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華山風景
① 華山景區在哪個縣
華山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在西安市以東120公里處。南接秦嶺,北瞰黃渭。
華山(Mount Hua)古稱「西嶽」,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華山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在西安市以東120公里處。南接秦嶺,北瞰黃渭。
華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也是中國民間廣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嶽華山君神。截至2013年華山有72個半懸空洞,道觀20餘座,其中玉泉院、都龍廟、東道院、鎮岳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
華山1982年被國務院頒布為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991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四十佳旅遊勝地之一;1999年被國家文明委、建設部、旅遊局命名為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2004年被評為中華十大名山; 2011年[1] 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華山還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華山觀日處位於華山東峰(亦稱朝陽峰),朝陽台為最佳地點。華山還是道教勝地,為「第四洞天」,有陳摶、郝大通、賀元希諸位著名的道教高人。
② 寫一篇游介紹陝西的風景名勝,人文景觀
西安人很喜歡叫這座城市為「古都」,抑或直接呼其古名——長安。更有甚者要求國家更改城市名稱,叫「長安」或「西京」。我想,這就是西安特有的文化內涵,是五千年中華文化的沉澱。盡管有高樓大廈、有高速公路、有商業中心,但西安保留著全國最完整的古城牆,為了保護地下文物,他們甚至放棄建設地鐵。這種對文化傳承的堅持在過於重視經濟建設的今天尤為寶貴。
西安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古老,繼而,我發現了她的堅持。
第一站是西嶽華山,初中時就讀過「山河表裡潼關路」的詩句,華山之險,歷來稱頌。在周圍黃土高原的大背景下,華山的岩石變得十分突出。黃土的中心竟是一座石壘的高山,怎能不令人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憑借索道,我們輕而易舉地征服了北峰。但相比於其餘的東、南、西、中四峰,北峰不過是半山腰上的一個平台。也許是古人知道華山難爬,所以稱此為北峰,聊感安慰而已。抬頭望去,海拔2187米的南峰高高在上,剛剛還埋怨這來回110元的索道費太貴,現在才發覺值得,否則爬死也到不了山頂。
沒有爬到頂端,我便打起了退堂鼓。第一站就遇到了本次旅遊的第一大遺憾——沒有徵服華山,寫景作文《描寫陝西景物的作文》。但是,看過了「自古華山一條路」的險峻,相信不虛此行。
如果要評一個「最名不符實獎」,我想西安將有兩樣東西入眩一是羊肉泡饃。來西安前總認為它是陝西乃至整個西北地區的象徵,一見之後,不過是將羊肉湯澆在碎面餅之上,遂大失所望。另一個便是鍾樓。初到西安,問當地人何處最好玩時,十有八-九都推薦了鍾樓、鼓樓。它的地位就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大世界之於上海。記得當時有人到上海來玩,總會被問「大世界去白相過嗎?」去過,那很好。沒去過,哎呀,你怎麼大世界也不去?可惜埃於是,我對鍾樓、鼓樓也充滿期待。
鍾樓位於西安市的正中心,周圍車水馬龍,因此鍾樓就好象車流中的一座孤島,需要由地道才能抵達。沿著地道走了一大圈,方找到鍾樓的入口。拾級而上,才發現那不過是一個二十多米高的平台。所謂「一覽」西安市區根本不可能,更不用說「鳥瞰」了。匆匆游覽一圈便走了下來,心中還暗自慶幸——還好沒有買鍾樓、鼓樓的套票。第二天,從買套票的團友之抱怨聲中,我更覺慶幸,似乎還有些幸災樂禍了。
③ 陝西華山風景區東峰上有哪些酒店住宿
東峰飯店、迎陽洞飯店。
④ 陝西的風景名勝
兵馬俑
是始皇陵的從葬坑,位於秦始皇陵東側約1公里半處,發現於1974年,是當代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一號坑是當地農民打井時發現的,後經鑽探又先後發現二、三號坑,其中一號坑最大,面積達14260平方米。三個坑共發掘出700多件陶俑、100多乘戰車、400多匹陶馬、10萬多件兵器。陶俑身高在1米75至1米85之間,根據裝束、神態、發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將軍俑,武士俑,車士俑等。坑內還出土有劍、矛、戟、彎刀等青銅兵器,雖然埋在土裡兩千多年,依然刀鋒銳利,閃閃發光,可以視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跡。秦始皇兵馬俑規模宏大,場面威武,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目前展出的大部分為一號坑中的兵馬俑,由於保護技術有限,已回埋4000餘,只展出1000多個。
門票:90元(12月、1月、2月為淡季,65元)
交通:在火車站門口乘306路(游7)可直達,票價5元,營運時間早晨8:00-晚上6:00。這趟車可以順路去華清池。
華清池
位於西安市臨潼區驪山北側,東距西安30公里。華清池因為有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傳說而名聲遠播,其實華清池的歷史非常悠久,相傳早在西周時期,周幽王就曾在此建驪宮;後世的秦始皇、漢武帝也都在這里建立行宮;唐代更是大興土木,特別是唐玄宗天寶年間修建的宮殿樓閣更為豪華,並正式改名為「華清宮」。
華清池東區懸掛有郭沫若題寫的「華清池」金字匾額,區內有荷花閣、飛霞閣、五間廳(西安事變時蔣介石曾在此居住)等建築,其中溫泉石壁上的《溫泉頌碑》是我國碑石藝術寶庫中的精品。中區是唐華清宮御湯遺址博物館,區內有蓮花湯、海棠湯、太子湯、尚食湯、星辰湯及文物陳列室。西區內有九龍湖、飛霞殿,還有《楊玉環奉詔溫泉宮》大型壁畫,該畫由90塊漢白玉組成,長9.15米,高3.6米,描述了開元二十八年唐玄宗在驪山溫泉宮第一次召見楊玉環的情景。
交通:去華清池的車子很多,但最好乘火車站東側的306和307路公交車(30分鍾可到),往返車費8元,單程5元。這兩部車車身全綠,非常好識別,平均10分鍾一趟,途經華清池、秦陵、兵馬俑各處,很方便。
門票:40元,學生半價。
大慈恩寺(大雁塔)
全稱「慈恩寺大雁塔」,位於距西安市區4公里的慈恩寺內,始建於公元652年,相傳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師(唐三藏)自天竺國歸來後,為了供奉和儲藏梵文經典和佛像舍利等物親自設計並督造建成。唐高宗和唐太宗曾御筆親書《大唐三藏聖教序碑》和《述三藏聖教序記碑》。
大雁塔是一座樓閣式磚塔,塔高64餘米,塔基邊長25米,共有七層,塔身呈方形錐體。全塔採用磨磚對縫,磚牆上顯示出稜柱,可以明顯分出牆壁開間,具有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的風格。附近還有曲江池、杏圓和樂游原等景點,風景秀麗。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標志性建築,是必游之地。近年來,由於西安市區環境等方面的因素,大雁塔已傾斜了1米有餘。
交通:乘5路、19路、21路、610路公交車可直達。
門票:淡季20元,旺季25元。(登塔需另加20元)
開放時間:8:00~17:00
小貼士:在慈恩寺的背面,有一個大雁塔廣場,那裡有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看噴泉的時間:周一~周五12:00,21:00;周六、周日、節假日:12:00,14:00,16:00,18:00,21:00。淡季和旺季的時間就是晚上21:00提前到20:00。
驪山
是秦嶺北側的一個支脈,東西綿延20餘公里,最高海拔1256米,遠遠望去,整座山形如一匹黑色的駿馬。驪山風景秀麗,相傳在洪荒時代,這里就是女媧「煉石補天」的地方;西周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鬧劇也發生於此。
驪山山腰有一座老君殿,是華清宮朝元閣遺址,原是敬奉老子的地方。殿內原有的老子石刻像,藝術價值很高,現存於陝西博物館內。山腰上還有一個不起眼的小石洞,這就是西安事變中,蔣介石的藏身之所,洞邊有一座小亭子,名為「兵諫亭」。在老君殿北面,你可以欣賞到驪山晚照,每到夕陽西下之時,這里的台階狀山坡籠罩在金黃的微光之中,一派寧靜平和的景象。
交通:從西安火車站乘306或307路公交車可以直達;也可在參觀完華清池後步行即到。
門票:30元
華山
西嶽華山位於陝西西安以東120公里的華陰市,古稱太華山,海拔2200米,是我國國家級風景區。
在五嶽之中,華山以險著稱,登山之路蜿蜒曲折,長達12公里,到處都是懸崖絕壁,所以有「自古華山一條道」之說。華山五峰中又以東峰(朝陽)、西峰(蓮花)、南峰(落雁)三峰較高:東峰是凌晨觀日出的佳處,西峰的東西兩側狀如蓮花,是華山最秀奇的山峰,南峰落雁是華山最高峰。三峰以下還有中峰(玉女)和北峰(雲台)兩峰。玉女峰相傳曾有玉女乘白馬入山間。雲台峰頂平坦如雲中之台,著名的「智取華山」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
華山的名勝古跡也很多。廟宇道觀、亭台樓閣、雕像石刻隨處可見,華山上比較著名的古跡有玉泉院、真武宮、金天宮(白帝祠)等景點。華山以北7公里處的西嶽廟是古時祭祀西嶽華山神的廟宇。
關於華山主峰的三個提法:1、五大主峰,包括北雲台峰(1561米)、中玉女峰(2024米)、西蓮花峰(2083米)、東朝陽峰(2100米)和南落雁峰(2160米)。
2、四大主峰,東峰、西峰、南峰、中峰
3、三大主峰,東峰、西峰、南峰,將玉女峰算在東峰里,或者略過不提。
此外,在北峰和三大主峰之間還有一個不出名的五雲峰,南峰和西峰之間還有丹峰,通常都不提。
門票:旺季(4月1日~11月30日)100元、淡季(12月1日~次年3月31日)50元,學生旺季90元、淡季40元;軍人持證半價優惠。70歲以上壽星,持證免票,60~70歲持證半價優惠。
在玉泉院以東2公里的皇甫峪,有一條長8公里的水泥進山路至瓦廟溝,從瓦廟溝可以乘索道直接上北峰,只需七八分鍾。索道單程60元,往返110元。上山中巴10元,往返20元。索道運行時間:夏秋季(4~10月)7:00~19:00;冬春季(11~3月):9:00~16:00。此外,從玉泉院行至青柯坪後可以乘纜車直達東峰,此段索道單程票價50元,來回85元。
⑤ 陝西華山景區和仙峪景區冬天的景色怎麼樣綠樹能夠持續到幾月
華山號稱西嶽,我來國五大名山自之一,山勢險峻,景色秀麗,還有很多的民間傳說發生在華山,比如沉香劈山救母,趙匡胤下棋輸華山,許多文人墨客也在華山留有遺跡,比如韓愈、白居易等。華山的綠樹能持續到每年的十月底,但是山上的樹樹葉子掉得早些,會比山下早一個月左右。
⑥ 華山風景區簡介
華山,古稱「西嶽」,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位於陝西省華陰市境內,距西安120公里,秦、晉、豫黃河金三角交匯處,南接秦嶺,北瞰黃渭,扼大西北進出中原之門戶,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華山系一塊完整碩大的花崗岩體構成,其歷史衍化可追溯至27億年:《山海經》載:「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華山之險居五嶽之首,有「華山自古一條路」的說法。
華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三:南峰「落雁」,為太華極頂,海拔2160.5米;又有東峰「朝陽」,西峰「蓮花」,三峰鼎峙,「勢飛白雲外影倒黃河裡」,人稱「天外三峰」。雲台、玉女二峰相輔於側,36小峰羅列於前,虎踞龍盤,氣象森森,文人謂之西 京王氣之所系。山上奇峰、怪石、雲海、鳴泉、飛瀑、古跡遍布,著名景點多達210餘處有凌空架設的長空棧道,三面臨空的鷂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絕崖上鑿出的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上天梯、蒼龍嶺等。華岳仙掌被列為關中八景之首。因山上氣候多變,形成的「雲華山」、「雨華山」、「霧華山」、「雪華山」給人以仙境美感。
華山系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據清代著名學者章太炎先生考證,「中華」、「華夏」皆藉華山而得名。早在《尚書》里就有華山的記載。《史記》中也載有黃帝、堯、舜都曾到華山巡遊。秦始皇、漢武帝、武則天、唐玄宗等十數位帝王也曾到華山進行過大規模祭祀活動。自漢楊寶、楊震到明清馮從吾、顧炎武等不少學者,曾隱 居華山諸峪,開館授徒,一時蔚然成風。
華山又是道教勝地,為「第四洞天」,山上現存七十二個半懸洞,道觀20餘座。其中玉泉院、東道院、鎮岳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自周末始,即有道家於雲台觀佈道,金元時華山已成為全真派發祥道場。在歷代高道中,尤以陳摶、華山棧道、郝大通、賀元希最為著名。秦漢以來,和道教與華山有關的神話傳說廣為流傳。現存200餘篇,其中以「巨靈劈山」、「劈山救母」、「吹蕭引鳳」影響深廣。隋唐以來,以李白、杜甫為代表的騷人墨客詠華山的詩歌、碑記和游記不下1200餘篇,摩岩石刻多達千餘處。華山也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華山觀日處位於華山東峰(亦稱朝陽峰),朝陽台為最佳地點。這里四面如削。清晨, 東望群山,只見日吐萬絲,霞光普照,山嶺、松林無不染上金黃的色彩,大地同時七色交織,五彩繽紛。遊客也可感受到華山觀日處的無限美景。 華山索道(全長1550米)已於1996年建成,已正式開通。索道從山腳沿當年「智取華山」的小道上空飛架,直達北峰,落差近800米,蔚為壯觀。這使不同年齡、不同體質的中外的遊客都能領略到華山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