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美景宮位置

美景宮位置

發布時間: 2020-12-10 02:21:20

1. 關於維也納的資料

維維也納(德語:Wien),奧地利首都,享譽世界的文化名城,既有「音樂之都」的盛名,又有以精美絕倫,風格各異的建築而贏得的「建築博覽會」的美稱。維也納的新年音樂會已成為國際性的音樂盛會。位於奧地利東北部阿爾卑斯山北麓維也納盆地之中,三面環山,多瑙河穿城而過,四周環繞著著名的維也納森林。面積414.5平方公里。人口170萬(2008年),佔全國人口五分之一以上。西歐至巴爾干半島的鐵路樞紐,多瑙河港。維也納還是多瑙河第一個流經的大城市,因此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稱。
維也納是一個城市,也是一個州。這個州的面積僅是全國領土的百分之零點五,但是全奧地利的人口有五分之一集中在這里。維也納是奧地利共和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奧地利聯邦議會、國民議會、總統府、總理府、國家政府各部委和最高司法機構都聚集在這個城市裡。同時,維也納市還享有重要的國際地位。聯合國和石油輸出國組織都在維也納設有辦公機構。維也納是昔日奧匈帝國的首都,以往的豪華氣派尚存。她是歐洲最古老和最重要的文化、藝術和旅遊城市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維也納人把滿目瘡痍的城市重建起來。如今,維也納的所有歷史建築都得到了整修。隨著奧地利加入歐盟,維也納重新成為東西歐商業和經濟往來的中心。對於遊客來說,維也納有著千姿百態的面貌。音樂崇拜者會為一場音樂會而不遠萬里,前來造訪音樂的聖殿。對於很多遊人來說,漫步在迷人的多瑙河畔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也納面積414.65平方公里,是奧地利最小的一個聯邦州,也是唯一一個不同其他國家相鄰的聯邦州。由於維也納的重要地位,它是擁有全奧地利最大交通和建築面積的聯邦州,11.3%的面積是建築用地,11.1%為道路交通,2.2%為鐵路軌道。維也納也是綠化面積最大的聯邦州,綠化面積117.76平方公里,覆蓋率28.4%。河流和湖泊面積19.1平方公里,佔4.6%,僅次於布爾根蘭州。維也納也是奧地利種植葡萄的四個聯邦州之一,葡萄園占面積的1.7%。森林覆蓋率為16.6%,農業用地佔15.8%。維也納共分為23個行政區。
維也納之所以能夠成為中歐最重要和最大的城市之一,應當歸功於它優越的地理位置。維也納位於阿爾卑斯山的東北麓和維也納盆地西北部之間,維也納是從多瑙河的南部發展起來的,現在拓展到了多瑙河的兩岸,是東西向多瑙河航線和南北向琥珀之路的交叉點。
自從1989年鐵幕降下以後,奧地利同北部和東部鄰國的交通和經濟關系明顯發展,與東歐之間的距離之近引人注目,維也納距離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發僅六十公里,這是歐洲除梵蒂岡城與羅馬以外,兩個國家首都之間的最近距離。
維也納之所以能夠成為中歐最重要和最大的城市之一,應當歸功於它優越的地理位置。維也納位於阿爾卑斯山的東北麓和維也納盆地西北部之間,維也納是從多瑙河的南部發展起來的,現在拓展到了多瑙河的兩岸,是東西向多瑙河航線和南北向琥珀之路的交叉點。
自從1989年鐵幕降下以後,奧地利同北部和東部鄰國的交通和經濟關系明顯發展,與東歐之間的距離之近引人注目,維也納距離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發僅六十公里,這是歐洲除梵蒂岡城與羅馬以外,兩個國家首都之間的最近距離。
維也納的海拔從151米的多瑙河上的羅堡島(Lobau),到542米的維也納森林中的最高峰。維也納的東面是三月河(March)平原,東南面是多瑙河草原國家公園。維也納的西北面、西面和西南面被維也納森林環繞,森林一直延伸到市區。多瑙河流經維也納市內,除了多瑙河,從維也納森林中還有許多小河流入市區,其中包括維也納河。西面的山嶺連接著南面的冰河走廊,這個地區是維也納的葡萄種植區。
維也納的居民區主要集中在空氣質量較好的城市西部,而工業區則集中在城市東部,維也納森林環抱市區,多瑙河從市區靜靜地流過。著名的維也納森林從西、北、南三面環繞著城市,遼闊的東歐平原從東面與其相對,到處鬱郁蔥蔥,生機勃勃。維也納環境優美,景色誘人,素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稱。
維也納的名字始終是和音樂連在一起的。許多音樂大師,如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約翰·斯特勞斯父子、格留克和勃拉姆斯都曾在此度過多年音樂生涯。海頓的《皇帝四重奏》,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田園交響曲》、《月光奏鳴曲》、《英雄交響曲》,舒伯特的《天鵝之歌》、《冬之旅》,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等著名樂曲均誕生於此。許多公園和廣場上矗立著他們的雕像,不少街道、禮堂、會議大廳都以這些音樂家的名字命名。音樂家的故居和墓地常年為人們參觀和憑吊。如今,維也納擁有世界上最豪華的國家歌劇院、聞名遐邇的音樂大廳和第一流水平的交響樂團。
維也納的古典主義音樂在世界上聞名遐邇,幾百年來貢獻了不計其數的作曲家,至今仍影響和激勵著當代音樂家。
維也納養育了維也納新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勛伯格、韋伯恩和貝爾格。出生在維也納的還有舒伯特、老約翰·施特勞斯、小約翰·施特勞斯、蘭納、克熱內克等。無數音樂家曾在維也納學習、生活和投身音樂創作,其中包括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三位傑出代表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還有李斯特、萊哈爾、布魯克納、馬勒、格魯克、勃拉姆斯、維瓦爾第等。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老約翰·施特勞斯、小約翰·施特勞斯、蘭納、布魯克納、馬勒、格魯克、勃拉姆斯、維瓦爾第等長眠於維也納。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每年的1月1日由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在金色大廳舉行並向全球直播,維也納歌劇院舞會是每年維也納狂歡節的高潮,其它如維也納華爾茲、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等和維也納眾多的歌劇院和戲院一起聞名世界。

2. 維也納的歷史

維也納是一座擁有1800多年歷史的古老城市,維也納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居住。凱爾特人在約公元前500年建立維也納,稱其為「Venia」。公元15年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前線城市,用來防衛北邊的日耳曼部落,羅馬人稱其為「Vindobona」。公元1世紀羅馬人曾在這里建立城堡,公元881年以「維尼亞」首見記載,十二世紀成為手工業和商業中心,十三世紀末至1918年是哈布斯堡王朝的首都,以後是奧地利首都。到1137年成為奧地利公國的首邑。此後維也成為神聖羅馬帝國(1278年起)的首都。13世紀末 游戲中的美泉宮
,隨著哈布斯堡皇族興起,發展迅速,宏偉的哥特式建築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15世紀以後成為羅馬帝國的首都和歐洲的經濟中心。16世紀和17世紀奧斯曼帝國每次入侵歐洲都在維也納被阻擋。18世紀,瑪麗亞·特雷西亞母子當政期間熱衷於改革,打擊教會勢力,推動社會進步,同時帶來藝術的繁榮,使維也納逐漸成為歐洲古典音樂的中心,獲得了「音樂城」的美名。隨著19世紀奧匈帝國的強盛,維也納也成為當時歐洲一個重要的都會,成為奧地利帝國(1806年起)和奧匈帝國(1867年起)的首都。1873年維也納舉辦了為期106天的世界博覽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奧地利再度和納粹德國合並,戰後,奧地利和維也納,跟德國和柏林一樣,遭到英、美、法、蘇四國劃分四個控制區管理,直至1955年奧地利再度獲得獨立為止。冷戰時期,維也納是國際間諜活動的溫床,因為它是位於東西方集團之間的中立國。
史前時代,羅馬時代,中世紀
考古發現維也納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新石器時代起已有人居住在維也納盆地,維也納良好的天氣條件和富饒的土地資源為新石器時代的農民提供了很好的居住環境,鑄造石器所需的赤褐色和綠色的石塊也能在維也納開採到。銅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同樣也在維也納留下了人類居住的痕跡。
約公元前500年,凱爾特人在現在維也納的位置上建立起一座名為「Venia」的居住區,公元1世紀羅馬帝國在多瑙河附近(現在維也納的市中心)駐扎軍隊並建立城市,以守護潘諾尼亞行省的邊界。羅馬人一直呆到了5世紀,5世紀初維也納曾發生了一場毀滅性的火災,接下來的記載出現在881年同馬扎爾人的戰斗。955年,東法蘭克王國國王奧托一世在勒赫菲爾德戰役中擊敗了馬扎爾人,標志著維也納和奧地利的崛起。
巴本堡王朝時代
976年,巴本堡家族的利奧波德一世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托二世封為巴伐利亞東部邊區(馬克)的藩侯(封疆伯),這塊匈牙利邊境上的封地後來演變為奧地利。996年史書上第一次出現「奧地利」這個名稱,Ostarrichi意為「東部馬克」。11世紀維也納已經是一座重要的貿易城市,1155年亨利二世將維也納作為首都,一年後的1156年9月17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授予奧地利亨利二世以小特權,將奧地利從一個附屬於巴伐利亞的藩侯領地提升到獨立的公爵國,而維也納成為公國的首都。維也納在1221年繼恩斯之後成為奧地利第二座享有發展經濟權利的城市,途徑維也納的商人必須將他們的貨品在城市內提供銷售,這使得維也納很快成為多瑙河通往威尼斯道路上一座至關重要的貿易城市。
哈布斯堡王朝時代
哈布斯堡王朝在維也納有幾百年的統治歷史,維也納在這一時期發展成為歐洲的文化和政治中心。
1278年哈布斯堡的德意志國王魯道夫一世(1273年至1291年在位)在多次征討後戰勝了巴本堡王朝波希米亞國王奧托卡二世,開始了哈布斯堡王朝統治奧地利的歷史。但在維也納,哈布斯堡王朝花費了相當長的時間建立統治地位,奧托卡二世在1278年的戰斗中陣亡後,他在維也納的支持者勢力依舊強大,發動了多場反對德意志國王阿爾布雷希特一世(1298年至1308年在位)的起義,而接替阿爾布雷希特一世的盧森堡王朝亨利七世(1308年至1313年在位,1312年至1313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將首都定在布拉格,維也納的城市發展進入了陰影。
維也納歌劇院
此後魯道夫四世(1358年至1365年奧地利公爵)頒布實施一系列經濟政策,使得維也納恢復了生機,他在1365年建立了維也納大學,並下令建造維也納的斯蒂芬大教堂,他為維也納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也因此被譽為「維也納的建造者」,但是此後他參與了對哈布斯堡繼承權的爭奪,這使得維也納不斷發生騷亂,經濟呈現衰退。
1438年奧地利公爵阿爾布雷希特二世(1404年至1439年奧地利公爵,1438年至1439年德意志國王)被選為德意志國王後,維也納再次成為首都,但是他在任期間發生了1421年至1422年對維也納猶太人的第一次大規模驅逐和迫害。
軟弱的腓特烈三世(1440年至1493年德意志國王,1452年至1493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457年至1493年奧地利大公)在與匈牙利國王匈雅提·馬加什的戰爭中,失去了包括維也納的幾乎全部奧地利領地。1556年匈牙利和波希米亞並入哈布斯堡後,維也納最終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
兩次維也納之圍和巴洛克的輝煌時代
1529年奧斯曼帝國第一次圍攻維也納,奧地利人依靠中世紀時期遺留下的城牆,艱難地抵禦了土耳其人的進攻,在流行病突發和冬季提前到來的情況下,土耳其人被迫撤軍。土耳其人的圍城暴露出了維也納城防禦的薄弱,因此從1548年起維也納決定改造成一座由11棟堡壘和1條壕溝構成的要塞。這個決定後來被證明是明智的,1683年土耳其人第二次圍攻維也納,改造後的要塞保衛了維也納長達兩個月,直到波蘭國王揚·索別斯基出兵相援,解除了第二次維也納之圍,也導致奧斯曼帝國開始了衰落。
經歷了土耳其人的兩次圍攻之後,維也納開始了輝煌的建設時代,在重建的過程中繼續展現巴洛克藝術風格,貴族們紛紛在城牆內建造花園和宮殿,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王子歐根的貝爾佛第宮。 美景宮(貝爾佛第宮)
在經歷了1679年和1713年的兩次大蟲害傳染病導致的人口大衰減以後,維也納的人口持續增加,1724年達到15萬,1790年突破20萬,在這個時代,維也納建立了第一批工廠,鋪設了城市下水道和街道清潔系統,改善了城市的衛生條件。維也納也是最早一批引入住宅標號制度和國家郵政系統的城市。在約瑟夫二世(1780年至1790年奧地利大公,1765年至1790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在1783年對城市管理進行了改革,他引入了城市公務員制度,還將內城的墓地遷出城市。
卡爾大教堂
隨著城市的迅速發展,維也納很快成了歐洲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海頓、薩列里、莫扎特、貝多芬和舒伯特將維也納古典主義推向頂峰。
奧地利帝國和奧匈帝國統治下的維也納
在法國大革命戰爭中,維也納先後兩次被拿破崙的軍隊佔領。
第一次發生在1805年11月13日,法國軍隊未受到抵抗,不費吹灰之力地進了維也納,維也納的市民們甚至好奇地歡迎了他們。弗朗茨二世在此前的1804年戴上奧地利皇冠,以回應拿破崙的稱帝,成為奧地利的第一位皇帝,開始了奧地利帝國的歷史。而拿破崙在1806年解散了神聖羅馬帝國,弗朗茨二世不得不摘下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冠,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末代皇帝(1792年至1806年在位)。
1809年拿破崙第二次佔領維也納,但是這次他遭到了頑強的抵抗,攻佔維也納後不久便在阿斯佩恩戰役中嘗到首次大敗的滋味。拿破崙最終戰敗後,1814年9月18日至1815年6月9日在維也納會議召開,這是一次由奧地利外交家克萊門斯·梅特涅發起的歐洲列強的外交會議,旨在為拿破崙戰敗後重新調整歐洲政治地圖。
1848年法國二月革命也對維也納產生了影響,3月13日首先爆發了德國三月革命,迫使總理克萊門斯·梅特涅下台,然後又在10月6日發生維也納十月起義,最終被皇帝的軍隊鎮壓。
1873年維也納世界博覽會
維也納在1850年開始擴建,再次呈現輝煌,在奧匈帝國建立的1867年,「圓舞曲之王」小約翰·施特勞斯創作了奧地利最出名的圓舞曲《藍色多瑙河》。這段輝煌在1873年維也納的第5屆世界博覽會達到頂峰,博覽會展現了空前的建築設計。雖然奧匈帝國進入了它的尾聲,但是這段時期維也納也再次攀上以維也納現代主義為代表的文化巔峰,城市建築上發起新藝術運動,繪畫突出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和埃貢·席勒(Egon Schiele)的表現主義,音樂方面則有馬勒和萊哈爾,勛伯格、韋伯恩和阿爾班·貝爾格的「維也納第二樂派」,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開創了精神分析學。
小約翰·施特勞斯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奧地利第一共和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雖然沒有直接波及到維也納,但是曠日持久的戰爭引起了糧食和衣物的供應危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宣告了哈布斯堡王朝6個世紀統治的終結和奧匈帝國的解體,1918年11月12日在維也納議會前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成立,1919年改名為奧地利共和國,即奧地利第一共和國。
奧地利幾乎一半的人口居住在維也納所在的下奧地利州,其他6個聯邦州擔心被下奧地利州長久掌握主導權,此外在社會民主主義的維也納和保守主義的下奧地利州其他地區之間存在著嚴重的政治對立,1921年奧地利決定將維也納從下奧地利州分立出來,維也納在1922年成為奧地利的一個聯邦州。與此同時,1919年維也納引入男女平等選舉,從此社會民主主義在城市參議院、州議會和地方議會的選舉中始終獲得絕對多數,維也納因此被稱為「紅色維也納」。 維也納莫扎特塑像
奧地利第一共和國時期,維也納經歷了1918年至1925年的通貨膨脹、1929的世界經濟危機和高失業率。此外,保守主義的奧地利聯邦政府逐年削減奧地利的稅收支持。
1933年希特勒上台,1938年作為德國帝國總理的希特勒進軍並吞並奧地利,結束奧匈帝國的歷史,建立了納粹的獨裁統治。
納粹統治下的維也納
二戰時建造的6個鋼筋混凝土大型防空炮台之一,現仍存在於維也納市內。
1908年19歲的希特勒曾兩次報考維也納藝術學院,均未被錄取,只能在維也納靠做零活和出售臨摹畫糊口,他在維也納受到了泛日耳曼民族黨的影響。希特勒後來聲稱,「維也納過去是、現在仍然是我一生中最艱苦的學校。在那裡形成的世界觀和人生哲學,日後成了我一切行動的堅實基礎。除了我當時打下的基礎以外,後來很少再需要學習什麼東西,也不需要改變什麼東西」,而這種世界觀和人生哲學就是「人類之所以為萬物之靈,並非基於人道的原則,而是僅憑最野蠻的斗爭……假使你不奮斗,則你也就無法生存」。
希特勒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政策,使得早已在維也納埋下幾百年的反猶太主義在20世紀死灰復燃,德國進軍奧地利後不久,雅利安人種的維也納人開始不由自主地威脅、折磨和搶劫猶太人種的維也納人,將他們從家裡趕出去。1938年11月9日至10日凌晨被稱為「水晶之夜」,開始了納粹對猶太人有組織的屠殺,維也納共有92所猶太會堂遭到摧毀,僅有一處倖免於難。
納粹一方面將現代藝術定義為「墮落的藝術」(德語:Entartete Kunst),另一方面大力宣傳維也納的「德意志文化」,比如在1941年隆重慶祝莫扎特逝世(1791)150周年時。「奧地利」的名字從歷史文獻中消失,只有1819年在維也納成立的奧地利第一儲蓄銀行仍當時保留著這個名字。
1944年3月17日盟軍第一次空襲維也納,整個城市的五分之一被毀。1945年4月2日維也納被宣布成為納粹的防守區,女人和孩子被要求離開這座城市,這意味著戰爭到了白熱化的階段,蘇聯軍隊距離維也納僅剩下數公里。維也納戰役持續了八天,4萬人喪生。維也納的斯蒂芬大教堂在空襲和戰爭中未受損壞,但卻在一次洗劫中陷入火海。
盟軍佔領和奧地利第二共和國
維也納在二戰結束後被蘇聯佔領,不久蘇聯紅軍開始新建城市管理機構,先是由共產黨人擔任臨時市長,在3天後由奧地利社會民主黨人接替。1945年4月27日,奧地利社會民主黨、奧地利人民黨和奧地利共產黨的代表在維也納市政廳宣布奧地利獨立,4月29日佔領當局將議會大廈移交給臨時新政府,「奧地利民主共和國」重建。1945年秋,蘇聯允許其他三個同盟國軍隊進入維也納,美國、英國、法國和蘇聯共同佔領維也納,直至1955年5月15日奧地利國家條約簽署,盟軍撤出,奧地利才完全獨立。
同奧地利和西歐的其他城市一樣,維也納在二戰後馬歇爾計劃的幫助下,經歷了經濟復甦和城市重建。
匈牙利十月事件至今
1956年發生匈牙利十月事件,反對共產黨當局的起義失敗後,大批匈牙利人逃亡西方,維也納接收了許多匈牙利人。維也納在1968年布拉格之春後又接收了許多捷克人和蘇聯人。
維也納逐漸向國際性的城市發展。1957年國際原子能機構成為1945年後第一個進駐維也納的國際組織,維也納從1965年起是石油輸出國組織和發展基金會的駐地,1961年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和蘇共中央總書記赫魯曉夫在維也納舉行高峰會談,1979年美國總統卡特和蘇共中央總書記勃列日涅夫在維也納會面,1980年維也納國際中心即聯合國城成為聯合國的第三個駐地,維也納定位成國際會議和解決國際沖突的城市。

3. 維也納是在哪裡

奧地利。

維也納坐落在阿爾卑斯山北麓的一個盆地里,面積約414.65平方千米,是奧地利最小版的一個聯邦州,也權是唯一一個不同其他國家相鄰的聯邦州。

多瑙河是維也納的主要河流,河流長度在歐洲僅次於伏爾加河,是歐洲第二長河。它發源於德國西南部的黑林山的東坡,全長2850千米,流域面積81.7萬平方千米。

(3)美景宮位置擴展閱讀:

奧地利位於中歐南部的內陸國,面積83,858平方公里。東鄰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南接斯洛維尼亞和義大利,西連瑞士和列支敦斯登,北與德國和捷克接壤。

奧地利這個名字最早見諸記錄是在996年,當時寫作Ostarrîchi,用以表示巴本堡王朝的邊疆領地區。

奧地利1918年11月成立共和國,1938年被德國吞並,1945年被盟軍佔領,1955年重新獲得獨立,同年10月26日宣布成為永久中立國。

4. 江南的地理位置和常識

江南,字面意義為江之南面,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長江中下游以南。
在不同歷史時期,江南的文學意象不盡相同。江南最早出現在先秦兩漢時期,在東周時期是以吳國、越國等諸侯國為背景所指的長江中下游今浙江、安徽、江蘇、贛東北等地的長江以南部分。東周春秋時吳王曾建「姑蘇台」,以後「姑蘇」一詞經常出現在歷代文人歌詠江南的詩詞作品中,如唐詩中「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姑蘇台枕吳江水,層級鱗差向天倚」,詩仙李白的「姑蘇台上烏棲時,吳王宮里醉西施」等。詩神蘇東坡家喻戶曉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將江南西湖美景比喻為西施之美,更是強化了這種文化內涵 。唐代歐陽炯《江城子》一詞中「空有姑蘇台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的名句,無疑體現了脫胎於春秋吳越爭霸歷史背景的純美文化,淡去俠骨,盡顯柔情。因此,在歷史上,江南一度被中原稱為吳越,後來隨著中原漢人大量南遷,江南成為一個文教發達、美麗富庶的地區,它反映了古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人們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從古至今「江南」一直是個不斷變化、富有伸縮性的地域概念。江南往往代表著繁榮發達的文化教育和美麗富庶的水鄉景象。
「江南」一直是個不斷變化、富有伸縮性的地域概念,狹義江南多指浙江的湖州、杭州、紹興、嘉興等地區、江蘇南部的南京,蘇州,鎮江,常州,無錫等地區、以及上海共同組成的長三角。地理位置上的江南范圍還包括安徽的蕪湖、馬鞍山、徽州等皖南地區,湖南、江西滬昆線北部南昌、九江、上饒、景德鎮、岳陽、長沙、益陽、常德等地,以及湖北長江南部地區。明清時期,江南主要是原江西省及江南省(江蘇和安徽合稱)以及浙江北部地區。
「江南」的含義在古代文獻中是變化多樣的。它常是一個與「江北」、「中原」等區域概念相並立的詞,且含糊不清。從歷史上看,江南既是一個自然地理區域,也是一個社會政治區域。
廣義的江南包括了上海、江西、湖南、浙江全境,以及江蘇、安徽、湖北、上海三省一市長江以南地區。與唐代的江南道相比,少了涉及貴州省的部分。福建北部地區有時也被稱為江南。廣義的江南面積博大,地貌多樣,因而常被看做是「大江南」,這與氣象學中的江南范圍大致相符。江南四大米市、江南四大名樓都處在大江南的范圍。該區域囊括了著名的三山三江三湖——黃山錢塘江與太湖、廬山贛江與鄱陽湖、衡山湘江與洞庭湖,這三處山江湖流域分別是吳文化、贛鄱文化、湖湘文化的發祥地。 大江南的定義始於古代的區劃(江南道),也常有文學作品描述。如杜甫《江南逢李龜年》,是寫在長沙的事。天氣預報中的所指的江南也大致為廣義江南地帶。
從元代開始的官修地理志中,「江南」一詞還有被用於行政區劃,清初時期江南省,即今江蘇、安徽和上海市的統稱江南,蘇州、松江、常州、鎮江、江寧、杭州、嘉興、湖州等江南八府同時也是清代最有代表性的行政地。明清時期江西省境內的饒州府、九江府、南昌府 和安徽省境內的池州府、太平府、寧國府、徽州府等也是極具代表性的江南地區。

地貌
相對於北方而言,江南地區的地形地貌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多平原和多水。江南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形上呈南高北低之勢,其北部地勢平坦,以平原為主,南部則分布有一些山地丘陵;另外除了降水豐富以外,江南地區還擁有長江和錢塘江兩大水系,兩者通過運河相互連通。江南地區河道棋布、湖泊眾多,有中國著名的三大淡水湖,即湖南的洞庭湖、江西的鄱陽湖和江浙兩省的太湖。在長期的開發過程中,又興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使之相互勾連,如泰伯開泊瀆、伍子胥開胥溪、夫差開鑿邗溝與江南運河等等,所以歷來就享有「水鄉澤國」的美譽。
在這樣的氣候和地形地貌下形成的江南自然地理有著和北方顯著的不同。古人是這樣去描繪的:
吳均的《與朱元思書》,是南朝最傑出的寫景小品之一,其對自富陽至桐廬的自然風光的描寫,頗能反映出江南自然風光的秀美: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盪,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陶宏景《答謝中書書》更是將江南地區譽為「欲界之仙都」,其文字同樣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沈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世說新語·言語篇》亦載:「王子敬雲:『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若秋冬之際,尤難為懷』」,「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雲:『千岩競秀,萬壑爭流』」,而到了唐代,隨著江南經濟文化的發展,文人游歷江南者進一步增多,詩歌中對江南山水風物發表現就更為充分了:
楊柳閶門外,悠悠水岸斜。乘船向山寺,著屐到人家。夜月紅柑樹,秋風白藕花。江天詩境好,回日莫令賒。(張籍《送從弟戴玄往蘇州》)
顧渚山邊郡,溪將罨畫通。遠看城郭里,全在水雲中。(鄭谷《寄獻湖州從叔員外》)
向吳亭東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青苔寺里無馬跡,綠水橋邊多酒樓。(杜牧《潤州二首》之一)
而近代汪辟疆先生則認為:「江浙皆《禹貢》揚州之域,所謂天下財富奧區也。其地形,蘇則有南北之殊,而皆瀕海貫江,山水平遠,湖沼縈回;浙則山水清幽,鄰贛閩者,亦復深秀。」 以上所引文字充分展示出了江南山水特有的清曠靈秀之美。
江南丘陵
長江以南、南嶺以北、武夷山和天目山以西、雪峰山以東,包括中國湘、贛兩省南部和浙西、皖南地區的大片低山和丘陵,總稱江南丘陵。介於北緯25°~31°,東經110°~120°,面積約37萬平方公里。
中生代以來南部抬升,北部斷裂沉陷,形成向北傾斜的地勢。主要部分可視為湘贛兩省毗連的大窪地,東南西三面均有山地盤踞,地表徑流分別通過湘江、資水、沅江、澧水和鄱江、信江、撫河、贛江、修水等河流注入洞庭湖和鄱陽湖,然後北入長江。東北部浙皖邊區的山地丘陵與浙贛交界的山地丘陵相連,成為長江和浙閩獨流入海水系的分水嶺。區內許多中山和低山均為東北—南西向排列,新華夏構造體系清晰。山嶺海拔多在1000米左右,局部可達1500~2000米。主要山脈有:湘贛交界的幕阜山脈、九嶺山、武功山、萬洋山和諸廣山,浙西的天目山、仙霞嶺,閩贛界上的武夷山脈和皖南的黃山等。其中廬山、衡山、黃山、九華山、天目山和井岡山等均為著名旅遊勝地。
金衢盆地
金衢盆地是浙江省為數不多的盆地、平原地形,包括金華、衢州兩大地級市,自古以來為富庶之地,擁有「浙江聚寶盆」之美譽。為錢塘江發源地,河水清澈,為浙江人民的母親河。

5.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資料,快點啊~~~~~~~~~~課堂上要講

維也納(德語:Wien),奧地利首都,享譽世界的文化名城,既有「音樂之都」的盛名,又有以精美絕倫,風格各異的建築而贏得的「建築博覽會」的美稱。維也納的新年音樂會已成為國際性的音樂盛會。位於奧地利東北部阿爾卑斯山北麓維也納盆地之中,三面環山,多瑙河穿城而過,四周環繞著著名的維也納森林。面積414.5平方公里。人口170萬(2008年),佔全國人口五分之一以上。西歐至巴爾干半島的鐵路樞紐,多瑙河港。維也納還是多瑙河第一個流經的大城市,因此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稱。
維也納是一個城市,也是一個州。這個州的面積僅是全國領土的百分之零點五,但是全奧地利的人口有五分之一集中在這里。維也納是奧地利共和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奧地利聯邦議會、國民議會、總統府、總理府、國家政府各部委和最高司法機構都聚集在這個城市裡。同時,維也納市還享有重要的國際地位。聯合國和石油輸出國組織都在維也納設有辦公機構。維也納是昔日奧匈帝國的首都,以往的豪華氣派尚存。她是歐洲最古老和最重要的文化、藝術和旅遊城市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維也納人把滿目瘡痍的城市重建起來。如今,維也納的所有歷史建築都得到了整修。隨著奧地利加入歐盟,維也納重新成為東西歐商業和經濟往來的中心。對於遊客來說,維也納有著千姿百態的面貌。音樂崇拜者會為一場音樂會而不遠萬里,前來造訪音樂的聖殿。對於很多遊人來說,漫步在迷人的多瑙河畔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維也納面積414.65平方公里,是奧地利最小的一個聯邦州,也是唯一一個不同其他國家相鄰的聯邦州。由於維也納的重要地位,它是擁有全奧地利最大交通和建築面積的聯邦州,11.3%的面積是建築用地,11.1%為道路交通,2.2%為鐵路軌道。維也納也是綠化面積最大的聯邦州,綠化面積117.76平方公里,覆蓋率28.4%。河流和湖泊面積19.1平方公里,佔4.6%,僅次於布爾根蘭州。維也納也是奧地利種植葡萄的四個聯邦州之一,葡萄園占面積的1.7%。森林覆蓋率為16.6%,農業用地佔15.8%。維也納共分為23個行政區。
維也納之所以能夠成為中歐最重要和最大的城市之一,應當歸功於它優越的地理位置。維也納位於阿爾卑斯山的東北麓和維也納盆地西北部之間,維也納是從多瑙河的南部發展起來的,現在拓展到了多瑙河的兩岸,是東西向多瑙河航線和南北向琥珀之路的交叉點。
自從1989年鐵幕降下以後,奧地利同北部和東部鄰國的交通和經濟關系明顯發展,與東歐之間的距離之近引人注目,維也納距離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發僅六十公里,這是歐洲除梵蒂岡城與羅馬以外,兩個國家首都之間的最近距離。
維也納的海拔從151米的多瑙河上的羅堡島(Lobau),到542米的維也納森林中的最高峰。維也納的東面是三月河(March)平原,東南面是多瑙河草原國家公園。維也納的西北面、西面和西南面被維也納森林環繞,森林一直延伸到市區。多瑙河流經維也納市內,除了多瑙河,從維也納森林中還有許多小河流入市區,其中包括維也納河。西面的山嶺連接著南面的冰河走廊,這個地區是維也納的葡萄種植區。
維也納的居民區主要集中在空氣質量較好的城市西部,而工業區則集中在城市東部,維也納森林環抱市區,多瑙河從市區靜靜地流過。著名的維也納森林從西、北、南三面環繞著城市,遼闊的東歐平原從東面與其相對,到處鬱郁蔥蔥,生機勃勃。維也納環境優美,景色誘人,素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稱。
維也納的名字始終是和音樂連在一起的。許多音樂大師,如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約翰·斯特勞斯父子、格留克和勃拉姆斯都曾在此度過多年音樂生涯。海頓的《皇帝四重奏》,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田園交響曲》、《月光奏鳴曲》、《英雄交響曲》,舒伯特的《天鵝之歌》、《冬之旅》,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等著名樂曲均誕生於此。許多公園和廣場上矗立著他們的雕像,不少街道、禮堂、會議大廳都以這些音樂家的名字命名。音樂家的故居和墓地常年為人們參觀和憑吊。如今,維也納擁有世界上最豪華的國家歌劇院、聞名遐邇的音樂大廳和第一流水平的交響樂團。
維也納的古典主義音樂在世界上聞名遐邇,幾百年來貢獻了不計其數的作曲家,至今仍影響和激勵著當代音樂家。
維也納養育了維也納新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勛伯格、韋伯恩和貝爾格。出生在維也納的還有舒伯特、老約翰·施特勞斯、小約翰·施特勞斯、蘭納、克熱內克等。無數音樂家曾在維也納學習、生活和投身音樂創作,其中包括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三位傑出代表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還有李斯特、萊哈爾、布魯克納、馬勒、格魯克、勃拉姆斯、維瓦爾第等。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老約翰·施特勞斯、小約翰·施特勞斯、蘭納、布魯克納、馬勒、格魯克、勃拉姆斯、維瓦爾第等長眠於維也納。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每年的1月1日由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在金色大廳舉行並向全球直播,維也納歌劇院舞會是每年維也納狂歡節的高潮,其它如維也納華爾茲、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等和維也納眾多的歌劇院和戲院一起聞名世界。

6. 維也納(音樂之都)的詳細資料!!有哪些名人在那出生

維也納
多瑙河的女神——奧地利首都維也納

世界名城——奧地利首都維也納(Vienna)位於奧地利東北部阿爾卑斯山北麓維也納盆地之中,三面環山,多瑙河穿城而過,四周環繞著著名的維也納森林。人口156.3萬人(2000年)。

公元1世紀,羅馬人曾在此建立城堡。1137年為奧地利公國首邑。13世紀末,隨著哈布斯堡皇族興起,發展迅速,宏偉的哥特式建築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15世紀以後,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和歐洲的經濟中心。18世紀,瑪麗亞·鐵列西婭母子當政期間熱衷於改革,打擊教會勢力,推動社會進步,同時帶來藝術的繁榮,使維也納逐漸成為歐洲古典音樂的中心,獲得了「音樂城」的美名。

維也納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稱。環境優美,景色誘人。登上城西的阿爾卑斯山麓,波浪起伏的「維也納森林」盡收眼底;城東面對多瑙河盆地,可遠眺喀爾巴阡山閃耀的綠色峰尖。北面寬闊的草地宛如一塊特大綠色絨氈,碧波粼粼的多瑙河蜿蜒穿流其間。房屋順山勢而建,重樓連宇,層次分明。登高遠望,各種風格的教堂建築給這青山碧水的城市蒙上一層古老莊重的色彩。市內街道呈輻射環狀,寬50米,兩旁林蔭蔽日的環形大道以內為內城。內城卵石街道,縱橫交錯,很少高層房屋,多為巴羅克式、哥特式和羅馬式建築。中世紀的聖斯特凡大教堂和雙塔教堂的尖頂聳入雲端,其南塔高138米,可俯瞰全市。環形大道兩旁為博物館、市政廳、國會、大學和國家歌劇院等重要建築。環形大道與另一相平行的環行路之間為中間層,這一帶為商業區、住宅區、也有宮殿、教堂等夾建其間。第二環形路外為外層,市西有幽雅的公園,美麗的別墅以及其它宮殿建築。在這眾多的宮殿中,以位於城西南部的舍恩布龍宮引入注目,這是奧地利歷史上繁榮時期的一個遺跡。城區東南部的「美景宮」為18世紀初卡爾皇帝為抵抗土耳其入侵立下戰功的歐根親王所造。

維也納的名字始終是和音樂連在一起的。許多音樂大師,如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約翰·斯特勞斯父子、格留克和勃拉姆斯都曾在此度過多年音樂生涯。海頓的《皇帝四重奏》,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田園交響曲》、《月光奏鳴曲》、《英雄交響曲》,舒伯特的《天鵝之歌》、《冬之旅》,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等著名樂曲均誕生於此。許多公園和廣場上矗立著他們的雕像,不少街道、禮堂、會議大廳都以這些音樂家的名字命名。音樂家的故居和墓地常年為人們參觀和憑吊。如今,維也納擁有世界上最豪華的國家歌劇院、聞名遐邇的音樂大廳和第一流水平的交響樂團。每年1月1日在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金色大廳舉行新年音樂會。

除紐約和日內瓦外,維也納為第三個聯合國城市。1979年建成的奧地利國際中心又稱「聯合國城」,氣勢雄偉,是許多聯合國機構的集中地。它曾是長期稱霸歐洲的哈布斯堡王朝的中央機構所在地;1814年奧地利首相兼外交大臣梅特涅在曠日持久的維也納會議上施展陰謀詭詐的政治權術;1815年俄、美、奧3國皇帝締結所謂「神聖同盟」,力圖撲滅資產階級革命;1848年在歐洲大革命的影響下,維也納發生街壘戰,梅特涅逃亡倫敦;1867年成為稱雄歐洲大國奧匈帝國的首都;20世紀30年代初,希特勒一躍而為德國納粹的頭目,1938年3月率軍長驅直入維也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拉開序幕,戰爭期間,全城遭到53次輪番轟炸,不少古典建築被毀;1955年5月蘇、美、英、法4國與奧地利在「美景宮」會議廳簽訂了《重建獨立和民主的奧地利國家條約》,從而結束了長達10年的4國佔領狀態;1955年10月16日,奧地利議會宣布憲法性法律「永久中立」,這一天被定為國慶日。

奧地利號稱「歐洲的心臟」,維也納則是「心臟的心臟」。自古以來,維也納就是連結東西歐的交通樞紐和來往於波羅的海和亞得里亞海之間的重要通道。

維也納-歷史文化之都:維也納永遠充滿多姿多彩吸引人的文化節目。無論是古典音樂或現代戲劇,電影,舞導演出或歌劇,音樂劇,藝術展覽或音樂會及演唱會-無論您何時駕臨,您都能有無限的發掘及深刻的印象。您也可以悠閑的坐在聞名世界,氣氛濃厚的維也納咖啡廳喝杯咖啡,或拜訪一流的傳統葡萄酒場(Heurige)。在維也納您更可品嘗到歐洲各國,美味高級的烹飪技術。

維也納-音樂之都:幾世紀以來音樂一直都離不開維也納,與它緊緊相連。它是孕育出音樂天才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和約翰史特勞斯的聖地。維也納悠久的音樂遺產延續至今。聞名全世界的維也納交響樂團和維也納兒童合唱團在世界各地的巡迴演出中永遠得到爆滿觀眾的熱烈掌聲。而維也納音樂學院不斷的孕育出在國際音樂界中脫穎而出的樂者。除此之外,維也納豐富活躍的現代熱門音樂舞台及場所吸 引了不少的年輕人。如果您喜歡音樂,維也納絕對讓您無法忘懷。

歷史人口
20世紀初期,維也納曾經是世界第六大都市;維也納的人口在奧匈帝國時期(1867年—1918年)快速增長,當時的維也納聚集了很多從這個帝國其他部份的移民。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許多捷克人返回他們的祖國,這導致這個城市的人口減少。在接下來的移民時期,大約三分之一的人口擁有斯拉夫和匈牙利姓氏

7. 美景宮 SCHLOSS BELVEDERE怎麼樣

離開了美泉宮,我們又驅車來到了美景宮(Schloss Belvedere),這是把維也納從土耳其軍隊手中拯救出來的英雄普林茨歐根公爵的夏季離宮。這座建築被稱為是奧地利風格的巴洛克式建築的代表之作,有左右對稱的建築物和美麗的花園。現在上宮變成了美術館,從那裡眺望到的維也納景色也很優美,不愧被稱為美景宮。我個人甚至覺得這里的宮殿和花園同美泉宮相比都不遜色。正是維也納的盛夏時節,花園內鮮花盛開,一派明媚的風光。點綴在樹蔭里的一尊尊雕塑,也讓人看花了眼。這一天,先是美泉宮,後是美景宮。兩處華麗的宮殿,兩處美麗的庭院花園,我們大飽眼福。

8. 我國十大旅遊景點的位置

中國十大旅遊景點:
一 萬里長城
長城始建於公元前五世紀春秋戰國時代,公元前三世紀秦始皇統一中國,派遣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北逐匈奴後,把原來分段修築的長城連接起來,並且繼續修建。其後歷代不斷維修擴建,到公元十七世紀中葉明代未年,前後修築了二千多年。

二 北京故宮
故宮,又名紫禁城,位於北京市中心,今天人們稱她為故宮,意為過去的皇宮。

三 承德避暑山莊
避暑山莊,自康熙四十二年始建,至乾隆五十五年最後完工,歷時八十七年,建樓、台、
殿、閣、軒、齋、亭、榭、廟、塔、廊、橋一百二十餘處,尤以康、乾御題七十二景昭著,
與自然山水相輝映,園中有園,景內有景,構成了一幅千姿百態的立體畫卷。

四 安徽黃山
黃山位於安徽省黃山市西北風景秀麗的皖南山區,向以「三奇」、「四絕」名冠於世,其
劈地摩天的奇峰、玲瓏剔透的怪石、變化無常的雲海、千奇百怪的蒼松,構成了無窮無盡的
神奇美景。黃山一九九零年被列入「世界遺產(文化和自然)」名錄。

五 杭州西湖
西湖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被譽為「人間天堂」。

六 桂林山水
桂林灕江風景區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旅遊區,千百年來不知陶醉了多
少文人墨客。桂林灕江風景區以桂林市為中心,北起興安靈渠,南至陽朔,由灕江一水相連
。桂林山水向以「山青、水秀、洞奇」三絕聞名中外。其中一江(灕江),兩洞(蘆笛岩、七星岩),三山(獨秀峰、伏波山、疊彩山)最具代表性,它們基本上是桂林山水的精華所在。

七 西安兵馬俑
在驪山北麓,茂密的林木掩映著一組規模宏大、外觀別致的建築,這就是聞名遐邇的秦始
皇兵馬俑博物館。

八 蘇州園林
蘇州素以園林美景享有盛名,有謂「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說。

九 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

十 台灣日月潭
日月潭,中國十大名勝之一,位於台灣中央屬南投縣魚池鄉的水社村。

9. 勃蘭登堡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美景宮、聖格拉布修道院、貝斯克城堡 、施普倫貝格宮、奧拉丁堡
勃蘭登堡與回大都市柏林答一起構成了德國的首都地區。獨一無二的稠密的科學研究機構網,極其現代化的交通和通訊基礎設施,以及毗鄰東歐市場的地理位置使勃蘭登堡吸引了各地投資者。
除了傳統行業如汽車製造、能源與化工以外,生物技術、媒體、電信和航天宇航也日益重要。經濟、文化和自然理想地結合在一起使勃蘭登堡擁有了對投資者來說最佳的投資環境。
從1990 年起,大約280家外國企業已落戶此地,其中很多來自創新的未來技術領域,比如航空航天。該州位於統一的歐洲中心位置,具有突出的市場戰略意義,這里聚集了眾多專業中型配件供應商。勃蘭登堡是給企業帶來許多誘人的盈利之所,是歐洲最富有發展活力的地區之一。在歐盟東擴過程中勃蘭登堡和柏林作為通向東歐的橋 梁作用將會得到加強。同鄰國波蘭之間的合作如今已經提供了很多商機。
在這個面積為3萬平方公里的最大的新聯邦州,遊人可以看到極其美麗的自然風光。它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安靜的修養之所。草原、松樹林、丘陵山地、湖泊和多湖泊的平原都向眾人展示了它們最美好的一面。

10. 杭州宋城的地理位置

杭州宋城旅遊景區位於西湖風景區西南,北依五雲山、南瀕錢塘江,是中國內最大的宋容文化主題公園
宋城是一座寓教於樂的歷史之城,集自然山水美、園林建築美、民俗風情美、社會人文美、文化藝術美於一體,被評為「浙江十佳美景」、「杭州十大新景觀」之一,2000年被評為第一批國家級4A景區。
宋城旅遊景區的建設擻昧訟質抵饕濉⒗寺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