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景觀建築
A. 簡述我國山地景觀的旅遊價值
我國山地景抄觀的旅遊價值對中國自然景觀的形成與演變有著深刻的影響。
旅遊價值體現:
1、在合理布設山地景觀,提倡主動創造「與眾不同」的休閑環境,營造濃厚的藝術和文化氛圍。
2、通過環境來闡述休閑產品的文化理念,贏得顧客的共鳴、認同和喜愛,形成企業與顧客之間的雙向交流與溝通,提高企業形象識別的不可模仿的獨特性。
B. 什麼叫山地景觀
山地景觀的小知識[原創]
自從1841年,英國人托馬斯.庫克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隨著世界經濟的迅速發展,「旅遊」逐漸被人們所接受。「野狼戶外營地」就是一種非常典型的「自助團體游」。在大家到羅浮山之前,據我了解的關於我們國家的「山地自然景觀」基本情況寫出來與大家共同分享一下。
在我國風景名山遍布全國,百態千姿,是我國壯美河山的代表。以山體的宏觀形態及岩性特徵為基礎,我國名山可分為:花崗岩名山、岩溶山水、丹霞風光、其他自然因素為主要成因的名山、歷史文化名山等類型。
一、花崗岩名山:
花崗岩是分布十分廣泛的酸性侵入岩,岩體造型豐富,質堅形朴,常形成山地的核心。其景觀特點是:主峰明顯,群峰簇擁,峭拔危立,雄偉險峻。我國的泰山、黃山、華山、衡山、九華山、嶗山、浙江天台山、河北盤山等,幾乎全部或大部分為花崗岩組成。此外,廈門鼓浪嶼——萬石山、浙江普陀山、海南島天涯海角等景區,均屬於花崗岩名丘。
二、岩溶山水風景:
岩溶地貌主要發育在碳酸岩類岩石地區,其景觀的基本特徵:山地高度不大,石
峰林立或孤峰突起,而且造型豐富。景區內溶洞遍布,洞內常有地下湖或地下暗
河,以及由石灰岩溶解沉澱而形成的石鍾乳、石筍、石柱、石花等千姿豐態的洞
穴景觀,主要分布在廣西和雲貴高原等地。
三、丹霞風光:
丹霞山地是在紅色砂岩地區發育而成,因為在廣東仁化縣丹霞山發現而被命名為丹霞地貌。其景觀特點是丹山碧水、精巧玲瓏。仁化丹霞山是我國典型的丹霞風景區。此外,位於閩北崇安縣的武夷山風景區,36座峰巒雄踞於九曲溪畔,形成「曲曲山回轉,峰峰水抱流」的丹霞山水和深邃、幽奇的洞穴景觀。
四、其他自然因素形成的名山:
主要是浙江省樂清縣的雁盪山、坐落在江西九江市的廬山、湘西北大庸市武陵山地、坐落在四川省南坪縣西南的萬山峽谷之中的九寨溝風景區、四川松潘縣定鼎山腳下的黃龍風景區,以及位於台灣嘉義市東北的阿里山。
五、歷史文化名山:
因文化景觀或歷史遺跡眾多而形成名山。此類名山特點突出,有其特有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宗教價值等。如有「革命搖籃」之譽的井岡山,名聞寰宇的八達嶺,因《黃鶴樓》一詩而傳名的武漢蛇山,因開鑿石窟而享譽世界的名山,如洛陽的龍門山。此外以寺觀為中心形成的佛教、道教游覽名山更是遍布大江南北,大家都熟悉的佛教名山有五台山、九華山、峨眉山等,道教名山有武當山、青城山、嶗山等。這些山地自然風光優美,加之建築景觀宏偉、歷史文物和宗教文物眾多,組成了具有濃厚宗教文化氛圍的游覽山地。
C. 山東省著名山地景觀有哪些
山東,古代為齊魯之地,位於中國東部沿海、黃河下游、京杭大運河的中北段,省會設在濟南。
陸地南北最長約420公里,東西最寬約700餘公里,陸地總面積15.67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6%,居全國第十九位。西部連接內陸,從北向南分別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四省接壤;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點;東部山東半島伸入黃海,北隔渤海海峽與遼東半島相對、拱衛京津與渤海灣,東隔黃海與朝鮮半島相望,東南則臨靠較寬闊的黃海、遙望東海及日本南部列島。近年來山東亦成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 山東地形,中部突起,為魯中南山地丘陵區;東部半島大都是起伏和緩的波狀丘陵區;西部、北部是黃河沖積而成的魯西北平原區,是華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境內山地約占陸地總面積的15.5%,丘陵佔13.2%,窪地佔4.1%,湖沼佔4.4%,平原佔55%,其他佔7.8%。
泰山(Mount Tai),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世界地質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嶗山是山東半島的主要山脈,最高峰嶗頂海拔1133米,是我國海岸線第一高峰。它聳立在黃海之濱,高大雄偉。當地有一句古語說:「泰山雲雖高,不如東海嶗。」 山光海色,道教名山。
山海相連,山光海色,正是嶗山風景的特色。在全國的名山中,唯有嶗山是在海邊拔地崛起的。繞嶗山的海岸線長達87公里,沿海大小島嶼18個,構成了嶗山的海上奇觀。當你漫步在嶗山的青石板小路上,一邊是碧海連天,驚濤拍岸;另一邊是青松怪石,鬱郁蔥蔥,你會感到心胸開闊,氣舒神爽。因此,古時有人稱嶗山「神仙之宅,靈異之府。」傳說秦始皇、漢武帝都曾來此求仙,這些活動,給嶗山塗上一層神秘的色彩。嶗山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名山,過去最盛時,有「九宮八觀七十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著名的道教人物丘長春、張三豐都曾在此修道。原有道觀大多毀壞。保存下來的以太清宮的規模為最大,歷史也最悠久。
千佛山位於濟南市南部偏東之處,離市中心不遠。千佛山峰巒起伏,林木森森,恰似濟南的天然屏障。它是濟南三大(趵突泉、大明湖)名勝之一。 千佛山古稱歷山,亦名舜耕山。相傳上古虞舜帝為民時,曾躬耕於歷山之下,因稱舜耕山。
微山湖風光秀麗,美麗而又神秘,自然而又灑脫,山、島、森林、湖面、漁船、蘆葦盪、荷花池,還有那醉人的落日夕陽、裊裊炊煙等等,和諧統一地結合起來,構成了微山湖特有的美麗畫面,是個天然的大公園。這些風物中,尤以有「花中仙子」之稱的荷花最為耀眼,其美麗的身姿,和出淤泥而不染的性格,又全身都是寶,人們甚是喜愛。其洋洋灑灑地鋪到湖面上,有的多達幾拾萬畝,蔚為壯觀,所以又有人把這里叫作—中國荷都。 微山湖是中國著名的六大淡水湖泊之一,她以秀麗的湖光山色, 富饒的自然資源被譽為「魯南明珠」「齊魯靈秀」。
山東蒙山-「天然氧吧」、「孔子小魯處」。
蒙山亦稱「東蒙」、「東山」,為泰沂山脈系的一個分支,位於東徑117°35′-118°20′和北緯35°10′-38°之間,跨臨沂市平邑、蒙陰、費縣和沂南四縣,西北東南走向,綿亘75公里,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主峰龜蒙頂(因狀如巨龜而名)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高峰,距泰山120公里,與之遙相呼應,堪稱伯仲,素有「岱宗之亞」的美譽;另有較大山峰300餘座,深谷陡澗300餘條,素有「七十二主峰,三十六洞天」之說。1994年被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1995年被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水泊梁山風景區因古典文學名著《水滸傳》而名聞遐邇,是國內唯一的以農民起義歷史遺址為游覽主題的3A級景區,也是山東省政府1985年公布的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之一。梁山西枕濁浪翻滾的黃河,東瀕清澈潺緩的京杭古運河,北臨八百里水泊遺跡東平湖,山水交錯,湖河相連,港汊縱橫,氣勢磅礴。梁山有四主峰、七支脈組成,四主峰包括虎頭峰、郝山峰、雪山峰、青龍山,主峰海拔197.9米。山雖不高,但崛起於大平原上,顯得格外雄渾粗獷,山雖不大,卻是峰巒起伏,形態多變,景色十分豐富,梁山北坡平緩,景色秀麗,南坡陡峭,雄險嚴峻,東西多溝壑,幽深中不乏天趣,山頂開闊平坦,略有起伏,翠柏濃蔭,寧靜明麗。
D. 景觀設計中公園有山地該怎麼處理
因地制宜,利用山地做成景觀山石景,活著直接利用坡度來做流水。
E. 山地旅遊景觀主要包括哪些類型
山地旅遊景觀類型包括以下10類:
山地觀光
山地觀光資源豐富,包括山水岩石景觀、動植物景觀、氣象景觀、人文景觀、生產生活觀光等。要及時更新和優化設計,通過將游覽和娛樂結合等途徑進一步豐富游覽內容,提高產品的參與性和吸引力。
山地休閑
根據山地不同的立地條件,開展森林休閑、垂釣休閑、競技休閑、游樂休閑以及藝術情趣休閑等山地休閑活動,讓遊客消除在工作、生活和學習中的緊張疲憊,達到情神放鬆、身心愉悅的目的。
山地體驗
參與體驗成為山地旅遊產品開發的重心,為現代都市人提供山地環境體驗、山野勞作體驗、山地文化體驗等各類體驗產品。
山地度假
特殊而復雜的立地類型使山地擁有清新空氣、宜人氣候、優美景觀、潔凈水體等度假資源,適宜開展以森林木屋度假、野營地度假、洞穴度假等山地度假產品。
山地運動
山地是運動旅遊的最佳場所,可根據實際,開展林中漫步、野外生存、戶外拓展、登山、騎車、劃船、漂流、溪降、沖浪、滑水、攀岩、盪鞦韆等各類運動。
康體保健
山地自然生態環境具有強大的康體保健功能,其高濃度的負離子、植物精氣,能夠治療多種疾病,可開發以森林療養、高山療養、溫泉療養等為代表的室外生態療養產品。
科普教育
將山地旅遊與科普教育緊密結合,開發各類科普教育產品,包括地質地貌、礦產、植物動物、立體氣候、歷史文化、生態保護等科學研究與科普教育。
山地文化
山地型景區長期積淀形成的山水、鄉村、民俗、宗教文化等都對外來遊客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可相應開發寫生攝影、民俗采風、宗教文化探秘、民族節慶等旅遊產品。
美食購物
優良的生態環境提供了種類豐富的美食資源;旅遊購物對象范圍較廣,各類林產製品、水產製品及特色民間工藝品等。
山地特色
包括山地商務會展、山地探險等。
簡介
山地旅遊是以山地自然環境為主要的旅遊環境載體,以復雜多變的山體景觀,各種山地水體,豐富的動植物景觀,山地立體氣候,區域小氣候等自然資源和山地居民適應山地環境所形成的社會文化生活習俗,傳統人文活動流傳至今形成的特定文化底蘊等人文資源為主要的旅遊資源,以山地攀登、探險、考察、野外拓展等為特色旅遊項目,兼山地觀光、休閑、度假、健身、娛樂、教育、運動為一體的一種現代旅遊形式。
開發原則
1、以生態經濟和旅遊經濟理論為指導,以保護為前提,遵循開發與保護相結合的原則。在規劃山地旅遊的同時,應重點保護好森林生態環境。
2、應以森林旅遊資源為基礎,以旅遊客源市場為導向,其建設規模必須與遊客規模相適應。應充分利用原有設施,進行適度建設,切實注重實效。
3、應以生態環境為主體,突出自然野趣和保健等多種功能,因地制宜,發揮自身優勢,形成獨特風格和地方特色。
4、統一布局,統籌安排建設項目,做好宏觀控制;建設項目的具體實施應突出重點、先易後難、可視條件安排分步實施。
5、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專業技術標准、規范的規定。
F. 我國山地景觀的現狀和存在問題有哪些呢
近年來,復隨著經濟的發展制,人們越來越嚮往回歸大 自然的休閑舒適生活,提倡「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隱居和養生文化。因此各式各樣的度假村、休閑養生山莊等大肆發展,休閑度假旅遊成為一種時尚。從遠景設計研究院的了解來看山地城鎮因為有著獨特的山地丘陵地貌、氣候環境和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文化資源,成為這些休閑度假旅遊的首選地。其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1、由於山地景觀概念的模糊不清,導致「山地生態旅遊」觀念的濫用,不少地區雖然打著「山地生態旅遊」的旗號,但卻在做著破壞生態的事情,只不過想利用這個新名詞吸引遊客。
2、長此以往粗放式的經營觀念和生產方式,使人們高利益、高增長、高污染的觀念很難改變,嚴重製約了山地景觀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觀念的進程。
G. 雲南的地貌景觀中的山地景觀有哪些
相對平緩的山區只佔總面積10% ,大面積土地高低差參,縱橫起伏,一定范圍又有和緩的高原面。
滇西縱谷區,高黎貢山為伊洛瓦底江與怒江的分水嶺上的高山頂部,常有永久積雪,形成奇異、雄偉的山嶽冰川地貌。金沙江「虎跳澗」峽谷,與兩側山嶺相對高差達 3000 余米,為世界著名峽谷之一。瀾滄江的西當鐵索至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頂,直線距離約12 公里,高差竟然達到4760 米,在10 余公里的狹小范圍內,呈現出亞熱帶乾熱河谷和高山冰雪世界的奇異景觀,自然景色相當於廣東至黑龍江跨過的緯度。
全省分三個梯層,滇西北徳欽、香格里拉縣一帶為第一梯層,滇中高原為第二梯層,南部、東南和西南部為第三梯層,平均每公里遞降 6 米 。盆地和高原台地,西南地區俗稱「壩子」。
雲南也是一個很大的地質博物館。祿豐縣的早期侏羅紀地層中曾出土大量蜥腳類恐龍化石,留存較為完整,現已在縣城建成恐龍博物館供遊人參觀。另外,澄江縣的帽天山更是地質界中的「明星」,因為這里出土了數量多、種類豐富、留存完好的寒武紀多細胞生物的化石,有力地證明了「寒武紀生物大爆炸」的存在。昆明市東川區也是全國聞名的「泥石流博物館」,早期這里因為大規模不科學地開采銅礦,再加上氣候、地形等原因影響,形成了較大規模的泥石流頻發地段,泥石流現象比較典型。
在雲南省起伏縱橫的高原山地之中,斷陷盆地星羅棋布。雲南這些盆地又稱「壩子」。雲南全省面積在1k㎡以上的壩子共有1445個,面積在100k㎡以上的壩子有49個,雲南最大的壩子在陸良縣,面積為771.99k㎡。雲南名列前10位的壩子還有:昆明壩(763.6k㎡)、洱海壩(601k㎡)、昭魯壩(524.76k㎡)、曲沾壩(435.82k㎡)、固東壩(432.79k㎡)、嵩明壩(414.6k㎡)、平遠壩(406.88k㎡)、盈江壩(339.99k㎡)、蒙自壩(217k㎡)。
H. 設計山地景觀需要遵循的原則有哪些呢
個人覺得需要注意的主要有三點:
原則一: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並重原則
把山地旅遊資源的開發與地方經濟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共同發展;與當地精神文明建設結合起來,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與生態環境的保護結合起來,在開發資源時進行旅遊區的規劃和建設,同時做好環境影響預測評價和環境保護規劃。
原則二:可持續發展原則
由於生態環境的脆弱性,山地旅遊資源的開發尤其要做到與環境保護相結合,避免對生態環境造成難以彌補的破壞。要嚴格執行「區內游、區外住」和「山上游、山下住」的原則,實施嚴格的特定功能分區,保持旅遊區的自然度。
原則三:突出重點原則
對於一些具有潛在旅遊價值但近期無條件開發的山地旅遊資源,應高度重視資源的保護工作,待條件具備後再行開發。對於已經開發的山地旅遊景區,要高度重視資源、景觀的保護工作,為旅遊資源的持續開發打下堅實的基礎。
希望能夠幫到你。
I. 山地景觀的設計理念是啥
近年來,隨著經濟復的發展,人們制越來越嚮往回歸大 自然的休閑舒適生活,提倡「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隱居和養生文化。因此各式各樣的度假村、休閑養生山莊等大肆發展,休閑度假旅遊成為一種時尚。山地城鎮因為有著獨特的山地丘陵地貌、氣候環境和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文化資源,成為這些休閑度假旅遊的首選地。人們之所以選擇這種回歸自然的休閑方式無非是想逃避城市中惡劣的生活環境,尋求心靈和身體上的放鬆。因此生態旅遊的觀念被應用到很多旅遊區的規劃建設中。我國山嶽旅遊資源豐富,發展山地休閑旅遊的條件十分優越。融觀賞山水風光、感受自然野趣、體驗山野生活、享受休閑娛樂、盡情放逸身心為一體的山地休閑度假是我國旅遊市場最具發展潛力的主流產品。
遠景 設計院對山地的規劃設計,致力於兩個方向的拓展。一是探索山地建築研究的宏觀原則,建立較為合理、可靠的山地建築觀念;二是結合前人的山地建築實踐,創造性地歸納山地建築的特徵模式,提出對建築設計實踐有指導意義的各項原則。因地制宜地利用建築所處的山形地貌,盡量契合山地起伏變化,不去破壞原來的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觀,使建築成為融入環境中的有機景觀。
J. 山地景觀的注意事項
我是一名景觀規劃師,一般情況下我會考慮:歷史和理念,場地和文脈,環境,景觀的形成與觀看角度(人工的話,還得指出作者的構思),最後是遊客公共道德,(改了一下,看能不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