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石樹風景區門票
㈠ 安慶市區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天柱山
位於古舒州(潛山縣)境內天柱山是安徽之源,中 國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區、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森林公園、中國最早五嶽之南嶽(古南嶽)。
天柱山主景區面積82.46平方公里,分八個景區和三個外圍景點,有45峰、17嶺、18崖、22洞、86怪石、18瀑、17泉。主要景點有煉丹湖、飛來峰、天柱峰、薛家崗古文化遺址、龍潭河、三祖禪寺、石牛古洞、神秘谷、大天門等。
迎江寺
迎江寺位於安慶市樅陽門外長江邊上,古稱護國永昌禪寺,又名萬佛寺。始建於北宋開寶七年(974)。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邑紳阮自華募資重修,殿宇華麗,氣勢恢宏,為沿江名剎。寺由殿、堂、閣、樓、房、塔、園等古建築群組合而成,佔地2.2萬平方米。臨江的山門上嵌有清朝光緒皇帝手書的」迎江寺」三個金字。
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振風塔
振風塔
安徽省安慶的振風塔是坐落於長江邊上,號稱是」萬里長江第一塔」,是七層八角樓閣式的建築。當時是北京白雲觀老道人張文採的精心設計,相傳它是為了振興文風所建,建於明代隆慶二年,隆慶四年完工,歷史悠久。
市區老街
人民路步行街:橫貫老城區中心。東起渡江路,西至龍山路。長3203米,一塊板型。其中西段為商業繁華地段。50年代稱新宜路,文革期間易名人民路。龍山路至宜城路一段,形成於 30年代初,自東向西由新市路、教育局街、慶雲街、市政街、府東街、省政府街、府西街等七條短路組成。民國22年(1933),將七條路擴展連為一線,碎石基,柏油麵層。當時是安慶唯一一條東西走向的主幹道。2012年10月,處於人民路年久失修,和人防考慮。安慶市政府將投資8億元對人民路進行改造,使」倒趴獅」等歷史文化街區與繁華鬧市更貼近。2013年8月全面完成綜合改造任務。
孝肅路:位於老城區中心。東起宜城路口,和華中路口接連;西至北正街口,全長1445米。該路在民國初年由石家塘、程公祠、法院街、公安局街、黨部街、姚家口、法政街、拐角頭組成。
德寬路:為紀念辛亥革命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石德寬而命名,該路西南起玉琳路,東北至集賢路口,其中北正街口到集賢路口向東彎成東西向,全長1724米。
吳越街:南起人民路,北至宣家花園街。全長323米。以紀念清末吳越烈士命名。自人民路至孝肅路一段,清為按察使司署,民國初為安徽巡按使署所在地,民國15年(1926)毀於火災。拓寬慶雲街時,於街西口到安慶高等法院開辟此路碎石底,鋪瀝青,是安徽省修築的第一條柏油街道。孝肅路至宣花花園一段,民國初為安慶高等法院的在地,淪陷時期辟一土路。83年該段鋪瀝青,長118米。
程良路:南至江邊大觀樓,北至玉琳路,全長172米。民國25年(1936)以紀念烈士程良而命名。
沿江路:位於城南,依俯長江。東起炮營山,西至鴨兒塘路。全長3333米,分三段。炮營山至宜城路口長1008米,稱沿江東路;宜城路口至龍山路口長1254米,稱沿江中路;龍山路口至鴨兒塘路口長1071米,稱沿江西路。文革時間曾改名防修路。沿江東路在民國初年為朱家坡、永濟橋(即三孔橋)、鎮皖樓三條小巷,30年代形成東正街、東岳街、東街口三條小街。沿江西路在民國初年屬城外街地段,自東向西由柴家巷、五巷口、四眼井、同安門、古牌樓、鮑家巷、鹽店街、大新橋等八條小街組成。沿江中路在民國17年開始修築小南門到招商碼頭(今龍山路口)一段稱臨江馬路。20年代修建從新義街口到程良路393米的碎石路。83年,自程良路口向西延伸到鴨兒塘路,路面鋪築瀝青。
菱湖風景區
菱湖風景區位於安慶市區,居老城東北,總佔地面積4.496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107平方公里、陸地2.389平方公里。菱湖風景區范圍為龍眠山路以西、菱湖南路以北、湖心中路西側綠地以東、菱湖北路以南的區域,以及菱湖公園、西湖景區安慶城市景觀幹道湖心中路縱貫整個景區。菱湖風景區包含菱湖公園,蓮湖公園,皖江公園和文化廣場四大景區,共由五個湖泊組成,分別是菱湖、蓮湖、小菱湖、東湖、西湖,其中東湖和西湖並稱為大湖。2007年,」安徽省安慶市菱湖風景區綜合整治工程」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㈡ 安慶有沒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啊
還有花亭湖可以玩玩,古典例子,就了解下振風塔
不過是唬人的
呵呵安慶貌似沒什麼好玩的,長城
等等,弄個周末兩天肯定很爽,有龍,很不錯的,太湖離安慶兩個小時,我家在那,投資5個億,你可以去太湖縣新開發了一個五千年文化公園,對我國歷史文化的記錄
㈢ 安慶半日游
火車復站你可以坐制14路車到市中心那邊下,也可以打計程車,很方便的,也不是很貴。
在市區你可以去趙朴初(前國家佛教協會會長)故居看看,門票十塊錢,在女人街後面,很容易找到的;也可以去黃梅戲博物館,市民廣場那邊看看,在那一塊可以順便逛逛菱湖和蓮湖公園;再者,你可以去江邊看看,那邊還有迎江寺。
至於吃的,江毛水餃,很有名的。還有安慶的(芝麻)侉餅,很香的,都上過《希望英語》;吳越街的馬永興飯店,安慶最有名的清真飯店,味道很好!
安慶有兩家很有名的賣安慶特產的老字型大小,「柏兆記」和「麥隴香」,可以帶些回去,很不錯的。還有一樣,安慶的「胡玉美」醬,肯定知道吧!市中心那邊有總店,在超市裡也都能買到。
半天,那就介紹這么多了,希望半天你也能在安慶玩的愉快!
㈣ 安慶石樹門票多少錢
2013年端午,門票20元人民幣。風光還是不錯的,鑽洞上,階梯下。
㈤ 安慶靈山石樹游記作文500字
喜歡玩和好動的安慶人應該知道石樹。我以前曾去過,但是糊里糊塗的,甚至連基本的都不知道,因為是帶學生去的。現在玩別的地方多,石樹不願來,因為要十元錢的門票覺得不劃算。上周去了巨石山,消費觀念改變,認為只要想玩不能那麼算小。錢花了也就會珍惜,想將石樹好好品味、吃透。但是人生地不熟,來的次數少是很難做到的,盡力認真投入對待就是了。
乘3路公交,是十分鍾一班,2元錢的車票,約40分鍾的路程,石樹大門口就是站點。站名不叫石樹,叫龍山。龍山即大龍山,是這一帶山系名之總領。石樹所在之山曰靈山,傳此山曾有黃龍,象徵吉祥如意,故稱靈山。石樹含義乃指從山頂一直傾瀉到山腳一道巨型滾石洪流形態像參天大樹的樹干,滿山蔥蘢為茂葉樹身,這一點我在網上看到從某些角度拍的圖片後如夢方醒,遂確認。
石樹其實景點簡單,就是石頭裡面爬石鑽洞,或石頭外面伴石登山,途中換換角度往山外觀望,從山腳到山頂只不過是視野逐漸放大的單一情調:滄桑農田、茫茫水系、鱗次櫛比的村鎮,朦朧遠山……所以它只能是國家2A級別,巨石山門票要90,它為10元。但是這樣看法過於片面。首先很多人並不知道這滾石景觀是地質瀉倒石堆崩塌重要遺跡,在全國屬罕見,具有地質、科研、科普價值。再就是這一帶並沒有真正開發,到了山頂,後面大龍山真身還沒有外露,裡面有很多難得的自然景觀,比如有好多人才能合抱的古樹。這些我是聽當地的一位幹部說的,不知道是否是真。不說不了解的,就憑目前知道的,我產生的看法是,人各有興趣愛好,對有些人來說也許來這里找累沒有什麼意思,但對於喜歡登山攀高、運動鍛煉的人來講,從地理位置、交通自然條件和經濟代價來說,不失為野外活動的好地方。青年人性格活潑、喜愛探究,在這里鑽鑽山洞挺有樂趣的。
這次來石樹頗有收獲,十元沒有白費。進了大門就聽見鈸磬之聲隆重,尋著聲音原來這里有靈山寺,今天農歷九月十九,正逢佛事慶典,香火旺盛。吃齋飯的場景首次看到,大廳里座滿排列整齊的善男信女,每人粗瓷藍邊小碗兩個,半碗毛豆白菜,半碗米飯,寺廟長老念經說法之後,全體默默無聲的就餐。而後上山看到標有登山和探洞供選擇的路牌,我的想法是美妙的,上山穿洞,下山走道。但是開始的洞還簡單,有標志,後來很復雜,你簡直沒有辦法。在巨石山鑽洞也是一個人,只是稍微的麻煩,這里不得不早早退場,改從山道。到了山頂不時的發現從那些石縫里、灌木叢中冒出一簇簇的人頭,然後竟然能走到我們的山頭上來,我想我是失敗的,他們是成功的。回來後通過網上閱讀,確實言明從通幽洞可以上到山頂,洞內長有1500米,錯綜復雜,洞中有洞,有的寬敞如大廳,有的狹窄僅能側身過人,有的洞內長年泉水叮咚,盛夏還是避暑勝地。如此這石樹以後還有我面臨的新任務。山頂有一巨石凌空橫卧亂石之上,其實是次高點,石上刻有渾厚遒勁的四個繁體隸書大字,是到此一游最具標志性的景觀。用相機拍攝回來後由於只是在乎石頭造型,對字的內容忘了重視,角度不準確,回來後怎麼也看不清是什麼字。在網上花了很多的時間都找不到相關材料,於是也成了下一次的任務。
由於離得城市近,時間是足足充分的,我是10點15分在安慶乘公交,10點55到石樹,下午3點鍾晃下山來,還有人才開始來上山。上山的一段路程連續的漫長,有局部九華的感覺,但是慢悠悠的怕什麼,沒有任何時間的壓力,沒有其它旅遊項目的耽擱,也沒有回程的擔心,好好的品味登山的魅力。到了山頂,選擇開闊的境界躺在巨石上,風和日煦,空氣清新,既然花了錢,既然費了力氣,就要讓它超值的發揮,時間欲長欲好。
至此,對石樹的了解增進。我是看中石樹的,當做最佳野外登山的好地方,起碼每年秋季都要來,登高望遠,不畏艱辛,是人的信心、毅力和體質的顯示。下山回到石樹大門最好不要急於立馬乘車返程,最好步行一站路到余灣。公路兩旁都是擺攤賣橘子的,余灣的橘子有名,品質好、甜,市場上掛余灣橘子名的多,真正的少。買買橘子,觀觀紅橘掛滿綠枝的農家庭院,使郊遊的內容更加豐富。這次在余灣有不少乘客拎著橘子上來的,打聽到的價格是1元1斤。
㈥ 安慶石樹風景區怎麼樣
如今門票要20啦,我上到山頂只用了半個小時,從家裡出發到回來才花了二個多小時內,很方便的.市內容乘座3路公交車可直達.衛生不是很好,上山沿途隨處可見丟棄的垃圾.因為小時候去過有點感情,做為懷舊回顧或者周末散心的去處還是不錯的.總體給個好評吧.希望能慢慢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