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美景緣
Ⅰ 描寫甘肅雄奇風光的古詩詞
武威春暮 岑參
岸雨過城頭,黃鸝上戍樓。塞花飄客淚,邊柳掛鄉愁。
白發悲明鏡,青春換敝裘。君從萬里使,聞已到瓜州。
武威同 高適
幕府日多暇,田家歲復登。相知恨不早,乘興乃無恆。
窮巷在喬木,深齋垂古藤。邊城唯有醉,此外更何能。
過故府中武威公交城舊庄感事 李商隱
信陵亭館接郊畿,幽象遙通晉水祠。
日落高門喧燕雀,風飄大樹撼熊羆。
新蒲似筆思投日,芳草如茵憶吐時。
山下只今黃絹字,淚痕猶墮六州兒。
武威送劉單 岑參
熱海亘鐵門,火山赫金方。白草磨天涯,湖沙莽茫茫。
夫子佐戎幕,其鋒利如霜。中歲學兵符,不能守文章。
功業須及時,立身有行藏。男兒感忠義,萬里忘越鄉。
孟夏邊候遲,胡國草木長。馬疾過飛鳥,天窮超夕陽。
都護新出師,五月發軍裝。甲兵二百萬,錯落黃金光。
揚旗拂昆侖,伐鼓震蒲昌。太白引官軍,天威臨大荒。
西望雲似蛇,戎夷知喪亡。渾驅大宛馬,系取樓蘭王。
曾到交河城,風土斷人腸。寒驛遠如點,邊烽互相望。
赤亭多飄風,鼓怒不可當。有時無人行,沙石亂飄揚。
夜靜天蕭條,鬼哭夾道傍。地上多髑髏,皆是古戰場。
置酒高館夕,邊城月蒼蒼。軍中宰肥牛,堂上羅羽觴。
紅淚金燭盤,嬌歌艷新妝。望君仰青冥,短翮難可翔。
蒼然西郊道,握手何慨慷。
雜曲歌辭·千里思 李端
涼州風月美,遙望居延路。泛泛下天雲,青青緣塞樹。
燕山蘇武上,海島田橫住。更是草生時,行人出門去。
Ⅱ 甘肅省景點
甘肅簡稱甘或隴,位於西北地區,也許當別人一提起甘肅,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就是蘭州拉麵,但其實甘肅是一個很美的地方,不僅有許多歷史名人,比如秦始皇、李廣、貂蟬、李世民等,還有有許多值得一去的好景點,很多人去甘肅旅遊,去一些很熱門的景點,其實人們與其去一些爆滿的景點看人頭,還不如其他的地方領略山水美景,給你介紹甘肅的幾個景點,夢柯透明冰川位於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境內的祁連山北段,從山腳下往上看,可以看到延綿不絕的冰峰,如閃閃發光的銀色的花,一層一層的翻向天空,晶瑩剔透,純潔無暇,當你攀上雪山往下看,美不勝收。嘉峪關號稱「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關城、懸壁長城、長城第一墩、魏晉墓群、木蘭城等,歷史悠久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風土人情。鳴沙山又稱神沙山,整個山都是由很細的黃沙組成的,當你登上了山,你就可以感覺到腳下的黃沙在吱吱作響,雖然道路不好走,但是卻趣味十足,當你登上山頂的時候,就可以很明顯的感受的風沙,耳邊沙子在唱歌,鳴沙山最好的景緻就是日落。崆峒山是國家首批5A景區,那裡有許多動物和植物,還有茂密的森林,自然景觀更是讓人陶醉,就連軒轅黃帝都曾三次登臨崆峒山,還有杜甫、白居易等文人都曾經為它寫下詩詞,可想而知,它的美景是不可多得的,雲霧圍繞,宛如在仙境一般,每一座山峰都像是一件藝術品,讓人贊嘆不已,可以自由選擇。
Ⅲ 求甘肅有名人文景點 急急急急
甘肅慶陽慶陽市位於甘肅省東部,俗稱「隴東」。東接陝西省,北接陝西和寧夏,西與寧夏相連,南鄰平涼市和陝西。轄慶陽縣,華池縣,環縣,合水縣,正寧縣,鎮原縣,寧縣和西峰區,總面積2.7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44萬,有漢、回、蒙、滿等20個民族,其中漢族佔98%以上,少數民族主要是回族。全市北部為黃土丘陵溝壑,東部黃土丘陵區,中南部為黃土高原溝壑。慶陽市屬內陸性季風氣候,冬寒較短,夏少酷暑,秋季多雨。
慶陽,一名系沿用古「慶陽府」名稱,最早取自於宋代政和年間。後設環慶路,又設「慶陽軍」節度。慶陽之名,方見於史冊,並沿用至今。北宋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曾任「環慶路經略撫緣邊招討使」,與其子駐防慶陽,駐城練兵,保境安民。慶陽市有著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早在20萬年前這一帶就有人類生存。五六千年前,先民就在此農耕,養殖,制陶。據《史記》載:黃帝軒轅氏在這一帶和醫祖歧伯合著《內經》。夏代,周祖不出失官率部族赴此,駐城拓荒,安邦定居。今慶陽縣城據傳就是建於此時的「不出城」,故有「周舊邦」之稱。慶陽市也是陝甘寧革命根據地的主要部分,俗稱「隴東老區」。
慶陽市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地區。是有名的烤煙生產基地,作物以半乾旱的小麥、玉米等為主。
慶陽市乃「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活動區域。「周道之興自此始」,也是周人的發祥地。曾為陝甘寧革命根據地的主要部分。遺存於區內的歷史文物古跡十分豐富。舉世矚目的「古象黃河」化石、「環江翼龍」化石和我國第一塊打制石器就出土在這里。周祖陵殿、公劉殿、秦直道、秦長城、北石窟寺,古墓葬、古城堡、烽燧、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抗大七分校、南梁紀念館等文化遺產,是祖先遺留下來的重要的人文旅遊資源。被專家稱之為「華夏文化的縮影,民族文化的結晶,起源最早的造型藝術」的農耕文化、民俗文化、黃土文化、遺產是祖先遺留下來的另一種重要的旅遊資源。被譽為民間「四絕」的刺綉、剪紙、皮影、道情就是這些文化的藝術再現。
甘肅隴南隴南位於甘肅省東南部,毗鄰川、陝兩省。現轄成縣、徽縣、兩當、西和、禮縣、康縣、武都、文縣、宕昌等9縣,佔地面積2.79萬平方公里,有人口250多萬。
地處秦巴山區,是甘肅境內唯一的長江流域地區,氣侯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區,境內高山、河谷、丘陵、盆地交錯,氣候垂直分布,地域差異明顯。獨特的自然景觀,既含南國之靈秀,又具北國之雄奇。遠在新石器時代,隴南就有先民們繁衍生息的足跡。人文初祖伏羲出生於西和縣境內的仇池山。
《路史》載:「伏羲生於讎夷,長於成紀」。讎夷即仇池,成紀即天水。 隴南既是秦人的發祥地,又是我國古代西部氏、羌等民族活動的核心。 秦先祖曾在西犬丘(今禮縣紅河、鹽官)牧馬立國;從漢高祖劉邦兵發漢中、「還定三秦」到東漢光武帝占據天水後的「得隴望蜀」,取道隴南,平定巴蜀……歷代兵家必爭。禮縣祁山堡武侯詞內,漢丞相諸葛孔明仁立千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隴南的旅遊資源良好,祁山武候祠、仇池國遺址、西峽頌摩崖、雞峰山秀色、張果老仙洞、萬象洞奇觀、杜甫草堂、三灘勝境、洋湯天池、陰平古道、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等,如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隴南的秀美山川,與天水的麥積山、陝西的張良廟、四川的九寨溝、黃龍寺遙相輝映,是旅遊觀光的極佳勝地。
禮縣祁山堡位於隴南地區禮縣城東23公里的祁山鄉,北距天水市70多公里,是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統帥三軍,揮師北上進攻曹魏的營堡,因諸葛亮「六齣祁山」而聞名。成縣西狹頌,位於成縣西10公里處,俗稱黃龍碑,是漢代書法三頌之一。全是漢隸真跡,是古代摩崖石刻碑之珍品,在國內外書法界和史學界享有盛譽。武都萬象洞原名仙人洞、五仙洞。因洞中有洞,乳石遍布,琳琅多姿,宛如包羅萬象的閬苑仙宮而得名。萬象洞形成於千萬年至三億年前,屬典型的岩溶地貌。洞內深不可測,是目前我國開發的最大的地下天然藝術宮殿。石乳、石筍、石柱、石幔、石花等自然景觀千姿百態。
甘肅敦煌敦煌位於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的交匯點,南枕氣勢雄偉的祁連山,西接浩瀚無垠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東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面積3.12萬平方公里。
在這個群山擁抱的天然小盆地中,黨河雪水滋潤著肥田沃土,綠樹濃蔭擋住了黑風黃沙;糧棉旱澇保收,瓜果四季飄香;沙漠奇觀神秘莫測,戈壁幻海光怪陸離;文化遺存舉世聞名,人才輩出……美麗的敦煌,是塊富饒、神奇、誘人的土地。
甘肅嘉峪關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段,地處酒泉盆地西緣,南臨祁連山,北依馬鬃山,地勢險要,景色雄偉,是以明代萬里長城西端起點——嘉峪關命名的城市。市域南北界於文殊山和榆樹溝山之間,兩山之間是一長15公里的峽谷,為「河西第一隘口」,乃兵家必爭之地。地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平均海拔1500-1800米,文殊山海拔2228米,黑山為本市最高峰,海拔2799米。
嘉峪關城建於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距今已有600多年。起初,只有關城,無樓。後於明代補建。當年,嘉峪關的修建,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在古代簡陋的建築設備條件下,能建起如此雄偉的關城,實在不易。於是,便演繹出了定城磚、冰道運石、山羊馱磚、擊石燕鳴等動人故事。昔日的古嘉峪關,如今已發展成為西北地區新興的城市:雄偉的高爐直指藍天,巨大的建築群錯落有致,一排排白楊濃蔭蔽日,眼前鋼城流光溢彩,滑翔基地盛況空前……象徵中華民族精神的萬里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迄嘉峪關,至此,終於在這里打了個漂亮粗實的句號。
1958年隨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全國重點項目酒泉鋼鐵公司的建設,逐步發展而成一座新型工業城市、旅遊開放城市,亦是西北地區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基地,有「西北鋼城」之稱。市域東西最長40公里,南北最寬35公里,總面積2935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60平方公里,已建成27平方公里。市轄五一、新華、前進、勝利、建設、鏡鐵山礦區6個街道辦事處,和嘉峪關、新城、文殊3個鄉。總人口 13萬人。全市有漢、回、蒙、藏、滿、東鄉、裕固、朝鮮、壯、土、保安和維吾爾等12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3. 47%。嘉峪關是個以移民為主的城市,居民來自全國各省區,以祖籍山東和東北者居多。
工業、旅遊業和農業為嘉峪關市經濟發展的三大支柱。全市有鄉以上工業企業八十餘家,其中有西北地區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酒鋼公司。
嘉峪關市是絲綢古道上重要的旅遊城市。有聞名中外的嘉峪關城樓、萬里長城第一墩,懸壁長城、明代長城烽墩遺址、長城博物館、新城魏晉壁畫墓、七一冰川、大漠戈壁風光、文殊山石窟。黑山石刻、國際滑翔基地等豐富多採的旅遊資源。
甘肅酒泉位於河西走廊西端,西漢設郡,為河西四郡之一。因傳說霍去病倒御酒於金泉,與將士共飲而得名,隋曾置肅州。 酒泉地區北接蒙古國,東接張掖,南連青海,西鄰新疆,東西約680公里,南北約550公里,轄酒泉、敦煌、玉門三市,安西、肅北、阿克賽、金塔四縣。總面積19.12萬平方公里,有85萬人口。
酒泉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目前保留有莫高窟、榆林窟等古代石窟寺7處,敦煌古城、瓜州城、橋灣城、陽關、玉門關、鎖陽城等古城關遺址27處,保存完好的漢長城13段,烽燧100餘座,古寺廟建築30餘處,旅遊資源豐富。酒泉屬溫帶乾旱區,年均降水量85.3毫米,年均氣溫3.9-9.3℃。境內有疏勒河、黑河、哈勒騰河三大水系,綠州農業發達。
酒泉市為西北地區行署駐地,「北通沙漠,南望祁連,東迎華岳,西達伊吾」,交通地理位置獨特,312國道和蘭新鐵路橫貫全境,交通便利,酒泉市已成為絲綢之路河西之旅的重要一站。
甘肅蘭州蘭州位於甘肅省中部,是甘肅省政治、經濟、文化和商貿中心,也是西北地區的交通樞紐和旅客集散地。是歷史上的軍事要塞,又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之一,距今已有1400年歷史。古代蘭州,是中國人民與亞、非、歐三大洲人民友好往來的交通要道,是長安進入西域的黃河三渡口之一,也是河西走廊的起點。古「絲綢之路」,唐僧玄奘(見西安大雁塔玄奘介紹)西去印度,馬可·波羅探險游歷,成吉思汗南征北戰,蘭州都是必經之路。
蘭州現轄城關區、七里河區、安寧區、西固區、紅固區五區,及皋蘭、榆中、永登三縣,總面積13,086平方公里,有人口283萬,其中城市人口148萬。
蘭州地處中國地理版圖的幾何中心,有「陸都心臟」之說;蘭州盛產瓜果,有「瓜果城」之稱,鮮桃、白蘭瓜、黃河密瓜、麻皮醉瓜、籽瓜等二十多種瓜果都久負盛名。
蘭州市是沿絲綢古道尋古訪勝旅遊的熱點城市,文物古跡眾多,風景名勝各異。市內有黃河穿境而過,可沿濱河路綠色長廊欣賞黃河、水車園、黃河母親雕像,並參觀白塔山、中山鐵橋、省博物館、五泉山等景點;郊縣有興隆山、魯土司衙門、吐魯溝等景點。遊客可以在蘭州當地參觀游覽,也可從這里中轉到永靖炳靈寺、夏河拉卜楞寺、青海塔爾寺及天水麥積山旅遊。
甘肅武威又稱涼城,是武威地區行署駐地,位於甘肅省西部河西走廊東端。武威屬冷溫帶乾旱區,年平均降雨量約160毫米,年平均氣溫為7.8度。石羊河由南向北流經全境,物產豐饒,古稱「銀武威」,有「涼州不涼米糧川」之說。
武威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旅遊資源豐富多彩。主要有中國旅遊標志銅奔馬出土地雷台漢墓、號稱「隴右學宮之冠」的武威文廟、絲路名剎海藏寺,勘稱石窟之祖的天梯山石窟及沙漠公園等。武威是絲綢之路汽車旅遊線的必經之地,312國道和蘭新鐵路復線橫貫全境,交通相對便利。武威旅遊接待與服務設施已配套成龍,初具規模。
又稱涼城,是武威地區行署駐地,位於甘肅省西部河西走廊東端。武威屬冷溫帶乾旱區,年平均降雨量約160毫米,年平均氣溫為7.8度。石羊河由南向北流經全境,物產豐饒,古稱「銀武威」,有「涼州不涼米糧川」之說。
武威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旅遊資源豐富多彩。主要有中國旅遊標志銅奔馬出土地雷台漢墓、號稱「隴右學宮之冠」的武威文廟、絲路名剎海藏寺,勘稱石窟之祖的天梯山石窟及沙漠公園等。武威是絲綢之路汽車旅遊線的必經之地,312國道和蘭新鐵路復線橫貫全境,交通相對便利。武威旅遊接待與服務設施已配套成龍,初具規模。
甘肅天水位於甘肅東南部,東接關中,南通巴蜀,北扼隴坻,西倚定西、甘南,是隴東南地區最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貫通陝、甘、川三省的交通要道。天水市區海拔1100米,年平均氣溫10.72度,降雨量500-600毫米,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有甘肅「小江南」之稱。現轄秦城、北道二區,秦安、甘谷、武山、清水、張家川五縣,總面積1.43萬平方米,人口300萬,其中天水市城市人口30萬人。
天水是絲路重鎮,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得名於「天河注水」的傳說。人文始祖伏羲氏誕生於此;新石器時代的大地灣氏族在此創造了中國最古老的新陶文明;秦代先祖非子因在此為周孝王牧馬有功,被賜姓為「贏」,封地為秦,成為秦國的開業基地,遂有「秦州」之稱;漢武帝始建天水郡,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天水著名的旅遊景點以麥積山、仙人崖、伏羲廟、玉泉觀、卦台山、禮縣祁山堡、甘谷大像山、武山水簾洞、秦安大地灣為主,資源文化品味高,觀賞性強。天水旅遊接待設施已配套成龍,初具規模。
甘肅平涼位於甘肅東部,地處隴東高原,西鄰定西,北接寧夏,東壤陝西,慶陽,南連天水,現轄平涼市及涇川、靈台、崇信、華亭、庄浪、靜寧六縣,全區總面積11,141平方公里,人口近200萬。
平涼地處六盤山東麓,涇河上游,是古長安西進北上的要塞,又依六盤三關之險,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公元358年,前秦王符堅欲討前涼,於高平鎮設平涼郡,取平定涼國之意,由此得名。境內屬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7.8度,年均降雨量511.2毫米,平均海拔1873米。
平涼曾是「絲綢之路」東段的重鎮之一,名勝古跡眾多,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有崆峒山、南石窟寺、王母宮山、雲崖寺、石拱寺、柳湖、龍隱寺等景點。
甘肅臨夏
位於甘肅省西南部,東臨洮河與定西地區相望,西倚積石山與青海省毗連,南靠太子山、紫松山與甘南州相鄰,北瀕湟水與蘭州市接壤。戰略位置險要,有「河湟雄鎮」之稱。
自治州下轄臨夏市及臨夏、和政、康樂、廣河、永靖、東鄉七縣,全州總面積7983平方公里,總人口166.16萬, 全州共有22個民族,以回族為主,共中東鄉族和保安族為甘肅省特有民族。
臨夏州平均海拔2000米,黃河穿流而過,境內屬大陸性半乾旱、半濕潤氣候,年均氣溫6.7度,年均降雨量500毫米。
臨夏歷史悠久,具有豐富的馬家窯文化遺存。秦漢以來歷為絲綢之路要道。有劉家峽水庫、炳靈寺石窟、紅園、東宮館、南關清真大寺、蓮花山、松鳴岩、二郎山等旅遊景點。
臨夏是穆斯林聚居區,伊斯蘭文化和穆斯林風情獨具特色,現已開展穆斯林風情專項旅遊活動。
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位於甘肅省西南部,地處甘、青、川三省交界處,是全國10個藏族自治州之一。
全州幅員面積4.5萬平方公里,現轄合作市和碌曲、碼曲、夏河、舟曲、迭部、卓尼、臨潭七縣,總人口66萬,其中藏族佔48%。
全州平均海拔3000米,平均氣溫1.7度,年降雨量400-800毫米,是甘肅省降雨量最多的地區之一。
甘南州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民族文化。遠在新石器時代,在甘南的洮河、白龍江和大夏河流域就有人定居,是古羌民族的發祥地。
境內有聞名遐邇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名寺之一拉卜楞寺,建於清康熙49年,寺內存有大量的歷史文化古籍,是國家一級保護單位。
還有建於1205年的卓尼禪定寺和被成為「虎穴仙女」的郎木賽赤寺等100多處佛教寺廟,有八角城、明洮州衛城、明代邊牆等歷史古跡,有舉世聞名的紅軍長征經過的臘子口戰役、俄界會議、臨潭蘇維埃舊址等多處革命歷史遺址。
Ⅳ 甘肅有哪些旅遊景點
崆峒山 5A級景點
嘉峪關文物景區 5A級景點
介紹
甘肅旅遊景點推薦:
1、敦煌:
莫高窟:是中國第一大石窟,是當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宮殿都不能媲美,是中國最偉大的藝術長廊;1987年12月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鳴沙山:位於敦煌市城南6公里處,其沙粒有黑、白、紅、黃、綠五種顏色,因在登山下滑時沙粒會發出聲響,所以得名「鳴沙山」。
月牙泉:月牙泉的神奇在於千百年來不為流沙所淹沒,不因乾旱而枯竭;如今「月牙曉澈」為敦煌八景之一;月牙泉被稱為天下沙漠第一泉。
玉門關:位於敦煌城西北75公里處的戈壁灘中,是古代「絲綢之路」北路的關隘,現存城垣完整。
榆林窟:位於安西縣城南70公里處的榆林河峽谷兩岸的峭壁上,它的洞窟形式、表述內容和藝術風格與莫高窟十分相似;實為石窟藝術的寶庫。
2、嘉峪關:
嘉峪關關城:位於嘉峪關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地勢最高的嘉峪峪山上,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而有「天下雄關」之稱。
懸壁長城:位於嘉峪關城北8公里處的黑山北坡,因其中有231米由黃土夯築的城牆攀緣在高150米、傾斜度為45度角的山脊上,似乎長城從山上陡跌而下而得名。
黑山摩崖石刻:全稱「黑山摩崖淺石刻岩畫」,位於嘉峪關西北20公里處的黑山峽岩壁上。
3、張掖:
大佛寺:大佛寺內建有牌樓式的山門和四大天王殿、關祠殿、過殿、陪殿、廂房、卧佛正殿,有全國最大的室內泥塑卧佛。
木塔寺:原名萬壽寺,位於張掖市縣府南街,土木結構,塔高32.8米,八面九級,每級八角,上有木刻龍頭口含寶珠,下掛風鈴,每層都有迴廊、扶欄,整個塔沒有一釘一鉚。
馬蹄寺石窟:石窟由勝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觀音洞組成;其中在千佛洞中有500多個規模宏大的摩崖佛塔窟龕、在金塔寺中有國內僅有的大型高肉雕佛。
軍馬場:位於焉支山南麓,祁連山山脈以北的馬營灘草原,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亞洲規模最大、世界第二的軍馬場。目前這里共有軍馬一萬多匹。
新河驛遺址:位於山丹縣城東南20公里處的漢明長城腳下,這里曾是明清時期的古驛站,現存一正方形土堡,長70米,牆體上寬3米,下寬5米,牆內還有一驛井。
4、武威:
文廟:位於武威市東南城區,是一座仿皇家宮闋的建築群,總面積達1500平方米,有「隴西學府之冠」的美稱;廟內古柏參天、古樸精雅,建築保存完好。
海藏寺:位於武威市西北2公里處,明代前曾是喇嘛寺,後改為禪寺。現在寺內山門、大殿、靈鈞台、天王殿、無量殿等古建築保存完整,寺外已開辟為海藏公園。
天梯山石窟:位於武威市城南50公里處,創建於十六國北涼。現存洞窟三層,大小佛龕17個,像100多尊,以及魏、隋、唐時期的漢、藏寫經、初唐畫像等珍貴文物。
5、蘭州:
白塔山:位於蘭州市黃河北岸,因山頂有白塔寺而得名;白塔原是為了紀念去蒙古謁見成吉思汗而在蘭州病故的一西藏薩迦派喇嘛而建。
五泉山公園:五泉山公園位於蘭州市城區南部,皋蘭山北麓山腳下,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是一處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聞名遐邇的隴上名勝。
興隆山:興隆山為距蘭州市最近的國家級森林公園。全山亭台樓閣以及廟宇就達70多處,景點24處,成為佛、道勝地。
外地遊客較為關注的景點:煌莫高窟、甘肅平涼崆峒山、天水麥積山、甘南冶力關、白銀黃河石林、隴南杜甫草堂、敦煌月牙泉、酒泉海市蜃樓、嘉峪關、蘭州五泉山公園、蘭州興隆山、敦煌玉門關、敦煌鳴沙山、天水伏羲廟、甘南桑科草原。
補充
甘肅著名小吃:
花點果品:以麵皮包餡,仿蘋果、石榴、佛手、香瓜等形象,制為果品,烤熟而成。酥鬆綿軟,餡料精緻,味美醇香。
八寶蜜食:用麵皮包以多種美味餡料,製成蓮花、夭冠、元寶、百合等10餘種花樣,烤制而成。酥鬆香甜,優美別致。
炸素鳥:為回族傳統食品。形似鳥狀,香脆可口,有椒鹽香味。
煮餅:以標粉、熟面、紅糖、糖稀、菜油等制皮,豆沙為餡,外貼芝麻,經油炸,放糖漿內掛汁而成。松酥香甜。
三色拉花干點:用優粉、豬油、白糖、雞蛋、花生、芝麻、瓜條等料製作。色澤金黃,酥脆香甜。七里河食品廠所產獲1981年省優質產品獎。
清湯牛肉麵:和面垃成各種形狀的面條,水煮至熟。配調料、佐料而食。柔韌細長,湯味鮮美,醇香可口。
釀皮子:麵粉加水揉搓,去其麵筋,將純澱粉調為糊狀,蒸熟,涼後切條,配調、佐料食之。
泡兒油糕:麵粉配食糖、豬油、桃仁、芝麻、玫瑰等制糕,酥鬆香甜,味美可口。
酒肉:黃酒與羊肉片共煮而食,酒味甜醇,肉嫩鮮香。
千層牛肉餅:牛肉加調、配料作餡,以麵皮疊卷,壓成餅狀,烙熟,切塊食用。外脆里嫩,香酥美味。
提示
甘肅旅遊注意事項:
甘肅由於地處我國西北內陸,紫外線照射強烈,氣候乾燥,海拔較高,請准備好充足有效的防曬品,水壺等。多喝水,多吃水果。
甘肅白天多乾旱,晝夜溫差較大,請遊客根據自身情況,攜帶禦寒衣服,以免感冒。水果甘甜味美,務請注意不要多吃,以免鬧肚子。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初到者往往有輕微高原反應,可能有頭痛,頭暈和食慾消退現象,均屬於正常現象。這是需要多飲水,注意休息,行動不要過劇,過急等。
受旅遊地自然條件限制,景點沿途餐廳的條件與內陸地區比較,無論從硬體設施或飯菜質量都有較大差距,並且少數民族餐廳較多,用餐時牛羊肉偏多,要做好入鄉隨俗的心理准備。
西北地區由於地域遼闊,絲綢之路旅遊線路長,景點較分散,景點之間車程較長,請遊客備好暈車葯物,在旅遊時注意休息,調配好時間安排,以充足的體力參加旅遊活動。
在西部地區要注意拍照時的禁忌:寺廟一般禁止拍照,拍攝人物,尤其是僧侶,取景時要經過對方允許。
西北地區受宗教影響,風俗習慣各異,在西北大部分地區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不吃豬肉,這是他們生活中的最大禁忌,絕對不可冒犯。游覽時要謹記地陪宣布的注意事項,最好不要提及有關少數民族的政治問題。並且在說話時注意不要當著回民的面講「豬」一類的詞語。
敦煌莫高窟參觀需備手電筒簡,也可在景點租借;禁止帶攝相機及相機入內,可在入口處寄存;登鳴沙山滑沙時,最好不要隨身攜帶照相機,以免沙子進入相機損壞或丟失;最好穿適於登山的旅遊鞋,須聽從導游或工作人員的安排,注意自身安全。
Ⅳ 2019年去甘肅旅遊有什麼最值得去的景區嗎
絲綢之路三千里,華夏文明八千年;敦煌莫高窟翩翩飛天,幾度踏夢而來;嘉峪雄關狼煙雖已散去,依然令人神往不已;大地灣文化、馬家窯文化,流光溢彩、如夢如幻,奏響了華夏文化壯美的序曲。
這里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這里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交匯地,這里是紅色文化的重要奠基地,這里是現代文化的重要創造地。這里,就是甘肅。
提及甘肅,你會想到什麼?是上古神話中的人文始祖伏羲,還是絲綢之路上的厚重敦煌,亦或是豪情萬丈的邊塞詩歌?當然,你也會想到這個西部省份經濟稍顯落後,人民善良而朴實。歷史上的甘肅為人們留下了太多文化寶藏。小編一一整理了去甘肅旅遊最值得去的十大景點,以饗讀者。
張掖丹霞地貌
張掖丹霞地質公園,分屬臨澤縣和肅南縣兩處管理,兩個管理區分別售票。臨澤管理區入口位於臨澤縣倪家營鄉,肅南管理區入口位於肅南縣白銀鄉。普通遊客去的比較的多的是臨澤管理區。無論哪個景區,公共交通都不方便,包車前往最為便捷。
張掖丹霞主要由紅色礫石、砂岩和泥岩組成,遊客在景區內能看到數以千計的懸崖、山巒呈現出鮮艷的丹紅色和紅褐色,特別是在陽光的照耀下,各處造型奇特的山地丘陵色彩斑斕、氣勢磅礴。
這里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在景區內有不少攝影者扛著「長槍大炮」四處拍攝取景。雨後放晴是景區最美的時候,此時的丹霞色彩更加濃烈。每天最佳拍攝時間是在下午,這時的丹霞最有層次感。景區內有很多觀景台,而4號觀景台是拍攝日落和日出的最佳為主,2號觀景台最適合拍攝全景。
張掖丹霞景區還是張藝謀的電影《三槍拍案驚奇》、知名電視劇《神探狄仁傑》的外景地。景區內有觀光車,景區面積比較大,遊客可以選擇乘車遊玩,如果選擇步行游覽,請在人工棧道上行走,不要直接踩踏地面,以免對地貌造成破壞。在景區外有不少農家樂,可以住宿在這里,第二天一早進入景區拍攝日出。
小提示:肅南管理區的門票通用附近的冰溝丹霞景區,但冰溝的交通不方便,只能包車去。
這里四季分明。當人們還沉浸在春節氣氛中時,時令的春天雖然來臨,但一切都是一幅寒冷的景象。但是當三月的春風吹來的時候,大地開始蘇醒了。輕柔的微風吹開了冰封的河水,吹綠了楊柳,吹醒了青蛙,吹綠了田野。「一年之際在於春」,一切希望都從這個季節開始了。
當烈日當空的夏天來臨時,你會在沉鬱的燥熱中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沖洗的清爽無比,包括心靈,整個人都會從里到外得到一次徹底的盪滌。整個世界在大雨過後,也會更加蔥綠,生命的蒼翠也許只有在這個時候才會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秋天是個多彩的季節,豐收的喜悅傳遍了家鄉的每一個角落。
農田裡一片繁忙,熟透的莊稼把農民的笑臉映襯得更加燦爛。果園里的更是色彩繽紛,紅彤彤的蘋果、黃澄澄的梨,核桃大的紅棗,香甜的沙棗壓彎了枝頭。收獲的喜悅洋溢在肅州大地的每一寸土地。秋天的天氣最多變。晝夜溫差極大,清冷的早晨讓人們不得不早早穿上了毛衣外套。中午又熱得讓人只得穿襯衣。
正因為這特殊的氣候特點,使這里出產很多著名的農產品。蘋果甘甜爽口,洋蔥又大又圓,遠銷國內外。西瓜又沙又甜,是夏季最佳解暑水果。當我們還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在看著黃葉不知不覺的飄舞而下時,冬天就悄悄走近了。初冬的寒霜讓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變化多姿,滿天飄飛的雪花更讓人們感受到家的溫暖。
Ⅵ 甘肅有哪些旅遊景點
莫高窟:被稱為「沙漠中的美術館」和「藝術與信仰的精神綠洲」的莫高窟,以其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
鳴沙山月牙泉:鳴沙山月牙泉可以說是甘肅敦煌最美的風景區。在連綿起伏的沙丘中,一片綠洲和一彎清泉,是如此的美麗。到鳴沙山月牙泉旅遊,最不可錯過的就是騎駱駝感受西域風情,以及傍晚在沙丘上看落日,攝影留下那美好的瞬間。
嘉峪關:嘉峪關被稱為天下第一雄關,是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也是中國除了長城以外最大的關隘。到嘉峪關旅遊,戲台、七一冰川、文昌閣、嘉峪關關城、內城等地,都是非常不錯的景點;同時嘉峪關的美食也不可錯過,例如烤羊腿、燒殼子、絲路駝掌、搓魚面、炮仗面等。
張掖丹霞地質公園:張掖丹霞地質公園地處祁連山北麓,距張掖市40公里,是中國丹霞地貌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是中國彩色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旅遊觀賞價值。
除此之外還有五泉山公園、玉門關、拉卜楞寺、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等。出去旅行還可以選擇住民宿,可以在小程序旅小築上預訂。而且民宿的老闆都很熱情好客,會為你的行程提供很多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