像照出名的,而更多的人說,萬仙山是畫筆畫出名的,的確,每年來萬仙山臨景習作、繪畫寫生的人很多,全國有100多所院校把這里定為寫生基地,繪畫寫生對宣傳萬仙山景區起到了積極的影響。但更重要的是萬仙山景區風光秀美,集中了南太行的精華:赤岩絕壁雄渾、巍峨、粗獷、恢弘;紅岩絕壁翠峰重疊,高聳入雲。奇峰俏石立山巔,青風輕拂欲飄然,姿態迥異盈靈氣,恰似萬仙臨凡間。飛瀑、溶洞、老樹、巨石、古寨和石牆、石院、石房子的山村,成為一個個鮮活的亮點,點綴在景區之內。
萬仙山的由來
千峰無語立斜陽,萬壑有聲伴天籟。雄峻奇秀的萬仙山裡沒有廟宇,不燒香火,為什麼叫萬仙山呢?地質學家和神話傳說給予了兩種完全不同的回答。地質學家認為,萬仙山和整個太行山脈一樣,形成於距今28億年前的新太古代。海底的基性岩漿噴發和酸性岩漿侵入,構成最早的基底岩系——花崗綠岩系。岩層露出水面後,河流沖刷的沙粒,一層層的覆蓋,年復一年的沉積,泥沙層在地殼變動中,陷入海底,陷入地殼深處,經過沉積擠壓形成沉積岩。在距今20億年發生全球性地殼運動——「阜平運動」,地應力和溫壓效應的作用下,海底的花崗岩浮出海面,成為陸地,並變質為片麻岩類。「阜平運動」產生的巨大應力和溫壓效應,使距今28—25億年間此區沉積於海底的新太石界花崗綠岩系,褶皺成石,隆升出海面,經受11億年的風化剝蝕,直至距14億年的中元古代薊縣紀才又沉入水下,形成濱海環境,接受沉積。隨著地殼裂變,幾經沉浮,幾度滄桑,形成這種多層重疊,皺折隆起,斷壁垂懸,岩層清晰的獨特地貌。萬仙山的岩層構造是十分醒目的,深處是黑色的花崗岩,依次向上是紅色花崗岩、紅色沉積岩、黃色黑色的頁岩,萬仙山的峰頂均為石灰岩。
多少年來,據傳寶蓮燈的故事就發生在萬仙山。農家子劉彥昌進京趕考途中,到三聖母廟內避雨,被三聖母看中,婚配生子。三聖母的哥哥二郎神知道後,惱羞成怒,說她有辱門風,以違反天條定罪,將三聖母壓在華山之下,三聖母的兒子沉香,被元始天尊抱走,教他習武學藝,沉香長大後,帶著斧頭劈山救母。二郎神知道後,力阻沉香,惡戰數日,二郎神的劍、沉香的斧,砍削出聳立的紅岩絕壁。二郎神戰不過沉香,求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將助陣。天兵天將為沉香救母之心所感動,不願幫二郎神作戰,留下個替身回天上去了,這些替身似人似仙,蹲立各異,千姿百態。萬仙山裡的華山、磨劍峰、聖母洞都內涵一個個傳說故事。
1992年,國家建設部旅遊資源調查組的專家到郭亮、南坪考察,時任沙窯鄉鄉長的劉興國和南坪村黨支部書記崔電亮給專家講了神話傳說,專家們聽了就給郭亮、南坪周圍的山峰定名為萬仙山。從此,沙窯風景區就成了萬仙山風景區。
清幽山鄉——南坪
萬峰競秀 俏裝列陣作儀仗
千瀑飛流 同音歡奏迎賓曲
這里是南坪停車場,南面是五峰山,西南是龍潭溝,西面的懸崖絕壁屬於山西省地界,西北面是通天河谷,北面是將軍峰,峰頂上的山嶺是翠屏山,山那面是郭亮景區。
將軍峰
將軍峰是一座孤立的石峰,高89米,游離絕壁28米,似身披盔甲的武士。據傳,玉皇大帝召集萬仙聚會,命令一天將在此值更守護。散會後忘了撤更,這一天將就永久的站立在這里,化成了一座岩峰,成為萬仙山的守護神。將軍峰左右兩側壁立如削,高120餘米。1996年,全國第四屆攀岩比賽就在將軍峰西側的岩壁上舉行,是萬仙山第一次舉辦這樣的體育盛會,從那一年開始,每年都有許多攀岩愛好者來這里練習。攀岩活動是一項很好的體育鍛煉活動,誰如果有興趣攀岩,可以試一試,但一定要帶上保險繩。將軍峰也是美術學生繪畫寫生的最佳景點之一,來南坪寫生的學生都給將軍峰作過素描和速寫。
到南坪景區不能不看日月星石,這是一塊淡紅色的沉積岩,石面長2.28米,最寬處1.28米,最厚處1.07米。1995年,村民宋運林鑿石蓋房,在河邊破開一塊大石頭,見石板面上清晰地顯著太陽、月亮、星星的圖像,他立即收起鐵錘鋼鑽,把村裡人叫來觀看,老支書崔電亮同志說這塊石頭是一塊奇石,一定要保存好。石英岩屬於沉積岩,石頭內有這種逼真的圖案實屬罕見。村裡人給這塊石頭定名為日月星石。
日月星石上的太陽呈圓形,乳白色,直徑33公分,圓心中有一個淡粉色的圓圈,直徑4公分;月亮呈月牙形,直徑16公分,月牙中間有一個直徑11公分的白色圖案,太陽挨著石頭的邊沿,似初升的紅日,右上方19公分處是彎彎的月牙,石面上的56個星星是56粒晶體狀的石英石子,均勻地鑲嵌在沉積岩里,圖案逼真清晰。
1996年春,河北省《邯鄲市報》副主編喬建勛為日月星寫詩,贊曰: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三寶精華聚南坪。
1999年,一位客商願出10萬元買走這塊石頭,村裡人說,日月星石是萬仙山的鎮山之寶,千金不賣,真是黃金有價石無價。
從日月星石向南走就是龍潭溝,溝底是黑龍潭瀑布,落差30多米,水量隨季節的變化明顯,歷經歲月,瀑布在石板上沖擊出一潭,名黑龍潭。黑龍潭瀑布雖然落差不太高,但它具有太行瀑布的鮮明特點,瀑布的壑口有2米多深,上寬下窄,呈梯形,瀑布中間那一片紅色的岩石光華亮麗,光潔度可與最好的花崗岩石材媲美。黑龍潭有多深呢?至今也沒人能探到底。1998年夏天,南坪村請濟南軍區某部潛水員了來探水深,也沒有測定其深度。不過黑龍潭周圍空氣清新,含有極高的負離子;黑龍潭的水含有各種礦物質,用水洗浴,可使皮膚光滑細嫩。距黑龍潭百米處是白龍潭,沿著之字形的石梯走進了有紅河谷之稱的丹分溝,清澈的山泉在殷紅的岩石上流淌,男人說是一條血水河,女人說是一條胭脂河。這條河不知用了多少萬年的時間在紅岩絕壁之間沖涮出來一個石缸似的深潭,泉水如一束白絹穿潭而過。在這流淌的小溪里,有一隻腳印清晰地印烙在赤紅的岩石上。據說,太上老君從這里取水時留下的腳印,跺一跺這個腳印,可以健身祛邪。
從丹分溝逆水而上是丹分村,蔥郁的松林環抱著這個秀美的小山村。傳說,太上老君曾在此分發仙丹而得名。
五峰山林海
最高山峰海拔1561米,由五個山峰組成,面積1600公頃。1962年,南坪人在崔電亮同志的帶領下,開始在五峰山上造林,掄撅刨坑,點播松籽,苦幹20年,五峰山全部綠化,荒山禿嶺變為鬱郁成林,五峰山成為南太行最有名的人工林,南坪人植樹造林的經驗曾向全國推廣,南坪人曾多次接待國外貴賓和朋友。現在五峰山木材積蓄達上百萬立方米,林內空氣濕潤,被譽為「太行天然氧巴」,茂密的樹林成為野生動物的樂園,豹子、野豬、黃羊、獾、角雉、山雞、畫眉、山雀等珍稀動物時有出沒。
躬腰刨坑二十年,汗浸松籽千百萬,
艱難創業化濃蔭,綠山更比移山難。
雙龍泉
雙龍泉屬淇河源頭。泉眼在海拔1200米處的懸崖峭壁中間,上為千仞壁立,下是百丈深澗,兩股泉水從石縫間競相噴涌,水擊岩石,似二龍嘯叫吟唱,故名雙龍泉。
黃龍洞
黃龍洞口又高又寬,進洞10米處,有一潭清水,乘小船擺渡進入洞內,可看見形態各異的鍾乳石和一個個圓口的石瓮、石罐、石缸,最深的有1米多,直徑20公分,內壁光滑,細細瀏覽,可悟出水滴石穿,歲月悠悠的真諦。
趕羊土爽
丹分東面的那個小山村叫馬庵,村正南有一條山溝,叫趕羊土爽。自古以來,是南太行東側沿山各村養羊戶,夏季上山牧放的必徑之路。萬仙山風景區對外開放後,封山禁牧,山羊基本絕蹤。趕羊土爽成為一條旅遊精品路段。2003年修建的2400級石階步道,蜿蜒幽曲,穿黑松林,過連翹叢,沿途步步新景,美不勝收,撫今追昔,感慨萬千。在1942年,國民革命軍二十七軍為阻擊企圖打通進攻山西通道的日軍,在這里構築工事,居高臨下,打退了日軍的多次進攻,雙方為爭奪至高點投入主要兵力,直打得屍填溝坎,血浸荒坡。趕羊土爽 曾是對日作戰最激烈的地點。六十多年過去了,歲月撫平戰傷,花香驅散血腥,青山作碑慰英魂,赤岩有幸塑忠骨。沿台階行至1200級處,可看到溝邊岩石風浸雨蝕,似一尊尊天然浮雕,像一幅幅抽象油畫,讓人聯想到那烽煙四起,戰馬嘶鳴,大刀橫飛,肉搏拼殺的激戰場面,像看到一個個持槍肅立的士兵,卧姿擊發的射手,中彈倒下仍頑強揮臂投彈的壯士,被炮彈炸飛血肉之軀的英雄亡靈。
在山崖高處有無數塊岩石似人卧俯狀,一律頭朝北方,似仍在堅守陣地。圖像栩栩如生,令人頓生敬意。台階路旁生長著一叢叢香草和一束束綉仙菊、野梅花,可嗅到清新的香氣,象徵著抗日勇士英名長存、千古流芳。忠魂崖中間有一座石壁山峰,厚不過5米,高達30多米,寬約百米,如一塊石碑高高聳立。當地人稱其為無名碑。南馬庵一戰,二十七軍幾乎全部陣亡,除軍長劉進和幾個高級將領外,陣亡的數千官兵都沒有留下任何可查找的音訊,世上無字碑很多,無名碑極少,這座天然石壁就是一通天成無名豐碑,聚結著二十七軍將士的英靈。
據當地老人講,二十七軍曾在溝頂最窄最陡處用石塊砌了一道一丈多高的石牆,居高臨下,扼守要道,使日軍久攻不下傷亡慘重。後來,日軍買通漢奸領路,從山後的一條小路迂迴包抄,使二十七軍腹背受敵,以石岸作工事的士兵,被逼跳下石岸,全部壯烈殉國。現在這條石岸還留有一截岸基,在靠東邊的山崖跟前,還有1米高,2米長一段,岸上的石塊灰黑,有的已長出苔蘚,無言地記載著那段悲壯的戰事。
趕羊土爽嶺東側,有一高聳的團扇形岩峰,石壁斑駁,岩質被侵蝕變質,有多處孔隙透光通氣。二十七軍與日軍為爭奪趕羊土爽嶺,都投入了大量兵力,血戰數晝夜,陣地幾度易手,傷亡慘重,最後因二十七軍內無糧草,外無援兵,加上裝備落後,彈盡糧絕,全線失守,為紀念二十七軍寧死不降,決戰到底的氣慨,把這座山喚作彈洞峰,那透明的孔穴好似槍彈所穿。那場戰役盡管失敗了,史書也記載的很少。歲月將戰場留下的痕跡全部抹平,忠魂崖、無名碑、殘岸、彈洞峰,
筆架崖
從南馬庵去王莽嶺,翻過趕羊峽嶺,往前再走百餘米,在俊秀奇特的頁岩叢中,有一座懸崖,南北長20餘米,高40餘米,最厚處不足2米,薄處不足1米,岩壁頂端有尖、圓、方、錐、弧不同形狀的岩石,好似一個大筆架。據傳,劉秀從王莽嶺逃奔下來,天降暴雨,到窯龕內避雨,讓隨從展紙備墨,書寫檄文,討伐王莽篡位野心,詔告劉氏宗親和全國百姓,舉旗反抗,恢復劉姓天下,寫完後,擲筆山澗,後來這些筆硯,變成岩狀,後人稱為筆架崖。
王莽嶺
從趕羊土爽 一直往西走就可以登上海拔1732米高的王莽嶺。王莽嶺雄冠太行,由50多個山峰組成,如「駝鳥峰」、「姊妹峰」、「蓮花峰」、「仙女峰」、「天官賜福峰」巍峙排空,嵯峨崢嶸。登臨觀景台極目遠眺,萬仙山、十字嶺、老爺頂、大小井……,峰巒挺拔宛如石筍雲中生,溝壑縱橫恰似蟒蛇游綠叢。王莽嶺最壯觀處,當數觀雲海日出,其景其勢與泰山極頂毫不遜色。
王莽嶺是豫晉兩省的分界點,懸崖之上屬山西陵川縣的王莽嶺景區,懸崖之下是萬仙山,兩個景區山連山,峰連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沿途可看到,劉秀城、斷山、劉秀庵,聆聽西漢末年,劉秀被追殺途中,於絕境處化險為夷的故事。
聖母洞
聖母洞是一個石灰岩洞,洞深300餘米,洞內有很多光滑的雨花石,據傳,沉香的母親曾在這一帶為老百姓治病,為紀念她,在這個洞里塑了聖母像,這個山洞就成了聖母洞。據說,來這個洞內進香求孩子平安十分靈驗。
鐵打寨
海拔1517.1米。西漢末年,一將領對王莽篡政不滿,在此設寨稱王,用鐵打造山門,四周用石塊壘成圍牆,故稱鐵打寨。歷經千年,鐵寨門已銹蝕化泥,但石圍牆依然殘存,攀越石階,進入寨內,可見多處遺跡。
神龍石
神龍石是南馬庵村村前河溝里一塊直徑4米的大石頭。石頭上部略成方形,下半部被山洪常年沖劇,成為弧形。這塊石頭是山體崩塌滾落到這兒的一塊石灰岩,當地群眾圖吉祥給它起名「神龍石」。傳說有兩種。一說,沉香劈山救母,與舅舅二郎神決戰,二郎神用神弓射出彈丸,被太白金星空中收回,放到此處。一說,玉帝召見紅、白、黑、黃、青五龍聚會,達成治水公約,刻在此石上,石上留有五龍的痕跡。
磨劍峰瀑布
谷深410米,兩壁山峰高118-125米,瀑布落差100餘米,水源來自聖母洞。據傳,光武帝劉秀被王莽追殺時,在此絕壁上劈石試劍,被稱為試劍石,劉秀試劍時,聲震如雷,驚得一條鯉魚從瀑布下沖天一躍,落在峰頂,被後人稱為鯉魚石。磨劍峰上有一塊凹進去的印痕,寬4米多,長30餘米。據說,是二郎神在此磨劍,磨出了印痕,由此稱為磨劍峰。
磨劍峰瀑布北側被地質學家稱為最典型的地殼斷層,是地質學最好的課堂,在這里可以看到地殼運動斷裂形成的岩層。
五彩石板路
從小雙停車場到磨劍峰瀑布,全長2600米。2003年春,修建了2米寬的石板路,就地取材,選用砂礫沉積岩,岩石色澤深淺不一,淺紅、粉紅、玉白、淡紫多種色彩,雨點石、波紋石、侵溶石圖案清晰可見。
石板路兩旁山楂、山核桃、柿子樹蔭遮道,有石桌石凳休息處。
小雙唐榆
唐榆是一棵大葉榆樹,樹干高8米,胸圍2.1米,樹冠高20米,樹下有一石碾,抗日戰爭時期,太行七分區司令員皮定均率部曾在此駐扎,百姓用此碾為八路軍碾米面,皮定均將軍曾推過這盤碾。
八路健兒戰太行,農家傾缸籌軍糧
追憶當年艱難時,古榆石碾情意長
華夏影視村——郭亮
影視村是郭亮的美譽。只有幾十戶人家的郭亮村,依地勢座落在一個山坳里,房子不分行,不成排,錯落有致,參差不齊。青石壘牆,白灰粘縫,藍瓦蓋頂,木門木窗。村後是翠巒疊嶂的蓮花山,村前是溝壑起伏的皇碑尖嶺。從1975年以來,海內外影視界看好郭亮的自然風景,40多部影視劇的攝制組住在這里拍攝外景。影壇巨臂謝晉,為拍《清涼寺鍾聲》三上郭亮,在村裡常住百天之久。於本正、郭凱敏、沈好放、馮小寧……等導演曾在郭亮食宿多日,留下墨寶;著名演員楊在葆、許還山、趙麗蓉、濮存昕、趙炎、郭達、潘長江等曾在這里拍攝過影視劇,原國家女子乒乓球隊教練員張燮林曾在這里留言。亞洲車王盧寧軍曾率車隊穿越絕壁長廊,在郭亮村前的河床上擊水輾石飛車表演。
郭亮村拍影視劇的趣聞軼事很多,村裡人個個能說幾段,全村的成年人都有多次當群眾演員的經歷,只要導演說明演什麼戲,他們就會自行化妝,自帶道具,很快入戲,在攝影機前不拘謹,不怯場,有表演天賦的還能過一把癮。村民申合山在《戰爭角落》里的表演被拍成劇照,已卸任的老書記宋保群在《缸九醒酒》電視劇中,作了個簽約演員,名字上了演員表。
郭亮村還是輝縣抗日政府所在地,太行分區司令員皮定鈞和輝縣第一任縣委書記王雲清曾在這里住過多日,電影《李向陽》生活原型,傳奇英雄郭興曾在這里學習培訓、接受任務,那些老房子仍然完整的保存著。
絕壁長廊
游至郭亮,必穿郭亮洞。這是一條橫穿絕壁的長廊通道,1972年3月9日開工,1977年5月1日通車,長1250米,寬6米,高4米。投工3萬個,清理石渣2.4萬立方,消耗鋼釺12噸,鐵錘2000個。郭亮村投資8萬元,2001年又投資40萬元進行擴修。郭亮洞開工之初,村內挑選了13名硬漢組成施工隊,號稱十三壯士,腰系大繩,凌空作業,鋼釺鑿赤岩、鐵錘破石壁。13壯士掄錘打釺放炮,炸出的石渣由全村的男女老幼清理,沒有用任何機械,上至70歲的老人,下至8歲的娃娃,人人上工地,大石塊用力搬、挪、抬、翻、推到崖下,小石塊裝進筐、簍、籃子里,倒到崖下。肩頭磨成繭,十指磨出血。
郭亮洞是南太行第一個橫穿絕壁的隧道,號稱太行隧道之父。郭亮絕壁與太行山斷層一樣,屬砂質沉積岩,硬度達到8.3級,一支鋼釺只能打10公分深,就得淬火,打10公分的炮眼,12鎊重的鐵錘要打4000次,開鑿郭亮洞打了多少個炮眼,掄了多少次鐵錘,是無法統計的天文數字。1977年5月1日,郭亮人用5年時間打通了隧道,汽車穿越太行腹,天塹從此變通途。
十三壯士出郭亮,掄錘執釺鑿太行
打通天嶄破石壁,橫斷千仞穿一廊
這里是郭亮停車場,南面這條小路通往另山和大峽谷觀景台,沿著這條路可經過山西崑山村,到達南坪的五峰山,北面是蓮花山,有台階通往蓮花盆,郭亮村的多數景點在村西北的里溝,喊泉、老潭、白龍洞、紅龍洞等一線相連。長約3600餘米的洞溝,兩廂山崖對峙,溝底亂石填塞,山崖絕壁上灌木、青藤纏繞,野花常開,幽香陣陣,之所以喚作洞溝,是因溝兩邊窯龕、岩穴、石窟成排相連,一個接一個,深的不見底,淺的可容身,洞洞相連,洞洞相套。最奇怪的是每個石洞外,都豎立著一根石柱,大洞大柱,小洞小柱。大洞口高闊數丈,小洞口不過尺余,大石柱高30餘米,小石柱高不足5米。
4. 八里溝、郭亮村、萬仙山三個是單獨是景區還是什麼關系,十一我想和朋友一起去,兩日游如何安排
1、八里溝是一個景區;萬仙山是另外一個景區,郭亮和南坪都屬於萬仙山裡面兩處景點。
八里溝和萬仙山同屬大別山,距離有幾十公里吧。
2、強烈推薦自助游,交通很方便。
3、八里溝前年去的,可住在景區裡面,方便些,不用重復掏門票錢。
4、山區住宿,注意房間不能太潮濕,不然很難受。
今年剛去過萬仙山,強烈推薦裡面的南坪,郭亮村景點不多,南坪的丹分景色十分不錯。
5. 萬仙山旅遊景點有哪些
景區主要景點有:
紅岩絕壁大峽谷、影視村、絕壁長廊、天池、蓮花盆、白龍洞、喊泉、日月星石、黑龍潭瀑布、五峰山林海、磨劍鋒瀑布、七郎峰、螞蟻山等200多處單體景點。
按以下順序遊玩:絕壁長廊- 崖上人家 -影視村 -喊泉 -瑤池 -白龍洞 -羅姐寨 -通天河瀑布
早上在郭亮村,經典的絕壁長廊、崖上人家讓你驚嘆小小村內的風光。之後進入影視村,也許會遇到攝制組也說不定呢。之後前往喊泉、瑤池、白龍洞。在郭亮村吃點新鄉美食,拿上畫板在羅姐寨寫寫生,呼吸新鮮空氣。最後去南坪看看豫晉碑,通天河瀑布結束行程。
6. 關於新鄉到萬仙山景區
新鄉汽車總站(火車站南臨)—輝縣
早上:6:30---19:30
每五分鍾一班對發,途徑50分鍾到達輝縣汽車東站。在輝縣汽車東站換乘赴景區的中巴車
輝縣百泉車站——萬仙山景區車次
上午:8:00、
10:00;下午:13:00、
15:30
萬仙山到景區到新鄉的返程車次
萬仙山景區——輝縣車次:上午:6:00、9:30
;下午:12:00、14:30
百泉車站或輝縣客運總站——新鄉(每6分鍾一班車)
路線來自:媚游中原
7. 評價萬仙山景區的旅遊開發條件
萬仙山景區位於河南省輝縣市西北部太行山腹地,距鄭州市150公里,距新鄉市70公里,總面積6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672米,這里群峰競秀、層巒疊嶂、溝壑縱橫、飛瀑流泉,既有雄強而蒼茫的石壁景觀,又有妙曼而秀雅的山鄉風韻,集雄、壯、奇、幽、峻為一體。景區由中華影視村--郭亮、清幽山鄉--南坪、人間仙境--羅姐寨、佛教聖地--三湖四個風景區組成。1990年確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3年評審為省級地質公園。2005年被評審為國家級地質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著名的旅遊、避暑、休閑勝地和影視、寫生基地。
8. 新鄉萬仙山的主要景區
郭亮是萬仙山景區的主要組成部分,郭亮村,是為紀念東漢義軍將領郭亮而取的村名。據載,郭亮帶領兵馬
駐守漢王寨,官兵多次進玫不能取勝,後收買了郭亮的部將周軍,周軍自以為地形熟悉,用兵守住山口,企圖困死郭亮,郭亮在馬頭山上掛起一隻山羊,羊蹄下放一個戰鼓,山羊不停的蹬擊鼓面,發出擊鼓聲,郭亮以此為掩護,帶兵從回逃戰到郭亮休整後,轉移到山西省。數日後,山羊餓死,鼓聲停止,周軍上山一看,原來是中了懸羊擂鼓之計,一氣之下吐血而死,被埋葬在山下的周軍場。這就是郭亮村的由來,懸羊擂鼓、周軍場的典故皆出於此。
郭亮村現有83戶,320口人,轄郭亮、另山、回逃站、不跌凹四個自然村。面積7.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672米。據考證,自秦漢時期,就成為兩省客商往來休息的驛站。1939年,太行分局派王雲青(王好運)、萬景祥、萬景德在此開展抗日活動。他們住在村民劉玉奇家中,以販賣牛羊、棉麻為掩護做地下工作。1941年,皮定均將軍率八路軍在此駐扎。輝縣人民政府也曾在此短住四個月。
郭亮村位於太行腹地,房子倚山崖而建,村前咫尺是百米懸崖,村後是高聳的山峰,自古交通閉塞,出山艱難,只有一條小路通向山外,天梯是郭亮人的必經之路,720級台階,鑲嵌在200米高的絕壁上,最窄處20多公分,險要處須側身才能通過。多少年來,郭亮人吃的油鹽醬醋和日用品都是從天梯下背上來,買來的牛犢、小豬都有是從山下抱上來,長大後,卻要繞道30多里經山西地界下山去賣,天梯險峻,不知有多少郭亮人失足落梯,輕者致殘,重者喪命。
天梯是郭亮的生命梯,也是郭亮的苦難梯、貧窮梯。1972年,不甘苦熬的郭亮人在黨支部書記申明信同志帶領下,向絕壁要生路,要通道,全村挑選出13個青壯勞力,組成突擊隊,用土專家、土辦法在紅岩絕壁上測出隧道線,聚在天梯下舉拳面壁,發誓要鑿穿絕壁,打出通向山外的大路。當時的民謠說:「層層石階級級險,輩輩出山步步難,悠悠歲月年年走,噓噓喘息聲聲嘆,赳赳硬骨拳拳心,叮叮鐵錘當當釺,錚錚盟誓諤諤言,爺爺不叫孫孫攀。」
修路沒有錢,全村賣牛羊,賣葯材,賣山果籌資。突擊隊員每天的伙食費只有1角4分錢,一日三餐喝玉米粥配自家腌的老蘿卜。在無電、無機械的條件下,憑手工用五年的時間一錘一釺的鑿出1250米長,6米寬,4米高的隧道,開出石方26000產方米,打禿鋼釺10多噸,打爛鐵錘上千個。上至70歲的老人,下至十幾歲的娃娃輪流上工地,清理石碴,人人肩頭成繭,十指流血。在工程最困難的時候,輝縣教育局100多名教職員工在局長原永同志的帶領下趕來援助,加快了工程進度,1977年5月1日竣工通車,郭亮洞是南太行第一個橫穿絕壁的隧道,號稱太行隧道之父。 郭亮隧道外側的35個天窗,當初是為了便於排碴,如今成為通風透光的觀景台。真是:十三壯士出郭亮,掄錘執釺鑿太行,打通天塹破石壁,橫斷千仞穿一廊。郭亮洞被人稱為絕壁長廊。國外朋友來郭亮采訪,稱絕壁長廊為世界第九大奇跡。郭亮洞的開通,為郭亮村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0世紀末,有40多部影視劇在此攝制,郭亮村被譽為「華夏影視村」。全村群眾多次在劇中擔任群眾演員。許多農家收藏著道具、圖片、資料。謝晉、於本正等在郭亮長住數月,並留下墨寶。村裡還保存著謝晉居住的房子和用過的物品。在農家留宿,可以看到在郭亮拍攝的影視劇光碟,可聽鄉親們講述導演、演員和拍攝中的趣聞。
當初,郭亮人在開鑿絕壁長廊的同時,從山下背沙子、背水泥築壩修建了郭亮水庫,壩高39米,蓄水量9萬立方米,成為太行山上最高的一池碧水,被人稱為天池,水清見底,倒影青山。在郭亮村內可看到漢柳、紅石橋、華山石人、龍王廟、謝晉居、紅龍洞、魔岩石畫、白龍洞、三葉蟲化石等景點,向南沿絕壁行走可看紅岩大峽谷全貌,看千米絕壁長廊的雄姿,看雪山潭瀑布的落差,向北在馬頭山觀景台遙看萬仙山座座秀峰翹首雲天,濃霧天氣還可看到罕見的佛光景象,再往北可攀爬天梯,可在凌晨觀雲海日出,可到大黃窯內看古人在絕壁上打下的30多根木棒,可沿著台階登臨山頂去看五行洞、蓮花盆、觀音床,聆聽優美的神話傳說。郭亮村有69家家庭旅館,有郭亮賓館、郭亮山莊、翠崖仙居三個賓館。 如果把萬仙山比做一幅優美的水墨畫,南坪卻給這幅畫平添了幾分生機,幾分嫵媚。從旅遊的眼光看南坪,是一個景點,從村政村務看,它是一個行政村,有11個自然村組成,每一個村都很小,有的只有3戶人家,一座座石頭房子像星星一樣點綴在萬仙山南側的溝溝坡坡中。南坪面積大,景點多,每一次到南坪總覺得不知從哪條路走才好,最合適的路線應該是沿著小雙溝步道一直往裡走,路過小雙村會看到一棵大葉榆樹,樹干高8米,胸圍2.1米,樹冠高約20米,這棵榆樹長了多少年,誰也說不清,人們稱它為唐榆,樹下面有一盤石碾,抗日戰爭時期,太行分區司令員皮定均率部曾在此駐扎,百姓用此碾為八路軍碾米面,皮定均將軍曾推過這盤碾。民謠說:「八路健兒戰太行,農家傾缸籌軍糧。追憶當年艱難時,古榆石碾情意長。」沿著小雙溝再向里走,就
到了磨劍峰瀑布跟前,磨劍峰瀑布高120多米,是萬仙山裡最高的瀑布,飛流而下的河水變成了一縷縷、一絲絲水線,讓人覺得不像一掛瀑布,而更像一束飄絲。磨劍峰是指一個離開絕壁的山峰,從遠處看猶似刀劈而開,這座山峰是地質變動而形成,古人卻由此編出了許多故事,據說是沉香劈山救母在此磨劍。又說是光武帝劉秀被王莽追殺在此磨劍試劍留下痕跡,試劍時聲震如雷,驚得一條鯉魚從瀑布下沖天一躍,落在峰頂,被後人稱為鯉魚石。
從磨劍峰沿棧道而上,可在河谷中看到一塊巨大的圓石,被人稱為神龍石,據傳,沉香劈山救母,與舅舅二郎神決斗,二郎神用神弓射出彈丸,被太白金星空中收回,放到此處。又說是,玉帝召見紅、白、黑、黃、青五龍聚會,達成治水公約,刻在此石上,石上留有五龍的痕跡。神龍石旁邊的小村莊叫馬庵村,相傳,王莽追殺劉秀時,一武將見此處土地肥沃,風景優美,落伍留在此地,用石頭壘成石庵作為馬廄,墾荒植谷,娶妻蔭子,世代繁衍。從馬庵村向南步行兩小時可直上太行山主峰王莽嶺,向東可登上萬仙山四大古寨之一的鐵打寨,去觀看古寨殘留的石牆、石階、石房廢墟。
從馬庵村繞過五峰山就到了丹分村,五峰山萬畝松林是六十年代初栽的人工林,南坪人在老支書崔電亮同志的帶領下,掄钁頭挖坑栽松籽,苦幹二十餘年,荒山禿嶺郁閉成林,五峰山林海空氣濕潤,被譽為「太行氧吧」,崔電亮同志是全國勞動模範,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有人寫詩贊美南坪人:「躬腰刨坑二十年,汗浸松籽千百萬,艱難創業化濃蔭,綠山更比移山難。」丹分村的由來,據說是秦漢時,山西河南分省劃界,兩省在此交接分單,後人反其音念丹分。
丹分村有一個打豹英雄,1959年冬天,青年農民楊富山在黃龍洞下的山崖上赤手空拳與一隻豹子搏鬥,豹子撕破了他的頭皮,抓破了他的胸脯,他用力把豹子摔下山崖,豹子受了重傷,被後來的群眾打死。那隻豹子重60公斤,首尾長達2.6米,豹皮豹骨捐獻給了國家,輝縣市人民政府給楊富山授予打豹英雄的稱號。近幾年,丹分周圍山上的植被一年比一年好,豹子、狼、狐狸、野豬時有出沒,楊富山的兒子楊林秀養的山羊被豹子叼走好幾只,可楊林秀把豹子當作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他說:時代不同了,不能再傷害豹子了,真是:「前輩打豹是英雄,後輩護豹落美名。」
從丹分村一直往西走,就是黃龍洞,洞口有一潭清水,可乘船進入洞內,洞內鍾乳石形態各異,石瓮、石罐、石缸排列有序,細細瀏覽,可悟出水滴石穿,歲月悠悠的真諦。從黃龍洞下山可直達黑龍潭瀑布,黑龍潭水是從雙龍泉流過來,瀑布落差60多米,水量隨季節變化,歷經歲月,瀑布在石板上沖擊出一個深潭,水面40平方米。黑龍潭瀑布雖然落差不太高,但它具有太行瀑布的鮮明特點,瀑布的壑口有2米多深,上寬下窄,呈梯形口,這是經過多少萬年的沖刷而成,瀑布的中間那一片紅色的岩石光滑亮麗,光潔度可與最好的花崗岩石材比美,這是年復一年沖磨的結果,是名符其實的水磨石。黑龍潭有多深呢?1998年夏天,南坪村請某部潛水員來探測水深,因潭底呈螺旋狀,不能下潛,無法測准深度。
離開黑龍潭,走出龍潭溝,在停車場旁邊可以看到日月星石,1995年,村民宋運林建房鑿石,見石上清晰地顯著太陽、月亮、星星的圖像,老支書崔電亮把這塊石頭保存下來,作奇石觀賞。日月星石屬沉積岩,石內有這種圖像實屬罕見,此石是萬仙山的鎮山之寶。有人寫詩贊曰:「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三寶精華聚南坪」。1999年,某市公園願出巨款買走這塊石頭,村裡人謝絕了,真是黃金有價石無價。
在日月星石的正北面有一座高89米,游離絕壁28米的孤立石峰,猶似身披盔甲的武士,這就是被稱為萬仙山守護神的將軍峰,將軍峰的旁邊是練習攀岩的最佳點,1996年,全國第四屆攀岩錦標賽曾在這里舉行,引來國內外攀岩運動員。從日月星石往西沿著通天河溝可到達山西省的崑山村,這是一個倚山旁水美麗古樸的小山村,到萬仙山的許多遊客都喜歡跨越省界到崑山村遊玩。從崑山村向北走500多米可看到清嘉慶年間豎的省界碑,沿著絕壁再往北走4000米,就是郭亮村。 據傳,隋唐時期一位叫羅桂香的女將軍在此山上築寨練兵,稱為羅姐寨。直到現在,山西一些劇團還在演唱羅桂香的戲。羅姐寨里還有圍牆、石階、房基完整的保存著,羅桂香部下的南營,後來成為南窯村,部下的北營成為北窯村,訓馬練兵的跑馬場成了莊家地,至今還完整的保存著。羅姐寨位於萬仙山景區的最北邊,面積6.5平方公里,最高山峰螞蟻山海拔1672米,是萬仙山裡最高的山峰 ,羅姐寨有南、北窯、桃花溝、上封丘、葫蘆把5個自然村,60戶人家,170口人。
上羅姐寨要攀爬500多米高的山峰,古寨設在一個平坦的山峰頂上,登臨山頂可環視羅姐寨景區全貌,從羅姐寨向北可看到雞冠峰,沿三蟒爽到山西省界內,向北是風景秀美的桃花溝。桃花溝內有10幾間農舍,石牆青瓦,石院柴門保留著古老山村的風貌,溝內長滿了野桃樹,每年早春,冰雪未消,滿山遍野盛開山花,風吹來,花瓣紛紛,是名符其實的桃花溝。再向西走是明朝嘉靖年間一處寺廟的遺址,旁邊是銀龜馱杏景點,一座灰白的巨石,形狀極似烏龜,背上長著一棵老杏樹,石下有一米多深的凹龕。再往北走爬上一面山坡,可以看到蜘蛛窩的全景,在一塊高6米,寬3米的青石板上清楚的凸現出石紋,似蜘蛛爬過的腳印,村裡人傳說古的時候這里曾經是一個蜘蛛洞,洞里的蜘蛛吐出的絲向繩子那樣粗,結成的網把往來的人畜都吃光了,玉帝派火龍與蜘蛛精搏鬥,雷劈山崖,劈死了蜘蛛,卻留下了蜘蛛的足印。
神話歸神話,蜘蛛窩其實是一種地質現象,需要地質學家給予科學的解釋。從蜘蛛窩爬上去就登上了盤龍山,從盤龍山向西拐可登上螞蟻山。螞蟻山以螞蟻多而出名,螞蟻的顏色發紅,人畜在山上行走,不敢停留,一停下來,螞蟻就峰涌而上,咬得鮮血直流,有人把一隻雞捆在山上做試驗,只用一天時間,被螞蟻咬得僅剩下骨頭。螞蟻山上幾乎看不到野獸,很少看到鳥兒,可見螞蟻之兇殘,這一奇特的自然現象至今是個謎。從羅姐寨向南走,沿絕壁前行,可看到孫臏泉,在風化岩石中有幾個圓形的小洞,洞口流出泉水,據傳,孫
臏和涓在此演練,兵馬無水可飲,孫臏用槍在此戳出幾個洞,流出了泉水。孫臏泉的奇妙處不在泉水大小,而在那麼遠那麼深的洞是怎麼形成的。從孫臏泉往北走,可看到一座孤立的山峰,挺拔而起,高150米,與岩壁間隔不到20米,當地人稱它為丘山,外地人叫它南天一柱。但據老年人說,在很早以前,丘山頂上長著一棵老首烏,根塊像人一般大小,長出的藤蔓幾十丈長,從山頂垂落下來,風一吹發出巨響,人們叫它山神鞭。後來,黃河下游一帶發生瘟疫,鞭梢沒有了,山神鞭的故事還在傳著,有的人仍稱它為山神鞭。
再往南走,可登上漢王寨,漢王寨是一座孤立的山峰,山頭平坦有5000多平方米,長滿了松柏樹,山頭四周是懸崖峭壁,東西兩側只有一條台階,據傳說,漢代時期,一將領帶著大量珠寶在此落草稱王,沿山頭四周壘砌了圍牆,後因內訌自相殘殺。珠寶被埋在山上,只留下幾句暗語,「東石縫西石縫,十二皮箱兩石縫」。自古以來,吸引了豫晉兩地不少人來此探寶,仍有人帶著先進的探測工具上山尋寶,據老輩人說,曾有放羊娃在山上撿到過金塊。漢王寨里的石房全部倒塌,從一個個石堆的間隔看,至少有十幾座房子,山頂中間有兩個小廟,前後排列,前面的小廟前有一塊石碑,可清楚的看出是明朝所刻,後面的石碑已風化的難辨字跡。漢王寨東門的台階還完好的保存著。 從漢王寨一直向西順山勢而上,也可到蓮花盆、觀音床跟前,如果沿絕壁繼續向南走,翻過一道橫嶺就進入了郭亮景區。羅姐寨景區「養在深閨人未識」,是因為地勢偏僻,道路不通。作為風景區,晚一步開發的羅姐寨完整的保留著古樸的自然的村容村貌,村街小道,在裊裊炊煙中,村民們還固守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老生活方式在青山綠水中安靜的過著仙界中的生活。萬仙山的整體規劃給了羅姐寨機遇,全村從2001年冬開始自己動手擴修道路,用了兩年時間修成了一條9公里長,3.5米寬的水泥路。2009年9月份正式通車,接待遊客,國慶節期間羅姐寨接待了第一批客人。萬仙山風景區已決定要集中力量打通郭亮至羅姐寨的道路,使羅姐寨各個景點與郭亮、南坪各景點連為一體,遊客沿絕壁行走盡請觀賞萬仙山秀麗山色。
9. 萬仙山和郭亮村是什麼關系
1、萬仙山包含郭亮和南坪 ,郭亮村就在景區內。
2、萬仙山景區位於河南省輝縣市西北部太行山腹地,隸屬於新鄉南太行旅遊度假區,距鄭州市150公里,距新鄉市70公里,總面積6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672米,這里群峰競秀、層巒疊嶂、溝壑縱橫、飛瀑流泉,既有雄強而蒼茫的石壁景觀、又有妙曼而秀雅的山鄉風韻,集雄、壯、奇、幽、峻為一體。景區由中華影視村--郭亮、清幽山鄉--南坪、人間仙境--羅姐寨、佛教聖地--三湖四個分景區組成。
3、1990年確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3年評審為省級地質公園。2005年被評審為國家級地質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著名的旅遊、避暑、休閑勝地和影視、寫生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