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貌景觀
Ⅰ 你知道我國著名的丹霞地貌景觀有哪些嗎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即以陸相為主(可能包含非陸相夾層)的紅層(不限制紅層年代)發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目前該定義被大多數學者們接受,也可表述為「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丹霞地貌在我國廣泛分布,你知道我國著名的丹霞地貌景觀有哪些嗎?其中包括張掖丹霞、寧夏西吉火石寨、龍虎山、龜峰、江郎山、武夷山、泰寧(大金湖)、赤水丹霞、?~山(八角寨)、丹霞山。
1、福建武夷山風景名勝區
武夷山,武夷山位於江西與福建西北部兩省交界處,武夷山脈北段東南麓總面積999.75平方公里,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是地球同緯度地區保護最好、物種最豐富的生態系統,擁有2527種植物物種,近5000種野生動物。武夷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13、甘肅炳靈丹霞地貌地質公園
甘肅炳靈丹霞地質公園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靖縣西南部,距永靖縣城30公里,總面積23.36平方公里。甘肅炳靈丹霞國家地質公園是中生代晚期的早白堊世(距今1.2-1.44億年)紅色陸相沉積地層為載體,保存了大量的造山帶構造珍貴的地質遺跡,蘊藏著豐富的地球科學信息,發育峽谷、石柱、峰林、丹山赤壁、天然蝕刻象形和造型,形成了規模宏大的丹霞式地貌景觀,極具地學研究和旅遊開發價值。
Ⅱ 什麼是丹霞地貌如何形成景觀有何特點
丹霞地貌是發育於中上、白堊系紅色陸相砂礫岩地層中、由流水侵蝕、溶蝕、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方山、石牆、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造型地貌,以中國廣東丹霞山為代表,是紅層地貌的一種類型.形成原因 紅層地貌中所謂「紅層」是指在中生代侏羅紀至新生代第三紀沉積形成的紅色岩系,一般稱為「紅色砂礫岩」.水平構造地貌指由產狀水平或近於水平的第三紀厚層紅色砂礫岩為主組成的平坦高地,受強烈侵蝕分割、溶蝕和重力崩塌等綜合作用而造成平頂、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狀地形.
丹霞地貌發育始於第三紀晚期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這次運動使部分紅色地層發生傾斜和舒緩褶曲,並使紅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區.流水向盆地中部低窪處集中,沿岩層垂直節理進行侵蝕,形成兩壁直立的深溝,稱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積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時,形成坡度較緩的崩積錐.隨著溝壁的崩塌後退,崩積錐不斷向上增長,覆蓋基岩面的范圍也不斷擴大,崩積錐下部基岩形成一個和崩積錐傾斜方向一致的緩坡.崖面的崩塌後退還使山頂面范圍逐漸縮小,形成堡狀殘峰、石牆或石柱等地貌.隨著進一步的侵蝕,殘峰、石牆和石柱也將消失,形成緩坡丘陵.在紅色砂礫岩層中有不少石灰岩礫石和碳酸鈣膠結物,碳酸鈣被水溶解後常形成一些溶溝、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層的鈣化沉積,甚至發育有石鍾乳.沿節理交匯處還發育漏斗.在砂岩中,因有交錯層理所形成錦綉般的地形,稱為錦石.河流深切的岩層,可形成頂部平齊、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種各樣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壘狀的、寶塔狀的等.在岩層傾角較大的地區,則侵蝕形成起伏如龍的單斜山脊;多個單斜山脊相鄰,稱為單斜峰群.岩層沿垂直節理發生大面積崩塌,則形成高大、壯觀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組主要節理的走向發育,形成高大的石牆;石牆的蝕穿形成石窗;石窗進一步擴大,變成石橋.各岩塊之間常形成狹陡的巷谷,其岩壁因紅色而名為「赤壁」,壁上常發育有沿層面的岩洞.地貌特點:現在懸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細相間的沉積層理,顆粒粗大的岩層叫「礫岩」,細密均勻的岩層叫做「砂岩」.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物點是「赤壁丹崖」廣泛發育,形成了頂平、身陡、麓緩的方山、石牆、石峰、石柱等奇險的地貌形態,各異的山石形成一種觀賞價值很高的風景地貌,是名副其實的「紅石公園」.
Ⅲ 世界上最壯觀的丹霞地貌景觀有哪幾個
丹霞地貌主要分復布在中國西北部制及西南部,美國西部,中歐和澳大利亞等地,其中中國分布最廣。1928年,馮景蘭等在粵北仁化縣發現丹霞山,將此地地貌取名為丹霞地貌,並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紅色砂礫岩層命名為丹霞層,此後又有多人對其概念進行闡述。
Ⅳ 丹霞地貌景觀特色
。。。我前兩天剛考
Ⅳ 丹霞地貌景觀有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是指由產狀水平或平緩的層狀鐵鈣質混合不均勻膠結而成的紅色碎屑岩內( 主要容是礫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節理切割,並在差異風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蝕、風力侵蝕等綜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狀、寶塔狀、針狀、柱狀、棒狀、方山狀或峰林狀的地形。
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名稱與當時標注的所屬地分別如下:
第1名:丹霞山(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
第2名:武夷山(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第3名:大金湖(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
第4名:龍虎山(江西省鷹潭市)
第5名:資江—八角寨—崀山丹霞地貌(包括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資源縣的八角寨與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的崀山,實際上這兩處景觀基本在一起,因為均地處湘桂兩省交界處)
第6名:張掖丹霞地貌(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和肅南裕固族自治縣)
第7名:赤水丹霞地貌(貴州省遵義市赤水市)
2010年8月5日,湖南崀山、廣東丹霞山、福建泰寧、江西龍虎山、貴州赤水、浙江江郎山。等六個因「色如渥丹,燦若明霞」而命名的丹霞地貌,被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一致同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Ⅵ 張掖丹霞地貌的景觀特徵
如詩似畫的丹霞地貌是如何形成的?科學地說,它是漫長歷史時期地殼運動的產物,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丹霞地質構造是岩石堆積形成的,它是指紅色砂岩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加之特殊的地質結構、氣候變化以及風力等自然環境的影響,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主要發育於侏羅紀至第三紀的水平或緩傾的紅色地層中,是巨厚紅色砂、礫岩層中沿垂直節理發育的各種丹霞奇峰的總稱。張掖祁連山丹霞主要由紅色礫石、砂岩和泥岩組成,有明顯的乾旱、半乾旱氣候的印跡,以交錯層理、四壁陡峭、垂直節理、色彩斑斕而示奇,它是一個以自然風光為主的自然風景區,集廣東丹霞山的雄、險、奇、幽、美於一身,攬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斕為一體。
雄,即雄偉。它的山峰由懸崖峭壁構成,許多崖壁高達幾百米,拔起於平川或河岸之上,危崖勁露,光滑削齊,氣勢磅礴,蒼勁雄渾,可謂「霞山擬岱宗,錦石樑父耳」,「仰覺日月低,俯睇宇宙小」,「巍峨獨標峙,登之心曠然」,雄偉而富有力度,就是小尺度的石峰,也似有擎天之力,充滿陽剛之美。
險,即險峻。「無限風光在險峰」,唯險峻能激發人們的向上、探討精神,故智勇者登之。以赤壁丹崖為其地貌特徵,大多山坡直立或呈反坡,令人望而生畏,近而發怵,大部分懸崖無法攀登。古人有「棧道依松劃,危樓疊石連」,「絕壁當千仞,危崖一線開」,「飛鳥迴翔不敢度」等詩句,形容祁連山丹霞的險峻之美亦不為過。
奇,即奇特。縱目丹霞地貌群,怪石如林,變化萬千,似物似景,堡狀、錐狀、塔狀,似人、似物、似鳥、似獸,形象各異,栩栩如生,組合有序,如「萬古今城」,似千年石堡,真可謂「橫看成林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尤其晨霧之中或雲海之上,彷彿海市蜃樓,又如仙山瓊閣,觀之令人贊嘆不已,讓你覺得它們是雕塑大師的藝術傑作,但卻無一不是出自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幽,即幽靜。游覽總長3公里的蘆葦溝,只見赤壁千仞,峰迴路轉,一步一景,人移景變,別有一番情趣。環望四周,雄奇詭險,千怪萬狀,險象環生,怪石嶙峋,幽洞通天。石徑兩旁山峰聳峙,高山之巔石堡盤踞,猶如神秘的古堡給世人演繹傳奇的神話故事,讓人禁不住展開漫無邊際的遐想與思古之情,「念天地之悠悠」,懷古今之萬事,那煙嵐霧靄之下,群峰深壑之間,人跡罕至之處,不知隱藏著多少未解之謎,撩撥著人們尋幽探秘的遐想。
美,即形態之美,結構之美,色彩之美,意境之美,變幻之美。丹霞之美是一種無需雕飾的自然美。丹霞地貌表現為峰林結構,其山石高下參差、疏密相生,群峰林立,組合有序,富有韻律感和層次感。它的山崖,遠看似染紅霞,近看則色彩斑斕,許多懸崖峭壁,像刀削斧辟,直指藍天,景色相當奇麗。赤壁丹崖上受流水作用或有機質沉澱,被染成片片黛青色、暗褐色、丹紅色,七彩斑斕,在藍天、白雲襯映之下,和諧中產生對比,構成一幅幅多彩的畫面。山峰隨著時間、天氣的變化,色彩景色也在不斷變換,層次分明,早上可以看到日出的奇觀,晚上可以看到絢麗的晚霞和恬靜的夜色,雨天極目遠眺,使人胸懷開闊,萬慮頓消。一日之中,一年四季,無論晴雨早晚,都有不同的景色供遊人觀賞。
Ⅶ 什麼是丹霞地貌如何形成景觀有何特點
1、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即以陸相為主(可能包含非陸相夾層)的紅層(不限制紅層年代)發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目前該定義被大多數學者們接受,也可表述為「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
2、地貌特點
現在懸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細相間的沉積層理,顆粒粗大(直徑在2mm以上的碎屑的含量大於50%)的岩層叫「礫岩」,細密均勻(直徑在2—0.05mm的碎屑含量大於50%)的岩層叫做「砂岩」。
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點是「赤壁丹崖」廣泛發育,形成了頂平、身陡、麓緩的方山、石牆、石峰、石柱等奇險的地貌形態,各異的山石形成一種觀賞價值很高的風景地貌,是名副其實的「紅石公園」。
3、形成
在距今1.4億年至7000萬年間,丹霞山區是一個大型內陸盆地,受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影響,四周山地強烈隆起,盆地內接受大量碎屑沉積,形成了巨厚的紅色地層;在距今7000年前後,地殼上升而逐漸受侵蝕。距今600萬年以來,盆地又發生多次間歇上升,平均大約每萬年上升1米,同時流水下切侵蝕,丹霞紅層被切割成一片紅色山群,也就是現在的丹霞山區。
(7)丹霞地貌景觀擴展閱讀
1、丹霞山在地層、構造、地貌表現、發育過程、營力作用以及自然環境、生態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國丹霞地貌區最為詳細和深入,已經成為全國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學實習基地。
2、丹霞山風景區內有大小石峰、石牆、石柱、天生橋680多座,群峰如林,疏密相生,高下參差,錯落有序;山間高峽幽谷,古木蔥郁,淡雅清靜,風塵不染。錦江秀水縱貫南北,沿途丹山碧水,竹樹婆娑,滿江風物,一脈柔情。
3、丹霞山發育在南嶺褶皺帶中央的構造盆地中,具有單體類型的多樣性和地貌景觀的珍奇性,是中國丹霞地貌的命名地及主要類型和基本特徵的模式地,是發育到壯年中晚期簇群式峰叢峰林型丹霞的代表。在系列提名中熱帶物種成分最多,溝穀雨林特徵最突出;是丹霞生物譜系、丹霞「孤島效應」與「熱島效應」研究的模式區域。
4、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國、美國西部、(同時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中歐和澳大利亞等地,以中國分布最廣。到2008年1月31日為止,中國已發現丹霞地貌790處,分布在26個省區。
5、廣東省韶關市東北的丹霞山以赤色丹霞為特色,由紅色沙礫陸相沉積岩構成,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在地層、構造、地貌、發育和環境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世界丹霞地貌區中最為詳盡和深入。
Ⅷ 讀丹霞地貌景觀圖(圖1)及其形成示意圖(圖2),回答6-7題.6.丹霞地貌形成過程是()7.關於丹霞
A、根據丹霞地貌的形成過程判斷是流水切割作用形成的,所以甲是濕潤的山專地,故不符合題意;
B、圖中屬的甲乙都是丹霞地貌.甲是在西北地區,根據丹霞地貌的形成過程判斷是流水切割作用形成的,所以甲是濕潤的山地,故正確;
C、圖中的甲乙都是丹霞地貌.乙在南方亞熱帶地區,廣東是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多,丹霞地貌是濕潤的山地,故不符合題意;
D、圖中的甲乙都是丹霞地貌.乙在南方亞熱帶地區,廣東是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多,丹霞地貌是濕潤的山地,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Ⅸ 國內丹霞地貌景觀有哪些
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
1.丹霞山:中國的紅石公園
2.武夷山:碧水丹山甲東南
3.大金專湖:水上丹霞屬奇觀
4.龍虎山:煉丹之處紅崖顯
5.資江——八角寨——崀山丹霞地貌:奇峰赤壁丹霞魂
6.張掖丹霞地貌:宮殿式丹霞天地造
7.赤水丹霞地貌:銀瀑飛瀉映丹崖
Ⅹ 什麼是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抄是一個地質襲學上的名詞,是由紅色岩石組成的山地,而且處處奇峰異石,具有別處罕見的奇異景觀。最有代表性的丹霞地貌,是我國廣東省仁化縣以南八千米的丹霞山。「丹霞地貌」一詞的來源,也是由於地質學家首先在這里考察研究而得名的。
丹霞山色彩絢麗,山上的岩石都是紅色的,襯以清流綠樹,更是多姿多彩。尤其是日出時,隨著太陽的升高,紅色岩石不時地變換著色調,在霞光照射的綠樹映襯下,好像是混合著血色的翡翠,卻又增添了幾分紫色。
丹霞山還以奇險著稱,除了它本身遠望像一頂僧帽外,所有由砂岩組成的峰林都呈現著奇異的景觀,狀如獅子、麒麟、金盆、火焰、如來、寶珠、玉筍等等,無一不奇特異常。這里所有山峰,大都峭壁削立,有如城寨,兩山之間「一線天」似的峽谷,更是這里的特色。
丹霞山的這些特點,也是所有丹霞地貌的共同特點。那麼,它是怎樣形成的呢?這是由於富含氧化鐵的紅色砂岩和爍岩,經歷了距今幾千萬年以前的造地運動和長期的自然侵蝕,才雕琢成現在這個模樣的。這類地貌,在世界上雖然不多,在我國卻並不少。除丹霞山外,廣東樂昌縣的金雞嶺,江西鷹潭市西南的道教聖地龍虎山等地,都是其中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