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風景區
① 寫南安的美景的五塔岩的作文100
九日山地處南安豐州鎮,距泉州市區僅7公里,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晉代永嘉年間,中原板盪,部分衣冠士族南渡入閩,沿南安江聚居,每於重陽佳節到此,登高遠眺,寄託鄉思,久而成習,故稱此山為「九日山」,此為九日山命名之由來。九日山高約八十餘米,多巨岩懸崖,分東西北三峰。山後戴雲山脈迤邐自閩中腹地,山前晉江流水蜿蜒於泉州平川,山川相思樹掩映搖翠;山下金溪江碧波盪漾、峰巒映發、奧衍明秀,隱為一區的風光旖旎的迷人景色,吸引了眾多遊人來此登臨棲憩,成為閩南著名的旅遊風景區。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仙是不存在的,而名士高人在中國則比比皆是,九日山也是一樣,山之西峰因唐朝詩人秦系在此隱居而名「高士峰」,山之東峰因唐朝宰相姜公輔遭貶來泉,寄跡於山中直至老死而得名「
姜相峰」。北峰連結東西二峰,三峰環抱之中有一塢,稱白雲塢。九日山素有「山中無石不刻字」之譽,據《南安縣志》記載:「自晉以來,士大夫避世氛多游息賦詠於此,至唐而益盛,筆墨與茲山並傳。」唐、宋、元、明、清均有,至今尚存75萬。這些石刻群中,最珍貴最有價值的是宋代的海交祈風石刻,共有13方。海交祈風石刻又分「回舶祈風」和「遺舶祈風」兩種,記載從北宋至南宋160多年間,泉州地方官吏為番舶祈風的史實,是宋代泉州對外貿易物證的珍品,是我國古代海外交通文物的瑰寶,也是我國同亞非人民友好往來的見證,同時也證明了九日山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歷史地位。
② 泉州南安市蓬華鎮天柱山風景區真有熏衣草看嗎
春季悠遊泉州天柱山「香草世界度假村」賞櫻其樂融融
福建泉州天柱山又名萬壽山,以宋代古廟天柱岩寺聞名海內外,峰巒起伏海拔1033.5公尺橫亘綿延,青山翠綠,矗立地跨南安市與永春縣交界處,座落在南安蓬華鎮華美村、黎明村與永春仙夾鎮夾漈村、東里村的天柱岩旅遊區,全年月平均氣溫16.3度,是個理想的天然避暑旅遊勝地。
「一柱參天戴九重,千峰俯地拜萬壽」是天柱山天柱岩寺宋代來自緬甸玉佛之生動寫照,蓬勃新興四季皆宜旅遊天柱山景觀「香草世界」,陽春雲霧參天,林海奇觀,夕出日照,身處山中,觀賞花開花落,觀霧望雲,心曠神怡,日出晚霞,俯瞰遠景有如頂天立地,盛夏消暑避熱,清風徐涼,中秋登高望遠,雲海飄渺,如詩如畫,松柏永春。
山川綿延,稻禾果香,登上萬壽石顛,遠眺微微可見泉州東西雙塔,茫茫可觀清源山九日山,冬遊天柱山常遇白雪皚皚,一片銀色景象,玉砌冰雕,彷佛北國冰雪世界,遊玩瀏覽江南玉川天柱山「香草世界度假村」,已成為福建省第一座以「香草」為主題的健康休閑渡假村,每逢春季百花齊放,令人流連忘返,是全家兼具登山、踏青、健行、的絕佳好去處。
2012年春節假日旅遊黃金周在歡樂祥和中平安度過,泉州旅遊有關部門為配合「鄭成功故鄉文化旅遊節」大力推動結合鄉村旅遊使「香草世界度假村」成為一個新興景點,福建南安市今年更推出2條鄉村旅遊線路、6個鄉村旅遊景點,其中天柱山香草世界、成為省級4 A級鄉村旅遊勝地,天柱山香草世界並獲評為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點,特別受到遊客關注,帶動空前所未有的觀光熱潮。
福建省泉州首座投資千百萬以香草為主題新興旅遊區包含南歐城堡式風情度假庄園,位處福建南安市蓬華鎮與永春仙夾鎮天柱岩山風景區,不僅有連綿起伏的天然森林,有滿山遍野盛開的薰衣草,有茂盛繽紛的雪白參紅櫻花,亦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珍奇花樹讓你目不暇已,深深令人感覺樂園古典式的南歐鄉村城堡,風車童話故事,更有全家可以玩鬧翻天的各式主題活動區,另外還可以享受到風味絕佳的異國香草料理令人垂筵不已。
香草世界度假村位於福建南安市蓬華鎮與永春仙夾鎮交壤天柱山岩風景區,是登山健行踏青賞櫻最佳去處,乃新興旅遊景點近來已成為福建省泉州以香草為主題的健康休閑度假村,尤其在春天三、四月間滿山遍野百花齊放,各種植物包括熏衣草、羅勒、薄荷、櫻花等在內的許多品種的香草高經濟高品種之農作物。
香草世界度假村十二大景點,包括天柱名寺,南宋玉佛,香草世界,日本櫻花,荷蘭風車,八仙棋局;北雪涼亭,登英雄坡;萬壽石巔,佛影迷蹤;天池垂釣,溫莎城堡。
休憩娛樂項目:跑馬場,荷蘭風車,北雪涼亭,好漢雄坡,萬壽石巔,天池垂釣,溫莎城堡,會議室,咖啡屋,永春茶,兒童游樂室,別墅民宿群,天然人工湖,兒童游樂區,DIY手工教室,露天燒烤吧,體能訓練營等等、 休閑農場特色項目DIY農家手工製作。
豐厚絕佳美食:天柱茶葉雞、天柱山白鴨、高山自然野菜、黑皮豬魯肉飯豬腳、品茗永春佛手茶。
緬懷英雄、梟雄、公侯、先民、披荊斬棘、開拓墾荒,所遺留古跡、地界遺址、少林分院、緬甸玉佛、宋代石佛、文人、墨客、雅士、山寨、牌坊、石板屋、土窟厝、華南虎、藤牌兵、永春拳、白鶴拳、實乃人生一大樂也。
③ 家鄉的美景南安九日山作文
九日山是有無石不刻字之美譽。它以溪流盪漾, 峰巒晴濃,奧衍明秀,陷為一區的迷人景色專,被授予 國家風景屬名勝區。在去九日山的路上,我心裡「砰砰」直跳,只想 快點看到九日山。一會兒,就到了九日山了。我一進 山門,就看到一座很大的寺廟,那就是延福寺。我們 走了進去,啊!真壯觀,寺前面是三座宏偉的金色佛 像,兩邊是十八羅漢,它們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看 得我眼花繚亂。出了延福寺,再走上去,就是菩薩泉。以前,泉 里的水清清的,可現在卻被有的遊人弄得臟乎乎的 了,看著真不好受。我們又繼續向前走,走了走,不知不覺就到了一 眺石邊,我們站在一眺石上,向遠眺,豐州的景色大 半收在眼底,真美!看夠了,我們再向右邊走,走到 了石佛岩。傳說豐州以前經常發生火災,就請一些工 匠來雕一個就山上的一...
④ 南安市風景介紹
鄭成功文化旅遊區
鄭成功文化旅遊區集中在南安水頭、石井兩鎮,包括鄭成功陵園、延平郡王祠、鄭成功紀念館、碑林、海上視師石等。旅遊區文化內涵豐富,再現了民族英雄鄭成功一生的豐功偉績和偉大愛國精神。每年前來觀光朝拜的海內外人士,特別是台灣鄭氏宗親,絡繹不絕,是祖國人民連結國內外和海峽兩岸友好往來的重要紐帶。
天下無橋長此橋――五里橋
五里橋座落在南安水頭鎮與晉江安海之間,為宋代建築,是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橋全部用花崗岩構築,橋面用闊厚大長石條鋪成橋板,最長者達2丈多,其橋墩有長方形墩、半船形墩和船開墩三種造型,橋基則採用北宋發明的「筏形基礎」形式。五里橋規模宏偉,工程浩大,結構壯美,全長約五里,俗稱「五里橋」,因其長期冠於古代橋梁之首而號稱「天下無橋長此橋」。
海絲文化游
九日山海絲文化旅遊區
九日山風景區位於南安豐州鎮,是聞名中外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有「山中無石不刻字」之美譽。自古以來,士大夫多游息賦詠於此,至唐而益盛,筆墨與茲山並傳,現尚存七十七方石刻,其中最有價值的十三方「祈風石刻」記載了大量有關中國古代海上交通貿易的史實,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千七百多年來,她以「溪流盪漾,峰巒映濃,奧衍明秀,隱為一區」的迷人景色,被授予國家風景名勝區。
民間藝術游
閩南建築大觀園――蔡氏古民居旅遊區
蔡氏古民居建築群位於南安官橋鎮潭裡村,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民居興建於清朝同治年間(1862年)至宣統三年(1911),現存較為完整的宅第16座,房間近400間,佔地40多畝,分五行排列,東西長200多米,南北寬100多米,每座民居都有二進或三進,有護厝或東、西廂房,是典型的皇宮式建築群。
古民居規模宏大、布局嚴整、雕飾精美、內涵豐富,為閩南地區所僅見,堪稱世界獨一無二,被譽為是一座地地道道的、五光十色的「清朝閩南建築博物館」。
門郭石牆和廳堂隔扇許多字畫,題字有真草隸篆,筆力道勁,其中不乏名家手筆。許多名言警句,尤其是警世家訓,充分體現了中華傳統的教育與文化的豐富內涵,今日讀來,猶有發人深省之感。
雕欄玉砌應尤在
山牆門廊,到處飾有磚刻、石雕,無論是人物故事、鳳凰麒麟,還是蓮河鷺鷥、水浪奇石,都是技法嫻熟,線條細膩。
柱礎地袱,或鑿為龍首獸頭,或飾以連珠枝葉;窗欞欄桿,或作梅蘭菊竹,或為藍釉葫蘆。所有這些精美的雕飾,不僅集中表現了閩南成熟的雕塑藝術,而且反映了受印度佛教、伊斯蘭教、南洋文化及西方建築藝術的影響。
生態環境游
黃巢自然風景區
仁者愛山 與青山共語
黃巢自然風景區地處南安東田鎮西南部,景區主峰黃巢山海拔1095米,因唐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黃巢在此屯兵扎營而得名。景區地勢險要,奇峰嶙山峋,怪石崢嶸、群巒疊嶂,風光旖旎。
景區總體是一條可用於探險的狹長而崎嶇陡峭的幽深峽谷,約3公里長,沿途布滿各種奇樹怪石,令人驚嘆!峽谷懸泉似練,清潺如歌。峽谷深處是一處宏偉壯觀的瀑布群,分三級瀑布,一瀑100多米,二瀑80多米,三瀑60多米,水量大時,其聲如雷,十里可聞,且瀑區經年霧蒸雲騰,七色長虹,凌空南北。
黃巢自然風景區到處山青水秀,萬木爭榮,百花爭艷,成為各種珍稀動植物生息活動的天堂,是眾多旅遊愛好者假日休閑、避署、探險、賞瀑的好去處。
山美湖風景區
山美湖位於南安九都鎮,為泉州地區最大的人工湖,景區環湖四周果林成帶,林茶滿坡,鬱郁蔥蔥,生機盎然,與碧透如境的湖面相互交輝,構成一幅絕妙的美麗圖畫,是你假日觀光、游覽、休閑、渡假的絕好去處。
泉州花卉城
泉州花卉城地處南安霞美鎮金霞公路與柳中公路交叉處,面積5000多畝,花卉苗木品種一千多個,有花卉、苗木、盆景、鮮切花等幾大類,是泉州市最大的花卉基地和福建省四大花卉基地之一。該花卉城規模宏大,景色迷人,融觀光旅遊,休閑渡假於一體,是你擺脫城市喧囂,領略農村野風光的好地方。
天柱山風景旅遊區
天柱山風景區是省級農業旅遊示範點,位於南安西北部的蓬華鎮,景區主峰天柱山又叫萬壽山,海拔1033.5米,有「一柱參天插九重,千峰俯地朝萬壽」之美譽。景區內有宋代著名古剎天柱岩寺和萬壽石巔、雙湖茗香、山門引翠、花徑流觴、弈對八仙、望八雙陽、春煙錦柱、石井盈梁八大奇觀。
天柱山風景區經年雲遮霧繞,氣象萬千,而且歷代均有不少名人來此登臨棲息,留下大量膾炙人口的詩篇,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海內外遊客前來觀光游覽。
英都、侖蒼一日游
南安英都、侖蒼歷史悠久,名勝古跡岩古多。前人曾以聞名的七岩綴成一首詩:
「翁山夜聞滴水聲,古跡岩前獅子亭;雲從古室石佛在,水到湖內濁自清。」詩中所指七岩現存有雲從古室、湖內岩、石佛岩、古跡岩。
休學考察游
光前學村
光前學村座落在南安梅山鎮芙蓉村,佔地2000多畝,由南安旅居新加坡的愛國僑領李光前先生一手創辦,與陳嘉庚在廈門創辦的集美學村交相輝映,成為閩南地區兩顆興學育才、造福桑樣的璀璨明珠。學村包括福建省一級達標學校國光高級中學、國光初級中學、福建省南安工業學校、南安成人中專、國專小學(四所)和幼兒園(五所)等諸多各類學校以及泉州光前醫院、南安市李成智公眾圖書館、南安美術館、畫院等眾多的公益設施。整個學村總建築面積達12萬平方米,規模宏大,氣勢巍峨,賞序有致。
宗教文化游
鳳山旅遊區
鳳山風景區位於南安詩山鎮境內的文章山麓,包括詩山公園和鳳山寺風景區兩部分,有「寺鎮鳳山香火紅」之美譽,共有18勝景,其中以鳳山寺景區最為著名。該寺始建於五代後晉,是閩台和世界各地廣澤尊王宮闕廟宇的祖廟。歷代名人墨客多招徠題詠,以志景仰,散發著濃厚的古文化氣息。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海外僑胞和港澳台胞回鄉祭祖朝拜,是南安與海外僑胞和港澳台同胞密切聯系和溝通的重要紐帶。
雪峰旅遊區
雪峰寺位於南安康美鎮楊梅山麓,建於唐末年間,曾一度是福建佛教協會所在此地。寺院周圍峰巒疊翠,林壑幽美,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園地。雪峰寺歷史文化景觀萬千,遊人到此不僅可以領略白馬墳、萬福堂、藏經閣、五僧朝佛、虎嘯岩、太虛洞、九洞崆等勝跡的風采。還可以徜徉在雪峰寺的「四景」(即「洗心泉」、「緩步徑」、「芭蕉坂」、「山月樓」)和「八趣」(即「晴窗曉日」、「花塢曉霧」、「蘿薜凝煙」、「北牖涼風」、「苔階邑露」、「山樓夜月」、「石竇鳴泉」、「香庭蕉雨」)之中,令人流連忘返。
靈應旅遊區
得山水之靈秀
靈應風景旅遊區地處南安東北部洪梅鎮境內的玳瑁山山腰,風景區內有始建於五代後唐的靈應寺,建築規模宏大,景色萬千。新建有觀音廣場、觀音閣以及其他旅遊配套設施,是我市唯一的國家級三A景區和首個省級森林公園。
天心洞旅遊區
天心洞座落在南安水頭鎮的瓊花山麓,始建於隋代,是南安獨一無二的佛道兩教合一的游覽勝地,景區內有道觀、龍潭、飛瀑、天香寺四大景觀,被譽為「泉南勝跡」。
地方特色美食
閩南素有「海濱鄒魯」的美譽,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極富特色。南安的飲食習慣與閩南各地大同小異,但也有多種特色美食流傳已久,風味獨特。
甜酒:南安詩山、蓬華特產,至今已有數百年的製作歷史。其製作方法是將糯米煮熟,拌上適量酒糟和糖,裝入陶缽中壓實密封,置常溫下發酵二至三天,待發出酒香時即可飲用。食時將已成酒基的糯米切塊、加糖,連同汁液一起吃。如撒上少許橘皮粉或桂花蕊,風味更佳。
九重羹:這是南安山區各鄉鎮清明時節祭祀先人、以兆豐年的一種傳統特色美食。九重羹的製作工序比較繁瑣,要先將大米磨成漿,再加上少量的小蘇打調勻,層層倒入鋪有炊巾(棉布)的蒸籠中蒸熟。吃時切成片狀蘸上糖或醬,也可同豬肉同煮吃;前者清涼爽口,後者香甜柔潤。
窖菜:享有「蓬萊窖菜勝過黃埔解元」之美譽的窖菜,製作方法是將成株經霜的芥菜用開水燙過、晾乾、拌鹽,逐一紮成一捆,置入陶瓮中密封。經年取食,既可與豬肉同煮佐餐,也可與大米煮成飯,味道清香,令人回味無窮。
洪瀨雞爪(鹵料):南安洪瀨特色小吃,由雞爪、調味粉和適量辣調適而成,然後經過熱蒸和熱炒,吃時可沾醋,口味微辣,口感滑韌,有越吃越上口的感覺。
英都麻糍:南安特產英都麻糍是閩南著名小吃,主要由糯米加工而成,成品色澤鮮白、滑韌透明,食用時要蘸佐料,口味香甜,口感軟韌、微冰。
⑤ 福建南安天仙洞風景區門票多少錢
這個我也不是很清楚,你可以在美團上把那個景區輸進去,然後他那個就有價錢了!風景佷美,值的去遊玩,不要在意多少錢,主要看心情!
⑥ 黃巢山風景區現在要門票嗎
不要的。南安市東田鎮山西村黃巢山景區除了漂流收費,是免費開放的。
⑦ 南安四季鄉村的美景作文800個文
我家住在農村,雖然比不上城市那樣繁華,但一年四季都有美麗的景色。
春天,回麥子豐收了,農民伯答伯在田野里播下了種子。過了十幾天,種子從地下探出了尖尖的腦袋,嫩綠嫩綠的,在微風的吹拂下好奇地向四周張望,顯得可愛極了!接著又過了幾天,小芽兒長大了一些,顏色更濃了,長度差不多,看上去非常整齊。
夏天,芽兒長成了禾苗,變得翠綠翠綠的。一陣風吹過,田野里就掀起「麥浪」,如翻騰的波浪一般,特別壯觀!又過了一段日子,禾苗變成深綠的了。在太陽的照射下,一顆顆禾苗精神飽滿,昂頭挺胸,好像一支由身穿綠盔甲的士兵所組成的軍隊,威嚴無比。
秋天,田野里的禾苗上長出了一個個小稻穗兒,穿著綠綠的衣裳,很漂亮。又過了一段日子,小穗兒們長胖了,所以量身訂做了金色的衣服,遠遠望去,猶如一條金色的地毯,鋪在田間。稻穀成熟了,農民伯伯都忙得「不亦樂乎」,盡管這樣,他們臉上還是掛著燦爛的笑容。
冬天,鵝毛大雪從天空中飄落下來,覆蓋了大地。站在高處向四周遠眺,到處都是白茫茫的一片:田野里,屋頂上,樹枝上,水泥場上……雪無處不在,這應該就是「冰天雪地」吧。
我愛我的家鄉,我愛美麗的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