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水池景觀設計
① 園林景觀庭院設計中有哪些水景設計
庭院水景通常為人工化水景為多。根據庭院空間的不同,採取多種手法進行引水造景(如疊水溪流、瀑布、涉水池等),在場地中有自然水體的景觀要保留利用,進行綜合設計,使自然水景與人工水景融為一體。庭院水景設計要藉助水的動態效果營造充滿活力的居住氛圍。
(1) 瀑布跌水
城市居住區里的瀑布主要是利用地形高差和砌石形成的小型人工瀑布,借院水景設計要藉助水的動態效果營造充滿活力的居住氛圍。城市居住區里的瀑布主要是利用地形高差和砌石形成的小型人工瀑布,藉以改善小區的景觀。瀑布跌落有很多形式,日本有關園林營造的書《作庭記》把瀑布分為向落、片落、傳落、離落、棱落、絲落、左右落、橫落等十種形式。不同的形式表達不同的感情。人在瀑布前,不僅希望欣賞到優美的落水形象,而且還喜歡聽落水的聲音。
人工瀑布按其跌落形式分為滑落式、階梯式、幕布式、絲帶式等多種,並模仿自然景觀,採用天然石材或仿石材設置瀑布的背景和引導水的流向(如景石、分流石、承瀑石等),考慮到觀賞效果,不宜採用平整飾面的白色花崗石作為落水牆體。為了確保瀑布沿牆體、山體平穩滑落,應對落水口處山石作卷邊處理,或對牆面作坡面處理。人工瀑布因其水量不同,會產生不同視覺、聽覺效果,因此,落水口的水流量和落水高差的控製成為設計的關鍵參數,居住區內的人工瀑布落差宜在1m以下。
(2) 溪流
溪流是提取了山水園林中溪澗景色的精華,再現於城市園林之中,居住區里的溪澗是回歸自然的真實寫照。小徑曲折多次,溪水忽隱忽明,因落差而造成的流水聲音,丁冬做響,人達到了彷彿親臨自然的境界。
為了使居住區內環境景觀在視覺上更為開闊,可適當增大寬度或使溪流蜿蜒曲折。溪流水岸宜採用散石和塊石,並與水生或濕地植物的配置相結合,減少人工造景的痕跡。溪流的形態應根據環境條件、水量、流速、水深、水面寬和所用材料進行合理的設計。溪流分可涉入式和不可涉入式兩種。可涉入式溪流的水深應小於0.3m,以防止兒童溺水,同時水底應做防滑處理。可供兒童嬉水的溪流,應安裝水循環和過濾裝置。不可涉入式溪流宜種養適應當地氣候條件的水生動植物,增強觀賞性和趣味性。
溪流的坡度應根據地理條件及排水要求而定。普通溪流的坡度宜為0.5%,急流處為3%左右,緩流處不超過1%.溪流寬度宜在1-2m,水深一般為0.3-1m左右,超過0.4m時,應在溪流邊採取防護措施(如石欄、木欄、矮牆等)。
(3) 生態水池
生態水池是適於水下動植物生長,又能美化環境、調節小氣候供人觀賞的水景。在居住區里的生態水池多飼養觀賞魚蟲和習水性植物(如魚草、蘆葦、荷花、蓮花等),營造動物和植物互生互養的生態環境。水池的深度應根據飼養魚的種類、數量和水草在水下生存的深度而確定。一般在0.3-1.5m,為了防止陸上動物的侵擾,池邊平面與水面需保證有0:15m的高差。水池壁與池底需平整以免傷魚。池壁與池底以深色為佳。不足0.3m的淺水池,池底可做藝術處理,顯示水的清澈透明。池底與池畔宜設隔水層,池底隔水層上覆蓋0.3-0.5m厚土,種植水草。
(4) 游泳水景
泳池水景以靜為主,營造一個讓居住者在心理和體能上的放鬆環境,同時突出人的參與性特徵(如游泳池、水上樂園、海濱浴場等)。居住區內設置的露天泳池不僅是鍛煉身體和游樂的場所,也是鄰里之間的重要交往場所。泳池的造型和水面也極具觀賞價值。
居住區泳池設計必須符合游泳池設計的相關規定。泳池平面不宜做成正規比賽用池,池邊盡可能採用優美的曲線,以加強水的動感。泳池根據功能需要盡可能分為兒童泳池和成人泳池,兒童泳池深度為0.6-0.9m為宜,成人泳池為1.2-2m.兒童池與成人池可統一考慮設計,一般將兒童池放在較高位置,水經階梯式或斜坡式跌水流入成人泳池,既保證了安全又可豐富泳池的造型。
池岸必須作圓角處理,鋪設軟質滲水地面或防滑地磚。泳池周圍多種灌木和喬木,並提供休息和遮陽設施,有條件的小區可設計更衣室和供野餐的設備及區域。
涉水池可分水面下涉水和水面上涉水兩種。水面下涉水主要用於兒童嬉水,其深度不得超過0.3m,池底必須進行防滑處理,不能種植苔藻類植物。水面上涉水主要用於跨越水面,應設置安全可靠的踏步平台和踏步石(汀步),面積不小於0.4×0.4m,並滿足連續跨越的要求。上述兩種涉水方式應設水質過濾裝置,保持水的清潔,以防兒童誤飲池水。
(5) 裝飾水景
裝飾水景不附帶其他功能,起到賞心悅目,烘托環境的作用,這種水景往往構成環境景觀的中心。裝飾水景是通過人工對水流的控制(如排列、疏密、粗細、高低、大小、時間差等)達到藝術效果,並藉助音樂和燈光的變化產生視覺上的沖擊,進一步展示水體的活力和動態美,滿足人的親水要求。
噴泉是西方園林中常見的景觀。主要是以人工形式在園林中運用,利用動力驅動水流,根據噴射的速度、方向、水花等創造出不同的噴泉狀態。因此控制水的流量,對水的射流控制是關鍵環節。
光和水的互相作用是水景景觀的精華所在,倒影池就是利用光影在水面形成的倒影,擴大視覺空間,豐富景物的空間層次,增加景觀的美感。倒影池極具裝飾性,可做的十分精緻,無論水池大小都能產生特殊的借景效果,花草、樹木、小品、岩石前都可設置倒影池。
② 現代室內水景如何設計比較好
(1)水池。水池是飯店裝修設計空間中最為常用的水體形態,它的形式、尺度與整回體的空間形態協調統一,屬於答動態變化較小的水體景觀,靜水清澈見底,多栽有水生植物、布置山石或飼養金魚,猶如明鏡的水面給人以優雅寧靜之感。
(2)噴泉。噴泉是一種將水或其他液體經過一定壓力通過噴頭噴灑出來具有特定花形及高度的噴涌。起初噴泉多用於室外環境中,用以傳遞動感的自然情感。在如今的飯店裝修設計中,也常常利用各種造型的小型噴泉調節室內氣氛。在配合一定音樂或燈光的作用下,水體也會隨之形成優美動感的姿態。
(3)疊水。疊水是使用可循環的內部裝置,配合山石等輔助物使水體分層或呈台階狀連續流出,台階或分層形式各具特色,相應的水景的疊水也是層疊各異、豐富多彩。與噴泉相比,疊水設計更富有意境,水流蜿蜒如同自然景緻中的泉眼,所帶來的自然情趣,發人深省。
(4)瀑布。從較高處向下飛瀉流動的水體,往往此類動水奔騰而下,氣勢磅礴,與周圍景緻強烈的對比效果,感人至深。由於此類水體需要較大的空間范圍,所以現代更多會採用一些抽象的處理手段,用現代材料和燈光著重表現水體的姿態與聲響,同樣也可以創造出飯店裝修設計的自然真實的藝術氛圍。
③ 室內園林景觀設計方法都有哪些
室內裝飾常用的園林配景方式有:水局組景、築山石景、觀賞植物組景、亭閣組景,以及園林建築小品等。將自然景觀和人工造景的方法進行組景,在室內形成了一定的景緻,這種形式的園林和景觀稱之為室內園林。具有較大室內景觀的建築,其上空或外牆具有通光的大面積玻璃,以滿足園中綠化植物種植的需要。這樣的室內空間多見於賓館的大廳,稱之為共享空間。室內園林的出現和迅速發展,是人們生活水平提升和現代氣息的需求,是室內裝飾園林工程的一個新課題,作為一個室內裝飾設計人員,應該首先了解室內園林的基本功能。室內園林的基本功能:改裝室內氣氛、美化室內空間在建築的大廳中設置景觀,能使室內產生生機勃勃的氣氛,增加室內的自然氣息,借室外景色與室內園林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人們置身園林景觀中,有回歸大自然的感覺,柔化了建築體的生硬感。室內園林景觀的構成方法:以石為主的室內景園室內景園常常將山石構成石景,通常有錦川石與棕竹相伴成景,黃臘石組景,英石依壁砌築,配以小水池和植物組景等。室內園林的位置安排,布置要點人具有嚮往自然,接近自然的心理要求,因此在室內組景中大量採用景栽植物。
④ 景觀設計:庭院水景有哪些類型
1、瀑布跌水
(1)瀑布按其跌落形式分為滑落式、階梯式、幕布式、絲帶式等多種,並模仿自然景觀,採用天然石材或仿石材設置瀑布的背景和引導水的流向(如景石、分流石、承瀑石等),考慮到觀賞效果,不宜採用平整飾面的白色花崗石作為落水牆體。為了確保瀑布沿牆體、山體平穩滑落,應對落水口處山石作卷邊處理,或對牆面作坡面處理。
(2)瀑布因其水量不同,會產生不同視覺、聽覺效果,因此,落水口的水流量和落水高差的控製成為設計的關鍵參數,居住區內的人工瀑布落差宜在1m以下。
(3)跌水是呈階梯式的多級跌落瀑布,其梯級寬高比宜3∶2-1∶1之間,梯面寬度宜在0.3-1.0m之間。
2、溪流
(1)溪流的形態應根據環境條件、水量、流速、水深、水面寬和所用材料進行合理的設計。溪流分可涉入式和不可涉入式兩種。可涉入式溪流的水深應小於0.3m,以防止兒童溺水,同時水底應做防滑處理。可供兒童嬉水的溪流,應安裝水循環和過濾裝置。不可涉入式溪流宜種養適應當地氣候條件的水生動植物,增強觀賞性和趣味性。溪流配以山石可充分展現其自然風格。
(2)溪流的坡度應根據地理條件及排水要求而定。普通溪流的坡度宜為0.5%,急流處為3%左右,緩流處不超過1%。溪流寬度宜在1-2m,水深一般為0.3-1m左右,超過0.4m時,應在溪流邊採取防護措施(如石欄、木欄、矮牆等)。為了使居住區內環境景觀在視覺上更為開闊,可適當增大寬度或使溪流蜿蜒曲折。溪流水岸宜採用散石和塊石,並與水生或濕地植物的配置相結合,減少人工造景的痕跡。
3、生態水池/涉水池
(1)生態水池是適於水下動植物生長,又能美化環境、調節小氣候供人觀賞的水景。在居住區里的生態水池多飼養觀賞魚蟲和習水性植物(如魚草、蘆葦、荷花、蓮花等),營造動物和植物互生互養的生態環境。
(2)水池的深度應根據飼養魚的種類、數量和水草在水下生存的深度而確定。一般在0.3-1.5m,為了防止陸上動物的侵擾,池邊平面與水面需保證有0∶15m的高差。水池壁與池底需平整以免傷魚。池壁與池底以深色為佳。不足0.3m的淺水池,池底可做藝術處理,顯示水的清澈透明。池底與池畔宜設隔水層,池底隔水層上覆蓋0.3-0.5m厚土,種植水草。
(3)涉水池
涉水池可分水面下涉水和水面上涉水兩種。水面下涉水主要用於兒童嬉水,其深度不得超過0.3m,池底必須進行防滑處理,不能種植苔藻類植物。水面上涉水主要用於跨越水面,應設置安全可靠的踏步平台和踏步石(汀步),面積不小於0.4×0.4m,並滿足連續跨越的要求。上述兩種涉水方式應設水質過濾裝置,保持水的清潔,以防兒童誤飲池水。
⑤ 室內魚池的建造方法
1、用一般水泥或白水泥堆砌魚池形狀(或用紅磚);
2、在水池內部和赤壁做防水(用SBS或鋼性防水等,要超過水平面高度),必須要做。
3、做水循環系統,安裝循環泵(現在有很多人造小景觀里就帶循環泵,花鳥蟲魚市場就有)。
4、貼水池表面石材、瓷磚、馬賽克或鵝卵石等,最好配一些小景觀會非常有氣氛,也顯得很精緻。
⑥ 求一個景觀水池設計效果圖。水池長方體,長6m,寬4m,最好做出有水循環的效果。急求,謝啦~
非法訪問非法
⑦ 室內景觀設計需要注意些什麼
隨著社會抄生活的發展襲進步,室內設計正逐漸向更加人性化,更富於文化、更健康、更環保的方向發展。(1)人性化設計,室內設計首先應是最人性化的空間,以人為本,是室內設計的本質,每個室內空間都有不同的組合、生存和發展方式,這就使得設計師面對的是各不相同風格的設計。(2)文化品味來源於陳設藝術,簡潔裝修、精緻陳設是營造文化扭轉和高品質的一種新手段,在陳設中,應注重與業主身份、修養的協調性。在陳設手段和風格上追求獨特的品格。傢具與陳設、照明與陳設、綠化與陳設有機協調並相互補充。(3)健康設計,健康設計注重在裝修設計及施工全過程中的環保品質。(4)精緻產品,無論是高價位的室內裝修,還是低價位的室內裝修,精品是應無條件遵守和全面保障的。以上內容來自遠景設計研究院,獻上答案,希望採納吧
⑧ 客廳陽台設計一個景觀水池好嗎
- -計算過承重么,陽台承重只是普通樓板的1/3。
水的重量過大,建議做迷你園林少用水。
⑨ 室內水景 ,並詳細描述其景觀特點
[統一與變化]
[均衡與穩定]
[比例與尺度]
[比擬聯想]
[空間組織]
](一)統一與變化
園林構圖的統一變化,常具體表現在對比與調和、韻律、主從與重點、聯系與分隔等方面。
1、對比與調和
對比、調和是藝術構圖的一個重要手法,它是運用布局中的某一因素(如體量、色彩等)中,兩種程度不同的差異,取得不同藝術效果的表現形式,或者說是利用人的錯覺來互相襯托的表現手法,差異程度顯著的表現稱對比,能彼此對照,互相襯托,更加鮮明地突出各自的特點;差異程度較小的表現稱為調和,使彼此和諧,互相聯系,產生完整的效果。園林景色要在對比中求調和,在調和中求對比,使景觀既豐富多彩、生動活潑,又突出主題,風格協調。
對比的手法:形象的對比、體量的對比、方向的對比、開閉的對比、明暗的對比、虛實的對比、色彩的對比、質感的對比。
2、韻律節奏
韻律節奏就是藝術表現中某一因素作有規律的重復,有組織的變化。重復是獲得韻律的必要條件,只有簡單的重復而缺乏有規律的變化,就令人感到單調、枯燥,所以韻律節奏是園林藝術構圖多樣統一的重要手法之一。
園林綠地構圖的韻律節奏方法很多,常見的有:簡單韻律、交替的韻律、漸變的韻律、起伏曲折韻律、擬態韻律、交錯韻律。
3、主從與重點
(1)主與從
園林布局中的主要部分或主體與從屬體,一般都是由功能使用要求決定的,從平面布局上看,主要部分常成為全園的主要布局中心,次要部分成次要的布局中心,次要布局中心既有相對獨立性,又要從屬主要布局中心,要能互相聯系,互相呼應。
主從關系的處理方法:
A、組織軸線:主體位於主要軸線上;安排位置:主體位於中心位置或最突出的位置;從而分清主次。
B、運用對比手法,互相襯托,突出主體。
(2)重點與一般
重點處理常用於園林景物的主體和主要部分,以使其更加突出。重點處理不能過多,以免流於繁瑣,反而不能突出重點。
常用的處理方法:
A、以重點處理來突出表現園林功能和藝術內容的重要部分,使形式更有力地表達內容。如主要入口,重要的景觀、道路和廣場等。
B、以重點處理來突出園林布局中的關鍵部分,如主要道路交叉轉折處和結束部分等。
C、以重點處理打破單調,加強變化或取得一定的裝飾效果,如在大片草地、水面部分,在邊緣或地形曲折起伏處做重點處理等。
4、聯系與分隔
園林綠地都是由若干功能使用要求不同的空間或者局部組成,它們之間都存在必要的聯系與分隔,一個園林建築的室內與庭院之間也存在聯系與分隔的問題。園林布局中的聯系與分隔組織不同材料、局部、體形、空間,使它們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的手段,也是園林布局中取得統一與變化的手段之一。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園林景物的體形和空間組合的聯系與分隔
園林景物的體形和空間組合的聯系與分隔,主要決定於功能使用的要求,以及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園林藝術布局的要求,為了取得聯系的效果,常在有關的園林景物與空間之間安排一定的軸線和對應的關系,形成互為對景或呼應,利用園林中的樹木種植、土丘、道路、台階、擋土牆、水面、欄桿、橋、花架、廊、建築門、窗等做為聯系與分隔的構件。建築室內外之間的聯系與分隔,常用門、窗、空廊、花架、水、山石等建築處理,把建築引入庭院,有時也把室外綠地有意識地引入室內,豐富室內景觀。
(2)立面景觀上的聯系與分隔
立面景觀的聯系與分隔,是為了達到立面景觀完整的目的。有些園林景物由於使用功能要求不同,形成性格完全不同的部分,容易造成不完整的效果,如在自然的山形下面建造建築,若不考慮兩者之間立面景觀上的聯系與分隔,往往顯得很生硬。
分隔就是因功能或者藝術要求將整體劃分若干局部,聯系是因功能或藝術若干局部組成一個整體。聯系與分隔是求得完美統一的園林布局整體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圖片所示:既是分隔又是聯系。
上述對比與調和、韻律、主從與重點、聯系與分隔都是園林布局中統一與變化的手段,也是統一與變化在園林布局中各方面的表現。在這些手段中,調和、主從、聯系常作為變化中求統一的手段,而對比、重點、分隔則更多地作為統一中求變化的手段。所有這些統一與變化的各種手段,在園林布局中,常同時存在,相互作用,必須綜合地,而不是孤立地運用上述手段,才能取得統一而又變化的效果。此外,園林布局各部分處理手法的應一致性。
(二)均衡與穩定
由於園林景物是由一定的體量和不同材料組成的實體,因而常常表現出不同的重量感,探討均衡與穩定的原則,是為了獲得園林布局的完整和安全感。穩定是指園林布局的整體上下輕重的關系而言,而均衡是指園林布局中的部分與部分的相對關系,例如左與右,前與後的輕重關系等。
1、均衡
園林布局中要求園林景物的體量關系符合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平衡安定的概念,所以除少數動勢造景外(如懸崖、峭壁等),一般藝術構圖都力求均衡。均衡可分為對稱均衡和非對稱均衡。
(1)對稱均衡
對稱布局是有明確的軸線,在軸線左右完全對稱。對稱均衡布局常給人莊重嚴整的感覺,規則式的園林綠地中採用較多,如紀念性園林,公共建築的前庭綠化等,有時在某些園林局部也運用。
對稱均衡小至行道樹的兩側對稱、花壇、雕塑、水池的對稱布置,大至整個園林綠地建築、道路的對稱布局。對稱均衡布局的景物常常過於呆板而不親切。
(2)不對稱均衡
在園林綠地的布局中,由於受功能、組成部分、地形等各種復雜條件制約,往往很難也沒有必要做到絕對對稱形式,在這種情況下常採用不對稱均衡的手法。
不對稱均衡的布置要綜合衡量園林綠地構成要素的虛實、色彩、質感、疏密、線條、體形、數量等給人產生的體量感覺,切忌單純考慮平面的構圖。
不對稱均衡的布置小至樹叢、散置山石、自然水池;大至整個園林綠地、風景區的布局。給 人以輕松、自由、活潑變化的感覺。所以廣泛應用於一般游息性的自然式園林綠地中。
2、穩定
園林布局中穩定是指園林建築、山石和園林植物等上下、大小所呈現的輕重感的關系而言。在園林布局上,往往在體量上採用下面大,向上逐漸縮小的方法來取得穩定堅固感,如我國古典園林中塔和閣等;另外在園林建築和山石處理上也常利用材料、質地所給人的不同的重量感來獲得穩定感,如在建築的基部牆面多用粗石和深色的表面來處理,而上層部分採用較光滑或色彩較淺的材料,在土山帶石的土丘上,也往往把山石設置在山麓部分而給人以穩定感。
如右二圖:六榕塔、假山。
(三)比例與尺度
園林綠地是由園林植物、園林建築、園林道路場地、園林水體、山、石等組成,它們之間都有一定的比例與尺度關系。
比例包含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是指園林景物、建築整體或者它們的某個局部構件本身的長、寬、高之間的大小關系;另一方面是園林景物、建築物整體與局部、或局部與局部之間空間形體、體量大小的關系。
(尺度是景物、建築物整體和局部構件與人或人所習見的某些特定標準的大小系。)
園林綠地構圖的比例與尺度都要以使用功能和自然景觀為依據。
園林的大小差異很大。承德避暑山莊、頤和園等皇家園林都是面積很大的園林,其中建築物的規格也很大;而蘇、杭、廣東等私家園林,規模都比較小,建築、景觀常利用比例來突出以小見大的效果。
(四)比擬聯想
園林藝術不能直接描寫或者刻劃生活中的人物與事件的具體形象,運用比擬聯想的手法顯得更為重要。園林構圖中運用比擬聯想的方法有如下幾種:
1、概括名山大川的氣質,摹擬自然山水風景,創造「咫尺山林」的意境,使人有「真山真水」的感受,聯想到名山大川,天然勝地,若處理得當,使人面對著園林的小山小水產生「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的聯想,這是以人力巧奪天工的「弄假成真」。
我國園林在摹擬自然山水手法上有獨到之處,善於綜合運用空間組織、比例尺度、色彩質感、視覺感受等等,使王碼電腦公司軟體中心石有一峰的感覺,使散置的山石有平崗山巒的感覺,使池水有不盡之意,猶如國畫「意到筆未到」,給人聯相無究。
2、運用植物的姿態、特徵,給人以不同的感染,產生比擬聯想。如「松、竹、梅」有「歲寒三友」之稱,「梅蘭竹菊」有「四君子」之稱,在園林綠地中適當運用,增加意境。
3、運用園林建築、雕塑造型產生的比擬聯想。如蘑菇亭、月洞門、水簾洞等。
4、遺址訪古產生的聯想。
5、風景題名題詠對聯匾額、摩崖石刻所產生的比擬聯想。題名、題詠、題詩能豐富人們的聯想,提高風景游覽的藝術效果。
下面四幅景觀,你能否聯想起什麼樣的地方和景色?
(五)空間組織
空間組織與園林綠地構圖關系密切,空間有室內、室外之分,建築設計多注意室內空間的組織,建築群與園林綠地規劃設計,則多注意室外空間的滲透過渡。
園林綠地空間組織的目的是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基礎上,運用各種藝術構圖的規律創造既突出主題,又富於變化的園林風景其次是根據人的視覺特性創造良好的景物觀賞條件,使一定的景物在一定的空間里獲得良好的觀賞效果,適當處理觀賞點與景物的關系。
1、視景空間的基本類型
(1)開敞空間與開朗風景
人的視平線高於四周景物的空間是開敞空間,開敞空間中所見的風景是開朗風景。開敞空間中,視線可延伸到無窮遠處,視線平行向前,視覺不易疲勞。
(2)閉鎖空間與閉鎖風景
人的視線被四周屏障遮擋的空間是閉鎖空間,閉鎖空間中所見的風景是閉鎖風景,屏障物之頂部與遊人視線所成角度逾大,則閉鎖性愈強,反之成角愈小,閉鎖性也愈小,這也與遊人和景物的距離有關,距離越小,閉鎖性越強,距離越大,閉鎖性越小。閉鎖風景,近景感染力強,四周景物,可琳琅滿目,但久賞易感閉塞,易覺疲勞。
(3)縱深空間與聚景
在狹長的空間中,如道路、河流、山谷兩旁有建築、密林、山丘等景物阻擋視線,這狹長的空間叫縱深空間,視線的注意力很自然的被引導到軸線的端點,這種風景叫聚景。
園林中的空間構圖,不要片面強調開朗,也不要片面強調閉鎖。同一園林中,既要有開朗的局部,也要有閉鎖的局部,開朗與閉鎖綜合應用,開中有合,合中有開,兩者共存相得益彰。
2、空間展示程序與導游線
風景視線是緊相聯系的,要求有戲劇性的安排,音樂般的節奏,既有起景、高潮、結景空間,又有過渡空間,使空間主次分明,開、閉、聚適當,大小尺度相宜。
3、空間的轉折
空間轉折有急轉與緩轉之分。在規則式園林空間中常用急轉,如在主軸線與副軸線的交點處。在自然式園林空間中常用緩轉,緩轉有過渡空間,如在室內外空間之間設有空廊、花架之類的過渡。
兩空間分隔有虛分與實分。兩空間干擾不大,須互通氣息者可虛分,如用疏林、空廊、漏窗、水面等。兩空間功能不同、動靜不同、風格不同宜實分,可用密林、山阜、建築、實牆來分隔。虛分是緩轉,實分是急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