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中國園林景觀

中國園林景觀

發布時間: 2020-11-26 02:40:50

Ⅰ 中國風景園林的發展趨勢

中國風景園林的發展趨勢:
闡述中國傳統風景園林的特色和藝術哲學,
分析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的缺失,
探討中國現代風景園林設計需要借鑒傳統園林設計的精髓與要素,
給當代中國風景園林設計以啟迪。

Ⅱ 中國園林的特點

1、融於自然

融於自然,是把園與周圍自然環境融為一體。融於自然的目的,是從視角上突破園林實體的有限空間,使人們獲得豐富的審美對象,尤其是自然美。

例如通過圍牆漏窗的設置,就可以使人們從漏窗中觀賞到牆外的美好風光,給園林造成幽深廣闊的境界和意趣。融於自然的手段,主要是用建築來圍蔽和分隔園林空間。

2、順應自然

順應自然,指園林的建造,包括築山、理池、設置花木、建築房屋等等,都服從於自然美的需要,而不能破壞自然美。也就是說,要講求合理開發。

(2)中國園林景觀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園林的藝術影響:

我國的自然式山水園林藝術,為我們民族所特有的優秀建築文化傳統,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造園理論和創作實踐經驗。

為了繼承和發揚祖國的古典園林藝術成就,特別是隨著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鄉建設勢必要充分反映勞動人民物質與精神的需求為使人們有優美的休養、休息以及文化娛樂的活動場所,就必然要進行園林建設。

隨著旅遊事業的發展,風景園林的開發與建設也將隨之興旺發達起來,自然風景資源的開發也必將加快步伐。如何借鑒我國古典園林藝術的經驗,就要進行總結,汲取其精華,為我們今天的新型園林建設服務。

Ⅲ 中國園林大師都有那些勒

孟兆貞、唐學山、劉濱誼、俞孔堅、朱建寧、王向榮、蘇雪痕、李雄、王箐、包志毅、王浩、李敏、楊學成、陸琦,以上都是學院派的。
另外設計公司的更多了
能稱得上大師的那隻有院士級別的了

Ⅳ 中國園林

1.模山范水的景觀類型

地形地貌、水文地質、鄉土植物等自然資源構成的鄉土景觀類型,是中國傳統園林的空間主體和構成要素。鄉土材料的精工細作,園林景觀的意境表現,是中國傳統園林的主要特色之一。中國園林強調的「雖由人做、宛自天開」,就是要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強調人對自然的認識與感受。

2.適宜人居的理想環境

追求理想的人居環境,營造健康舒適、清新宜人的小氣候條件,是園林的物質生活基礎。由於生活環境相對惡劣,中國傳統城市與園林都十分注重小氣候條件的改善,營造更加舒適宜人的生活環境,如山水的布局、植物的種植、亭廊的構建等,無不以光影、氣流、溫度、濕度等人體舒適性的影響因子為依據,形成適宜居住生活的理想環境。

3.巧於因借的視域邊界

不拘泥於庭園范圍,通過借景擴大空間視覺邊界,使園林景觀與城市景觀、自然景觀相聯系、相呼應,營造整體性園林景觀,無論動觀或靜觀,都能看到美麗的景緻。許多現代園林設計師都把視域空間作為設計范圍,把地平線作為空間參照,這與傳統園林追求的無限外延的空間視覺效果是殊途同歸的。

4.循序漸進的空間組織

動靜結合、虛實對比,承上啟下、循序漸進、引人入勝、漸入佳境的空間組織手法和空間的曲折變化,園中園式的空間布局原則,常常將園林整體分隔成許多不同形狀、不同尺度和不同個性的空間,並且將形成空間的諸要素糅合在一起,參差交錯、互相掩映,將自然、山水、人文、景觀等分割成若乾片段,分別表現,使人看到的空間的局部,似乎是沒有盡頭的。過渡、漸變、層次、隱喻等西方現代園林的表現手法,在中國傳統園林中同樣得到完美運用。

5.小中見大的空間效果

古代造園藝術家們抓住大自然中各種美景的典型特徵,提煉剪裁,把峰巒溝壑一一再現在小小的庭院中。在二維的園址上突出三維的空間效果,「以有限面積,造無限空間」。將全園劃分景區、水面的設置、游覽路線的逶迤曲折以及樓廊的裝飾等都是「小中見大」的空間表現形式。「大」和「小」是相對的,現代較大的園林空間的景觀分區以及較小的園林空間中景觀的濃縮,都是「小中見大」的空間表現形式和造園手法。關鍵是「假自然之景,創山水真趣,得園林意境。」

6.耐人尋味的園林文化

人們常常用山水詩、山水畫寄情山水,表達追求超脫、與自然協調共生的思想和意境,傳統園林中常常通過楹聯匾額、刻石、書法藝術、文學、哲學、音樂等形式表達景觀的意境,從而使園林的構成要素富於思想內涵和景觀厚度。在現代景觀設計中以及西方園林中,一些造園元素,如石刻、書法、文學典故、聲音等等,也是隨處可見的。這些要素在細微之處使園林獲得了生命和文化韻味,是我國園林文化的一脈相承和發揚。

Ⅳ 景觀設計 風景園林 中國園林 雜志哪個好

我來說兩句吧,本人也是搞園林專業的,也在大學教書。之前定過很多園林的期刊,主要還是想從中選取自己覺得不錯的,適合自己胃口的,比如既要介紹實際項目還要有相關前沿理論的介紹。因此,下面就說一點自己的見解:1、《中國園林》,這一本其實不必多講,它是雙核刊,裡面主要介紹學科前沿熱點、專題介紹、以及國內本專業內大家級別的學術研究文章。本人已經訂閱了4年,深感學術氛圍濃厚,觀點深刻,論述絕對是實打實的!也有少量實際項目的介紹,但很有深度。這本雜志還是希望研究生以上的及在本行業內浸淫多年,或者是有學術需求的人看,很有深度!2、《景觀設計學》,如果你對俞孔堅的景觀理論和概念感興趣,這本是必讀的。俞教授的觀點比較前沿,與國際接軌。個人覺得此雜志,是俞教授學術理念的延伸。雜志是項目介紹、論文配合、具有國際視野,應該看看,本人已經訂閱2年,明年續訂,是在不忍放棄。3、《景觀設計學》,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的,不過主編是龐偉,龐偉大家也知道啦,廣州土人的,其實也是俞孔堅的合夥人。本雜志完全側重於項目實踐,每期的主題也都有實際項目支撐,仔細看項目能了解很多景觀實踐和前沿的實際,本人也訂閱了。4、其他的如《風景園林》北林的,個人覺得有《中國園林》的話,這本其實不用看的,論學術不及《中》,論實踐不及《景觀設計》,論學科前沿國際視野不及《景觀設計學》;還有《中外景觀》《國際新景觀》《世界園林》等等很多,要不就是發表論文(論文質量也很低)賺錢的,要不就是找些項目圖片充數的,沒啥意思。以上僅為個人訂閱過得並且仔細看過的雜志,也想學生推薦過,具體的是否呵護自己口味還的您定!

Ⅵ 為什麼中國被稱自然式風景園林

為什麼中國被稱自然式風景園林?
中國山水園林之傳統之美。

中國園林之美講究高雅的意境。所謂園林意境即參與的人通過視聽等知覺接受到景物環境所給予的實在感受和抽象意念,從而喚起活潑、豐富的聯想。「境生於象外」景起的作用,主要是為了生情,通過對景物環境的處理,將參與者從其個人特有的經驗和文化背景中「喚起」聯想,從而「神與物游」,獲得游賞園林的愉悅感。

中國園林既受道家思想影響也受儒家思想影響,二者相互補充,道家崇尚回歸自然,儒家也強調親和自然。

儒家強調親和自然。孔子說的:「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意思是說:水總在不停的流動,湧向遠方或滲入大地,山則無論什麼情況下都不動搖,這正是追求知識和道德的人應該效法

的。這種看待自然事物似的方式是中國傳統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被歷代士人奉為至理名言,作為論析風景的重要理論依據。

在自然秩序中,天地萬物生生不息,在生命輪回中顯示著各自天賦的特性,士人往往通過它們來比擬人的品行。比如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都顯示了理想的人格,也使得人對自然的審美觀照中溶入了強烈的抒情色彩,人與自然物在感情上十分親和。正如清代的王夫之所說:「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

所以,造園的主要目的並不僅僅要引進客觀的自然山水之美,更重要的是喚起「意域之景」、「景外之情」進入那種物我融合、怡然相得的人與自然的親和一致的關系之中,進入審美的更高層次。所以,在進行造園活動時,把那些最能引起思想感情活動的造園要素攝取到園林中來,以象徵性的題材和手法反映高尚、深邃的意境,使觀賞的人在游賞過程中倍感親切,又能產生意味深遠的崇高感受。

Ⅶ 如何欣賞中國園林景觀

我國的園林景觀設計的表現手法多數處於考慮最多的是個性空間,景觀設計專家冶青分析:「園林景觀設計要以「人」為本,經常見到大家提,真正運用到實際當中很少。各大城市都有廣場,廣場很大,人不能留足,原因樹很少,城市傢具少(座椅少),草坪大,不讓人進。雕塑太大讓我們窒息,比例關系和控制范圍考慮不足。」
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應多注重尺度「宜人、親人」,尊重自然,尊重歷史,尊重文化、文脈。不能違背自然而行,不能違背人的行為方式,魯迅先生曾說過:「其實地上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所以我們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應符合人的行為方式。既要繼成古代文人、畫家的造園思想,又要考慮現代人的生活行為方式,運用現代造園素材。形成鮮明的時代感,如果我們一味的推崇古代園林景觀設計,就沒有進步。不同的時代景觀設計要留下不同的符號。
景觀設計規劃庭院級景觀、公共級景觀與私家庭院,利用天然的「龜樁第塊」暗示「長壽健康」,符合東方居住理想的「負陰抱陽、背山面水」風水理論,以木石水雕築園林,採用水景、鵝卵石、竹林綠植等元素,通過連貫的木棧道和蜿蜒曲折的河水連接一、二、三期三個圓區,更以高大濃密的樹木自然圍合出私密的院落,營造雄渾而私密的「流動客廳」,一脈璀燦瑰麗的都市謐境。
湖畔水邊、邊坡的營造如新加坡聖淘沙的景觀設計項目,島中心樹陣廣場, 就是一個休閑的多功能客廳,配備小型舞台、花池、座椅。河水繞著廣場而過,河岸呈自然排布,整個廣場如同漂浮於水面之上,景觀漸變,韻致盎然。門口廣場,充滿遐想的枯山水邊,點綴雅緻咖啡座,因地制宜精雕細琢出瀑布疊水,於國際貴族奢侈的生態圈中,暢享大自然饋贈的無限靜謐,可拾階而上的下沉式庭院、旖旎坡景、雅緻小品、30~40平方米精緻庭院,70~100平方米開闊的私家迎賓前庭,具有質感、直接而又樸素的園林小品,動靜相宜的韻律之美,呈現西方繁復美學與中式洗煉美學融合的特色。讓從來一馬平川的花園陡然化為立體嬗變的輝煌景觀,雕琢綠化、園林景觀設計、建築渾然天成的園境藝術,閑庭逸境的曠度風采,寫照主人從容心境。

Ⅷ 中式園林景觀有什麼特點

1、無水不活。因此,園林一定要鑿池引水。古代園林的理水方法,一般有掩,隔,破三種。掩就是以建築和綠化,將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隔是或築堤橫斷於水面,或有隔水浮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橋,或涉水點以步石。

2、植物繁多。花木有如山巒之發,水景如果離開了花木也沒有美感。自然式園林著意表現自然美,對花木的選擇標准也很嚴格。一講姿美,樹冠的形態,樹枝的疏密曲直,樹皮的質感,都追求自然美。

二講色美,紅色的楓葉,青翠的竹葉,斑駁的狼榆,白色的廣玉蘭,紫色的紫薇等,力求一年四季,園中自然之色,不衰不減;三講味香,要求植物淡雅清幽,不可過濃,有嬌柔之嫌;也不可過淡,有意猶難盡之妨。四講境界,花木對園林山石景觀的襯托作用,往往和園主的精神境界有關。

3、各種建築的運用。如漏窗的運用,讓空間既不是一望無垠,又不妨礙視覺流暢。在漏窗里看,玲瓏剔透的花飾,豐富多彩的圖案,有濃厚的民族風味和美學價值;透過漏窗,青竹迷離搖曳,亭台樓閣時隱時現,遠空白雲飛游,造成幽深寬廣的空間境界和意趣。

園林建築往往有堂有廊,有亭有榭,有樓有台。人工的石洞,石階,都顯示自然的美色。所有建築,其形與神都與天空大地等自然環境吻合,同時又使園內各部分相接,以使園林體現自然,淡泊,恬靜,含蓄的藝術特色,並收到移步換景,漸入佳境,小中見大等觀賞效果。

(8)中國園林景觀擴展閱讀:

我國的園林藝術,如果從殷、周時代囿的出現算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是世界園林藝術起源最早的國家之一,在世界園林史上佔有極重要的位置,並具有極其高超的藝術水平和獨特的民族風格。園林是人們為了游覽娛樂的方便,用自己的雙手創造風景的一種藝術。

由於各民族、各地區人們對風景的不同理解和偏愛,也就出現了不同風格的園林。歸結起來,世界上的園林可分為三個系統——歐洲園林、西亞園林和中國園林。

我國園林,有著悠久的歷史,它那「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原則,那熔傳統建築、文學、書畫、雕刻和工藝等藝術於一爐的綜合特性,在世界園林史上獨樹一幟,享有很高的地位。

Ⅸ 中國園林景觀設計有哪些特點

特點: 一。中國古典園林的設計,主要受政治影響。無論是皇家園林,還是私家園林,其服務對象多是以極少數人為主,而園中生活的其他人,則是園主的服務者,園主的喜好決定了園林的設計特點和主題。園林為園主而建, 無須過多地考慮其他人的感受。而現在建造的中式園林, 主要受經濟影響,因服務對象不同, 而設計不同。城市廣場、公園、居住區內的園林景觀等, 都是公共場所, 服務對象都是大眾人群。而私家庭院、會所等, 服務對象又是小眾,甚至個人。因此, 在現代中式園林景觀設計上, 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 在保留中國古典建築風格的同時, 保證園內所有人的舒適性, 以人感受的共性出發, 來布置景觀和各類設施。如公園、居住區的景觀空間, 就應當適當減少如「 齋」 、「 室」 等封閉性的景觀建築, 在不影響整體風格的基礎上以實用性為主, 建築多以亭廊等形式出現, 堂或樓等較大的建築也以公共目的為主, 保證開敞通透。而私人場所或小型活動場所, 為保證私密性可適當多考慮小型的封閉性建築。 二.傳統的中國古典園林,為了體現崇尚自然的特點,多將建築與自然山石相臨而建,甚至嵌入其中,或是臨水而建;而其他的景觀如植物等,也不加改造,通過充分體現樹木原貌來展現自然之美。而現在的仿中式園林設計,能在保留原有傳統元素特徵的同時,利用比過去優越得多的條件下來感知和認識自然,同時也能利用聲、光、電等更多的科技手段來展現自然之美。此外,也可利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和新的更為環保的材料去擴展和延伸觀賞者的感知能力,使傳統元素和現代元素結合,共同體現中國古典園林的美。 三。摒棄過於奢華鋪張的裝飾。中國園林強調人與自然的協調與和諧,但與西方園林相比,缺乏對自然的征服。因此,在順應自然的同時,用建築上或景觀小品中的大量裝飾來體現園林中想要表達的豐富文化內涵。其中一些創作思想和手法更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甚至政治思想,象徵權貴和不同的等級,如皇家園林中,利用窗框雕刻的不同花紋來代表皇帝、妃繽和其他王公貴族。而現代的中式園林,不需要再通過不同的裝飾來體現身份地位的高低或園主的信仰。現代建造的中式園林景觀,其中各處的裝飾在於體現情趣和意境,在注重藝術性的同時也體現現實性與實用性。 四古典園林與民居文化藝術元素結合 。從中國古代至近代森嚴的等級制度來看,園林屬於王公權貴或官宦富商們富足奢靡生活的附屬品,與廣大百姓的生活幾乎毫無聯系。而時至今日,官宦人家的園林也好,普通百姓的小院也罷,都體現出豐富的中國古典文化內涵。現在的園林,在展現中式民居建築之美的同時,也可在其景觀環境中配以精美的園林小品或用草木的搭配,展示古典園藝藝術之美

Ⅹ 中國園林有哪三大要素

1、疊石理水

江南水鄉,以水景擅長,水石相映,構成園林主景。太湖產奇石,玲瓏多姿,植立庭中,可供賞玩。宋徽宗營艮岳,設花石綱專供搬運太湖石峰,散落遺物尚有存者,如上海豫園玉玲瓏,杭州植物園縐雲峰,蘇州瑞雲峰。又發展疊石為山,除太湖石外,並用黃石、宣石等。

2、花木眾多

樹高大喬木以蔭蔽烈日,植古樸或秀麗樹形樹姿(如虯松,柔柳)以供欣賞,再輔以花、果、葉的顏色和香味(如丹桂、紅楓、金橘、蠟梅、秋菊等)。江南多竹,品類亦繁,終年翠綠以為園林襯色,或多植蔓草、藤蘿,以增加山林野趣。也有賞其聲音的,如雨中荷葉、芭蕉,枝頭鳥囀、蟬鳴等。

3、建築淡雅樸素

布局自由,建築樸素,廳堂隨宜安排,結構不拘定式,亭榭廊檻,宛轉其間,一反宮殿、廟堂、住宅之拘泥對稱,而以清新灑脫見稱。這種文人園風格,後來為衙署、寺廟、會館、書院所附庭園,乃至皇家苑囿所取法。

(10)中國園林景觀擴展閱讀:

在世界各個歷史文化交流的階段中,我國「妙極自然,宛自天開」的自然式山水園林的理論,以及創作實踐的影響所及,不僅對日本、朝鮮等亞洲國家,而且對歐洲一些國家的園林藝術創作也都發生過很大的影響。為此,我國園林被譽為世界造園史上的淵源之一。

自唐、宋始,我國的造園技術傳入日本、朝鮮等國。明末計成的造園理論專著—《園冶》流入日本,抄本題名為《奪天工》,至今日本許多園林建築的題名都還沿用古典漢語。

特別是在公元十三世紀,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就把杭州西湖的園林稱譽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從而使杭州的園林藝術名揚海外。今天,它更是世界旅遊者友心中嚮往的游覽勝地。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