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冬季景觀
㈠ 峨眉山有那些自然景觀
老李自由行為您解答:峨眉山有四大奇觀:日出、佛尤、聖燈、銀色世界(雲海)。。
㈡ 峨眉山有什麼壯麗景觀
峨眉山大峨、二峨兩山相對,遠遠望去,雙峰縹緲,猶如畫眉,這種陡峭險峻、橫空出世的雄偉氣勢,使唐代詩人李白發出「峨眉高出西極天」、「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之贊嘆。
峨眉山以多霧著稱,常年雲霧繚繞,雨絲霏霏。彌漫山間的雲霧,變化萬千,把峨眉山裝點得婀娜多姿。進入山中,重巒疊嶂,古木參天;峰迴路轉,雲斷橋連;澗深谷幽,天光一線;萬壑飛流,水聲潺潺;仙雀鳴唱,彩蝶翩翩;靈猴嬉戲,琴蛙奏彈;奇花鋪徑,別有洞天。春季萬物萌動,鬱郁蔥蔥;夏季百花爭艷,奼紫嫣紅;秋季紅葉滿山,五彩繽紛;冬季銀裝素裹,白雪皚皚。登臨金頂極目遠望,視野寬闊無比,景色十分壯麗。觀日出、雲海、佛光、晚霞,令人心曠神怡;西眺皚皚雪峰、貢嘎山、瓦屋山,山連天際;南望萬佛頂,雲濤滾滾,氣勢恢弘;北瞰百里平川,如鋪錦綉,大渡河、青衣江盡收眼底。置身峨眉之巔,真有「一覽眾山小」之感嘆。
萬佛頂為峨眉山最高峰,海拔3079.3米,取名「普賢住處,萬佛圍繞」之意。作為峨眉山原始森林生態旅遊區,有萬佛閣、高山杜鵑林、黑熊溝、仙人回頭等景點。
㈢ 峨眉金頂的景觀
峨眉金頂觀雲海晴空萬里時,白雲從千山萬壑冉冉升起,頃刻,茫茫蒼蒼的雲海,雪白的絨毯一般平展展鋪在地平線上,光潔厚潤,無邊無涯,似在安息、酣睡。有時,地平線上是雲,天空中也是雲,人站在兩層雲之間,極有飄飄欲仙的感受。
南宋范成大把雲海稱為:兜羅綿世界。(兜羅:梵語,樹名,它所生的絮名兜羅綿),佛家叫作「銀色世界」。作為峨眉山的代稱,如同五台山叫「金色世界」,普陀山叫「琉璃世界」,九華山叫「幽冥世界」。
山風乍起時,雲海飄散而去,群峰眾嶺變變成一座座小島;雲海匯聚過來,千山萬壑被掩藏得無影無蹤。雲海時開時合,恰似「山舞青蛇」,氣象雄偉。風緊時,雲海忽而疾馳、翻滾,忽而飄逸、舒展,似天馬行空,似大海揚波,似雪球滾地。最壯觀的是,偶爾雲海中激起無數蘑菇狀的雲柱,騰空而起,又徐徐散落下來,瞬息化做淡淡的縷縷游雲。此種蘑菇雲極難見到。范成大有詩驚嘆這幻變的雲海:「明朝銀界混一白,咫尺眩轉寒凌兢。天容野色倏開閉,慘淡變化天靈。」 金頂黎明前的天空是美妙的東方,墨紫黑紫的太空,天地一色,逐漸地平線上天開一線,飄起縷縷紅霞,托著三兩雜金色鑲邊的彩雲,預示著一個輝煌的白晝即將降臨。彩雲下,空曠的紫藍色的天幕上,一剎間,吐出一點紫紅,緩慢上升,逐漸變成注弧、半圓;變成桔紅、金紅;然後微微一個跳躍,拖著一抹瞬息即逝的尾光,一輪圓圓的紅日嵌在天邊。
日出因氣象條件和季節的不同而千姿百態,差異極大。天氣晴朗時,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可觀賞到壯麗日出的全過程;或天邊有雲氣,待見日出時,已是脫離地平線的一輪紅日,或雲層彌漫,則有時僅能看到朝霞、雲海。
伴隨著旭日東升,朝霞滿天,萬道金光射向大地,峨眉山宛似從頭至腳逐漸披上金色的大氅,呈現出它全部的秀美身姿。此時此刻,天上地下變成金色的世界,象徵著「早晨是黃金」之意。
在日出時的金頂,可看到更上闊的天地:東面千山萬嶺似一座座山水小盆景;峨眉平原的盡頭,表衣江、大渡河似兩條白練環繞,匯合於隱約可見的樂山城。東北和西面,曬金山、大小瓦屋山方正橫卧;銀裝素裹的大雪山,起伏綿延,聳立於眾山之上,在初升旭日暉映下,變化成一列粉紅色的巨型縷花山石玉雕。 諺雲:「朝看西午看東」。看神奇的佛光,最佳時間是下午2-5時,最佳的地點是在睹光台、攝身岩。
午後,攝身岩下,岩布滿白蒙蒙的雲層,雲層中驟然幻化出一個紅、橙、黃、綠、青、藍、紫的七色光環,約一二米大小,中央虛明如鏡。金頂歡聲雷動。觀者背向偏西的陽光,有時會發現光環中現自己的身影,猶如面對明鏡,舉手投腳,影皆隨形,奇者,即使成千上百人同時同址觀看,觀者也只能自見已影。不見旁人。清人丁文燦在《看見佛光》一詩中,雲:「雲成五色現廳光,形似民珠不可方,更有一樁奇異中,人人影在簡中藏。」這種佛光名「攝身光」。
范成大在《光相》詩中歌曰:重輪疊影印岩腹,非煙非霧非丹青。我與化中人共住,鏡光覿面交相顯。
譚鍾岳詩雲:非雲非霧起層空,異彩奇輝迥不同。試向石台高處望,人人都在佛光中。
佛光因色調、形狀、大小的不同,有各種不同名稱的佛光,如有水光、壁支光、童子光、金橋、清現、反現、大現、小現等等。
佛光,佛家說是普賢菩薩向凡夫俗子顯露真容,隨緣應化,故又稱「光相」。實際上,佛光是和種光的自然現象,是陽光照在雲霧表面所起的衍射作用而形成的。中國科學家命名為「峨眉寶光」。據載,峨眉山佛光每月均有出現,夏天和初冬出現的次數最多,最多時全年可見一百次左右。 金頂無月的黑夜,攝身岩下夜色沉沉,有時忽見一光如螢,繼而數點,漸至無數,在黑暗的山谷飄忽不定。佛家稱它的「聖燈」,又名「神燈」,說飄浮的神燈是「萬盞明燈朝普賢」。
明代萬曆年間,嘉定知州袁子讓在《游大峨山記》一文中記述了他所見:「及時薄暮,一僧果語『空中燈現』。予急出現之,隱隱有一兩點,如星飛在岩壑上下間。有頃,分為數十;有頃,漸分為數百;往來樓台欄之中;移時而散,竟不知何物。」釋心誠《聖燈》詩雲:「飛自峭崖東,飄來點點紅。迴翔分遠近,掩映入空濛。焰冷千年火,光搖半壁風。夜深人靜後,掛滿梵王宮。」明人尹伸《聖燈》詩亦雲:「曠望不辭夜,燈從上界傳。流光時渡壑,焰影欲連天。只評繁星墜,還從法力圓。迷雲開暗谷,處處見金仙。」
據科學家初步考察,「聖燈」是一種物理現象。一說是磷火,是含磷氣氫和朕磷的作用,聯磷的自然,激起磷化氫的它燃;一說是某些樹木上有一種密環菌的真菌,遇雨後而發光。可惜的是60年代以來,已難見到這種神奇的「聖燈。」據金頂仁開和尚所述:1982年8月一天的半夜,滿天星斗,攝身岩半腰一層薄薄的雲忽見去層中早冒出一雜藍綠的光點,約有拳頭大,冒出後,迎面一射,迅速消失;接看第二朵光點冒出,一射,又消滅了……。如此冒出約有三四十個光點。最後一朵光點,周圍還伴著三五朵小火花。
這種神異的光象及其逐漸消失的原因,尚待科學家們去進一步探索。
㈣ 13、早晨的峨眉山金頂是觀賞下列哪種氣象景觀的勝地( )a蜃景 b雲霧景 c霧凇 d佛光
早晨的峨眉山金頂是觀賞佛光勝地。
佛光又稱峨眉寶光,是一種奇特專的自然物理現象。峨眉山金屬頂的攝身岩是欣賞佛光的好地方,但也不是人人都能有幸看到佛光,夏天、初冬佛光出現次數最為集中,這么聽上去,在峨眉山看佛光還真是件靠運氣、拼人品的事。
峨眉山的雲海,是由一片片低雲團組成,上半年以層積雲為主,下半年以積狀雲和層積雲相合而成。峨眉山的霧日年平均為3之2天,甚至多達338天,這低雲多霧匯成的雲海和其他地方的雲海大不相同。
蜃景的產生,與地理位置、地球物理條件以及那些地方在特定時間的氣象特點有密切聯系。從光的傳播看,蜃景的出現是光的全反射造成的,而氣溫的反常引起不同層面空氣密度不同,則是光線全反射,形成蜃景形成的氣象條件。
㈤ 峨眉山有哪些著名的風景
峨眉山和五台山、九華山、普陀山並稱中國四大佛山。蜀地峨眉山市境內,最高峰萬佛海拔3098米。峨眉山不僅以秀麗的景色名揚四海,更以她那日出、雲海、佛光、聖燈使峨眉山久盛不衰。 峨眉山為中外著名的旅遊聖地。雄據於四川盆地的西南,拔地而起高差2600餘米,主峰高達3099米,有「天下名山」「峨眉天下秀」之稱。 峨眉山古木參天,流泉飛瀑,風景獨秀,隨著季節的變化和山勢的不同。陰、晴、風、雨、雲、霧、霜、雪的喧染。景色奇麗,形成了著名的「峨眉十景」,各俱佳趣,引人入勝。 峨眉山是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的總稱,大峨山為峨眉的主峰,通常說的峨眉山就是指大峨山。 峨眉山是中國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還在漢末,佛家便在此建立寺廟,唐宋逐漸轉盛,至清末,寺廟多達150餘座。 峨眉山又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博物館,山上山下氣溫懸殊,自下而上:亞熱帶、溫帶、亞寒帶呈垂直帶譜。 景點介紹: 洪椿坪 又名千佛庵,明代楚山大師始建,德心和尚續建,因寺外有千年洪椿古樹而改名洪椿坪,寺圍古木扶疏,群峰相映,風景佳絕。寺中有清代乾隆年間的「正明司碑」,刻有漢藏二文,記述藏傳佛教徒朝拜峨眉始略,是四川唯一的木質漢藏文木碑。另外,「洪椿曉雨」是峨眉山的十大勝景之一,特點主要是「山行本無雨,空翠濕人衣」。寺內還藏有明代破山、海瑞、清代張問陶及近代徐悲鴻等名家的書畫墨跡,還有一座千佛蓮燈,真是剔透玲瓏,異常別致。 仙峰寺 仙峰寺古名慈延寺,仙峰禪院,海拔為1752米,因旁靠仙峰岩而得名,宋時為小廟,明萬曆年間本炯和尚擴建並改名仙峰寺,後毀於火,現建築物為清乾隆時由泰安和尚重建的。 內有:財神殿(供道教趙公明神像)、大雄寶殿、舍利殿(供銅質舍利塔)。寺周猴群出沒,活動於叢林之中,遊人過時,常攔路討食。 洗象池 原名初喜亭,意為遊人到此,以為快到頂了,心裡歡喜。清康熙年間建寺,傳說普賢菩薩騎象登山時,曾在寺前一六方池中汲水洗象,而以得名。此處屬高寒地帶,雨雪較重,故而其殿矮小,且用鉛皮蓋房,其中有彌勒殿、大雄寶殿和觀音殿。「象池夜月」為峨眉山十景之一:每當雲收霧斂,碧空萬里,月朗中天,宛若置身雲霄,令人氣爽神怡。由於此地是遊人必經之地,1982年國家投資在寺外新建客舍四幢,成為山中大寺之一。 金頂 峨峰頂 清吳英 巍峨崛聳插雲端,三月峰頭雪未殘。 雷洞煙開金殿閣,仙橋霧銷玉欄桿。 雨余樹色增山翠,風過鍾聲度水寒。 半壁當空天一柱,春光不盡眼中看。 金頂為峨眉山遊程的最高峰,其海拔為3077米,頂上是個小平原,原有銅殿一座,在太陽的照射下,光彩奪目,故而得名金頂。登上金頂,人們頓覺萬象排空,氣勢磅礴,驚嘆天地之奇妙。極目四望,成都平原盡收眼底,千山萬嶺,起伏如浪,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大雪山、瓦屋山、貢嗄山歷歷在目。 還有峨眉的四大奇景: 日出、雲海、佛光、聖燈。 萬年寺 該寺創建於晉,為慧持大師所建,唐時改名白水寺,宋時易名普賢寺,明萬曆帝因賜無梁磚殿「萬壽萬年寺」之額改名為萬年寺。寺內有鑄於宋代太平興國五年(公元980年)的普賢銅像,其重約62噸,高約7.3米,為中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有雄偉的山門、彌勒殿、觀音殿、般若堂、毗盧殿、無梁殿、巍峨寶殿、大雄寶殿、鍾鼓樓、行願殿,其間還有花園、亭榭、水池等,該座園林式的寺院已成為峨眉山最大寺院。另外,此寺還珍藏有「峨眉三寶」— 貝葉經、佛牙、御印。 寺中碑刻眾多,最著名的為宋代書法家米芾手書的「第一山碑」。 飛來殿 飛來殿建於宋代,位於峨眉縣城北五里的飛來崗上,原為道觀,祀東岳大帝像,名為齊天五行廟。現為國家級的文物保護單位,飛來殿是一座單檐歇山式木結構建築,藻井綺麗,建築雄偉。寺內有正殿、五嶽殿、香殿、九蟒殿等。在1959年時,東岳大帝像和佛像被毀,成為空廟,近年經修繕,增建亭榭,培植園林,已成為峨眉山旅遊區的一處旅遊勝景。 清音閣 清音閣,又稱卧雲寺,位於峨眉山牛心嶺下黑白二水匯流處,海拔為710米。該處是唐僖宗年間慧通禪師修建,供有釋迦牟尼、文殊、普賢大師之像;閣下有雙飛亭,左右各有橋,如鳥翼飛凌,故名雙飛橋,亭下二水匯流處有一巨石,高丈許,形如牛心,砥柱中流,銀濤噴雪,水聲如雷。亭下還有碑,乃明人所題「萬古清音」四字。「雙飛亭」柱懸清末「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劉光弟撰書的楹聯:「雙飛兩虹影,萬古一牛心」。這里,一年四季,無論晝夜,滿回盪著水聲,這水聲單一而清晰,加上兩橋,故而譽為「雙橋清音」,成為峨眉十景之一。
㈥ 我國峨眉山的金頂佛光是什麼景觀是地貌景觀,還是氣候景觀。還是天氣景觀,還是氣候景觀
是一種神奇的光學現象。每當早晨或傍晚,人如果站在捨身崖
前面,就會在回太陽相反方向的雲霧答中出現自己的身影。影子外面,圍繞著巨大的彩色光環,這種光環就像一些古畫中佛頭上的光,所以叫作佛光或寶光,也叫峨眉寶光。實際上,這是太陽通過空氣中懸浮的無數水滴,發生的結果。(就是光波在傳播時,如被物體所擋,就繞過這個物體,繼續進行。)要看到佛光,並不容易,只有在上午或下午適當的時間,人的前面有濃密的雲霧,背後有強烈的陽光時,才能看到。總的來說是一種光學現象。
㈦ 峨眉山最特色的景點是什麼(比如宮殿、佛之類)
峨眉來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自,是普賢菩薩的道場。所以,最具有特色的景點當然是普賢道場萬年寺了,因為這是全國唯一!裡面有建於宋代的普賢菩薩騎白象的鎏金雕塑,全像通高7.35米,普賢及蓮台高4.05米,所騎白象高3.3米,重62噸,為峨眉山鎮山之寶!
其次,峨眉山的四大著名景觀:聖燈、雲海、日出、佛光
㈧ 峨眉山的景觀介紹
峨眉山有幾大看點:
1、佛教文化:峨眉山是普賢菩薩到場,全山十多座大小寺廟,佛教寺廟的建築風格和敬仰的神靈有其獨特的風格,比如正殿坐的多是普賢而不是其他寺廟那樣是佛祖釋迦摩尼。另外建築風格上,雖然大致還是漢傳佛教的總體格式,但是比如萬年寺,其風格已經有藏傳佛教的影響了。
2、原始森林自然風光:大量的冷杉、水杉原始森林,清音閣附近的溪流山澗,洗象池上面的高山叢林風光……
3、靈猴:一線天上面的猴區和洗象池到雷洞坪一帶的猴區都是讓遊客既想看、又怕看的一道風景線。
4、金頂海拔3077,是國內旅遊風景名山中最高的,看日出、雲海遠比那些比它矮了上千米的泰山、華山、廬山……要壯觀得多!
如果是公司組團去的話可以在響應網訂路線及安排哦!我公司就是經常在上面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