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春天景色
A. 王維寫的詩有哪些
1、山居秋暝
唐代: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譯文
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空氣涼爽,彷彿已經到了秋天。
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盪下輕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
2、使至塞上
唐代: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譯文
乘單車想去慰問邊關,路經的屬國已過居延。
千里飛蓬也飄出漢塞,北歸大雁正翱翔雲天。
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無盡黃河上落日渾圓。
到蕭關遇到偵候騎士,告訴我都護已在燕然。
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
獨自遠離家鄉無法與家人團聚,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
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4、山中
唐代: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譯文
荊溪潺湲流過白石粼粼顯露,天氣變得寒冷紅葉落落稀稀。
彎曲的山路上原本沒有雨,但蒼翠的山色卻濃得彷彿就要潤濕了人的衣裳一樣。
5、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
唐代: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一作:客舍依依楊柳春)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譯文
清晨的微雨濕潤了渭城地面的灰塵,館驛青堂瓦舍柳樹的枝葉翠嫩一新。
真誠地奉勸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陽關就難以遇到故舊親人。
B. 依據《鳥鳴澗》的詩意,寫一篇作文,描繪出一幅春季月夜山景圖
在一個春晚,朋友約我去他家做客,我就悠閑地踏著幽靜的小路沿著朋內友家走去。朋友家離我容較遠,所以我就必須經過一座小山。在幽靜的山中,我看到了很多很多——我信步地踏在小山上,感覺非常寂靜,那種靜是一種享受,是一種美好。在安靜的山嶺里,一絲絲春風撫過,幾朵芬芳的桂花在微風的伴隨下,輕輕地飄落在地上。拾起來放進鼻尖,那種香味簡直沁人心脾,十里飄香啊!慢慢的,月亮出來了,她朦朦朧朧的,好似一個害羞的少女。月亮發出了柔媚的光芒,是如此的柔和,像一個小公主那樣的含蓄,可愛。讓你感到驚奇的是,如此溫柔的月亮小妹妹卻驚醒了幾只正在休息的鳥兒呢!鳥兒們驚醒後,便揉了揉眼睛,熱鬧起來了。有的在熱情地跟月亮打招呼,有的在津津有味地講故事給月亮聽,有的在靜靜地欣賞著月亮妹妹動人的美貌。瞧,多是快樂啊!過了好一會兒,鳥兒們也累了,陸陸續續地挨在樹枝旁邊睡著了。可是,突然有一隻鳥兒口渴了,就閃著翅膀來到了一條小河邊,嘰嘰喳喳的,偶爾的鳴叫盪漾在春天的山澗里……多麼迷人的景色啊,多麼難忘的景色啊。於是,我不由得拿起筆點點滴滴地把我的所見所聞記錄了下來,編成了一篇古詩——《鳥鳴澗》。
C. 依據《鳥鳴澗》的詩意 寫一篇200字的作文 描繪出一幅春季月夜山景圖
在一個春晚,朋友約我去他家做客,我就悠閑地踏著幽靜的小路沿著朋友家走去。朋友家離版我較遠,所以我就必權須經過一座小山。在幽靜的山中,我看到了很多很多——我信步地踏在小山上,感覺非常寂靜,那種靜是一種享受,是一種美好。在安靜的山嶺里,一絲絲春風撫過,幾朵芬芳的桂花在微風的伴隨下,輕輕地飄落在地上。拾起來放進鼻尖,那種香味簡直沁人心脾,十里飄香啊!慢慢的,月亮出來了,她朦朦朧朧的,好似一個害羞的少女。月亮發出了柔媚的光芒,是如此的柔和,像一個小公主那樣的含蓄,可愛。讓你感到驚奇的是,如此溫柔的月亮小妹妹卻驚醒了幾只正在休息的鳥兒呢!鳥兒們驚醒後,便揉了揉眼睛,熱鬧起來了。有的在熱情地跟月亮打招呼,有的在津津有味地講故事給月亮聽,有的在靜靜地欣賞著月亮妹妹動人的美貌。瞧,多是快樂啊!過了好一會兒,鳥兒們也累了,陸陸續續地挨在樹枝旁邊睡著了。可是,突然有一隻鳥兒口渴了,就閃著翅膀來到了一條小河邊,嘰嘰喳喳的,偶爾的鳴叫盪漾在春天的山澗里……多麼迷人的景色啊
D. 描寫春天的詩句有
描寫春天的詩句有:
1、宋代陸游的《臨安春雨初霽》
原文: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譯文:如今的事態人情淡淡的像一層薄紗,誰又讓我乘馬來到京都作客沾染繁華?住在小樓聽盡了一夜的春雨淅瀝滴答,明日一早,深幽的小巷便有人叫賣杏花。
鋪開小紙從容地斜寫著草書,在小雨初晴的窗邊細細地煮水、沏茶、撇沫,試品名茶。不要嘆息那京都的塵土會弄臟潔白的衣衫,清明時節還來得及回到鏡湖邊的山陰故家。
4、唐代王維的《鳥鳴澗》
原文: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譯文:寂靜的山谷中,只有木樨花在無聲的飄落,寧靜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月亮升起月光照耀大地時驚動了山中棲鳥,在春天的溪澗里不時地鳴叫。
5、唐代王維的《相思》
原文: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譯文:紅豆生長在陽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長多少新枝。希望思念的人兒多多採摘,因為它最能寄託相思之情。
E. 鳥鳴澗這首詩通過()()()這些動的景物,描寫了山中春天的月夜景色
在這來個寂無人聲的地方,自芬芳的桂花輕輕飄落在靜靜的夜晚,使這春天的山林更加空寂。月亮升起,驚動了正在樹叢棲息的山鳥,它們清脆的叫聲在空曠的山澗中傳響。
詩中是通過(花落)(月出)(鳥鳴)這些「動」景,襯托出春澗的幽靜,這首詩描寫的是春山夜晚異常幽靜的景象。
F. 描寫景物的句子,要帶賞析的10句
青色的微光在東方彌漫開,銀線湖像一個巨大的染坊,晨霧像掛在空中的千條待染的白紗,緩緩地擺動著....又綴上了無數細碎的金片,太陽君臨湖上,變幻奇異的色彩,霧帳迅速被風卷到遠遠的天邊去了
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雲。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的飛翔。
一會兒翅膀碰著波浪,一會兒箭一般地直沖向烏雲,它叫喊著,——就在這鳥兒勇敢的叫喊聲里,烏雲聽出了歡樂。
在這叫喊聲里——充滿著對暴風雨的渴望!在這叫喊聲里,烏雲聽出了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
海鷗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呻吟著,——呻吟著,它們在大海上飛竄,想把自己對暴風雨的恐懼,掩藏到大海深處。 這時候,我的腦里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一望無邊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握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魯迅《故鄉》)
賞析
這幅畫是少年閏土月夜瓜地刺猹圖。通過「深藍的天空」、「金黃的圓月」及「一望無邊的的碧綠的西瓜」的景物描寫烘托出一個英俊、活潑的少年閏土。
二
在無邊的暗夜裡,一簇簇的篝火燒起來了。在風雨,在爛泥里跌滾了幾天的戰士們,圍著這熊熊的野火談笑著,濕透的衣服上冒起一層霧氣,洋瓷碗里的野菜「嗞—嗞」地響著……
(王願堅《七根火柴》)
賞析
這段環境描寫很好地烘托紅軍戰士生起篝火後的歡樂情緒,說明無名戰士用生命保存下來的七根火柴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給部隊給同志們帶來了溫暖和力量,從而贊頌了無名戰士的革命品質,突出了全篇的中心意思。
三
天上閃爍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綴著的寶石,它跟我們這樣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樣矗立在面前。四圍的山把這山谷包圍得像一口井。上邊和下邊有幾堆火沒有熄,凍醒了的同志們圍著火堆小聲地談著話。除此以外,就是寂靜。耳朵里以不可捉摸的聲響,極遠的也是極近的,極洪大的也是極細切的,像春蠶在咀嚼桑葉,像野馬在平原上賓士,像山泉在嗚咽,像波濤在澎湃。
(陸定一《老山界》)
賞析
先寫所見,三種景物都作了比喻,星星比作「黑色幕上綴著的寶石」,山峰比作「巨人一樣矗立在面前」,山谷比作「一口井」。接著寫所聞,聲響難以模寫,用比喻才顯得形象直覺:「像春蠶在咀嚼桑葉,像野馬在平原上賓士,像山泉在嗚咽,像波濤在澎湃」。奇特的高山景色,多美啊!目的是什麼呢?為了烘托出紅軍戰士的樂觀主義精神。
四
走過木橋,越過避兵洞,迎面而來的是群猴觀景峰。四周奇峰似姿態各異的猴子,或憨或頑,或刁或怒,似在歡迎遠來的遊客。他們是大自然凝固的音韻,遮陽山原始情趣的哲學遺稿。——據載,張三豐隱居後在此度過。張三豐可謂道教之仙,在此有許多遺跡。如他在絕壁上飛身用手指鏤刻下的詩句,青石上踩過的腳印以及升仙之所。——退出藏經洞,穿過茫茫林海,抬頭仰望,遠處一線天依稀可見,不禁使人懷疑天外是否還有天。
(任寶劍《遮陽山紀行》)
賞析
作者以景點轉移為線索,以游蹤為序,把遮陽山的佳景古跡串連起來,對眾多景點進行恰當的詳略取捨,有的濃墨重彩,有的一筆帶過。並加入傳說,增添情趣。
G. 依據鳥鳴澗的詩意,寫一段話,描繪出春季月夜山景圖
半夜裡,人們安靜地在睡覺,桂花也悄悄地落下了.夜裡,很靜,山中空盪盪的.忽然,月亮出來了,那皎潔的月光驚嚇了山林中的小鳥,鳥兒在山澗中飛翔,時爾傳出婉轉的叫聲.
H. 白居易的詩有哪些
白居易作品如下:
《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賦得古原草送別》、《錢塘湖春行》、《暮江吟》、 《憶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憶元九》、《直中書省》、《長相思》、《題岳陽樓》、《觀刈麥》、《問劉十九》、《買花》、《望月有感》、《放言》、《池上》、《繚綾》
1、《長恨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長篇敘事詩。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詩人借歷史人物和傳說,創造了一個迴旋宛轉的動人故事,並通過塑造的藝術形象,再現了現實生活的真實,感染了千百年來的讀者,詩的主題是「長恨」。該詩對後世諸多文學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琵琶行》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樂府詩之一。作於元和十一年(816年)。此詩通過對琵琶女高超彈奏技藝和她不幸經歷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會官僚腐敗、民生凋敝、人才埋沒等不合理現象,表達了詩人對她的深切同情,也抒發了詩人對自己無辜被貶的憤懣之情。
3、《賣炭翁》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新樂府》組詩中的一篇。此詩以個別事例來表現普遍狀況,描寫了一個燒木炭的老人謀生的困苦,通過賣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宮市」的腐敗本質,對統治者掠奪人民的罪行給予了有力的鞭撻與抨擊,諷刺了當時腐敗的社會現實,表達了作者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強的社會典型意義。全詩描寫具體生動,歷歷如繪,結尾戛然而止,含蓄有力,在事物細節的選擇上和人物心理的刻畫上有獨到之處。
4、《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於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在江州(今九江)廬山上大林寺時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絕。此詩說初夏四月作者來到大林寺,此時山下芳菲已盡,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一片剛剛盛開的桃花。詩中寫出了作者觸目所見的感受,突出地展示了發現的驚訝與意外的欣喜。全詩把春光描寫得生動具體,天真可愛,活靈活現;立意新穎,構思巧妙,趣味橫生,是唐人絕句中一首珍品。
5、《池上二絕》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五言絕句組詩作品。第一首詩寫山僧對弈,第二首詩寫一個小孩兒偷采白蓮的情景,這組詩也是自己心態的一種反映。詩人以其通俗風格,將兩個小景寫得可愛、可親、可信,富有韻味。
I. 描寫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成語和詩句。
描寫春天美好的成語
春光明媚 萬紫千紅 春雨如油 生機勃勃 春色滿圓 春意盎然 鳥語花香 春暖花開 百花齊放 和風細雨
春天
春光明媚 春回大地 春暖花開 春意盎然 春意正濃 風和日麗 春花爛漫 鳥語花香 百鳥鳴春 鶯歌燕舞
夏天的熱
赤日炎炎 烈日炎炎 驕陽似火 揮汗如雨 大汗淋漓
夏天的景色
鳥語蟬鳴 萬木蔥蘢 枝繁葉茂 蓮葉滿池
秋天
秋高氣爽 天高雲淡 秋風送爽 秋菊怒放 秋菊傲骨 秋色迷人 秋色宜人 金桂飄香
秋天的景色
果實累累 北雁南飛 滿山紅葉 五穀豐登 蘆花飄揚
冬天
天寒地凍 北風呼嘯 滴水成冰 寒冬臘月 瑞雪紛飛 冰天雪地
冬天的景色
冰封雪蓋 漫天飛雪 白雪皚皚 冰封大地 冰天雪地:春暖花開 春色滿園 春意盎然 春雨如油 春暖花開 鶯歌艷舞 春寒料峭 草長鶯飛 春華秋實 春色滿園 春雨如油 春意盎然 春光明媚 冰消雪融 春暖花開 鶯歌艷舞 春寒料峭 草長鶯飛 春華秋實 春色滿園 春雨如油 春意盎然 春光明媚 冰消雪融
夏天:烈日炎炎 百花爭艷 驕陽似火 電閃雷鳴 夏雨雨人、夏日可畏、春風夏雨、用夏變夷、夏五郭公、夏蟲不可以語冰 赤日炎炎
秋天:秋高氣爽 秋風習習 碩果累累 天高雲淡 秋高氣爽、落葉知秋、一葉知秋、秋風掃落葉、春花秋月、春蘭秋菊 琨玉秋霜
冬天:白雪皚皚 寒冬臘月 寒風刺骨 冰天雪地 寒冬臘月 寒風凜冽、北風呼嘯 天寒地凍 冰天雪地 鵝毛大雪 數九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