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景觀品質提升

景觀品質提升

發布時間: 2020-12-10 00:14:26

A. 未來十年什麼專業前景好

1、汽車行業,我國是世界汽車保有量國第一,汽車銷售和售後市場利潤巨大。

2、 園藝專業回人才將是稀缺人才,答特別是有熟悉花卉特性,生長環境的高級園藝師。

3、理財規劃類專業。理財規劃師的從業方向較廣,可以是銀行,專業第三方投資理財公司,證券公司等。

4、動漫類專業市場需求量大 中國的動漫產業處於飛速發展的時期,對於有獨立製作和創作動漫作品的動漫繪圖師需求量極大,目前國內的很多動漫產品和影視產品很大程度上還在依附於國外的技術。優秀的動漫繪圖師薪水均在年薪10萬人民幣以上,分別服務於廣告公司,影視傳媒公司等。

5、護理專業,護士目前已經成為全球緊缺的職業,目前緊缺人數已經達到200萬人。僅中國年增長就達到11.5萬人。 護士的分類很廣,大體包括急診、手術室、老年看護、心胸科、社區護理、特護、新生兒特別護理、兒科等方向。分別就職於醫院,醫療機構,康復中心,皇家飛行急救機構,國防部,護理教育中心等。

6、機械專業,有一技之長不愁就業, 隨著中國大型工業的復甦,工業製造類人才需求量越來越大,特別是有獨立開發能力的數控人才,以及機械設計製造人才更為稀缺。

B. 如何提高公園園林景觀品質

為適應城鎮化快速發展需要,切實滿足人民群眾休閑、娛樂、健身等生活需要,切實改善人居生態環境,現就進一步加強公園建設管理提出以下意見:

一、正確認識公園建設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公園是與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公共服務產品,是供民眾公平享受的綠色福利,是公眾游覽、休憩、娛樂、健身、交友、學習以及舉辦相關文化教育活動的公共場所,是城市綠地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承載著改善生態、美化環境、休閑遊憩、健身娛樂、傳承文化、保護資源、科普教育、防災避險等重要功能。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公園事業面臨著新的挑戰:一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群眾對公園的數量、內涵、品質、功能、開放時間與服務質量等方面需求不斷提高;二是隨著社會老齡化速度的加快、市民群眾休閑需求的增加以及公園的免費開放,公園遊客量急速增長,節假日更是人流劇增,公園的安全、服務、維護等方面壓力不斷加大;三是城鄉統籌發展對公園類型、布局、設計、建設、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四是城市道路拓寬、地鐵修建、房地產開發以及「以園養園」等變相經營對公園的用地范圍、公益屬性及健康發展都造成威脅。

各地要站在建設生態文明、精神文明和安定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新時期公園建設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樹立生態、低碳、人文、和諧的理念,始終堅持公園的公益性發展方向,切實抓好公園建設管理工作。

二、強化公園體系規劃的編制實施

各地要在編制或修編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時,本著「生態、便民、求實、發展」的原則,編制城市公園建設與保護專項規劃,構建數量達標、分布均衡、功能完備、品質優良的公園體系。一是適應城市防災避險、歷史人文和自然保護以及市民群眾多樣化需求,合理規劃建設植物園濕地公園、雕塑公園、體育公園等不同主題的公園,並確保設區城市至少有一個綜合性公園。二是與城市道路、交通、排水、照明、管線等基礎設施相協調,統籌城市防災避險及地下空間合理利用等發展需求。嚴格控制公園周邊的開發建設,合理設置自行車停放場地、預留公交車停靠站點,限制公交車之外的機動車通行,並保障公園內交通微循環與城市綠道綠廊等慢行交通系統有效銜接。三是在保護、改造提升原有公園的基礎上,按照市民出行300-500米見公園綠地的要求,結合城鄉環境整治、城中村改造、城鄉統籌建設、棄置地生態修復等,加大社區公園、街頭游園、郊野公園、綠道綠廊等規劃建設力度,確保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低於5平方米、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不低於60%。四是將公園保護發展規劃納入城市綠線和藍線管理,確保公園用地性質及其完整性。

三、加強公園設計的科學引導

各地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尊重科學、順應自然、低碳環保的公園設計理念,從設計環節上引導公園建設走節約型、生態型、功能完善型發展道路。一是嚴把設計方案審查關,防止過度設計。公園設計要嚴格遵照相關法規標准,嚴格控制公園內建築物、構築物等配套設施設備建設,保證綠地面積不得少於公園陸地總面積的65%;嚴格控制游樂設施的設置,防止將公園變成游樂場;嚴格控制大廣場、大草坪、大水面等,杜絕盲目建造雕塑、小品、燈具造景、過度硬化等高價設計和不切實際的「洋」設計。二是以人為本,不斷完善綜合功能。新建公園要切實保障其文化娛樂、科普教育、健身交友、調蓄防澇、防災避險等綜合功能,並在公園改造、擴建時不斷完善。三是突出人文內涵和地域風貌。要有機融合歷史、文化、藝術、時代特徵、民族特色、傳統工藝等,突出公園文化藝術內涵和地域特色,避免「千園一面」。四是生態優先、保護優先。要著力保護自然山體、水體、地形、地貌以及濕地、生物物種等資源和風貌,嚴禁建造偏離資源保護、雨洪調蓄等宗旨的人工濕地,嚴禁盲目挖湖堆山、裁彎取直、築壩截流、硬質駁岸等。五是以植物造景為主,以鄉土植物、適生植物為主,合理配植喬灌草(地被),做到物種多樣、季相豐富、景觀優美。

C. 如何控制,提高園林景觀工程施工過程中人,材料,機械,方法和環境五方面的質量

我的建議 關鍵 是你的預測能力
知道 要有問題 一定要有 預防的 有效舉措 備用

D. 在景觀設計層面可以有哪些措施能夠有效提升城市公共空間品質

在城市景觀設計方面,中國有很多城市都存在著一些設計上的盲點和誤區。
設計方案普遍存在回只滿足城市答審美的需要,而不從當地氣候與自然帶分布的實際出發;景觀設計結構不合理,不能充分尊重自然規律並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使本來已經與自然界背道而

E. 裝修公司全包包括什麼

全包就復是指所有材料人力均有制裝修公司來承擔,業主也就是甲方僅需支付錢款即可。這種方式的最大的優點就是省心,適合於經濟實力允許且沒有時間過問裝修的朋友選擇。缺點就是用料方面不省心,裝修公司的用料存在很大的水分,一般業主也不懂這個行業,往往有被宰的風險。如果選擇全包,需要找有信用的公司進行。
包括什麼?
1、包工
全包這種裝修方式將裝修中所有的施工都包括在內,像地面修補找平、鋪貼牆地磚、鋪貼木地板、貼牆紙、刷塗料、安裝櫥櫃、安裝照明燈具等等,業主不需要自己找裝修施工人員,也不需要另行支付人工費用。
2、包料
全包還包括所有的裝修材料,即一些主材和輔材的采購,其中主材有地磚、塗料、地板等等。輔材有水泥、砂、石灰、電線、水管、細木工板、石膏板、乳膠漆等等,這些都不需要業主去關心的,對於一些不了解裝修的業主來說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全包基本能實現裝修一條龍服務。
修改回答

F. 請問請問長沙市嶽麓區蓮花鎮何時會徵收,有哪些重點項目建設

你去嶽麓區招商局網站看看就知道了。每個鎮都有一兩個。
我是集賢村的,東部偏南。

下面的可以參考一下:

蓮花鎮的保護性開發建設將為我國新型城市化道路(包括小城鎮建設)探索一種新的模式,將為新型城市化過程中解決城市發展與耕地矛盾提供一種新的思路。蓮花鎮通過建設現代庄園,在「保護生態、保護環境、保護耕地、保護農民利益」的前提下,用市場機制引入社會資金建設城鄉統籌的生態城區,將為全國「兩型社會」建設提供一種保護性開發的樣板,將成為大河西先導區引起全國關注的一個亮點!

蓮花鎮保護性開發建設思路

——供蓮花鎮概念性規劃參考

一、開發建設依據

1、蓮花鎮情

2、兩型社會和新型城市化的要求

二、開發建設目標

1、城鄉統籌的生態城區

2、觀光型的高效農業樣板區

3、生態休閑度假旅遊區

三、突破開發建設的瓶頸

1、長沙的城市化進程要求蓮花鎮加快開發速度

2、按照「五統一」原則,分期建設山水田園城區

3、瓶頸:土地和資金的雙重約束

四、開發建設方式:保護性開發

1、保護性開發的總體要求

2、保護性開發的基礎工作:土地整理

3、實現保護性開發的有效模式:現代庄園

五、建議

蓮花鎮保護性開發建設思路

——供蓮花鎮概念性規劃參考

一、開發建設依據

1、 蓮花鎮情

蓮花鎮東連含浦,南接寧鄉,西毗雨敞坪,北鄰雷鋒鎮。蓮花鎮原屬望城縣腹地的一個普通鄉鎮(由上圖可見),今年6月成建制劃入嶽麓區,變成了長沙市區的建制鎮,進入了長沙市「兩型社會」大河西先導區的核心區,並在先導區2008年重大建設項目中佔有兩個項目:小城鎮建設和萬畝城鄉統籌樣板區。蓮花鎮迎來了空前的開發建設機遇。

怎樣開發?如何建設?必須先分析蓮花鎮的現狀。

蓮花鎮於1995年由原蓮花鄉、五豐鄉、桐木鄉合並而成,由此形成了3個集鎮:蓮花橋集鎮(鎮政府駐地),五豐集鎮,桐木集鎮。目前,蓮花鎮共有16個村和1個居民社區(鎮政府駐地蓮花社區),人口51000多人。全鎮總面積113平方公里(如圖所示),其中,山林92000畝,農田30914畝,菜地13927畝,水面5912畝。2007年全鎮財政總收入2124萬元,其中,一般預算財政收入175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300元。

蓮花鎮目前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鄉鎮,產業結構以農業為主,農業結構內部以農、林為主,兼及牧副漁業。隆平優質雜交稻、無公害蔬菜、茶葉這三種農產品的種植業是目前蓮花鎮的支柱產業,此外,主要農產品還有柑桔、木材、瘦肉型牲豬。

全鎮113平方公里中,森林覆蓋率達54.3%以上。進入蓮花鎮域,只見群山環抱,山巒疊翠,茂林修竹,鬱郁蔥蔥,溪流清澈,水庫如鏡,空氣清新,生態宜人。俯瞰整個長沙市區,再也找不到面積如此之大、山坡如此之高、森林如此之密、生態如此之好的區域。蓮花鎮是長沙市區最大的「綠肺」。

蓮花鎮劃入嶽麓區後,應該盡快從過去望城縣的農業鄉鎮提升為長沙市的生態型城區。山多地少生態好的鎮情要求蓮花鎮的開發建設不能像其他城區那樣進行成片的房地產開發,而應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進行開發建設。

2、兩型社會和新型城市化的要求

2007年底,國務院批准長株潭城市群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長沙市率先提出設立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長沙大河西先導區。蓮花鎮所在的嶽麓區全部進入了大河西先導區的核心區。「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是兩型社會的基本要求。新型城市化是大河西先導區的必由之路。

省委書記張春賢指出,要「堅持城鄉統籌,走協調發展的城市化新路子。要將城市化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促進農村人口轉移以及發展現代農業結合起來,走城鄉共同繁榮的新路子。」

蓮花鎮作為長沙新城區的組成部分,不僅要加快發展速度,更要注重節約資源、集約用地、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現代農業、提升鎮區品質。

二、開發建設目標

1、城鄉統籌的生態城區

蓮花鎮劃入嶽麓區以後,成為了長沙城區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既是蓮花鎮的發展機遇,也為大河西先導區及長沙城區的發展建設提供了亮點。

省委書記張春賢在全省新型城市化會議上提出:「以規劃為依據科學定位城市發展。做好規劃,一要有國際視野和現代觀念,高起點編制規劃。二要突出個性和靈魂,彰顯人文特色。湖南城市的規劃,一定要突出山水生態特色和湖湘文化底蘊。」「城鎮與城鎮之間通過森林、稻田、水面、濕地等連接,疏密相間,顯山露水。」建設生態型城區是長沙市特別是大河西先導區最好的個性。蓮花鎮恰好具備建設生態型城區得天獨厚的條件。

蓮花鎮113平方公里中,森林覆蓋率達54.3%以上。蓮花山與嶽麓山一脈相承,山勢更高,風景更美。蓮花河等小河和溪流清澈見底、交織在蓮花大地上,新華水庫、毛栗沖水庫等水面碧波如鏡,鑲嵌在田園山水之間。

蓮花鎮劃入嶽麓區後,成為了長沙核心城區連接寧鄉縣和望城縣的城鄉邊緣帶。如果對我國經濟社會的城鄉二元結構作更深入的考察,則可清晰地看到其三元結構的地理區位分布特點,即我國經濟社會在地理區位上可分為核心城市(或主城區)、城鄉邊緣帶和鄉村三元結構。我國的新型城市化應以核心城市為中心向城鄉邊緣帶輻射延展,從單中心集中式城市結構過渡到多中心開敞式城市結構。新型城市化的特點說明「城鄉邊緣帶」是城市化發展的主要空間區域。城鄉邊緣帶的城市化承擔著帶動核心城區周邊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和促進城鄉一體化的作用,並為強化中心城市功能提供相應的發展空間和條件,是目前城市化發展的主要地域空間。

我國以往的城市建設,大多是水泥森林般的成片開發,生態環境保護得不好。國務院批准長株潭城市群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就是希望長株潭城市群為全國的兩型社會建設探路。作為長株潭城市群的「領頭雁」,長沙大河西先導區應為全國的「兩型社會」建設和新型城市化提供樣板。建設城鄉統籌的生態城區就是這種樣板。蓮花鎮恰好具備建成城鄉統籌的生態城區的條件。應將蓮花鎮建設成為現代建築點綴在山水田園之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城區;建設成為長沙新城區一個高品位的組團;建設成為全國生態文明的示範區,保護性開發的示範區,新型城市化的示範區;建設成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兩型社會的樣板。

2、觀光型的高效農業樣板區。

蓮花鎮應以萬畝城鄉統籌樣板區的土地整理為試點和契機,在全鎮范圍開展大規模的土地整理。不僅作為增加耕地的主要手段,同時通過歸並原分割細碎的土地,形成相當規模的標准化農地,改變農業的傳統生產方式。通過現代農業的規模經營,發展觀光型的高效農業。例如,種植蘆筍等有機蔬菜。蘆筍是一種觀賞價值和營養價值都很高的保健蔬菜,目前是我國出口創匯的主要蔬菜產品之一,主要是加工成蘆筍罐頭出口。在國內市場上,蘆筍仍然是價高俏銷的高檔蔬菜。也可像成都那樣種植食用菌等經濟作物,成都崑山虹禾現代農業進出口有限公司在雙流縣共經營了二萬畝土地,進行集中管理,其中在雙流縣金橋鎮的四千多畝土地主要種植經濟作物,每畝地產值最高可達二十萬元人民幣,如新鮮的法國羊肚菌每斤售價高達一百美元,干制的每斤可售到三百美元。通過集中經營農民的土地,公司年產值可達兩千萬美元。

3、生態休閑度假旅遊區

整個蓮花鎮基本無污染,接近原生態,是一個天然的大氧吧。應以蓮花山為依託,承東起西,打造一個15平方公里的生態休閑度假旅遊區,東承嶽麓山、橘子洲,西接花明樓、灰湯、韶山,形成長沙由東向西的一個旅遊產業走廊。

蓮花鎮范圍內有不少寺廟或寺廟遺址,如六合寺、靈瑞寺、華林寺、雙楓寺、雲蓋寺、仙女廟、小洞廟等。建議對寺廟進行修復,對寺廟遺址進行重建,結合佛文化,基於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與人和諧共處的理念,建設和文化生態休閑旅遊區。

蓮花鎮和文化生態休閑旅遊區規劃建設面積15平方公里,涉及軍營、五豐、東塘、雲蓋、蓮花社區、龍台、龍洞、華寶、桐木、立馬、大華、中長、新橋等13個村,包括大石壩旅遊服務區、長沙氣象公園、蓮花山佛文化旅遊區、茅栗沖商務會所、桐木高效農業產業圈等自然生態景點。

三、突破開發建設的瓶頸

1、城市化進程要求蓮花鎮加快開發速度

按照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規律,城市化發展呈現明顯的階段性規律,即諾瑟姆曲線。根據該理論,城市化過程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城市化發展緩慢的初期階段,加速發展的中期階段和增長趨緩直至停滯的後期階段。在諾瑟姆曲線上存在兩個拐點:一個拐點代表城市化初期階段向中期階段的轉折,一個拐點代表城市化中期階段向後期階段的轉折,兩個拐點所對應的城市化率分別為30%和70%左右。城市化發展遵循成長型曲線,起步階段的進程較為緩慢;當城市化率達到30%後,進程明顯加速;城市化率達到70%以後,速度又開始放緩。

2007年湖南的城市化率達到了40.45%,從各市看,長沙的城市化率最高,達到了60%。不管從全省看,還是從長沙市看,都處於城市化進程加速階段。

同時,從工業化與城市化發展的一般規律看,湖南已經進入工業化擴張期與城市化快速發展階段,在這個時期工業化與城市化的互動特徵最為明顯。但與工業化水平(用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來表示)相比,湖南城市化水平同樣滯後。經濟學界通常用兩者的比值來衡量彼此的關系,這一比值的合理范圍是1.4-2.5。經過測算,2000-2007年,湖南城市化率與工業化率之比分別是0.97、1.00、1.05、1.05、1.10、1.10、1.09、1.10,盡管表現出逐步提高的趨勢,但尚未達到「合理區間」的下限。這表明相對於工業化進程,湖南城市化是滯後的。

省委書記張春賢在全省新型城市化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到2010年,長株潭的城市化率要達到63%。到2020年左右,長株潭的城市化率要達到82%。而目前長株潭的城市化率還只有53.4%。因此長沙市的城市化進程必須加快。

城市化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產業結構逐步升級、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生產生活方式由鄉村型向城市型轉化的綜合過程。

張春賢書記指出,「新型城市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農業大省是湖南省最基本的省情,二元經濟結構矛盾是全省經濟結構中最突出的矛盾,人地關系高度緊張是全省農村發展、農民致富最大的制約因素。只有減少農民才能富裕農民,減少農民的根本途徑就是要立足於推進本省的城市化。」蓮花鎮劃入長沙市區後,必須加快農民轉變成城鎮居民的速度,才不至於影響長沙城市化率的提高。

2、按照「五統一」原則,分期建設山水田園城區

蓮花鎮有51000多人,其中4萬多人是農民。要提高城市化率,必須讓很大一部分農民進城,成為城鎮居民。同時,新建鎮區(生態城區的中心社區)的面積和人口必須達到一定的規模,其土地利用、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商業和教育資源、環境保護設施才能處於最佳運行狀態。

據我國權威部門的調研結論:一個小城鎮只有當鎮區人口達到1萬人時,才能夠發揮經濟中心對鎮域經濟的集聚和擴散作用;2萬人時作用比較明顯;超過5萬人則可以對周邊若干鄉鎮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起到明顯的帶動作用。

我們建議分階段建設蓮花新鎮區。第一階段重點建設蓮花社區。蓮花社區是鎮政府駐地,目前是全鎮的行政中心和交通中心,北通長沙城區南達寧鄉道林的長道公路(亦稱雷蓮線)、與東連含浦西接雨敞坪的蓮坪公路(包括蓮雨線和蓮坪線)呈十字形交匯於此。蓮花社區目前的規模是面積570畝、人口3460人。我們初步規劃,到2010年底之前,將蓮花社區的面積擴大到2700畝,人口增至15000人左右。將蓮花社區建成全鎮的行政中心和商業中心。

第二階段重點建設五豐社區。五豐是目前蓮花全鎮范圍內離長沙主城區最近的鎮區,它緊鄰長花灰韶高等級公路,距長沙河西城區和長潭西線高速公路入口都只有4公里左右。規劃中的黃橋大道與長花灰韶高等級公路在五豐社區交匯。

蓮花鎮主要的風景區和生態公園都在五豐社區附近。五豐社區距新華水庫、蓮花山風景區、氣象公園都只有2公里左右。

蓮花山風景區與嶽麓山一脈相承,山勢更高,風景更美,五六座山峰猶如一條盛開的蓮花,與碧水如鏡的新華水庫交相輝映。山巒疊翠、雲霧繚繞的氣象公園空氣清新、生態宜人,是一個天然的大氧吧。與氣象公園相連的山脈中有一條小河(暫定名「蓮花河」)清澈見底,兩岸青山相擁,一江碧水長流。

這條小河在青山之中彎了幾個彎以後,出山谷,流經五豐橋河壩。河壩周圍、五豐社區附近是1900多畝地勢平坦、土質肥沃的農田。

蓮花山風景區、新華水庫、氣象公園、蓮花河及五豐社區附近的山水田園都是天然氧吧,是生態養生休閑的好地方。

我們建議將五豐社區建成適宜居住的山水田園小鎮,建成長沙市的生態養生休閑中心。

五豐集鎮目前的面積只有60畝,建議將其擴大到2000畝,其中1000畝用於建設低密度住宅,吸引長沙市區中等收入人群前來購買居住。五豐社區建成後,可以遷入5000人左右的農民。

由於蓮花鎮已劃入長沙市區,不能再按普通鄉鎮進行小城鎮建設。而應將其建成長沙市區的生態城區。

不論是先期建設的蓮花社區和五豐社區,還是以後建設的桐木社區;不論是進鎮農民的居民住宅,還是拆村並村的農民新村,都要實行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開發、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特別是進鎮農民的住宅和拆遷後建設的農民新村,不能像以前那樣沒有規劃、自拆自建、任意建設、雜亂無章。

要根據生活便捷性、環境舒適性、生態性、持續性等原則,將蓮花社區、五豐社區、桐木社區建設成為設施城市化、生態田園化、景觀園林化、建築風格特色鮮明的宜居小鎮。

要依山就勢、疏密相間地規劃和建設各個社區和農民新村,使其成為點綴在田園山水之中的一個個城鄉統籌的「現代部落」。使社區、村落、現代庄園群落、旅遊度假景區成為鑲嵌在一片綠色大地上的一顆顆「寶石」。只有這樣,蓮花鎮才能成為長沙新城區的高品位組團之一,才能成為大河西先導區的生態城區。

3、瓶頸:土地和資金的雙重約束

按以上規劃,蓮花社區的面積由570畝擴大到2700畝,五豐社區的面積由60畝擴大到2000畝。首先,新鎮區面積的擴大共需新增4000畝左右建設用地;同時,新鎮的建設需要資金;再者,安置進鎮農民就業,建設他們的住宅,解決他們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等問題也需要資金。三大難題實際上是兩個相互關聯的問題:建設用地和資金從哪裡來。

這是全國各地進行城鎮建設時,都面臨著的不可迴避又不易解決的問題。首先,不可能大量佔用耕地來建設城鎮,必須確保耕地總量平衡;同時,城鎮建設需要大量資金,依靠政府和農民都不能完全解決問題。最終還是只能在土地上做文章。那麼,怎樣才能既不減少耕地,又能用土地換來資金,還能變出建設用地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為了突破這個瓶頸,我們設想了一種通過土地整理解決城鎮建設用地,通過綠色地產開發引入資金的保護性開發思路。

四、開發建設方式:保護性開發

1、保護性開發的總體要求

我們把保護性開發的總體要求概括為:「保護生態,保護環境,保護耕地,保護農民的利益。」

2、保護性開發的基礎工作:土地整理

我們建議對全鎮113平方公里全面進行土地整理(如廢棄地、閑置地的整理復墾,平整田坎、集中新建機耕道,改造小型山塘,改造旱土、小山丘等),大約能整理出8000畝左右建設用地,並對整理後的土地進行統一耕種和規模經營。

將這8000畝建設用地中的4500畝指標,用於3個新鎮區(蓮花、五豐、桐木)的建設(包括進鎮農民的住宅建設)。這樣,新鎮區的建設用地就沒有佔用耕地。

此外,以拆村、並村的方式,動員分散居住的村民向目前村民集中居住的地方搬遷,在此基礎上集中建設社區型農民新村。對他們搬遷後空出的宅基地進行整理,再加上對進入城鎮的20000多農民的宅基地進行整理。預計這種方式可以置換出2000畝宅基地。

借鑒天津和重慶的經驗,推行「農民用宅基地換城鎮住房」的土地流轉方式。進鎮的農民用他們讓出的宅基地換城鎮住房,並村的農民用他們的宅基地換社區型農民新村的住房。不論是城鎮住房,還是農民新村的住房,都不能自拆自建,只能在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開發、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的前提下,以面積換面積。

3、實現保護性開發的有效模式:現代庄園

A、現代庄園的含義

庄園是一個既古老又時髦的名詞。在中國古代,庄園是包含住所、園林和農田的建築組群。那時庄園主的地位不同,庄園的名稱也不同。皇室的庄園稱為皇莊或宮庄、王莊等;貴族、官吏、地主的稱為私庄、別墅、別庄等;屬於寺廟的庄園稱為常住庄。

我們設計的現代庄園與古代庄園有本質的不同:古代庄園的土地(包括山林、田地和水面)都屬於庄園主所有,現代庄園的庄園主只擁有住宅的所有權,對庄園范圍的山林、田地和水面只能通過向農民租賃的方式獲得使用權;古代庄園的土地由服勞役的農民(對皇室而言)或依附於地主的農民進行耕種,土地上的所得全部或絕大部分歸庄園主所有,我們設計的現代庄園的土地全部由現代化的農業公司統一耕種,土地上的所得中很大一部分分別以租金或股金以及工資的形式歸農民所有。

我們設計的現代庄園與現在通常所說的別墅也不同。現在的別墅區范圍內全部變成了房地產建設用地,對耕地很難起到保護作用。現代庄園只佔用很少的山邊地作為住宅用地,而且對住宅後的山林和住宅前的田地進行保護性種植。

B、建設現代庄園,是引進資金同時保護生態、環境、耕地和農民利益的綠色地產開發模式。

建設現代庄園有利於實現保護性開發的總體要求:「保護生態,保護環境,保護耕地總量,保護農民的利益。」

現代庄園的住宅由城市高收入者購買,住宅前的田地和住宅後的山林由購買住宅的庄園主長期租用,不改變土地的性質和用途。

城市高收入者到鄉村來購買現代庄園,就是為了獲得好的居住環境和生態環境。他們到鄉村購買了現代庄園後,就會主動保護庄園及其周邊的生態環境。庄園主租用了農民承包的山林和田地後,會比某些急功近利的農民更好地保護山林和田地,例如庄園主不會為了錢而去砍伐山林。

如前所述,蓮花鎮是長沙市區內最大的「綠肺」。我們建議通過建設現代庄園對蓮花鎮的山林、基本農田和生態環境進行永久性保護。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建議將土地整理和拆村並村置換出的宅基地征購為房地產開發建設用地,並以插花式征地的方式建設現代庄園中的住宅。也就是說,每個現代庄園只有其中住宅的佔地面積是用於房地產開發的新增建設用地,其餘的土地(包括住宅後的山林和住宅前的田地)是通過長期租用方式獲得的。

初步規劃,每個現代庄園的面積(包括租用的山林和土地)從10畝到30畝不等,與此相應,庄園中住宅的佔地面積從0.5畝到1.5畝不等。假設庄園中的住宅佔地面積平均按1畝計算,2000畝宅基地指標可建2000個現代庄園。假設庄園中的住宅每幢售價300萬元,共可引入資金60億元。這些資金中的一部分可用於新鎮區建設,一部分用於安置交出宅基地進城的農民或建設安置農民的社區型農民新村。

從基礎設施建設和現代化農業經營的角度考慮,現代庄園應相對集中建設,若干個現代庄園可組成一個大型現代農庄。建議蓮花鎮成立土地整理流轉中心,對全鎮的土地進行統一整理,並對整理後的土地統一進行流轉,分別出租給每個庄園主或現代化的農業公司。由現代化的農業公司對整理後的土地和庄園租用的土地進行統一耕種和規模經營。交出承包地的村民可以到農業公司工作,成為新型的農業工人,獲得工資收入。這可以解決沒有在城鎮就業的那部分進鎮農民的工作問題。同時,根據「農民用宅基地換城鎮住房,用承包地換社會保障」的原則,土地流轉中心用庄園租用土地的租金收入為交出承包地的村民辦理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

國家以前禁止農民宅基地上市交易,是擔心外出打工的農民把農村住房連同宅基地一起賣掉後失去住宅。我們採取的農民用宅基地換城鎮住房已解除了這種後顧之憂(註:北京已開始試行農民宅基地上市交易)。

按照我們的思路,「用宅基地換城鎮住房、用承包地換社會保障」的農民不但獲得了城鎮住房和社會保障,還可獲得租金(將土地出租給庄園主)、股金(用土地向農業公司入股)、薪金(到農業公司工作獲得工資收入)。

我們認為,開發建設這種現代庄園,是在引進資金的同時保護生態、保護環境、保護耕地、保護農民利益的有效途徑,是一種綠色地產開發模式。

五、規劃建議和政策建議

1、建議修改8月20日公示的《長沙大河西先導區規劃徵集意見稿》:

A、將黃橋大道向西移往蓮花鎮境內,在五豐村附近與長花灰韶公路交匯;

B、長花灰韶公路的蓮花段與含浦段同時開工建設;

C、蓮花鎮不能自備水源,應從含浦引水至蓮花。

2、為了將蓮花鎮建成大河西先導區的生態城區,蓮花鎮區的用地不能低於人均120㎡;為了不降低長沙的城市化水平,蓮花鎮51000人中,應有26000人以上成為城鎮居民,這就意味著新鎮區(包括蓮花社區、五豐社區、桐木社區)的面積不能少於3.12平方公里(約4700畝)。根據目前鎮區面積已近700畝的實際情況,建議將整理出的8000畝建設用地中的4000畝指標用於蓮花鎮的新鎮區建設。

3、對拆村並村以及2萬多農民進城後整理出的2000畝宅基地,建議批准蓮花鎮將其以出讓方式引入社會資金進行現代庄園建設。

4、蓮花鎮為村民辦理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時,建議市、區社保系統、醫保系統和國土局系統提供政策優惠支持和相應的資金支持。

5、建議按國家扶持政策為蓮花鎮農業項目提供農業補助和貸款支持。

6、《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小城鎮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為促進小城鎮健康發展,國家要在農村電網改造、公路、廣播電視、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給予支持。地方各級政府要根據自身財力狀況,重點支持小城鎮鎮區道路、供排水、環境整治、信息網路等公用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蓮花鎮不是一般的小城鎮建設,而是要建成大河西先導區的生態城區,建議省、市、區各級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對蓮花鎮的鎮區道路及全鎮的路網、供排水、環境綜合治理等基礎設施和教育、衛生、文化、體育、娛樂等公共設施建設給予支持,特別是對於建立垃圾回收處理系統和污水處理系統給予資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蓮花鎮的保護性開發建設將為我國新型城市化道路(包括小城鎮建設)探索一種新的模式,將為新型城市化過程中解決城市發展與耕地矛盾提供一種新的思路。蓮花鎮通過建設現代庄園,在「保護生態、保護環境、保護耕地、保護農民利益」的前提下,用市場機制引入社會資金建設城鄉統籌的生態城區,將為全國「兩型社會」建設提供一種保護性開發的樣板,將成為大河西先導區引起全國關注的一個亮點!

G. 關於保護環境的資料

關於保護環境的資料:

中國國的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污染物排放量還相當大,遠遠高於環境的自凈力;工業污染治理任務仍相當繁重,有些經過治理的地方又出現反復,城鎮生活污染比重明顯增加。

保護環境我們可以:

1、生活垃圾分類。許多國家都在倡導並施行生活垃圾分類,這樣可以回收一些可重復利用的廢品,而不可回收的就進行相應的處理,這樣可以減少污染。

2、節約用電。電器不用時,除了關閉電源外,一定要記得拔下插頭,因為即使電源關閉,其實還是會有電耗產生。

3、拒絕一次性用品。買菜的時候提個菜籃子或購物車,不要那些藍色、綠色的塑料袋,這些都是極難降解的。

(7)景觀品質提升擴展閱讀:

保護環境是人類有意識地保護自然資源並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

對受到污染和破壞的環境做好綜合的治理,以創造出適合於人類生活、工作的環境,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讓人們做到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概念。

保護有特殊價值的自然環境,包括對珍稀物種及其生活環境、特殊的自然發展史遺跡、地質現象、地貌景觀等提供有效的保護。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