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畫風景色
『壹』 如何欣賞繪本圖畫的色彩美
摘要:繪本通過視覺來吸引孩子,圖畫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圖書的生命。繪本活動中,在通過與優秀的繪本的接觸、對話和欣賞,兒童在不知不覺中吸收了優秀的繪本藝術的構圖、線條、做畫方式,對色彩的應用,甚至是某些藝術語言。在潛移默化中滋養著孩子們的心靈世界,豐富著孩子的藝術感覺,對幼兒審美能力的提高起著無可替代和實質性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欣賞繪本圖畫色彩美
一、對色彩的感知是幼兒審美教育的出發點
幼兒對色彩的感知即對色彩的辨認能力是極其初級和簡單的,也就是說,他們僅僅對最主要的色彩,如黑、白、紅、綠、黃、藍有最原始的感知和辨識,對於介於這幾種主要色彩的中間色或過渡色就很難辨識,通過繪本閱讀,可以拓展幼兒對色彩多樣性,復雜性的感知和辨識,使他們的色彩辨識能力得以較大的提升,並使各種色彩與五彩繽紛的大自然中的景物聯系起來,初步對色彩的內涵和表達的情感有所了解,這就為進一步使幼兒可以用更多的色彩表達自我中心的景物和情感提供了初步的條件。
二、閱讀繪本,理解內涵
每個繪本都有不同的內涵和情感,在繪本閱讀過程中,我們輔以多媒體、圖片、幻燈、動漫等形式,引導幼兒感受繪本故事的內涵。理解繪本應把體驗放在第一位,在孩子大膽表現自己對繪本故事的體驗後,教師對幼兒的直覺體驗進行提升。結合中班幼兒的閱讀特點,我選取了《黃雨傘》、《好餓的小白熊》、《小牛的春天》、《小黃和小藍》《亂七八糟的變色龍》、《彩虹的盡頭》、《花格子大象艾瑪》《五隻小鴨》等圖畫繪本書,引領幼兒閱讀繪本,感受繪本的色彩美。
三、結合重點畫面感知
在理解內涵的基礎上,我們要把握繪本的重點畫面進行重點欣賞和層層分析。我們欣賞的重點畫面要內容豐富,與幼兒生活相聯系,色彩鮮明,情境性強,具有一定的情感性,適宜幼兒的年齡特點。遵循漸進性和目標性原則,由近及遠、由簡至繁進行欣賞。繪本《好餓的小白熊》,重點欣賞了具有代表心情色彩的四幅圖畫。從這四幅圖中,幼兒對顏色體會比較到位,表述得也比較貼切,看到顏色亮麗的都說心情會很好,看到黑色或深色都感覺很沉重,明白了顏色能代表人物的心情。
四、在體驗中創造色彩
幼兒對色彩的理解不僅包括色彩感知能力,還包括色彩運用能力。我們在豐富幼兒美術技能的同時,利用閱讀拓展活動和區角活動培養幼兒對色彩的運用和豐富的想像能力。運用多種形式引導幼兒發揮想像力並運用於繪畫當中:(1)注重想像。在繪本《好餓的小白熊》的閱讀活動中,啟發孩子進行想像,鍛煉幼兒將故事的情節畫出來。孩子們通過前期的學習和欣賞,大膽想像自己在天空雲朵中的情形。(2)注重故事性。啟發幼兒自己創編故事並能把自己編的故事畫出來。如《小黃和小藍》的繪本閱讀中,通過一系列的玩色游戲後,請幼兒把自己配色圖用故事的形式講出來,幼兒會發現兩種顏色相混時會產生新的顏色,教師就引導幼兒去思考,去觀察色彩的變化。讓幼兒了解三原色及間色、復色產生的過程,從而使幼兒更好地感知色彩豐富多樣原變化。孩子們不僅通過故事交流記住了各種漂亮的顏色是怎麼配出來的,而且百玩不厭,每次都有不同生動的故事。(3)注重意境。通過欣賞音樂或創造意境,引導幼兒富有情感的創造。培養幼兒通過欣賞音樂,用顏色,線條或物象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在繪本《黃雨傘》的閱讀活動中,畫面非常美麗,雖然沒有文字表達,但配音非常優美、動聽,通過提問、結合音樂,結合自己的感受進行繪畫畫面來充分感受雨中傘的美麗風景。教師還根據具體情況,尊重每個幼兒的點滴創造,鼓勵別出心裁的想像和獨特的表現形式,引導幼兒善於發現生活中不一般的情景,結合內容題材,有意識的引導幼兒學習,逐步養成創造性思維的習慣。繪本《黃雨傘》的拓展活動欣賞了各種各樣美麗的雨傘,然後結合優美的音樂引導幼兒充分感受表現雨中傘的美麗風景,並進行了一系列的拓展活動:社會活動——傘的用途;科學活動——大自然里的傘。幼兒和家長一起搜集了各種菌類的實物與圖片以及像傘一樣的樹葉,在相互分享的過程中,幼兒拓寬了對大自然中像傘一樣的東西的了解。美術活動——各種各樣的傘。點彩畫「小花傘」。彩泥——我的小傘面。(4)注重體驗。繪本的內容一定要結合生活中的體驗進行欣賞創造。幼兒美術創作的前提是觀察,走進自然,感受,觀察世界對幼兒來說尤為重要。《小牛的春天》的繪本閱讀中,就是讓幼兒感知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以及有生命的個體的生長。在一年四季的交替過程中,同樣會形成各種不同的色調,也都是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在春天來臨時,選擇描繪春天景象的內容時,先帶領幼兒到大自然中去看看、聽聽、摸摸、聞聞,充分感知春天的美麗,然後對感知到得美麗進行再次想像,用彩筆盡情地表現自己的感受,這些都有助於幼兒形成色彩美感。(5)注重幼兒的大膽表現及材料的運用.以繪本《亂七八糟的變色龍》為例。從封面開始閱讀:綠色的灌木中,一隻色彩斑斕的變色龍蹲在大石頭上……孩子觀察、思考並提問:變色龍怎麼沒有變顏色保護自己?是啊,它可能會怎麼辦?孩子想像、表達:它可能要去醫院看病;換個地方再試試,跳到紅花里……可是,試了半天還是沒有用,如果獅子來了就會發現它,吃了它,怎麼辦?如果你是它的朋友你會怎麼辦(思考、表達、傾聽)。看看朋友們是怎樣幫助它的(觀察、傾聽)還是沒有成功。誰來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觀察、分析)?如果你是變色龍會怎麼做(想像、表達、傾聽)?變色龍是怎麼做的(觀察、分析、表達)?獅子逃走了,為什麼?你喜歡變色龍嗎?為什麼?(分析、審美)朋友們怎樣做?為什麼這樣?(觀察、分析、表達和審美)亂七八糟的變色龍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無盡的思維想像空間)從而使審美發展這一課題在幼兒繪畫活動中得到逐步的解決。引導幼兒去感受去發現,並根據幼兒生活中所見所聞,鼓勵孩子創造出自己的圖式。追隨幼兒創造性活動,充分發展幼兒的審美表現能力。我們根據活動內容和目標,採用靈活多變的組織形式,有單獨塗色添畫《會變色的變色龍》,有集體作畫,這樣既增進了幼兒之間的交流,又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既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幼兒的活動需求,又促進了幼兒的更好表現。另外,在集體活動的基礎上,我們還組織一些分組活動、分區活動,使幼兒通過廣泛的合作與交流,共同完成表現美和創造美的過程,進而感受創造美的樂趣。在活動中,我們理解並鼓勵幼兒運用與眾不同的表現角度和表現方式,提倡個性化。
我們通過繪本,讓幼兒找到審美活動的最佳結合點——說和做,不斷豐富了幼兒的審美情趣,提高了審美能力,也激發了幼兒的創造潛能。
『貳』 用對比色畫一幅圖畫(六年級水平)
用紅色和綠色畫一副聖誕內容的畫
『叄』 秋天的樹林就像一幅色彩斑斕的圖畫寫一段話
到了巴拉巴拉老闆了吧了吧?秋天的樹像一幅色彩斑斕的圖畫。
『肆』 如何用平塗的方式繪畫要求用5種顏色畫-秋天的景色
秋天啊
就是橘色
金色
紅色
黃色
土地的顏色
平塗還不簡單啊
蘸上顏料往上面圖
沒有立體感的畫
『伍』 如何欣賞繪本圖畫的色彩美
繪本通過視覺來吸引孩子,圖畫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圖書的生命。繪本活動中,在通過與優秀的繪本的接觸、對話和欣賞,兒童在不知不覺中吸收了優秀的繪本藝術的構圖、線條、做畫方式,對色彩的應用,甚至是某些藝術語言。在潛移默化中滋養著孩子們的心靈世界,豐富著孩子的藝術感覺,對幼兒審美能力的提高起著無可替代和實質性的推動作用。 一、對色彩的感知是幼兒審美教育的出發點 幼兒對色彩的感知即對色彩的辨認能力是極其初級和簡單的,也就是說,他們僅僅對最主要的色彩,如黑、白、紅、綠、黃、藍有最原始的感知和辨識,對於介於這幾種主要色彩的中間色或過渡色就很難辨識,通過繪本閱讀,可以拓展幼兒對色彩多樣性,復雜性的感知和辨識,使他們的色彩辨識能力得以較大的提升,並使各種色彩與五彩繽紛的大自然中的景物聯系起來,初步對色彩的內涵和表達的情感有所了解,這就為進一步使幼兒可以用更多的色彩表達自我中心的景物和情感提供了初步的條件。 二、閱讀繪本,理解內涵 每個繪本都有不同的內涵和情感,在繪本閱讀過程中,我們輔以多媒體、圖片、幻燈、動漫等形式,引導幼兒感受繪本故事的內涵。理解繪本應把體驗放在第一位,在孩子大膽表現自己對繪本故事的體驗後,教師對幼兒的直覺體驗進行提升。結合中班幼兒的閱讀特點,我選取了《黃雨傘》、《好餓的小白熊》、《小牛的春天》、《小黃和小藍》《亂七八糟的變色龍》、《彩虹的盡頭》、《花格子大象艾瑪》《五隻小鴨》等圖畫繪本書,引領幼兒閱讀繪本,感受繪本的色彩美。 三、結合重點畫面感知 在理解內涵的基礎上,我們要把握繪本的重點畫面進行重點欣賞和層層分析。我們欣賞的重點畫面要內容豐富,與幼兒生活相聯系,色彩鮮明,情境性強,具有一定的情感性,適宜幼兒的年齡特點。遵循漸進性和目標性原則,由近及遠、由簡至繁進行欣賞。繪本《好餓的小白熊》,重點欣賞了具有代表心情色彩的四幅圖畫。從這四幅圖中,幼兒對顏色體會比較到位,表述得也比較貼切,看到顏色亮麗的都說心情會很好,看到黑色或深色都感覺很沉重,明白了顏色能代表人物的心情。 四、在體驗中創造色彩 幼兒對色彩的理解不僅包括色彩感知能力,還包括色彩運用能力。我們在豐富幼兒美術技能的同時,利用閱讀拓展活動和區角活動培養幼兒對色彩的運用和豐富的想像能力。運用多種形式引導幼兒發揮想像力並運用於繪畫當中:(1)注重想像。在繪本《好餓的小白熊》的閱讀活動中,啟發孩子進行想像,鍛煉幼兒將故事的情節畫出來。孩子們通過前期的學習和欣賞,大膽想像自己在天空雲朵中的情形。(2)注重故事性。啟發幼兒自己創編故事並能把自己編的故事畫出來。如《小黃和小藍》的繪本閱讀中,通過一系列的玩色游戲後,請幼兒把自己配色圖用故事的形式講出來,幼兒會發現兩種顏色相混時會產生新的顏色,教師就引導幼兒去思考,去觀察色彩的變化。讓幼兒了解三原色及間色、復色產生的過程,從而使幼兒更好地感知色彩豐富多樣原變化。孩子們不僅通過故事交流記住了各種漂亮的顏色是怎麼配出來的,而且百玩不厭,每次都有不同生動的故事。(3)注重意境。通過欣賞音樂或創造意境,引導幼兒富有情感的創造。培養幼兒通過欣賞音樂,用顏色,線條或物象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在繪本《黃雨傘》的閱讀活動中,畫面非常美麗,雖然沒有文字表達,但配音非常優美、動聽,通過提問、結合音樂,結合自己的感受進行繪畫畫面來充分感受雨中傘的美麗風景。教師還根據具體情況,尊重每個幼兒的點滴創造,鼓勵別出心裁的想像和獨特的表現形式,引導幼兒善於發現生活中不一般的情景,結合內容題材,有意識的引導幼兒學習,逐步養成創造性思維的習慣。繪本《黃雨傘》的拓展活動欣賞了各種各樣美麗的雨傘,然後結合優美的音樂引導幼兒充分感受表現雨中傘的美麗風景,並進行了一系列的拓展活動:社會活動——傘的用途;科學活動——大自然里的傘。幼兒和家長一起搜集了各種菌類的實物與圖片以及像傘一樣的樹葉,在相互分享的過程中,幼兒拓寬了對大自然中像傘一樣的東西的了解。美術活動——各種各樣的傘。點彩畫「小花傘」。彩泥——我的小傘面。(4)注重體驗。繪本的內容一定要結合生活中的體驗進行欣賞創造。幼兒美術創作的前提是觀察,走進自然,感受,觀察世界對幼兒來說尤為重要。《小牛的春天》的繪本閱讀中,就是讓幼兒感知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以及有生命的個體的生長。在一年四季的交替過程中,同樣會形成各種不同的色調,也都是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在春天來臨時,選擇描繪春天景象的內容時,先帶領幼兒到大自然中去看看、聽聽、摸摸、聞聞,充分感知春天的美麗,然後對感知到得美麗進行再次想像,用彩筆盡情地表現自己的感受,這些都有助於幼兒形成色彩美感。(5)注重幼兒的大膽表現及材料的運用.以繪本《亂七八糟的變色龍》為例。從封面開始閱讀:綠色的灌木中,一隻色彩斑斕的變色龍蹲在大石頭上……孩子觀察、思考並提問:變色龍怎麼沒有變顏色保護自己?是啊,它可能會怎麼辦?孩子想像、表達:它可能要去醫院看病;換個地方再試試,跳到紅花里……可是,試了半天還是沒有用,如果獅子來了就會發現它,吃了它,怎麼辦?如果你是它的朋友你會怎麼辦(思考、表達、傾聽)。看看朋友們是怎樣幫助它的(觀察、傾聽)還是沒有成功。誰來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觀察、分析)?如果你是變色龍會怎麼做(想像、表達、傾聽)?變色龍是怎麼做的(觀察、分析、表達)?獅子逃走了,為什麼?你喜歡變色龍嗎?為什麼?(分析、審美)朋友們怎樣做?為什麼這樣?(觀察、分析、表達和審美)亂七八糟的變色龍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無盡的思維想像空間)從而使審美發展這一課題在幼兒繪畫活動中得到逐步的解決。引導幼兒去感受去發現,並根據幼兒生活中所見所聞,鼓勵孩子創造出自己的圖式。追隨幼兒創造性活動,充分發展幼兒的審美表現能力。我們根據活動內容和目標,採用靈活多變的組織形式,有單獨塗色添畫《會變色的變色龍》,有集體作畫,這樣既增進了幼兒之間的交流,又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既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幼兒的活動需求,又促進了幼兒的更好表現。另外,在集體活動的基礎上,我們還組織一些分組活動、分區活動,使幼兒通過廣泛的合作與交流,共同完成表現美和創造美的過程,進而感受創造美的樂趣。在活動中,我們理解並鼓勵幼兒運用與眾不同的表現角度和表現方式,提倡個性化。 我們通過繪本,讓幼兒找到審美活動的最佳結合點——說和做,不斷豐富了幼兒的審美情趣,提高了審美能力,也激發了幼兒的創造潛能。
『陸』 馬克筆風景繪畫必備的有哪些顏色
風景繪畫你可選擇淡一點的顏色、粉綠,粉絲,灰,檸檬黃,鵝黃,天藍,湖藍,橄欖綠,粉紅,朱紅,磚紅,紫羅蘭。如果想要畫出精細真實的畫,最好選用24色以上的畫筆。當初我的一套大概該有60幾種顏色。
『柒』 中外繪畫用色區別及原因
在畫這一系列作品時,我想在色彩上更加當代,當代人對色彩尤其敏感,可以說色彩是當代生活的一大特色。藝術創作是與創作者生活的時代環境密不可分,我生活在其中,每天都感受到它的魅力。另外,我認為中國畫的創新突破口是在色彩的表現上,當然中國畫的筆墨固然重要,這是無可否認的。但是對於色彩的運用,以及如何更好地與筆墨相結合,真正做到色彩與筆墨之間達成一種默契還有很大的距離。其實,不管東方還是西方的繪畫藝術在色彩的表現上都很重要。中國古代青綠山水中的色彩就表現得很好,只是後來越來越概念化,缺少了自然的變化。中國畫在色彩的表達上缺少油畫在印象繪畫時期那樣的深入過程,沒有更好地對色彩加以研究,僅僅停留在感性的認識上,因而缺少理性的深究,這就造成了中國畫在色彩上的不足。為了彌補這種不足,我在這一系列作品中著重在補色方面進行探索。
許平 你在用色上是採用中國畫顏料,還是水粉或丙烯顏料。
張值 現在一些人看中國畫中的色彩比較豐富,就有一種不良的反映,認為是用水粉或丙烯代之,覺得中國畫顏色缺少豐富性,只有水粉或丙烯顏料才能達到這種效果。其實中國畫顏料足已表現其色彩的豐富性,我在用色上主張用純粹的中國畫顏料。以前有許多人看了我的國畫,問我用的是丙烯還是水粉,我告訴他們用的是地地道道國畫顏料,他們都很驚訝!有的認為我沒有說實話。但是從他們的態度上我更堅定了我的探索。所以在這一系列作品中我更加強化其色彩明度,但又不失其中國畫的意境。
許平 這些是與你以前從事油畫創作有關吧!能談談你對油畫用色與國畫用色之間的差別嗎?
張值 其實,這兩者之間的用色有許多相同點,尤其是印象派以後以及現代派繪畫色彩,中國現當代繪畫設色也是深受這些流派的影響。但是,我一直強調自然風景色彩在繪畫中的運用,即西畫的色彩是以西方的自然風景色彩為基礎,而中國畫的色彩是以中國山水景象色彩為基礎。這是真正區別中西方繪畫色彩的一個重要依據,一個色彩畫家不懂得這一點是無法畫好色彩。前不久,我與來北京中國美術館「奧地利新抽象繪畫展」的五位參展藝術家進行了訪談,從他們的訪談和展品中,我發現他們作品中的色彩與他們國家的風景人文色彩相關。而我以前畫油畫時過於模仿西畫色彩,總是難以表現中國的風景,後來我轉向國畫用國畫顏色,一下子找到了中國山水景象的色澤,那種特定的地域性色彩讓我著迷。地域性的色彩更能引起人們心靈的震撼,像莫奈筆下的巴黎公園,梵谷的阿爾風景,高更畫的塔溪提,董源筆下的江南等等。
許平 你是說在色彩的表現上與特定的自然風光有關。
張值 是,當我看到巴爾蒂斯的作品時,我就想起了法國的田園風光。看到維米爾的畫時,就會想到荷蘭的風景。從康斯坦布爾的作品中就會看到英國鄉村的風光。從董源的畫中便會看到中國江南的風光。這些畫家的色彩都是源於特定地域的景色,而不是從別人的作品中抄襲而得。而中國畫要想在色彩上有大的突破,唯一的途徑就是走向自然,走進風景,從中感悟和體驗自然色彩的真蒂。我之所以從西畫轉向中國畫,正是由於這一點。那麼這些年來我從中得到許多樂趣,也真正對中國畫的色彩有了體悟,以前認為只要把色塗上去,且越豐富就越能表現色彩。現在才發現這是最初級的對色彩的理解。而現在像這樣的色彩畫家比比皆是,又怎能在色彩上有所突破呢。
許平 中國畫從上個世紀之初,就開始吸收西方的素描和色彩,已經有了近百年的歷史了,你覺得近一百年來中國畫在色彩方面有哪些變化?
張值 這個問題比較大,一下子很難回答。簡單扼要地說大致經歷了這樣的過程:上個世紀之初色彩探索還比較機械,僅僅在材料上加以運用,像王悅之用油畫材料畫出中國畫的效果,或國畫材料畫出油畫效果。其後以林風眠為主張的中西相融,主要體現在色彩的變革上,他大膽地把水粉顏料引入中國畫之中,並且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彩墨畫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現水粉色與墨難以相融,時間長了就開始脫落。再後來人們把丙烯色和日本顏料引入中國畫,由於這種顏料色澤過於鮮艷,又失了中國畫的審美意境。直到上個世紀末本世紀初,有些畫家重又回到中國畫顏料的探索之中,我個人對色彩的認識而言,我覺得中國畫的色彩必須在中國畫顏料上花功夫,這才是正道。
『捌』 繪畫里怎麼畫漸變色
如果是素描的話,鉛筆打影的時候可以多覆蓋一些,保證有章可循,最好是先找到一個方向,回描摹均勻。如果是答色彩,先打淺色,再逐漸加深, 注意不能重復太多。重復太多紙張可能起泡,顏色也會不均。
如果只是追求小面積的變色,比如幾平方厘米,可以運用排筆,在筆兩邊沾上不同的顏色來繪畫。如果不熟練地話,可以在調色的時候多在草稿紙上試兩次。當然也可以借用水的暈染來自然化或是別樣化。先從簡單的學起。
(8)圖畫風景色擴展閱讀:
素描是一種素描美圖,廣義上指一切單色的繪畫(注意:而非是指以鉛筆為繪畫工具的繪畫),起源於西洋造型能力的培養。狹義上專指用於學習美術技巧、探索造型規律、培養專業習慣的繪畫訓練過程。素描是一種基礎,相對而言又十分重要的藝術形式。
素描從目的和功能上說;一般可分為創作素描和習作素描兩大類。
寫生素描在表現內容上分為靜物、動物、風景、人像及人體素描等。
素描從繪畫傳統的角度說,素描又可分為中國寫意傳統的素描和西方寫實傳統的素描兩種。
素描從作畫時間概念上說,素描可分為長期素描、速寫、默寫等。
素描從使用工具上分為鉛筆、炭筆、鋼筆、毛筆、水墨、粉筆、紙筆或兩種工具穿插使用的素描。
『玖』 秋天的樹林就像一幅色彩斑斕的圖畫後面應該怎麼寫
那火紅的楓葉,金色的銀杏,青翠的松樹…我怎麼也看不夠,每每漫步在樹林里,總帶給我不同的感受,暫時遠離塵世的繁雜,我浮躁的內心也開始變得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