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青芝塢景色

青芝塢景色

發布時間: 2020-12-07 04:41:32

① 游西湖應該怎麼玩

‍‍西湖四季不同有不同玩法,春賞花夏品荷秋聞桂香冬覓雪,晴雨雪夜的西湖自各有味道。自駕、騎行、漫步西湖都別有趣味。

還有西湖遊船也是一大賞心樂事。如果是漫步就更隨意隨心了,西湖邊,蘇堤上,哪裡不是風景,可以慢慢尋道。夜了還有張藝謀導演的《印象西湖》一觀。

② 浙江大學校園內有哪些地標性建築

求是大講堂:大家都知道,浙江大學的前身是「求是書院」,現在在我們的大西區依然可以看到氣勢恢宏的求是書院和求是大講堂。不得不說,進入這塊區域彷彿進入一片世外桃源。


月牙樓:顧名思義,因其建築外觀像月牙而得名,內部包含建工學院和校史館。它坐落於整個紫金港校區的中部,啟真湖畔,與日月交相輝映。


毛主席雕像:這座雕像應該是玉泉校區最具代表性和最具價值的,很多遊客來參觀游覽玉泉校區的時候,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去參觀毛主席的雕像。


浙江大學正大門:浙江大學不同於其他大學的是…它的大門很稀少,想看最具有大學特徵的大門,還真得到玉泉校區來(因為答主曾經一度在紫金港校區沒有找到寫著「浙江大學」四個字的大門在哪)

(2)青芝塢景色擴展閱讀

一、浙江大學有6個校區:


1、紫金港校區,地址: 杭州市西湖區餘杭塘路866號;


2、玉泉校區,地址: 杭州市西湖區浙大路38號;


3、西溪校區,地址: 杭州市西湖區天目山路148號;


4、之江校區,地址: 杭州市西湖區之江路51號;


5、華家池校區,地址: 杭州市江干區凱旋路268號


6、湖濱校區,地址:杭州市延安路353號。2005年拆除,改為商業用地。


二、浙江大學之江校區最漂亮,值得參觀。


浙江大學之江校區,坐落在美麗的錢塘江畔、六和塔邊的月輪山巒,原為之江大學所在地,前身為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於寧波創立的崇信義塾,1867年(清同治六年)崇信義塾從寧波遷到杭州,


1887年改名為育英義塾,1897年正式稱為「育英書院」,1907年在月輪山巒修建新校舍,1911年2月正式遷入新校舍,因地處錢塘江彎曲處,成「之」字形,故改名稱之江學堂。


三、浙江大學,直屬於教育部,是首批7所「211工程」、首批9所「985工程」重點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之一,是九校聯盟、世界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的成員,


入選「珠峰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




③ 西湖景色有哪些(像「麴院風荷」這樣的)

美麗的杭州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面,它以其秀麗湖光山色和眾多名勝古跡聞名中外,在我國30多處以「西湖」命名的湖泊中,最為著名,被譽為人間天堂。

杭州西湖風景區以西湖為中心,分別為湖濱區、湖心區、北山區、南山區和錢塘區,總面積達49平方千米。

杭州西湖三面環山,景區由一山(孤山),兩堤(蘇提、白堤),三島(阮公墩、湖心亭、小瀛洲),五湖(外西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南湖),十景(麴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雷峰西照、南屏晚鍾、花港觀魚、蘇堤春曉、雙峰插雲)構成。

西湖的美不僅在湖,也在於山。環繞西湖,西南有龍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煙霞嶺,大慈山、臨石山、南屏山、鳳凰山、吳山等,總稱南山。北面有靈隱山、北高峰、仙姑山、棲霞嶺、寶石山等,總稱北山。它們像眾心拱月一樣,捧出西湖這顆明珠。山的高度都不超過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南北高峰遙相對峙,高插雲霄。
柳浪聞鶯 : 位於西湖東南岸,這里原為南宋御花園「聚景園」。沿湖廣植揚柳,每當煙花三月,如煙似霧的柳絲隨風搖曳,宛如碧浪翻空,在那望不盡的柳蔭深處,時而傳來嚦嚦的鶯啼聲,清脆悅耳十分動人,「柳浪聞鶯」即源於此。
三潭映月 又名小瀛洲,是外西湖中最大的一個島嶼,小瀛洲湖中有湖,島中有島,島間橋欄相接,亭軒台榭點綴其間,水中金魚嬉遊,岸上金桂婆娑,柳暗花明風景誘人。湖面上有三座石塔,原建於宋,重建於明。塔高約2米,塔基為扁原形石座,塔身為球形,中空,四周環有五個小圓孔,塔頂作葫蘆形。每至中秋月夜,放明燭於塔內,洞口蒙以薄紙,燈光外透宛如15個月亮,月光、燈光、湖光交相輝映,塔影、月影、雲影融成一片,十分迷人。
西泠印社 : 位於孤山西部之巔,創辦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是我國最早研究金石篆刻的一個學術團體。它在保存金石、研究印學,開展篆刻創作等方面都作出了有益的貢獻。社址倚山而建,園林布局小巧玲瓏,白牆素影,淡雅高潔,步道鋪砌塊石,廊架纏繞藤蘿,花影遍地,環境幽美,為孤山園林的精華所在。山間有竹閣,柏亭、四照堂、華嚴經石塔、漢三老石室等古跡。

孤山:位於西湖西北角,四面環山,一山獨峙,山雖不高,但卻是總覽西湖景色最好的地方。孤山既是風景勝地,又是文化薈萃之處,南麓有文瀾閣、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館和中山公園,山頂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墓,東北坡有放鶴亭等。其中放鶴亭為紀念宋代隱逸詩人林和靖而建,他有梅妻和鶴子之傳說。亭外廣植梅花,為湖上賞梅勝地。西湖雪景,歷來受人稱頌。「斷橋殘雪」的意境尤為膾炙人口。

白堤:全長1千米,東起斷橋,經錦帶橋而止於平湖秋月。白堤橫亘湖上,把西湖劃分為外湖和里湖,並將孤山和北山連接在一起。白堤在唐代原名白沙堤,宋代又叫孤山路。明代堤上廣植桃柳,景色絢爛,故又稱十錦塘。平靜坦盪、景色秀美的白堤,堤上內層是婀娜多姿的垂柳,外層是絢麗多彩的碧桃,遠望如一條彩色的錦帶。逢春日,暖風熏面,景緻絕佳。
平湖秋月:在白堤西端,為西湖十景之一。臨湖築有御書樓,樓前平台伸入湖中,三面臨水,台與湖面相平,是賞月觀景的勝地。在皓月當空的秋夜,湖平如鏡,清輝如瀉。前人有詩雲:「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月最宜秋」。

黃龍洞:位於棲霞嶺麓,洞外樹有杏黃旗。有人說,西湖洞景,南屬煙霞,北推黃龍,可見其景不凡。黃龍洞本為道洞,後改為工人游覽的園林,內有黃龍吐翠、方竹園、卧雲洞等景點。黃龍洞中黃龍吐水處的假山,全部用混重的黃沙石依天然山勢疊成,是西湖假山洞景中規模最大一處。假山半腰有一人工砌成的山洞,即古黃龍洞,山頂還有個寬敞的洞壑,常有霧氣彌漫,名卧雲洞,電影《白毛女》中喜兒與大春山洞相會等鏡頭就在此拍攝。黃龍洞今以民俗游覽為特色,每天吸引很多遊客。

岳廟、岳墳 : 位於棲霞嶺南麓,面臨西湖,是紀念南宋民族英雄岳飛的祠廟,主殿忠烈祠中有岳飛坐像,上懸「還我河山」四個大字。岳王廟西有岳墳,墓道階下兩邊的鐵欄里圍著害死岳飛的四個奸賊的鐵像:秦檜、王氏、張俊、萬俟?c。他們都反剪雙手,跪在墓前,受盡人們唾罵。正如岳墓門上刻著一副對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飛來峰 : 山體由石灰岩構成,與周圍群山迥異。無石不奇,無樹不古,無洞不幽。山上老樹古藤,盤根錯節;岩骨暴露,峰棱如削。明人袁宏道曾盛贊:"湖上諸峰,當以飛來為第一。"飛來峰奇石嵯峨,鍾靈毓秀,在其岩洞與沿溪的峭壁上共刻有五代、宋、元時期的摩崖造像345尊,其中尤以元代藏傳佛教(喇嘛教)造像最為珍貴,堪稱我國石窯造像藝術中的瑰寶。飛來峰西麓有冷泉掩映在綠蔭深處,泉水晶瑩如玉,在清澈明凈的池面上,有一股碗口大的地下泉水噴薄而出,無論溪水漲落,它都噴涌不息,飛珠濺玉,如奏天籟。明代畫家沈石田詩雲:"湖上風光說靈隱,風光獨在冷泉間。"冷泉池畔建有冷泉亭。

靈隱寺: 位於杭州西北,前臨冷泉,面對飛來峰,寺始建於東晉,屬我國佛教禪宗十剎之一,為西湖第一名勝。天王殿上懸「雲林禪寺」匾額,其清代康熙手書。當年康熙南巡至杭州,登上北高峰,觸目所見,雲林漠漠,煙霧飄渺,而靈隱寺隱現於其中,遂即景題署此四字。正殿大雄寶殿為單層三檐歇山式建築中,高達33.6米,其規模之巨,為國內罕見。

麴院風荷:麴院風荷在靈隱路洪春橋畔,據說南宋時有一處官家釀酒作坊,坊內與金沙澗相通的池塘種滿了荷花,每逢夏日熏風吹拂,荷香與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們稱之為「?D院荷風」。舊時的麴院風荷,僅一碑一亭半畝地,局促於西里湖一隅,頗有些名不副實。清康熙年間,在蘇堤跨虹橋畔的岳湖種荷花,並建亭立碑,題為「麴院風荷」,此景遂復。今天的「麴院風荷」仍以荷花為主景,建有五個荷花池,分別栽植紅蓮、粉蓮、白蓮以及重瓣的「重台」等多種品種。全園又分為岳湖、竹素園、風荷、麴院、濱湖密林等5個景區。每當夏日,荷花開放,滿眼翠蓋紅妝,香飄數里。

玉皇山:玉皇山矗立於西子湖與錢塘江之間,海拔239米,巍峨挺拔,風起雲涌之時,輕霧細雨撲面而來,但見耳邊輕風徐徐,眼前一片江天浩瀚,在山頂便可享受「臨鏡映西子,聽濤倚錢塘」之樂。

玉皇宮:曾經是規模最大的道教建築。真武殿、大羅寶殿、三清殿等至今仍能讓人回想玉皇山的宗教景觀。玉皇山上樹多林雜,一年四季山色不同。春天,開滿山的野杜鵑,一叢叢,一片片,彷彿是緋紅的雲霞飄游在綠色的山林;夏日,山更深,林更幽,秋天,綠色還沒褪盡,紅葉就接踵而來;冬日,滿山雪樹,遠遠望去,宛若白雲鋪蓋。倘若遇到幾絲細雨,抬頭一看,卻又全無雨信,似乎此山真有無影列蹤的煙雲嵐氣在飄忽。從山腰望去,八卦四景盡收眼底,實有一眼見穿之感,憑欄遠眺,浩渺的錢塘江、巍巍的六和塔,伴著松聲竹韻,如登仙台,似駕雲濤。堪稱登玉皇山攬勝的一大奇觀。

靈峰探梅:位於西湖之西,靈峰山下青芝塢,為西湖著名賞梅勝地。後晉開運年間建有靈峰寺,現靈峰寺遺址,新建供賞梅的建築群,有雅緻的"攏月樓",入座既可賞梅,又可品嘗青梅等。並修整了"洗缽池"、"掬月泉"等古跡,兼具山居園庭之勝。青山環抱,蔥郁幽谷,草地如茵,梅林似海,樓閣參差,暗香浮動,景色十分誘人。

虎跑泉: 與龍井、玉泉並列為西湖三大名泉,有「天下第三泉之稱」。「龍井茶葉虎跑水」為「西湖雙絕」。

龍井:在西部西山鳳凰嶺上,為西湖風景區三大名泉之一,泉水出自山岩石隙,清涼干冽,大旱不枯,四時不絕,取小棍攪拌井水,水面會出現蠕動的分水線。

煙霞三洞: 除各種鍾乳石外三洞各有其趣;煙霞洞以石刻造像聞名;水樂洞以足下潺潺流水聲為特色;石屋洞則洞中套洞,別有情趣。

錢塘觀潮:古時杭州觀潮,以鳳凰山、江干一帶為最佳處。因地理位置的變遷,位於杭州東北45公裏海寧鹽官鎮,從明代起為觀潮第一勝地,故亦稱"海寧觀潮"。

觀潮之日,尤在農歷八月十八日前後幾天,路上車如水流,人如潮湧。遠眺錢塘江出海的喇叭口,潮汐形成洶涌的浪濤,猶如萬馬奔騰,遇到澉浦附近河床沙坎受阻,潮浪掀起三至五米高,潮差竟達九至十米,確有"滔天濁浪排空來,翻江倒海山可摧"之勢。不同的地段,可賞到不同的潮景:塔旁觀"一線潮",八堡看"匯合潮",老鹽倉可賞"回頭潮"。如此壯麗景觀,世上只有二處,一是南美洲巴西的亞馬遜河,一是錢塘江。為古今中外觀潮者所傾倒,稱為"天下奇觀"。

④ 杭州西湖都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和漂亮的美景

美麗的杭州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面,它以其秀麗湖光山色和眾多名勝古跡聞名中外,在我國30多處以「西湖」命名的湖泊中,最為著名,被譽為人間天堂。杭州西湖風景區以西湖為中心,分別為湖濱區、湖心區、北山區、南山區和錢塘區,總面積達49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積為5.6平方公里,湖中有三島:三潭印月,湖心亭,阮公墩。繞湖一周約15公里。杭州西湖三面環山,景區由一山(孤山),兩堤(蘇提、白堤),三島(阮公墩、湖心亭、小瀛洲),五湖(外西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南湖),十景(麴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雷峰西照、南屏晚鍾、花港觀魚、蘇堤春曉、雙峰插雲)構成。西湖的美不僅在湖,也在於山。環繞西湖,西南有龍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煙霞嶺,大慈山、臨石山、南屏山、鳳凰山、吳山等,總稱南山。北面有靈隱山、北高峰、仙姑山、棲霞嶺、寶石山等,總稱北山。它們像眾心拱月一樣,捧出西湖這顆明珠。山的高度都不超過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南北高峰遙相對峙,高插雲霄。西湖的美,在於晴中見瀲灧,雨中顯空濛。無論雨雪晴陰,在落霞、煙霧下都能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態。比較有名的是西湖老十景和西湖新十景西湖老十景:斷橋殘雪、蘇堤春曉、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南屏晚鍾、麴院風荷、雙峰插雲、平湖秋月、三潭映月西湖新十景:雲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雲、寶石流霞其他的還有六和塔、植物園、郭庄、杭州花圃等很多景點。在西湖勝景中,一類是以天氣命名的。春有「蘇堤春曉」夏有「麴院風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斷橋殘雪」;晨有「寶石流霞」,晚有「雷峰夕照」。另有「吳山天風」,「玉皇飛雲」等。另一類是由天氣的特殊條件,地貌的多姿而形成的奇景。有「三潭印月」,「雙峰插雲」,「九溪煙樹」,「阮墩環碧」等。一類是物以景勝,景以物名,「花港觀魚」,「柳浪聞鶯」可觀魚鳥花木之盛;「麴院風荷」可賞芙蓉出水,「雲棲竹徑」去聆聽修篁;孤山靈峰可踏雪尋梅,「滿隴桂雨」可秋涼賞桂;牡丹園看國色天香,環湖沿岸桃柳迎春。一些景點的介紹:柳浪聞鶯位於西湖東南岸,這里原為南宋御花園「聚景園」。沿湖廣植揚柳,每當煙花三月,如煙似霧的柳絲隨風搖曳,宛如碧浪翻空,在那望不盡的柳蔭深處,時而傳來嚦嚦的鶯啼聲,清脆悅耳十分動人,「柳浪聞鶯」即源於此。三潭映月又名小瀛洲,是外西湖中最大的一個島嶼,小瀛洲湖中有湖,島中有島,島間橋欄相接,亭軒台榭點綴其間,水中金魚嬉遊,岸上金桂婆娑,柳暗花明風景誘人。湖面上有三座石塔,原建於宋,重建於明。塔高約2米,塔基為扁原形石座,塔身為球形,中空,四周環有五個小圓孔,塔頂作葫蘆形。每至中秋月夜,放明燭於塔內,洞口蒙以薄紙,燈光外透宛如15個月亮,月光、燈光、湖光交相輝映,塔影、月影、雲影融成一片,十分迷人。西泠印社位於孤山西部之巔,創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是我國最早研究金石篆刻的一個學術團體。它在保存金石、研究印學,開展篆刻創作等方面都作出了有益的貢獻。社址倚山而建,園林布局小巧玲瓏,白牆素影,淡雅高潔,步道鋪砌塊石,廊架纏繞藤蘿,花影遍地,環境幽美,為孤山園林的精華所在。山間有竹閣,柏亭、四照堂、華嚴經石塔、漢三老石室等古跡。孤山位於西湖西北角,四面環山,一山獨峙,山雖不高,但卻是總覽西湖景色最好的地方。孤山既是風景勝地,又是文化薈萃之處,南麓有文瀾閣、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館和中山公園,山頂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墓,東北坡有放鶴亭等。其中放鶴亭為紀念宋代隱逸詩人林和靖而建,他有梅妻和鶴子之傳說。亭外廣植梅花,為湖上賞梅勝地。西湖雪景,歷來受人稱頌。「斷橋殘雪」的意境尤為膾炙人口。白堤全長1千米,東起斷橋,經錦帶橋而止於平湖秋月。白堤橫亘湖上,把西湖劃分為外湖和里湖,並將孤山和北山連接在一起。白堤在唐代原名白沙堤,宋代又叫孤山路。明代堤上廣植桃柳,景色絢爛,故又稱十錦塘。平靜坦盪、景色秀美的白堤,堤上內層是婀娜多姿的垂柳,外層是絢麗多彩的碧桃,遠望如一條彩色的錦帶。逢春日,暖風熏面,景緻絕佳。平湖秋月在白堤西端,為西湖十景之一。臨湖築有御書樓,樓前平台伸入湖中,三面臨水,台與湖面相平,是賞月觀景的勝地。在皓月當空的秋夜,湖平如鏡,清輝如瀉。前人有詩雲:「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月最宜秋」。黃龍洞位於棲霞嶺麓,洞外樹有杏黃旗。有人說,西湖洞景,南屬煙霞,北推黃龍,可見其景不凡。黃龍洞本為道洞,後改為工人游覽的園林,內有黃龍吐翠、方竹園、卧雲洞等景點。黃龍洞中黃龍吐水處的假山,全部用混重的黃沙石依天然山勢疊成,是西湖假山洞景中規模最大一處。假山半腰有一人工砌成的山洞,即古黃龍洞,山頂還有個寬敞的洞壑,常有霧氣彌漫,名卧雲洞,電影《白毛女》中喜兒與大春山洞相會等鏡頭就在此拍攝。黃龍洞今以民俗游覽為特色,每天吸引很多遊客。岳廟、岳墳位於棲霞嶺南麓,面臨西湖,是紀念南宋民族英雄岳飛的祠廟,主殿忠烈祠中有岳飛坐像,上懸「還我河山」四個大字。岳王廟西有岳墳,墓道階下兩邊的鐵欄里圍著害死岳飛的四個奸賊的鐵像:秦檜、王氏、張俊、萬俟?c。他們都反剪雙手,跪在墓前,受盡人們唾罵。正如岳墓門上刻著一副對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飛來峰山體由石灰岩構成,與周圍群山迥異。無石不奇,無樹不古,無洞不幽。山上老樹古藤,盤根錯節;岩骨暴露,峰棱如削。明人袁宏道曾盛贊:"湖上諸峰,當以飛來為第一。"飛來峰奇石嵯峨,鍾靈毓秀,在其岩洞與沿溪的峭壁上共刻有五代、宋、元時期的摩崖造像345尊,其中尤以元代藏傳佛教(喇嘛教)造像最為珍貴,堪稱我國石窯造像藝術中的瑰寶。飛來峰西麓有冷泉掩映在綠蔭深處,泉水晶瑩如玉,在清澈明凈的池面上,有一股碗口大的地下泉水噴薄而出,無論溪水漲落,它都噴涌不息,飛珠濺玉,如奏天籟。明代畫家沈石田詩雲:"湖上風光說靈隱,風光獨在冷泉間。"冷泉池畔建有冷泉亭。靈隱寺位於杭州西北,前臨冷泉,面對飛來峰,寺始建於東晉,屬我國佛教禪宗十剎之一,為西湖第一名勝。天王殿上懸「雲林禪寺」匾額,其清代康熙手書。當年康熙南巡至杭州,登上北高峰,觸目所見,雲林漠漠,煙霧飄渺,而靈隱寺隱現於其中,遂即景題署此四字。正殿大雄寶殿為單層三檐歇山式建築中,高達33.6米,其規模之巨,為國內罕見。麴院風荷在靈隱路洪春橋畔,據說南宋時有一處官家釀酒作坊,坊內與金沙澗相通的池塘種滿了荷花,每逢夏日熏風吹拂,荷香與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們稱之為「?D院荷風」。舊時的麴院風荷,僅一碑一亭半畝地,局促於西里湖一隅,頗有些名不副實。清康熙年間,在蘇堤跨虹橋畔的岳湖種荷花,並建亭立碑,題為「麴院風荷」,此景遂復。今天的「麴院風荷」仍以荷花為主景,建有五個荷花池,分別栽植紅蓮、粉蓮、白蓮以及重瓣的「重台」等多種品種。全園又分為岳湖、竹素園、風荷、麴院、濱湖密林等5個景區。每當夏日,荷花開放,滿眼翠蓋紅妝,香飄數里。玉皇山矗立於西子湖與錢塘江之間,海拔239米,巍峨挺拔,風起雲涌之時,輕霧細雨撲面而來,但見耳邊輕風徐徐,眼前一片江天浩瀚,在山頂便可享受「臨鏡映西子,聽濤倚錢塘」之樂。玉皇宮曾經是規模最大的道教建築。真武殿、大羅寶殿、三清殿等至今仍能讓人回想玉皇山的宗教景觀。玉皇山上樹多林雜,一年四季山色不同。春天,開滿山的野杜鵑,一叢叢,一片片,彷彿是緋紅的雲霞飄游在綠色的山林;夏日,山更深,林更幽,秋天,綠色還沒褪盡,紅葉就接踵而來;冬日,滿山雪樹,遠遠望去,宛若白雲鋪蓋。倘若遇到幾絲細雨,抬頭一看,卻又全無雨信,似乎此山真有無影列蹤的煙雲嵐氣在飄忽。從山腰望去,八卦四景盡收眼底,實有一眼見穿之感,憑欄遠眺,浩渺的錢塘江、巍巍的六和塔,伴著松聲竹韻,如登仙台,似駕雲濤。堪稱登玉皇山攬勝的一大奇觀。靈峰探梅位於西湖之西,靈峰山下青芝塢,為西湖著名賞梅勝地。後晉開運年間建有靈峰寺,現靈峰寺遺址,新建供賞梅的建築群,有雅緻的"攏月樓",入座既可賞梅,又可品嘗青梅等。並修整了"洗缽池"、"掬月泉"等古跡,兼具山居園庭之勝。青山環抱,蔥郁幽谷,草地如茵,梅林似海,樓閣參差,暗香浮動,景色十分誘人。虎跑泉與龍井、玉泉並列為西湖三大名泉,有「天下第三泉之稱」。「龍井茶葉虎跑水」為「西湖雙絕」。龍井在西部西山鳳凰嶺上,為西湖風景區三大名泉之一,泉水出自山岩石隙,清涼干冽,大旱不枯,四時不絕,取小棍攪拌井水,水面會出現蠕動的分水線。煙霞三洞除各種鍾乳石外三洞各有其趣;煙霞洞以石刻造像聞名;水樂洞以足下潺潺流水聲為特色;石屋洞則洞中套洞,別有情趣。錢塘觀潮古時杭州觀潮,以鳳凰山、江干一帶為最佳處。因地理位置的變遷,位於杭州東北45公裏海寧鹽官鎮,從明代起為觀潮第一勝地,故亦稱"海寧觀潮"。觀潮之日,尤在農歷八月十八日前後幾天,路上車如水流,人如潮湧。遠眺錢塘江出海的喇叭口,潮汐形成洶涌的浪濤,猶如萬馬奔騰,遇到澉浦附近河床沙坎受阻,潮浪掀起三至五米高,潮差竟達九至十米,確有"滔天濁浪排空來,翻江倒海山可摧"之勢。不同的地段,可賞到不同的潮景:塔旁觀"一線潮",八堡看"匯合潮",老鹽倉可賞"回頭潮"。如此壯麗景觀,世上只有二處,一是南美洲巴西的亞馬遜河,一是錢塘江。為古今中外觀潮者所傾倒,稱為"天下奇觀"。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