漣源景色
⑴ 漣源風光帶的作文
我的家鄉是著名的風箏之都----濰坊,又稱「鳶都」,是一個景色優美、物產豐富、人傑地靈的好地方。
每年的 4月20日一年一度風箏盛會就會在我的家鄉如期進行,來自世界各地的風箏愛好者和選手在這里匯聚一堂,這時的風箏都張燈結綵、敲鑼打鼓,到處都呈現出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色。當年的濰縣縣令鄭板橋曾留有「紙花如雪滿天飛,嬌女鞦韆打四圍。五色羅裙風擺動,好將蝴蝶斗春歸。」濰坊風箏的起源地是楊家埠,那裡可謂是藏龍卧虎。爸爸曾帶我參觀過製作風箏的過程,別小看了這風箏的製作過程,它可一點也馬虎不得,從竹條的剖制、烤制到絹紙的裱糊、繪畫,都需要精工細作。每完成一件作品,都要經過試飛成功才能算是最後完工。然後就被銷往世界各地。
濰坊還有一條著名的母親河----白浪河。它和黃河一樣哺育了我們,古人曾用「百帆盪漾波浪翻,一河清乳潤兩岸。」來贊頌它的豐功偉績和美麗。不知幾時起,白浪河裡污水橫流,臭氣熏天,沒有了往日的風采。最近幾年,市政府對白浪河進行了整治,重現了白浪河的美麗和清澈
濰坊還有一處古跡「十笏園」,這個園子建於明朝,風格像蘇州園林。書中曾這樣記載十笏園的風景「拾級而上『山徑崎嶇,怪石嶙峋,山間雜植松柏草木,四時長青,經冬不凋。」以此可見十笏園風景的獨特。
與風箏齊名的特產就是濰坊的蘿卜,「吃蘿卜喝茶,氣的大夫滿街爬。」這只是說明吃蘿卜的好處。但濰坊蘿卜的與眾不同主要是它的口感,清脆可口,絲絲的甜,微微的辣。民間流傳「煙台蘋果萊陽梨不及濰坊的蘿卜皮。」這足以說明濰坊蘿卜的美味可口。
我愛我的家鄉,愛這個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相信每一個濰坊人都為會為自己的家鄉感到自豪的。
⑵ 婁底漣源龍山景色怎麼樣爬到山頂需要多久
主要爬山,在婁底算高的,山路比較狹窄,山頂雲霧繚繞有一座小廟PS真的很小~具體爬多久不太記得了,還是幾年前爬過,三小時?有馬租,可以騎上去,山腳有野味飯店
⑶ 從漣源火車站到湄江風景區座什麼車
下火車直接打的到汽車站再找到湄江的班車就行了 如果再有點錢直接打的到湄江風景區也就幾十元錢
⑷ 漣源漣水風光帶作文
我的故鄉有一復條江,也就是制湘江。而在湘江旁建立著一個著沿江風光帶。那裡有著非常美麗的地方,像杜浦江閣、人文雕像、庭院、小空地……都很美麗。然而沿江風光帶的早、中、晚時的景色各有不同。
早晨,露水還沒有消失,到處露水閃耀。涼爽的風吹來吹去,鳥兒們在樹上唱著歡快的歌兒,好像在說「早晨了,起來了,快快起來。」老人們在沿江風光帶打太極、跳健康操、舞扇、舞劍、散步、打球……。一陣陣音樂在沿江風光帶響了起來。太陽出來了,露水消失了。樹葉閃爍著陽光,綠色的葉子有了一點兒陽光。
中午,人們坐在亭子下下著象棋、五子棋……到處都聽到棋子碰撞的聲音。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到處響著。還有人打著陀螺(包括我在內)。陀螺飛快的轉著不時有一陣風吹來,給人們帶來涼爽。風吹著江面,使長江的浪起得跟大了。江水翻滾著,陽光在水面上跳躍,湘江開始熱烈了。翻滾著、呼嘯著、奔騰流去。不是還有一艘艘船隻行駛往來,十分忙碌。運沙船、大輪船……
下午來了,夕陽斜照在江面上。這時正是最好游泳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