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三峽景觀

三峽景觀

發布時間: 2020-12-06 06:27:00

① 長江三峽公園內有哪些著名景觀

長江三峽是萬里長江一段山水壯麗的大峽谷,為我國十大風景名勝區之一。它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的南津關,由重慶瞿塘峽、重慶巫峽、湖北西陵峽組成。

長江三峽國家地質公園,既有我國南方距今32億年前形成的最古老的變質岩基底,又有記錄自晚太古宇以來地殼和古地理演化歷史的完整的地層剖面和所發育的各門類化石以及重大構造地質事件和海平面升降事件所留下的記錄。包括國內外著名的震旦系層型剖面,我國眾多岩石地層單位的命名剖面;還有後期新構造運動及河流、岩溶、地下水和風化作用所塑造的峽谷、溶洞和河湖景觀以及地質災害的記錄。

長江三峽是世界上少有的集峽谷、溶洞、山水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天然地質公園,是一本學習地殼演變歷史的教科書,是探索大自然奧秘,展示多種峽谷、岩溶地貌的殿堂,是進行科普教育、了解長江演變和學習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文化的搖籃。

在長江三峽的地質構造中,其中宜昌黃花場和王家灣地質構造,被國際地層委員會和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確定為「金釘子」。所謂「金釘子」是全球地質時間點劃分的唯一標准。目前,全球有60個「金釘子」,我國有7個。在相距不到20千米的范圍內擁有兩個「金釘子」,屬世界罕見。

長江三段峽谷中的大寧河、香溪、神農溪的神奇與古樸,使三峽景色更加迷人。三峽兩岸高山對峙,崖壁陡峭,江中灘峽相間,水流湍急,由於這一地區地殼不斷上升,長江水強烈下切而形成三峽,因此水利資源極為豐富。長江三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

隨著葛洲壩和三峽大壩的修建,長江河道昔日寬谷上出現的「高峽平湖」景色則另有一番風味。與此同時,伴隨長江水位的提高,長江沿岸許多支流,如神農溪、香溪、建陽河、九畹溪、泗溪等異軍突起。

除了峽谷外,峰林和溶洞也是公園中另外兩個重要的地質地貌景觀。它們集中分布在巴東三疊紀碳酸鹽岩和黃陵穹隆周緣震旦紀和寒武紀碳酸鹽岩地層分布區。前者形成著名的格子河風景區和蓮峽河風景,後者則構成高嵐風景區、黃牛岩風景區、曉峰風景區和金獅洞風景區的奇觀。

按照行政區劃和地質遺跡景觀地質體形成的地質年代,公園進一步劃分為秭歸元古代園、西陵峽震旦紀園、新灘地質災害園、巴東三疊紀園、歸州侏羅紀園、宜昌白堊紀園、興山晚古生代園、黃花奧陶紀園和曉峰寒武紀園9個次級園區。

崆峪灘,是長江三峽中「險灘之冠」。灘中礁石密布,枯水時露出江面如石林,水漲時則隱沒水中成暗礁,加上航道彎曲狹窄,船隻要稍微不小心即會觸礁沉沒,加之有民說,「青灘泄灘不算灘,崆峪才是鬼門關」。

長江三峽,人傑地靈,它是我國古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大峽深谷,曾是三國古戰場,是無數英雄豪傑用武之地;這兒有許多名勝古跡,主要包括重慶白帝城、黃陵、南津關孫夫人廟等。

② 是從哪些方面描寫三峽景觀的,寫出了三峽怎樣的特

總的來說是先寫山,再寫夏季景色,後春冬合寫又獨記秋天
峽,兩山夾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峽,同時,寫山勢的連綿險峻也為下文寫水流迅猛湍急做鋪墊.三峽的景物中,夏水暴漲,最具三峽特色,春冬風平浪靜,秋天水枯谷空,是由水勢漲落而安排的.
其實三峽是《江水》中的一段,十分簡潔生動地畫出三峽(主要是巫峽)的奇險形勢和特殊景色,使人猶如身歷其境。文章先總寫三峽形勢,著重突出七百里三峽既山山相連,峰峰相接,又峰巒高聳,遮天蔽日的特點。文章的第二、三、四段寫三峽四季不同的景色,主要從水著筆,並根據三峽四季中江水的不同特點,按照夏、春、冬、秋的順序依次展開,寫出了各個季節中三峽江水的水勢、色彩、聲響等方面的特殊之處。寫夏水以朝發白帝,暮到江陵,乘奔御風不以疾也表現長江洶涌澎湃、一瀉千里的迅猛;寫春冬的江水,突出其清榮峻茂的特色,顯露大自然的無限生機,令人心曠神怡;寫三峽的秋天,通過描寫林寒澗肅、高猿哀鳴且回聲久遠的情景,有意突出了三峽秋天的凄清悲涼的氣氛,同時抒發了作者對峽中漁民艱險、痛苦生活的悲憫。
文章抓住三峽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寫山,突出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寫水,則描繪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象:夏水迅猛,船隻阻絕;春冬景美,良多趣味;秋天,林寒澗肅,凌清哀絕。作者用筆匠心,三峽的奇異景象,被描繪得淋漓盡致。作者寫景,採用大筆點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餘字,將七百里三峽萬千氣象盡收筆底,一幅幅風格迥異而又自然和諧的畫面呈現在讀者面前。

③ 三峽的自然景觀有什麼

大壩旅遊區
三峽大壩旅遊區於1997年正式對外開放,2002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現擁有三峽展覽館、壇子嶺園區、185園區、近壩園區及截流紀念園5個園區,總佔地面積共15.28平方公里。旅遊區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為依託,全方位展示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為遊客提供游覽、科教、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服務,將現代工程、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有機結合,使之成為國內外友人嚮往的旅遊勝地。

小三峽
巫山位於長江三峽庫區腹心,素有「萬峰磅礴一江通,鎖鑰荊襄氣勢雄」的地貌景觀,和「三峽明珠」、「渝東門戶」之稱。巫山旅遊自1982年開發至今,已擁有國際旅行社1家,國內旅行社20家,星級賓館4家,豪華旅遊船55艘,環保旅遊船40艘,專用旅遊車33輛,旅遊從業人員3000人。通過多年的努力,小三峽景區先後獲得「全國旅遊聖地四十佳」、「國家首批AAAA級景區」、「重慶市最佳景區」、「巴蜀旅遊業四十強」等殊榮。巫山,人傑地靈,物華天寶,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旅遊金礦。巫山,這古老而年輕的熱土,充滿了神奇與誘惑,勤勞朴實的巫山人民願意同全國旅遊同仁交朋友,精誠合作,熱忱歡迎中外賓朋走進新巫山、走進新三峽、走進小三峽。

秭歸
秭歸山川優美,人傑地靈,集名人(屈原)、名壩(三峽大壩)、名峽(西陵峽)、名湖(高峽平湖)、名物(「中國臍橙之鄉」)於一體,融巴楚文化、屈原文化、峽江文化於一爐,是湖北省首批優秀旅遊縣,是宜昌市旅遊先進縣。秭歸旅遊景點眾多,除了舉世聞名的西陵峽和三峽大壩以外,有全國最大的文物集中復建保護地——鳳凰山,有世界名勝——屈原祠,屈原誕生地——樂平里,有三峽地區最有影響的古建築群落——新灘古民居,有居於中國四大瀆廟之首的江瀆廟,有三峽第一漂——九畹溪,三峽大壩後花園——四溪,三峽雪原——朱棋荒,有三峽地區最大危崖體景觀——鏈子岩,有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全國衛生城、國家首批園林縣城等殊榮的——秭歸縣城,有三峽庫區移民搬遷試范點——銀杏沱移民新村。

白帝城
重慶市奉節縣地處長江三峽西首和庫區腹心,東臨三峽大壩,西靠重慶,南連張家界,北接西安,是渝東、陝南、鄂西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幅員面積 4099 平方公里,總人口 100 萬,是長江三峽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一部分和絕世奇觀天坑地縫所在地。
歷史悠久回味無窮,在奴隸社會時期,這一帶曾是巴、蜀兩國的領地,並於西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 1016 年)建為夔子國。封建社會時期,無論是設縣、設州、設路,這里一直都保持著行政和軍事的顯赫地位。唐時設夔州府,轄十九州縣。宋時置夔州路。奉節在周赧王元年(公元前 314 年)建為魚復縣,時我國早期所建縣邑之一,距今已有 2300 多年的歷史。唐貞觀 23 年(公元 649 年),為旌表諸葛亮「託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奪」的忠君愛國思想而改為奉節縣沿用至今。歷史上許多著名詩人李白、杜甫、蘇軾、陸游、劉禹錫等都在此留下了許多著名的詩篇,因此奉節又享有「詩城」的美譽。 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境內有世界最大的小寨天坑、世界最長的天井峽地縫、世界級暗河龍橋河、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的長江三峽第一峽的瞿塘峽,有中國歷史文化名勝白帝城、劉備託孤的永安宮、諸葛亮的八陣圖、瞿塘峽內的摩崖石刻、懸棺群等自然、人文景觀,構成了分別以白帝城瞿塘峽和天坑地縫為中心的兩大特色旅遊區。 水陸交通四通八達。准備改線的 210 國道和渝巴高等級公路在縣境內縱橫交錯,並背靠 206 國道、 318 國道、縣內通車里程 6000 余公里;黃金水道長江橫貫縣境 43 公里,港口年貨物吞吐量 400 多萬噸,句重慶市第二位。四通八達的水陸交通將兩大特色旅遊區連貫成有機整體,可進入性很強。 縱有萬管玲瓏筆,難寫瞿塘兩岸山。天坑地縫世界奇,絕世景觀任君游。奉節這塊旅遊熱土,隨著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的落成,正以嶄新的姿態,開放的胸懷,寬松的環境,真誠歡迎海內外朋友及有識之士前來投資開發、旅遊觀光、休閑度假、科研探險,我們將竭盡全力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昭君村
興山縣始建於公元260年,因「環邑皆山,縣治興起於群山之中」而得名。
她位於三峽大壩庫區壩首,東臨宜昌,西連巴東,南接屈原故里,北枕神農架。區位優勢獨特,水陸交通方便,209國道和宜秭省道貫通東西,修建中的滬蓉(北)穿境而過 。
興山物華天寶,鍾靈毓秀,境內群峰競秀,萬木崢嶸 ,溪流縱橫,碧綠多姿。旅遊資源豐富,名勝古跡眾多;主要有昭君村文化旅遊區、高嵐自然風景區、龍門河國家森林公園、古夫新縣城民俗生態旅遊區和古洞口水上旅遊區。

④ 描寫三峽景觀的,寫出了三峽怎樣的特點

突出了山長、多的特點,從正面寫出了山的高峻、陡峭、江面狹窄的特點,從側面渲染了山的高峻、陡峭、江面狹窄的特點。

北魏·酈道元《三峽》原文: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白話釋義:

在三峽七百里之間,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疊疊的懸崖 峭壁,遮擋了天空和太陽。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

等到夏天水漲,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時候,下行或上行的船隻都被阻擋了,有時候皇帝的命令要緊急傳達,這時只要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騎上飛奔的馬,駕著疾風,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時候,就可以看見白色的急流,迴旋的清波。碧綠的潭水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山峰之間有懸泉瀑布,在之上飛流沖盪。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確實趣味無窮。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時候或下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經常有高處的猿猴拉長聲音鳴叫,聲音持續不斷,非常凄涼怪異,空盪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峽中漁民的歌謠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4)三峽景觀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酈道元生於官宦世家,幼時曾隨父親到山東訪求水道,後又游歷秦嶺、淮河以北和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考察河道溝渠,搜集有關的風土民情、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創作《水經注》四十卷。

它名義上是以《水經》為藍本作的注釋,實際上是在《水經》基礎上的再創作。全書記述了一千二百五十二條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比原著增加了近千條,文字增加了二十多倍,內容比《水經》原著要豐富得多。

此篇即節選自《水經注》三十四卷《江水》,文題為後人所加。是作者記錄長江三峽的雄偉險峻和四季風光所作。

文章賞析:

此文是一篇山水之作,作者只用不到區區兩百字的篇幅,即描寫出了三峽錯落有致的自然風貌。全文描寫隨物賦形,動靜相生,情景交融,情隨景遷,簡潔精練,生動傳神。

全文以凝練生動的筆墨,寫出了三峽的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作者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寫山,突出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

寫水,則描繪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來往的船隻都被阻絕了。「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雪白的激流,碧綠的潭水,迴旋的清波,美麗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贊嘆「良多趣味」。

而到了秋天,則「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那凄異的叫聲持續不斷,在空曠的山谷里「哀轉久絕」。三峽的奇異景象,被描繪得淋漓盡致。作者寫景,採用的是大筆點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餘字,就把七百里三峽萬千氣象盡收筆底。

寫春冬之景,著「素」「綠」「清」「影」數字;寫秋季的景色,著「寒」「肅」「凄」「哀」數字,便將景物的神韻生動地表現了出來。文章先寫山,後寫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寫水則分不同季節分別著墨。在文章的節奏上,也是動靜相生,搖曳多姿。

高峻的山峰,洶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飛懸的瀑布,哀轉的猿鳴,悲涼的漁歌,構成了一幅幅風格迥異而又自然和諧的畫面,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引用的詩句表現了突出山高水長的特點同時渲染三峽秋色悲寂凄涼的氣氛。

⑤ 三峽哪些景點必去

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是中國10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40佳旅遊景觀之首。古有李白的「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的美境。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是長江上最為奇秀壯麗的山水畫廊。隨著規模巨大的三峽工程的興建,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遊熱線。三峽旅遊區優美景區眾多,其中最著名的豐都鬼城,忠縣石寶寨,雲陽張飛廟,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宏偉的三峽工程,大寧河小三峽等。
長江三峽,地靈人傑。這里是中國古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就發源於此;這里孕育了中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和千古名女王昭君;青山碧水,曾留下李白、白居易、劉禹錫、范成大、歐陽修、蘇軾、陸游等詩聖文豪的足跡,留下了許多千古傳頌的詩章;大峽深谷,曾是三國古戰場,是無數英雄豪傑馳騁用武之地;這里還有許多著名的名勝古跡,白帝城、黃陵廟、南津關……它們同這里的山水風光交相輝映,名揚四海。
解放碑
解放碑位於民權路、民族路和鄒容路交匯處,它是抗戰勝利和重慶解放的歷史見證。它還是全國唯一的一座紀念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勝利的紀念碑。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國民政府遷都重慶。為了動員民眾抗日救國,於1941年12月31日在重慶市中區都郵街廣場建成了一座碑形建築,名為"精神堡壘"(意指堅決抗戰的精神)。堡壘為四方形炮樓式木結構建築,共5層,通高7丈7尺(象徵"七·七"抗戰),為防日機轟炸,外表塗成黑色。抗日戰爭勝利後,重慶市決定在原"精神堡壘"的舊址上,建立"抗戰勝利紀功碑",以紀念抗戰勝利。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西南軍政委員會決定對"抗戰勝利紀功碑"進行改建,由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劉伯承題字,將"抗戰勝利紀功碑"改名為"人民解放紀念碑"(簡稱解放碑)。
現在「解放碑」是解放碑中央商務區(CBD)的代名詞。有「西部第一街」美譽的解放碑商貿中心區(CBD)有望躋身中國第三大商圈(僅次於北京王府井和上海南京路)。
朝天門
朝天門位於重慶城東北長江、嘉陵江交匯處,襟帶兩江,壁壘三面,地勢中高,兩側漸次向下傾斜。明初戴鼎擴建重慶舊城 ,按九宮八卦之數造城門17座,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城門即朝天門。門上原書四個大字:「古渝雄關」。因此門隨東逝長江,面朝天子帝都南京,於此迎御差,接聖旨,故名「朝天門」。1891年重慶辟為商埠,朝天門始設海關。1927年因修建朝天門碼頭,將舊城門撤除。1949年「九·二」火災使朝天門附近2千米的區域化為一片廢墟,從此,朝天門僅余城基牆垣。
今天的朝天門客運碼頭,新建宏偉的朝天門廣場),是俯看兩江匯流,縱覽沿江風光的絕佳去處。朝天門左側嘉陵江納細流匯小川,縱流1119千米,於此注入長江。每當初夏仲秋,碧綠的嘉陵江水與褐黃色的長江水激流撞擊,漩渦滾滾,清濁分明,形成「夾馬水」風景,其勢如野馬分鬃,十分壯觀。右側長江容嘉陵江水後,聲勢益發浩盪,穿三峽,通江漢,一瀉千里,成為長江上的「黃金水段」。
重慶人民大禮堂
重慶人民大禮堂位於人民路學田灣, 是鄧小平、劉伯承主政西南的時候修建(解放初期,重慶作為西南局的所在地)。由張家德先生設計。1950年動工興建,1954年竣工。初名「中蘇大樓」,後改名為「西南行政委員會大禮堂」,1955年改現名。大禮堂佔地6.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分禮堂、南樓和北樓三部分。大禮堂取中西合璧之建築風格,主體部分仿北京天壇祈年殿及天安門形式,配以廊柱式的南樓、北樓。一色綠色琉璃瓦頂,大紅廊柱,淤塞欄桿。大門為一大牌坊。整個建築布局合諧,雄偉壯觀,雕梁畫棟,金碧輝煌。曾先後接待過蘇聯、日本、朝鮮、印度、羅馬尼亞、南斯拉夫等國的大型文藝表演團體,是重慶市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人民大禮堂盛載了歷史的足跡,也記載了重慶人民的磨難和歡樂。風雨歷程半個多世紀,她分明是一座靜默的聖殿,無時無刻不在分享和傾聽著一代又一代重慶人的光榮與夢想。
山城夜景
山城夜景是重慶的一張城市名片,重慶市區三面臨江,一面靠山,倚山築城,建築層疊聳起,道路盤旋而上,城市風貌十分獨特,由此形成綺麗夜景。「不覽夜景,未到重慶」,雄偉的山城重慶,以輝煌的夜景聞名海內。山城夜景自古雅號「字水宵燈」,為清乾隆年間「巴渝十二景」之一。因長江、嘉陵江蜿蜒交匯於此,形似古篆書「巴」字,故有「字水」之稱。「宵燈」更映「字水」,風流占盡天下。
清人王爾鑒詩雲:「高下渝州屋,參差傍石城。誰將萬家炬,倒射一江明。浪卷光難掩,雲流影自清。領看無盡意,天水共晶瑩。」 山城夜景的特色之一得益於起伏的地勢和依山而上的重重樓房。每當夜色降臨,萬家燈火高低輝映,如漫天星漢,極為瑰麗;二得益於兩江環抱,雙橋相鄰。江中百舸爭流,流光溢彩。橋面千紅萬紫,宛如游龍,動靜有別,有似不夜之天。
觀賞山城夜景有三大去處:南岸區南山上的一棵樹觀景台和大金鷹,可謂「隔岸觀火」;鵝嶺公園上的瞰勝樓,身臨其境縱覽兩江;朝天門「兩江游」遊船,環繞揚子嘉陵,360°全方位立體飽覽山水之城。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大足石刻是唐末、宋初時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題材為主,有北山石刻,南山石刻,和寶頂石刻三個區域。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寶頂山摩崖造像最為著名,是中國著名的古代石刻藝術。北山摩崖造像位於重慶市大足縣城北1.5公里的北山。北山摩崖造像長約三百多米,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的重要組成部分。造像最初開鑿於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歷經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歷時250多年。現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其中造像264龕窟,陰刻圖1幅,經幢8座,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中的優秀代表。著名的「養雞女」、「千手觀音」等石刻藝術珍品就位於大足石刻。
武隆喀斯特
「重慶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是「中國南方喀斯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切型峽谷的傑出代表,它不僅是反映地球演化歷史的傑出範例,而且還是重要的生命記錄,包含了正在進行的地貌演化和重要的地貌形態或自然地理特徵,被喻為解讀長江三峽形成機理的一把鑰匙,具有喀斯特特徵的世界性意義。作為大自然數億年來孕育的鬼斧神工般獨特具有獨特美學價值的世界自然遺產景觀,作為大自然留給人類獨一無二的瑰寶,他不僅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是全人類的。
景點匯總
■主城區景點:
購物商圈:解放碑、三峽廣場、觀音橋步行街、楊家坪步行街、南坪步行街
觀光休閑:朝天門廣場、南濱路、洪崖洞、一棵樹、洋人街、山城步道、中央半島溫泉、海棠曉月溫泉、白市驛天賜溫泉、北溫泉、南溫泉、加勒比水上世界、魔幻山游樂園、水魔方水上樂園
歷史古跡:重慶人民大禮堂、湖廣會館、磁器口古鎮、通遠門、巴曼子墓、龍骨坡200萬年人類遺址
紅色旅遊:紅岩村、白公館、渣滓洞、曾家岩50號周公館、重慶黃山抗戰遺址博物館、桂園、史迪威將軍博物館
文化藝術:三峽博物館、重慶大劇院、重慶市規劃展覽館、坦克庫藝術中心、重慶美術館、畫家村、國畫院
寺廟道觀:羅漢寺、華岩寺、老君洞道觀、塗山寺
名人舊居:梁實秋雅舍、老舍故居、徐悲鴻舊居、三毛南山故居、施光南南山故居
自然風光:金刀峽、縉雲山、南山植物園、歌樂山森林公園、鐵山坪森林公園、鵝嶺公園、廣陽島
■大重慶地區景點:
自然風光:長江三峽、小三峽 、小小三峽、烏江畫廊、白帝城、張飛廟、天坑地縫、黑山谷、石寶寨、天生三橋、仙女山草原、紅池壩草原、千野草場、東泉、西泉、中華龍泉、統景溫泉、桂花溫泉、冷泉、聖燈泉、海蘭雲天溫泉、清灣泉、桃花泉、南海泉、慈母山泉、芙蓉江、阿蓬江、桃花源、小南海、漢風神谷、武陵江、神女溪、大寧河、青龍瀑布、望鄉台瀑布、龍水湖、長壽湖、橋頭湖、永川茶山竹海、永川野生動物園、黃水國家森林公園、石篆山國家森林公園、聖燈山國家森林公園、芙蓉洞、雪玉洞、萬盛石林、金佛山、四面山、雪玉洞、江南龍宮、釣魚城、豐都鬼城、江津駱騋山、張關水溶洞
名人紀念:聶榮臻故居、劉伯承故居、趙世炎故居、馮玉祥故居、秦良玉陵墓、甘寧墳、嚴顏墓、紅三軍司令部舊址、陳獨秀舊居、愚王祠、楊尚昆故居
寺廟道觀:大佛寺、雙桂堂、銀杏堂、螺罐山、慈雲寺(全國唯一和尚、尼姑同廟寺院)
歷史古跡:釣魚城、大足石刻、白鶴梁題刻、龍河懸棺群、小三峽懸棺群、江津蓮花石
特色古鎮:磁器口、中山古鎮、淶灘古鎮、龔灘古鎮、石蟆古鎮 、偏岩古鎮、龍潭古鎮、東溪古鎮、大昌古鎮、雙江古鎮、西沱古鎮、漢風古鎮、白沙古鎮、安陶古鎮、洪安古鎮、龍興古鎮、三江古鎮、黃龍古鎮、安居古鎮、塘河古鎮、豐盛古鎮、後溪古鎮、路孔古鎮、清泉古鎮、松溉古鎮、塘河古鎮、雙江古鎮、走馬古鎮

⑥ 三峽的著名景點有哪些

乘坐長江游輪可以欣賞到三峽的著名景點有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西陵峽、白帝城等。

⑦ 長江三峽那三峽景色特點是什麼

三峽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



三峽西起四川省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跨奉節、巫山、巴東、秭歸、宜昌五縣市,全長約200公里。



主要景點:



石寶寨:忠縣的石寶齋位於一座拔地而起四壁如削的孤峰上,高12層,登頂可覽長江風光。


張飛廟:位於四川省雲陽縣城靠長江南岸的飛鳳山麓上,有結義樓、望雲軒、助風閣、得月亭等建築,「江上清風」四個大字遠遠可見。



八陣圖:位於奉節縣城外江邊,是當年諸葛亮以「天、地、風、雲、龍、虎、鳥、蛇」推演兵法之地。



白帝城:坐落於江邊紫色的白帝山上,原名紫陽城,當年劉備託孤之地,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即是指此。


瞿塘峽:以「雄」著稱的瞿塘峽全長8公里,是三峽中最短的一個。峽口山岩上有「夔門天下雄」五個大字,沿江而下有粉壁牆、孟良梯、倒吊和尚、犀牛望月等景。



巫峽:以「秀」著稱的巫峽西起大寧河(小三峽)口,東到湖北的官渡口,長約40公里。兩岸青山連綿,群峰如畫。峽兩岸為巫山十二峰,以神女峰最為俏麗,「神女應無恙」即是指此。


西陵峽:以「奇」著稱,西起秭歸縣香溪,東止宜昌市南津關,長約76公里。峽內有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等。

(7)三峽景觀擴展閱讀: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市南津關,全長193千米,沿途兩岸奇峰陡立、峭壁對峙,自西向東依次為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重慶市巫山縣境內,有大寧河小三峽、馬渡河小小三峽。長江沿線重慶境內,有「水下碑林」白鶴梁,「東方神曲之鄉」豐都鬼城,建築風格奇特的石寶寨、「巴蜀勝境」張飛廟、蜀漢皇帝劉備的託孤堂、龍骨坡巫山文化遺址等景觀。

「長江三峽」是重慶十大文化符號 ,「長江三峽---夔門」是第五套人民幣10元紙幣背面的風景圖案。

長江三峽位於中國的腹地,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迄湖北宜昌市的南津關,跨重慶奉節縣、重慶巫山縣、湖北巴東縣、湖北秭歸縣、湖北宜昌市,長193公里。也就是常說的「大三峽」。

自西向東主要有三個大的峽谷地段:重慶瞿塘峽、重慶巫峽和湖北西陵峽,三峽因而得名。三峽兩岸高山對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最窄處不足百米。三峽是由於這一地區地殼不斷上升,長江水強烈下切而形成的。

氣候條件

長江三峽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2001年度(2000年12月~2001年11月)三峽庫區氣候總體特徵為偏旱偏暖。各地年度降水量普遍偏少,氣溫普遍偏高。與常年相比,庫區冬季降水偏多,春、夏、秋季降水持續偏少。年內氣溫變化較大,與常年相比,冬季、秋季及初春、盛夏氣溫偏高,仲春、初夏及夏末氣溫偏低。庫區平均風速略小於常年且季節變化不大。

旅遊信息

旅遊季節

長江三峽的豐水期是三峽旅遊的旺季,此時游覽可盡情領略兩岸秀色,三峽只有此期間方可行船,枯水期會有一些地方因水淺不能行船而造成遺憾。但是在三峽大壩建成後,三峽段水位上漲100多米,在游覽三峽上,不存在豐水、枯水之差。

長江三峽每年1至4月為枯水期,5至10月為豐水期。

長江三峽的看點就是「壯美奇秀」,由於豐水期水質渾濁,所以豐水期並不是游覽長江三峽的最好時機。

⑧ 介紹三峽的著名景點

三峽的著名景點有:

1、瞿塘峽:

瞿塘峽,位於重慶奉節縣境內,長8公里,是三峽中最短的一個峽。它是雄偉險峻的一個峽。 端入口處,兩岸斷崖壁立,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門戶,名夔門,也稱瞿塘峽關,山岩上有夔門天下雄五個大字。

左邊的名赤甲山,相傳古代巴國的赤甲將軍曾在此屯營,尖尖的山嘴活像一個大蟠桃,右邊的名白鹽山,不論天氣如何,總是迂出一層層或明或暗的銀輝。

2、白帝城:

重慶奉節縣地處長江三峽西首和庫區腹心,東臨三峽大壩,西靠重慶萬州區,南連張家界,北接西安,是渝東、陝南、鄂西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幅員面積約為4099平方公里, 人口100萬,是長江三峽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一部分和絕世奇觀天坑地縫所在地。

3、巫山十二峰:

長江三峽的巫山十二峰被稱為景中景,奇中奇。清人許汝龍巫峽詩中說舟下巫峽,心在十二峰。巫峽以巫山得名,幽深秀麗,千姿百態,宛若一幅濃淡相宜的山水國畫。

峽谷兩岸為巫山十二峰,由西向東依次為登龍、聖泉、朝雲、神女、松巒、集仙六峰。南岸也有六峰,但江中能見到的依次為飛鳳、翠屏、聚鶴三峰,其餘凈壇、起雲、上升三峰並不臨江。

4、兵書寶劍峽:

長江北岸,有一疊層次分明的岩石,看似一堆厚書,還有一上粗下尖的石柱,豎直指向江中,酷似一把寶劍,故得名。傳說是諸葛亮存放兵書和寶劍的地方。

5、牛肝馬肺峽:

長江三峽旅遊線上的牛肝馬肺峽,兩岸峰巒崔嵬,江面狹窄,江流湍急,北岸兩團重疊而懸的鍾乳石最為有趣。

它們一團形似牛肝,一團形似馬肺,牛肝馬肺峽因此而得名。過去的馬肺上,長有一株古松,船在遠處即可看到,儼如峽中的衛士,成為天然的航標。

⑨ 中國四大自然景觀,的長江三峽.

中國四大自然景觀是桂林山水、 雲南石林、 吉林霧凇、 長江三峽。
一、桂林灕江風景區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旅遊區,千百年來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桂林灕江風景區以桂林市為中心,北起興安靈渠,南至陽朔,由灕江-水相連。桂林山水向以「山青、水秀、洞奇」三絕聞名中外。
其中一江(灕江),兩洞(蘆笛岩、七星岩),三山(獨秀峰、伏波山、疊彩山)最具代表性,它們基本上是桂林山水的精華所在。

二、吉林霧凇以其「冬天裡的春天」般詩情畫意的美,同「桂林山水」、「雲南石林」、「長江三峽」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自然奇觀」。

隆冬時節,當北國大地萬木蕭條的時候,走進東北的吉林市,你卻會看到一道神奇而美麗的風景。沿著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掛雪,戴玉披銀,如朵朵白銀,排排雪浪,十分壯觀。這就是被人們稱為「霧凇」的奇觀。
霧凇通稱「樹掛」,是霧氣和水汽遇冷凝結在枝葉上的冰晶,分為粒狀和晶狀兩種。粒狀霧凇結構緊密,形成一粒粒很小的冰塊,而晶狀霧凇結構比較鬆散,呈較大的片狀。吉林的霧凇就屬於晶狀。它是在吉林市獨特的地理環境中自然形成的。從吉林市區溯松花江而上15公里是豐滿水電站,

每到數九隆冬從水輪機組流出的水仍有4℃,江水載著具大的熱能,形成了松花江幾十里緩緩流經市區不凍的奇境。 從水面源源不斷地蒸發出水氣,整個江面白霧騰騰,久不消散。沿江長堤,蒼松林立,楊柳低垂,在一定氣壓、溫度、風向等條件作用下江面上蒸騰的霧氣遇冷凝成了霧凇。

三、石林位於雲南省會昆明東南郊80餘公里處,在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是一個集自然風光、民族風情、休閑度假、科學考察為一體的著名大型綜合旅遊區。
石林形成於2.7億年前,發育經漫長地質演化和復雜的古地理環境變遷才形成了現今極為珍貴的地質遺跡; 它涵蓋了地球上眾多的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類型, 是典型的高原喀斯特(岩溶地貌)生態系統和最豐富的立體全景圖。 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館」, 在世界地學界享有盛譽。
景區范圍廣袤,氣勢大度恢弘,面積達1100平方公里,保護區為400平方公里,山光水色應有盡有、各具特色。已經開發為游覽區的是:石林風景區(中心景區)、黑松岩(乃古石林)風景、飛龍瀑(大疊水)風景區、長湖風景區。 其中以石林景區最有代表性,為核心區。 「石林勝景」、「千鈞一發」、「鳳凰梳翅」、「阿詩瑪」等等遊人熟知的景點多集中於此。
進入景區,彷彿步入時間的隧道,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禁令人嘆為觀止。悠遊海底迷宮,峭壁萬仞、石峰嶙峋,像千軍萬馬,又似古堡幽城,如飛禽走獸,又像人間萬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構成一幅神韻流動、蔚為壯觀的天然畫卷。 石林的魅力不僅僅在自然景觀,還在於獨具特色的石林撒尼土著風情。 也代表了雲南省旅遊的形象。
石林的氣候也像石林風光一樣奇妙。盛夏,當我國長江沿岸的人們在滾滾熱浪中尋覓一絲涼意的時候,石林的老人們還穿著一層薄薄的外衣在歌唱著古老的歌謠。 嚴冬,當我國松花江岸的人們在冰天雪地中期待一縷陽光的時候, 石林的姑娘們還穿著亮麗的裙子在鮮花叢中翩翩起舞。 有人曾把石林四季的氣候簡單地概括成「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干濕分明、四季如春」。
石林以旖旎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人文景觀相輝映, 構成了一道神奇的風景線,成了國內外遊客嚮往的神秘之地

四、長江三峽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它西起四川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長二百零四公里。這里兩岸高峰夾峙,江面狹窄曲折,江中灘礁棋布,水流洶涌湍急。"萬山磅礴水泱漭,山環水抱爭縈紆。時則岸山壁立如著斧,相間似欲兩相扶。時則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無。"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詩中,把峽區風光的雄奇秀逸,描繪得淋漓盡致。我國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經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時酈道元寫的,書中有一段關於三峽的生動敘述:"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元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

⑩ 三峽景色

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東至湖北宜昌,全長193公里。三峽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
瞿塘峽居西,在重慶所轄的奉節、巫山境內。峽口為夔門,兩山壁立,有如門戶,其江面最窄處不足百米,山高水急,極為壯觀,人稱「夔門天下雄」。峽內名勝眾多,以摩崖石刻和絕壁棧道遺跡最為引人注目。峽口高處有白帝古城,內多三國遺跡,有的旅遊船安排有白帝城觀光項目。瞿塘峽下是大寧河寬谷,大寧河小三峽是三峽風光的重要組成部分。
巫峽居中,地處重慶巫山和湖北巴東兩縣之間,谷深峽長,幽靜秀雅。著名的巫山十二峰恰似亭亭玉立的十二仙女,自古就有「朝為行雲,暮為行雨」的浪漫傳說,遊客一定要依船上的提示注意觀賞。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和漢代美女王昭君的故鄉都在巫峽附近。
西陵峽居東,在湖北境內,全長75公里,歷來以水急灘多、行船艱險而令人望而生畏,後經整治,通盤條件已大為改善。西陵峽兩岸石壁的形態、色澤都十分奇特,牛肝馬肺峽、兵書寶劍峽和黃牛峽等區段都名有特色。西陵峽下口正在修建宏偉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已形成以現代化建設為主要內容的新興人文景觀。
三峽之行到西陵峽外結束,遊客可舍舟登岸,轉道鐵路、公路繼續旅行,也可乘舟通過葛洲壩巨型船閘(輪船過閘時的感受也十分有趣,幾乎可以看作三峽之外的第四峽),觀賞三峽以下江寬流緩的壯麗景色。
圖去網路搜索一下,圖片很全。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