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景觀命名
㈠ 外灘的景觀命名和理由 拜託我要交了
朋友們:
下午好!現在我們來到上海黃浦江畔的外灘,首先,我對各位的參觀游覽外灘表示歡迎,並預祝各位旅遊愉快。
新外灘共有五條旅遊路線,在您的左手邊是被譽為「萬國建築博覽」的壯觀建築群和寬敞的中山路,您的右手邊是波光粼粼的黃浦江以及前程似錦的浦東陸家點綴金融貿易區,眼前為新穎獨特的觀光游覽區。這建築群、中山路、觀光區、黃浦江、陸家嘴彷彿樂譜中的五線譜,勤勞上海人民則好似串串間符,正組成最新最華美的樂章,歡迎著各位來賓的光臨。
地粉才能叫外灘呢?簡單的說,它過去曾是上海老城廂外的一塊蘆葦叢生的荒灘地。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緊鎖的國門被殖民者洋炮轟開了,上海也被迫辟為商埠。從那時起,各式各樣的西洋式建築隨著殖民者的「搶灘」而紛紛聳立,至本世紀30年代初,上海已從海濱小邑一躍成為遠東最大的都市。
眼前這些具有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建築,雖然不是出自同一個設計之手,也不是建造於一個年代,但它們的建築格調是那麼的和諧統一,宛然天成。從金陵東路外灘到外白渡橋長僅1.5公里的弧線上,高低錯落,鱗次櫛比地矗立著52幢風格各異的建築,有英國式的、法國式的、古希臘式的等等。當年許多外國銀行、總會、領事館等雲集於此,有東方「華爾街」之稱,形成舊上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一個歷史縮影。
各位請看,新外灘2號東風飯店,過去曾是十分聞名的英國總會,它是一座典型的英國古典式建築。樓高有6層(連地下室),樓頂南北兩端各設瞭望亭一座,內部裝飾極為華麗。一層樓酒吧間當年曾因擁有110.7英尺的東方最長的酒吧櫃而驕傲一時,如今美國的肯德基快餐廳設在裡面。
新外灘12號以前是大名鼎鼎的「匯豐銀行」,該建築建於1923年,屬仿古希臘式的圓頂建築。大樓為接近正方形的矩形建築,高5層,加上頂部一半球形層頂菜有7層,鋼框架結構。樓內裝飾十分講究,設有美、英、法、俄、日等國各種接待室。這座建築英國人曾自詡為「從蘇伊士運河到遠東白令海峽」的一座最為講究的建築。
緊鄰匯豐銀行旁邊的那幢建築是上海海關大樓,為19世紀復古主義的建築,建於1927年,為當今世界所罕凶。大樓上面的大鍾四周均可看到走時,每隔15分鍾奏響一段短曲,鍾聲悠揚深沉,聲聞10里。
匯豐銀行大樓和海關大樓都出於英國設計家威爾遜之後,上海親切地稱它們為「姐妹樓」,目前仍是上海的重要標志之一。
南京東路口的兩幢大樓均稱為和平飯店。坐南朝北的這幢樓建於1906年,當時稱匯中飯店,是上海現存最早的一個飯店。它可作為一座歷史建築,屬英國文世復興式。該樓的最大特點是立面彩紅磚做腰線,白牆磚做貼面,遠遠望去既莊重典雅,又別具風格,實屬一座難得的佳作。
外灘的這些建築,都是中國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同時也反映了西方殖民者對上海的掠奪和侵略。如今為了讓人們了解這些建築的歷史,每幢大樓門前均掛有中英文對照的銘牌。
對於外灘,上海人給她的稱呼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改變。上海人把解放前的外灘叫舊外灘,解放後稱作外灘,現在人們贊她為新外灘。歷史上發生過多次搶占外灘的情景,但每次都有著完全不同的歷史意義。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改革開放的戰略重心也由南而北,浦東的開發和振興使上海走到了全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春風吹醒了沉睡多年的上海外灘,中外金融機構也紛紛搶占外灘。上海作出了「清巢引鳳」的重大舉措,將外灘金融街房屋大置換,吸引海內外的「老顧客」重新前來落戶,再顯遠東「華爾街」的風采。
外灘是上海的象徵,也是中外遊客必到之處。但在以前由於道路狹窄、行人車輛擁擠不堪,嚴重影響了外灘整體形象。為了改變處灘的面貌,上海人民政府把外灘作為重點加以改造。眼前這條馬路稱中山一路,是為了紀念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先生而命名的,也是外灘綜合改造的一部分。該路全長826米,寬45米,設6至10個車道。這條寬闊的交通線不僅僅限於外灘一帶,它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不斷延伸,北起江灣五角場,南抵南浦大橋。到下個世紀初,這條南北走廊長達15公里,將成為上海旅遊觀光的標志性景觀。
我們現在走的這條濱江大道頗有特色。它不但集文化、綠化於一體,而且早晨是人們習文練武的好地方,白天是國內外旅遊者觀光游覽的天地,晚上則是對情侶談情說愛的理想場所,聽說有許多外國朋友都慕名前來體驗生活呢。
各位來賓,漫步在新外灘觀光區,您是否感覺到,新外灘不僅面貌煥然一新,而且在熱鬧繁華中透出濃郁的藝術氣息。大家請看:在延安東路外灘設置主題為「為了明天」的藝術景觀,以6根圓柱相擁抱,與具有80多年歷史的氣象信號台相組合成為一組對景。海關大樓與電子瀑布鍾也是頗有新意的對景。電子瀑布鍾呈階梯式,長27米,高3.5米,設10全台階。整個操作過程均由電腦控制,約有1000多個噴頭水柱組成各種顏色的阿拉伯數字,使世界各地既是那麼的遙遠,雙是多麼的親近。觀光區名副其實地成了一條容納百川,兼容並蓄的海派特色文化的風景線。
漫步外灘,我們不知不覺已進入了黃浦公園。提到這個公園,每個中國人都忘不了昔日外國列強掛在公園門口那塊「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那塊臭名昭著的牌子,讓當時的中國人民蒙受了極大的恥辱!如今,看眼前那60米高的上海人民英俊紀念塔,矗立在面臨水之處。威武壯觀的三柱黃崗岩塔體彷彿在告訴人們,民永遠緬懷從鴉片戰爭、五四運動和解放戰爭以來,為洗刷民族恥辱,為上海的革命事業而獻身的英雄們。
黃浦公園面對的就是聞名海內外的黃浦江。「月上黃龍浦水黃」,十分生動地描繪了黃浦江水的顏色。改善浦江是上海的母親河,它發源於無錫太湖,是上海境內最長、最寬、最深的一條河流,全長114公里;平均寬度400米,深7至9米。它的原名叫東江,又有春申江,黃歇江等別稱。相傳在2000多年以前,上海當時屬楚,那時楚國有位大將叫黃歇,他很有治國才能,被楚王任命為宰相,並封為「奉申君」,管轄上海這塊土地。由於當時東江上游淤塞,,他就帶領上海人民進行疏浚,並且修正了航道,使上海的水上交通和農業得到很大的發展,後人為了紀念黃歇的功績,就把東江改稱為「春申江」和「黃歇浦」,直到南宋時期才正式定名為「黃浦江」。
黃浦江有兩個「孩子」,一個叫浦東,另一個叫浦西。新中國誕生以前,她們一家子深受三座大山壓迫,母親河身上停泊著的盡是外的軍艦和商船,「兩個孩子」也是被壓得喘不過氣來。「跳黃浦」我句上海人的口頭禪,就是指舊社會實在無法活下去的老百姓,到這兒來投江自盡。
遠眺對岸,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與浦西外灘遙遙相望,其功能為金融、貿易和對外服務,它將是新上海的核心與象徵。「東外灘」濱江大道,總長2500米,集旅遊、觀光和娛樂等為一體,沿道設有6個頗具特色的廣場。雖然現在只聞到隆隆的打樁聲,但聲聲入耳,是五線譜上最華麗的樂章,預報著外灘更美好的未來。
㈡ 金茂大廈景觀命名和理由是什麼
特點
金茂大廈[1](JinMaoTower),又稱金茂大樓,位於上海浦東新區黃浦 金茂大廈
江畔的陸家嘴金融貿易區,樓高420.5米,目前是上海第3高的摩天大樓(截至2010)、中國大陸第3高樓、世界第8高樓。大廈於1994年開工,1998年建成,有地上88層,若再加上尖塔的樓層共有93層,地下3層,樓面面積27萬8,707平方米,有多達130部電梯與555間客房,現已成為上海的一座地標,是集現代化辦公樓、五星級酒店、會展中心、娛樂、商場等設施於一體,融匯中國塔型風格與西方建築技術的多功能型摩天大樓,由著名的美國芝加哥SOM設計事務所的設計師Adrian Smith設計。 遙對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毗鄰延安東路隧道 口,與地鐵二號線連通,其主體建築地上88層,地下3層,高420.5米,佔地面積23611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9萬平方米。曾為上海第一高樓,大陸第一高樓,2008年8月29日被比鄰的環球金融中心超越。金茂大廈是融辦工、商務、賓館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智能化高檔樓宇,第3-50層為可容納10000多人同時辦公的、寬敞明亮的無柱空間;第51-52層為機電設備層;第53-87層為世界上最高的超五星級金茂凱悅大酒店,其中第56層至塔頂層的核心內是一個直徑27米、陽光可透過玻璃折射進來的凈空高達142米的「空中中庭」環繞中庭四周的是大小不等、風格各異的555間客房和各式中西餐廳等;第86層為企業傢俱樂部;第87層為空中餐廳;距地面340.1米的第88層為國內第二高的觀光層(僅次於環球金融中心),可容納1000多名遊客,兩部速度為9.1米/秒的高速電梯用45秒將觀光賓客從地下室1層直接送達觀光層,環顧四周,極目眺望,上海新貌盡收眼底。
地下室
金茂大廈
金茂大廈地下室共有3層,局部4層,建築面積達到57151平方米,設有800個泊車位的停車場,2000輛自行車庫。停車場的收費系統,根據不同需求的停車客人,准備有月、季、年租泊車位智慧卡,或者隨機取定時票停車。800個泊車位的停車場安裝了車位信息指示導引系統,每時每刻實時的顯示和統計指示導引每層每個區域的車位情況。每層每個區域監視著的360度旋轉雲台攝像機,每時每刻照顧著您的步伐伴侶,您盡可放心地把車停泊在金茂大廈的地下車庫內。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方位
金茂大廈鳥瞰
金茂大廈坐落在浦東延安東路隧道口,世紀大道旁,地處浦東核心地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中心,東臨浦東新區的繁華景象,西眺上海市及黃浦江的幽雅景緻,南向浦東張楊路商業貿易區,北臨10萬平方米的中央綠地。大廈周邊道路網路發達,交通十分便利,過江隧道和地鐵二號線直達。從金茂大廈去浦西最繁華的街區,過隧道僅2分鍾,到上海虹橋機場或到浦東國際機場車程時間僅30分鍾,地理位置優越。曾為上海第一高樓,大陸第一高樓,2008年 8月29日被比鄰的環球金融中心超越。
附近交通
金茂大廈地圖
金茂大廈附近交通: 公交:82、85、583,軌道交通二號線陸家嘴站下 陸家嘴地區是浦東的大型公交樞紐之一,始發的公交線路很多
與環球金融中心的互動
在大樓建造之初,相關部門就擬定了與環球金融中心之間建設「天橋」的計劃,原本計劃以地下道方式連接,但有專家指出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和金茂大廈兩幢摩天大樓之間僅一條馬路之隔,若再開挖地下道,則上海地面沉降的狀況將變得更加嚴重,同時陸家嘴地區復雜的地下管線系統之間也沒有容納地下道的足夠空間,所以近年來趨向於建造「陸家嘴天橋」的方案,這一方案現在已進入實際勘測階段,預計將於2007年內動工,2008年初建成,不過也有專家表示對於天橋工程將破壞大廈景觀和陸家嘴地區環境的擔心。
建造歷史
1999年初,上海市又一座標志性建築傲然屹立黃浦江畔,人們期待已久的世界第四、亞洲第二、中國內地第二(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刷新的歷史)的88層金茂大廈(Jinmao Tower)終於推向市場,這幢集現代辦公樓、豪華五星級酒店、商業會展、高檔宴會、觀光、娛樂、商場等綜合設施於一體,深富中華民族文化內涵,溶匯西方建築藝術的智慧型摩天大樓,已成為當今滬上最方便舒適、最靈活安全的辦公、金融、商貿、娛樂和餐飲的理想活動場所。 金茂大廈於1992年12月17日被批准立項,1994年5月10日動工,1997年8月28日結構封頂,至1999年3月18日開張營業,當年8月28日全面營業。金茂大廈佔地2.3公頃,塔樓高420.5米,總建築面積29萬平方米。
編輯本段設計公司
由美國最大的建築師-工程師事務所之一的美國芝加哥著名的SOM設計事務所設計規劃。由前任設計合夥人,Adrian Smith主創設計。設計師以創新的設計思想,巧妙地將世界最新建築潮流與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結合起來,成功設計出世界級的,跨世紀的經典之作,成為海派建築的里程碑,並已成為上海著名的標志性建築物,先後榮獲伊利諾斯世界建築結構大獎、新中國50周年上海十大經典建築金獎第一名、第二十屆國際建築師大會藝術創作成就獎等多項國內外大獎。
游覽觀光
上海金茂大廈第88層觀光廳,高度為340.1米,面積為1520平方米, 金茂大廈
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觀光廳。觀光廳裝飾豪華,全部採用進口天然大理石,其中牆面石材厚度只有3毫米;玻璃幕牆視野開闊,憑欄遠眺,黃浦江兩岸的都市風光以及長江口的壯麗景色盡收眼底。兩台每秒運行9.1米的直達電梯,只需45秒就可以將遊客從地下一層到88層觀光廳。在這里,你可以欣賞妙不可言的朝霞與落日,與瞬息萬變的藍天白雲友好握手。 全國首批4A旅遊景點金茂大廈88層觀光廳,面積為1520平方米,高度340.1米,是目前國內最高最大的觀光廳,榮膺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兩台每秒運行9.1米的垂直升降電梯,一次可乘載33位旅客,只需45秒鍾可將遊客從地下一層 金茂大廈88層觀光廳88層觀光廳直送88層。登高遠眺,大上海的景觀盡收眼底,浦江兩岸高樓林立,黃浦江上百舸爭流,您可親身體驗"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賞完外景,您還可以從上往下觀賞世界舉世無雙的酒店中庭,它直徑27米,28道環廊扶手在霓虹燈的照射下,金光閃閃。一道道環廊如同一排排畫廊,美不勝收。此情此景,無不激動人心,您會不由自主地拿起照相機留下永恆的紀念。金茂大廈無與倫比的酒店中庭被建築師、科學家、文學家譽為「共享空間」、「金色的年輪」、「時空隧道」。在88層觀光廳看夜景更是一種享受,被譽為萬國建築博覽會的外灘流光溢 金茂大廈
彩,美不勝收。遠處高架道路和大橋上的燈火似彩練環繞,與星月爭輝。此情此景令您猶如置身蓬萊仙境。在88層觀光廳設有中國最高的「空中郵局」——金茂大廈88層觀光廳郵政服務處,為遊客提供珍貴郵品和特色服務。觀光廳還設有數碼攝影服務,為遊客留下永久的紀念。
㈢ 主題公園世界二怎麼為公園命名
長風公園位於上海市中心城區西部,大渡河路189號。1 959年國慶節建成開放。公園佔地面積36. 4萬平方米,是一座大型綜合性山水公園。公園內有市區最大的人工湖「銀鋤湖」,最高的人造山「鐵臂山」。
本園園景以湖為主,山水結合,浩瀚的湖面和26米高的鐵臂山構成全園獨特的景觀。湖畔山側有景點20餘處,還建有「地下少先隊」群雕、「雷峰」銅像等市、區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 999年建成的大洋海底世界,是中國首家
主題新概念海洋水族館,海洋生物豐富多彩,是全國和上海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公園曾經成功舉辦了第四屆中國花卉博覽會暨首屆中國花卉交易會,多次舉辦了燈會、菊展和上海國際花卉節。公園被國家建設部、中國公園協會列為中國百家名園之一,是人們休閑遊玩的好去處。
上海中山公園原來是舊上海英國大房地產商霍格的私家花園,1914年改建為租界公園,經過近90年發展建設,成為以大樹、草坪、山林、水面等自然風光為特色的、中西園林文化相融合的、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含蘊的城市園林。最近,為了配合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對中山公園基礎設施和園林景觀進行了全面改造,使公園面貌氣象一新,獲得了「上海市四星級公園」的榮譽稱號。
說起中山公園,老上海人都知道這是以英國式園林風格為主體,輔以中國傳統園林、日本式園林、植物觀賞園等,形成不同的風景特點,是迄今上海原有景觀風格保持最為完整的老公園。
中山公園佔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全園可分為大小不等的景點約120餘處。這些景點因景而異,各具特色,其中十二處景點評選為「中山公園十二景觀」,都是公園內特色突出並具有代表性的園林景觀。十二景觀命名及簡介如下:
銀門疊翠(公園南大門)
公園南門始建於1917年,2001年因地鐵二號線建設需要,改建為總面積1.6萬平方米的開放式廣場綠地,保留原有的香樟樹林,設置架空式弧形園門、大型景觀石等,與都市市容景觀融為一體。
花墅凝香(牡丹園)
牡丹國建於1956年,內有始建於1916年的牡丹亭(原名中國式涼亭)。牡丹園以盆景式樹壇為中心,有大小15個牡丹花壇、頗有歷史記載的「殿春花墅」遺風。
水榭絮雨(陳家池)
陳家池北面有水榭,水面寬闊,景色請新,春暖花井時節,沿岸楊柳飛絮鋪天蓋地,蔚為奇觀。兼以春雨瀟瀟,細雨如絮,臨榭觀景,令人心曠神怡,是公園觀雨佳處。
綠茵晨暉(大草坪)
公園內分布6處草坪,其中有佔地面積達8000平方米的大草坪區,綠茵綿延,視野開闊,周圍有眾多景點簇擁,富有自然風光,是公園景區精華之所在。
芳圃吟紅(月季園)
月季是公園的特色花卉。初在園內散植,為方便遊客觀賞月季而闢建月季園,成為舊上海著名的月季培植園地。1956年擴建為規則式和不規則式兩處月季園。2001年再次擴建,使園地面積擴展到3300平方米。
雙湖環碧(鴛鴦湖)
1958年擴建公園時,以人工挖湖築山造成,以後又植樹造林、圍砌湖岸,形成「凹處聚水凸為山」的鴛鴦湖景區,四圍碧水清澈,景色清新。
荷池清月(荷花池)
1937年堆造西山時,形成荷花池塘,成為公園主要景觀之一。池呈月牙形,背靠西山坡,面對西草坪,綠化設置富有特點,黃楊造型的「中山公園」四個大字,別具情趣。
林苑聳秀(山水園)
利用原有小河浜圍砌石岸,依自然風格構築園林小品,有太湖石、小石橋、花架穿廊、山地竹亭、高山跌水、荷池水灣、石罅洞天等諸景,高低錯落,精巧自然。
獨木傲霜(大懸鈴木)
據工部局年報載,大懸鈴木來自義大利,1866年由花園園主霍格種植,至今已經歷130多年滄桑歲月。現在已是華東地區樹冠最大、樹干最粗、樹身最高的懸鈴木。
石亭夕照(大理石亭)
大理石亭是1935年遷建園內的西方古典主義園林建築,1999年列為「上海市近代建築保護單位」。石亭面對大草坪區,亭後以龍柏樹為屏障,極富歐陸古典園林情調。
虹橋蒸雪(大石橋)
東泥山風景區地勢起伏婉蜒,湖岸曲折,水波盪漾。1959年建成的花崗岩大石橋跨越陳家池,隱身於香樟樹林之中,處在水霧蒸騰、嵐氣吞吐之間、意境深邃幽靜。
舊園遺韻(後園門)
後門園區原來是英商霍格的私家「兆豐花園」。1914年花園改建為公園時,園門即設在現址。近百年來,這里林木蓊鬱,風貌依舊,頗具幽思。
㈣ 外白渡橋的景觀命名和理由
這是上海的一座橋。起初外國人來的時候,在現在的河上建了一座橋,但是經橋過河的話要交錢,中國人看不過去,就自己也修了個橋,但是可以讓中國人免費過河。而外國人修的那橋就沒有用了,於是中國人戲稱為白渡,後來就這么一直叫下來了
㈤ 蜂巢元素在景觀規劃設計中的運用怎麼命名論文題目好點
可以幫忙
最晚什麼時候需要?
㈥ 以自然景觀命名的城市有哪些
補充一下,吉林不是。黃山,灕江,武夷山,這些是比較典型的城市名字。
㈦ 景觀湖景起名求助
國營廠其實影響不是太大,關鍵是看你湖景的塑造,比如說你如果湖旁邊載很多的柳樹,就可以取名柳蔭湖什麼的,如果是櫻花什麼的,春天落英繽紛,可以叫落英湖。
再給點湖景的條件吧~~~
㈧ 根據自然景觀命名的地名
故宮、頤和園、天壇、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萬里長城、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黃山、武陵源、黃龍寺、九寨溝、峨眉山、樂山大佛、承德避暑山莊和周圍寺廟、布達拉宮、泰山、孔府、孔廟、孔林、武當山古建築群、廬山、蘇州園林、平遙古城、麗江古城、大足石刻、武夷山、青城山、都江堰、龍門石窟、明清皇家陵寢、安徽古村落。
㈨ 浦東陸家嘴的景觀命名和理由是什麼拜託我要交了!!!!
陸家嘴名字的由來
浦東陸家嘴,現在已是上海最具魅力的地方,改革開放的象徵。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一片神奇的土地是和兩位古老的上海人連在一起的。這兩位上海人便是明朝的大文學家陸深和他的夫人梅氏。據上海地方誌記載,迤邐而來的黃浦江在這里拐了,一個近九十度的大彎,留下了一片突出的沖積灘地,從浦江之西向對岸眺望,這一塊灘地猶如一隻巨大的金角獸伸出腦袋張開嘴巴在這里飲水。在這一塊灘地上,由於陸深的舊居以及陸氏的祖塋都建在此,因此稱之為陸家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