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風景油畫作品
1. 莫奈油畫是一遍畫出來的嗎
作為專業人士,答主可抄以很肯定的告訴你:當然不是。他的作品是典型的外光派,以自然光源下的景物為描繪對象,並以風景畫為主,在自然環境中作畫,這樣的環境中光線變化幾乎是每時每秒的,因此,你會發現,像「乾草垛」系列、「教堂」系列,都是同一個場景下畫了很多副,這就是作者在一天內連續畫多幅,根據天氣會畫數日甚至數月,所以莫奈的油畫絕不是一遍畫成的。
2. 莫奈有哪些比較著名的畫
1.莫奈的代表作《日復出·印象》、制《盧昂大教堂》、《維特尼附近的罌粟花田》。
2.克勞德·莫奈,法國畫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莫奈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廣。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
3.莫奈是印象主義的創始人之一,是印象主義大師中最有影響的一位。在有代表性的印象派畫家中,唯有莫奈以其86歲的漫長人生始終如一的將創作熱情傾注在印象派技法上。其他的印象派畫家,都是短期的探索者。像雖然沒有參加過印象派八次畫展卻被視為印象派的領袖和奠基人的畫家馬奈:而擅長於畫人物的雷諾阿在他的藝術人生中,前期和後期是從事印象派探索時期,中間十幾年的時間里,則將熱情轉向了古典主義。
3. 名家的油畫美術作品,最好是風景畫
給你介紹一位傑出的風景畫家,希斯金,以寫實風景而著名。希斯金(1832一1898)生於維亞茨基州葉拉布加一個小商家庭。1852年至1856年畢業於莫斯科繪畫雕刻建築學校。1856年至1860年在皇家美術學院學習。希施金是巡迴藝術展覽協會的創始人之一,是傑出的風景畫家。他筆下的森林氣魄雄偉、豪邁壯觀。1869年創作的莫斯科郊外的晌午是一幅謳歌俄羅斯風光的畫卷,詩意盎然。松樹林(1872)、麥田(1878)、(在平靜的原野上(1883)、森林深處(1884)、松林的早晨(1889)、造船木材森林(1898)等作品在俄羅斯家喻戶曉,流傳很廣。此外,畫家創作的素描、石版、銅版畫也相當出色。1893至1895年希施金在皇家美術學院任教。
4. 莫奈和梵高的畫。莫奈和梵高的故事。
莫奈和梵高的畫都屬於印象派畫作,對於色彩的運用和表達都非常細膩,他們的畫都能通過色彩和色調表現出力量、空間、對比和運動。都愛以自然景物作為繪畫的題材,畫中的意境都能反映出畫家的現實生活和情趣。
莫奈和梵高的畫風不同:
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他的畫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光和影的色彩描繪是莫奈繪畫的最大特色。他用許多相同主題的畫作來實驗色彩與光完美的表達。
梵高畫面中的形象在造型上都帶有非常鮮明的個性,有強烈的狂野性、粗放性,好似畫家在激情的支配之下隨意揮灑而得來。
4、莫奈的故事:
莫奈5歲時來到父親的身邊。這個孩子唯一的愛好是繪畫,他常常在筆記本上作素描,以老師和同學為對象畫漫畫,日積月累,掌握了一些繪畫技巧。
但他沒有按照畫家的常路走,而是以畫漫畫起家,在畫漫畫方面有了一些名聲,並受到歐·布丹的注意。布丹曾對莫奈說「當場畫下的任何東西,總是有一種以後在畫室里所不可能取得的力量、真實感和筆法的生動性。」
莫奈是印象主義的創始人之一,是印象主義大師中最有影響的一位。在有代表性的印象派畫家中,唯有莫奈以其86歲的漫長人生始終如一的將創作熱情傾注在印象派技法上。其他的印象派畫家,都是短期的探索者。
(4)莫奈風景油畫作品擴展閱讀:
梵高人物影響:
梵高是表現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德國表現主義。
梵高那些曾引起他同時代大多數人迷惘的作品,如今卻已印在明信片上,印在掛歷上,成了暢銷貨。企業家們則一窩蜂似地將梵高的名字帶進了生意的領域,如梵高領帶、梵高圓珠筆、梵高香皂、梵高電影,梵高歌劇,其作品更是國際油畫拍賣市場上的遙遙領先者。
莫奈人物影響:
從印象主義的產生、發展看,創始人非馬奈莫屬,但真正完全實現印象主義理念和技法、並且一以貫之的當推莫奈。
是他將畢生精力獻給了對西方畫界產生了重要影響的印象主義,是以他為首的一批藝術家的不懈努力,突破了此前學院派的保守思想,極大地沖擊了19世紀後半葉占據西方畫壇統治地位的官方藝術,從而為掀開西方現代繪畫史新的一頁,作出了重要貢獻。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藝術財富。
應該說莫奈是印象派畫家中最先獲得成功的人,盡管後來的野獸派、立體派、超現實主義等藝術流派,並未遵循印象派創立的一些原則,但創立這些流派的藝術家,都從印象派那裡汲取過營養。
5. 莫奈的作品。
1、《翁費勒的塞納河口》
此畫是1865年的官方沙龍上展出,並受到了熱烈的歡迎,當評論家評論此畫時說:「用調子所組成的和諧色彩……頗能吸引觀眾們的大膽感覺」。這表現出官方對人們很喜歡這幅畫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油畫表現了豐富的中間調子和那種暗淡、沉著的色階。
向深處展開的空間,通過河岸線而處理得十分成功按照傳統,河岸線標志著中景和遠景。在這幅畫上,出於莫奈自己的東西,就是表現在前景水的筆觸和雲的筆觸上的「頗能吸引觀眾的大膽感覺」;這些筆觸加強了畫面的傳統效果。
2、《日出·印象》
莫奈創作了揚名於世的「印象·日出」。這幅油畫描繪的是透過薄霧觀望阿佛爾港口日出的景象。直接戳點的繪畫筆觸描繪出晨霧中不清晰的背景,多種色彩賦予了水面無限的光輝,並非准確地描畫使那些小船依稀可見。
真實地描繪了法國海港城市日出時的光與色給予畫家的視覺印象。由於它突破了傳統畫法的束縛,有位批評家就借用此畫的標題,嘲諷以莫奈為代表的一批要求革新創造的青年畫家為「印象主義」,這一畫派以此得名。
3、《聖日爾曼·盧昂大教堂》
這幅畫對於他未來風格的發展具有更大的意義。此畫是他從羅浮宮的一個陽台上畫的,這幅畫是要表現樹葉上的反光。並排的筆觸生動地表現了空氣的振動,依靠這些筆觸的結合而取得了綠黃色的光和綠黑色的影的生動效果。
這里的用筆方法已經是印象主義的了,但色彩還不夠透明,甚至藍色的陰影也還是渾濁的;它們畫得就像是黑色。教堂和房子在顫動的樹葉相比之下顯得過於密集了。畫中沒有整體的形象,但樹葉的畫法卻給我們透露出一點莫奈的色彩理想來。
4、《穿綠衣的女士——卡美伊》
這幅肖像引起了爭論,但總的說來是成功的;有人甚至把它同馬奈的肖像畫相媲美。這幅肖像充分顯示出了莫奈的個性:他對造型的淡漠態度,以及這個女人的動勢和她的裙子上顫動的光都賦予整幅畫特殊的說服力;由此而產生了一種動力感和生動性。
這里的畫面基本上是根據一幅照片安排的,這說明莫奈並不介意使構圖服從了自然景物的偶然性。照片本來也該使莫奈想到空間的深遠效果的,然而,莫奈對此也並未介意。但這幅油畫缺乏色調效果:光線和陰影落在了人物所佔據的同一個平面上,因此,光線不能滲透人體,不能成為形的實體。
大片固有色起了過多的作用。所有這些合在一起,與其說是真實表現了所見的事物,不如說是一種公式,但這種公式正是一個空前大膽的綱領。
這一綱領的公式化一旦消失,光線便將滲入中間調子,生命也將滲透每一個筆觸,而整體的統一也就將要形成,那時,藝術就會變得花團錦簇,印象主義就要完全成熟了。
5、《聖拉查爾火車站》
每一個研究莫奈創作活動發展的人都會發現,如果說最初的命運促成了莫奈的發展趨勢,那麼後來就是他自己創造了他的命運。之所以莫奈成為「印象主義」風格奠基人、被他的朋友公認為「班首」,是因為莫奈不可動搖的堅強意志。
眾所周知,印象主義意味著感覺和觀察方式的變革,它不僅改變了繪畫,而且改變了雕塑、音樂、文學,就是到了今天,它也沒有失去影響力,仍然改變著我們。繪於1877年的「聖拉查爾火車站」是一幅表現巴黎火車站的畫,這是一個日常生活場面的實際「印象」。
莫奈神往於光線穿過玻璃頂棚射向蒸氣煙雲的效果,神往於從混沌之中顯現出來的機車和車廂的形狀。莫奈相信光線和空氣的神奇效果是最為重要的,他巧妙的平衡了畫面的調子和色彩,這幅畫出色的表現了力量、空間、對比和運動。
6、《睡蓮》
莫奈晚年最重要的一件作品是連作《睡蓮》。這是一部宏偉史詩,是他一生中最輝煌燦爛的「第九交響樂」。1880年之後,莫奈與印象派的其他畫家們疏遠了,他在吉維尼造了一座小花園,住在裡面作畫。
他喜歡把水與空氣和某種具有意境的情調結合起來,這樣產生了《睡蓮》組畫。沿著水面,美麗的睡蓮一片片向湖面遠處擴展開來,畫家利用了樹的倒影,襯托出花朵的層次,是十分有創造性的構思。
莫奈把整個身心都投在這個池塘和他的睡蓮上面了,睡蓮成了他晚年描繪的主題。此後27年裡,他幾乎再也沒有離開過這個主題。
7、《野罌粟》
該畫作於1873年,當時莫奈的生活相對穩定。畫中的人物是畫家的妻子卡米耶和他們六歲的兒子讓。母子倆在田野里採集鮮花,盡情享受著陽光,完全陶醉在大自然中。
《野罌粟》中的人物給人以輕柔的、富有節奏的動感,然而畫中那一片片鮮紅的斑塊才是這幅作品的要旨,是畫家對映入眼簾的光和色所做的如實描繪。
盡管這些斑塊的形狀具有罌粟的特徵,卻不是具體的,它們有的重疊在一起,有的被隨意擺放,有的為了表現是在後面而被縮小,然而晦暗、單調的背景更加突出了鮮亮明快的暖色調。
(5)莫奈風景油畫作品擴展閱讀:
1874-1886年間,巴黎舉辦了八次印象派畫展,畢沙羅參加了每一次畫展,他曾說:「我的一生與印象主義的是完全符合的。」而莫奈第五、六次和最後一次均未參加展出。由於在這三次展覽中的作品已經有悖於原來的創作手法。
為了堅持信仰,莫奈拒絕參加展覽以示反抗。這是莫奈始終如一的堅持印象派信條的表現,也是莫奈在印象派中影響力最大的一個原因。
莫奈常常可以從普通的風景中挖掘其魅力。莫奈觀察景物細致入微,對光線的變化十分敏銳。莫奈可以就同一處場景畫出十幾幅作品。如《谷堆》《睡蓮》等。而這僅僅是為了表現同一場景的不同天氣、光線下的不同表象,這是其他畫家很難做到的。
莫奈像個隱士,有時有很強的孤獨感。這一方面由於他的性格使然,他生性沉默寡言,喜愛思索;另一方面,因為莫奈是印象派中的先行者,當他不得不單槍匹馬奮力前行的時候,自然有一種寂寞寥落的感覺。
6. 法國莫奈的油畫《盧昂教堂》的作者介紹、繪畫特徵和創作的背景
莫奈(1840~1926)是法國畫家, 是印象主義的創立者之一,而且只有他一人終其一生都堅持印象主義的原則和目標,也是唯一在生前贏得大眾認可的印象主義畫家。他少年時代所畫的諷刺漫畫就已具備了驚人的形似能力,直到他早期的印象主義繪畫還保留著這項特質,使他和十九世紀中葉風景畫家的朦朧概括迥然不同。他的風景畫完全以主題的視覺經驗感知為首要的考慮,忽視傳統的概念﹝構圖、題材、潤飾等﹞。
莫奈曾說:「試著忘卻你眼前的一切,不論它是一株樹,或是一片田野;只要想像這兒是一個小方塊的藍,這兒是長方形的粉紅,這兒是長條紋的黃色,並照你認為的去畫便是…。」他在 1870 年代的作品便是以這種不加琢磨的手法來呈現視覺經驗中片段的紊亂素材:雜陳的彩色筆觸同時襲向眼睛,因視覺的混合作用而成為炫目的幻影。
莫奈晚期的作品側重於同一主題在不同光線和空氣下變幻無窮的外觀。因而油彩記錄下來的,不是所見物體的本身,而是觀看的過程。
《盧昂教堂》:
1892 年 2 月 12 日,莫奈在給朋友的信中寫道:「我已經可以搬入主教堂對面一幢空閑的公寓中。」此後他在盧昂度過了兩個月的時光。這期間,他開始了主教堂系列的創作:陽光照射在主教堂單調灰暗的正面牆壁上,所產生的強烈效果,激發他一連畫了三十幅同一主題的油畫。
激發了莫奈興趣的,並不是盧昂主教堂哥德式的建築本身,而是投射到主教堂正面牆壁上的光和影的跳動:石壁的本色是灰色,但在此系列中,卻呈現出色調蒙朧的金色、褐色、青灰色或反差強烈的白色。
這系列再現了教堂從清晨到黃昏的不同景象。畫家畢沙羅被這些作品的獨創特色所震憾,他在給兒子的信中說:「我很遺憾你不能在莫奈的畫展結束之前趕到這里。他的「主教堂」將會散落在各處,而它們是應當被看成一個整體來觀賞的。」
7. 風景油畫作品,要高清圖片,最好唯美風格,不要寫實派的,越多越好,用於臨摹
8. 莫奈的作品總共有哪些
莫奈簡介:
莫奈(1840~1926),法國畫家。印象畫派的創始人之一。印象派的名稱即由他的《日出印象 》一畫 而來。生於巴黎。初從布丹學習,並受容金和柯羅的影響;後轉向外光的描寫,馬奈和透納的作品給了他很大的啟發。莫奈的創作目的主要是探索表現大自然的方法,記錄下瞬間的感覺印象和他所看到的充滿生命力和運動的東西。曾長期探索光色與空氣的表現效果;常在不同的時間和光線下,對同一對象連續作多幅描繪,從自然的光色變幻中抒發瞬間的感受。不注重對象的明晰的立體的形狀。主要作品有《草地上的午餐》、《聖阿德列斯的陽台》、《花園里的女人們》、《日出印象》、《巴黎聖拉查爾火車站》、《乾草垛》和組畫《睡蓮》等。
印象派大師莫奈(1840-1926):
「瘋狂、怪誕、反胃、不堪入目!」這是1874年巴黎一位藝術批評家的怒斥,對象是一個不落俗套的油畫、臘筆畫和其他繪畫展覽。主辦人是一群不肯在官方巴黎沙龍展出作品的朋友。這群青年叛逆者的作品,著色怪異,下筆粗放,以簡朴的日常生活為題材,不隨時尚繪畫端嚴人像和宏偉的歷史場面。畫展迅即成為巴黎街談巷議的話題,群眾不但前往訕笑,甚或向畫布唾啐。其中莫奈(CLaude Monet)所繪的一小幅海景,受譏嘲最多。畫的是哈佛港晨景,題名為《日出印象》。一個好譏誚別人的 評論家就用此題名挖苦那群畫家,稱他們為「印象派」。
從經濟上著眼,畫展完全失敗,一張也沒有賣出。但這種新作風的畫自此有了名,後來竟響徹全球。自此之後,印象派作品風魔了千百萬人,大家不惜重金爭購。專家相信,莫奈那一小幅海景現在至少要值200萬美元。
莫奈勸他的朋友就用評論家送給他們的諢號做畫派名稱,以示反抗,並於不久後成為這一畫派公認的領袖。他那壯健的身材、濃密的棕色長發、炯炯有神的黑眼睛、蓄須的清秀面龐,處處充滿了自信。他堅持大家繼續用同一風格作畫,讓法國人學習欣賞他們的作品。
莫奈比任何畫家更著重於捕捉一瞬即逝的景象,並不注意物體本身的輪廓。他說:「光是畫中的主角。」他又描述如何努力去畫「空氣的美……但這是不可能的.」莫奈畢生致力繪畫那些不能畫的東西,他的精品中有許多是一瞬即逝的美麗景物——持傘少女後面天空中有浮雲掠過,我們幾乎可以感覺到那吹送浮雲的微風,在浪花飛濺岸岩的海景里嗅到空氣中的鹽味。
師法自然
莫奈1840年11月14日生於巴黎,父親是雜貨商,莫奈為長子。出生後不久,全家遷往曼諾第。他的漫畫才能為風景畫家布丹賞識。18歲時,布丹邀他同往戶外寫生,那時管裝顏料剛剛發明,戶外寫生還是新鮮玩意。莫奈起初不以為然,後來方知師法自然之妙,認為戶外寫生確是風景畫家最好的作業方法。有位青年畫家向他求教,他指著雲天河樹說:「它們是老師,向它們請教,好好地聽從它們的教導.」
莫奈以出售漫畫的積蓄,去巴黎學習藝術。
那時莫奈還沒有發展他那革命性的印象派技巧。有好幾幅畫都獲得了官方巴黎沙龍的接受.26歲那年,一位鑒賞家對他的《綠衣女郎》大為贊賞。那是一幅清新活潑的人像,畫的是他的心上人唐秀。
窮困潦倒
唐秀是個弱質纖纖的黑發女郎,多年來莫奈從她那裡獲得靈感。可是他那中產階級的家庭對於他們的結合非常憤怒。1867年,莫奈家中聞悉此事,就斷絕所有對他們的經濟援助。這個不名一文的小家庭屢次遷居都為房東逐出。他的朋友亥諾瓦,自己也窮得要命,偷偷把他母親餐桌上的麵包送給莫奈,莫奈一家因此得免餓死。就在那年夏天,莫奈和亥諾瓦二人都在創作上有了極高成就。為了要畫陽光在水面閃爍和樹葉顫動,他們採用新法,把幽暗的色彩通通拋棄,改用純色小點和短線,密布在畫布上,從遠處看,這些點和線就融為一體了。那時還未命名的印象主義畫法,就在那年夏天誕生。
法戰爭爆發後,他把唐秀託付給朋友照顧,自己隻身前往倫敦。倫敦縹緲的輕煙和渾濁的濃霧使他著了迷,後來他又去過幾次倫敦,前後用暈色畫了很多幅泰晤士河上的大小橋梁和英國議會大廈,一種恍非塵世的詭異色彩籠罩著整個畫面。戰爭結束後,莫奈回到法國,1871年冬天,他帶著妻兒到塞納河上的阿鄉德爾市居住了6年。莫奈每天自晨至暮都在戶外寫生。他還弄到了一艘小船,辟為畫室。不論陰晴寒暑,他都不在室內工作。塞納河凍封了,他在冰上鑿孔置放畫架和小凳。手指凍僵了,就叫人送個暖水袋來。他在海上美島沙灘上作畫,因大西洋風勢疾勁,便把自己和畫架縛在岩石上。(有幾幅海景,至今還看得見嵌著沙粒.)他以同樣刻苦的精神應付生命中的逆境。1878年,他們的次子米歇爾出世,唐秀患重病。莫奈既要看護病人,又要照顧嬰兒和洗衣做飯,還得抽空在街上兜售油畫,雖然幅幅都是傑作,但所入微不足道。第二年,唐秀還未到30歲,便溘然長逝。
人間樂園
1883年,莫奈的作品在巴黎、倫敦、波士頓三地展出。這時印象派畫家己漸受注意。1886年在紐約舉行的畫展,展出莫奈的精品45件,這是他生命上的轉點:他的作品成為收藏家獵取的對象,自己也成為名人。1888年連法國也公開承認了他的地位,擬頒贈「榮譽勛章」給他,他忿然峻拒,絕不向傳統低頭。在1880年,莫奈才首次享受到快樂而富裕的生活。他帶著兩個小男孩,和有6個兒女的寡婦霍施黛組織了新家庭。2人和8個孩子,同住在巴黎市外75公里的席芬尼一幢蓋得不整齊,有灰色百葉窗的農舍里,草地上有一條逶迤的小溪蜿蜒流過,花園旁有條單線鐵路,每天有4班火車往來。席芬尼是莫奈的人間樂土,前後43年;他喜愛這個地方,以它入畫,並在這里終老。一天,他和寄女白蘭在屋後山坡作畫。畫的是夕陽下的乾草堆。15分鍾後,光線變了,使他無法繼續,他大為苦惱,於是叫白蘭回家去再拿塊畫布來,不多時,他不得不再換一塊。著名的「系列」油畫就這樣地產生了。莫奈一年四季,晨昏早晚都畫這個乾草堆,出門時帶著十幾塊畫布,隨光線或天氣的改變而一塊塊地換著畫。他又用同樣的方法畫盧昂市哥德式大教堂的正面,畫了兩年。
「獨具慧眼!」
莫奈最喜歡畫水。他搬到席芬尼後不久,就引溪水築池,在池裡種了黃、紅、藍、白和攻瑰色的睡蓮。他對這些花的愛好,與日俱增,前後將近30年,屢畫不厭,並且越畫越大越抽象。在他晚年所繪的巨幅油畫前,觀者會有懸身於怪異水世界上空的感覺,看著白雲的倒影在睡蓮巨葉間的水面滑過。莫奈晚年最得力的朋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法國總理克雷芒梭。有一天莫奈對克雷芒梭說,他想造一間陳列室,四壁滿掛巨幅睡蓮畫,好讓人在這炮火連天的世界裡,有個可以靜思的地方。克雷芒梭鼓勵他進行這項計劃。可是莫奈的目力日漸衰退,常因力不從心而忿怒地把畫布割破,並曾有一兩次說要放棄這個計劃。忙得不可開交的總理聽了,便從內閣辦公室趕往席芬尼勸這位老人不要氣餒。「畫吧,畫吧,不管你自己知道不知道,會有不朽之作的.」克雷芒梭沒有說錯。莫奈為紀念第一次大戰休戰獻給法國,在巴黎橙園陳列的《睡蓮補壁》油畫,公認是莫奈最超卓的作品。他接受白內障手術後,目力頗有進步,因此得以在暮年繼續作畫。有時仍會暴躁而把畫布割破。不過在得心應手的時候,他自知已幾乎實現了少年夢想,把「不可能畫得出的空氣美」差不多畫了出來。他86歲去世,死前不久,他從席芬尼寫的信里還說他在一天工作中得到無比歡樂。
莫奈使世人學會了新的看法。他的朋友塞尚說得好:「莫奈只是隻眼睛,可是我的天,那是多麼了不起的眼睛啊!」
《日出·印象》1873年 克勞德.莫奈 法國 48cm×63cm 布 油彩 巴黎 馬蒙達博物館藏
這是莫奈描繪法國勒阿弗爾港口一個多霧早晨的景象:海水被晨曦染成淡紫色,天空被各種色塊暈染成微紅,水的波浪由厚薄、長短不一的筆觸繪就,三隻搖曳的小船在薄塗的色點中顯得朦朧模糊,船上人影依稀可辨,遠處的工廠煙囪,大船上的吊車等若隱若現。畫家把從一個窗口上看到的這一印象收入畫布上,如此大膽地用零亂的筆觸來展示霧氣交融的景象,是史無前例的,這幅作品震撼了畫壇。
9. 莫奈的風景油畫技法
技法是自己研究的東西,別人怎麼會知道,只能知道他作畫的方法和心境,以及表達的內容,情感特徵,莫奈的油畫屬於印象派繪畫,莫奈曾說:「我想在最容易消逝的效果之前表達我的印象。」他是用中號的筆用力的點上去的,造成強烈的筆觸,他的繪畫是光與色美麗的表演。 他的畫主要是對光.色彩的感覺要好,慢慢臨,多對比色彩之間的差異就好了,其實臨畫就像雞肋,臨好了也還是別人的色彩感受,自己只能得到作畫的方法。
10. 莫奈有哪些聞名於世的名畫作品
莫奈可以說是印象派的代表畫家了,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後,都有著很高的贊譽,他最擅長的就是以色彩的疊加來突出畫面的光影效果。所以並不清晰的輪廓在他筆下也顯得有很強的表演力,而他也有十大名畫流傳於世。
第一個就是《草地上的午餐》是他在25歲在戶外創作的一幅畫作,畫中兩男兩女在一起吃晚餐。他採用了印象派的手法,畫中的景物和人物描寫的也是很動人的。《日出印象》算的上他最為人所知的一幅畫,是以日出時刻的海港為主題的畫作。
《海浪》則是以景色作為構圖元素的畫作,畫面以藍色為主,表現出海面的波浪起伏,給人一種很強烈的觀賞體驗。《聖拉扎爾火車站》是純粹的風景畫,描繪了車站的日常風景,黑色的火車頭和蒸汽占據了畫面大部分。《威尼斯大運河》是他十大名畫,價值最高的一幅。他以霧氣迷濛的威尼斯海邊作為主題,畫出了威尼斯運河美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