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景觀
A. 龍岩旅遊景點有哪些
龍岩是距離廈門最近的內陸鄰海城市,不僅自然風光優美,還有神秘的客家土樓與光輝的古田會議紅色文化。以永定客家土樓為代表的「客家之旅」,冠豸山、龍硿洞、九鵬溪、梅花山為代表的「綠色之旅」,古田會議會址為代表的「紅色之旅」,使得龍岩聞名於世。福建省內最大規模的第五代主題公園,志高神州歡樂園,也為龍岩增添了一抹歡樂。
洪坑,一個居住著五百餘戶人家、二千多人的小山村,四面群山環抱。洪川溪,清澈,活潑,小巧,蜿蜒,穿村而過;站在溪橋上,看青山,如黛,連綿起伏;看兩岸,土樓,雄偉古樸。
永定客家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神化般的民居建築奇葩,以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功能齊全、內涵豐富而聞名於世,在中國傳統古民居建築中獨樹一幟,被譽為「東方文明的一顆璀燦明珠」,是福建省八大旅遊品牌之一。
B. 河源有哪些旅遊景點
河源旅遊景點名勝
源城景點
·文化廣場
·望 郎 回
·中山公園
·朱 門 亭
·亞洲第一高噴泉
·阿 婆 廟
·茶山公園
·筆架山風景區
·河源烈士陵園
·龜 峰 塔
·新豐江水庫大壩
·逍 遙 岩 ·太平風情街
·彩 雲 庵
·河源市博物館
·野趣溝風景區
·鱷湖青曲
·桂山風景區
·園中園
紫金景點
·紫金中山公園
·白溪水庫
·文天祥屯兵遺址
·學 宮
·佛母娘娘廟
·紫 金 觀
·桂山圍石樓
·道 姑 岩
·白溪自然保護區
·武 頓 山
·廟祖石南母寺
·九和溫泉
·越王山旅遊風景區
·公 館 ·蘇區革命遺址群
·天子嶂
·御臨門溫泉度假村
龍川景點
·九龍灣景區
·龍 潭
·七目嶂
·雞足山古鍾
·燕 仙 岩
·下 塔 ·佗 城
·霍山旅遊風景區
·水坑生態旅遊娛樂區
連平景點
·龍 岩
·風吹蝴蝶山
·聖跡蒼岩旅遊區
·黃牛石自然保護區
·文天祥二女墓
·溪山瀑布 ·陂頭岩洞
·水口塔
·黃潭寺遺址
和平景點
·合水大閣水上樂園
·和平十九路軍紀念
碑
·熱龍溫泉
·桃源仙石
·風動盤石
·仙女靈石
·翠山竹海
·小武當山
·對 江 塔
·太平天國時期兵工廠
·京九鐵路第一高橋 ·九連山華宇溫泉度假村
·五指山風景區
·湯湖溫泉度假村
東源景點
·東源樂村-四角樓
·中華養生文化庄園
·黃龍岩畲族風情旅
游區
·客家民俗博物館
·東江畫廊風景區
·蘇家圍客家鄉村旅
游區
·阮嘯仙故居
·新港自然保護區 ·皇龍岩
·萬綠湖
·南園古村
C. 梅州有多少風景名勝
梅州是全世界客家華僑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園,漫步其中,看著一幕幕似曾相識的美景與畫面,或許可以找到你自己家鄉的風土人情。著名的景點有五指石、葉劍英紀念館、靈光寺等。
五指石風景名勝區:
五指石景區具雄、險、奇、秀、幽、古之特色,有著「五指美景、人間仙境」的美譽。方圓16.8平方公里的景區內,有36座形態各異、惟妙惟肖的石山,呈現獨特的「奇峰林立,溝壑縱橫,赤壁懸崖」的丹霞地貌特色景觀,具有景點眾多、山勢雄渾,夾縫奇多幽遠、岩深洞幽,景緻朦朧變幻、富立體感,自然風光秀麗、景觀層次豐富的特色。這些經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化而成的神奇景觀,極具游趣,是五指石風景區最為突出的旅遊資源特色。
雁南飛茶田景區:
粵東首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坐落於葉劍英元帥的故鄉梅縣雁洋鎮。置身雁南飛,你能深深感受到源遠流長的客家文化、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和生態優美的旅遊文化。在這里有榮獲中國建築工程最高獎項——魯班獎的圍龍大酒店、圍龍食府,在這里可欣賞原生態的客家歌舞表演,品嘗可口的客家美食,領略多情的客家山水。
葉劍英紀念園:
葉劍英紀念園位於梅縣雁洋鎮虎形村,園內分人文秀區、紀念景區、生態林區、旅遊休閑服務區,融客家民居、現代建設於一體,再現了葉劍英元帥偉大光輝和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葉劍英曾三次在歷史轉折關頭「四兩撥千斤」,扭轉乾坤。毛澤東評價他「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湖塗」;周恩來贊譽他「疾風知勁草,板盪識誠臣」。
中國客家博物館:
「一日讀懂客家千年」,博物館位於梅州城區,是國內唯一收藏、研究、展示、傳承客家文化的國家級專題館,是集客家建築、客家藝術、客家風俗、客家風情於一處的「客家大觀園」。
靈光寺:
國家4A級景區,位於雁洋鎮境內的陰那山麓,離梅州城46公里。是廣東省四大名寺之一。靈光寺依山建築,自古遠近聞名,因為靈光寺有"三絕",第一絕是寺前草坪有兩棵柏樹一生一死。生者枝繁葉茂,傲然挺立;死者干大枝壯,枯死而不腐不朽;第二絕是寺里最壯觀的主殿大雄寶殿,經常香煙鼎盛,但不管任何情況下都沒有香煙薰人;第三絕是大雄寶殿後面山上綠樹繁蔭,但大殿屋頂上卻沒有一片樹葉。有心登上五指峰觀看日出美景和山頂風光者,可以頭一天到達靈光寺,第二天一早登上五指峰頂等待日出,幸運者還可能看到「靈光」的出現。
雁鳴湖旅遊度假村:
座落在偉人葉劍英元帥的故鄉雁洋鎮南福村,是梅州山區一顆璀璨的旅遊明珠。度假村以「觀光休閑度假、養生健身娛樂、生態環境保護」為主題,建有春暉園、夏曉園、秋實園三大景區。度假村內酒店、山莊別墅、茶藝館、滑草場、旅遊池、童趣園、娛樂城、綠島廣場、紫煙瀑布、梅池、銀湖庵、網球、羽毛球場、檯球館、玫瑰園、馬車驛站、幾十處亭台榭閣景點和配套服務設施一應俱全,是梅州人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客天下景區:
客天下景區位於城區,是廣東首家集旅遊地產、文化農業等為一體的旅遊產業園區,園內百米大型客家遷徙圖石雕、千米客家記憶浮雕、巨型客家墟日圖銅雕、亞洲最大千畝杜鵑園、古樸的客家小鎮……形同一座客家文化城。
長潭旅遊區:
景區號稱中國嶺南日月潭,位於蕉嶺長潭鎮,一川綠水,三省名揚,山如巫峽,水似瀟湘,景似灕江,移步換景,別饒風光。
湯湖熱礦泥山莊:
中國第一神泥。景區位於五華縣轉水鎮,溫泉水溫高達83度,溫泉浸泡千年的礦泥含有人體所需的60餘種微量元素,是養生保健的勝地。
神光山國家森林公園:
神光普照,雞鳴報曉。景區位於興寧市福興,古木參天,半山有一神光寺,歷來香火鼎盛,四季宜游。
龍鯨河漂流景區:
龍鯨河漂流,位於豐順縣西北部,漂程9.8公里,落差40米。漂流採用無動力充氣橡皮艇順流而下,在驚濤駭浪中感受"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刺激,激發拼搏進取的豪情,在有驚無險中體驗勇者的樂趣,盡享瀟灑。龍鯨河漂流景區分布有國內規模最大、數量最多、保存最完好、類型齊全的冰臼群,是三百多萬年前古冰川遺跡。
坪山梯田:
坪山梯田風景區距大埔縣城40公里,始建於明中期,完工於清初,距今有400多年的歷史,共有1200多畝,其中主體梯田680多畝,坡度多為25°-65°,沿一座座山坡層層疊疊,蔚為壯觀,從山腳連到山頂,從此山連到彼山,延綿不斷,少的數十級,多的有千多級。坪山梯田一年四季景觀各異,每年2月份,金燦燦的油菜花盛開;3、4月份和7、8月份水滿田疇 ,如珠鏈披掛;4、5月份和8、9月份,禾苗翠綠,如綠錦層疊;6月份和10月份,稻穗成熟,金黃無邊。
南口僑鄉村:
客家世界第一古村落。僑鄉村位於梅縣南口鎮,有500多年的建村史,村內保存著大量完好的圍龍屋,體現了濃郁客家風情。
三河壩旅遊區:
梅江、汀江、梅潭河在此匯成韓江,四江八岸山峰聳翠,如詩如畫。韓江東岸,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八一」起義軍三河壩戰役紀念園雄踞筆枝山頭;西岸,有全國最早的中山紀念堂、中山公園、「韓江源」石雕、明代古城、明代兵部尚書翁萬達墓等景點。此外,景區內還有明代古城、明代兵部尚書翁萬達墓等眾多人文景點。
高山圍龍:
粵東第一峰銅鼓峰。景區位於豐順縣,海撥1560米,在高山處有一座完整的客家圍龍屋,被稱為中國海撥最高的圍龍屋。
客家土圍樓花萼樓:
花萼樓建於明萬曆36年,距今有近400年的歷史,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整個土樓布局合理、通風採光、冬暖夏涼,現樓內還住著十多戶林姓人家。花萼樓設計精巧、結構獨特,顯示了客家人圓滿、團結、平均、平等的生活理念,是目前廣東土圍樓中規模最大、設計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民居古建築,是世界民居建築的一大奇觀。
D. 描寫梅州四季景色的詩句
梅州位於廣東省東北部,地處五嶺山脈以南,閩、粵、贛三省交界處,東北鄰福建省的武平、上杭、永定、平和四縣,西北接江西省尋鄔縣,西面連廣東省河源市的龍川、紫金縣,西南、南面與汕尾市的陸河縣、揭陽市的榕城區、揭西縣相接,東南面和潮州市潮安縣、饒平縣相連。下轄梅江區、梅縣、蕉嶺縣、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和平遠縣等6縣、1區代管興寧市。
梅州山多地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面積1.58萬平方公里,人口500多萬。梅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文化之鄉、華僑之鄉、足球之鄉"的美稱,素以文化教育發達著稱。
梅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南漢置敬州始,至北宋改為梅州,清朝設直隸嘉應州。1949年10月設置興梅專區,1952年8月並入汕頭專區,1965年建立梅縣專區,後改為梅縣地區,1988年改建為梅州市。現梅州城區為國務院頒布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梅州山區氣候溫和,資源豐富,山川雄奇險秀,終年滿山碧綠,風景優美,人傑地靈,古跡眾多,人文景觀獨具特色。梅州是全國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是名聞遐邇的"客家之都"。"先入為主,後來為客",所謂"客家"是相對於"土著"而言。客家的先民是中原漢族,由於戰亂、飢荒等原因,逐步向南遷徙,形成"客家人"族群。客家圍龍屋、漢劇、漢調音樂、客家山歌等無不顯現出古老的中原文化的韻味。廣東客家話主要流行於粵東北及粵北,今梅州、河源及韶關、清遠所轄地區。客家方言以梅縣客家話為代表。
梅州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景點有:始建於唐代的千年古剎靈光寺、陰那山、五指峰。還有歷史名人文天祥、祝枝山、韓愈的足跡,黃遵憲故居、丘逢甲、葉劍英故居等遺址,1965年,郭沫若先生來梅州視察時,留下「文物由來第一流」的贊美詩句。
近年新開辟了以"三高農業"、生態農業為依託的雁南飛茶田旅遊度假村、梅雁螺旋藻養殖基地、華銀墾殖場和鬆口饒志章萬畝林果基地等。還有開發利用當地天然資源而建的豐順溫泉旅遊度假區。
E. 龍岩一日游最佳選擇去的景點有哪些求推薦
龍岩一日游最佳景點推薦:福建土樓(永定)旅遊景區,連城梅花山,石門湖。
1、福建土樓(永定)旅遊景區。
石門湖由石門水利樞紐工程的興建使西峽縣城北部崇山峻嶺間形成了西峽平湖的又一景觀,石門湖風景名勝區。景區總面積十多萬畝,水域面積萬余畝,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主要源頭之一。景區內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豐富。青山綠水、藍天白雲,融為一體,是人們旅遊、休閑度假的理想之地。
F. 漳州旅遊必去十大景點有哪些
漳州旅遊必去的十大景點有:田螺坑土樓群、漳州東南花都花博園景區、尋夢谷、漳浦六鰲翡翠灣濱海度假區、唐山過台灣石雕園、濱海火山地質公園,漳州馬鑾灣,漳州東山島風動石,漳州東山島,福建土樓·華安景區。
人們常說,到了閩南,不到東山,是一件憾事;而到了東山,不到風動石,則更是一大憾事。的確如此。這風動巨石聳立在陡崖上,高4.37米,寬44.47米,長4.46米,重約200頓,上尖底圓,狀似仙桃,巍然「擱」在一塊卧地凸起且向海傾斜的磐石上,兩石的接觸面僅為十餘平方厘米。
狂風吹來時,巨石輕輕搖晃不定,人若仰卧盤石上,蹺起雙足蹬推,巨石也搖晃起來,但又不會倒下。
G. 梅州旅遊必去十大景點有哪些,比較值得去的是哪些
我們去梅州旅遊,必去的觀光景點有十個,分別是:梅州雁南飛茶田景區、雁鳴湖旅遊度假村、橋溪客家民俗文化村、葉劍英紀念園、龍岩寺、盤古步行街、葉劍英紀念館、丙村仁厚溫公祠、南華又廬、王壽山。
下面我重點介紹兩個最有特色的景點:
雁南飛茶田景區
景區是4A級的度假村,度假村內有居住別墅,古典的園林,純天然的農家菜,特色的客家美食,文人雅客喜愛的涼亭、充滿詩情畫意的小屋,優美的自然風光,好嚮往這種生活。度假村背靠陰那山省級風景名勝區,是一個融茶葉生產、生態公益林改造、園林綠化、旅遊觀光、度假於一體的生態農業示範基地和旅遊度假村。雁南飛茶田把農業與旅遊有機結合,融茶葉、水果的生產、生態公益林改造、園林綠化和旅遊度假於一體的生態農業示範基地和旅遊度假村。
H. 梅州客家文化的梅州景點
葉劍英元帥故居:葉劍英元帥故居位於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雁上村,距梅州市區33公里,是一幢普通農舍,屬於典型的客家圍屋。故居室內陳設簡朴,有葉劍英當年用過的床板台凳等生活用品,1989年被列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緬懷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葉劍英元帥的光輝業績,海內外鄉親捐資在故居旁興建了「葉劍英元帥紀念館」。紀念館設有五個陳列室,展出葉帥珍貴照片200幅和生前用過的實物50件。門前聳立著2米高的葉帥銅像。 泰安樓位於梅州市大埔縣縣城龍崗村,建於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4年),距今已有241年的歷史,是國內極為少見的石方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泰安樓]
泰安樓及附屬建築佔地面積6684平方米,其中主樓佔地2577平方米,兩側書齋佔地2764平方米,門坪及花台佔地1325平方米,共有200個房間。泰安樓屬磚石木結構建築,坐東北向西南,呈四方形,長49米,寬52.6米,門口有寬闊的門坪和水塘。樓高11米,分三層,一層牆寬為0.92米,三層牆寬0.44米,一、二層外牆為石牆,三層外牆壁及內牆為磚牆。因樓外牆為石牆,故該樓俗稱石樓。該樓一至三層四周向內設前走廊,一層走廊的柱子為上木下石,二、三層為木柱,三樓前排中廳設有祭壇,為防外患,三層除前廊外還設有後走廊。一、二層不設窗,三層才開窗,並設有槍眼,整座大樓只有一個大門出入,門板鑲上厚厚的鐵皮,大門頂有蓄水池,供滅火之用。
[大門]
泰安樓的大門非常獨特,乍一看,眼前一座雄偉的門樓,細一看,這門樓原來是鑲嵌在牆上的。據說,這樓的主人是做生意發家的,沒有功名不能建門樓,後來他靈機一動,就想出了個絕妙的辦法做了個假門樓。大家看,是不是足以亂真呢?
[樓中樓]
內中軸線主體建築為平房,分上下二堂,上堂書「祖功宗德」陳列藍氏先祖神主牌,並作為祭祀的祠堂,堂左右側設有廂房,樓內平房四周為天井,三層方形樓房把主體平房環抱在中間,形成樓中有屋、屋外有樓的格局。樓的兩側各有一座書齋,是供讀書求學的場所,樓內右側天井有口水井,井水清澈可口,現仍可飲用。
興建泰安樓時有個有趣的故事,樓主人藍少垣公在該樓工程進到第三層時,他把辦公地點也搬到二層的一間房子里,規定凡前來領工資的工人不管是誰,都要手提兩塊磚到三樓後才來領工資。那時候的工資是每日清算,結果就這樣節省了建三層所用火磚的搬運費。從這里可以看出當時樓主的聰明智慧。
[客家風情博覽館]
規劃泰安樓布置客家生產、生活用具、客家服飾、客家名人風范等展區,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大埔客家的人情風貌。其中一樓的客家發展史、生產、生活用具,客家服飾、節慶活動用具展區,詳細地記載了千年來大埔客家人的發展、生產、生活情況;二樓為大埔古文物、樓主人生平、客家名人風范、客家民居、名寺名址圖片模型展區、客家珍奇風物資源展區;陶瓷文化、開國100位將軍書畫、埔藉108位將軍生平事跡、華僑事跡、名茶文化、客家美食文化等展區。目前,布展工作正在進行。
據說泰安樓的藍姓祖公極為節儉,原計劃在樓右側也建一個同樣的方石樓,構成鴛鴦樓,後因意外早亡,計劃沒有實現,成為現在的單片樓,實為遺憾。
泰安樓歷史悠久,規模雄偉、粗獷,布局合理、科學,文化內涵豐富,是客家民居建築的一大奇觀,也是中國與世界民居建築史上的文化瑰寶。2000年底,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司、中國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秘書長郭旃前來此樓考察後,認為該樓是研究中國
古代民居建築和客家歷史文化及民俗風情的「歷史人文博物館」,完全符合世界文化遺產申報條件,現大埔正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陰那山位於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靈光寺位於陰那山半山海拔約500米處。唐僧潘了拳來此開山建茅寮,他圓寂後,人們在此建寺,名聖壽寺。現存殿堂為明清及以後建築。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擴建後改今名。
靈光寺布局奇巧,主殿以「菠蘿頂」建築為最大特點,乃全國罕見,堪稱廟堂建築藝術的傑作。這個最大的佛殿(又名「菠蘿殿」),重涯吧檐歇山頂,面闊三間,寺內香火盛時,殿內仍不留一絲煙縷,殿頂亦片葉不留, 可能與菠蘿頂有關,這是建築科學史上的一大傑作。寺前有古柏兩株,一榮一枯,相傳為潘了拳手植,至今已逾千年。枯柏經300餘年而不朽,人稱「生死樹」,給靈光寺更添了幾分神秘。
從靈光寺沿山登6750級石階可到海拔1297米的最高峰-玉皇頂,凌晨2時可觀日出。歷代名人墨客游覽此處,留下許多詩詞墨寶。
靈光寺是廣東省四大名寺之一。創始人為唐高僧潘了拳,他於咸通二年(861年)圓寂後,始由村人建立寺院,初名「聖壽寺」,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歷史。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粵東監察御史梅鼎捐錢擴建,更名靈光寺,現正門石匾上所刻「靈光寺」三字,就是梅鼎寫的。
梅州靈光寺依山建築,面積10000多平方米,自古遠近聞名,吸引大量遊人參觀,為什麼呢?因為靈光寺有「三絕」。其一絕是:寺前草坪有兩棵柏樹一生一死。生者高30多米,枝繁葉茂,傲然挺立;死者高度相當,干大枝壯,枯死而不腐不朽。這就是稱為「廣東寶樹」的「死柏」。此柏樹是建「聖壽寺」之前潘了拳親手種的,樹齡達一千六百年以上,那株枯樹也死了近四百年,卻與生的那株幾乎同樣高大,前幾年,珠江電影製片廠曾拍過一部電影《生死樹》,就是以這兩株樹為背景。
其二絕是,寺里最壯觀的主殿大雄寶殿,經常香煙鼎盛,但不管任何情況下,都沒有香煙薰人,是什麼原因呢?傳說是因為殿頂的藻井所起的作用。這個藻井,是用1000多塊精製的長方木構成的螺旋形藻井,俗稱為菠蘿頂,結構巧妙奇特,是寺廟建築藝術的傑作。在我國這樣的菠蘿頂僅有兩處,另一個是北京天壇的方形藻井。這個菠蘿頂妙就妙在它會把大殿內的香煙及時吸到殿頂迅速排出,而不會使殿內遊人被煙嗆著。其三絕是大雄寶殿後面山上綠樹繁蔭,但大殿屋頂上卻沒有一片樹葉,這究竟是什麼原因?至今仍是個謎。
靈光寺除大殿外,還有金剛殿、羅漢殿、諸天殿、觀音閣、鍾鼓樓、經堂、客堂、齋堂等。此外,靈光寺還有不少神奇傳說,如「五色雀」、「無篤石螺」、「片生熟魚」,以及一些珍稀植物等靈跡。
梅州靈光寺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現已修整一新。由於梅州市人民政府重視和海外僑胞的資助,修建了「三柏軒」、「觀音閣」,塑制了「三寶」、「十八羅漢」、「二十四諸天」等像,以及重建了山門、歇石亭、粲花館、陶茶亭、古銀橋。目前,它與附近景點「葉劍英紀念館」和「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雁南飛度假村」相襯聯輝,吸引著不少海內外遊客。有心登上五指峰觀看日出美景和山頂風光者,可以頭一天到達靈光寺,第二天一早登上五指峰頂等待日出,幸運者還可能看到「靈光」的出現。 一、客天下旅遊產業園的基本情況
客天下旅遊產業園位於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東升工業園旁,佔地面積2000公頃,於2006年3月29日開工建設,預計投資總額30億元人民幣。
客天下旅遊產業園是我國首個旅遊產業園,經梅州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園區由原生態的自然山巒和東升工業園、坢坑、小密三大水庫組成,集「吃、住、行、游、購、娛」和教育、科研、文化為一體,是市委、市政府的重點建設工程,是梅州市「解放思想、綠色崛起」的先鋒,是世界客都的一張「新名片」。
客天下旅遊產業園主要由「十大文化工程」和「五大景區」組成。這十大文化工程包括:客家鼎、客家賦、百米大型客家遷徙圖、客家墟日圖、印象客都、潘鶴四大雕塑、作家莊園、客家祠、梅花園、客天下巨石廣場等十個文化含量極高的項目。五大景區則包括客天下廣場、客家小鎮、千畝杜鵑園、郊野森林公園、聖山湖五個景區。
二、客天下旅遊景區的主要景觀
(一)世界大鼎——客家鼎 客家鼎,高10.99米,長、寬各8.8米,現已設計完成,正在後期完善階段。方形鼎狀,象徵中國四面疆土遼闊;1099厘米的鼎高,寓意客家人追求「十全十美,長長久久」之意; 「尊祖炎黃,中土發祥,客滿天下,鑄造輝煌」銘刻於鼎的內部,冀望客家鼎維系客家人濃厚的情誼,護佑天下客人康健平安。
(二)粵東長賦----客家賦 粵東最長的《客家賦》已建設完工。自西晉亂世到中華盛世,自中原聖地到世界客都,自貴胄名流到翹楚巨擘…一部《客家賦》洋洋千言,道盡客家人的懷仁重義,堅強奮斗,敢為天下先的客家人精神,更展示出世界客都梅州的盛世風華,不愧為了解客家歷史和客家人精神的經典篇章。(三)粵東最長----百米大型客家遷徙圖 「百米大型客家遷徙圖(浮雕)」,以百米長卷的形式創作,以浮雕的形式展現,是粵東最長的浮雕圖,現已設計完成,正在後期完善階段。「遷徙圖」再現了客家輝煌的歷史,展示出當代客家人的風貌風采。
(四)客家民俗風情的生活長卷----《客家墟日圖》 這是一座如宋代《清明上河圖》式的,反映客家山鄉民俗風情的生活長卷浮雕牆。全長46.6米,高2米,在這幅長卷中,出觀的人物有510餘人,展現了多種客家墟日民俗風情和繁榮的商業氛圍,多種具代表性的客家民居、建築,是一幅洋溢著客家風情的生活畫卷。
(五)大型客家文化匯演----客都印象 以「客家生活」為總題,通過聲樂、舞蹈等表演藝術,把客家的音樂資源、民俗風情完美地結合,寫意地將客家的經典山歌、客家文化、客家風情等元素創新組合,表現世界客家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精髓,詮釋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
(六)中國大型雕塑群
《客家婦女》雕像,高3.9米,整個雕像以青銅灌注而成,以一位頭戴涼帽,身穿大襟衫,背著小孩,乎扶犁耙,赤足在田野耕作的傳統客家婦女形象為主題,它象徵著客家女的溫柔、善良、孝順、勤勞、賢惠。 《客家母親》雕像,高2.9米,整個雕像以青銅灌注而成,創造了在大地回春的盛世下,一個慈祥,充滿愛意,呼喚天下客家遊子歸來的客家母親形象。《自我完善》的形象是一塊壁立的大理石上,一位少女上半身的精美雕像已被鑿出,下半身仍與未經雕鑿的大理石渾然一體;她右手舉錘,左手持鑿,繼續在雕琢著自己的軀體……該雕像反映的是宇宙萬物,在自我完善中求得完美,永遠不完善卻永遠追求完善,這就是生存與發展的真諦。
《笑到最後》意喻世界客都實施綠色崛起戰略,彰顯後發優勢,笑到最後。
(七)中國當代名家群星匯聚----作家莊園 聚集王蒙、金庸、賈平凹等近百位中國著名作家的文學精髓,用不同的風格展現出文化的博大。作家莊園不但可以感受到中國文學藝術的魅力,更能感受到我國當代的書法技藝,以其獨有的藝術魅力必將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個重要魁寶。
(八)客家人的搖籃----客家祠 客家祠背靠聖人山脈,異秀天然,將是天下客家人尋根問祖、崇文重教之地,成為客家人的禮儀朝奉及民俗活動的地方。客天下客家祠的誕生,更是「客商」的朝奉地,從此開啟客家人「崇文重商」的歷史新篇章。
(九)南國賞梅好去處----梅花園 高風亮節的梅花,自古備受贊揚,毛澤東主席的詩詞《詠梅》、葉劍英元帥的《梅》很好的詮釋了梅花的精神。作為世界客都梅州的市花--梅花,更是體現了客家人堅強、敢於拼搏的精神。客天下梅花園,共種植10000多棵梅花,數十種品種,極力打造成為南國最具觀賞價值的梅花園。 梅花園入口處,設有梅花亭,亭內刻有數幅令人心儀的詩句,真讓人流連忘返。順著步行登山道,步行150米就可以到達梅花園,園中有一棵至今保留了300多年的古梅花樹。
(十)石雕藝術華夏一絕----客天下巨石廣場 客天下巨石廣場由粵東最大的景觀蠟石王、世界著名雕塑主題小品、音樂噴泉等景觀組成,耗資一千多萬巨資打造,石雕藝術和自然景觀天人合一,成為梅州的一大景觀奇跡。石王高9.9米,重138噸,是目前粵東最大的景觀臘石,從發現到挖掘,歷盡千辛足足用了三年的時間,最終順利落戶客天下巨石廣場。石王姿態優雅大氣,體現出客家文化「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內涵,體現客家人正直勇敢,艱苦奮斗,腳踏實地的精神。
(十一)客天下廣場 客天下廣場佔地80000平方米,集旅遊、購物、休閑、娛樂等為—體,主要由客天下文化廣場、客天下萬福廣場、客天下兒童廣場、客天下風箏廣場、客天下愛車廣場五部分組成,是梅州規模最大、功能最新最全、文化含量最高、十重立體造景、移步換景的國際化廣場。建築完美融合客家千年的建築文化和現代建築語言,是新客家建築中的奇葩,更是准確的詮釋了世界客都的真諦。走進客天下廣場,浮現在眼前的是廣場,更是令人流連忘返的大公園。在這里,遊客能靜心漫步,曲徑通幽,穿山鑽洞,登高眺望,趣味無窮。 客天下標志塔,塔高32.99米。抱鼓石、石桿旗、馬頭牆,燈籠等經典的客家元素在標志塔煥發出新的生命力。直沖雲霄的標志塔,如巨椽一般,在中國的山河上書寫著客家人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客家人從此走出圍龍,走向世界。
(十二)客家小鎮(一期) 佔地面積:35000㎡;建築面積:8000㎡;精美客棧客房80間。 客家小鎮文化結構: 客家手工釀酒文化;山歌文化;客家飲食文化;新客家民居建築設計文化;民居文化(客家油畫);泥塑文化。
(十三)千畝杜鵑園 千畝杜鵑園號稱是亞洲最大的百花園。客天下千畝杜鵑園,佔地3000畝,是亞洲最大的百花園,共種植30多萬棵,100多個品種的名貴花木。 雲錦杜鵑、毛白杜鵑、黃杜鵑、比利時杜鵑…白色的、紅色的、紫色的、花白的…漫山遍野萬紫千紅,成為花的海洋,花的世界,好不壯觀。
(十四)郊野森林公園 郊野森林公園「綠野仙蹤」,離城區最近、保存最完好的原生態森林。豐富的原生態植被自下而上錯落有致的分布,古樹參天,天然生成,國家保護級珍貴樹木枝繁葉茂,遮天蔽日,釋放出大量負離子和鮮氧,成為天然的大氧吧。 人境廬,是清末愛國詩人黃遵憲的故居,坐落在廣東梅州市區東郊周溪畔。
人境廬取意於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暄」的名句。1884年春,由黃遵憲親自設計建造,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門楣上的「人境廬」三個字,為日本書法家大域成瀨溫所書。廬舍築有花圃、假山、魚池、五步樓、十步閣、息亭、七字廊、無壁樓、卧虹榭和藏書閣等。曲徑回欄,花木掩映,景緻清雅。黃遵憲晚年蟄居人境廬,創作大量詩歌,並自選和編訂了《人境廬詩草》。
這座故居佔地面積不大,但建築精巧,布局合理,裡面有會客廳、書房、卧室、藏書室、無壁樓、五步樓、十步閣、息亭、花壇、假山等,藏書室內有黃遵憲的各種著作和讀過的書共八千多冊。 廬中保留著黃遵憲親自撰寫的對聯,如會客廳對聯:「萬丈函歸方丈室,四圍環列自家山」,另有一聯:「有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從五步樓、十步閣、望百步長江」,都十分形象地描繪了這故居的環境。進入人境廬,你就會感到這是別開生面的文化景觀。 1980年,政府撥出專款,並得到香港嘉應商會大力資助,進行全面修復。1985年,紀念黃遵憲忌辰八十周年之際,梅州各界人士雲集人境廬,為黃遵憲漢白玉像揭幕。人境廬被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名人:
黃遵憲,字公度(1848-1905),別號人境廬主人,清代廣東嘉應州(今梅州市人)。中國近代卓越外交家,啟蒙思想家,改革家,著名愛國詩人。歷任清廷駐日本、英國參贊,駐美國、 新加坡總領事,湖南長寶鹽法道,並署理按察使。為紀念黃遵憲這位近代先賢,人境廬於1982年3月修復竣工並辟為紀念館形式正式對外開放,1994年3月成立了「梅州市人境廬文物管理所」,進行專門保護管理水平。現評定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現代優秀建築物。 雁鳴湖旅遊度假村由旅港實業家、廣東華銀集團公司董事長、梅州市榮譽市民陳彩銀先生投資3億多元,從1996年起開發興建,經過5年多的精心雕琢,至2001年9月28日正式向遊客開放。度假村坐落於偉人葉劍英元帥的故鄉——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南福村,距廣東梅州市城區38公里,佔地一萬多畝,是粵東地區規模最大的旅遊度假勝地。由於度假村在開發創新方面成績卓越,先後獲得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全國青年文明號、廣東省文明窗口單位、廣東省文明單位、梅州市重點旅遊示範區等榮譽稱號,是廣東省重點農業、林業龍頭企業基地和省、市、區「高標准現代化生態農業開發示範區」。
雁鳴湖旅遊度假村的設計構思,均參照道家「天、地、人和合」的養生理論,以其獨有的野趣綠色生態環境,按春、夏、秋、冬四季輪回的概念,興建「春暉園、夏曉園、秋實園、冬融園和森林公園」等多個景點和生態園區。
春暉園
春暉園,又稱「雁鳴春暉」。春,春意盎然;暉,朝氣蓬勃。遊客中心就在度假村的入口處。從雁鳴大道進入「春暉園」,依次進入其它園區的還有怡和大道、金柚大道、靈音大道、銀湖大道,條條游路,環形相通,總長伍拾貳公里。春暉園,又稱「雁鳴春暉」。景區內有遊客中心、梅池、萍池、雁陽紫煙、嘉應流鑫、疊玉亭,沁芳亭、柚香園和金柚大道等景點,營造「天上人間」、「夢幻仙境」的世外桃源美景。清靜、明亮;是「天、地、人和合」道家意念里的「天境」。雁陽紫煙、嘉應流鑫是人工瀑布。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活水,來自五指峰陰那山清泉;紫煙,是李白詩中的詞,大家都十分熟悉。大雁朝陽生紫煙,美如飛珠濺玉,燦若紅霞。鑫,含義是長盛。令人聯想到客家文化的源遠流長。梅縣區客家人既是中原人,又非中原人,他們既保留了中原文化的精華,又排除了「老化」的基因,向前發展,如活水長流。
夏曉園
「夏曉園,又稱「雁陽夏曉」。夏曉,如日初升,象徵國富民強。景區內有百葯園、鳳凰閣、花果天地等。這里是「花果天地」,有梅州金柚、臍橙、龍眼、芒果、楊桃、台灣甜棗、蜜桃等優質水果,總面積有兩千多畝。
其中最著名的是鳳凰閣和千手觀音,鳳凰來息,千年一見。貴客登臨,萬福齊至。鳳凰閣乃度假村最高點,登高遠眺,萬千氣象齊奔眼底,真有一覽眾山小的暢快之感。千手觀音,純金打造,祈福襄助,平安如意。
秋實園
秋實園又稱「嘉應秋實」。因園內湖泊叫「雁鳴湖」,度假村就因此而取名。
秋實園是度假村的中心區域,園內興建有石壁驛站、益壽廊、銀湖大酒店、碧野茶藝館、滑草場、網球場,空中飛人、雁棲洲、迷你蹦極、鐵索橋、童趣園、金頂娛樂城、康樂中心、別墅村等旅遊娛樂設施豐富多彩、其樂無窮。在這里人們可以嘗試體驗空中飛人的驚險刺激或輕舟雁鳴湖畔,盡享青山綠水的閑情逸致。
冬融園
冬融園的主要景點有會議中心、銀湖賓館、水上高爾夫練習場、南葯基地、百葯谷、養生場、攀爬場等等。冬融,象徵融和。梅州市梅縣區是全國著名的華僑之鄉,有旅外橋胞800多萬,他們回到故鄉,必然要浸潤度假村溫暖祥和的氤氳。
2001年9月28日,這里曾舉行隆重的開業慶典和歌舞晚會,有六七千海內外嘉賓和觀眾參加。還在這里舉辦南葯種植開發基地,中國南葯標准化種植試驗園從此在這里綻開。隨著人類生存環境的變化,國內外「回歸自然」理念深入人心,具有五千年遺留的文化瑰寶,以中葯為主體的東方醫葯國際科技熱潮正在興起。南葯是熱帶北界以南氣候濕潤的結晶,種類繁多,度假村採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以葯促旅,葯旅結合」,逐步把雁鳴湖建成「中國南葯養生旅遊度假第一村」,把南葯上升為經濟優勢、產業化優勢,成為度假村的特色,超越傳統,走向世界。 梅州千佛塔坐落於梅州市區東郊大東岩山頂。
據清光緒《嘉應州志》載,由南漢王劉鋹始建於大寶八年(公元965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鐵塔分為七層,身高4.2米,呈四方形,塔底邊長1.6米,為生鐵鑄成,每面鑄有大小佛像250個,四面合計為一千佛,故名千佛塔。原塔建於修慧寺,因寺毀,清乾隆初年嘉應州官王者輔將鐵塔移於梅州梅城東岩山頂,上面蓋亭宇,周圍築欄桿,並砌石階,以供游覽者登臨觀賞。梅州千佛塔與廣州光孝寺的東西鐵塔是同一歷史年代的遺物。梅州千佛塔按每一面計算,第二層有77尊佛、第三層67尊佛、第四層57尊佛、第五層37尊佛、第六層12尊佛,合為250尊佛,四面共計滿千佛。第四層的佛像中,四面各有一尊大佛坐在蓮花池座上,它們是東方善德佛、南方施壇德佛、西方無量壽佛、北方相德佛。第七層是合尖頂,塔旁建有黃遵憲的《南漢修慧寺千佛塔歌》、丘逢甲的《南漢敬州修慧寺千佛塔歌》等碑刻,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0年,在梅州市人民政府支持和海內外熱心人士捐款資助下,由千佛塔寺住持釋明慧法師,耗資4000多萬元,在大東岩山頂建造九層石塔,並經上級批准,將南漢千佛鐵塔移置於新千佛塔底層,統稱為千佛寶塔,由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題署塔名,新建千佛塔九層高36米,千佛塔全用花崗岩石砌築,高9層36米,高聳雲天,氣勢宏偉。佛塔首層安放著鑄於南漢時期的千佛鐵塔。二 至八層內壁鑲嵌著千尊漢白玉佛,第九層安裝一口一噸重的大銅鍾,並在該層內牆存放千尊小金佛,塔內上下共有佛像三千尊。塔頂則為一座小巧玲瓏的石塔,形成塔下有塔、塔中有塔、鐵佛玉佛金佛共容一塔的特色,被譽為寶塔建築藝術一大奇觀。沿塔梯盤旋而上,石塔外圍砌築走廊、欄桿,供遊人登高憑欄眺望,秀麗的梅城風光盡收眼簾。千佛殿與九曲文化游廊連接一體,成為梅州市和粵東地區的一大名勝。 平遠省級風景名勝區五指石,位於粵、贛、閩三省交界的梅州市平遠縣差干鎮內。匯聚了「丹霞地貌、森林生態、人文古跡」三大景觀,具雄、險、奇、秀、幽、古的特色。1992年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國家級自然序數旅遊景觀」之一;1999年被省旅遊局確定為「省級旅遊景區」;同年3月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0年9月被省旅遊局確定為「廣東省休閑度假好去處」。
遠看五指石,岩崖峻峭,形如伸展的五指,拔地而起,直刺雲天,故名「五指石」。五指最高峰海拔460多米。五指石擁有豐富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資源。景區內擁有「五奇」(奇石、奇藤、奇縫、奇樹、奇洞)、「八景」(劍門、石林寺、聰明泉、混元塔、一線天、仙人床、隆武殿、青雲路)和淡靜居、蝴蝶谷、生態樂園等勝景60多處。五指石具有豐富的野生動物植物資源,高等植物70科200餘屬1000多種,野生動物30多種。五指石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春天不冷、夏天不熱、秋天不燥、冬天不寒,旅遊季節較長,奇山異景,林密泉清,故有「靈秀甲天下,差干小桂林」之美喻。原國家文化部副部長呂志先暢游五指石後,題詞贊曰:「五指美景人間仙境」,是南粵大地新興的旅遊佳境。 七目嶂風景區,位於梅州市五華縣大田鎮,毗鄰河源、紫金、龍川、三縣,距五華縣城約45公里,總面積58.5平方公里,是原始次生闊葉林區,也是廣東省最大的天然闊葉林區之一。被譽是「物種寶庫」的粵東最大的自然保護區。
七目嶂自然保護區物種繁多,經專家考證的就達2000多種,其中屬國家保護的珍稀瀕危植物有桫欏、三尖杉、吊皮錐、紅椿等15種,動物有雲豹、雉雞、穿山甲等,稱之為「物種寶庫」實在是名不虛傳。
七目嶂自然保護區不但物種豐富,而且自然風光秀麗,景色十分迷人,群峰俊俏,峭壁險要,飛瀑深潭,古藤橫空,山溪清澈,雲海茫茫等秀麗景點舉不勝舉,定會使遊客美不勝收。
同時,喜歡攀高峰的遊客,可以登上五華制高點—海拔1318米的七目嶂主峰,河源、龍川、紫金、五華四縣山川秀色便可盡收眼底。相傳,詩人蘇東坡游七目嶂後,對七目嶂的秀麗景色贊不絕口,曾寫下不朽詩作《石馬詩》。
七目嶂上的「海底世界」,在不到二公頃的小盆地中。由千百個大大小小的岩石,構成了無數栩栩如生的海龜、海牛、海貝、海蛙等海洋生物形狀,它們分別擺成了不同姿態,有的如「海龜望月」,有的如「龜牛親吻」,有的如「螃蟹上岸」,這些千姿百態、形神逼真的景緻,就象神話一般,堪稱世界一絕。
I. 介紹河源市的基本情況,幾個著名景觀飲食及客家人等方面描述
每個人的身體最重要 第一,不安全,每種快速減肥的方法都是以破壞你身體的某些功能為前提,而且不宜長期堅持 ,幫助你減肥的,這些方法往往是某種單純的營養物質在做怪,讓你的身體得不到更多的營養,單一的營養會使身體缺乏營養而導致頭暈等症狀. 第二、這些所謂的快速減肥法,都強調3天、5天、一個星期,不宜時間長 ,但是 ,由於短期的減肥,根本無法讓身體處與習慣狀態,在恢復飲食後,就會反彈,其結果就是越減越肥。 我所提成的減肥方法,是經過了3個多月的快速減肥法後,結合一些實際經驗以及網路中的資料和朋友的幫助,而做的一些計劃,而我深信,這個方法會讓你在吃飽的同時,達到減肥的作用。 建議你健康減肥。通過飲食來減肥。 以下方法都是我試過的,我是屬於喝水都會胖的那種體形,試過三日蘋果餐,青瓜雞蛋減肥法等十餘種方法,不過都沒有明顯的作用。但是用了這幾個方法後,感覺效果不錯哦!希望對你也有效! 要注意少吃多餐,而且一定要做到:「早上吃的好,中午吃的飽,晚上吃的少。」 一、如果你受得了姜的味道的話,可以喝薑茶水。 生薑紅茶的製作方法:從中醫的角度我們已經知道,紅茶和生薑有暖身作用。飲用生薑紅茶有益增強身體代謝機能,提高脂肪的燃燒率。促使以前因為飲食過量而囤積的廢物排泄體外。 材料:紅茶一包(綠茶也可以) 去皮生薑五片 蜂蜜適量 做法:把紅茶包和生薑一起放入杯中,用九十度以上水沖泡。 等稍溫後放入蜂蜜 要點:如果感覺到肚子有灼熱的感覺時,要考慮減少生薑的用量 一天飲用2至6杯就好 有個空姐就是喝這個減肥的哦,一個星期就瘦了五公斤啊!希望對你也有用啊! 小建議:建議你每次飯前喝碗湯或者水也行,這樣在吃飯的時候你有飽的感覺就會吃得少了,而且吃飯時要細嚼慢咽。飯後最好站立半個小時,以免脂肪堆積在小肚子,形成小肚腩!二、做仰卧半起,比仰卧起坐效果更加明顯,和仰卧起坐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鍛煉時,上半身不是全部坐起,上半身起來的角度,要和地面保持15度的角度,做此運動時,你會發現,腰腹需要用很大的力,所以很痛苦。 每天需要分5次做,每次30下,5次之間的間隔最好不要超過1分鍾,做完後輕輕按摩腰腹部。 這是體育專業人士教授的,只要堅持此運動,半個月內,就可以見效。不過先聲明,沒有毅力的人不要嘗試了,因為真的很痛苦。 腹部是全身最容易堆積脂肪的部位。這里的脂肪因距離心臟較近,又最容易被動員出來進入血液循環造成危害,是名副其實的「心腹」之患。因此,當腹圍在90—100厘米以上或腹圍與臂圍的比值男大於0.9,女大於0.85時,腹部的脂肪就非減不可了。 小腹運動減肥 方法一:仰卧起坐 A:平躺,雙腿屈起,雙手交叉放在腦後,就像做仰卧起坐的那個准備姿勢. B:以小腹為中點,抬起上半身,同時雙腳也向前縮起,直到雙肘碰到雙腳.(這個姿勢像縮成一團的樣子,這時意念要集中在小腹在) C:回到原來的姿勢,重復以上步驟,做三十個. 別小看這個方法,沒做到十個就會覺得小腹痛,做到三十個就會出汗了. 方法二:騎自行車 A:平躺,雙腿彎曲抬起45度 . B:兩腿交替向前伸出,縮回.(這個姿勢就像騎自 行車時腳的運動) C:腳向前踩,離地面保持在30-60度左右.保持5分鍾 . 這個方 法能鍛煉大腿和腰,小腹,也就是說這三個地方都可以減去多的脂肪. 方法三: A:直坐,兩腳並攏向伸直.雙手交叉放在腦後. B:身子向後傾,同時雙腿並攏伸直抬起.身體形成V字. C:動作保持10秒,重復以上動作10次. 以上的方法隨便選一個來做,各人認為第二個方法 最全面,第一個方法最見效 ,第三個方法技術含量最高 . 祝你減肥成功
J. 月亮灣有哪些景色描寫
全國叫做月亮灣的地方有九個,分別是沙扒月亮灣、阜新月亮灣、廣西月亮灣、雲南月亮灣、深圳月亮灣、新疆喀納斯湖月亮灣、煙台月亮灣、大連月亮灣、遼寧桓仁月亮灣、海南文昌月亮灣。 月亮灣·三明客家文化園,位處福建三明市三元區莘口鎮河對岸,離城區僅8公里,規劃佔地面積近5000畝。月亮灣依山傍水、環境優美,被譽為「三明濱江旅遊畫廊中最唯美的山水墨寶」。 月亮灣作為世界客屬第25屆懇親大會的重要展示項目,致力於打造以客家民俗文化、生態養生文化為主題,集文化觀光、休閑娛樂、餐飲住宿、會議商務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旅遊景區。月亮灣客家文化產業園突出客家文化特色。發揮月亮灣.三明市客家文化產業園特有的自然景觀和氣候條件的優勢,保護現有天然、幽野的山林氣氛。突出景區特色,重點打造客家民俗文化,並在深入挖掘客家民俗的文化內涵的同時,將民俗、風情、文化、節慶活動等有機結合起來。在山水休閑、療養度假、野外探險、農家休閑的基礎上,全面保護月亮灣.三明市客家文化產業園的自然資源,同時制定合理的開發規模和層次,有步驟、均衡地完善園區的旅遊服務設施,打造集遊憩、觀光、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勝地。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