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冠豸山風景區
A. 連城冠豸山景區的門票價格
景區門票價格
30元
開放時間
早上8:00-下午5:00
冠豸山景區面積123平方公里,核心景區53平方公里。由冠豸山、石門湖、竹安寨、旗石寨、九龍湖五個游覽區組成。冠豸山開發始於宋元佑年間,在石門湖築亭建閣,植以松竹,成為吟詩斗酒之地。山中風景秀麗,獨樹一幟。歷代留下許多摩崖石刻和樓台亭閣及書院等人文景觀。今尚存半雲亭、松風亭、東山書院、修竹書院、靈芝庵等以及摩崖石刻40餘處。最為珍貴的有林則徐登臨冠豸山時手書的橫匾「江左風流」,現存於東山草堂內;還有乾隆年間的名士紀曉嵐,任福建提督學院時題寫的「追步東山」真跡。
交通
從龍岩汽車站乘到連城縣的汽車,連城汽車站位於蓮峰鎮蓮中路,從那裡有去冠豸山的專線車。
B. 冠豸山風景名勝區的簡介
冠豸山風景名勝區位於連城縣城東郊1.5公里,面積23平方公里。平地兀立,不連崗自高,不託勢自遠,外直中虛,層巒迭峰,望之若萬蕊菡萏,搖曳於青標翠蓋間,故稱蓮花峰。又因山頂象一頂獬豸冠,又稱冠豸山。
C. 冠豸山風景區怎麼樣 冠豸山旅遊攻略
冠豸山,位於福建連城縣城東郊1公里。以其主峰形似古代獬豸冠而得名,寓含剛正廉明之意,舊稱「東田山」、「蓮峰山」,以其天生麗質於1986年榮膺「福建十佳風景區」。 「平地兀立,不連崗自高,不託勢自遠」。景區方圓123平方公里,集山、水、岩、洞、泉、寺、園諸神秀於一身,雄奇、清麗、幽深,與武夷同屬丹霞地貌,被譽為:「北夷南豸,丹霞雙絕」。 冠豸山有山奇、水秀、谷幽、岩深之神秀。有中開一谷的蒼玉峽,驚而不險的丹梯雲棧,放眼萬里的一線天,冷風襲人的雪洞,山泉琮琮的蓮花洞。身姿綽約的姐妹岩,撩人遐思的玉女池等。目前可游覽的景觀有四十餘處,摩崖石刻三十九處,另有規模壯觀的亭、閣、寺廟、書院、山房等十餘處。 山中風景秀麗,獨樹一幟。歷代留下許多摩崖石刻和樓台亭閣及書院等人文景觀。今尚存半雲亭、松風亭、東山書院、修竹書院、靈 芝庵等以及摩崖石刻40餘處。最為珍貴的有林則徐登臨冠豸山時手書的橫匾「江左風流」,現存於東山草堂內;還有乾隆年間的名士紀曉嵐,任福建提督學院時題寫的「追步東山」真跡。
景點類型:山峰
最佳季節:3月-8月最佳。春夏季節氣候宜人,植被茂盛,遊山玩水皆可。
建議遊玩:8小時
門票:聯票(冠豸山、石門湖):115.00元
開放時間:5月~10月:08:00~17:30 11月~4月:08:30~17:00
D. 冠豸山遊玩線路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桃源洞位於福建省永安市城北9公里國道旁明代萬曆年間( 公元1605年)當地安砂人兩郡司馬陳源湛捐資建有亭、台、樓、閣十餘處,取「世外桃源」之意改名為桃源洞,並在入口120米高的峭壁上36米高處刻有「桃源洞口」四個大字。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冠豸山雄奇險峻,平地兀立於城東,形似古代的獬豸冠,懍懍風神,令人回腸盪氣。山後是溫柔秀麗的石門湖,景緻清雅。碧水映丹山,陰陽稱雙絕。被譽為"客家神山"。世界A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梅花山主體坐落於連城。這里林海茫茫,奇花異草比比皆是,華南虎等猛獸珍禽游弋山中,充滿原始的震撼力。被譽為"北回歸荒漠帶上的翡翠"、"動植物基因庫"。梅花山腹地的賴源溶洞群,如一座美麗神奇的迷宮,妙不可言又深不可測。
行 程:
D1:早上BUS廈門/永安抵永安,後乘車赴國家級風景名勝鱗隱石林景區. 用午餐,後游覽國家級風景名勝桃源洞景區,遠眺百丈岩。 宿:永安
D2 :早餐後,游覽天鵝洞,欣賞洞中奇幻美景,船游地下千米河,觀水中洞景,洞中有水,水中有洞,返連城。 宿:連城
D3:早餐後游素有「陽剛天下第一,陰柔舉世無雙」方圓123平方公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AAAA級旅遊區冠豸山景區、石門湖景區,午餐後,乘BUS連城/廈門,結束愉快的行程,回到溫馨的家。
報 價: 580 元/人 兒童報價: 380 元/人
標 准:1、酒店雙標房(二星)
2、餐(四正二早、正餐八菜二湯)
3、空調旅遊車(豪華大巴或中巴,根據人數派車)
4、景點首道門票
5、旅行社責任險 6、優秀導游服務
E. 冠豸山風景區旅遊功略
山很有特色丹霞地貌,空氣很好。景區人員服務很好,適合自駕游,而且客家人很淳樸。很漂亮的地方,比武夷山好玩。
走進冠豸山
冠豸山,位於福建連城縣城東郊1公里。以其主峰形似古代獬豸冠而得名,寓含剛正廉明之意,舊稱「東田山」、「蓮峰山」,以其天生麗質於1986年榮膺「福建十佳風景區」。 「平地兀立,不連崗自高,不託勢自遠」。景區方圓123平方公里,集山、水、岩、洞、泉、寺、園諸神秀於一身,雄奇、清麗、幽深,與武夷同屬丹霞地貌,被譽為:「北夷南豸,丹霞雙絕」。 冠豸山有山奇、水秀、谷幽、岩深之神秀。有中開一谷的蒼玉峽,驚而不險的丹梯雲棧,放眼萬里的一線天,冷風襲人的雪洞,山泉琮琮的蓮花洞。身姿綽約的姐妹岩,撩人遐思的玉女池等。目前可游覽的景觀有四十餘處,摩崖石刻三十九處,另有規模壯觀的亭、閣、寺廟、書院、山房等十餘處。 山中風景秀麗,獨樹一幟。歷代留下許多摩崖石刻和樓台亭閣及書院等人文景觀。今尚存半雲亭、松風亭、東山書院、修竹書院、靈 芝庵等以及摩崖石刻40餘處。最為珍貴的有林則徐登臨冠豸山時手書的橫匾「江左風流」,現存於東山草堂內;還有乾隆年間的名士紀曉嵐,任福建提督學院時題寫的「追步東山」真跡。
景點類型:山峰
最佳季節:3月-8月最佳。春夏季節氣候宜人,植被茂盛,遊山玩水皆可。
建議遊玩:8小時
門票:聯票(冠豸山、石門湖):115.00元
開放時間:5月~10月:08:00~17:30 11月~4月:08:30~17:00
F. 請問現在龍岩本市人游連城冠豸山風景區門票多少錢
龍岩北四年由連成山風景區門票80塊錢一位
G. 從冠豸山火車站怎麼去冠豸山景區景區一天能玩遍嗎景區周圍哪個賓館實惠呀。求各位大俠指點!
冠豸山火車站離連城冠豸山景區約20公里,如果只是遊玩冠豸山和石門湖景區,一天應該是沒問題的。至於賓館嘛,冠豸山下的步行街和洪山都是私人旅館集中區,雖然是私人賓館,配套設施不比星級賓館差,個人推薦「如佳酒店式公寓 http://rj.366200.cn ,地處連城縣洪山村,離冠豸山僅1公里」
H. 連城冠豸山好不好玩
像我抄生在連城的,因為經襲常去所以比較無感,不過目前我去過的幾個風景區,然後對比下,發現冠豸山其實挺好玩的。和武夷山合成丹霞雙絕,可惜的是石門湖不和它挨著,不然山映水,水襯山,絕對美,這也是武夷山比冠豸山名聲大的原因
I. 連城冠豸山在哪裡
冠豸山
冠豸山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位於連城縣城東1.5公里.平地拔起,不連崗以自高,不託勢而自遠,外直中虛、山清水秀,與武夷山並稱為"北夷南豸,丹霞雙絕"。景區面積123平方公里,核心景區53平方公里。由冠豸山、石門湖、竹安寨、旗石寨、九龍湖五個游覽區組成。 冠豸山形如蓮花,又名蓮花山。因海拔最高的靈芝峰和五老峰,組成拾似法官頭上戴的惠文冠,又叫"獬豸冠",故名冠豸山。
冠豸山開發始於宋元年間,在石門湖築亭建閣,植以松竹、成為吟詩斗酒之地。元朝至正年間,縣尹馬周鄉率千人拓寬上山石磴,建書院樓閣,標全山十三景,到了明代,壘城開池,築南北塹關牆,鑿石磴,建書院,成為閩西"上游第一觀" 冠豸山風景秀麗、蒼玉峽逶迤而入,一石若懸,流水潺潺,松風亭建在半山巨石之上,遊人在此傾聽濤聲,欣賞吐紅杜鵑,分外悅目賞心,走過有驚無險的丹梯雲棧,穿過"雲囑"塹門,便是高壁峭立,獨開一面的"滴珠岩",上有明代名儒黃公甫題刻的"冠豸"兩字,字經數尺,蒼勁雄健。旁有乾隆翰林朱陽鐫刻的"上游第一觀"五字,是為閩江、九龍江、汀江發源地之一的佐證。芙蓉坡上下有歷代所建書院十餘座,現存修竹書院,五賢書院,東山草堂等。東山草堂內有清代《四庫全書》總篡紀曉嵐所題"追步東山"以及民族英雄林則徐所書"江左風流"題匾,評為中華名匾。過金字泉,便是五老峰和靈芝峰兩峰峪谷形成的長200米的一線天,中有撩人遐思的玉女池,在"白雲深處"登五老峰,可眺望城區風光,只見樓宇林立,田疇如畫,九曲文川,繚繞如練,盡有"千峰歷落雙眸下,九曲瀠洄一掌中"之感。五老峰下是"天上來"、"林赤章談書處",周圍有彌勒伴觀音、沃泉岩、老虎岩、觀音谷等景點。靈芝峰下有靈芝庵,唐代歐陽仙煉丹處,雪洞。至後山可見項南所題"萬斗朝峰",在此可見高30餘丈的"照天竹"當地稱為"馬錐石",現代人文謂之為"生命之根",其旁有山泉琮琮的蓮花洞,身姿綽約的五姐妹石,在壽星巒頂有長亭,有著名書法家羅丹所題"人長壽"石刻。 石門湖古時為連城八景中的"石門宿雲"。七十年代在此築壩建湖,形成一個山水相溶,水天一色的新景觀,登船可覽翠島,瘋增戴帽、蓮花峰、雙乳峰、千瀑岩、河馬飲泉、大象戲水等景點,還可見湖一石 上似形女陰的被稱為"生命之門"的大自然絕作。在香蘭亭棄舟上岸,經"三疊泉"便可覽"桄榔幽谷"在必達亭可觀看高空飛車表演。 竹安寨,位於冠豸山右側,與冠豸山山體相連,這里集雄、奇、險、絕於一體。踩踏有聲,山體完全懸空的315級的摩天嶺,有馬頭山、雄鷹展翅、壽星岩,永不幹涸的天地,水門牆、雙劍峰,三屏峰等景點。
J. 求助!游覽完冠豸山風景區要多少時間
一個上午時間就夠了。
中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冠豸山風景區(冠豸山的「豸」字,當地讀音為zhai),位於福建省龍岩市連城縣境內。冠豸山景區平地拔起,不連崗以自高,不託勢而自遠,外直中虛、山清水秀,與武夷山並稱為「北夷南豸山,丹霞雙絕」。景區面積123平方公里,核心景區53平方公里。由冠豸山、石門湖、竹安寨、旗石寨、九龍湖五個游覽區組成。冠豸山發始於宋元年間,在石門湖築亭建閣,植以松竹、成為吟詩斗酒之地。元朝至正年間,縣尹院樓閣,標全山十景,到了明代,壘城開池,築南北塹關牆,鑿石磴,建書院,成為閩西「上游第一觀」。
冠豸山風景秀麗,蒼玉峽逶迤而入,一石若懸,流水潺潺,松風亭建在半山巨石之上,遊人在此傾聽濤聲,欣賞吐紅杜鵑,分外悅目賞心,走過有驚無險的丹梯雲棧,穿過「雲矚」塹門,便是高壁峭立、獨開一面的「滴珠岩」。有乾隆翰林朱陽鐫刻的「上游第一觀」五字,是閩江、九龍江、汀江發源地之一的佐證。芙蓉坡上下有歷代所建書院十餘座,現存修竹書院、五賢書院、東山草堂等。石門湖景區,湖約十里,山環水繞,乘舟游盪,有雙乳峰、葫蘆港、童子牽馬、大象飲泉、瘋僧戴帽等景觀。竹安寨,與冠脫豸山體相連,這里集雄、奇、險、絕於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