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歷史的風景作文

歷史的風景作文

發布時間: 2020-12-07 16:44:35

Ⅰ 找一篇關於歷史的作文.

我眼中的諸葛亮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是後人對諸葛亮的贊詩,諸葛亮以其不可測度的智慧、鞠躬盡瘁的精神,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意志,雖大志未酬,依然成就一個千古傳頌的人物.

的確,在中國古代許多傑出的歷史人物中,諸葛亮是最為聲名煊赫的.他是一個超越了他生活的時代,歷代不衰、千古傳頌的人物.他是一個突破了階級界限,從帝王將相到市井平民,從文人雅士到白丁俗漢,眾口界碑,婦孺皆知,受到普遍稱贊、歌頌的人物;他是一個超越了地域限制,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范圍內廣為傳頌的人物.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整個三國的歷史是與諸葛亮息息相關的,三國之局系因漢末之亂而來.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諸侯割據.孫堅、孫策占據江東,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赤壁之役,曹操揮軍南下,用意在於消滅割據,一統天下.而曹操的這個企圖,卻被諸葛亮給瓦解了,曹操兵敗,無力統一,江東仍然保有其割據版圖,諸葛亮和劉備方能借勢構成鼎足三分的格局.

最值得回味的是這個格局早在諸葛亮高卧隆中,尚未出仕前已擬就.諸葛亮精熟時勢,洞燭機先,其智不可測,而且這個大戰略純粹是要人在毫無憑借、毫無實力中,創造一種形勢來.也就是說,是現實條件最差的劉備,諸葛亮一方主導了整個格局的發展.這種大智慧豈是小說刻意妝點渲染的「借東風」之類的小機巧所能及?

更何況那種「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的修養所給予後人的不只是斷理之精、料事之明,更呈現了一種人格典型,予人無限之嚮往與敬慕.

綜觀諸葛亮的一生,亦不能不在嚮往之中,含有份惋之意,正如杜甫所說「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三國鼎立的歷史格局,是諸葛亮自己構畫的.六齣祁山,北伐中原,則系盡力完成他對劉備的責任,以致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個情景構成了一種悲壯的美感,是孔子所謂「知其不可而為之」的類型.最終北伐未能成功,星殞五丈原.

諸葛亮「死則死矣」,然而,他的忠貞、濟世、敬業、至公、廉潔、謙虛等品格,無不成為後人學習的榜樣.他對國家、對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以及「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等身處世格言,又不知影響了多少人.他的政治、軍事才能,有不知被多少政治家、軍事家所學習和借鑒……

Ⅱ 游當地歷史名勝的作文

中國十大名勝古跡,是指1985年由《中國旅遊報》發起了評選「中國十大風景名勝」的活動,經過半年多的評比,最後評選出了十個最為著名的景區.這十個景區分布於中國南北東西各個區域.包括自然景觀,歷史建築,人文景觀和文物古跡等,有萬里長城、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北京故宮、蘇州園林、安徽黃山、長江三峽、台灣日月潭、避暑山莊、秦陵兵馬俑等十個風景名勝區.
萬里長城
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歷史達2000多年,總長度達5千萬米以上.我們今天所指的萬里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它西起甘肅的嘉峪關,東到遼寧的鴨綠江邊,長635萬米.它像一條矯健的巨龍,越群山,經絕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從山峻嶺之巔,黃彼岸和渤海之濱.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嘆它的磅礴氣勢,宏偉規模和艱巨工程.長城是一座稀世珍寶和藝術非凡的文物古跡,它象徵著中華民族堅不可摧永存於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整個人類的驕傲.
桂林山水
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位置處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南嶺山系的西南部,屬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經億萬年的風化浸蝕,形成了千峰環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獨特景觀,被世人美譽為「桂林山水甲天下」.
杭州西湖 [中國最美麗的五大湖泊之杭州西湖]
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杭州市中心,舊稱武林水、錢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稱西湖.西湖有風景名勝40多處,重點文物古跡30多處.歷史上除有「錢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和1985年評出的「新西湖十景」.
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為世界五大宮殿之首,其它四殿分別是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和美國白宮皇帝的皇宮.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奪取帝位後,決定遷都北京,即開始營造紫禁城宮殿,至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紫微星(即北極星)位於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稱紫禁城.
蘇州園林
蘇州園林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期吳王的園囿,私家園林最早見於記載的是東晉(4世紀)的辟疆園,歷代造園興盛,名園日多.明清時期,蘇州成為中國最繁華的地區之一,私家園林遍布古城內外.16——18世紀全盛時期,蘇州有園林200餘處,至今保存尚好的有數十處,並因此使蘇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古典園林代表有: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獅子林、怡園、滄浪亭、耦園、藝圃等.
安徽黃山 [谷歌地球:中國最美十大名山之黃山]
安徽黃山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的黃山四絕著稱於世.它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景區由市直轄).為三山五嶽中三山的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稱.為道教聖地,遺址遺跡眾多,傳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徐霞客曾兩次游黃山,留下「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感嘆.李白等大詩人在此留下了壯美詩篇.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1985年入選全國十大風景名勝.
長江三峽 [中國最美十大峽谷 - 長江三峽]
中國長江上游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合稱,簡稱三峽.長江三峽,中國10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40佳旅遊景觀之首.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是長江上最為奇秀壯麗的山水畫廊,全長192公里,也就是常說的「大三峽」.
台灣日月潭
日月潭是台灣的「天池」十分美麗,湖周35公里,水域9平方公里多,為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泊,也是全國少數著名的高山湖泊之一.其地環湖皆山,湖水澄碧,湖中有天然小島浮現,圓若明珠,形成「青山擁碧水,明潭抱綠珠」的美麗景觀.清人曾作霖說它是「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閑」;陳書游湖,也說是「但覺水環山以外,居然山在水之中」.300年來,日月潭就憑著這「萬山叢中,突現明潭」的奇景而成為寶島諸勝之冠,馳名於五洲四海.
承德避暑山莊
承德避暑山莊,中國古代帝王宮苑,清代皇帝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始建於一七零三年,歷經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時八十九年建成.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頤和園、拙政園、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一九九四年十二月,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熱河行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山莊的建築布局大體可分為宮殿區和苑景區兩大部分,苑景區又可分成湖區、平原區和山區三部分.內有康熙乾隆欽定的72景.擁有殿、堂、樓、館、亭、榭、閣、軒、齋、寺等建築一百餘處.是中國三大古建築群之一,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園,園中有山.
秦陵兵馬俑
1974年在陝西省臨潼縣西楊村發現一處地下建築及陶俑,其位於秦始皇陵園東側1千米處.這件事震動了世界,這就是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陵兵馬俑.這些都顯示了秦始皇威震四海、統一六國的雄偉軍容,表現了極高的造型藝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化藝術寶庫.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Ⅲ 描繪鐵嶺歷史和風景的作文

駱馬湖是江蘇省四大湖泊之一,歷史上駱馬湖又名樂馬湖、洛馬湖、馬樂湖。《宋史·高宗本紀》載:「紹興五年(1131)四月金將度淮,屯宿遷縣駱馬湖。」《淮安府志》載「舊作落馬,受沂蒙諸上之水匯為巨浸。」駱是「樂」與「落」的同音,取古代大金兵曾在此屯紮得名。
駱馬湖是江蘇省四大湖泊之一,地跨徐州、宿遷兩市結合部,湖區北起堰頭村圩堤,南至揚河灘(宿遷市)閘口,直線長27公里余:西連中運河,東臨馬陵山南蘼--嶂山嶺,平均寬13公里,總面積375平方公里。湖底高程18-21米,當蓄水位23.0米時(古黃河基地),平均水深3.32米,最深等深線東南部水深5.5米,庫容量為7.5億平方米。《邳州志》對駱馬湖的形成記載:「川莫於河,侵莫於沂,而河,故泗道也,自泗奪河徒沂不南往、運既開,齊魯諸水挾以東南莒、武、沂一時截斷。堤閘繁多,而啟閉之務殷,東障西塞而川脈亂矣」。明代後期萬曆年間黃患對泗運壓抑和蹂躪愈演愈烈,為保障漕運,明採取避黃開 之舉,自河開挖後,運北沂武諸水由於失去了泗通道,被迫尋找出路,由於自然條件,最後壅於今新沂市境西南部低窪地帶.因東去有嶂山嶺阻塞,就把原有的周湖、柳湖、黃墩湖、嶼頭湖等幾個小湖連成一體,形成里駱馬湖。
馬陵山下的駱馬湖,從高處看,形狀象一匹大馬的脊背,它的尾巴掃著運河。正因為如此,在這里出現一個古老的傳說:很久以前,天宮中有一匹小龍馬,長得美麗無比,它叫起來驚天動地。老龍馬生下它的時候,它高興地叫了一聲,這一聲闖下了大禍,把正在做壽的王母娘娘嚇了一跳,二郎神查清後報王母,王母勃然大怒。說這是一種不祥之兆,命二郎神快把小龍馬斬了。老龍馬聽說小龍馬將要受斬,決定替子贖罪,保全小龍馬的生命。老龍馬在受刑之前,被押到天庭,王母娘娘指著老龍馬的鼻子,惡狠狠地說?它甘願替子去,就把它打下人間,永遠不許回天宮。"就這樣,老龍馬被罰到人間。四條腿深深地陷入泥中,身子把地面壓了幾丈深。後來玉皇大帝赦免了老龍馬的罪,把它召回天宮。這里就只剩下一個馬脊背形的窪塘,常年積水,人們稱之為駱馬湖。這個傳說,反映了人間權勢壓人的社會現象,當然不會是駱馬湖形成的真正的原因。
駱馬湖,在明代以前,只是沂水人泗瀦於直河口以東、泗水以北、馬陵山西側的一片窪地上,形成四個互不相連的小湖,屬典型的地殼運動的構造湖。位居中間的叫大江湖,西北部的叫禺頭湖,東北部的叫埝頭湖,南部的叫駱馬湖,人湖河流集中在西北側,以沂水為主。黃河侵泗奪淮以後,泅水河床逐漸淤高。至明代後期,原入泅水的沂水嚴重受阻,被迫滯瀦於此,致使4個小湖連成一片,統稱駱馬湖。清朝及其以前,沭水西支曾會沂入駱馬湖。泅水在徐州以北形成南4湖,洪水亦下注駱馬湖,從而使駱馬湖水域逐漸擴大,成為南北長35公里,東西寬15至20公里的大型湖泊。從明清到建國初期,駱馬湖還是滯洪的過水湖。共和國成立後,導沂工程為解決沂沭泗流域的洪水出路,將駱馬湖建成臨時水庫,汛期盛水,汛後種麥。1958年1月,江蘇省人民政府決定,並報國家水利部批准,將駱馬湖改為常年蓄水庫,汛後蓄水興利。從此,駱馬湖勃發生機,譜寫新的篇章。它成了防禦沂、泗洪水,確保下游數百萬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主要屏障,也成了這個地方發展國民經濟的主要資源寶地。
駱馬湖水多來自沂蒙山洪和天然雨水,沿湖又無工業污染,常年水體清澈透明,湖灘淺水中生長密密扎扎的蘆葦和眾多浮游生物,為魚類生產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水資源。湖中魚類多達56種,尤以銀魚、青蝦、螃蟹、龍蝦最佳。駱馬湖銀魚,通體潔白透明如美玉,形狀如根根銀條,肉質細嫩鮮美,有"水中白銀"、"水中人參"的美譽。金梅牌冷凍銀魚等遠銷亞、歐、美洲和我國港、澳、台地區。駱馬湖生產的大青蝦,色青、個大、皮薄、肉飽,名聞遐邇。以此為主要原料製作的"醉蝦",別有一番風味,對食客頗具誘惑力。駱馬湖螃蟹,個體碩大,雄者脂白如玉,雌者脂黃似金,是一種難得的風味佳餚。
駱馬湖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該湖位於宿豫縣、宿城區西北部,今天的曉店鎮東北部,有青蓮崗文化遺址。秦漢時期,這里設縣,東晉稱郡,唐太宗寶應元年改縣名為宿遷。萬世傳頌的抗秦英雄西楚霸王項羽,就出生在駱馬湖東南七八公里處的宿城梧桐巷,故里建有項里公園。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乾隆行宮,坐落在駱馬湖西岸的皂河鎮內。清朝乾隆皇帝六次巡遊江南,有五次到敕建安瀾龍王廟祭祀,並在此留宿,故此廟稱為乾隆行宮。當年乾隆皇帝在此留下了"第一江山春好處"的名句。當你游覽乾隆行宮後,就會覺得她象北京故宮的縮影。駱馬湖中的小島戴場,四面環水,島上風情美,魚宴味道鮮,人們稱它為"東方小威尼斯城"。駱馬湖東岸的馬陵山上,古有秦漢時期的"霸王扳倒井",唐朝名將薛仁貴東征的"藏兵洞",宋朝名將韓世忠屯兵抗擊金兵的宋營等古跡,今有宿北大戰許多遺跡,如宿北大戰指揮部遺址"三仙洞",著名峰山戰斗遺址,馬陵山公園陳毅題寫塔名的"宿北大戰馬陵山革命烈土紀念塔"等。
駱馬湖四周的一座座巨大水利工程,雄偉壯觀。嶂山閘屹立駱馬湖畔,共36孔,全長429米,最大排洪量8000-10000立方米/秒,為國家一級水工建築物,江蘇省大型水閘之一。皂河抽水站位於駱馬湖西大堤,是國家特大水利工程,出水口通人駱馬湖,進水口接連邳洪河,在皂河閘下接轉中運河,為國家南水北調第六梯級工程。水泵直徑6米,兩輛五噸載重汽車能在泵內對開,單泵流量每秒100立方米,兩台泵同時啟動開足,每天可抽排水2億多立方米。黃砂、石英砂、陶瓷土是駱馬湖及周邊的主要優質礦藏。湖東岸白馬澗出產的優質石英砂總儲量在5億噸以上。從曉店至井頭的60平方公里內,蘊藏著質優量豐的陶瓷土,它是生產高品位陶瓷牆地板磚、硫璃瓦、陶瓷器具、陶瓷工藝品的理想原料,總儲量在20億噸以上。
遊客們在駱馬湖游湖觀景,訪古論今,嘗鮮品味,參觀多項工程建設,無不產生熱愛祖國的情懷與愉悅忘歸的感受。登上馬陵山頂向西眺望駱馬湖,水天相連,風光秀麗,令人心馳神往。清晨,一輪噴薄而出的紅日躍出東方地平線,籠罩在駱馬湖面的乳白色曉霧,如輕盈飄逸的絹紗,緩緩地輕輕地揭開,湖面露出少女般嫵媚的笑靨,敞開慈母般博大的胸懷,那樣充滿靈氣,那樣富於魅力。倏然,一群群水鳥從蘆葦叢中沖出,振翅飛向藍天,一艘艘機帆船啟動,張網捕魚撈蝦。駱馬湖騷動起來了。
傍晚,夕陽慢慢地向湖底墜落,灑下千絲萬縷金線,給湖面塗上一抹抹金輝。湖面如懸立在天邊的巨幅風景畫屏,那望不到盡頭的蘆葦灘,葦花隨風飄盪;滿載而歸的漁船,鮮魚活蝦在艙中蹦蹦跳跳;勞作一天的人們哼著小曲,向溫馨的湖中小島靠去。駱馬湖開始靜下來了,甜甜地睡了。然而,當他揉著惺忪的眼睛迎接噴薄而起的朝陽的時候,整個湖上的喧笑又開始震撼雲天了!
駱馬湖將有更加繁榮美麗的明天。在西起楊河灘、北至曉店的湖濱,一個"北戴河式"的度假村,正在由規劃走向現實,它將吸引四面八方的遊客,讓更多的人飽覽這一帶湖光山色之美!

Ⅳ 描寫歷史的作文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明代著名旅遊家徐霞客一語道出了黃山那秀美的風光。就連游遍天下的游俠徐霞客都被黃山美景所折服,黃山美景可見一斑。

黃山,集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廬山之煙雲,雲台之飛瀑,雁盪之巧石,峨眉之秀麗於一體,尤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聞名天下,而黃山的風光,恐怕只有去過的人才知道。徒步登上玉屏樓,便可觀賞到秀甲黃山的「三松」,其中的迎客松被譽為「國寶」,它破石而生,壽已逾800年,樹干中部伸出的兩大側枝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在揮展雙臂,歡迎八方賓客;它俊俏多姿,雍容瀟灑,享有黃山「十大名松之首」的美譽。賞玩「三松」後,繼續向前走,登上險峻的「百步雲梯」便抵達黃山最高峰——蓮花峰了,從此望去,美麗的黃山風光盡收眼底。越過蓮花峰後,便可抵達觀賞黃山雲海的最佳去處——光明頂,山頂有個天然形狀的觀海平台,從此放眼望去,整個黃山雲海便映入眼簾,它猶如滔滔白浪,淹沒孤峰,只留出峰尖,像一座危島在海中沉浮;轉瞬間,又波起浪涌浪花飛濺,驚濤拍岸……

俗話說:無限風光在險峰。這句話說得真沒錯,要我說,黃山最美中的最美,還是黃山獨秀——始信峰,雖然路途遙遠並險峻,但一路有山間小溪做伴,而且,當你踏上峰頂時,你會感到「值了」 !這里儼然一濃縮的小黃山。他融玉屏之奇松、光明之雲海、天都之怪石於一地,它雖屹立於群峰之後,卻用它那特殊的秀美征服了我,征服了遊人。看!破崖而生的探海松猶如一位老人在凝神觀望大海,它

之後是一座拔地而起的孤峰,爬上遠眺石,向下一看,啊!下面竟是深不見底的萬丈深淵,我忍不住後退了一步;可抬頭一看,雲海翻滾之間,隱隱約約可見「十八羅漢朝南海」的天然奇景。我不禁吟出:「望昔日,桂林山水甲天下;看今朝,黃山勝景秀江山 !」

黃山的秀美,是無與倫比的!那神奇的景象,令人流連忘返。
給你參考參考

Ⅳ 夫子廟風景歷史名勝作文

1、

今天,媽媽說:「我帶你們去夫子廟吧。」我們還都是第一次去呢。姐姐說:「我們還是跟媽媽一起走吧!」我們先乘公共汽車到鼓樓,再轉乘去夫子廟的汽車,下了車還沒到夫子廟,遠遠就看到高大的門樓上「夫子廟」三個大字。我和她們都一同快步跑進大門。裡面的人可真多,真是遊人如織啊!我眺望遠方,就拉起媽媽和姐姐的手,飛快的向那裡跑去,只聽姐姐和媽媽說:「好美!」原來姐姐看到掛滿燈籠的橋,還有「江南貢院」。聽導游說這個地方是古時候人們讀書趕考的地方。我們還到了許許多多的景點,真讓人玩不夠,不知不覺就六點了,天漸漸黑了,我們才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夫子廟,乘車回家。

2、

夫子廟是南京人最愛逛的地方,也是異地人和外國遊客愛去的好地方。

夫子廟分東市和西市。東市賣服裝、花草、金魚、寵物和飾品等。西市有傳統的手扎燈籠、手扎風箏,造型精美,形態各異,工藝馳名中外;此外還有手工根雕、水晶飾品和玉器等。你要是徜徉在西市那青石鋪成的街道里,兩旁的商鋪都是用棕紅色木頭做成的雕花八仙閣大門,每個商鋪里都賣著各家特別的手工製品,既耐看又值得收藏。你若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每家都經營著南京特色產品——雨花石;你若隨便抓上一大把雨花石,想挑上幾塊,我相信你每一塊都捨不得放下,它們多姿多彩、美麗靈動,無不吸引著你;你若仔細觀察每塊小石,就會發現藍的像浪花、黃的像夕陽、綠的像小樹林、紅的像楓葉,再買上幾塊帶回家養在金魚缸里,你會覺得生活更貼近大自然。

西市的街道經營著文化,又經營著古老;經營著綠色,又經營著悠長和美好。

每一年的元宵節,夫子廟人山人海,遊人如織。一到晚上,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各式各樣的燈全亮了起來:秦淮河裡飄著荷花燈和鯉魚燈;河岸上則有高高的迎賓燈,還有花燈組成的字樣:「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你一邊品嘗著夫子廟特有的風味小吃,一邊欣賞著繁華的街市,那是多麼的美好啊!

點評:對於孩子,古色古香的夫子廟魅力十足。跟著曲璇璞同學的腳步,形形色色的手工藝品一覽無遺,充滿靈性的雨花石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巧奪天工。

Ⅵ 關於歷史名勝的作文400

遠遠的便看見,長城猶如一條長龍,盤卧在山陵上。 爬上長城,看著人群專來來往往,我心屬中便產生一種好奇心,從高出往下看會是什麼樣呢?於是我便隨著人群一起向上涌去。一路上我遇見了許多外國友人,想必他們也是久聞長城的大名,想來看看長城是怎樣的壯觀,宏偉.過了一會,我看見一個小房子似的堡壘,原來那就是烽火台,敵人來時,用來點狼煙的,這不僅使我想起"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抬頭仰望天空,是如此的蔚藍,再看看長城,彷彿還有很遠很遠,一直延伸到雲端.由於下起了小雨,所以我不得不下去了,我僅僅爬到了835米處.哎!真是令人遺憾啊!不過看著下面的人群,我當然十分自豪.
望著人群,我想,這便是長城的吸引力.如果長城沒有宏偉的氣勢,怎麼會吸引那麼多的遊客?我又隨著人群涌了下去..............
此時我真的感受到了長城的宏偉壯觀!

Ⅶ 求一篇關於歷史古跡的參觀作文 500字左右

保護文物是造福子孫後代的事: (1)不可過度開發,文物遺跡所承受的參觀能力是一定的,超過了這個能力,文物肯定會有所損毀,這種損毀可能是微小的,、不易察覺的,但等到你發現它的時候,恐怕已失去了補救的可能。 (2)在維修擴建文物古跡時,應保持它的原汁原貌,不可輕易加入現代的元素,最好是能做到「修舊如舊」,雷鋒塔前修了自動扶梯,我個人覺得就破毀了整個雷鋒塔址的味道,修建者當初也許是好意,但結果令人不敢苟同。 (3)保護文物不是僅靠政府的力量就能解決的事,要靠每一個人的保護意識,當我們漫步在白堤、蘇堤,飽覽西湖美景時,我們不經意間的一個行為,比如吐痰,亂扔東西都會破毀我們身邊好不容易保護下來的文物古跡。因此,提高全民意識是關鍵。 保護文物,人人有責 文物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無價之寶,是金錢買不到的。經過多少年的風風雨雨和戰亂,流傳至今的文物相對來說已經不多了。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能夠留傳於世的文物會越來越少。所以文物十分珍貴,我們也應該愛護文物。 文物是指具體的物質遺存。文物有這樣兩個基本特徵,一是由人類創造,或者是與人類活動有關的;二是成為歷史的遺存,不可能再重新創造的。 按照國際上的一般慣例,文物是指一百年以前製作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物質遺存。 在中國古代文物中,有大量巧奪天工的藝術珍品。 各種傳統的藝術形式,盡管有文獻記載的描述,但是因為缺乏具體的形象,人們不可能真切地了解其歷史特徵。只有文物,才能將不同歷史時期的傳統藝術形式生動地展示出來。 在中國古代文物中,有大量巧奪天工的藝術珍品。 各種傳統的藝術形式,盡管有文獻記載的描述,但是因為缺乏具體的形象,人們不可能真切地了解其歷史特徵。只有文物,才能將不同歷史時期的傳統藝術形式生動地展示出來。 通過對文物的鑒賞,不僅可以體味文物本身的藝術價值,還可以聯想到文物製作者生活的歷史時期的文化風貌和時代精神。魯迅有一篇《看鏡有感》,寫到自己在鑒賞古鏡時的感想,其中「遙想漢人多少閎放」,「漢唐雖然也有邊患,但魄力究竟雄大」等認識,都體現出十分透徹的歷史眼光。他由一件文物而涉及歷史,涉及時代風格的變遷,涉及近代化,涉及國民性,進行了十分深刻的文化分析。不過,他說「海馬葡萄鏡」是「漢代的鏡子」,卻是一種誤會。現在考古學者已經明確知道,這種鏡是唐代製作。「海馬葡萄鏡」又稱「海獸葡萄鏡」,也有「禽獸葡萄鏡」、「天馬葡萄鏡」和「瑞獸葡萄鏡」等稱呼。 各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傳統,這種文化傳統在一定意義上可以成為人們自立和進取的精神支柱。文物體現了不同國家和民族長期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傾向、意識風格、生活習俗等。因此,從某種角度可以說,文物是民族文化的一種象徵。另外,文物又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見證。也就是說,文物不僅是各個國家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而且也是全人類的共同的文化財富。 現代社會工業化、城市化的迅速發展,人為的和自然的破壞和損壞文物的因素顯著增長,文物保護成為世界各國所面臨的共同問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64年6月發起了歷時6個月的保護文物古跡的國際運動,要求各成員國充實和改進保護文物的技術和法制措施,同時要求各成員國加強文物保護的宣傳,使文物的價值觀念家喻戶曉。197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了《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1972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7屆會議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1978年11月,第20屆會議又通過了《關於保護可移動文化財產的建議》。 中國原本就有保護文物的傳統。秦始皇曾經派千人打撈沉沒在泗水的周鼎。漢武帝得到出土的銅鼎,將年號改為「元鼎」。據《宋書?五行志》記載,西晉的武庫中收藏有孔子穿過的鞋子和漢高帝斬白蛇劍。 《呂氏春秋?節喪》中寫道,對於盜墓行為,要「以嚴威重罪禁之」。《淮南子?論》說,當時法律有「發墓者誅」的條文。唐代法律包括制裁盜墓行為的內容,《唐律疏議》卷一九有關於對「發冢」者處以刑罰的明確規定。 明代法律還規定,不論是國有土地還是私有土地,凡地下發掘得到的古物,限期上繳國家,否則予以懲處。 不管是在現代還是在古代,文物都是十分珍貴的,我們應該保護文物,保護中華上下五千年流傳下來的文化!

Ⅷ 中國的風景名勝,悠久歷史,科技,(快點,我要寫作文)

中國風景名勝介紹-- 八達嶺長城
八達嶺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它全長一萬二千多里,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築之一。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的延慶縣南部,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防禦工程萬里長城的一部份,建於明代弘治十八年(1505年),八達嶺長城是明代長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也是明代長城的精華。「不到長城非好漢」,長城是古今中外各界人士到北京游覽的必到之所,迄今為止,已有很多位世界知名人士曾登上八達嶺一覽這里的山河秀色。
八達嶺長城不僅僅是建築,也是戰爭的武器。一切設置都是為了戰爭服務。有堞牆、垛口、射洞阻擊敵人,有望口可以偵查敵情,有烽火台可以千里傳信,有城台可以儲存武器,供士兵休息。真是可攻可守,戰爭之必備武器啊。古人有「自八達嶺下視居庸關,如建領,如窺井」,「居庸之險,不在關城,而在八達嶺」之說。可見當時居庸關只是一個關城,真正的長城是修建在八達嶺。
歷史上八達嶺長城是護衛居庸關的門戶,從八達嶺長城至今天的南口,中間是一條40里長的峽谷,峽谷中建有關城「居庸關」,這條峽谷因此得名「關溝」,而真正扼住關口的八達嶺長城,八達嶺高踞關溝北端最高處,這里兩峰夾峙,一道中開,居高臨下,形勢極為險要。
八達嶺是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的見證。第一帝王秦始皇東臨碣石後,從八達嶺取道大同。再駕返咸陽,肖太後巡幸、元太祖入關、元代皇帝每年兩次往返北京和上都之間、明代帝王北伐、李自成攻陷北京、清代天子親征……八達嶺都是必經之地,近代史上,慈禧西逃淚灑八達嶺、詹天佑在八達嶺主持修築中國自力修建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孫中山先生登臨八達嶺長城等,為今天留下了許多歷史典故和珍貴的歷史回憶。
登上萬里長城,你可以看到腳下的長城依山就勢,蜿蜒起伏,如一條不見首尾的巨龍在綿綿山嶺上翻滾爬動,氣勢磅礴,雄偉壯觀,真是令人嘆為觀止啊。這里的自然景觀也很有特色,春夏秋冬四時都有佳境。 最是春化鋪錦,夏綠疊雲┄漫道紅衰翠減,愛丹林濃染,秋氣澄清。 更冬來莽莽雪嶺,玉龍騰春,風光盡收方寸。 望關山,無限古今情,卻不解,今古何所別。萬里長城萬里長,兩千歷史不盡言;欲要看盡數千古,長城不登好漢無。
從宇宙中觀察地球,連綿不斷的萬里長城是中國的唯一標志,它是世界歷史遺產,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Ⅸ 作文怎樣從歷史悠久導入到風景秀美

【思路點撥】 1.管仲和鮑叔牙。管仲家貧,自幼刻苦自學,通「詩」、「書」,懂禮儀,知識豐富,武藝高強。他和摯友鮑叔牙分別做公子糾和公子小白的師傅。齊襄公十二年(前686年),齊國動亂,公孫無知殺死齊襄王,自立為君。一年後,公孫無知又被殺,...

Ⅹ 寫萬全歷史文化、自然風光、地域特色的作文

我愛我的家鄉——張家口!她景色優美、人傑地靈,是個好地
方,張家口有山,背靠太專平山,山是張家口的脊樑;屬張家口有水,
面臨清水河,水是張家口的動力。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一條條馬
路通向四面八方,一座座橋梁宏偉壯觀,一盞盞霓虹照亮夜空……
當我再次佇足於張家口的十字街頭,我怎麼也不敢相信這就是我的
家鄉!
回首歷史,張家口早在春秋戰國時便是北方邊陲重鎮。自明清
以後,張家口由軍事重鎮發展為陸路商埠,對俄、蒙貿易發達,尤
以其歷史久遠的毛皮集散中心和獨特的毛皮加工技藝而享有「塞外
皮都」之美譽。歷史上的「張庫大道」對促進與西亞和歐洲各國的
貿易文化交流發揮過重要作用。新中國成立後,這座古老的城市發
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巨變,逐漸由一個貧窮落後、以商業和手工業
為主的城市發展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綜合發展的新型城市。特
別是黨的十一屆大會以來,在改革開放大潮中,張家口人民在共產
黨的領導下,勵精圖治,艱苦創業,全市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取得
了輝煌的成就。
而現在張家口變得更美了、更漂亮了。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