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風景名勝
『壹』 東孚鎮的風景名勝
天竺山森林公園被稱為「廈門後花園」的天竺山旅遊風景區位於廈門市海滄區東孚鎮,距廈門市區僅公里,總規劃面積37.05平方公里。景區以同處在150米等高線的東、西兩大山門為主軸分成兩個部分:150米等高線以上的山地為森林公園部分,面積26.51平方公里,2006年「5.1」正式開園,現已建成天竺湖、兩二湖、皓月湖、百竹園、攬月路、好望角、鴛鴦溪谷等景點,景區內原有真寂寺和龍門寺遺址等人文景觀,此外天然純朴的天柱峰及氣勢磅礴的仙靈旗景區尚待開發;公園內有1500種植物,森林覆蓋率達96.8%;路網四通八達,有36公里長的車行道、70多公里長的步行登山道、8公里左右的木棧道。150米等高線以下的平緩地帶為休閑娛樂度假區,面積10.54平方公里,規劃建設風情度假區、高級度假酒店區、體育公園區、動物園區、現代農業科技園區、閩台果蔬花卉區。天竺山景區將成為集旅遊觀光、休閑度假、體育鍛煉、康體療養、農業科普和宗教文化於一體的原生態濱海城郊森林公園。廈門海滄東孚天竺山自然資源豐富,景緻迷人。公園絢麗多彩,四季各異。陽春,山花爛漫,五彩繽紛;盛夏,綠茵滿坡,涼爽宜人;金秋,紅葉似火,野果飄香;嚴冬,銀裝素裹,青松映雪。園內有森林植物200多種、野生動物40多種,珍貴野生動物有金錢豹、林麝、果子狸、狐狸、豹貓、錦雞、青羊、杜鵑等。
『貳』 福建風景名勝有哪些
福建的風景名勝主要有:萬國建築博覽之稱的鼓浪嶼,閩海篷萊一清源山,風光綺麗的洞宮山,福建第一名山之稱的武夷山,國家5A重點景區的青雲山,正在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冠豸山,福建土樓等等。
『叄』 福建必去十大景點有哪些值得一去嗎
福建必去景點有鼓浪嶼、三坊七巷、永定土樓、武夷山、太姥山、泰寧大金湖、東山島、白水洋、東南花都花博園和湄洲島。都非常值得一去,下面我來介紹其中三個。
1、鼓浪嶼
位於福建省廈門市,島上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無車馬喧囂,有鳥語花香,素有「海上花園」之譽。主要觀光景點有日光岩、菽庄花園、皓月園、毓園、環島路、鼓浪石、博物館、鄭成功紀念館、海底世界和天然海濱浴場、海天堂構等,融歷史、人文和自然景觀於一體,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福建「十佳」風景區之首。
龍岩地區共有著名的圓樓360座,著名的方樓4000多座。為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它以歷史悠久、種類繁多、規模宏大、結構奇巧、功能齊全、內涵豐富著稱,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被譽為「東方古城堡」、「世界建築奇葩」,「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區建築模式」。
『肆』 福建必去十大景點有哪些
福建必去十大景點有梵天寺、鼓浪嶼、海壇島、青雲山、石竹山、福州國家森林公園、福州熊貓世界、福州西湖、鼓山湧泉寺、三坊七巷,下面是對這些景點的詳細介紹:
1、梵天寺:
梵天寺位於大輪山南麓。為福建省最早佛教寺廟之一,與福州鼓山湧泉寺、莆田廣化寺、泉州開元寺、漳州南山寺連為福建沿海一線的名寺。在廈門與南普陀寺同為廈門著名的佛寺,同安梵天禪寺創建於隋代開皇元年,比廈門南普陀寺早300多年,比泉州開元寺早100多年。
乃八閩最古老的寺廟之一,其原名興教寺,有庵七十二所。宋熙寧二年(1069年)合為一區,賜名「梵天禪寺」。「大輪梵天」以其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被列入「廈門二十名景」。
10、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福州老城區經歷了建國後的拆遷建設後僅存下來的一部分。是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
三坊七巷自晉、唐形成起,便是貴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國走向輝煌。區域內現存古民居約有270座,有159處被列入保護建築。
以沈葆楨故居、林覺民故居、嚴復故居等9處典型建築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築群,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福州中心城區的三坊七巷擁有38公頃的完整保護范圍。三坊七巷為國內現存規模較大、保護較為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古建築遺存之一,有中國城市裡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的美稱。
『伍』 福建有哪些著名景點
一、福州:三坊七巷、鼓山湧泉寺、福州倉山舊領事館區遺址、福州西湖、馬尾船政學堂、福州熊貓世界、福州國家森林公園、石竹山、青雲山、海壇島。
(5)廈門風景名勝擴展閱讀:
福建特產
一、福州特產:壽山石、牛角梳、橄欖、福桔、龍眼、閩姜、芙蓉李、茉莉花茶、脫胎漆器、木畫、木雕、紙傘、貝雕、瓷器等。
二、莆田特產:盛產鰻魚、對蝦、梭子蟹、丁昌魚等海產品,水果當中龍眼、荔枝、枇杷、文旦柚「四大名果」馳名中外。
三、漳州特產:水仙花、茶花、蘭花等「三大名花」和青梅、蘆柑、荔枝、天寶香蕉、龍眼、平和蜜柚、菠蘿等「七大名果」;還有各種海產干貨、片仔癀牌片仔癀、八寶印泥、片仔癀珍珠膏、珍貝漆畫飾板、水仙花牌風油精,布袋戲等。
四、龍岩特產:連城地瓜干、連城白鶩鴨、連城蘭花、龍岩花生、長汀豆腐乾、上杭蘿卜干、武平豬膽干、永定菜乾、河田雞等。
五、泉州特產:各種瓜果、名木花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安溪烏龍茶(安溪鐵觀音)、老范志萬應神曲、永春老醋、源和堂蜜餞、泉州木偶頭、永春漆籃、人造花等。
六、廈門特產:各種亞熱帶瓜果、餡餅、魚皮花生、菩提丸、青津果、廈門珠綉、漆線雕、廈門彩塑、廈門瓷塑、香菇肉醬、廈門葯酒、海產干貨等。
七、南平特產:武夷岩茶(大紅袍)、竹筍、香菇、蓮子
八、寧德特產:茶葉、食用菌、四季柚、檳榔芋、晚熟荔枝、晚熟龍眼、油柰、無核柿、板栗等暢銷海內外,寧德還盛產大黃魚、石斑魚、對蝦、二都蚶、劍蟶等海珍品。
『陸』 廈門有哪些風景名勝區
1、鼓浪嶼 AAAAA
推薦1
鼓浪嶼
鼓浪嶼是廈門西南禺的一座小島,面積1.77平方千米,以700米寬的海峽與市區相隔。島上四季如春,島上樹木叢生,丘陵起伏,有海上花園的美稱,是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因為島上有一中空巨石,海浪拍擊聲如鼓鳴而得名。島上最高處叫日光岩,附近有民族英雄鄭成功當年訓練水師的水操台遺址。海邊有菽庄花園,花園旁邊的金色沙灘,為天然海濱浴場。島上無車輛,清雅脫俗。尤為遊人所贊賞的是,此地的居民文化素質非常的高,鋼琴擁有量為全國第一。月下風中,琴聲悠揚,漫步其間,韻味無窮,給人以極其優美的藝術享受。 日光岩俗稱「晃者」,位於島的中央,是鼓浪嶼的最高峰(海拔92.7米)。從山腳沿石梯登臨而上,沿途有日光岩寺、蓮花庵。古避暑洞。鄭成功水操台遺址以及歷代名人的多處題刻。岩頂築有圓台,站立其間,憑欄遠眺,廈鼓風光盡收眼底。裕庄花園坐落於鼓浪嶼的南端,分「補山」園和「藏海」園兩部分,以園飾海,以海拓園,整座花園設計精巧,……[詳細]
2、萬國建築博覽
推薦2
萬國建築博覽
鼓浪嶼島上薈萃了上千座風格各異、中西合壁的中外建築。有中國傳統的飛檐翹角的廟宇,有閩南風格的院落平房,有中完合壁的八卦樓,有小巧玲瓏的日本屋舍,也有19世紀歐陸風格的原西方國家的領事館,還有堪稱江南古典園林精品的菽庄花園。不同時期風格各異的建築匯聚於此,是一部說不完道不盡的建築網路全書。這些建築經歷了100多年的風雨滄桑,或巍然於小路盡頭,或掩映與繁花綠樹之間,造就了鼓浪嶼厚重的文化底蘊,也成為漫步島上游覽的一大亮點。八卦樓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總建築面積3710平方米,高25.7米。圓頂高10米,有8道棱線,置於八邊形的平台上,頂窗呈四面八方二十四向,故稱「八卦樓」,是廈門近代建築的代表。八卦樓原主人為台灣板橋林家三房林鶴壽,由原鼓浪嶼救世醫院院長美籍荷蘭人郁約翰設計。郁氏借鑒巴勒斯擔、希臘、義大利和中國一些經典建築風格,設計出這幢融東西方建築文化於一體的獨特的仿古建築。紅色……[詳細]
3、集美嘉庚園 AAAA
推薦3
集美嘉庚園
嘉庚園位於集美鰲園北側,門與鰲園相連,是後人為紀念陳嘉庚先生創辦教育、培育人才、造福社會而興建的。按照傳統園林布局,把紀念性、文化性和游樂性有機地融為一體。陳嘉庚先生的晚年幾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集美家鄉的建設中了,但他不幸於1961年病逝,有許多計劃中的事情還沒來得及做。他曾說過鰲園完工後,前面的海邊空地要建一個公園。夙願未了,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為完成陳嘉庚先生遺願,將鰲園的北側開辟為公園,該園於1992年動工,1994年10月竣工,佔地面積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5500㎡。 進入園中,滿眼是高低錯落的亭台樓閣,是中西合璧風格的體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數「鰲亭」和「命世亭」,均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與鰲園同時建成,是鰲園建築景觀的延伸。「命世亭」內原先樹立著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十大元帥的雕像,由於歷史的原因,這些雕像在1961年9月間被悄然移走,成為一件憾事。 園中樹立的大型石雕「……[詳細]
4、廈門海滄大橋旅遊區 AAAA
推薦4
廈門海滄大橋旅遊區
廈門海滄大橋是世界第二、亞洲第一座特大型三跨連續全漂浮鋼箱梁懸索橋,也是廈門市歷史上投資最大的交通工程項目,工程全長5926.527米,主跨648米,海滄大橋設計通行能力為50000輛/日,行車時速為80公里/時,工程概算總投資28.7億人民幣。海滄大橋工程於1996年12月18日破土動工,主體工程於1997年6月份正式開工建設,全橋於1999年12月30日順利通車。在福建省廈門市內的廈門海滄大橋是我國第四座大跨徑鋼箱梁懸索橋,是我國第一座特大型三跨吊鋼海滄大橋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箱梁懸索橋,懸吊結構在國內首次採用不設豎向塔支座的全漂浮連續結構,為世界上第二座採用此種結構的大型懸索橋。位於廈門市西港中部,西起海滄開發區馬青公路,跨越廈門西海域並穿過火燒嶼後接廈門本島仙岳路,是廈門島的第二條對外通道。工程全長5926.527米,由石塘立交、西引道、西引橋、西航道……[詳細]
5、翠豐溫泉 AAAA
推薦5
翠豐溫泉
廈門翠豐溫泉位於閩南金三角樞紐地帶、景色優美的同安汀溪水庫風景區,是美國最佳西方旗下大中華區首家五星級溫泉度假酒店。酒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幽雅舒適的環境,天然純凈的溫泉,先進完善的設施以及熱忱周到的服務,匯粹了閩南地域文化、溫泉理療文化、環境植被文化、個性建築文化。讓「久在樊籠里」的您,早早「復得返自然」。溫泉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不僅對多種疾病均有療效作用,而且有保健、美容、護膚、療養之功效.通過浴用、飲用、吸入等多重用途,可以使您解除病痛,消除疲勞,煥發青春活力.美食小吃廈門小吃是廈門食俗的一個重要內容,廈門小吃體現了廈門人的想像力和創造性,品種豐富多樣,全國罕見,風味獨特,令人難忘。在廈門,小吃既可是點心,亦能作正餐,甚至可以上宴席待客。最有名的廈門小吃有土筍凍、燒肉粽、五香、芋包、韭菜盒、芋棗、章魚、油蔥餜、鹵豆千、鹵鴨、蚝仔粥、鼓浪嶼三老面線糊等200多種。特產鼓浪嶼餡餅:除了傳……[詳細]
6、廈門老院子民俗文化風情園 AAAA
推薦6
廈門老院子民俗文化風情園
廈門老院子景區屬於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包括「老院子民俗文化風情園」和《閩南傳奇》秀的兩部分,為廈門市重大項目和福建省文化產業十大重點項目。老院子民俗文化風情園以濃厚的地域特色集中展示了閩南文化精粹;《閩南傳奇》秀是將高科技技術、前沿時尚藝術及千年閩南文化故事相結合的傳奇演藝,是極具欣賞價值、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的旅遊景點,填補了目前廈門及周邊旅遊景區中極度缺失的重要旅遊板塊。漁村文化區夕陽西下灑落在院子前的大榕樹下,光影稀疏跳躍不止,遠處海平線上一艘艘漁船滿載而歸。 「絲綢之路三千里,華夏文明八千年。自漢朝以來絲綢之路上各國頻繁往來,民族文化豐富。閩南地區東臨大海,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閩南人很早就開始發展商貿,進行海外貿易,通過絲綢之路走向世界。廈門老院子民俗文化風情園立足海上絲綢之路地點,生動刻畫了百年前閩南漁家百姓尋常的生活場景,用故事將各個場景串聯起來,從多個角度展示閩南地區的……[詳細]
7、廈門誠毅科技探索中心 AAAA
推薦7
廈門誠毅科技探索中心
誠毅科技探索中心由廈門住宅集團旗下廈門萬舜文化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運營管理,位於廈門市集美區杏林灣路339號。中心為現代嘉庚風格建築,總用地面積2.0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5.18萬平方米。中心特色 中心圍繞「航空航天、航海、自然災害、信息通信」四大主題,設有七大展區(夢想啟航展區,星際探索展區,航空實驗室展區,航海實驗室展區,海洋總動員展區,自然啟示錄展區,溝通無限展區),擁有五大國內首創的核心展項(「X-Flight時空探險」特種影院,「歡樂時光之旅」特種影院,天宮一號,巨型滑梯,中庭光影秀),配套主題餐廳、休閑咖啡吧和科普商城,共同構成了全國首家以「探索」為主題的室內大型科普樂園。 中心亮點 X-Flight 時空探險:國內最大無軌5D騎乘項目,由中航工業集團基於世博會中國航空館捐贈設備全新升級打造。 天宮一號:國內唯一航天主題模擬互動展項,由中國航天集團打造,1:1再現……[詳細]
8、廈門方特夢幻王國 AAAA
推薦8
廈門方特夢幻王國
廈門方特夢幻王國景區是一個以高科技為主要表現形式的文化科技主題公園。坐落於美麗的海濱古城廈門市同安區,是由深圳華強集團投資興建的大型高科技第四代主題公園。其最大特點是以科幻和互動體驗為最大特色,將動漫-、電影特技等國際時尚娛樂元素與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巧妙融合,創造出充滿幻想和創意的神奇天地,被譽為「東方夢幻樂園」、「亞洲科幻神奇」。這個世界一流文化科技產業項目,堪稱「中國迪斯尼」,游樂項目多,科技含量高,參與互動性強,為遊客提供全新體驗和享受。預計年接待遊客量600萬人次,每年可為廈門新增旅遊收入25億元。景區包含27大項主題項目區、200多個項目,其中大部分為室內高科技體驗項目,遊玩不受氣候影響,無論春夏秋冬,無論風霜雨雪,公園均能照常開放營業。此外,園區內項目還充分考慮到各個年齡階層的需求,絕大多數項目老少皆宜,非常適合家庭旅遊和周末休閑游樂。……[詳細]
9、鰲園 AAAA
推薦9
鰲園
鰲園由門廊、紀念碑、嘉庚墓組成。園內的眾多雕刻是福建石雕藝術的魂寶;集美解放紀念碑,是鰲園的主體建築。正面是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的「集美解放紀念碑」。毛主席為一個鎮題寫解放紀念碑碑名是僅有的一次;原為集美東南海濱的一個小島,島上有一小廟,叫鰲頭宮,又名千里宮,抗日戰爭時期,被日軍摧毀。1950年,陳嘉庚先生在廢墟上興建了鰲園。全園佔地近9000平方米,由門廊、集美解放紀念碑、陳嘉庚墓三部分組成。園中建築和雕刻,均體現他寓教於游、寓教於樂的思想,包含中外古今、天文地理、科技文教、書法繪畫、動物植物、工農業生產等諸多方面,博大精深,無所不包,是個博物大觀。門廊長50米,中式廡廊,四向通透,兩壁鑲嵌58幅歷史人物故事的青石鏤雕,是鰲園653幅石雕的精華。門廊外的圍牆,有各種石雕291幅,還有全國各界名人名流名家的書法楹聯題刻,書法上乘,刻藝精湛,是福建石雕藝術的瑰寶。行過門廊,即可見鰲園的主體建築……[詳細]
10、北辰山 AAAA
推薦10
北辰山
北辰山位於廈門市同安區五顯鎮境內,俗稱北山岩,面積12.2平方公里。為低山丘陵、花崗岩地貌,以十二龍潭瀑布為主要特色。十二龍潭兩側奇峰怪石,景色宜人。下游的竹壩水庫,水面寬闊,岸線曲折。坐落在山麓的古剎「廣利油」是閩王王審知兄弟兵變起事的「竹林間」王公宮。歷代名人雅士在景區內留下許多詩詞墨寶,如宋代朱蕉的「仙宛」等.景區內主要山峰牛嶺峰海拔779米,開閩王王審知入閩的典故就發生於此。……[詳細]
『柒』 廈門各大景區
國家級風景名名勝:鼓浪嶼-萬石山風景名勝區
國家5A級旅遊景區:鼓浪嶼風景名勝區(包括日光岩、菽庄花園、皓月園、鋼琴博物館、廈門海底世界等)
國家4A級旅遊景區萬石植物園、海滄大橋東岸旅遊區(包括牛頭山公園、橋梁博物館等)、 集美嘉庚紀念勝地(包括集美學村、鰲園、龍舟池、南熏樓、歸來堂(陳嘉庚故居)、李林園等) 、 胡里山炮台(包括胡里山炮台、榮光寶藏博物院等) 、 日月谷溫泉度假村天竺山森林公園、 園博苑(原名:廈門園博園) 、 同安影視城。 國家一級博物館:華僑博物院。 國家森林公園:蓮花森林公園(包括蓮花山、金光湖、小坪、文山、銅缽岩、野山谷等六大景區)。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陳嘉庚墓(鰲園)、 陳化成墓(金榜公園邊) 、青礁慈濟宮、胡里山炮台、集美學村和廈門大學早期建築群、鼓浪嶼近代建築(稱為:萬國建築博覽)、廈門破獄斗爭舊址。
五星級公園:日光岩、菽庄花園、皓月園、園林植物園(萬石植物園)、中山公園、金榜公園、南湖公園、湖裡公園、日東公園、天竺山公園。
四星級公園:白鷺洲公園、狐尾山公園、仙岳公園、鴻山公園、海灣公園、牛頭山公園、嘉庚公園、杏東公園、雙溪公園。
廈門島內:虎溪岩、白鹿洞、中山路步行街、南普陀寺、廈門大學、五老峰、環島路及其海濱浴場、台灣民俗村(景州樂園)、廈門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廈門五緣灣濕地公園、華僑亞熱帶植物引種園、湖裡山炮台。
廈門島外:海滄野生動物園、火燒嶼生態樂園、陳嘉庚紀念館、集美鱷魚園、杏林灣溫泉、同安孔廟、大輪山、梵天寺、梅山寺、竹壩南洋風俗村、宋代瓷窯遺址、北辰山十二龍潭、大嶝戰地觀光園。
廈門二十景 鼓浪洞天、皓月雄風、菽庄藏海、胡里炮王、大輪梵天、五老凌霄、萬石涵翠、太平石笑、雲頂觀日、金山松石、虎溪夜月、金榜釣磯、鴻山織雨、篔簹月色、天界曉鍾、東渡飛虹、東環望海、青礁慈濟、鰲園春暉、北山龍潭。
『捌』 閩南都有哪些風景名勝
地方語言
廈門通行閩南方言,即閩南話,也叫廈門話。以廈門話為代表的閩南話通行范圍很廣,包括廈門、漳州、泉州三市及其所轄的縣市和台灣地區,共有3千2百多萬人說閩南話。此外,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泰國、香港以及散居在世界各地的閩南籍華僑、華裔也有說閩南話的,雖然各地的閩南話有一些差別,但是基本上能彼此通話無阻。
現代風情
來自廈門特殊的歷史和地理環境,以及改革開放經濟特區建設的飛速發展,使得具有濃郁東方特色的閩南文化已經漸漸地揉合了新的演變。若逢節日慶典,便更能親自體驗廈門的風土人情。正月十五的燈會、踩街;八月十五的中秋、搏餅;陽歷聖誕節的華彩繽紛;農歷春節的合家圍爐;都會增添您對廈門本土文化與外來潮流的幾分了解。華燈初上,則是體現廈門夜魅力的時刻。大街小巷、繁華市區、霓虹燈閃爍、多姿多彩的夜總會、酒吧、休閑娛樂中心,迪斯科舞廳便是你逍遣娛樂的勝地,或把酒談心,或飄飄起舞、或引吭高歌、或揮灑人生、定會令您流連忘返。
建築風貌
在廈門市區的民居中,有十多條街頭路都建有上樓下廓,俗稱"五交居",其中以廈門路、北京路、始興北路(即舊府埕)和香港路等更是整齊劃一,道路雖不寬廣,但交通卻很通暢。薌城地處閩南亞熱帶,高溫雨季天氣質偏多,古城街市的這種獨具特色"騎樓式"街道的布局和建築風格,牆接瓦連,顯得極為整齊美觀,既給人們提供了"冬暖夏涼",又具有避雨遮日的"陽雨傘"作用。形成了富有閩南亞熱帶特色的"騎樓"式街廊風貌。
地方戲曲
南音 南曲——又稱南音、南樂、南管、管弦,它有悠久的歷史,屬唐朝時期的樂種。南曲由指、譜、曲三大部分組成。南曲的藝術風格古樸典雅,委婉纏綿,是閩南最流行的一種地方曲藝。據考證,早在一千多年前的隋唐就有了。史料記載,公元1713年,清朝康熙皇帝慶祝60壽辰,全國弦歌妙手聚集京都獻藝,南曲也進京演奏,受到賞識,被授予「御前清聽」的鄉匾和彩傘、宮燈,並賜給了演奏二胡的藝人以腳踏金獅的龍遇。這種古老樂曲用琵琶、洞蕭、二胡、三弦等樂器吹奏,樂曲優美抒情,富於地方特色。其著名代表作有《梅花操》、《八駿馬》、《三更人》、《感謝公主》等,均灌成唱片,發行於海內外。
歌仔戲 是流行於閩南、台灣和南洋華人聚居地的戲曲劇種,其曲調來 自民間,是流散在街頭、茶室的曲調,唱詞是群眾的語言,唱腔道白用廈門、漳州方言合成的台灣腔,易學易懂、易唱,易聽。歌仔戲又名鄉劇, 是閩南地方代表性劇種。1662年大批閩南人隨同民族英雄鄭成功移居台灣,帶去了「龍溪錦歌」、「安溪採茶」和「同安車鼓」等民間音樂藝術,出現了「歌仔館」。明末清初,受梨園戲、高甲戲和京劇等劇種影響,逐漸形成獨特的表演藝術「歌仔戲」,先在台灣流行,1928年後傳回閩南,經民間藝人的改革創新,再取名「鄉劇」。這種戲曲唱詞通俗朴實,唱腔活潑動聽,深受群眾喜愛。廈門歌仔戲劇團的名劇《梁山伯與祝英台》被稱為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曾由香港長城電影製片廠攝製成影片發行東南亞,其它劇目如《火燒樓》、《五女拜壽》、《殺豬狀元》、《啞女告狀》、《白蛇傳》、《真假太子》等也已製成電視戲曲片。
高甲戲 是閩南的一個地方戲曲劇種,其特點是常用插科打諢的對答 形式和風趣、幽默的韻語對唱,使人發笑,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高甲戲中的丑角表演最為出名。高甲戲源於泉州農村一帶。相傳在明末清初,泉州府沿海漁村,每逢迎神賽會,人們以舞獅隊的武打為基礎,配以「水滸」故事,表演「宋江戲」。接著吸收了梨園戲、傀儡戲、布袋戲的唱、做等表演手段,發展成文武合演的「合興戲」。清代末期,它又受徽班、江西弋陽腔和京劇的影響,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廈門市高甲戲劇團在閩南城鄉享有盛譽。1960年曾參加全國巡迴演出,並到北京參加國慶獻演。傳統劇目有《審陳三》、《挑花搭渡》及現代戲《竹杠》,有的已拍成電視戲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