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和古詩
❶ 美景古詩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唐·杜牧《江南春》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門山》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
水月通禪寂,魚龍聽梵聲。——唐·韓翃《送僧歸日本》
望君煙水闊,揮手淚沾巾。——唐·錢起《餞別王十一南遊》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唐·王維《終南別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唐·白居易《憶江南》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唐·杜甫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向東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唐·李白《渡荊門送別》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唐·李白《送友人》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四、繪月類(帶「月」字的詩句)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唐李白《把酒問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唐·李白《關山月》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唐·李白《子夜吳歌》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宋·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宋·王安石《春夜》
好山好水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宋·岳飛《池州翠微亭》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獨酌》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唐·王昌齡《出塞》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唐·王維《酬張少府》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唐·張繼《楓橋夜泊》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唐·李白《夜泊牛渚懷古》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行人隨。——唐·李白《把酒問月》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唐·白居易《琵琶行》
溪雲初起月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唐·許渾《咸陽城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宋·晏殊《寓意》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碾冰轍。——唐·白居易《賣炭翁》
千里黃雲白日曛,被風吹雁雪紛紛。——唐·高適《別董大》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唐·盧綸《塞下曲(之四) 》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宋·盧梅坡《雪梅》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毛澤東《卜運算元·詠梅》
亂山殘雪夜,孤獨異鄉人。——唐·崔塗《除夜有懷》
路出寒雲外,人歸暮雪時。——唐·盧綸《送李端》
六、梅荷竹菊類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唐·齊己《早梅》
不要人誇好顏色,要留清氣滿乾坤。——元·王勉《墨梅》
不是一番寒澈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湯·裴休《宛陵錄·上堂開示頌》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宋·盧梅坡《雪梅》
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唐·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唐·李白《長干行》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香。——唐·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紅梅不屈服,處處立風雪。——陳毅《紅梅》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唐·張渭《早梅》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宋·王安石《梅花》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塞上聽吹笛》
森林舊有高人隱,尋到梅花卻系船。——明·馬一龍《新豐夜泊》
出於你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清·鄭板橋《竹石》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名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❷ 要10首描寫中國風景的古詩
1、望廬山瀑布
【作者】李白【朝代】唐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2、題西林壁
【作者】蘇軾【朝代】宋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3、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作者】李白【朝代】唐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譯文
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一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4、白帝下江陵
【作者】李白【朝代】唐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譯文
清晨,朝霞滿天,我就要踏上歸程。從江上往高處看,可以看見白帝城彩雲繚繞,如在雲間,景色絢麗!千里之遙的江陵,一天之間就已經到達。兩岸猿猴的啼聲不斷,回盪不絕。猿猴的啼聲還回盪在耳邊時,輕快的小船已駛過連綿不絕的萬重山巒。
5、望黃鶴樓
【作者】李白【朝代】唐
東望黃鶴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雲,中峰倚紅日。
岩巒行穹跨,峰嶂亦冥密。頗聞列仙人,於此學飛術。
一朝向蓬海,千載空石室。金灶生煙埃,玉潭秘清謐。
地古遺草木,庭寒老芝術,蹇予羨攀躋,因欲保閑逸。
觀奇遍諸岳,茲嶺不可匹。結心寄青松,永悟客情畢。
譯文
向東眺望黃鶴山,只見黃鶴山威勢雄偉橫出於半空之中。山的四面環繞著白雲,中間的山峰托春天上的太陽。山巒峭立高跨於空中,高峻的上峰深幽邃密。
多次聽說過許多仙人在這里學習飛身升天之術,一朝成仙飛間蓬萊仙境,流下的石室千年以來空空盪盪。
丹灶早已生出塵埃,清澈的水潭也早已寂靜無聲,失去了先前的生氣。地宅荒古長滿了雜草,庭中苦寒,芝術之類的葯草皆已老去。
我很想登臨此山,藉以保有我的閑逸之致。觀覽奇異遍及各個名山,所見卻都不能與這座山匹敵。我寄心於山上青松,由此悟認不再會有客旅情懷了。
❸ 有關美景的古詩詞
詩中春景
1、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蘇軾《浣溪沙》)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5、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江南》)
詩中夏景
1、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
2、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陶淵明《歸園田居》)
3、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白居易《觀刈麥》)
4、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詩中秋景
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2、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曹操《觀滄海》)
3、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李商隱《夜雨寄北》)
4、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賀《雁門太守行這》
5、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6、沙場秋點兵。(辛棄疾《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7、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李清照《醉花陰這》
8、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9、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10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蒹葭》
詩中冬景
1、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2、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3、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4、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帶「春」字表現春天的:①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②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③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④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⑤春江水暖鴨先知。
不帶「春」字表現春天的: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②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③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④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⑤煙花三月下揚州。⑥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⑦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8竹外桃花三兩枝。
帶有「夏」字表現夏天的詩句:
力盡不知熱,便惜夏日長。
不帶有「夏」字表現夏天的詩句:①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②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③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帶有「秋」字表現秋天的詩句:①日暮秋風起,屈子怨何深。 ②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不帶有「秋」字表現秋天的詩句:①腸斷江城雁,高高正北飛。
②古道西風瘦馬。③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4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帶有「冬」字表現秋天的詩句:且似今年冬,走休關西率。
不帶有「冬」字表現秋天的詩句:①柳掛九衢絲,花飄萬家雪。②水落而石出。③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❹ 美景的詩句
美景的詩句
1.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譯文:
一道殘陽倒影在江面上,陽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現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現出紅色。最可愛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顆顆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彎弓。
註:這首詩描寫了兩幅美景,一幅是殘陽西下、晚霞映江的絢麗景象,一幅是彎月初升,露珠晶瑩的朦朧夜色。
2.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譯文:
五嶽之首泰山的景象怎麼樣?在齊魯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沒有盡頭。大自然把神奇秀麗的景象全都匯聚其中,南山北山陰陽分解,晨昏不同。望層層雲氣升騰,令人胸懷盪滌;看歸鳥迴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一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顯得渺小的群山。
註:這也是非常有名的一首詩了,尤其是最後一句,經常聽到/看到。詩中描寫了泰山氣勢磅礴的美景,並抒發了自己勇於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洋溢著蓬勃向上的朝氣。
3.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望廬山瀑布》
譯文: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好像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
註:這是詩人李白描寫廬山美景的一首詩。非常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象。
4.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題西林壁》
譯文:
從側面看廬山嶺連綿起伏,遠處、近處、高處、低處呈現不同的樣子。之所以辨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註:這也是描寫廬山美景的詩,不僅詩中有畫,還蘊含著人生哲理。一首小詩便激起人們無限的回味和深思。
❺ 欣賞美景的詩句
1、《登鸛雀樓》唐代詩人王之渙
原文: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譯文:太陽依傍山巒漸漸下落,黃河向著大海滔滔東流。如果要想遍覽千里風景,那就請再登上一層高樓。
2、《望廬山瀑布》唐代詩人李白
原文: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太陽照耀香爐峰生出裊裊紫煙,遠遠望去瀑布像長河懸掛山前。彷彿三千尺水流飛奔直沖而下,莫非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
3、《鹿柴》唐代詩人王維
原文: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譯文:山中空曠寂靜看不見人,只聽得說話的人語聲響。夕陽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處的青苔上。
4、《望洞庭》唐代詩人劉禹錫
原文: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譯文: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風平浪靜如同未磨的銅鏡。遠遠眺望洞庭湖山水蒼翠如墨,好似潔白銀盤里托著一枚青螺。
5、《望天門山》唐代詩人李白
原文: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譯文:天門山從中間斷裂是楚江把它沖開,碧水向東浩然奔流到這里折回。兩岸高聳的青山隔著長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葉孤舟像從日邊駛來。
❻ 描寫自然美景的古詩文
望 洞 庭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憶 江 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鄉村四月
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漁歌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語不須歸。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詠 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絕 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小 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山 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❼ 描寫美景的古詩
描寫美景的古詩如下:
1、《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2、《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3、《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4、《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5、《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6、《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7、《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8、《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9、《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10、《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簍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11、《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12、《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13、《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14、《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蒼蒼蟲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絕。
獨出前門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
15、《游山西村》
宋·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❽ 描寫自然美景的古詩文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李白《月下獨酌》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李白《關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螿鳴露草。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中秋月》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雲遮月。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辛棄疾《滿江紅》 待月舉杯,呼芳樽於綠凈。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長橋見月圓。漸上遠煙浮草際,忽依高閣墮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寧》 淡盪秋光客路長,蘭橈桂棹泛天香。月明圓嶠人千里,風急輕帆燕一行。--張煌言《舟次中秋》 憶江南 白居易 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山寺月中聽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樹陰里白沙堤。 春雪 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初春小雨 韓 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晚春 韓 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春 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遊湖 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江南春絕句 杜 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菩薩蠻 韋庄 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夏 。。。。。 所見 [清] 袁 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仲夏 [唐] 樊 旬 江南仲夏天,時雨下如川。 盧桔垂金彈,甘蕉吐白蓮。 孟夏 [唐] 賈 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 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小池 [宋]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頭。 夏景 [明] 朱瞻基 景雨初過爽氣清,玉波盪漾畫橋平。 穿簾小燕雙雙好,泛水閑鷗個個輕。 夏意 [宋] 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簟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聞蟬 [唐] 耒 鵠 綠槐影里一聲新,霧薄風輕力未勻。 莫道聞時總惆悵,有愁人有不愁人。 夏日六言 [宋] 陸 游 溪漲清風拂面,月落繁星滿天。 數只船橫浦口,一聲笛起山前。 山亭夏日 [唐] 高 駢 綠樹濃陰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夏日對雨 [唐] 裴 度 登樓逃盛夏,萬象正埃塵。 對面雷嗔樹,當街雨趁人。 檐疏蛛網重,地濕燕泥新。 吟罷清風起,荷香滿四鄰。 秋。。。。。。。 《秋詞》唐.劉禹錫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秋思》唐.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秋月》宋.程顥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里,白雲紅葉兩悠悠。 《中秋月》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秋日》宋.程顥 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山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冬。。。。。。。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舟雪。 《夜雪》 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雪梅 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 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 與梅並作十分春。 雪梅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山中雪後 鄭燮(清)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 觀雪 楊萬里(宋) 坐看深來尺許強,偏於薄暮發寒光。 半空舞倦居然嬾,一點風來特地忙。 落盡瓊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無香。 倩誰細橪成湯餅,換卻人間煙火腸。 雪望 洪升(清) 寒色孤村暮,悲風四野聞。 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雲。 鷗鷺飛難辨,沙汀望莫分。 野橋梅幾樹,並是白紛紛。 夜雪 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❾ 關於描寫風景的100首古詩
1、梅花
宋代: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
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2、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譯文
所有的山,飛鳥全都斷絕;所有的路,不見人影蹤跡。
江上孤舟,漁翁披蓑戴笠;獨自垂釣,不怕冰雪侵襲。
3、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曾 通:層)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譯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偉?走出齊魯,依然可見那青青的峰頂。
神奇自然匯聚了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黃昏。
層層白雲,盪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
4、山居秋暝
唐代: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譯文
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空氣涼爽,彷彿已經到了秋天。
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盪下輕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
5、絕句
唐代: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譯文
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地歌唱,一隊整齊的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隻。
❿ 描寫風景的古詩有哪些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漢江臨泛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本詩從大處落筆,狀寫襄陽一帶的壯麗山川,氣勢雄渾,意境空闊,「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一聯,成為千古名句。
山居秋瞑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本詩用細膩的筆觸,勾畫月照、泉流、竹喧、蓮動等富有特徵性的事物,獻給讀者一幅清新秀麗、優美和諧的秋雨之後的山色圖。王孫指詩人自己,是反用了《楚辭·招隱士》「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的詩意,說山居的景色特別留人。
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詩旨在詠嘆終南山的宏偉壯大。首聯寫遠景,以藝術的誇張,極言山之高遠。頷聯寫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見,鋪敘雲氣變幻,移步變形,極富含孕。頸聯進一步寫山之南北遼闊和千岩萬壑的千形萬態。末聯寫為了入山窮勝,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點出了作者「遠望」的位置。
過香積寺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鍾。
泉聽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香積寺:故址在今陝西省長安縣南。制毒龍:佛家比喻邪念妄想。見《涅磐經》:「但我住處有一毒龍,想性暴急,恐相危害。」全詩沒有一字寫寺,所寫的都是寺外的環境,更見古寺的幽深。
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
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
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本詩描寫初夏的鄉村,雨後新晴,詩人眺望原野所見到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