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土城風景區

土城風景區

發布時間: 2020-12-10 16:13:19

㈠ 呼和浩特的城市文化內涵:包括地理、歷史、人文和自然景觀

呼和浩特,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地理概述呼和浩特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東經110°46′--112°10′,北緯40°51′--41°8『,地處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大青山南側,西與包頭市、鄂爾多斯市接壤,東鄰烏蘭察布市,南抵山西省。全市總面積17,224平方公里。山脈分布境內主要分為兩大地貌單元,即:北部大青山和東南部蠻漢山為山地地形.南部及西南部為土默川平原地形。地勢由北東向南西逐漸傾斜。海拔最高點在大青山金鑾殿頂部,高度為2280米,最低點在托克托縣中灘鄉,高度為986米,市區海拔高度為1040米。大青山為陰山山脈中段,生成很多縱向的山脈山峰。境內,由西向東主要山峰有九峰山、金蜜殿山、蟠龍山,虎頭山等,東南部是蠻漢山。戰國時期公元前306年,趙武靈王在陰山下築長城, 並設雲中郡,郡治故址在今呼和浩特市西南托克托縣境。西漢時期西漢武帝時,在河套地區興建了一批軍市,今呼和浩特東郊的塔布托村就留有西漢時期的土城遺址。魏晉南北朝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鮮卑族拓跋部在北方興起,其早期都城「盛樂」即在今呼和浩特南面40千米的和林格爾縣上土城村北,盛樂經濟園區西。隋唐遼時期當時,呼和浩特一帶是突厥人的活動范圍。唐太宗貞觀年間,唐軍大敗突厥於白道(今名蜈蚣壩,在呼和浩特市北)。708年(唐中宗景龍二年),唐王朝在今呼和浩特周圍地區設立了東、中、西3個「受降城」。公元10世紀初,遼國在此設天德軍及豐州。豐州故址在今呼和浩特東南約20千米的白塔村附近。[6]明朝時期1572年(明隆慶六年),蒙古土默特部領主阿勒坦汗(即俺答汗)來豐州一帶駐牧,不久統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區。1581年(明萬曆九年),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這里正式築城,城牆用青磚砌成,遠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來。蒙古語為庫庫和屯。明王朝賜名為「歸化」。長城沿線的人們為紀念三娘子,將此城稱作「三娘子城」。清朝時期清初,三娘子城焚毀。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在原三娘子城外增築了一道外城,包圍了原城東、南、西三面。後又在距舊城東北2.5千米處另建一駐防城即新城,命名為「綏遠城」。新城(綏遠城)城內主要是軍營;舊城(歸化城)內則聚居著居民。清朝末年,將歸化和綏遠合並,稱歸綏。民國時期1928年,綏遠建省,以歸綏縣城區設立歸綏市,作為省會。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者將歸綏市改為「厚和特別市」。日寇投降後,復稱歸綏市。1949年9月19日,時任國民黨綏遠省政府主席的國民黨將領董其武,接受中國共產黨和平解決綏遠問題的主張,率部起義,綏遠省及省會歸綏獲得和平解放。 全市常住人口為2866615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243789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428717人,增長17.59%。年平均增長率為1.63%。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程度的人口為597945人;具有高中(含中專)程度的人口為467631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為944335人;具有小學程度的人口為567096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民族組成根據《呼和浩特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2498647人,佔87.16%;蒙古族人口為285969人,佔9.98%;其他少數民族人口為81999人,佔2.86%。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340953人,增長15.80%;蒙古族人口增加78364人,增長37.75%;其他少數民族人口增加9400人,增長12.95%。

㈡ 燕京八景指哪些景觀

燕京八景是老北京著名的八處景點,又稱「燕山八景」或「燕台八景」等,產生於金代明昌間,而後代文人紛紛題詩,遂名聞遐邇。
[編輯本段]歷史由來
宋、元以來,我國各地的史志書中,出現了北京地區"八景"的記載。至於為何非用"八景",有待進一步考證。北京地區的八景,最早見於金朝的《明昌遺事》中,明昌是金章宗的年號,所記名目叫"燕山八景"(見下表)。元代《一統志》所記載的"燕山八景"有二處與金代的名稱不同,即太液秋風叫太液秋波;西山積雪叫西山霽雪。明代的《宛署雜記》中叫"燕台八景",其中有三處與金代的名稱不同,即太液秋風叫太液睛波;瓊島春陰叫瓊島春雲;西山積雪叫西山霽雪。至於"燕京八景"的稱謂是清代初期,康熙年間《宛平縣志》中出現。其中名稱與明代的只有一字不同,即玉泉"垂"虹叫玉泉"流"虹。到了乾隆十六年,即公元1751年,乾隆皇帝親自主持更訂了名目,在每一景點所在地,樹御碑一通,正面是欽定的八景名稱,背面是七律詩一首。 今以乾隆欽定燕京八景景名為依據,講述於後。這八景名稱歷代也有變化,金代稱:太液秋風、瓊島春陰、金台(道陵)夕照、薊門飛雨、西山積雪、玉泉垂虹、盧溝曉月、居庸疊翠。元明兩代及清康熙朝燕京八景名目均與此八景景名大同小異,明代亦稱燕台八景、京師八景、北京八景,清代亦稱京畿八景,清康熙年間尚有稱「宛平八景」。明代李東陽於八景之外又增「南囿秋風」、「東郊時雨」並賦《十景》詩,又有「燕京十景」之說。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清帝弘歷御定八景為:太液秋風、瓊島春陰、金台夕照、薊門煙樹、西山晴雪、玉泉趵突、盧溝曉月、居庸疊翠,當時均刻石立碑並有小序、詩文。燕京八景的出現,對於後來的風景點建設產生了巨大影響。從此之後,無論「十室之邑,三里之城,五畝之園,以及琳宮梵宇,靡不有八景詩矣」。現代園林、庭院綠化亦借鑒燕京八景,建造景點,推動了園林建設的發展。
[編輯本段]名稱沿革
金代:太液秋風 瓊島春陰 道陵夕照 薊門飛雨 西山積雪 玉泉垂虹 盧溝曉月 居庸疊翠 元代:太液秋波 瓊島春陰 道陵夕照 薊門飛雨 西山霽雪 玉泉垂虹 盧溝曉月 居庸疊翠 明代:太液睛波 瓊島春雲 道陵夕照 薊門煙樹 西山霽雪 玉泉垂虹 盧溝曉月 居庸疊翠 清代 (康熙年間):太液睛波 瓊島春雲 道陵夕照 薊門煙樹 西山霽雪 玉泉流虹 盧溝曉月 居庸疊翠 清代 (乾隆十六年):太液秋風 瓊島春陰 金台夕照 薊門煙樹 西山晴雪 玉泉趵突 盧溝曉月 居庸疊翠 後增幾景:南囿秋風 東郊時雨 銀錠觀山 西便群羊
[編輯本段]太液秋風
今中南海(原名太液池)東岸萬善門旁,有一水埠,水中有亭叫"水雲榭",榭中立景名牌。《燕京八景圖》中記述

㈢ 鳳凰古城詳細介紹

鳳凰古城,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土地總面積約10平方千回米。答2010年底約5萬人口,由苗族、漢族、土家族等28個民族組成,為典型的少數民族聚居區。

鳳凰古城,建於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鳳凰古城與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順的猛洞河、貴州的梵凈山相毗鄰,是懷化、吉首、貴州銅仁三地之間的必經之路。

是湖南十大文化遺產之一,曾被紐西蘭作家路易·艾黎稱贊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與雲南麗江古城、山西平遙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遙、南鳳凰」之名。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AAAA級景區。

(3)土城風景區擴展閱讀

鳳凰古城主要景點:

1,北門古城樓

始建於明朝。鳳凰北面,俗稱北門城樓,本名「壁輝」。北門古城樓始建於明朝。鳳凰元、明時為五寨長官司治所,有土城。明嘉靖年間從麻陽移鎮竿參將駐防於此,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將土城改建為磚城,開設四大門,各覆以樓。

2,陳斗南宅院

建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位於古城內吳家弄一號,在東門城樓和楊家祠堂之間,佔地面積366.6平方米,由前進、天井、中堂及後進組成,為四水歸堂迴廊式院落,四周防火牆高深嚴密,是江南典型的四合院。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