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雨水口
1. 小區景觀雨水口通常做在什麼
雨水口基本結合道路壓邊來做,環路基本20米左右設置一個,園路看標高設計,在園路標高最低處
2. 雨水口的設計要求,間距等怎麼確定多大面積一個雨水口啊
《屋面工程技術規范》要求,水落管直徑不應小於100mm,其最大匯水面積宜小於200平米。一般經驗水落管間距是12—18米 。
水落管直徑不應小於100mm,其最大匯水面積宜小於200平米是《屋面工程技術規范》中的4.2.12條的條文解釋,是建議性質的。
《室外排水設計規范》第4.7.2條 規定,雨水口間距以為25—50米,連接管串聯雨水口個數不宜超過3個。雨水管連接長度不宜超過25米。
中國地域很大,降雨量差別也很大,相同的建築屋面實際計算出來的雨水管數量也不同,設計者可結合當地的降雨量控制。
拓展資料:
雨水口的構造包括進水箅、井筒和連接管三部分。
雨水口的進水箅可用鑄鐵或鋼鐵混凝土、石料製成。
採用鋼筋混凝土或石料進水箅可節約鋼材,但其進水能力遠不如鑄鐵進水箅,有些城市為加強鋼鐵混凝土或石料進水箅的進水能力,把雨水口處的邊溝底下降數厘米,但給交通造成不便,甚至可能引起交通事故。
進水箅條的方向與進水能力也有很大關系,箅條與水流方向平行比垂直的進水效果好,因此有些地方將進水箅設計成縱橫交錯的形式,以便排泄路面上從不同方向流來的雨水。
雨水口的井筒可用磚砌或用鋼筋混凝土預制,也可採用頂制的混凝土管。雨水口宜設污染物截流設施,目的是減少由地表徑流產生的非溶解性污染物進入受納水體。
合流制系統中的雨水口,為避免出現由污水產生的臭氣外溢的現象,應採取設置水封或投加葯劑等措施,防止臭氣外溢。
因此雨水口的深度一般不宜大於1m,並根據需要設置沉泥槽。遇特殊情況需要淺埋時,應採取加固措施。在有凍脹影響的地區,雨水口的深度可根據當地經驗確定。
雨水口的底部可根據需要做成有沉泥井或無沉泥井的形式,圖2所示為有沉泥井的雨水口,它可截流雨水所挾帶的砂礫,免使它們進入管道造成淤積。
但沉泥井往往積水,孳生蚊蠅,散發臭氣,影響環境衛生,因此需要經常清除,增加了養護工作量。
因此,雨水口宜設污物截流設施。通常僅在路面較差、地面上積穢很多的街道或菜市場等地方,才考慮設置有沉泥井的雨水口。
參考資料:網路-雨水口構造
3. 園林景觀水電施工圖設計中雨水口的設置要求
雨水口的設置應根據場地情況、地形情況、土壤條件、綠化、情況、降雨強度以及雨水口的泄水能力能因素決定。雨水口不宜設置在建築物門口、停車站前及其他地下管道上等處。這是我在秒秒學找到的!
4. 園林綠化雨水口與溢水口有什麼區別
簡單點理解,就是兩者作用不一樣,雨水口是個比較寬泛的概念,簡單說:就是通過地下管路將淺溝或路面等區域匯集的雨水排到安全區域,可以是市政管線也可以是附近河網。
溢水口:我們通常叫溢流口,在園林景觀構建過程中會考慮到景觀效果和雨水收集的問題,部分景觀如旱溪,是可以積蓄部分雨水的,但是當降雨過大時,就有可能導致景區內澇,對植物本身的抗淹性能也是一種考驗,因此需要保證水位在安全的范圍內,因為高於安全線或者設計標準的雨水會通過溢流口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