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濕地的景色

濕地的景色

發布時間: 2020-11-26 00:35:05

A. 灞橋濕地公園景色作文三百字

八月的一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和表姐騎著自行車去灞橋濕地公園玩。
灞橋濕地公園的柳樹可多了,那許許多多細細的枝條又綠又嫩。灞橋濕地公園來自於陝西省西安市,那裡還是個很著名的地方 。 我們 帶 著小狗白白和黃黃一起到濕地公園騎自行車,白白和黃黃在籃子里玩耍,一刻也停不下來,真可愛!
我們來到了荷花池邊,白白和黃黃就迫不及待地跑出來玩了。我和表姐也情不自禁地玩了起來。爸爸和媽媽在觀賞荷花,荷花散發出了一種淡淡的清香,讓人感到非常的舒服。
啊!這就是灞橋濕地公園。你喜歡么?要是有空的話,就可以去看一看那裡的風光美景了!

B. 中國最美的濕地有哪些

NO.1


公園天人合一之美

肇慶星湖濕地公園位於肇慶星湖風景名勝區,是我國第一個國家自然保護區和中國第一批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環境的地形地貌具有多樣性,既有一萬多畝的湖泊,又有茫茫的原始森林;既有寬闊的灘塗濕地,又有亞熱帶叢林,形成了動植物多樣性的生態系統。依託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濕地資源,從2003年起,經過兩年多的規劃、開發、建設、整合,2004年12月12日,全國首個星湖濕地公園在肇慶正式建成。肇慶星湖濕地公園核心游覽區位於仙女湖。

當您乘坐遊船進入仙女湖,就會被眼前的美麗景色所陶醉。20多個小島如翡翠般鑲嵌點綴在碧綠的湖水中,18個主要濕地景觀如珍珠般灑落在清澈的湖泊里。這里,碧幽絕塵、清雅絕俗、灌木滿島、灘塗蘆葦、濕地水禽、鷺鳥飛翔、金沙碧水、哇聲鳥鳴、景觀奇絕。自然、古樸、野趣、原生態的濕地公園,猶如人間仙境。景區內還設有觀鶴棧道、觀鳥亭台、遊船畫舫、湖畔碼頭等等。肇慶星湖濕地公園水面廣闊,河道縱橫,蘆葦叢生,水生植物和魚類資源豐富,是野生動物的樂園。

NO.10紅樹林自然保護區

位於深圳灣北東岸深圳河口的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1984年正式創建,1988年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368公頃,毗鄰拉姆薩爾國際重要濕地—香港米埔保護區,是中國面積最小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內地勢平坦、開闊、有沼澤、淺水和林木等多種自然景觀,在此可觀賞到落霞與千鳥齊飛、靜水共長天一色的自然美景。

C. 湯河濕地公園的公園景色

湯河濕地公園全長1800米。在建設中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有的林地和濕地植被,園內建有親水走廊、沿線木棧道1500米,涼亭、遠眺樓8座,濕地水生動植物文化牆1面。走進湯河濕地生態公園,木棧道時而穿梭至蘆葦草木深處,時而臨水而建,微風吹過可見濕地深處白鸛、黑鸛、野鴨等野生鳥類掠翅飛過。曲徑通幽、空氣怡人,是野生垂釣的最佳場所;沿著木棧道前行,濕地沿線建起的茅草亭、古木亭,形態迥異,錯落有致,更為遊人提供了休閑小憩的度假場所,創造了接近自然、回歸自然的宜人環境。
湯河濕地公園共包括濕地保護區、濕地利用區、濕地緩沖區、濕地管理區、濕地展示區5個分區。
濕地保護區。創造適合鳥類棲息的各種條件,以達到引鳥、招鳥目的,實現濕地及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樣性。
濕地利用區。利用濕地的凈化功能,規劃多級濕地凈化功能區,以凈化城市生產、生活污水,充分發揮濕地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濕地緩沖區。以自然、原生態、寬擴、安全為標准,為更多的生物減輕干擾,提供可棲息的空間。
濕地管理區。主要承擔對遊客的管理,對生物安全的管理,對濕地水體的監測等功能。
濕地展示區。是以開展濕地科普教育和提升濕地公園內涵為根本目的,展示人工濕地系統處理污水新工藝為主體的環境科學公園。

D. 關於描寫臨河區濕地公園的春天景色的寫話

走進濕地公園,就看到百花齊放,路樹成蔭的樣子,為濕地公園增添了許多生氣。在專一塊巨石上刻著幾個綠屬色的大字「鏡湖濕地公園」。幾只白鷺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著。走在湖面上的木橋上,木橋發出了「啪嗒,啪嗒」的聲音,湖邊的花草彷彿給湖編了一個樸素的花環。走上山頂,看見了一共有三層的塔,在塔上站著,放眼望去就看到了許多景物,有田園風光、汽車都變得像糖果一樣小、高樓大廈等景物。

E. 描寫濕地公園的優美段落

我的家鄉在廣元,那裡有風景優美的濕地公園。
春天,南河濕地公園里,冰雪融化,溪水淙淙地流著。樹木抽出新的枝條,尤其是那碧綠的柳條兒,就像那亭亭玉立的小姑娘的長辮子。桃花、李花、杏花……紅的似火,白的似雪,競相開放,爭奇斗艷。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大地鋪上了綠色的地毯,草地上長滿了各種各樣的野花,有紅的、黃的、白的……五顏六色,真像一個美麗的大花壇。小鳥在樹枝上嘰嘰喳喳地唱著歡樂的歌,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為光彩奪目的春天增添了無限生機。
夏天,樹木長得蔥蔥蘢蘢,整個公園像一個綠色的大涼棚。路旁的幾株柳樹無精打采地低下了頭,蟬在樹上「知了,知了」的叫著,一個個杏子爭先恐後的掉下來,叫人看了直眼饞。池塘里荷葉挨挨擠擠,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紅白相間的荷花,有的全開了,有的才展開兩三瓣花瓣兒,還有的含苞未放,披著綠衣裳的大青蛙蹲在荷葉上呱呱地叫著,好像在舉行盛大的音樂會,還有那小魚在荷葉下捉迷藏呢!
秋天,公園里的楓葉像一隻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飄落在地上,螞蟻把它當作運動場。紅彤彤的蘋果像小孩的笑臉;黃澄澄的梨,像一個個小燈籠;石榴笑破了肚皮;珍珠般的葡萄晶瑩透亮,真惹人喜愛。還有那香氣撲鼻的桂花,米粒般大小,有金黃的,有淡黃的,一簇簇,一團團,擠在綠葉中間,數也數不清,比天上的星星還多呢!
冬天,雪花紛紛揚揚的飄下來,大地鋪上了雪毯,柳條披上了銀裝,梅花火紅一片,正像詩人王安石說的那樣:「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後山前處處梅。」整個濕地公園成了雪的世界,梅的海洋。小朋友在草地上堆雪人、打雪仗,他們玩得好開心啊!濕地公園一年四季,風景如畫,我愛家鄉美麗的濕地公園。

F. 現在濕地公園有什麼好看的風景

公交線路:b4線,全程約14.3公里

1、從杭州東站步行約130米,到達火車東站西站

2、乘坐b4線,經過9站, 到達汽車西站(brt)站

3、步行約310米,到達西溪國家濕地公園

一個拍過電影的地方。

G. 形容濕地美景的詩詞歌賦!

藍風吹皺碧水晶,

翩翩鳥翼攜魚行。

菱歌飄空翠屏轉,

好天好水好性情!

H. 東平湖濕地公園的景色

東平湖濕地公園內還有約3平方公里的水上森林,林在水中,水嵌林影,泛舟其間,如入畫中,展現出一幅北國江南的秀美景色,目前是國家AAAA景區。

I. 地貌與濕地景觀

一、地貌類型與分布

根據會仙岩溶濕地及周邊地區地貌成因與形態特徵,將會仙岩溶濕地的地貌類型劃分為常態中低山、丘陵與壟崗、峰叢窪(谷)地、島狀峰叢、岩溶坡立谷、峰林(孤峰)平原和岩溶濕地(湖泊、沼澤等)等主要類型(圖2-19)。

1.常態中低山和丘陵

常態中低山主要分布於會仙以南的駕橋嶺山脈,由泥盆系信都組碎屑岩組成。山體地勢高大、雄偉,山頂海拔高程多在600~1200m之間,最高點為涼傘尾,海拔高程1226m(也是會仙岩溶濕地區域最高峰)。駕橋嶺山脈山體呈近南北向展布,南部高,北部低,地形高峻,溝谷密布並多呈東西向和南北向展布,切割相對深度為300~500m。區內地表水系發育,是會仙岩溶濕地南部的主要外源水補給區,也是濕地南部主要河流良豐江、會仙河和羅錦附近河流的發源地。

圖2-19 會仙岩溶濕地核心區地貌類型分布圖

在北部龍泉林場—畜牧場—張村—白岩嵅等地段,也有由中泥盆統信都組砂岩組成的小面積低山、丘陵,山頂海拔高程一般在700m以下,組成了會仙岩溶濕地匯水區北部地表分水嶺。另外,在濕地東、西兩側,尤其是鳳凰嶺—界牌—四塘以西的濕地西部邊緣,由泥盆系與石炭系砂岩、粉砂岩、硅質岩和泥岩等組成的低山、丘陵呈近南北向展布(以羊角山—豬練塘—鳳凰嶺最為典型,寬 1~3km),海拔高程為300~600m,相對高程 200~400m,山脊渾圓;東部馬銨山—雁山大嶺—鳥仔嶺受斷層影響,低山、丘陵呈斷續分布,寬約1km;而石炭系砂頁岩、泥灰岩和硅質岩等軟性岩層多形成近南北向、起伏相對平緩、海拔高程170~250m不等的丘陵壟崗,典型的如四塘鄉界牌-土橋、雁山區良豐農場-桂林園藝場等地的低丘緩坡。

2.岩溶峰叢窪(谷)地

主要分布於黃村-馬面背斜核部和駕橋嶺背斜北部傾伏端及鄰近的兩翼,即北部臨桂縣四塘鄉西官莊(九頭山)—會仙鎮督龍—馬面圩一線以北,以及永福縣羅錦—矮山—會仙鎮—山尾—六塘鎮以南。

西官莊(九頭山)—會仙鎮督龍—馬面圩一線以北,峰叢石山山頂海拔高程一般為250~500m,山峰陡立,其上發育多層溶洞和岩溶地下河,地表水系不發育,峰叢間分布有規模不等的窪地和谷地。大型的窪地或谷地底部最低窪處多分布有溶潭、地下河天窗,雨季多積水形成湖泊或沼澤。

羅錦—矮山—會仙鎮—山尾—六塘鎮以南的峰叢窪地(谷地)圍繞駕橋嶺山脈中部的常態中、低山,形成向北突出的弧形。弧形峰叢窪地(谷地)寬約5~8km。受駕橋嶺背斜北部傾伏端以駕橋嶺為中心、呈放射狀展布的地質構造(斷層、節理)的控制,區內地表水、地下水多呈NW向、N向、NE向展布。尤其在碎屑岩與碳酸鹽岩接觸帶附近,受外源水強烈侵蝕、溶蝕作用影響,岩溶作用發育尤為強烈,地表水與地下水頻繁轉換,形成以峰叢谷地為主,河流明、暗相間穿梭其間的典型岩溶地貌。石峰頂部海拔一般為200~600m,並從駕橋嶺山前向外圍逐步降低。雨季時由於岩溶管道或伏流入口狹窄不能有效地排泄洪水而在大型窪地或坡立谷(如會仙鎮東南部的九圖洞)中積水成澤。

3.島狀峰叢

由平原面或水面(湖泊、沼澤)上聳立的2個或多個連座石峰組成。多分布於峰叢窪(谷)地與濕地(峰林平原)的過渡地帶,水文地質上屬於地下水向地表水轉換帶,生態區位上位於地表岩溶濕地與地下岩溶濕地過渡帶(共存)。由於地表、地下水活動頻繁,島狀峰叢分布區岩溶作用發育強烈。典型的島狀峰叢分布區如四塘鄉西官莊附近的九頭山、臨桂縣城附近甲山和會仙鎮馮家附近的獅子山,分布面積多在1.0km2以下,石峰山頂高程一般為200~350m,相對高程均在50m以上;石峰間分布有窪地或水塘,並有規模不等、數量眾多的溶洞、岩溶泉或地下河(如九頭山福山地下河、獅子山地下河已探測長度900m以上)出露地表,成為會仙岩溶濕地的主要補給水源。九頭山福山地下河、獅子山地下河(已探測長度900m以上)即是典型代表。

4.丘陵地貌

分布於研究區東、西兩側,包括從臨桂縣六塘溝河橋—馬鞍山—雁山—雁山二塘一線斷續分布的海拔400m以下、多呈南北走向、寬0.5~1km的窄長山地,以及西部羅錦大裡面—四塘界牌—四塘鄉—秧塘一線以西至西部分水嶺、呈南北向展布、長約20km、寬1~2km、頂部高程為180~300m的山地。山地坡面和頂部平緩,多呈饅頭狀或條帶狀。

東、西部丘陵均由泥盆系—石炭系非碳酸鹽岩或不純碳酸鹽岩組成,不僅組成會仙岩溶封閉儲水地質體的東、西部邊界,而且能夠有效地保(蓄)水。在西部丘陵內修建的多個水庫為濕地的補水和農業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5.峰林平原(溶蝕平原)

分布於會仙岩溶濕地中央,為長期岩溶作用形成的地形低平的平原地面,其上分布有數量不等、規模不一的孤立石峰。其中,會仙、睦洞、督龍、馬面、蓮塘等地地勢低平,其平原地面總體平坦或略有起伏,海拔多在146~150m之間,最低點位於西部大灣一帶的相思江河谷,海拔145m。平原面上零星分布有孤立石峰、島狀峰叢、或低矮的土山緩丘或壟崗。孤立石峰多由性脆、產狀平緩(多水平產狀)的厚層塊狀石灰岩組成,其平地拔起,其四周陡峭,規模小(一般在0.05km2以內),峰頂高程為180~300m,相對高30~150m不等;緩丘或壟崗多由白雲岩、泥質岩或薄層不純灰岩組成,其坡面及頂部平緩,海拔多在200m以下,其上有較厚的土壤層,為區內主要旱地作物、種植林區。而平原面上大面積低窪地帶多長期積水形成湖泊、塘池或水草地、沼澤地,地表河、湖交錯,水系縱橫,為區內主要水稻種植區,也是會仙岩溶濕地的核心區。

位於臨桂縣四塘鄉西官莊、全洞、面村一線的清水江流域、爛橋堡岩溶河谷和會仙河與良豐江的上遊河谷平坦谷地也稱為岩溶坡立谷平原。河谷平原窄長,兩岸地勢低窪、平坦,谷地中偶有孤峰、緩丘分布,谷地河流源頭或兩側(或一側,如清水江)為峰叢窪地。河流主要由岩溶地下河、岩溶泉(多為小型滲流型岩溶泉)補給。由於地勢低平,雨季時河谷下游出口地表、地下水排泄不暢,造成谷地洪水泛濫成澤(典型代表為清水江下游的西官莊、九頭山和大灣一帶)。

6.岩溶濕地

分布於峰叢窪地、峰叢谷地和峰林平原等的低窪地帶,為土壤常年或季節性水淹或土壤長期處於飽水狀態、水生或濕生植物生長茂盛的水域或類水域濕潤景觀區域,包括岩溶湖泊、岩溶沼澤、水草地、岩溶水庫(池塘)等多種類型。會仙岩溶濕地內典型的岩溶湖泊景觀(地貌)有睦洞湖、督龍湖、八仙湖、寺湖、蓮塘和分水塘等,典型的岩溶沼澤有清水江沿岸岩溶河流沼澤、九頭山沼澤與水草地、神龍沼澤、督龍沼澤等。

二、典型岩溶濕地景觀

景觀是指地球表面一個特定區域的總體特徵。會仙岩溶濕地景觀是岩溶濕地生態景觀與岩溶地貌景觀兩者融合的結晶。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會仙濕地群山環抱、山水交融、風景秀麗、多姿多態的岩溶地貌與濕地生態景觀。這里湖水清澈,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環水繞,水繞山行,水天一色;山前泉水潺潺,水草清綠,更有神奇的溶洞和地下河,屬典型的南方亞熱帶喀斯特地貌景觀,旅遊資源豐富。

作為一個典型、完整的岩溶濕地生態系統,會仙岩溶濕地具有很高的景觀價值。其寬廣的水面、九曲十八灣的河谷湖泊、類型多樣而豐富的濕地生物資源與濕地內及周邊秀麗的岩溶地表及地下景觀相互輝映、相互交融,形成山水一體的獨特的岩溶濕地景觀。唐代後修建的溝通柳江和灕江的「相思埭」更是給濕地增添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和景觀價值。因此,會仙岩溶濕地具有水上休閑、觀光、娛樂、科普教育和科學研究的多重價值。

1.河湖濕地生物群落景觀

會仙岩溶濕地包括睦洞湖、督龍湖、八仙湖、寺湖、蓮塘和大馬塘湖等主要湖泊及清水江等典型河流的寬河灣、河灘兩岸。

會仙岩溶濕地有各類濕生、水生濕地植物100餘種,組成了分布於各河流、湖泊中和濱岸類型多樣、層次豐富、分帶性明顯(圖2-20)和景色各異的沉水、浮水、挺水和濕生植物群落,一些特色觀賞植物和瀕臨滅絕的珍貴植物更增添了濕地的觀賞價值和文化內涵。目前保留的連片面積較大、觀賞價值較高的濕地植物群落有睦洞湖及蓮塘的蓮群落(圖2-21)、位於中央龍山周邊睦洞湖和分水塘中的華克拉莎群落(圖2-22)、位於寺湖及督龍—龍山之間睦洞湖中的長苞香蒲群落(圖2-23)、睦洞湖和清水江沿岸的蘆葦群落(圖2-24),以及獅子潭的菰群落、睦洞湖石龍尾群落和竹葉眼子菜等浮水、沉水植物群落(圖2-25)。尤其是每年荷花盛開季節,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觀賞。目前睦洞湖周邊村民已部分開發濕地景觀休閑旅遊,但尚處於初級開發階段,生態旅遊仍具有重要的開發潛力。

圖2-20 寺湖中心島植物沿岸分帶

圖2-21 睦洞蓮

圖2-22 華克拉莎

圖2-23 香蒲

圖2-24 寺湖出口與清水江交匯處蘆葦

圖2-25 色彩斑斕的浮水植物群落景觀

2.岩溶地貌與洞穴景觀

包括地表岩溶地貌景觀和地下岩溶地貌景觀兩種類型。

地表岩溶地貌景觀有典型峰叢窪地地貌景觀(圖2-26)、岩溶峰林平原(濕地)景觀(圖2-27)、島狀峰叢(圖2-28)和各種形態的岩溶石峰(塔狀石峰、錐狀石峰等)和溶蝕形態(圖2-29)。

圖2-26 峰叢窪地

圖2-27 峰林平原地貌(一)

圖2-27 峰林平原地貌(二)

圖2-28 島狀峰叢

地下岩溶地貌景觀包括岩溶地下河和洞穴系統、岩溶天坑等。會仙濕地及周邊的岩溶石山上發育有眾多的岩溶洞穴與地下河。地下河洞穴系統中溶蝕作用形成的千姿百態的石筍、鍾乳石、石柱等洞穴沉積景觀,也是岩溶濕地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的旅遊景觀資源,具有很高的保護和開發價值。其中,獅子山地下河(全長約1100m,已測量約800m)以及與其相關聯的岩溶天坑(地下河天窗)、八音(仙)岩、古仙洞等洞穴系統;四塘鄉西官莊福山地下河(長約200餘米)及上層溶洞;四塘鄉峨底地下河、全洞地下河及周邊溶洞群、會仙馬面地下河和永福縣羅錦南部的神洞地下河群(已經開發有金鍾山景區)等具有較好的開發前景(圖2-30)。

圖2-29 岩溶地貌景觀

圖2-30 地下岩溶地貌景觀

3.綜合岩溶濕地景觀

會仙岩溶濕地不同於一般的河流、湖泊(水庫)或沼澤,也不同於我國分布廣泛的一般岩溶地貌景觀,其景觀之美體現在其山(岩溶地貌景觀)、水(濕地湖泊、河流、沼澤)、林(濕地生態系統)、田園(人為景觀)的相互融合和交相輝映(圖2-31)。可分成以下幾種綜合景觀:

圖2-31 會仙岩溶濕地全景

(1)湖濱森林湖泊沼澤濕地景觀

分布在雁山蓮塘—木樹頭之間的峰林平原上,在湖濱或緩丘、河谷之間地形低窪處多沼澤或水塘,生長各類濕生、水生植物;在緩丘成波狀起伏的湖濱或高位沼澤(略高於最低水位)上生長有以濕地松等為主的喬木林地(圖2-32),形成集岩溶孤峰、水域、沼澤和森林於一體,氣候宜人的濕地生態景觀。由於地形低窪,雨季時森林多季節性被洪水淹沒。

圖2-32 森林湖泊沼澤濕地

(2)河流湖泊綜合山水景觀

是河流、湖泊水域與岩溶地貌有機融合的綜合景觀。根據河流、湖泊與岩溶地貌的空間分布和景觀構成,分成山環、水繞、山水交映等多種類型,形成一幅幅群山倒映「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交映」多姿多態的山水景觀或如景似畫的田園風光。

山環型河流湖泊山水景觀:又稱為「石山明珠」,是指在會仙岩溶濕地周邊以岩溶峰叢石山為主體的岩溶地區,由於地下水位常年處於較高的位置(通常在地面以下1~3m),在群峰環抱的窪地、谷地低窪處形成的常年積水的山澗湖泊、池塘或沼澤、大型溶潭,以及底部排水不暢、全年大部分時間或季節性被水淹沒的大型窪地(谷地)。雨季時會仙岩溶濕地周邊許多窪地或谷地(坡立谷)更是大面積積水成澤。這些山澗湖泊、池塘或溶潭就像一顆顆「明珠」鑲嵌在群山之間,群山倒映,間有河流蜿蜒穿越,將一顆顆「明珠」串聯在一起,形成一幅幅群山薈萃、山水交融的美麗景觀。會仙岩溶濕地周邊典型的「石山明珠」有全洞山間湖泊(積水窪地)、九圖洞積水坡立谷、獅子潭和八仙湖等(圖2-33,圖2-34)。

圖2-33「石山明珠」——獅子潭

圖2-34「石山明珠」——群山環抱的八仙湖

水繞型河流湖泊山水景觀:又稱為「水上峰林」,是指在岩溶峰林平原上以水域(湖泊、沼澤與河流)為主體,地形平坦、低窪的峰林平原地區,分布有平地拔起的孤立石峰(多分布於峰林平原與濕地生態景觀中央)或連體石峰(島狀峰叢,多分布於峰林平原與濕地生態景觀邊緣,即岩溶平原與山區過渡地帶)所組成的典型「水上峰林」(或「水上峰叢」)山水生態景觀(圖2-35)。「水上峰林」的代表性景觀有九頭山洪泛峰林平原景觀(雨季)、會仙龍山-睦洞湖景觀、分水塘水上峰林景觀等。

一些在平原或湖泊水域中平地撥地的石峰形態怪異,單峰成景,如鳳凰山、獅子山、小象鼻山和麒麟山等,更增強了濕地的景觀觀賞性。尤其是獅子山島狀峰叢、孤峰石山與八仙湖、分水塘湖水交相輝映,組成的典型「水上峰林」景觀,與濕地植物群落生態景觀的結合,比越南下龍灣「水上桂林」更具生氣,具有更大的觀賞價值。

山水交映型河流湖泊山水景觀:指河流、湖泊水域與相鄰的周邊岩溶山地景觀相互輝映、群山倒映在清澈的水面所形成的映像山水景觀。會仙岩溶濕地包括映像山水田園風光、映像山水湖泊景觀、映像山水河流景觀等多種景觀類型。

會仙岩溶濕地目前有湖泊水域總面積約5km2,各主要湖泊平均水深多在2m以下,湖水清澈,湖泊灣汊眾多,兩岸柳樹成蔭,水稻、瓜果飄香,與連接各湖泊之間九曲十八灣的河流、溝溪組成了秀麗的江南水鄉景觀。他們與周邊的岩溶石山和各種類型的濕地植物群落相互融合,群山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形成一幅幅集湖光山色和自然生態、田園風光於一體的濕地自然景觀(圖2-36至圖2-42)。

圖2-35 水上峰林

圖2-36 會仙峰林平原山水田園風光(睦洞)

會仙岩溶濕地生態系統研究

會仙岩溶濕地生態系統研究

圖2-37 會仙睦洞湖山水湖泊風光——青山倒影

圖2-38 會仙睦洞湖山水湖泊風光——湖光山色

圖2-39 會仙睦洞湖山水湖泊風光——群仙會聚

圖2-40 湖光山色(一)

圖2-41 湖光山色(二)

圖2-42 青山碧水,藍天白雲

會仙岩溶濕地內河流眾多,河岸景觀秀麗。具有旅遊開發價值的河流有清水江、古桂柳運河、睦洞河和良豐江等。其中,清水江發源於四塘鄉面村峨底,河流蜿蜒於寺湖、全洞沼澤等湖泊沼澤中,河水清澈,景色秀麗(圖2-43);睦洞河猶如一條綵帶,先後穿越督龍塘、睦洞湖等湖泊沼澤和九頭山洪泛平原濕地,河道縱橫交錯、彎曲多變,河水清澈,水下有類型多樣的沉水植物和魚蝦,兩岸有風景秀麗的田園風光和生態環境保持良好的蘆葦、香蒲等濕生水生植被群落和廣闊、平坦的河灘沼澤。兩岸群山聳立的岩溶地貌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構建了一幅「船在山上走,人在水中游」的美麗景色(圖2-44)。具有悠久歷史的人工河流相思埭,由東向西穿越整個會仙岩溶濕地,溝通了桂(漓)江和柳江水系,沿河的陡門、橋梁等古建築遺跡,更為濕地景觀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圖2-45)。良豐江發源於駕橋嶺,中上游兩岸的典型岩溶河流地貌景觀讓人流連忘返(圖2-46)。

(3)岩溶沼澤濕地景觀

岩溶沼澤在會仙岩溶濕地中分布面積最大,是濕地的主體,也是會仙岩溶濕地中普通野生水稻、中華水韭等許多國家級珍貴保護植物的主要生活區和白鷺(國家保護鳥類)等一些珍貴動物的重要棲息地。

圖2-43 清水江風光

圖2-44 景色秀麗的睦洞河

圖2-45 南四塘橋古運河東

圖2-46 美麗的良豐江(上游段)

會仙岩溶濕地中沼澤類型多樣,有分布於岩溶河谷或河口或河間地塊的灘塗沼澤地、有分布於岩溶峰林平原低窪地帶的湖濱沼澤,也有分布於地下河口、岩溶泉口或分散排泄的岩溶小泉群前的水草地(圖2-47)。沼澤多常年積水,土質疏鬆、肥沃。雨季大面積水淹、大部分時間地面泥濘而難以通行。植物以鋪地黍、柳葉箬和蓮子草等濕生植物為主,適合進行野外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土壤與沉積物及水文地質的科學考察、生態休閑與探險等。建議在秋冬季節進行,以路線穿越探險科考方式為佳。

圖2-47 沼澤地

J. 我的家鄉美景灞橋濕地作文

[美麗的濕地公園作文]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嵐山區,那裡有許多風光美景,其中有一處美麗的景點——濕地公園,
美麗的濕地公園作文

進入公園首先你會看到由許多紅石板鋪成的小路,彎彎曲曲地穿過公園。在小路兩旁長滿了四季常青的冬青樹,在春風的吹拂下顯得更加碧綠了。走在公園中,你可以盡情地呼吸新鮮的空氣,舒服極了。公園中間還有條長長的小河,清清的河水流動著,微風吹來就會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盪漾開去,好像在歡迎春天的到來呢!
河邊的柳樹長出了嫩綠的新芽,微風吹來,柳樹如同一位阿娜多嬌的美人在翩翩起舞;小草也偷偷地從地底下鑽出來,探頭探腦的望著全新的世界,像一個頑皮的孩子在捉迷藏,有的露出小腦袋,有的還藏在地底下,可愛極了,
作文網
《美麗的濕地公園作文》(http://www.unjs.com)。園中的桃花也不甘示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蓓蕾初放,還有的欣然怒放,欣然怒放的桃花像羞紅了臉的小姑娘滿臉緋紅……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濕地公園,美麗的濕地公園!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