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旅遊景色
① 難忘的華山旅行,怎樣難忘,華山的風景
快樂的暑假又來了!早就聽說華山又高又陡,趁著老爸去西安出差的機會,我想正好可以挑戰華山,於是賴著老爸一路到了西安,
會議結束的第二天,終於來到慕名已久的華山腳下。
天啊,華山高得好像頂破了天空,陡得像是一支豎起來的鉛筆!似乎高不可攀。忽然,我想起每個學期都有許多同學當上「新三好」學生,而我卻一直沒被評上,哎!「新三好」也像這華山一樣高不可攀!正在我望峰發愁的時候,導游說話啦:「大家一起坐纜車去!」藉助纜車,我們很快就到了半山腰,導游說,只要再爬一小段山路,就可攀上北峰。我平時最怕的就是走路,聽說只有一小段路,我非常高興,北峰很容易就爬上去了。
西峰和南峰怎麼辦呢?它們還有好高好高,可難爬啦。爸爸說:「不如這樣吧,我們先去爬南峰。西峰是華山東南西北峰中最陡的一座峰,後再說吧。」雖然我連南峰也不願意爬,不過為了不讓別人瞧不起,我還是答應了。其實南峰也很陡,手腳並用,爬一會我就累了,爸爸想了一個辦法:「我們從現在開始,每爬100節休息一次,好嗎?」於是,我開始一節一節的數,一節一節的爬,腰酸了,腿軟了,休息一會;大汗淋漓,氣喘噓噓,擦把汗,喝口水;不知不覺竟到南天門。店老闆告訴我們:到南峰頂只要15分鍾了!我們便一鼓作氣登上了刻有「華山論劍」石碑的南峰頂!
聽人說,到西峰還要45分鍾,爸爸算了算返回的時間,加上烈日當頭,不宜久留,我們匆匆下山。不料剛剛回到山腳,忽聽攀上了西峰的遊客說,從南峰頂到西峰頂居然只要10分鍾!真可惜,我們錯過了登西峰好時機!
這次到華山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爬上西峰,我想這次登山就像爭當「新三好」一樣,就差那麼一點點了,機會就從指尖悄悄溜走了。下次有機會我一定要攀上西峰,也一定要當上「新三好」!
難忘在山的高和陡。
② 去華山旅遊怎麼安排啊
直接從西安火車站坐到華山的旅遊客車,票價25-30元。坐到玉泉院下車,直接步行進山或坐到華山進山公路處下車,坐進山客車,票價10元,坐索道上山,至北峰。索道票價60-70元。
或從西安坐火車到華山站下車,票價未知,從華山站坐三輪車或打車到玉泉院步行上山或坐至進山客車,票價10元,坐索道上山,至北峰,索道票價60-70元。
每年3月1日至12月1日為旅遊旺季,進山門票100元,學生票90元,軍人憑證件減半。12月1日至次年3月1日為旅遊淡季,進山門票50元,學生票45元,軍人憑證件減半。
另有5元保險費不減免。
華山全程2200米,從山門至回心石二十五華里,途經五里關、莎蘿坪、青柯坪,一路都有私人小店可休息、補給。回心石後都為台階路,經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上天梯至北峰(智取華山處),索道至此已完。
從北峰至中峰10華里,途經蒼龍嶺(上行)或飛魚嶺(下行)、五雲峰、金鎖關至中峰。
從中峰呈不規則三角形可經東峰至南峰再至西峰返中峰下山。
或從中峰至西峰經南峰到東峰返中峰下山。
行程可第一天早出發,步行至中峰住宿,第二天在東峰看日出後游南峰、西峰後返中峰下山。
或第一天早坐索道至北峰,經中峰至西峰到南峰,宿東峰,第二天早看日出後經中峰下山。
建議步行上山,坐索道返回。
需攜帶膏葯、驅蚊葯水、紅花油和耐飢食物。水可在一路補給,大瓶五元,小瓶1-2元不等。方便麵7元一碗。
建議住在中峰,中峰離東峰只有半個小時路程(因為行程有女士應考慮體力問題),有小店可住宿,一晚30元,但只能到第二天早十點,十點後到第二天十點是50元。
玉泉院外有很多拉客的人,別理他們,要是買水,最好在西安的超市買好帶上,這里超市的水也奇貴。玉泉院外的飯比裡面的貴,你最好在玉泉院對面的街道上吃飽再上山,帶一些火腿腸之類的肉食或雞蛋比較耐飢。山上的雞蛋1.5元一個,不過吃三到四個你也飽了。最少要准備平時可吃4頓的飲食,因為上山體力消耗大,會餓的很快。
記得穿旅遊鞋,帶上一件衣服,三件套最好,備用電池帶兩節,手電筒一定要拿。
下山後有人拉你坐車你一定不要理他,他會說到西安26-30元,其實你坐到渭南的車是10元,從渭南到西安不搞價12,搞價坐旅遊大巴10元到火車站。
別聽玉泉院外的人說上山六個小時就到,那是挑山工的速度,你最少得按上山到中峰八個小時算,我們就是晚六點半開始上山,到中峰已是凌晨四點了。近十個小時,不過建議你還是白天上山,因為可以看到更多的景色,而且下山時可以坐索道,我們是晚上上山,什麼都沒看到,就走下來了,走下來比上山可累多了,你要有思想准備,我們一共走了七個小時才下來的,山上的人說四個小時就下來了,那是逗你玩呢。
忘了告訴你,華山上很冷,別因為怕累就不帶衣服,如果你打算住宿的話可以不帶,別想著爬一夜山,因為不到中峰你就眼睛睜不開了。
③ 描寫華山景色的句子
西嶽華山坐落在陝西省華陰市,北瞰黃河,南牽秦嶺,因「遠而望之若花狀」,故有其名。又由於其西臨少華山,故又有太華山之稱。
華山之上,奇峰峻嶺、幽谷險道、靈泉古洞、趣石秀木、祠廟宮觀,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結合地渾然一體、卓然天成。東、西、南、北、中,五峰卓絕,各具特色:東峰居高臨險,視野開闊,朝陽觀日,別有風情;西峰狀似蓮花,陡峭巍峨,陽剛挺拔,名勝眾多;南峰傲然絕頂,近天咫尺,高峻雄偉,氣勢博大;北峰四面懸絕,樹木蔥郁,巍然獨秀,有若雲台;中峰雖小,然則林木蔥蘢,環境清幽,傳說頗為豐富,值得細細品味。另外,南峰「落雁」、東峰「朝陽」、西峰「蓮花」,在位置上呈三峰鼎峙,「勢飛白雲外,影倒黃河裡」,被人譽為「天外三峰」。
華山向以險要而聞名於天下,其之陡險位居五嶽之首。常言道:「自古華山一條路」。一路行過,必經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上天梯、蒼龍嶺等絕險要道,1949年,人民解放軍突破華山天險,智取華山守敵,如今天險依舊,人們可從容飽覽。
峻嶺、怪石、雲海、鳴泉、飛瀑、古跡遍布華山,其間更不乏凌空架設的長空棧道與三面臨空的鷂子翻身這兩處絕世天險,還有千尺幢、百尺峽、蒼龍嶺、老君犁溝、上天梯等多個絕險狹隘,令人無不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正所謂「無限風光在險峰」,華山果然美不勝收,風光幽靜,山谷青翠,鳥語花香,流泉垂掛,景色在五嶽之中獨樹一幟,令人心曠神怡。
登臨華山,小視天下,雲行足間,融身心於自然之中,方感華山之博大,嘆萬物之精妙。就在這華山之上,相傳北宋開國之君趙匡胤曾與陳摶老祖對弈,結果將整座華山輸予了他,然則百年之後,後世的各位遊人為華山的險要美景所深深折服,不經意間卻將醉迷美景的心輸予了整座華山。
④ 華山的景色句子
華山(來Mount Hua),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自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稱「西嶽」,雅稱「太華山」,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華山位於陝西渭南華陰市,在西安市以東120千米處。南接秦嶺,北瞰黃渭,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1-2]
華山是中華民族的聖山。據清代國學大師章太炎和歷代專家學者考證:華夏民族最初形成並居住於「華山之周」,名其國土曰華,其後人跡所至,遍及九州,華之名始廣[2] 。中華之「華」,源於華山,由此,華山有了「華夏之根」之稱。[2-4]
華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也是中國民間廣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嶽華山君神。截至2013年華山有72個半懸空洞,道觀20餘座,其中玉泉院、都龍廟、東道院、鎮岳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
⑤ 描寫華山美景的句子
1、五嶽之一的華山位於陝西華陰市城南,海拔1997米,因山峰自然排列若花狀,故得名。它南接專秦嶺,北屬瞰黃渭,以奇、險、峻、秀著稱於世。據《山海經》記載:「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古人有雲:「山無石不奇,無純石不大奇」。華山之奇就在於它是由一塊完整碩大的花崗岩體構成的。
2. 登上華山極頂,天已轉晴。放目四望,但見千峰逶迤,匍匐腳下;天地空闊,八方一色。真正是山舞銀蛇,原馳蠟像。整個世界顯得那麼潔凈,一點污穢都不存在,此時,即使是最復雜的人恐怕也頃刻失去了雜念。站在絕頂之上,腦袋瞬間一片空濛,大有飄飄欲仙展翅凌雲飛騰之感。淡定片刻,一股豪氣由腳底直貫頭頂,頓時生出了「欲與天公試比高」的豪邁!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黃山之美、泰山之雄、衡山之秀、恆山之奇、嵩山之絕都引人入勝,但它們顯然都不符合武林人的個性,只有華山的險峻與爽直,才是對武林人最好的詮釋。站在華山之頂,「當今世界誰主沉浮」的豪邁氣概與博大胸懷便瞭然於心,這正是武林人所想要的情懷!
⑥ 華山的自然景觀有哪些
華山山路奇險,山峰奇偉,景色奇美,風光幽靜,山谷青翠,鳥語花香,流泉垂掛。
華山腳下的玉泉院,是登山的必經之地,因院中泉水與華山上的玉井潛通而命名,亦名希夷祠。
院內長廊回合,殿宇、亭台、秀石別致,溪流環繞,茂林修竹,環境幽雅,泉水清冽甘美。
從玉泉院進山,南行2.5千米,有石門擋路,這就是五里關,人稱「第一關」。不遠處希夷峽谷,又有一道石門,僅容隻身通過,號稱「華鐵門」,俗稱「第二關」。
大高崖瀑布又名搭鉤崖瀑布,在華山峪希夷峽東北側,這里崖壁直立如削,高百餘米,人無法從這里攀登,過去只有葯農和獵戶搭鉤登崖。
崖上平素無水,但有流水沖刷的石槽自崖頂直達谷底。每逢大雨時,流水由崖頂一瀉而下,水霧茫茫,聲震崖谷,氣勢非常壯觀。
位於華山峪道3千米處,是華山道士焦道廣隱居時的住所。從小上方南端,沿著一條攀鏈而行的險路拾級而上,首先見到一石門,此稱西元門,據《岳志》記載,這是當年唐玄宗找金仙公主的地方。
門北有一「老爺洞」。從這里向西南望,對面絕壁上刻有「雲峰」兩個大字,蒼勁有力而又飄逸灑脫。從老爺洞沿壁拉索,向東北方向而上,路上有一塊呈馬鞍形的巨石,這叫馬鞍橋。
這里有一處刻石題字寫道:
周道謹、王文友重修唐時古道,建炎三年四月終功畢記。
由馬鞍橋一下一上,便到了「雷神洞」。此為一天然石洞,形似豎井,四壁如刀削一般,僅容一人上下。洞邊有一木梯,上端在崖壁間鑿孔架一獨木橋,遊人挽索登橋貼壁而上,十分驚險。
石壁上刻有「洞在高山」4個大字。出洞四望,豁然開朗,峰巒疊翠,林木蒼郁,奇花競秀,流泉淙淙,飛鳥時鳴,如入神話境界。尤其陽春三月桃花盛開時節,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滿目紅霞,更給人一種「無限風光在險峰」之感。
經沙蘿坪、毛女洞、過雲門,就到了青柯坪,路程恰為一半。前面西峰拔地而起,氣勢磅礴,北眺秦川,渭河如帶,黃河隱約可見。過青柯坪,轉彎、過橋,上陡坡後,會發現有大石壁上篆刻「回心石」3個大字。
這里距山門口有5千米之多,雖然一直走在峪道,但坡陡路長,人感覺很累,到這里才算真正開始上山,到這里常畏險不前,許多人因而原道返回,所以這塊石頭取名「回心」。
民間傳說,那是在元朝的時候,道士賀志真帶領兩個徒弟在華山開道鑿洞,每鑿一洞,就讓給別人。這樣天長日久,兩徒弟就有些不高興,本想跟上師父學點東西,現在不但沒學到什麼東西,而且天天吃苦鑿洞。這天,師徒三人在南天門外懸空鑿洞時,兩徒弟砍斷繩索,眼看
師父墜入深淵。兩徒弟隨即下山,沒想到走到「回心石」處與師父相遇。倆徒弟知道師父已經成仙,不是凡人了,於是悔恨不已,決心回心轉意,又隨師父上山修煉。後來兩徒弟也都修煉成仙了。
過了回心石,眼前就是又陡又長又窄的千尺幢、百尺峽,勢如刀削,天開一線。
千尺幢是華山第一險道,形如裂隙,四壁直立,鑿石為梯,登山時向上仰視,一線天開。往下望如深井,其間僅容二人上下穿行。坡度為70度。
從上到下共有370多個台階,皆不滿足寬。石階的寬度只能容納一個人上下,兩旁掛著鐵索,人們手攀鐵索,一步步向上登。下山時比上山時更險,如臨深井,從胯下窺視路面。
「千尺幢」頂端,有一個僅容一人的石洞,因為當人們爬上最後一個石級時,便可從洞中鑽出,故而此洞名叫「天井」。
「天井」上有一平台,台上刻寫的「太華咽喉」,形象地說明了這里的路形如人的咽喉食管,既窄又突出且長。「天井」口為「太華咽喉」中段,若從此堵住,上下就會絕路。
再往前走,還有一處險路百尺峽。百尺峽是華山天險之一。百尺峽沒有千尺幢那麼長,僅46米,有91級石階,可是這里勢危坡陡,石壁峭立,通道狹窄,還有懸石,搖搖欲墜。明朝的端木有詩稱贊這里的驚險,詩中寫道:
幢去峽復來,天險不可瞬。雖雲百尺峽,一尺一千仞。
千尺幢、百尺峽的台階都是明末清初開始鑿的,後來又多次修整,又鑿出復道,遊人上下各行其道。走出百尺峽,過仙人橋,前面又是一段險路「老君犁溝」。華山民謠道: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往上爬。傳說在很久以前,華山通北峰的山道是財東驅使佃戶和長工修的,修路工程異常艱巨,傷亡人不少。有一天,太上老君騎青牛路過華山,看到了開山人的辛苦,便用如意柄變成鐵犁,套上坐騎青牛,自己扶犁揮鞭,硬是在陡峭的岩壁上犁出了一道長溝。
人們遙對駕雲東去的老君叩拜,並把老君開的這條陡道叫「老君犁溝」。太上老君走得匆忙,把青牛忘了。青牛留在了華山,化為「卧牛石」。人們後來在聚仙台開石鑿洞,命名「猶龍洞」,供奉太上老君。
「老君犁溝」是登山必經險路,依山傍壑,陡坡直上,鋪有570級石階。在「老君犁溝」的盡頭是「猢猻愁」,顧名思義,崖壁太陡峭了,連猴子都發愁。
從猢猻愁下聚仙台,聚仙台古名空靈峰、窩風崖,在北峰橫翠崖西的一個平台上。古代自橫翠崖西登台途中架有吊橋,橋板曳起,即成天塹。
傳說,軒轅黃帝曾到聚仙台與群仙聚會,並與神仙在此下棋。一位樵夫路經此地,被棋局吸引,就放下斧頭在一旁觀戰並入了迷,但見周圍樹葉落了又綠,綠了又落,不知是什麼緣故。
等到他想起回家時,發現斧柄已腐銹,待回到家中,村人皆不認識他。殊不知「仙界一日,凡間百年」。於是他返回華山修道煉丹,後來羽化成仙。
聚仙台上原鑿有連體石洞,面積約數十平方米,後依洞築廟,歷代不斷修葺擴建,自成道院。
清宣統年間重修,增建樓閣3間。這里環境幽雅,花木掩映,堪稱天然仙境,古代名人隱士多來這里修身養性。
聚仙台也是雨後觀賞水簾瀑布的最佳位置。台西北角崖下有石洞,名王子丹成洞,也叫王子求仙洞。這里,還傳有這樣的歌謠:王子去求仙,丹成八九天。洞中方七日,塵世已千年。
過橫翠崖北上就登上了海拔約1.6千米的北峰。北峰為華山主峰之一,四面懸絕,上冠景雲,下通地脈,巍然獨秀,恰如一座平台,因而又叫雲台峰。
峰北臨白雲峰,東近量掌山,上通東西南3峰,下接溝幢峽危道,峰頭是由幾組巨石拼接組成,渾然天成。
絕頂處有平台,原建有倚雲亭,後殘留有遺址,是南望華山三峰及蒼龍嶺的好地方。峰腰樹木蔥郁,秀氣充盈,是攀登華山絕頂途中理想的休息場所。
北峰上景觀頗多,有長春石室、真武殿、焦公石室、仙油貢、神土崖、玉女窗、倚雲亭、老君掛犁處、鐵牛台、白雲仙境石牌坊等,各景點都伴有美麗的神話傳說。
長春石室是唐貞觀年間道士杜杯謙隱居的地方,傳說杜杯謙苦心修煉斷谷絕粒,喜好吹奏長笛,經常叫徒弟買回很多竹笛,吹奏完一曲,就把笛投於崖下,投完後再買,往而復始,從未間斷。因他能棲息崖洞中累月不起,便自號長春先生。
真武殿為供奉鎮守九州的北方之神真武大帝而築。真武殿為北峰主要建築,千百年間旋興旋廢。後來又重建,依崖就勢,古樸典雅,保存了原建築的風格,成為北峰主要人文景觀之一。
焦公石室、仙油貢、神土崖都是因焦道廣的傳說而得名。相傳那還是北周武帝時代,道士焦曠,字道廣,獨居雲台峰,餐霞飲露,絕粒辟穀,身邊常有三青鳥向他報告未來的事情。
傳說武帝宇文邕聞知他的大名,便親臨山中問道,並下令在焦公石室前建宮供他居住。
築宮時,峰上無土,缺乏燈油,焦道廣默禱,便有土自崖下湧出,源源不絕。油缸里的油也隔夜自滿,用之不竭。
後來人們就把涌土的地方叫神土崖,把放油缸的地方稱仙油貢。
自北峰向上攀登,經過狹長陡峭的擦耳崖,可到達天梯。天梯為華山著名險道之一。梯路開鑿在直立如削的岩石上,面臨萬丈絕壑,石階幾乎接近90度。
天梯的頂端,有一處「日月崖」。只見一石獨立,頂天立地,孤立於雲端,中間被一道縫隙隔成一大一小,形若日月,因此得名。
據說一代女皇武則天登上華山,行至「日月崖」時,以這兩塊形似日月石頭命名自個兒的字型大小「曌」,含義為「兩塊奇石上頂青天,下臨空谷,唯我獨尊」,昭示著這位女中豪傑與日月共齊,俯瞰天下的信念與氣魄。
過了天梯就到了蒼龍嶺。蒼龍嶺是在救苦台南、五雲峰下的一條刃形山脊,是華山著名險道之一。因嶺呈蒼黑色,勢若游龍而得名。嶺的西邊臨青柯坪深澗,東臨飛魚嶺峽谷,長約百餘米,寬不足1米,中突旁收,遊人在上面行走,膽戰心驚,如置雲端,驚險異常。這里留下了韓愈投書的故事。那是在唐朝的時候,學士韓愈因阻止皇帝迎佛骨被貶,心情不爽,便想游華山解憂。韓愈游歷了中峰、東峰、南峰、西峰後,便想下山回去。當他來到兩尺多寬、下臨深淵的蒼龍嶺,騎在龍背上時,心驚膽
戰,上下不能,便放聲痛哭。面對險境,認為自己小命難保,打開背包,取出筆硯,草草給家人寫了一封遺書,投到嶺下。
韓愈的遺書恰巧被在山下散步遊玩的華陰縣令拾到,隨即命衙役上山將韓愈背下山來。這段名人逸事,為遊人增添了少許情趣和遐想。還留下了蒼龍嶺上端「韓退之投書處」的勝跡。
相傳,古時候山西武鄉有個叫趙文備的人,百歲時游華山,聞韓愈投書故事,便在崖壁題刻:
蒼龍嶺韓退之大哭辭家,趙文備百歲笑韓處。
明代的楊嗣昌也認為,韓愈之所以在蒼龍嶺痛哭,是因為蒼龍嶺的奇險壯美,實在太令人驚嘆了,以他的才華,也不能用筆墨表達出來,只好大哭一場來抒發自愧才疏的心情。
清代華陰名人王宏嘉在《華山記》中記述到這個故事時說,韓愈面對憲宗皇帝,面無懼色,慷慨陳詞,指出皇帝的錯誤,要皇帝改正,他的膽量是超過一般人的,不會在蒼龍嶺膽怯失態,他認為這個傳聞,一定是編造的。
盡管如此,行人還不敢站著行走,而是騎在嶺上,一寸寸往前移動,因此人們又稱蒼龍嶺為搦嶺。直到唐末,嶺脊兩側始設石欄矮牆,也才有了少量的石登石窩。
到了明清時期,隨著朝廷對華山神祭祀次數增多,整修華山道路有了大的舉動,蒼龍嶺有了250級石階。
後來,蒼龍嶺險道幾次拓修,護欄逐年加固,石階增至530餘級。為了使嶺上不再發生擁塞和危險,又在蒼龍嶺東飛魚嶺開鑿登山復道以保證安全上下。
過蒼龍嶺就是金鎖關。金鎖關形勢險要,是華山東峰、西峰和南峰的咽喉。在三峰之間是一片窪地,西面有鎮岳宮,它依山岩而建,松林籠罩,有名的「玉井」就在院中。
每當雨季,玉井的水溢流出來,經過「二十八宿潭」奔注東西兩峰之間,變成瀑布飛流直下,成為華山名勝。
古人稱華山三峰,指的是東西南三峰,玉女峰則是東峰的一個組成部分。後來,人們將玉女峰稱為中峰,使其也作為華山主峰單獨存在了。
東峰是華山主峰之一,海拔約2千米,因位置居東得名。峰頂有一平台,居高臨險,視野開闊,是著名的觀日出的地方,人稱朝陽台,東峰因而被稱為朝陽峰。
古代登東峰道路艱險,明代網路式圖錄類書《三才圖會》中記述說,山岡如削出的一面坡,高數十丈,上面僅鑿了幾個足窩,兩邊又無藤蔓可攀援,登峰的人只有趴在崗石上,手腳並用才能到達峰巔。
東峰頂生滿巨檜喬松,濃蔭蔽日,環境非常清幽。自松林間穿行,上有檜喬松綠蔭,如傘如蓋,耳畔陣陣松濤,如吟如詠,讓人覺得心曠神怡,超然物外。
⑦ 華山哪個峰景色最好
東峰是凌晨觀日出的佳處,西峰的東西兩側狀如蓮花,是華山最秀奇的山峰,南峰內落雁是華山最高峰。 北峰又名容雲台峰,是登臨其它四峰的要沖,高雖不及其它幾峰,但山勢非常險峻,三面都是絕壁,但雲台峰頂平坦如雲中之台,著名的「智取華山」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
⑧ 描寫華山景色美的句子
1、坐在索道來上,華山雄渾源粗獷、險峻陡峭的畫面盡收眼底。四周群山環抱,天空萬里無雲,筆直的山峰直插天際。
2、華山的山上沒有塵土,也沒有綠蔭,僅在石縫處稀疏的點綴零零星星的小草,一座座直戳戳、光禿禿、白花花、赤裸裸的山峰佇立面前。山似刀劈,壁如劍削,巍然佇立,剛直不阿。
3、華山論劍處,彷彿看見當年武林人在此翻雲覆雨,奮力搏殺;聽著山底松濤怒吼,彷彿聽見武林人氣壯山河的吶喊聲;攀爬懸崖峭壁,彷彿看見武林人飛檐走壁的敏捷身姿;遙望碧雲藍天,又彷彿感受到了武林人的壯志凌雲與男兒情懷。
4、華山沒有遮掩,就像武林人一樣的坦盪與耿直;華山沒有紛擾,就像武林人一樣的執著與堅韌。華山有的,只有剛直不阿與堅韌不拔,只有默默無聞與雄渾博大。
⑨ 什麼時間去華山旅遊最佳
華山的最來佳旅遊時間是每自年的4月到10月,這也是華山的旅遊旺季.農歷三月十五日是朝山日,會有盛大的廟會和慶祝活動.
華 山四季景色多變,不同季節可欣賞到「雲華山」、「雨華山」、「霧華山」、「雪華山」。春季乾燥,可以看到雲海,夏季雨多但轉瞬即晴,秋季晴多雨少,冬季常 有霧雪且山路艱險難行。華山從山麓到山頂,氣溫成直線遞減,年平均氣溫較低,只有6.8℃,年溫差也偏小,僅為18.8℃。山上多風,而且夏季濕氣較重。 在登山前,最好備幾件禦寒衣物(即使在夏季也是如此),還可隨身攜帶一件輕便塑料雨衣。
華山日出時間,春季:5:00~6:00,夏季:4:30~5:20,秋季:5:00~5:20,冬季:5:30~6:00。
⑩ 華山風景旅遊在哪裡
華山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華山南接秦嶺,北瞰黃渭,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華山是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華山風景名勝區以華山、玉泉院、西嶽廟三組景觀為核心,把魏長城、漢華倉遺址、潼關十二連城、古潼關、少華山、潛龍寺、渭華起義紀念館、渭南鼓樓、慧明寺塔、石鼓山、靈台寺等景觀連成一片,形成了陝西東線,渭南南線旅遊黃金線路,並與西安、洛陽相銜接,形成陝西大東線——漢唐古道旅遊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