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盤山三盤景色

盤山三盤景色

發布時間: 2020-12-13 13:40:13

A. 盤山的三盤指什麼

古人以盤山地勢險峻,多懸崖峭壁而認為登盤山的方法只有盤轉而上。而三盤是指盤山獨特的地形地貌構成了上盤以松、中盤以石、下盤以水為勝的自然奇觀。在古代游覽盤山只有步行,這上、中、下三盤的情趣自然令遊客忘情於自然而樂不知疲。如今你可以乘索道而上,其感覺又是別有一番情趣。
中盤以盤山的岩石最為奇特,其中有「八大怪石」是這石景奇觀中的代表。古人形容盤山石的怪異為「層壘之而逾出,上若墜不墜,下若仆未仆,古逕出其下,人至今A焉。」盤山地貌特徵獨特,多石而少土,而石之形狀怪異,如樹木生於裂石之中,根系裸露如發帶,山中之石層層相疊,巨石立於層石之上,令人望去頓生畏懼之感。盤山之石,附著於人文歷史之間,更增添了許多使人回憶追思的冥想,增添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厚重感,也使盤山增添了些許神秘的色彩。
盤山水勝是盤山的另一特色。在盤山106平方千米的范圍內分布著7條水系,分別是:飛帛澗、上甘澗、東甘澗、西甘澗、響澗、龍潭澗和城口澗。這7條水系環饒盤山世代奔流,或飛瀑直下,或隱於山石裂隙之中,長年的流水作用,精雕細刻出盤山獨特的山石泉潭地貌特徵,形成了盤山下盤以水為勝的巧奪天工的自然景觀。《帝京景物略》中描寫盤山之水真可謂惟妙惟肖,「泉動而觸乎石,濺鳴日夜,與石之銳下而廣額者,勢相搖傾,所為盤泉也。盤泉十里,金沙其底,石所潔也。魚魚影影,不可匿,亦不可捉,石為之竇塞也。」沿盤山而上,那水、那石、那松,著實令遊人心神飄逸,怪不得古往今來千餘年聲名不減,也難怪清代皇帝乾隆迷戀於此,在盤山東麓修建了他的行宮靜寄山莊。他朝著蓮花峰日出,在北少林寺和千像寺的晨鍾暮鼓中,登山賞玩吟詩作聯。乾隆在世時曾多次到盤山,留下了吟詠盤山的詩作達1300餘首。

B. 誰知道天津薊縣的盤山多高啊

盤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天津市薊縣西北15公里處,又因她雄 踞北京之東,故有「京東第一山」之譽。 山舊名無終、徐無、 四正、盤龍。相傳東漢末年,無終名士田疇不受獻帝封賞、隱居 於此,因此人稱田盤山,簡稱盤山。

盤山是燕山山脈南緣的一段,東西長20公里,南北寬10公里, 雄偉多姿,景色幽古,久負盛 名,曾入中國15大名山之列。遠在 初唐時,太宗東征凱旋途中到此游賞,就曾贊口不絕。到明清兩 代,這里建起寺廟72座、寶塔13座,行宮、樓台比比皆是,景況 空前。清乾隆第一次巡遊盤山時贊嘆說:「早知有盤山,何必下 江南。」命人在山東部興建行宮「靜寄山莊」,此後又27次到此 巡遊。但時至本世紀上半葉,由於戰亂破壞、年久失修,建築多 不復存。近10餘年,這座名山得到了很好的整修和開發,再次成 為令世人矚目的游覽勝地。

盤山景區面積106平方公里,有「五峰」、「八石」、「三盤」 之勝,還有天成寺、萬松寺、雲罩寺、舍利塔等古代建築。五峰 為掛月峰、紫蓋峰、自來峰、九華峰、舞劍峰,與山西五台山相 呼應,號稱「東五台」。主峰掛月峰,海拔864米。五峰攢簇,引 人入勝。 由西路登山,山勢呈上、中、下三盤之狀。三盤景緻各具特色, 上盤松、中盤石、下盤水,人稱「三盤之勝」。

從蓮花嶺進山,轉過刻有「入勝」兩個巨字的大石,經過四正 門徑、元寶石、迎客松,便到了下盤。下盤以秀水著稱,有水質凜 冽甘美的涓涓泉、名曰滴水瀨的流瀑和被譽作「立沛甘露 」的紅 龍池。盤山第一大寺天成寺也建在這里,此寺始建於唐代,後經重 修,現廟門匾額上的「天成寺」三字出自乾隆親手筆。寺仙正殿 「江山一鑒閣」面澗背崖,雕梁畫棟,古樸雅緻。閣西有座8角13 層淺黃色舍利塔,它結構精巧,風姿綽然。 繼續上行,過萬人悉,登歡喜嶺,即達中盤。中盤奇石嶙峋, 或險或怪,千姿百態。

「八石」中的懸空石、搖動石、天井石、將 軍石等都在這里,搖動石是一塊狀似壽桃的巨石,但伸手一推它即 晃動起來,令人叫絕。 登臨上盤,這里松木蒼翠,林翳蔽天,而且長勢怪異,有的似 卧龍、飛鷹,有的像鳳翅、傘蓋,難怪有「上盤松」之說。攀上盤 山頂峰掛月峰,真如刻在石壁上的杜甫名句,給人「一覽眾山小」 的感受。峰上有座建於唐代的定光佛舍利塔,塔高12米,傳說每年 除夕,塔上便有佛光閃射。

在盤山腳下的薊縣城內,有著名的千年古剎獨樂寺。據說安祿 山叛唐,就是在此處誓師,他喜獨樂,故以「獨樂」二字名寺。寺 內主體建築山門和觀音閣,為遼統和二年重修。 觀音閣高23米, 木質,集我國木結構建築之大成,是國內現存最早的木結構樓閣。 閣內有一座高達16.27米的觀音菩薩像,是遼代泥塑藝術珍品,又 是國內最大的觀音塑像。古老雄偉的獨樂寺與蒼翠雄奇的田盤山映 成輝,使這一風景名勝區更加絢麗多彩。

三盤 | 五峰 | 八石 | 天成寺 | 雲罩寺 | 萬松寺 | 舍利塔 | 靜寄山莊 | 萬佛寺 | 八十七神仙卷石刻、碑刻、古樹

「三盤」,自來峰為上盤,上盤松勝,勁松蒼翠,蟠曲翳天;古中盤為中盤,中盤石勝,巨石嵯峨,千姿百態;晾甲石為下盤,下盤水勝,巨泉響澗,濺玉噴珠。

「五峰」,掛月峰、自來峰、紫蓋峰、九華峰、舞劍峰。掛月峰,上銳下削,形似竹筍,峰巔有塔,名定光佛舍利塔,塔旁摩崖上鐫該有「去天五尺」,「一攬眾山小」等題記。掛月峰南有紫蓋峰,因峰形如傘蓋,故名。北有自來峰,為盤山第二高峰,海拔857米,又名北台,舊時峰上有黃龍祖師殿。東為九華峰,山峰陡峭如削,又名削玉峰、東台、蓮花峰。西側為舞劍峰,相傳唐將李靖曾在此舞劍,故名,又稱西台,上有石刻「李從簡曾游李靖舞劍台」10個字,字徑5寸。此五峰號稱「東五台」。

「八石」,多為花崗岩「球狀風化」的巨大石塊,據外形予以命名。其中著名的有懸空石、搖動石、晾甲石、將軍石、夾木石、天井石、蛤蟆石、蟒石,俗稱「八石」。由「三盤」、「五峰」、「八石」等組成的奇麗景色,形成「山秀石多怪,林深路轉奇,三盤無限意,幽絕少人知」的人間仙境。

自魏武帝曹操始,歷代皇帝在盤山辟山建寺,大興土木,修寺廟塔院160多處,最著名的佛寺廟宇有72座,玲瓏寶塔13座。

天成寺 又名福善寺、天成法界。在翠屏峰南,俯瞰林壑,天成圖畫,故名。始建於唐,遼、明、清擴建重修。主要建築有大殿、配殿、三間殿、江山一覽閣等。正殿東側配殿前立清乾隆帝御制《游盤山記》碑,新建40多米長的畫廊。

雲罩寺,地鄰盤山絕頂,海拔達800多米,是盤山地勢最高的廟宇。因位鄰巔峰,雲掩霧罩而得名。曾被清乾隆帝譽為「殊勝」。建於唐代,毀於近代戰亂,1992年8月重建,對外開放。雲罩寺由五開間大殿,三開間配殿,藏經殿及山門、平台等建築組成。主殿有3尊通高4米的金身千葉寶蓮佛,四壁有千佛龕等。位於此處可觀雲海,望日出,聽松濤,撞古鍾,其鍾擊之時,聲聞於天波震三縣。雲罩寺東倚盤山絕頂掛月峰。掛月峰上矗立的定光佛舍利塔,其奇險之狀與雲罩寺相映生輝。

萬松寺,是盤山最大的寺廟。清以前稱李靖庵,因唐初名將李靖曾居於此,故名。始建年代不詳,明萬曆年間重修。萬曆四年(1576),普照禪師來此住持。明神宗為寫「清心」二字。清初改稱衛公庵。因寺周圍有大片古松,故康熙帝賜額稱「萬松寺」,又為正殿書「樂天真」匾。乾隆帝為殿檐題「慈育萬物」額。日本侵華時,該寺毀於戰火,現僅存佛殿石基和《重修李靖庵碑》。

靜寄山莊 又名盤山行宮,在盤山南麓,佔地約40公頃,清乾隆九年(1744)動工,十九年(1754)竣工。山莊圍牆石灰石塊砌成,周長7.6公里。山莊由前宮、中宮、後宮、石佛閣、步雲樓、捉雲亭以及外八景、內八景有靜寄山莊、太古雲嵐、層岩飛翠、清虛玉宇、鏡園常照、眾音松吹、四面芙蓉、貞觀遺蹤。新六景有半天樓、池上居、農樂軒、雨花室、會然閣、小普陀。1926年,胡景翼部為籌集軍餉,伐松拆屋,靜寄山莊遭嚴重破壞。抗日戰爭時期,又遭日軍掃盪,山莊被夷為一片瓦礫。1966年,石佛殿三尊佛像及乾隆御書碑被砸毀,現僅存建築基址和六、七里宮牆。。

全稱定光佛舍利塔,在掛月峰頂,因智源禪師曾藏佛舍利60顆、佛牙一具於塔內而得名。塔為唐睿宗延和元年(712),智源禪師所建。遼、明、清各代重修。塔呈八角,三層磚築,由台基、須彌座、塔身、相輪和塔剎構成,1985年重修。古佛舍利塔在天成寺西側,是盤山古塔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八角十三層,通高22.63米,塔身淡黃色。塔身正面有門,內置佛龕,側面有浮雕花窗。出檐為仿木磚雕斗拱,角上出密檐,掛有104個銅鐸,溝紋大磚砌築。

C. 有人在這個時間去過盤山么給點建議吧~~

是薊縣的盤山嗎,沒有什麼建議,山不是很高順著台階走就行了,山下有很多的農家院先談好價格在入住基本上可以包含1早2正,盤山還有電瓶車可以選擇

D. 盤山二日游功略的問題!謝謝!

盤山和黃崖關位於天津北部的薊縣境內,非常適合京、津、冀等省市遊客做短途旅遊。雖說我已在天津學習工作了好幾年,薊縣也去過,但可惜的是這兩個標志性的景點卻一直未能登臨。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我和女友去了趟薊縣,呆了兩天,總算彌補了這個缺憾。

10月3日早晨7點40,從天津漢沽坐長途汽車前往薊縣,途經寧河、寶坻,約100多公里。公路狹窄,車輛較多,上下客頻繁,走走停停,在路上消耗了大量時間。好在我們心情頗為愉快,再加上路兩邊是大片大片黃色的稻田,風景也蠻不錯的,就把它當做是薊縣之旅的一個小小前奏,所以也就沒覺得旅途時間特別漫長。

車到薊縣汽車站已經接近12點。和一位帶小孩的中年婦女一起乘坐去黃崖關的專線松花江,每人5元,約40分鍾到達。黃崖關位於下營鎮太平寨,在薊縣縣城正北方。進門是一座新建的八卦城,有迷宮、長壽園、博物館、碑林、名聯堂等景點,總體感覺一般。登上城樓,可以向西走,也可以向東走,東側山勢陡峭,長城伸展出很遠,據說有戚繼光塑像等景點,但遊人較少。我們選擇的是西路,這里地勢相對比較緩和。我們一路向上攀登,也不怎麼覺得累。站在長城上四處眺望,只見兩山夾峙,中間一河奔流(可惜河中無水),黃崖關虎踞於山谷之中,公路從身下蜿蜒而過。以關隘為界,向南是天津,向北是河北,此地實為南北交通之要沖,不愧有薊北雄關之美譽。這里還有一條土路可以上山,有很多遊客就是騎馬一路上來,不過路線不是很長,每人每騎20元。我們爬到最後一個敵樓,沒有再向上前進,因為明天還要去征服盤山,要保持充足的體力。從這里再往上走是一段天梯,路比較陡,據說頂峰有一座烽火台。我和女友或坐或站或緩步,悠然地欣賞著長城兩側的風光,此時還不是深秋,滿山的樹葉還未變紅、變黃,略略感覺有些遺憾。遙望東側山嶺上起伏跌宕的長城,宛如匍匐在崇山峻嶺間的一條巨龍,正仰天長嘯,做勢欲飛,讓人驚嘆不已。在古代科學技術十分落後的情況下,我們的祖先憑借著那些原始粗陋的工具就完成了如此浩大的工程,這是多麼偉大神奇的力量啊!它被列入「世界第八大奇跡」,應該說是當之無愧的!不過,萬里長城在中國歷史上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呢?我心中漸漸升騰起些許沉重的疑惑。自秦始皇修築長城開始,從魏晉南北朝,到宋朝,再到元朝、清朝,長城終未能抵禦住北方草原游牧部落對中原地區的侵襲,到了現在,反倒被一些人認為是中華民族保守封閉的象徵。可是,轉念再想,即使長城再堅固,如果守衛它的都是些腐敗透頂的官吏和士兵,它最終也不可避免地要垮掉。一個王朝從根本上腐朽了,那它即便有一個堅硬的外殼又有什麼用處呢,這樣就能挽救它土崩瓦解的命運嗎?!如此一想,心中不覺釋然。就這樣一個人漫無目的地思考著,太陽漸漸西斜,山風吹在身上感覺很冷了。黃崖關地處兩峰之間,正當風口,風力尤其大。漫步下了城牆,在停車場旁的國民飯店找了間住處,又要了兩個菜,打發了晚飯。這里到處都有農家樂旅館,有每人每天38元管三頓飯的。我們僅是住宿,吃飯自己解決,住的是雙人間,每人15元,還算干凈。飯後就在附近散步,這里到處都是賣山貨的,多而且便宜,注意侃價。後來又與旅遊商店的趙老闆閑聊,說起他曾經80天徒步長城的經歷,感覺民間也真是藏龍卧虎。天色漸晚,暮色四合,山裡黑得早,喧鬧了一天的黃崖關終於清凈下來了。這里沒有什麼娛樂,於是早早睡下,明天還要早起呢。

第一天花費——長途汽車車費:32元,景點專線車費:14元,黃崖關門票:80元,住宿:30元,晚飯:20元,其他:18元。共計:194元。

第二天6點起床,風很大,冷得已經和冬天一樣。吃過熱乎乎的早點,坐上一輛專線松花江去縣城。後來又上來三人,也是去盤山。讓司機直接拉我們到盤山,每人8元。盤山在薊縣縣城西部約12公里處,比到黃崖關要近得多。注意:中途經過石趣園停車場、第二停車場,不要讓司機停,因為這些停車場離盤山售票處還有很遠的路呢!一直到盤山「京東第一山」大牌樓處,下車,這里才是盤山的正式山門。門票每人40元,如果能夠湊成30人以上的團體,就可以優惠到36元。我們就是和別人湊在一起買的票。後來我在山上遇到了一個薊縣城裡的,他說他的團體票是每人20元,不知道怎麼回事。8點25,進入盤山山門,迎面是一塊「三盤暮雨」刻石。「三盤暮雨」乃是「津門十景」之一。由此而上,景點依次有入勝、元寶石、迎客松、天成寺、古舍利佛塔、神牛福地、逍遙游、萬松寺、摩天石、雲罩寺、定光佛舍利塔等。盤山景色以「五峰」、「八石」、「三盤」稱絕。主峰掛月峰海拔864.4米,周圍有自來峰、彌勒峰、紫蓋峰、舞劍峰、九華峰,唐代被稱為「東五台」。八石分別為懸空石、搖動石、晾甲石、將軍石、夾木石、天井石、蛤蟆石、蟒石。三盤勝景分別是上盤之松、中盤之石、下盤之水。可惜的是,自今春以來薊縣降水很少,我們未能看到山間溪水潺潺的景象,天成寺邊上的飛帛澗甚至連一滴水也沒有,感覺少了許多靈氣,這是最大的美中不足。過了萬松寺以後,一直到南天門牌樓處,大部分都是在山樑上行走,這里已沒有正式的石砌台階,只有穿行在嶙峋怪石中的土路。其實土路更好走,不用高抬腿,省勁多了。盤山最引人之處就在松與石,而奇松和怪石只有過了萬松寺才漸漸多起來,所以不要急著趕路,一定要在這里駐足慢慢欣賞體會。據說,11月初來盤山更好,因為那時滿山的樹葉都變得黃澄澄的,景色會更加絢麗。用了近4個小時,耗掉體內僅存的一絲力氣,到12點20我們終於一舉登上盤山極頂——掛月峰定光舍利佛塔。站在掛月峰之巔,自來峰鍾亭遙遙相望,天藍似海,白雲如縷,清風徐來,一望千里,四周山峰如花瓣,簇擁著中心的掛月主峰。人至此處,如登蓬萊幻境,心胸豁然開朗,大有羽化登仙、遺世歸去之感。下了佛塔,到近旁的雲罩寺,未見太多新奇之處。此時是中午1點半。為了趕時間,我們就不能順原路下山了,只能乘車從後山下去。向賣念珠的老大娘問了問路,自佛塔腳下翻過,沿石級走5分鍾,到後山停車場,這里吉普車很多。與一對廊坊三河的年輕戀人合乘一輛,50元。注意:吉普車司機漫天要價,100元、80元,實際上車費已經在吉普車的車門上註明了:單程50元!千萬不要上當,如果他們坑人,可以打監督電話,電話號碼就在車門上寫著呢。我就見到一位中年婦女被這些可惡的傢伙蒙騙了!一開始的路況很不好,都是土路,路上有很多突起的石頭,吉普車很顛簸,十分驚險。到了一半路程以後是盤山公路,平緩多了。看地圖上的介紹,知道沿途也有一些景點,如少林寺、古中盤塔林什麼的,但一個也沒看到,只見到幾個深藏於山溝溝里的村莊。路過神仙湖,湖裡幾乎沒什麼水,不過沙灘上有野營的遊客扎了好多花花綠綠的帳篷。吉普車終於回到了主幹道上,攔下一輛專線車去縣城。到汽車站買回天津的票,還是國營的正規,不超載,坐著也舒適。一路馳騁,用了近三個小時,終於在華燈初上之際回到了天津的家中。

第二天花費——景點專線車費:16元,盤山門票:72元,盤山地圖:4元,吉普車車費:25元,用餐:24元,回程長途汽車車費:32元,其他:22元。總計:195元。

薊縣二日游共計花費389元。

E. 盤山在哪個地方

盤山風景名勝區
盤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天津市薊縣西北15公里處,又因她雄踞北京之東,故有「京東第一山」之譽。山舊名無終、徐無、四正、盤龍。相傳東漢末年,無終名士田疇不受獻帝封賞、隱居於此,因此人稱田盤山,簡稱盤山。
盤山是燕山山脈南緣的一段,東西長20公里,南北寬10公里,雄偉多姿,景色幽古,久負盛名,曾入中國15大名山之列。遠在初唐時,太宗東征凱旋途中到此游賞,就曾贊口不絕。到明清兩代,這里建起寺廟72座、寶塔13座,行宮、樓台比比皆是,景況空前。清乾隆第一次巡遊盤山時贊嘆說:「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命人在山東部興建行宮「靜寄山莊」,此後又27次到此巡遊。但時至本世紀上半葉,由於戰亂破壞、年久失修,建築多不復存。近10餘年,這座名山得到了很好的整修和開發,再次成為令世人矚目的游覽勝地。
盤山景區面積106平方公里,有「五峰」、「八石」、「三盤」之勝,還有天成寺、萬松寺、雲罩寺、舍利塔等古代建築。五峰為掛月峰、紫蓋峰、自來峰、九華峰、舞劍峰,與山西五台山相呼應,號稱「東五台」。主峰掛月峰,海拔864米。五峰攢簇,引人入勝。
由西路登山,山勢呈上、中、下三盤之狀。三盤景緻各具特色,上盤松、中盤石、下盤水,人稱「三盤之勝」。
從蓮花嶺進山,轉過刻有「入勝」兩個巨字的大石,經過四正門徑、元寶石、迎客松,便到了下盤。下盤以秀水著稱,有水質凜冽甘美的涓涓泉、名曰滴水瀨的流瀑和被譽作「立沛甘露」的紅龍池。盤山第一大寺天成寺也建在這里,此寺始建於唐代,後經重修,現廟門匾額上的「天成寺」三字出自乾隆親手筆。寺仙正殿「江山一鑒閣」面澗背崖,雕梁畫棟,古樸雅緻。閣西有座8角13層淺黃色舍利塔,它結構精巧,風姿綽然。
繼續上行,過萬人悉,登歡喜嶺,即達中盤。中盤奇石嶙峋,或險或怪,千姿百態。「八石」中的懸空石、搖動石、天井石、將軍石等都在這里,搖動石是一塊狀似壽桃的巨石,但伸手一推它即晃動起來,令人叫絕。
登臨上盤,這里松木蒼翠,林翳蔽天,而且長勢怪異,有的似卧龍、飛鷹,有的像鳳翅、傘蓋,難怪有「上盤松」之說。攀上盤山頂峰掛月峰,真如刻在石壁上的杜甫名句,給人「一覽眾山小」的感受。峰上有座建於唐代的定光佛舍利塔,塔高12米,傳說每年除夕,塔上便有佛光閃射。
在盤山腳下的薊縣城內,有著名的千年古剎獨樂寺。據說安祿山叛唐,就是在此處誓師,他喜獨樂,故以「獨樂」二字名寺。寺內主體建築山門和觀音閣,為遼統和二年重修。觀音閣高23米,木質,集我國木結構建築之大成,是國內現存最早的木結構樓閣。閣內有一座高達16.27米的觀音菩薩像,是遼代泥塑藝術珍品,又是國內最大的觀音塑像。古老雄偉的獨樂寺與蒼翠雄奇的田盤山映成輝,使這一風景名勝區更加絢麗多彩

F. 盤山以什麼著稱

盤山古名徐無山。又名四正山、盤龍山。屬燕山山脈南部分支出系,中低山地貌,海拔高度一般在400~600米。主峰掛月峰,海拔高度864.4米。坡度一般大於35°,面積約20平方公里。盤山由於岩石組級垂直節理發育,具有典型「球狀風化」特點,故形成奇峰林立,怪石嵯峨的獨特景觀。土壤類型主要為粗骨性褐土,大於750米的山地局部為山地棕壤。植被類型為油松針葉林群落,油松、栓皮櫟混交林群落。盤山以山深谷邃、怪石奇松、清泉秀木、寺廟古塔著稱,被譽為「京東第一山」和中國十五名山之一。盤山風景諸多,其中以「三盤」、「五峰」、「八石」著稱。建國後,人民政府撥專款對盤山進行全面整修和建設,已建成入勝、天成寺、萬松寺、掛月峰4個景區30多個景點。1978年,天津市人民政府辟盤山為風景游覽區,1984年列為市級自然保護區,1990年評為「津門十景」之一。

三盤、五峰、八石 「三盤」,自來峰為上盤,上盤松勝,勁松蒼翠,蟠曲翳天;古中盤為中盤,中盤石勝,巨石嵯峨,千姿百態;晾甲石為下盤,下盤水勝,巨泉響澗,濺玉噴珠;「五峰」,掛月峰、自來峰、紫蓋峰、九華峰、舞劍峰。掛月峰,上銳下削,形似竹筍,峰巔有塔,名定光佛舍利塔,塔旁摩崖上鐫該有「去天五尺」,「一攬眾山小」等題記。掛月峰南有紫蓋峰,因峰形如傘蓋,故名。北有自來峰,為盤山第二高峰,海拔857米,又名北台,舊時峰上有黃龍祖師殿。東為九華峰,山峰陡峭如削,又名削玉峰、東台、蓮花峰。西側為舞劍峰,相傳唐將李靖曾在此舞劍,故名,又稱西台,上有石刻「李從簡曾游李靖舞劍台」10個字,字徑5寸。此五峰號稱「東五台」。「八石」,多為花崗岩「球狀風化」的巨大石塊,據外形予以命名。其中著名的有懸空石、搖動石、晾甲石、將軍石、夾木石、天井石、蛤蟆石、蟒石,俗稱「八石」。由「三盤」、「五峰」、「八石」等組成的奇麗景色,形成「山秀石多怪,林深路轉奇,三盤無限意,幽絕少人知」的人間仙境。

天成寺、雲罩寺、萬松寺 自魏武帝曹操始,歷代皇帝在盤山辟山建寺,大興土木,修寺廟塔院160多處,最著名的佛寺廟宇有72座,玲瓏寶塔13座。其中大部或年久失修逐廢,或在抗日戰爭中被毀,只存舊基。天成寺,又名福善寺、天成法界。在翠屏峰南,俯瞰林壑,天成圖畫,故名。始建於唐,遼、明、清擴建重修。主要建築有大殿、配殿、三間殿、江山一覽閣等。日侵華時期被燒毀,1978年重建,正殿東側配殿前立清乾隆帝御制《游盤山記》碑,新建40多米長的畫廊。雲罩寺,地鄰盤山絕頂,海拔達800多米,是盤山地勢最高的廟宇。因位鄰巔峰,雲掩霧罩而得名。曾被清乾隆帝譽為「殊勝」。建於唐代,毀於近代戰亂,1992年8月重建,對外開放。雲罩寺由五開間大殿,三開間配殿,藏經殿及山門、平台等建築組成。主殿有3尊通高4米的金身千葉寶蓮佛,四壁有千佛龕等。位於此處可觀雲海,望日出,聽松濤,撞古鍾,其鍾擊之時,聲聞於天波震三縣。雲罩寺東倚盤山絕頂掛月峰。掛月峰上矗立的定光佛舍利塔,其奇險之狀與雲罩寺相映生輝。萬松寺,是盤山最大的寺廟。清以前稱李靖庵,因唐初名將李靖曾居於此,故名。始建年代不詳,明萬曆年間重修。萬曆四年(1576),普照禪師來此住持。明神宗為寫「清心」二字。清初改稱衛公庵。因寺周圍有大片古松,故康熙帝賜額稱「萬松寺」,又為正殿書「樂天真」匾。乾隆帝為殿檐題「慈育萬物」額。日本侵華時,該寺毀於戰火,現僅存佛殿石基和《重修李靖庵碑》。

靜寄山莊 又名盤山行宮,在盤山南麓,佔地約40公頃,清乾隆九年(1744)動工,十九年(1754)竣工。山莊圍牆石灰石塊砌成,周長7.6公里。山莊由前宮、中宮、後宮、石佛閣、步雲樓、捉雲亭以及外八景、內八景、新六景組成。內八景有靜寄山莊、太古雲嵐、層岩飛翠、清虛玉宇、鏡園常照、眾音松吹、四面芙蓉、貞觀遺蹤。新六景有半天樓、池上居、農樂軒、雨花室、會然閣、小普陀。1926年,胡景翼部為籌集軍餉,伐松拆屋,靜寄山莊遭嚴重破壞。抗日戰爭時期,又遭日軍掃盪,山莊被夷為一片瓦礫。1966年,石佛殿三尊佛像及乾隆御書碑被砸毀,現僅存建築基址和六、七里宮牆。

石刻、碑刻、古樹 歷代皇帝及文人墨客游山逛景,在盤山鐫刻題記,渲集其秀麗。佛像石刻有千像寺周圍崖壁上,鐫刻站佛、坐佛數百尊。寺後搖動石淺刻如來佛像。此外,靜寄山莊、土方寺、古中盤亦有佛雕,書法石刻。靜寄山莊以及天成寺、萬松寺等寺廟中著名書法石刻不下60處。碑刻有千像寺前遼統和五年立《千像佑唐寺創建講堂碑》,碑高9尺,寬3尺,正面銘文1600多字,記錄盤山勝景和建寺經過。其他碑刻24通。古樹有天成寺內樹齡800年的兩株雌性銀杏樹,古舍利塔前千年古柏,入勝口至天成寺路上的迎客松,樹齡800年。

G. 盤山導游詞

旅客朋友們大家好,首先代表××旅行社歡迎大家到來天津,我是大家此行的導游,我叫××,大家叫我小×就行了,在我旁邊的是咱們司機×師傅,×師傅有多年得的駕齡而且對路況非常熟悉,一定可以讓大家覺得既舒適又安全!大家如果在旅途中遇到什麼困難,一定要告訴我,我會竭誠為大家服務,也希望大家可以配合我們的工作,讓我們共度一個美好的旅程!預祝大家旅途愉快,能夠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我們今天將要游覽的是盤山,它坐落在北京正東90公里的燕山南麓,處於京、津、唐、承四角交匯地帶。盤山古時候稱為盤龍山、四正山、無終山那麼盤山的名稱又是怎麼來的呢?東漢末年,曹操親統十萬大軍北伐烏桓,大軍行至無終國境內,正值盛夏,天降大雨,道路泥濘,烏桓軍隊佔領要道,小小的無終國一時又無法籌集十萬大軍的糧草。當曹操進退兩難之時,隱居無終山的田疇聞訊趕來軍中獻計使曹操大獲全勝。後人為紀念田疇,將無終山改成為田盤山,後簡稱盤山(好像和田疇沒什麼關系了,哈哈)。
盤山素以「京東第一山」著稱於世,有「五峰」、「八石」「三盤」之勝跡。主峰掛月峰,海拔864.4米,前擁紫蓋峰,後依自來峰,東連九華峰,西傍舞劍峰。同時它尤以上盤松勝,中盤石勝,下盤水勝而著稱,合稱「三盤勝境」,並素有「步步有景,景景有典」的盛譽,乾隆皇帝曾多次游覽盤山,並寫下「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的千古名句。
聽了以上的介紹,相信大家對盤山已經有了個大概的了解了,那麼盤山到底怎麼樣呢?還是請各位親自游覽後再做評價吧。我們已經來到了景點的停車場了,請大家記住我們的車是白色的大金龍,車牌是津A1234,車子停在停車場的左邊,我們下午1點還在車上集合,貴重的物品請隨身帶好,大家請隨我下車。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游覽區入口處,這里有一坐高大的三孔牌坊,正面為愛新覺羅.溥佐題額:「京東第一山」,背面為范潤華題額:「層巒疊翠」。現在咱們往裡走,過了這座黃瓦紅牆的三孔山門,迎面的巨石上,有「三盤暮雨」四個大字,是原天津市副市長毛昌五所書。「三盤暮雨」是盤山獨特景觀,位列「津門十景」之一。「三盤」說的是盤山的「三盤勝景」,「暮雨」是傍晚的雲氣。
迎面這塊巨石當空而立,上面鐫刻「入勝」兩個大字,字徑五尺,遒勁有力,是出自清末軍機大臣文華殿大學士榮祿的手筆,入勝,意思是說我們已經開始進入勝境了。
繼續前行,這里有兩行摩崖刻字。一行是「四正門徑」,盤山又叫四正山,意思是此乃通過盤山的大門。另一行是「鳴騶入谷」,鳴騶,是指豪門的車馬聲.離這不遠還有一塊巨石,是什麼呢?咱們過去看看就知道了,這就是有名的元寶石了,由於上寬下窄,形似元寶而得名,上面還有幾行正揩大字:「此地有崇山峻嶺怪石奇松」。
迎面這株千年古松,干圍八尺,高足三丈,這就是盤山迎客松。千百年來,迎來了多少帝王將相,豪門貴族,善男信女,文人墨客來此觀景休息,吟詩作賦,贊美盤山。

H. 盤山的三盤暮雨、寺廟大約有著多少年的歷史

現存檔山寺院遺跡為明宣德二年(1427年)九月欽差鎮守天城太監傅公重修,並奉敕賜名:「顯化寺」。距今也有近600年的歷史了。

I. 天津哪裡適合放假和朋友玩

1

盤山風景區——天津的「三盤暮雨」

景色以「三盤」、「五峰」、「八石」最為有名,山上空氣清新,景色宜人。既是風景佳境,又是佛教聖地,佛塔、僧骨塔達百餘座,成了人們游覽的名勝古跡。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