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陽風景區
⑴ 寫建陽卧龍灣美景的作文
上個星期六,我們一家人計劃去考亭卧龍灣休閑度假區遊玩一趟,放鬆放鬆心情。
出建陽城大約六公里到考亭書院。我們租了一台三人並齊的自行車,沿途觀賞風景。公路兩旁是純天然的綠化帶,無論花朵還是葉子,都比盆栽的植物顯得有精神。野草莓也正開花,這兒一叢,那兒一簇,很不少。路邊的山坡上沙土呈青綠色,在別處似乎沒有見過。青綠色的山,各色的植被,再加上一點或濃或淡的野草莓花,眼前一片明艷。
大約二十分鍾就到了國家3A級風景區——建陽市卧龍灣休閑度假區,進入景區,我們悠閑地騎著自行車,在綠色自行車道上。綠色車行道蜿蜒而上,如同一條條青蛇盤旋在空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卧龍灣內有名的葡萄主題公園,隨著綠道進入公園,在大門的兩旁有兩間迷你小屋,進入屋內,會感到一陣涼風向你吹來。再往裡走,便會看見一座雕像,這是一個幸福的家庭,從他們的衣著上看,顯然是生活在農村,他們臉上露出開心的微笑,手中提著一籃果肉鮮嫩、水靈靈的的葡萄,彷彿在對遊客們說:「快來採摘這兒的葡萄吧,可好吃啦!」
綠道兩邊是稻花飄香的田野,沿溪而行,聆聽水聲潺潺。突然一棵鬱郁蔥蔥的古樟樹出現在眼前,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千年古樟——樹抱佛,為什麼人們如此關注它呢?為什麼它會吸引各地遊客呢?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樹桿上有一個如手掌般大的小洞口,更神奇的是,在樹洞里還「住」著一尊大「佛」。這佛是怎樣進洞的呢?至今有好多個版本的傳說。最可靠的是千年前這棵樹還很小時請把佛請進樹洞的。真的很有意思喔!
轉眼間,就到中午了,作為吃貨的我,肚子早扁了,只好戀戀不舍地離開這仙境般的地方了。
⑵ 模仿日月潭建陽的一處景物日記
曾經的不經意間,你我的世界相互接觸,我們之間的距離拉近了些;曾經的不經意間,友專情之花悄然綻屬放。你——我的好朋友,在酷熱的盛夏,我轉身、仰望那如火的太陽,讓我的世界彌漫著友誼之花的芳香。
豆豆,你是我結識的較深的一個,你讓我們的友誼之花開的最絢爛、最璀璨。
今年夏天,你迎來了你的第十二個生日,現在的我在踟躕、猶豫著,給你寫這篇撲朔迷離的賀文。雖然我在此之前已經寫了幾篇,但是仍然覺得筆法生疏。忘記了是何時,在何地,在何處認識了你,與你結交,不過一直以來你都默默的支持著我,留言板上的一筆一筆都是我們友誼的結晶。無聊時,你陪我一起侃南侃北;郁悶時,你幫我消愁解悶,為原本壓抑的氣氛更增添了幾分溫暖。那時,友誼之花在我心裡綻放,帶著喜悅與幸福。
⑶ 怎麼介紹建陽的卧龍灣的風景寫一篇作文三百字
今天又是一個美好的星期六,我們一家人計劃去考亭卧龍灣休閑度假區遊玩一趟,放鬆放鬆心情。
出建陽城大約六公里到考亭書院。我們租了一台三人並齊的自行車,沿途觀賞風景。公路兩旁是純天然的綠化帶,無論花朵還是葉子,都比盆栽的植物顯得有精神。野草莓也正開花,這兒一叢,那兒一簇,很不少。路邊的山坡上沙土呈青綠色,在別處似乎沒有見過。青綠色的山,各色的植被,再加上一點或濃或淡的野草莓花,眼前一片明艷。
大約二十分鍾就到了國家3A級風景區——建陽市卧龍灣休閑度假區,進入景區,我們悠閑地騎著自行車,在綠色自行車道上。綠色車行道蜿蜒而上,如同一條條青蛇盤旋在空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卧龍灣內有名的葡萄主題公園,隨著綠道進入公園,在大門的兩旁有兩間迷你小屋,進入屋內,會感到一陣 涼 風向你吹來。再往裡走,便會看見一座雕像,這是一個幸福的家庭,從他們的衣著上看,顯然是生活在農村,他們臉上露出開心的微笑,手中提著一籃果肉鮮嫩、水靈靈的的葡萄,彷彿在對遊客們說:「快來採摘這兒的葡萄吧,可好吃啦!」
綠道兩邊是稻花飄香的田野,沿溪而行,聆聽水聲潺潺。突然一棵鬱郁蔥蔥的古樟樹出現在眼前,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千年古樟——樹抱佛,為什麼人們如此關注它呢?為什麼它會吸引各地遊客呢?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樹桿上有一個如手掌般大的小洞口,更神奇的是,在樹洞里還「住」著一尊大「佛」。這佛是怎樣進洞的呢?至今有好多個版本的傳說。最可靠的是千年前這棵樹還很小時請把佛請進樹洞的。真的很有意思喔!
轉眼間,就到中午了,作為吃貨的我,肚子早扁了,只好戀戀不舍地離開這仙境般的地方了
⑷ 建陽有什麼名勝古跡。
1、書坊楠木廳
座落於建陽書坊鄉書坊村古街上,為清代末年書坊富商陳氏所建,屬閩北罕見的磚木結構古民居。由於民居中的100餘根柱子、橫梁、窗戶及桌、椅、床等主要傢具用材均為名貴木材楠木建造,故名。80年代後,由陳一新的孫子贖回一半,並將被毀壞的部分精心修復,從一個側面再現當時的豐采。
2、漳墩白沙橋
位於建陽漳墩鎮漳杭線一公里到619米處,橋長40餘米,三孔,兩個橋墩的分水尖上部各鑲著一隻「公雞嘴」,與橋身渾為一體,它始建於明洪武三年(1370)。此橋不僅結構獨特,還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
據傳說,那兩只「公雞嘴」是護橋神的化身,有了它,數百年來,任憑山洪卷來巨木和泥石流的沖擊,白沙橋都安然無恙,1975年,公路維修部門對橋面整修一次,並加上欄桿,但橋的主體仍保持原來的風貌。是至今仍作為公路橋梁的最古老的石拱橋。
3、拿坑石拱橋
位於建陽書坊鄉饒壩村拿坑,是建陽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在拿坑村前相距一公里長的一條溪流上,原建有13座橋梁,現存8座石拱橋(石砌單拱橋)。於明嘉靖十七年(1538)至萬曆元年(1572)期間相繼建成。清乾隆十五年(1750)間加造石欄桿。
橋長大都在6.5至7.3米、寬4.5至5.6米。拿坑是古代建(陽)邵(武)古道必經之地,故建這些拱橋以利行旅。拿坑橋為閩北罕見的石橋建築群。橋側有明、清石刻題記,記載此橋建築始末。該橋保存較好,至今仍可通行。
4、黃坑太子橋
位於建陽黃坑鎮長見村至李家塘之間的一條溪流上,共建有石拱橋7座,橋為石砌單拱。據史料記載為明朝年間建造,最遲在崇禎年間。其中一座位於長見村太子嶺的溪澗上,被稱作太子橋的規模最大,跨度18.6米,寬3.6米,高10餘米。
高陽橋跨度約16米,寬3米,高約10米。雙石橋跨度約10米。枉溪李橋(二座)跨度各約10米。楊樹橋跨度約4米。李家塘村現存修橋捐款碑一方,落款為大明崇禎十六年(1643)。古橋保存完好,至今仍可通行。
5、西山摩崖石刻
位於山頂西側,紗帽岩旁,字大一米見方,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石刻系南宋寶佑三年(1255)理宗皇帝乙卯賜蔡抗的御書真跡,字體蒼勁,氣勢磅礴,刻工精細,至今完好如初。
「西山」摩崖石刻,位於山頂西側,紗帽岩旁,字大一米見方,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石刻系南宋寶佑三年(1255)理宗皇帝乙卯賜蔡抗的御書真跡,字體蒼勁,氣勢磅礴,刻工精細,至今完好如初。
⑸ 建陽有哪些有名的景點
庵山是潭東第一名抄山,距建陽市區約襲 8公里,最高峰「海拔1020米。登臨絕頂,建陽、建甌、武夷山風光盡收眼底。庵山因山中有庵而得名。孤峰獨聳,環山似揖,四時風景不同,妖嬈怡人。主要景點有靈泉寺、關刀峽、仙姑梳妝、青士迎賓、月景波光、鴛鴦柏樹、白鶴仙母、龍壇等十八景。靈泉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明萬曆年間,邑人傅國珍修葺擴建。清雍正十年(1732年)寺遭火焚。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邑人傅光裔、傅克欽倡捐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