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絕句描寫了什麼的景色
1. 杜甫絕句描繪的是什麼時的景色
這首《絕句》是詩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時寫的,描寫了草堂周圍明媚秀麗的春天景色。詩中大內量使容用了表示顏色的形容詞,如「黃」、「翠」、「白」、「青」等,使畫面色彩絢麗鮮明,更顯示出春天景色的明朗秀麗。通過詩中生機勃勃的春景描寫,我們不難體會到詩人窢搐促誹詎賭存澀擔績隱藏在字里行間的那種歡快喜悅之情。
2. 杜甫的絕句描寫了什麼景色
描寫的是春天的美麗風景
詩詞翻譯如下:
日子漸長,春天的風景秀麗,
春風送來了內花草樹木容的芳香.
燕子銜泥築巢,
鴛鴦在暖洋洋的沙子上睡著.
青草的氣味清新,
花草樹木吐露芬芳.
希望你一看這美麗的風景,
時時刻刻為你著想!
還是杜甫《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1:兩個黃鸝在空中鳴叫,一行白鷺在天空中飛翔.窗口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口停泊著從東吳開來的萬里船.此時既有28個字卻有六種景物:黃鸝、翠柳、白鷺、青天、西嶺、停泊
3. 杜甫絕句描繪了什麼景色
《絕句》描寫了草堂周圍明媚秀麗的春天景色。
詩歌以一幅富有生機的自然美景切入,給人營造出一種清新輕松的情調氛圍。全詩看起來一句一景,是四幅獨立的圖景,但詩人的內在情感使其內容一以貫之,以清新輕快的景色寄託詩人內心復雜的情緒,構成一個統一的意境。
一開始表現出草堂的春色,詩人的情緒是陶然的,而隨著視線的游移、景物的轉換,江船的出現,便觸動了他的鄉情。表面上表現的是生機盎然的畫面,而在歡快明亮的景象內,卻寄託著詩人對時光流逝,孤獨而無聊的失落之意,更寫出了詩人在重有一線希望之時的復雜心緒。
《絕句》原文:
唐代: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譯文: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一行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坐在窗前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口停泊著從東吳開來的萬里船。
(3)杜甫的絕句描寫了什麼的景色擴展閱讀: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兩個黃鸝在鳴,這就有聲音了。「一行白鷺上青天」,這就有一個行為、一個行動。一橫一縱,「兩」和「一」相對;一橫一縱,就展開了一個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
這句詩中以「鳴」字最為傳神,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黃鸝描寫的更加生動活潑。那麼接下來杜甫又講到「窗含西嶺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萬年累積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積雪的一個岷山。
「門泊東吳萬里船」我的門口停著長萬里的船隻。這樣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這個積雪的山頭來進入你的視野,送這個船到下游去。那麼這個「萬里船」能夠通行,也說明這個「安史之亂」已經進入了尾聲了,已經接近要平定了,這個時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
做生意的人可以在這條江上來來往往了。 那麼這么一首詩,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飾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對仗的。從六朝開始就有絕句,到了唐代以後絕句就形成了非常圓熟的一種藝術,我們很多著名的詩都用絕句。
絕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對仗,或者四句前面兩句寫景對仗後面兩句抒情不對仗,或者是前面兩句不對仗後面兩句對仗,那麼現在他這首詩四句都對仗,可以說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寫得非常認真的一首詩。
杜甫有一個寫詩的時候讓人「語不驚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這首詩千錘百煉。
4. 杜甫的絕句描寫了什麼景色
《絕句》(一)
唐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譯文:兩個黃鸝在空中鳴叫,一行白鷺在天空中飛翔.窗口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口停泊著從東吳開來的萬里船.此時既有28個字卻有六種景物:黃鸝、翠柳、白鷺、青天、西嶺、停泊
5. 杜甫絕句描繪了什麼景色
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地歌唱,一隊整齊的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隻。
6. 絕句詩中的杜甫描寫了什麼什麼什麼什麼的景物
杜甫的《絕句》描寫了六種景物,即:
黃鸝,翠柳,白鷺,青天,雪山,船舶。
描寫了四種顏色:黃,翠,白,青。
7. 杜甫的絕句(遲日江山麗)這首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
原詩是: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大意是描寫專春暖花開的景象,一片春意盎然。屬共描寫如下景物:
太陽;
江(水);
山(野);
春風;
花;
草;
泥融;
燕子;
沙;
鴛鴦。
8. 杜甫的絕句描寫了怎樣的景色還有後面填寫四個什麼
甫的絕句描寫了什麼樣
9. 杜甫的絕句描寫了什麼景色,表達了詩人的什麼感情
《絕句》描繪了一幅明麗紛繁的早春圖,首句寫草堂周圍新綠的柳枝上有成對黃鸝內在歡唱,一派愉容悅景象,呈現一片生機,有聲有色,構成了新鮮而優美的意境,具有喜慶的意味,表現的是在窗前剛剛抽絲發芽的柳樹上,有兩只黃鸝鳥在歡快的鳴唱。
次句寫藍天上的白鷺在自由飛翔。晴空萬里,一碧如洗,白鷺在「青天」映襯下,色彩極其鮮明。兩句中一連用了「黃」「翠」「白」「青」四種鮮明的顏色,織成一幅絢麗的圖景。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後暫居草堂的安適心情,也表達了詩人對初春時節自然界一派生機、欣欣向榮的歡悅情懷。
(9)杜甫的絕句描寫了什麼的景色擴展閱讀:
《絕句》的創作背景
這組詩當作於唐代宗廣德二年(764)春。唐肅宗寶應元年(762),成都尹嚴武入朝,蜀中發生動亂,杜甫一度避往梓州(治今四川三台)。次年安史之亂平定,再過一年,嚴武回到成都再次鎮蜀。杜甫得知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著回到成都草堂。
這時杜甫的心情特別舒暢,面對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欣然命筆,寫下了這一組即景小詩。明末王嗣奭《杜臆》說這組詩「蓋作於卜居草堂之後,擬客居此以終老,而自敘情事如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絕句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