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陸地景色

陸地景色

發布時間: 2020-12-08 17:15:23

㈠ 珠海哪裡是最繁華商業區

珠海市的市區在香洲區,香洲區的整體發展情況在整個廣東乃至中國都比較少見的情況就是區域功能區分地非常明確;

香洲汽車總站為中心的附近一帶是老香洲、老城區,是土生土長的老珠海人聚集地,吉大是高檔酒店寫字樓聚集的商務帶,前山是一大片一大片數不盡的住宅區,拱北作為連接澳門的出入口則是樓主想知道的珠海最繁華的商業區;

除了拱北整個商業區,還有幾個個別的大型商業中心比如九洲城的免稅商場,以及最近在南屏街口新開業的超大型商都:華發商都,同樣是商業消費的好去處。

拓展資料:

珠海是珠三角地區海洋面積和海島面積最大、島嶼最多、海岸線最長的城市。海域面積6019平方千米,海岸線長691千米,島嶼146個(總面積236.9平方千米),被譽為「百島之市」。陸地峰巒重疊,河網縱橫,山川形勝,石奇洞秀,發展海灘旅遊、海島旅遊和山岩旅遊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海灘旅遊

  • 銀坑海灘浴場

  • 位於香洲以北約7千米的大浪灣。海灣長約900米,沙灘寬30多米,地勢平緩、沙粒較細,向淺海灘延伸50米左右。

  • 金海灘

  • 金海灘始名長沙灣,位於珠江入海口西側,三灶島的南端,東南兩面環海,北倚炮台山。海灘長2300米,縱深500餘米,面積1.3平方千米,灘勢平坦,入水平緩,沙質勻細。是天然的海濱游泳與度假休閑的場地。

  • 南沙灣海灘

  • 位於東澳島。內灘長410米,水深13~17米。宜泳、宜釣、宜泊、宜海上娛樂。

    山岩旅遊

  • 鳳凰山

  • 位於香洲北面。主峰海拔437米,面積約20平方千米。周圍築有楊寮水庫、大鏡山水庫、正坑水庫、青年水庫。森林植被覆蓋率達90%。植被類型為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群落。山區林地被劃為國家級生態公益林。有尖峰岩、石牛岩、羚羊岩、花雨岩、浮屠石、飛鼠岩、鳳凰髻石和百峒溪、鳳凰池、龍潭等自然景觀,及鳳凰石亭、鳳凰洞、銀門洞、觀音洞、鄭仙洞、庵寺、烽堠等古跡。山泉甚多,盛產瑞蘭。

  • 白蓮洞

  • 又名鯉魚嘴,位於香洲西南部5千米,九洲大道官村西側兩山之間。因「古有僧人隱跡於此,遍洞種白蓮」而得名。山上怪石有心石、蓮台石、木魚石、鯉魚石、觀音岩洞、寒碧潭、九龍湖等自然景觀。及建有翫月橋、觀音廟、華佗廟、六角亭、石牌坊、九龍湖、九龍堤等。1979年始,市政府撥款重修、擴建。
  • 赤花山

  • 因過去長滿赤花(又稱「龍船花」)而名。位於金鼎鎮官塘村南2千米。山中有八景:六祖神明、赤花石炮,石雞晨鳴,石壁反照,石船撒網,橫崗木笛,赤企濃蔭,石橋晚釣。山上有六祖廟、貞女祠古跡和涼亭。

    海島旅遊

  • 九洲島

  • 位於香洲東南面,距市區九洲港2千米。它是由大九洲、九洲頭洲、雞籠洲、橫山洲、橫擋洲、海獺洲、茶壺蓋洲、大西排洲、龍眼洲等九個島嶼組成,總面積5平方千米。以面積1.5平方千米的大九洲島居首。海灣形勝,林木蔥郁,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有通天洞、銀潭洞、將軍洞、觀音洞等。1984年始辟為旅遊景點。

  • 東澳島

  • 位於萬山群島中部,距香洲30多千米,面積約5.7平方千米。東澳島完整地保留著原始自然的生態環境,植被覆蓋率達82%。島上有石室、求子泉等。有新石器時期、夏商時期的古沙丘遺址;清代的銃城、烽火台和「萬海平波」、「武當勝景」摩崖石刻及清政府在東澳灣附近籌建的稅廠(海關分卡)等古跡。南端有南沙灣。

    珠海十景

    圓明新園、東澳島(麗島銀灘)、唐家共樂園(鵝嶺共樂)、珠海漁女(漁女香灣)、梅溪牌坊(梅溪尋芳)、農科中心(農科觀奇)、飛沙灘(飛沙疊浪)、珠海烈士陵園(獅山浩氣)、黃楊山景區(黃楊金台)、淇澳島(淇澳訪古)十個景點為「珠海十景」。

㈡ 陸地自然帶景觀最明顯的標志是什麼

標志就是緯度 緯度越低 就是離赤道越近 動植物不同 反之 緯度越高 越冷 下面給你參考緯度的分布
緯度自然帶的存在早已為研究者們所承認,但關於地球陸地自然帶的劃分原則和數量,尚無統一的意見。這里所引用的地球陸地自然帶,反映了大多數學者所劃分的地帶,每一自然帶的典型和最富有表現力的特徵是植被類型,因而這也反映在這個自然帶的名稱及其特徵的描述上。

(1)熱帶雨林帶。分布於赤道帶的濕潤大陸地區和島嶼上,如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和東南亞的島嶼。本帶氣候屬於赤道多雨類型,終年高溫,各月平均氣溫在25℃以上;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在2,000 毫米左右。整個環境過度濕潤,適於熱帶雨林生長。這里樹種繁多,喬木高大,常綠濃密,林冠排列多層,林內藤本植物縱橫交錯,附生植物隨處可見。林中動物以鳥類和猿猴目為活躍。林下的風化殼上,發育著熱帶的磚紅壤。

(2)熱帶稀樹草原帶。位於熱帶雨林帶的兩側,在非洲和南美洲有著廣泛的分布,而在澳大利亞、中美洲和亞洲的相應地帶分布不廣。本帶氣候屬於熱帶干濕季分明的類型,最大的特徵是一年中有長達四個月以上的乾季。熱帶稀樹草原也稱薩王納群落,主要是由高大的禾本科植物所構成,在草本植被中間,零星地分布著成片的喬木或獨株的喬木,如非洲的波巴布樹、南美洲的紡錘樹等,它們具有能儲藏大量水分的旱生構造。熱帶稀樹草原的季相變化非常明顯,雨季草木繁茂,乾季草原呈現一片黃褐景色。善於疾馳的

食草動物在這里得到了很好的發展,食肉動物也很豐富,如斑馬、長頸鹿、犀牛、羚羊、獅、豹等。茂密的草本植物引起生草過程的發育,因此土壤中進行著腐殖質、氮和灰分養料元素的積聚,形成紅棕色土。

(3)熱帶荒漠帶。此帶位於副熱帶高壓帶和信風帶的背風側,在北非的撒哈拉、西南亞的阿拉伯半島、北美的西南部、澳大利亞的中部和西部、南非及南美部分地區表現明顯。氣候屬於全年乾燥少雨的熱帶乾旱與半乾旱類型,植被貧乏,有大片無植被的地區。植物以稀疏的旱生灌木和少數草本植物以及一些雨後生長的短生植物為主。動物種類和數量都很少,成土過程進行得十分微弱,形成荒漠土。

陸地上中緯度地區自然帶特徵

(1)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分布在南北緯30°~40°之間的大陸西部,如地中海沿岸、非洲大陸的西南端、澳大利亞大陸的西南沿海、北美洲的加里福尼亞沿海地區以及南美洲西部的智利中部。本帶氣候屬亞熱帶夏干型,主要形成常綠硬葉林帶,以常綠灌叢林為主,發育著褐色土。

(2)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分布在南北緯25°~35°之間的大陸東部,如我國的長江流域、日本的南部和美國的東南部、澳大利亞的東南部、非洲東南部以及南美洲的東南部。氣候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濕潤氣候,常綠闊葉林(又稱照葉林)是這里的主要植被,發育著亞熱帶的黃壤和紅壤。

(3)亞熱帶荒漠草原帶。本帶處在熱帶荒漠和亞熱帶森林帶(包括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和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之間,在北半球位於熱帶荒漠帶的北緣;南半球則出現在澳大利亞的南部以及非洲和南美洲南部的部分地區。氣候屬於亞熱帶乾旱與半乾旱類型。隨著由熱帶荒漠向緯度較高地區推進,年降水量有所增加,但最大降水量常在低溫時期,夏季則高溫、少雨,使本帶乾旱、缺水。植被類型屬於荒漠草原,通常生長有旱生灌木及禾本科植物,在較濕潤的季節里有短生植物的生長,土壤屬於半荒漠的淡棕色土。

(4)溫帶闊葉林帶。又稱夏綠闊葉林帶,主要分布於溫帶大陸的東部和西部(中部是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亞洲東部的夏綠林,包括我國東北和華北、日本群島、朝鮮半島、蘇聯的堪察加半島和薩哈林島等地區,受溫帶季風氣候影響,闊葉樹種類成分較歐洲豐富,有蒙古櫟、遼東櫟以及槭屬、椴屬、樺屬、楊屬等組成的雜木林。歐洲西部的夏綠林受溫帶海洋性氣候影響,往往形成單一樹種組成的純林,如山毛櫸林、櫟林等。北美洲夏綠林分布在五大湖以南,直到阿巴拉契亞山脈、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大西洋沿岸低地,這里主要是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植被以美洲山毛櫸和糖槭組成的山毛櫸林為主。溫帶闊葉林的土壤主要為棕色森林土、灰棕壤和褐色土。動物種類比熱帶森林少,但個體數量較多,主要以有蹄類、鳥類、嚙齒類和一些食肉動物為最活躍。

(5)溫帶荒漠帶。本帶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中部和北美大陸西部的一些山間高原上,以及南美大陸南部的東側。氣候屬於溫帶大陸性乾旱類型。這里植被貧乏,只有非常稀疏的草本植物和個別灌木;土壤主要是荒漠土。

(6)溫帶草原帶。從東歐平原的南部到西伯利亞平原的南部,這是一條東西走向很寬的溫帶草原帶;北美洲中部和南美洲南部的溫帶草原,由於一系列非地帶性因素的影響,改變了呈東西向帶狀的分布形式。溫帶草原的氣候屬於溫帶大陸性半乾旱類型,植被以禾本科植物為主;土壤主要是黑鈣土和栗鈣土;嚙齒類(如黃鼠、野兔)、有蹄類和一些食肉動物(如狼、狐等)是溫帶草原的主要動物。

.陸地上高緯度地區各自然帶主要特徵

亞寒帶針葉林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大陸中、高緯度地區,約在北緯50°~70°之間,如亞歐大陸北部和北美大陸的北部,呈寬闊的帶狀東西伸展。這里屬於亞寒帶大陸性氣候,冬季十分寒冷,夏季溫暖潮濕。形成了由雲杉、銀松、落葉松、冷杉、西伯利亞松等針葉樹組成的針葉林帶;發育著森林灰化土;動物界主要以松鼠、雪兔、狐、貂、麋、熊、猞猁等耐寒動物為多。苔原帶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及北美大陸的最北部,以及北極圈內許多島嶼。這里氣候嚴寒,冬季漫長多暴風雪,夏季短促,熱量不足,土壤凍結,沼澤化現象廣泛。這些環境條件,不利於樹木生長,因而形成以苔蘚和地衣占優勢的、無林的苔原帶;土壤屬於冰沼土;動物界比較單一,種數不多,特有馴鹿、旅鼠、北極狐等,夏季有大量鳥類在陡峭的海岸上棲息,形成「鳥市」。

冰原帶幾乎佔有南極大陸的全部、格陵蘭島的大部,以及極地的許多島嶼。這里全年由冰雪覆蓋,氣候終年嚴寒,最暖月的平均溫度僅在某些地區高於0℃。植物非常稀少,僅在高出於冰雪之上的岩崖上,才有某些藻類和地衣的生長。冰原帶的動物界也很貧乏,南極大陸沒有陸生哺乳動物,僅在沿岸地區特有企鵝一類的海鳥;在北極諸島上有時可以看到白熊和白狐;在南、北半球冰原帶的海水中,有鯨和海豹等。

陸地自然帶的分布有哪些規律
陸地自然帶的分布主要有以下的基本規律:

(1)緯度地帶性。各自然帶大致沿緯線方向延伸成一定寬度的帶狀排列,並按經線方向有規律的南北更替的變化。緯度地帶性的產生,主要是太陽輻射受地球形狀的影響,從赤道向兩極遞減的結果。不同緯度的地帶,不僅熱量條件不同,而且水分條件也有差異,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和自然景觀。

(2)經度地帶性。自然帶從大陸濱海地區向內陸逐漸更替,大體上與經線相平行伸展成條帶狀。它的產生主要受水分條件的影響,同時也必需具備一定的熱量條件。

(3)垂直地帶性。在高山地區,從山麓到山頂水熱條件隨高度的增加而變化,這種垂直的氣候變化影響到生物、土壤也相應發生垂直變化,因此形成山地的垂直自然帶。對某個具體的山地來講,它總是處在一定的緯度帶內,因此緯度地帶性也必然給它打下烙印。此外,山體的高度、走向、坡向以及海陸位置等也對垂直地帶性變化有重要影響。

(4)非地帶性。在地球表面,海陸分布、地形起伏等不具備地帶性規律,稱之為非地帶性因素。在它的影響下自然帶的地帶性分布規律遭到破壞,變得很不完整或不很鮮明,使自然環境更加復雜多樣。如在北緯50°~70°的大陸上是東西延伸的針葉林,而南緯50°~70°之間由於大部分是海洋,因而沒有亞寒帶針葉林的分布。南美安第斯山南段的西側是多雨的溫帶森林,而同緯度的山脈東面卻是乾燥的巴塔哥尼亞沙漠。

從以上可以看出,地球上陸地自然帶的分布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受各方面規律的支配,其中熱量條件是最基本的。在緯度地帶性的基礎上,又疊加上經度地帶性、垂直地帶性和非地帶性諸方面的作用,使得自然帶的分布既有一定的規律,又錯綜復雜。

從總體上看,全球地理環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但是這個整體的不同地區,卻經常表現出極為顯著的地域差異。地域差異在地理環境中是普遍存在的,可以說地球上不可能存在任何兩個自然狀況完全相同的區域。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或是從旅行中獲得對地域差異現象的感性認識。從炎熱的華南到溫涼的北方,從多雨的東南沿海到乾旱的西北內陸,從高山的山麓攀登到山頂,都可以觀察到地理環境及其組成要素的顯著差異。
地球上不同的地區,由於所處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互不相同,分別具有一定的熱量和水分組合。不同的氣候,又產生了與之相應的、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類型,從而形成了具有一定寬度、呈帶狀分布的陸地自然帶。
從世界陸地自然帶分布圖(圖3.54)中可以看出,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具有明顯規律性。

自然帶(閱讀)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區域分異
地球表面的地形、氣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通過密切的相互作用,共同組成了綜合的地理環境。地理環境各要素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從總體上看,全球范圍的地理環境是一個整體,但是各個地區又存在著地域分異。各個地區由於所處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互不相同,分別有一定的熱量和水分的組合,以及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類型,並且佔有一定的寬度,在地球上呈長帶狀的分布,這叫做自然帶。各自然帶有規律地分布在地球表面上。陸地上的自然帶
世界陸地,從赤道向兩極,大致可分為幾個大的自然帶,就是熱帶雨林帶、熱帶草原帶、熱帶荒漠帶、溫帶森林帶、苔原帶和冰原帶。這是很簡略的分法。如果再進一步劃分,自然帶可以分得更多更細些。例如,溫帶森林可劃分為以下四個帶:(一)亞寒帶針葉林帶(北緯50度到70度之間);(二)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南北緯35度到50度之間的大陸東部和40度到60度之間的大陸西部);(三)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南北緯25度到35度之間的大陸東部);(四)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南北緯30度到40度之間的大陸西部)。地球表面的各個自然帶之間並沒有顯著的界限,總是由這一帶逐漸地轉變為另一帶,因此在兩個自然帶之間總存在著過渡,例如,由森林帶向草原帶過渡的森林草原帶,由草原帶向荒漠帶過渡的半荒漠帶等。自然帶的分布規律
地面上如果排除山地、高原等地形因素的干擾,自然帶在平地上的分布應當是相當規則的。這種假設的「理想大陸」自然帶,具有兩種水平分布規律,即緯度地帶性和經度地帶性。按照水平分布規律分布的自然帶,叫大陸水平自然帶,它是同山地垂直自然帶相對來說的。

收起

㈢ 探險家的故事300字

我探索,故我成功
上帝總是愛和人們開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當你克服重重困難、躊躇滿志地准備擁抱勝歉利的時侯,卻猛然發現自已又回到了起點。此刻倘能坦然面對,必定心懷一個信念——「下一個蘋果正等特著我!
科學的探索之路充滿曲折與荊棘,探索的過程也就無比艱辛,惟有具備堅強的意志、超人的毅力和博大的胸懷者,方能在一次次的失敗與挫折中不斷完善,最終走向成功。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一例。他為了尋找做燈絲的最佳材料,曾經做了無數次實驗,他用過普通的金屬絲線,還用過其他許多材料,可結果都歸於失敗。有些人因此而嘲笑愛迪生,認為他做了這么多實驗,一點價值也沒有。而他卻坦然地笑笑說:這些實驗的價值就在於告訴後人,這些材料都不適合做燈絲,可以使後人避免重復失敗,這離成功不是更近一步了嗎?的確,生活中任何一次探索,從本質上講,都是成功。
不僅科學的探索如此,其實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還記得1993年一個叫蒙特卡洛的地方嗎?還記得薩馬蘭奇向世人宣布結果的情景嗎?還記得澳洲人喜極而泣,緊緊擁抱的情景嗎?還記得12億中國人當時的極度失望嗎?一個即將到手的蘋果就這樣突然墜落了。自從1993年北京申奧敗給悉尼後,國人便刻骨銘心地記住了上面的每一個細節,我們不得不承受這失敗的打擊。但是,失敗沒能冷卻中國人的申奧熱情,挫折沒能阻止龍的子孫探索的步伐。正視失敗,勇於探索,不屈不撓,正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中國人在知道200O年奧運會主辦權的「蘋果」不屬於自己後,便移動梯子,自標指向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這只「蘋果」我們卧薪嘗膽,完善自己,扛起「新北京、新奧運」的大旗,終於在2001年圓了申奧夢。回顧昨天,在1993年的「世紀申奧」活動中,悉尼、北京還有那屬於全人類的奧林匹克,其實都是贏家!
失敗後的不斷反省,不斷探索,使我們摒棄了浮躁和對形式的過於專注,走向了成熟。最終我們不僅贏得了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權,而且還使中華民族的自信心空前高漲,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空前增強。
綜上所述,在追求與奮斗的旅途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遭遇挫折、失敗,但挫折有挫折的價值,失敗有失敗的意義,成功最終屬於不懈探索的人。我探索,故我成功!

㈣ 這個季節去哪旅遊最合適

冬季適合旅遊的地方有西藏、瑞士、卡拉庫勒湖、拉薩、大理。

1、西藏

冬季的西藏也很美,冬季是去西藏旅遊的淡季,不過今年西藏旅遊部門特推出了「冬遊西藏」優惠政策,其中目前公布的一條政策就是布達拉宮自11月1日起至明年3月15日將實行免費參觀!

冬季去西藏旅遊,可以去萬里冰封的納木措,冬日仙境般的羊卓雍措,雪後然烏湖的盛世美顏,去林芝欣賞「雪域江南」的魅力。

5、大理

1月大理旅遊推薦,任何一個季節都可以來大理旅行,春秋自不必多言。冬天的大理陽關燦爛,氣候乾爽,是有陣風。在大理古城沒有什麼不可以做的事,也沒有什麼非做不可的事。

在大理,一定要在花木扶疏的院落里讀書、曬太陽,讓大理冬日的紫外線把自己曬成健康的小麥色。

旅遊安全注意事項如下:

1、水上活動必須按規定穿著救生衣,勿超越安全警戒線,勿獨自下水;行走雪地、山路要小心謹慎;年邁和身體不適者勿參加劇烈或刺激性活動項目。

2、購物和娛樂消費要注意財物安全,保管好發票或憑證。

3、按不同季節、地區、出遊方式,帶好個人防護用品、常用葯品和證件。

4、遇到緊急情況或安全事故,撥打導游或當地報警、救護、投訴電話,並保護好現場和物證 祝樓主旅遊愉快。

㈤ 長江流經哪些省市自治區

幹流流經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於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6397km,比黃河(5464km)長900餘公里。

長江正源是一個寬闊的地理單元,它包括昆侖山至唐古拉山間的廣闊地域,東西長約400公里,南北寬約300公里,總面積達10萬多平方公里。

區內地形起伏和緩,平均海拔4400-4700米,年均氣溫-4℃以下,氣溫低,植被稀疏,常年凍土廣泛分布,動物種類簡單,多為高原特有的種類

(5)陸地景色擴展閱讀:

長江水量:

長江是中國水量最豐富的河流,水資源總量9616億立方米,約佔全國河流徑流總量的36%,為黃河的20倍。在世界僅次於赤道雨林地帶的亞馬遜河和剛果河(扎伊爾河),居第三位。

與長江流域所處緯度帶相似的南美洲巴拉那——拉普拉塔河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積雖然都超過長江,水量卻遠比長江少,前者約為長江的70%,後者約為長江的60%。

長江流域水資源總量9616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9513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2463億立方米,重復水量2360億立方米。由於流域人口眾多,人均佔有水量為2760m3,僅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4。

長江水資源特徵,主要反映在河川徑流的時空分布上,流域地表水資源量占水資源總量的99%;在地表水資源中,河川徑流量又佔96%以上。

汛期的河川徑流量一般佔全年徑流量的70%~75%。徑流地區分布也很不均勻,單位面積產水,以金沙江和漢江水系為最少,鄱陽湖和洞庭湖水系為最大;按行政區,青海、河南最小,湖南最大。

㈥ 什麼是自然景觀和陸地的海洋生物和植物

標志就是緯度 緯度越低 就是離赤道越近 動植物不同 反之 緯度越高 越冷 下面給你參考緯度的分布
緯度自然帶的存在早已為研究者們所承認,但關於地球陸地自然帶的劃分原則和數量,尚無統一的意見。這里所引用的地球陸地自然帶,反映了大多數學者所劃分的地帶,每一自然帶的典型和最富有表現力的特徵是植被類型,因而這也反映在這個自然帶的名稱及其特徵的描述上。

(1)熱帶雨林帶。分布於赤道帶的濕潤大陸地區和島嶼上,如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和東南亞的島嶼。本帶氣候屬於赤道多雨類型,終年高溫,各月平均氣溫在25℃以上;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在2,000 毫米左右。整個環境過度濕潤,適於熱帶雨林生長。這里樹種繁多,喬木高大,常綠濃密,林冠排列多層,林內藤本植物縱橫交錯,附生植物隨處可見。林中動物以鳥類和猿猴目為活躍。林下的風化殼上,發育著熱帶的磚紅壤。

(2)熱帶稀樹草原帶。位於熱帶雨林帶的兩側,在非洲和南美洲有著廣泛的分布,而在澳大利亞、中美洲和亞洲的相應地帶分布不廣。本帶氣候屬於熱帶干濕季分明的類型,最大的特徵是一年中有長達四個月以上的乾季。熱帶稀樹草原也稱薩王納群落,主要是由高大的禾本科植物所構成,在草本植被中間,零星地分布著成片的喬木或獨株的喬木,如非洲的波巴布樹、南美洲的紡錘樹等,它們具有能儲藏大量水分的旱生構造。熱帶稀樹草原的季相變化非常明顯,雨季草木繁茂,乾季草原呈現一片黃褐景色。善於疾馳的

食草動物在這里得到了很好的發展,食肉動物也很豐富,如斑馬、長頸鹿、犀牛、羚羊、獅、豹等。茂密的草本植物引起生草過程的發育,因此土壤中進行著腐殖質、氮和灰分養料元素的積聚,形成紅棕色土。

(3)熱帶荒漠帶。此帶位於副熱帶高壓帶和信風帶的背風側,在北非的撒哈拉、西南亞的阿拉伯半島、北美的西南部、澳大利亞的中部和西部、南非及南美部分地區表現明顯。氣候屬於全年乾燥少雨的熱帶乾旱與半乾旱類型,植被貧乏,有大片無植被的地區。植物以稀疏的旱生灌木和少數草本植物以及一些雨後生長的短生植物為主。動物種類和數量都很少,成土過程進行得十分微弱,形成荒漠土。

陸地上中緯度地區自然帶特徵

(1)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分布在南北緯30°~40°之間的大陸西部,如地中海沿岸、非洲大陸的西南端、澳大利亞大陸的西南沿海、北美洲的加里福尼亞沿海地區以及南美洲西部的智利中部。本帶氣候屬亞熱帶夏干型,主要形成常綠硬葉林帶,以常綠灌叢林為主,發育著褐色土。

(2)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分布在南北緯25°~35°之間的大陸東部,如我國的長江流域、日本的南部和美國的東南部、澳大利亞的東南部、非洲東南部以及南美洲的東南部。氣候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濕潤氣候,常綠闊葉林(又稱照葉林)是這里的主要植被,發育著亞熱帶的黃壤和紅壤。

(3)亞熱帶荒漠草原帶。本帶處在熱帶荒漠和亞熱帶森林帶(包括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和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之間,在北半球位於熱帶荒漠帶的北緣;南半球則出現在澳大利亞的南部以及非洲和南美洲南部的部分地區。氣候屬於亞熱帶乾旱與半乾旱類型。隨著由熱帶荒漠向緯度較高地區推進,年降水量有所增加,但最大降水量常在低溫時期,夏季則高溫、少雨,使本帶乾旱、缺水。植被類型屬於荒漠草原,通常生長有旱生灌木及禾本科植物,在較濕潤的季節里有短生植物的生長,土壤屬於半荒漠的淡棕色土。

(4)溫帶闊葉林帶。又稱夏綠闊葉林帶,主要分布於溫帶大陸的東部和西部(中部是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亞洲東部的夏綠林,包括我國東北和華北、日本群島、朝鮮半島、蘇聯的堪察加半島和薩哈林島等地區,受溫帶季風氣候影響,闊葉樹種類成分較歐洲豐富,有蒙古櫟、遼東櫟以及槭屬、椴屬、樺屬、楊屬等組成的雜木林。歐洲西部的夏綠林受溫帶海洋性氣候影響,往往形成單一樹種組成的純林,如山毛櫸林、櫟林等。北美洲夏綠林分布在五大湖以南,直到阿巴拉契亞山脈、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大西洋沿岸低地,這里主要是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植被以美洲山毛櫸和糖槭組成的山毛櫸林為主。溫帶闊葉林的土壤主要為棕色森林土、灰棕壤和褐色土。動物種類比熱帶森林少,但個體數量較多,主要以有蹄類、鳥類、嚙齒類和一些食肉動物為最活躍。

(5)溫帶荒漠帶。本帶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中部和北美大陸西部的一些山間高原上,以及南美大陸南部的東側。氣候屬於溫帶大陸性乾旱類型。這里植被貧乏,只有非常稀疏的草本植物和個別灌木;土壤主要是荒漠土。

(6)溫帶草原帶。從東歐平原的南部到西伯利亞平原的南部,這是一條東西走向很寬的溫帶草原帶;北美洲中部和南美洲南部的溫帶草原,由於一系列非地帶性因素的影響,改變了呈東西向帶狀的分布形式。溫帶草原的氣候屬於溫帶大陸性半乾旱類型,植被以禾本科植物為主;土壤主要是黑鈣土和栗鈣土;嚙齒類(如黃鼠、野兔)、有蹄類和一些食肉動物(如狼、狐等)是溫帶草原的主要動物。

㈦ 旅遊資源的特點有哪些

不同於土地、礦藏等傳統資源,旅遊資源一般具有廣域性、區域性、不可移動性、多樣性、永續性等特點。

(1)旅遊資源在地域分布上十分廣泛。可以說,在地球上任意一點都有旅遊資源分布。如在人口密集的陸地上有人們熟悉的各種自然、人文景觀,像黃山集地質遺產、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於一體。城市有體現人類智慧的現代建築,鄉村有濃郁的民俗及田園風光,人煙稀少的山區、沙漠,有原始、純朴的自然風光;在無人居住的陸地上則有人們不熟悉的特色景觀,如南極的冰雪;在海洋中有波濤洶涌的海浪和一望無際的水面,有奇特的海洋生物;在天空有瞬息萬變的氣象景觀。可以說,幾乎在地理圈范圍內的各個區域都有旅遊資源的存在。

(2)旅遊資源具有強烈的區域性。各種旅遊資源既是自然環境的組成部分,同時又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與制約,從而使旅遊資源產生區域性差異。如海島低地、熱帶風光、椰林竹樓、高山積雪、沙漠駝鈴等特色旅遊資源,均與所處的自然環境有關。不僅自然旅遊資源受自然環境影響,人文旅遊資源也在很大程度上由自然環境決定。人們在長期的生活與生產中,為了獲取適宜的生存條件,不得不順應自然、適應自然。因而,人類創造的各種人文景觀及文化遺產,也都受到了地理環境的影響,留下了區域特徵的烙印。以民居建築為例,四合院、小胡同是老北京的標志,窯洞是黃土高原特有的民居,內蒙古牧區的牧民則主要居住帳篷與氈房,西南部潮熱地區的居民更喜歡所謂「吊腳樓」,等等,這些民居的特點都與生活地的自然環境特異性密切相關。

(3)旅遊資源具有不可移動性。各種特色旅遊資源一般都集中分布在與其地理環境、區域環境相適應的地區,具有強烈的地方色彩、區域特徵。這正是旅遊資源個性特徵——不可移動性的體現。與這類地方色彩、區域特徵相適應的是自然環境的個性特徵,離開了個性特徵,建立在特色、個性基礎上的內涵與吸引力將消失或者大大降低。例如,把少量的秦兵馬俑運到外地去展出,由於數量有限,且脫離了兵馬俑博物館周邊地區強烈的「兵馬俑」氛圍,一方面,人們很難感受到深厚的歷史積淀,另一方面,由於數量上與兵馬俑博物館相去甚遠,人們根本無法感受兩千年前秦軍兵強馬壯、氣勢磅礴的陣容,體會秦始皇統帥百萬大軍「橫掃六合」、「北卻匈奴」、「南平吳越」,統一中國的宏偉業績。再比如湖南、貴州地區少數民族的吊腳樓,作為景點被移造到其他地區後,遊客通常很難理解為什麼費那麼大工夫建造似乎沒有什麼用途、還要不停爬上爬下的小竹樓。這也是許多仿造旅遊景點共同面臨的問題:模擬、逼真,甚至以假亂真,但由於缺乏區域環境的烘托氣氛,使遊客難以感同身受。因此,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應遵循屬地原則,即在旅遊資源地進行開發,而不是把資源遷移到其他地方,製造「人造景點」,為開發利用而開發利用。事實上,大量的旅遊資源也是根本不存在遷移可能性的。

(4)旅遊資源具有永續利用性。旅遊產業之所以被稱為無煙產業、綠色產業、朝陽產業,就是因為旅遊資源一般都具有永續利用性。對於大部分的旅遊資源,在旅遊過程中,旅遊者一般不能將其像食物一樣地消耗掉。如自然山水風光、城鎮風貌、名勝古跡、園林建築等所形成的旅遊資源,只是供旅遊者參觀游覽,旅遊者能帶走的也只是對它們的各種印象和美感,但絕無可能把這些旅遊資源也帶走。再如黃山風景區的招牌——迎客松,盡管每年都有百萬計的遊客觀賞、與之合影,但迎客松依然時時在迎客。由於這些資源不是實物消費形式的資源,因此,它們可以長期地為人們所利用。當然,也有少量的資源,如食品類的、消耗性的,在旅遊活動中會被旅遊者消耗掉,這在農家旅遊中體現得較為明顯,這些消耗性資源需要進行自然繁殖、人工飼養、栽培和再生產來補充。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長期使用也是相對的,在旅遊過程中這類資源也會出現退化,甚至消失,因此即使是長期使用資源也必須進行可持續開發,如黃山風景區對各景點進行輪休,即每一個景點在接待遊客幾年後就封閉一段時間,使該景點內的自然植被、生態環境能夠得以恢復。所以在開發利用中,需要重視通過各種保護措施,一方面減少其自然的、人為的破壞,另一方面進行生態恢復與環境保護等,延長資源的使用期限。

(5)旅遊資源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屬性。大多數旅遊資源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或文化屬性特徵,蘊藏著一定的科學性和自然的或社會的哲理。從這一層面上,旅遊活動不能僅僅停留在休閑、獵奇的水平上,更應該將其視為一種文化交流活動,通過觀光、游覽、參與和體驗,在得到各種美的享受之外,還能豐富閱歷、增長見識。例如,各種絢麗景色、博物館、遺址遺跡、經典建築,除了增加人們的歷史文化知識外,還能激發人們探索自然奧秘的激情、激發人們的思維。所以通過旅遊活動、通過欣賞美景,常常使一些思想者、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產生一些思想火花,甚至創造出歷史。如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每到一處名山大川,都會因景而發,留下膾炙人口的景點詩篇。旅遊資源的文化內涵雖是吸引遊人的一個重要方面,但要獲得這種文化享受,往往需要旅遊者擁有較高的文化修養與精神境界。當然,旅遊活動真正的內涵,實際上正是通過對景點的某些文化內涵的欣賞與領悟,找到旅遊者與景點之間在心靈上的謀和點,是進行旅遊增值開發的關鍵,也是旅遊產業與旅遊資源長期、永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此,旅遊開發不僅應深入研究旅遊資源的文化內涵,而且更應採取一定的措施,使蘊涵於景觀的文化內涵充分地展現給旅遊者,使其由單純的表面旅遊演化為內涵旅遊,從而增加旅遊資源的吸引力。

㈧ 年年歲歲花相似的句子

代悲白頭翁
年代:【唐】 作者:【劉希夷】 體裁:【樂府】
洛陽城東桃李花,
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惜顏色,
坐見落花長嘆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
明年花開復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
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復洛城東,
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
應憐關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
伊昔紅顏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
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台開錦綉,
將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卧病無相識,
三春行樂在誰邊?
宛轉蛾眉能幾時,
須臾鶴發知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
唯有黃昏鳥雀悲!
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岑參《山房春事》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莫回。劉禹錫《石頭城》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題都城南庄》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黛玉《葬花吟》
同來玩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 趙嘏 《江樓有感》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歐陽修《生查子》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歐陽修《浪淘沙》
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王勃《騰王閣》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
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李煜《子夜歌》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
梧桐半死清霜後,白頭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壠兩依依。
空床卧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賀鑄《鷓鴣天》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浪淘沙》其二 李煜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李白·《把酒問月》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李煜《虞美人》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元稹 《離思》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劉希夷和張若虛都是唐詩意境的開拓者,這兩句詩不僅在句式上相似,在意境和寓意上也很相似。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