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陽風景
❶ 福安有哪些風景區
福安十景分別是:石門漏月、仙岫睛雲、鶴岫朝煙、馬嶼香泉、南野桑陰、岩湖板障、廉嶺孤樹、銅冠雙松、東山雪霽 龜湖夕照位於城北湖濱路背靠湖山(電力公司邊)其中是「龜湖山」:平城突聳,外瞰城湖」,夕陽之際,山色湖光,翠紫盪漾。現市政將龜湖景治理列為為民辦實事,改造工程。希望將來我們會重溫古時夕照之美景。 石門漏月在秦溪東里許。現可坐3路公交車到達秦溪洋再步行行往十多分鍾可到。「岩戶深邃,三五之夕,銀蟾穿隙,娟娟可愛」。石門尚在,漏月已不復當年之景緻(農歷八月十五仲秋節銘茶賞水中月)。 仙岫睛雲市西仙岩嶺,「峰巒聳秀,雲嵐變動」,遙望西天,雲蒸霞蔚。聽老人講其景又稱「橫雲日出」日出之時在頂上觀看必是在一橫雲之中太陽升起。此景為十景中尚未破壞景緻之一。如步行登山從坂中留安開始,到頂大約一個多小時,也可坐福安至穆陽公車至山腰再登到山頂,本人每周未登此一次,頂上有一休閑屋,未來一定是登山愛好者的一方便遠足之地。 鶴岫朝煙南郊鶴山,「高峙邑東,與龜湖對峙。每曉煙一抹,雉堞迷離,登其巔者。不知下有城市也」。此景已早沒那股朝煙已早已給建築所圍罩,詩意全無。 馬嶼香泉天馬山下,溪口橋邊。又名聖景井。泉水源出石縫,清冽而甘。「每暑月,行人望之,如金莖露」。元福安主簿胡璉建石亭覆其上。香泉今尚存,石亭已毀圯。古時福安人士出遠門、學子上京考取功名都一定要在此井喝口水再走,算是韓城歷史記錄的一個里程。此井現就在溪口橋邊104國道上,還有不少人在此取水飲用。南野桑陰古時縣南(今南湖)一片平疇,盡植桑樹,向有「桑陰十里」之說,蓋當時千家尚蠶織,故有桑柘依依。(此景位於南郊現精神病院一帶)此景早已消失,不見那桑陰十里,想想也是無耐。岩湖板障位於福安城北部岩湖村臨溪處,崖壁一望,下為深潭,「白雲翠顯,漁舟如葉」,蔚為壯觀。岩湖垢障面對桃花島,五洲山莊是一個周未出遊的好去處。古時之深潭現早已填滿,今人種上茶樹、綠竹早已不復當年之勢。廉嶺孤樹溪潭鄉溪北至石嶺,可達縣城,俗稱「馬山嶺」即嶺,「嶺因薛明月先生名。中有古樹,百尺無枝,霜皮溜雨」,鄉人視為龍門之桐,孔明祠前之柏。今是從陽泉(陽尾)作船過渡對面,依小路可直達溪潭,溪北洋。此景之孤樹據老人所說,不長葉子像棵枯死之樹卻年年看長。現午後好多的人在此路登山煅煉。銅冠雙松今冠杭街一帶,山上「松樹圓輪,虯枝如鐵」。銅冠山,一直為福安先人居住之所,據說此地因與縣府相近先人多以居此為由,因在城區算是地勢高,而先民住宅最多二層,於是其中倆棵松木立於其中蔚是醒目,而為十景之一。現早已不復存在。 東山雪霽城陽鄉東山,山勢崔嵬,積雪難消。舊縣志雲:「自州(霞浦)高埭發脈面來,實為邑群山之祖。上有喬怪,契大五丈。」就是現今「浮山寺」、天湖山莊。沿那路再前。此為十景中保持最好。此處年年下雪,海拔大約是1090米。東山之上有岩石有古人題字,有一片翠竹,聽去過人說甚是好看。去此不好坐車也是好多人沒去之故。
❷ 福安的風光,習俗,特產都有什麼
福安特產:
1、福安穆陽水蜜桃
穆陽水蜜桃是福安市水蜜桃名品,聞名省內外。當地土壤優良、氣候環境適應,生產出的水蜜桃形成了果大、核小、味甜、色澤鮮艷、肉質柔軟多汁等風味特點。
2、穆陽線面
穆陽線面,已有680年歷史(截至2016年),一直保持著純手工製作的工藝,經發、捶、擠、搓、拉等9道工序精作而成。穆陽線面是福安特產。
福安習俗:
1、貼春聯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的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
2、年夜飯
年夜飯源於古代的年終祭祀儀,拜祭神靈與祖先後團圓聚餐。年夜飯是年前的重頭戲,不但豐富多彩,而且很講究寓意。
福安風光:
1、白雲山風景名勝區
白雲山風景名勝區,於2009年12月28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七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10年10月3日被列入世界地質公園。景區位於福安市西北部,距市區55公里,因白雲常繞而得名。
2、溪塔葡萄溝
溪塔葡萄溝地處福安市穆雲畲族鄉溪塔村,是閩東北親水游線路的重要組成部份。「葡萄溝」系當地畲民們利用秀溪、詹溪兩條溪流,在溪旁種植野生刺葡萄,溪面搭架,形成綿延近5公里的葡萄溝。
(2)穆陽風景擴展閱讀
福安地形地貌:福安市地處鷲峰山脈、太姥山脈和洞宮山脈之間,這三大山脈控制著全市的地形骨架。山體走向大致呈北東—南西展布,或呈北西—南東走向。
山嶺延伸的方向與構造線基本一致。中部交溪河岸兩側呈平原或丘陵,低山、中山三級或四級階梯狀分布。地勢從北向南傾斜,東、西部高,中間低,全市地形成為南北走向的狹長谷地。
❸ 中國哪個地方工資可以,消費較低,風景好,養人,適合居住
福建省福安市,我的家鄉。現在外地人很多,工資800-1000就可以正常生活了。
福安福安市全圖目錄
概況
歷史由來:
市轄鄉鎮
福安冰臼群
概況
郵編:355000 區號:0593
福安市位於福建省東北沿海。地理坐標為北緯26°41′-27°24′,東經119°23′-119°51′,通行閩東方言福安話。福安市三面環山,南面臨海,1993年被列為對外開放城市,全市總面積1880平方公里,總人口62萬。其中畲族人口6.3萬人,佔全國和全省畲族人口的9.7%和16.7%,是全國最大的畲族人口聚居地,也是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體育先進市。福安還被譽為「中國電機電器城」、「中國最大的民間船舶修造基地之一」、「中國茶葉之鄉」、「中國南方葡萄之鄉」、「中國綠竹之鄉」。
福安農業資源豐富,是全國花茶基地和福建省商品糧生產基地。全市現有茶葉、水果、綠竹面積約3.3萬公頃,綠竹筍總產量佔全省40%,茶葉產量1.3萬多噸,建立了晚熟龍眼、巨峰葡萄、枇杷、青柰、橄欖五個千畝名優水果基地。
福安是著名的「閩東電機」故鄉,經過五十年的拼搏,如今的福安已發展成為中國著名的電機電器生產基地和批發市場,被譽為「中國電機電器城」。2004年電機電器產業被福建省列為全省重點扶持的五大產業集群之一。目前,全市電機電器企業730多家,產值100多億元,其中年產值上億元企業17家,企業集團6家,產品主要有電動機、水泵、發電機、電子醫療保健器械等200多個系列、1000多個品種,近70%的產品出口東南亞、中東、非洲、歐盟、美洲等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交易額30多億元,中小電機出口量佔全國的1/4,成為全國最大的中小電機生產和出口基地。
福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境內104國道二級公路貫穿南北。南部白馬港區已成為一類對外開放口岸,是三都澳海域重要的主渠道。賽岐經濟開發區、畲族經濟開發區初具規模,瀋海高速公路、建設中的溫福鐵路、動工建設的寧武高速公路、規劃中的福泰高速公路和寧衢鐵路交叉貫穿全境,構成鐵路、公路立體交通體系,並將成為福建沿海通向內陸省份的重要通道。
歷史由來:
城區一角福安市境位於福建省東北部,東鄰柘榮縣、霞浦縣;西連周寧縣;北毗壽寧縣和浙江省泰順縣;南臨三沙灣並和寧德市按壤:四至:最東端為松羅鄉的十八宅村,最西端為曉陽鄉首筧村.最南端為下白石鎮的大樓村,最北端為范坑鄉的古嶺宅襯、梨頭丘村。東西端相距37公里,南北相距80公里,總面積1880.1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積150.9平方公里。1990年,全市共轄有8個鎮、8個鄉、3個畲族鄉、22個居民委員會、449個村民委員會,2162個自然村。
先秦時期福安市為閩越族居住地,(禹貢)稱為揚州地,周為七閩地域,秦屬閩中郡,漢初隸屬閩越國,東漢為會稽南郡,漢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屬冶縣,三國屬吳建安郡東安縣,晉、宋、齊、梁、陳屬溫麻縣,隋開皇九年(589年)屬原豐縣,隋大業三年(607年)屬閩縣,唐武德六年(623年)起屬長溪縣。
宋嘉定十年(1217年),鄉人鄭子化以長溪西北鄉地偏難治,上書請析縣。寶慶元年(1225年),長溪令范夔也建議設縣,以韓陽坂為治所。幾經公文往返,懸而未決。宋淳佑四年(1244年),大學生張過請在建縣前先將長溪縣西尉移駐西北鄉。5月,福建路令代理福州知府項寅孫派員勘查,9月復派簽廳鄧采親往踏勘縣治,里人(進士)許子大願意獻地建治所。淳佑五年(1245年),鄉人殿中御史鄭采獻詩理宗:「韓陽風景世間無,堪與王維作畫圖,四顧羅山朝虎井,一條帶水繞龜湖。形如丹風飛銜印,勢似蒼龍卧吐珠,此處不堪為縣治,更於何處拜皇都」縣治因而議定。理宗御批「敷賜五福,以安一縣。」福安因而得名,正式劃出長溪縣西北二鄉、九里建福安縣。福安建縣後,直隸福建路福州。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福安縣改屬福建行中書省福州路福寧州。
明洪武二年(1;69年),福安縣劃歸福建行中書省福州府管轄。景泰六年(1455年),劃出縣埂平溪里十一至十四都歸新置的壽寧縣。
明成化九年(1473年),福安縣屆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福寧州。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福寧州升為福寧府,福安縣隸屆福建省福寧府。
民國元年(1911年)廢府、州,福建劃分為4個道,福安縣隸屆東路道(道治在含閩侯)。民國3年,東路道改稱閩海道,福安縣屬之。民國14年,國民政府廢道,福安縣直屬於福建省。民國22年11月.國民黨第十九路軍在福州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12月福建劃分為4個省2個市,福安縣屬閩海省。次年1月,人民革命政府失敗,福安縣復為福建省直轄。民國23年7月,福建省劃分為10個行政督察區、福安縣屬第二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福安縣):民國14年10月,全省改為7個行政督察區,福安縣屆第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長樂縣、後移駐閩侯)。民國31年5月,福安縣屬第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福安縣、次年9月移駐閩侯)。民國32年9月,全省劃分為8個行政督察區、2市,福安縣屬第八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福安縣)。民國36年4月,全省調整為7行政督察區,福安縣隸屬第—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福安縣)。
1949年7月19日,福安縣解放。9月30日成立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福安縣屬第三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福安縣),1950年3月,行政督察區改以專員公署駐地縣命名。福安縣屬福安專區。1970年2月,福安專員公署遷駐寧德。1971年6月,福安專區改稱寧德地區。福安縣屬寧德地區。
1989年11月13日福安撤縣建市,福安市屬寧德地區。
市轄鄉鎮
福安灣塢大唐火電
福安市轄3個街道、11個鎮、4個鄉、3個民族鄉:陽頭街道、城北街道、城南街道、賽岐鎮、穆陽鎮、甘棠鎮、下白石鎮、溪柄鎮、上白石鎮、社口鎮、潭頭鎮、曉陽鎮、溪尾鎮、溪潭鎮、城陽鄉、范坑鄉、灣塢鄉、松羅鄉、坂中畲族鄉、穆雲畲族鄉、康厝畲族鄉。
歷史沿革:
宋淳佑五年(1245)析長溪縣西部置福安縣,歷屬福州、福寧州、福寧府、閩海道。1943年後為第八行政督察區駐地,1949年7月19日解放,為福安專區駐地。1971年屬寧德地區。1989年撤縣設縣級福安市。
2000年,福安市轄3街道11鎮4鄉3民族鄉:陽頭街道辦事處、城北街道辦事處、城南街道辦事處、賽岐鎮、穆陽鎮、甘棠鎮、下白石鎮、溪柄鎮、上白石鎮、社口鎮、潭頭鎮、曉陽鎮、溪尾鎮、溪潭鎮、城陽鄉、范坑鄉、灣塢鄉、松羅鄉、坂中畲族鄉、穆雲畲族鄉、康厝畲族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554057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城南街道 23591 城北街道 44503 陽頭街道 18770 賽岐鎮 45820 穆陽鎮 13981 上白石鎮 22817 潭頭鎮 30434 社口鎮 22842 曉陽鎮 11659 溪潭鎮 31468 甘棠鎮 39135 下白石鎮 43032 溪尾鎮 14575 溪柄鎮 29987 城陽鄉 25976 坂中畲族鄉 21980 范坑鄉 18132 穆雲畲族鄉 21673 康厝畲族鄉 21521 灣塢鄉 24056 松羅鄉 14458 賽岐開發區虛擬鎮 13647
2003年,福安市轄3個街道、11個鎮、4個鄉、3個民族鄉:陽頭街道、城北街道、城南街道、賽岐鎮、穆陽鎮、甘棠鎮、下白石鎮、溪柄鎮、上白石鎮、社口鎮、潭頭鎮、曉陽鎮、溪尾鎮、溪潭鎮、城陽鄉、范坑鄉、灣塢鄉、松羅鄉、坂中畲族鄉、穆雲畲族鄉、康厝畲族鄉。
韓城十景福安白雲山之最龜湖夕照
「龜湖夕照」位於城北湖濱路背靠湖山(電力公司邊)其中是「龜湖山」:平城突聳,外瞰城湖」,夕陽之際,山色湖光,翠紫盪漾。現市政將龜湖景治理列為為民辦實事,改造工程。希望將來我們會重溫古時夕照之美景。
石門漏月
「石門漏月」在秦溪東里許。現可坐3路公交車到達秦溪洋再步行行往十多分鍾可到。「岩戶深邃,三五之夕,銀蟾穿隙,娟娟可愛」。
石門尚在,漏月已不復當年之景緻(農歷八月十五仲秋節銘茶賞水中月)。
仙岫睛雲
「仙岫睛雲」在市西仙岩嶺,「峰巒聳秀,雲嵐變動」,遙望西天,雲蒸霞蔚。聽老人講其景又稱「橫雲日出」日出之時在頂上觀看必是在一橫雲之中太陽升起。此景為十景中尚未破壞景緻之一。
如步行登山從坂中留安開始,到頂大約一個多小時,也可坐福安至穆陽公車至山腰再登到山頂,本人每周未登此一次,頂上有一休閑屋,未來一定是登山愛好者的一方便遠足之地。
鶴岫朝煙
「鶴岫朝煙」算是南郊鶴山,「高峙邑東,與龜湖對峙。每曉煙一抹,雉堞迷離,登其巔者。不知下有城市也」。些景已早沒那股朝煙已早已給建築所圍罩,詩意全無。
馬嶼香泉
「馬嶼香泉」在天馬山下,溪口橋邊。又名聖景井。泉水源出石縫,清冽而甘。「每暑月,行人望之,如金莖露」。元福安主簿胡璉建石亭覆其上。香泉今尚存,石亭已毀圯。
古時福安人士出遠門、學子上京考取功名都一定要在此井喝口水再走,算是韓城歷史記錄的一個里程。因國道擴建而拆除此亭,可惜的是早期市政人員並未想過將此一景移動另地而建,或可能是沒有資金本人不可知。此井現就在溪口橋邊104國道上,還有不少人在此取水飲用。
南野桑陰
「南野桑陰」古時縣南(今南湖)一片平疇,盡植桑樹,向有「桑陰十里」之說,蓋當時千家尚蠶織,故有桑柘依依。
(此景位於南郊現精神病院一帶)此景早已消失,不見那桑陰十里,想想也是無耐。
岩湖板障
「岩湖板障」位於福安城北部岩湖村臨溪處,崖壁一望,下為深潭,「白雲翠顯,漁舟如葉」,蔚為壯觀。岩湖垢障面對桃花島,五洲山莊是一個周未出遊的好去處。
古時之深潭現早已填滿,今人種上茶樹、綠竹早已不復當年之勢。
廉嶺孤樹
「廉嶺孤樹」市西南,溪潭鄉溪北至石嶺,可達縣城,俗稱「馬山嶺」即嶺,「嶺因薛明月先生名。中有古樹,百尺無枝,霜皮溜雨」,鄉人視為龍門之桐,孔明祠前之柏。
今是從陽泉(陽尾)作船過渡對面,依小路可直達溪潭,溪北洋。此景之孤樹據老人所說,不長葉子像棵枯死之樹卻年年看長。現午後好多的人在此路登山煅煉。
銅冠雙松
「銅冠雙松」在今冠杭街一帶,山上「松樹圓輪,虯枝如鐵」。
銅冠山,一直為福安先人居住之所,據說此地因與縣府相近先人多以居此為由,因在城區算是地勢高,而先民住宅最多二層,於是其中倆棵松木立於其中蔚是醒目,而為十景之一。現早已不復存在。
東山雪霽
「東山雪霽」東山,即城陽鄉東山,山勢崔嵬,積雪難消。舊縣志雲:「自州(霞浦)高埭發脈面來,實為邑群山之祖。上有喬怪,契大五丈。」
在此想好好說說此地,不明白東山在哪者我在此再說明一下就是現今「浮山寺」、天湖山莊。沿那路再前。想想此為十景中保持最好。此處年年下雪,海拔大約是1090米。東山之上有岩石有古人題字,有一片翠竹,聽去過人說甚是好看。去此不好坐車也是好多人沒去之故。
福安冰臼群
福安冰臼
福安蟾溪冰臼 福安市白雲山風景名勝區規劃專家組近日在該景區內發現了大規模古冰川遺跡——冰臼群。專家認定,該冰臼群規模之巨實屬罕見,進一步證明我國東部海拔低於2500米的地方存在第四紀冰川遺跡之說。
白雲山位於福安西北,與壽寧、周寧等縣毗鄰,海拔1400多米。白雲山風景名勝區規劃專家組介紹,冰臼群分布在景區內的蟾溪至龍亭峽谷及南溪至蟾溪長達10公里的溪段上,冰臼形態各異,酷似「漏斗」、「交椅」、「板壁」。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韓同林和高級工程師陳尚平近日前往考察認定,白雲山古冰川遺跡資源集中、規模巨大,是目前冰川、冰臼考察發現史上罕見的冰臼群,也為古冰川運動存在提供有力證據。
所謂冰臼,是冰川融水攜帶冰碎屑、岩屑物質,沿冰川裂隙自上而下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對下覆基岩進行強烈沖擊和研磨所形成的石坑,因其形態很像古代舂米的石臼而得名。
福安白雲山景區冰臼群
隱身福安市白雲山風景區深處的千古冰臼群,近日終於向世人撩開了潛藏百萬年的神秘面紗。中國地質科學院專家現場考察發現,這一奇觀為距今約兩三百萬年前、第四紀冰川時期的產物,遺跡資源集中、規模巨大,是目前冰川、冰臼考察發現史上絕無僅有的,堪稱「中國冰臼的寶庫」、「冰臼奇觀中精品」,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完全具備申報國家級、世界級的冰川遺跡地質公園條件。
白雲山位於福安西北,與壽寧、周寧等縣毗鄰,海拔1400多米,是省級名勝風景區。從蟾溪至龍亭溪峽谷長達10多公里的溪段上,放眼望去,上千個奇形怪狀的石臼,它們或缸狀、或盆狀、或柱狀、或壺形、或壁態,各色形狀、大小不同的冰臼在河谷中隨處可見,猶如一個現代派雕塑的藝術大觀園,令人嘆為觀止。
這些冰臼群主要分布於曉陽、穆雲等鄉鎮境內的白雲山九龍洞景區及金鍾山龍亭溪峽谷景區,大多位於溪段河谷,長期湮沒在水底,無人知曉,近年來上游建起水電站蓄水,這些千古奇觀才得以逐漸浮出水面,向世人展示她的驚世容顏。
冰臼是古冰川作用、古冰川氣候環境的直接產物和重要遺跡,是冰川融水攜帶冰碎屑、岩屑物質,沿冰川裂隙自上而下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對下覆基岩進行強烈沖擊和研磨所形成的石坑,因其形態很像古代舂米的石臼而得名。我國首次發現冰臼,是在20世紀70年代,被稱為中國地質學界石破天驚的重大發現。尤其是我國東部中低山區山脊山峰上分布的大量冰臼,堪稱「世界奇觀」和「天下一絕」。難怪有不少專家評價,「冰臼的發現若能最終被證實,則世界的第四紀地質環境歷史將重新改寫!」
2007年7月6日,被譽為「世界冰臼之父」的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韓同林教授和中國地質科學院陳尚平教授,到福安進行為期3天的考察。置身於河谷冰臼群間,「愛心冰臼」、「金蟾產卵」、「天眼」、「玉如意」「連環臼」等一個個被賦予了美麗名字的冰臼接踵而來呈現在眼前時,留給專家們的是一陣陣驚訝、激動和興奮。韓教授說,他考察過的冰臼往往是發現了一個要走一段路才會看到另一個,而福安白雲山的冰臼群考察途中放眼可見,其數量、類型之多在南方低緯度地區實屬少見。特別是大量的冰懸槽,更是絕無僅有。更讓專家們驚嘆的是,在九龍洞中發現的單體冰臼直徑約30米、高約60米,數量還不止一個,而他們以往看過最大的寬不過5—6米、高10餘米。
據福安旅遊部門人士稱,這次考察路程只是福安白雲山景區冰臼群分布的一個區域,那些山勢更為險惡、人跡難致的深山中究竟有多少數量的冰臼,至今還是個未知數,考察僅僅是個開始。
「中國冰臼的寶庫」、「冰臼奇觀中的精品」、「美觀、奇觀、壯觀」,6公里長的實地考察,韓同林教授和陳尚平教授用這樣的話語,對福安白雲山景區冰臼群奇觀給予了高度評價。
專家們認為,白雲山風景區古冰川遺跡資源集中、規模巨大,與其他地方相比具備三大特點:其一、冰臼數量繁多,在河谷中隨處可見,形成大規模的冰臼群,個體大的高約60米,直徑約30米,這在冰川冰臼考察發現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其次、冰臼形態類型豐富、口小腹大、特徵明顯,大小冰臼、連環相套,一些冰臼形態都屬新發現。酷似「漏斗」、「交椅」、「板壁」、「龍爪印」等形狀冰臼是古冰川運動存在的有力證據,由此可推斷在距今大約二百萬至三百萬年前的第四紀早期,福安曾為冰川所覆蓋。第三,大量的「U」字型底冰懸槽、冰脊、冰川漂礫及冰川鏟切等遺跡,我國南方地區均屬首次發現。專家認為,白雲山冰川遺跡,不僅觀賞價值高,而且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完全具備申報國家級、世界級冰川遺跡地質公園的條件,建議按照有關程序立即著手申報工作,保護、研究這些自然奇觀。專家們還建議,應提高冰臼分布區的可進入性,完善道路、安全等措施,讓古冰臼展現在更多世人的眼前,「走」得更遠。
白雲山景區冰臼群的發現,對研究福安古氣候、古地貌具有極高科研價值,同時更將有助於提升白雲山風景區規劃、建設、發展的等級,是「閩東北親水游」的一大亮點。目前福安市委、市政府已將冰臼群列入白雲山風景區旅遊總體規劃,景區面積由原來的32平方公里擴大至95.88公里,並將白雲山風景區作為國家級旅遊風景區向上申報,同時還專門指定兩位市領導牽頭組織申報冰臼遺跡國家及世界地質公園工作,保護、發展等各項措施正有條不紊進行中。
❹ 福安有哪些名勝古跡
1、柏柱洋
柏柱洋位於福安市溪柄鎮東南方,距市區40公里,是通往霞浦、太姥山的必經之路。四周群山環抱,峰巒綿延,中間一馬平川,良田萬頃。境內有一奇石,形如白柱,因「白」字為民間忌字,故改為柏柱洋。
2、獅峰寺
獅峰寺又稱獅峰廣化禪寺。位於福安市柏柱洋獅峰山麓,距縣城30公里。寺始建於唐景福元年,明武宗曾游此寺,御題寺匾「廣化禪林」。2006年5月25日由國務院核定並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外,寺中還留有大量豐富的歷代文人墨客的名作佳句。
3、九龍祭瀑布
九龍祭瀑布屬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福安市周寧縣七步鄉,距城東南14公里處。由九級大小瀑布組成,總落差為300米。九龍祭瀑布群被譽為「福建第一」、「華東無二」,1987年被評為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
4、廉村
廉村位於福建寧德福安市溪潭鎮穆陽溪中游西岸,舊名富溪津、石磯津,是唐朝福建第一個進士薛令之的故鄉,被喻為開閩進士第一村, 又因薛令之為官清廉,被御賜「廉村」、「廉水」、「廉嶺」之名。
廉村歷代人才輩出,自唐至清,獲取各種功名者共50多人,宋大觀三年(1109年)到南宋寶祐三年(1255年),146年間,有進士23人,出現(陳雄)一門五進士、父子兄弟三代俱登高第的奇跡。宋代朱熹與其父朱松都曾到廉村講學。
5、白雲山
白雲山位於福建省福安市西北部,距市區55公里,因白雲常繞而得名。白雲山後峰西坡有始建於明正德四年的「冷水寺」,後毀,1987年重建,寺前有「天池」,盛產午時蓮。
2010年10月3日23時,由屏南白水洋、鴛鴦溪、福鼎太姥山、福安白雲山共同組建的寧德地質公園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路名錄,獲得「寧德世界地質公園」稱號。
❺ 家鄉的一處風景穆陽桃花園
春姑娘已經邁著輕盈的腳步向我們走來,不信?你瞧,穆陽的桃花已經開了呢!我和表哥表姐一起去穆陽看桃花,一路上風景如畫。
穆陽桃花園到了,放眼望去,遠處一片粉紅,似乎天上落下的一大片朝霞。
桃花有粉紅的、深紅的、淺紫的,在青翠欲滴的綠葉映襯下,更顯得鮮艷嬌美。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一絲絲紅色的花蕊頂著嫩黃色
的尖尖,調皮地探出頭。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一陣風吹來,朵朵桃花就像一隻只花蝴蝶,撲打著翅膀,翩翩起舞,叫人目不暇給,神
迷意醉。
我們在花海里徜徉著,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這么多的桃花,神態迥異,千姿百態:有的單獨掛在枝頭,有的三三兩兩緊挨著。花上成百上千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大小小的蝴蝶飛來飛去。假如把眼前的景色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這么多的桃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著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看著看著,我彷彿也成了一朵桃花,一陣陣微風吹來,我就翩翩起舞,粉紅的衣裳隨風飄動,一隻小蜜蜂飛來告訴我采蜜的收獲,一隻小蝴蝶飛來告訴我昨夜跳舞的樂曲……
我調皮的靠近一朵花朵,聞了聞,一陣芳香撲鼻而來,我伸手准備把它採下來,表哥看見了卻說:「誒,靜雯,別采!」
我好奇的問「為什麼不能采?」
「因為這一株桃花可以結一個桃子,你采了一株,種樹的人就少賺了幾塊錢!」表哥語重心長的對我說。
「可是采一株又沒關系,這里有這么多桃花,我覺得他也不差這幾塊錢!」我窮追不舍的問道。
「你要想想,如果大家都這樣想,那種樹的人辛辛苦苦栽了這么久,等的就是花開然後結果子,賣掉,你們把花都采走了,樹農拿什麼錢供孩子上學,拿什麼錢來養家?」表哥像個大人似得對我教訓道。
「哦!」我羞愧的低下了頭。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一轉眼就到了吃飯時間了。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這美麗的桃花園!
❻ 福安市穆陽鎮春天都有哪些風景
穆陽虎頭桃花
❼ 福安白雲山風景名勝區的交通線路
福州至福安市白雲山風景名勝區的行車路線:福州馬尾上高速往寧德方向,到福安賽岐鎮高速出口下(行程約200公里,高速收費80元),賽岐高速出口後往周寧方向(有路標的都是往周寧方向),省道下浦桂林收費站4元,行至穆陽鎮,約25公里,從穆陽交通中隊路標下右拐,經過穆陽鎮市場後東方賓館那條鄉小路前行,約17公里到達溪塔村,繼續前行10公里處,到達蟾溪村白雲山風景區。線路詳細:
1、路線如下:寧德---賽岐下高速---302省道--經溪潭鎮廉村(第四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穆陽(穆陽烤肉,扁食,線面等傳統美食)---溪塔(南國葡萄溝,畲鄉文化)---蟾溪村(九龍洞上下兩個主景區之間)---沿景區公路---曉陽鎮南溪村(該村目前綠色無污染土特產番薯粉,粉絲極為暢銷)---東源村(當地有大學生承包土地種植高山晚熟葡萄及生薑)---白雲山腳下---沿石階徒步40分鍾上山--白雲山蓮花寺(或白雲道觀)---次日白雲山絕頂看雲海日出---東源村---曉陽鎮(看奈何橋、太後公廳品味唐宋文化鴨娘皇後傳說)----谷口游鯉魚溪----領略黃蘭溪水庫的風光----坦陽工夫的發祥地(社口鎮坦洋村,感受那裡的悠久的紅茶制茶歷史和茶文化)---坦洋村廊橋(真武橋)---社口---福安--寧德。
2、好處如下:(1)可以經過廉村看看古城堡、感受廉溪文化;(2)經過穆陽可以嘗嘗穆陽扁肉、烤肉和線面等傳統風味小吃等。(3)經過溪塔葡萄溝可以看看全國第三大葡萄溝(國家AA級風景區),感受畲族文化;(4)順路游覽蟾溪村下游的九龍宮景點和上游的九龍洞景區(如今上下游已經全部鋪上棧道,遊玩比較安全,但危險還是存在,還是得注意。
3、需要注意的是:
(1)九龍宮景區在蟾溪村下游,也就是在景區公路上可見到的水庫壩體之下游,沿修好的棧道下行,不可錯過;
(2)下游回來後,往蟾溪方向走不遠可見到一座橋,過橋就是蟾溪村了,村內有:如家酒樓,可供不錯的農家菜,但沒有住宿。如果不在村裡用餐,建議不過橋,直接沿景區公路上山,開車直接到九龍洞(或沿峽谷上行,徒步游覽景區),最後才是本景區最精華和神奇的地方--九龍洞。
(3)九龍洞游完後,可沿著景區道路直接到位於曉陽鎮南溪村的景區山門。過了山門便是南溪村;
(4)過了南溪村後,需要再拐到去往東源村的路(可問村民)---到東源村後----水泥硬化的路面便沒有了----上白雲山的都是機耕路----大概3公路的機耕路---彎道極多,路況不好,需要底盤較高的車。3公路的機耕路走完後,基本就到了白雲山棧道的山腳下。這時可下車沿棧道上山。當然棧道的右邊也還有機耕路上白雲山(但路況更差,建議不要輕易開車上去)
(5)沿棧道耗時40分鍾可到白雲山蓮花寺或道觀。有食宿!但山上溫差大,需要注意禦寒衣服,尤其次日觀雲海日出。如果運氣好還可以看到佛光。
(6)次日沿原路下山,到東源村---曉陽鎮----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