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山景色描寫
① 作文 驪山紅梅園,描寫紅梅的作文
紅梅
它,來不懼怕源寒風呼嘯;它,在寒風里盛開;它,為雪白的大地或枯黃的大地添加了一絲色彩;它,在寒風的吹拂下綻開這笑臉。它就是梅花,它不僅是花中四君子之一,還是歲寒三友之一。我,不僅喜歡它的美,還喜歡它那高尚的品格及風韻。
梅花是淡紅淡紅的,有好幾層花瓣,襯著金黃色的花蕊,非常好看。樹枝上還有一個花骨朵呢!春風吹來,送來陣陣清香。花兒好像在向我點頭微笑。去年去看梅花時,滿山梅樹連成一片,遠遠望去,真像粉紅色的雲彩。
梅花那種疏影橫斜的風韻,清雅宜人的幽香,也是其它話所不及的。梅花有個特點,愈是老乾枯枝,與顯得蒼勁挺秀,生意盎然。梅花的香,濃而不艷,冷而不淡。
每當梅花那黃色和暗紫色的花瓣向人們綻開笑臉,一簇簇的花朵在寒風中搖曳,散發出陣陣清香時,就令人心曠神怡。「梅花香自苦寒來」,吹拂梅花的不是輕柔如柳的春風,而是的寒風凜冽刺骨的寒風;滋潤它的不是清涼柔和的雨水,而是寒冰冷雪;照耀它的不是暖和的陽光,而是嚴冬里的一縷殘陽,梅花經過與嚴寒風雪作斗爭才綻開美麗的花朵。
我贊美梅花,贊美它那頑強的生命力,更贊美我們現實生活中像梅花那樣勇於斗爭的人。
② 寫驪山作文(片段)近景和遠景
作為一個陝西人,沒有去遊玩陝西有名的驪山,是件慚愧的事。而5月3日,在父母的陪同下,我終如願以嘗的登上了驪山,盡情游覽了一番。周、秦、漢、隋、唐王朝均在此建宮。白居易曾寫下膾炙人口的詩篇《長恨歌》「……春寒賜浴花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我們一行三人來到山腳下。遠看,霧散雲凈,青山秀麗。一座座屏風般的山上,塗抹著胭脂般的彩霞。山巒起伏,那富於色彩的連綿不斷的山巒,像孔雀開屏,艷麗迷人。只見山路曲折,如一條帶子飄落而下,遊人似一個個小白點,零零星星地撒在帶子上,緩緩地向前移動。向上一看,乳白色的雲紗飄浮山腰,像仙女在輕輕起舞。但見驛路蜿蜒。古木蒼翠,松柏夾道,路旁開著的野花,萬紫千紅,各具特色。路兩旁還有交通工具和武器,隨時映入你的眼簾。山,綠寶石般的山,猶如一隻卧虎;林木蒼天的樹木,宛如一支龐大的樂隊,在「風」的指揮下,奏出了那「嘩啦啦」的山林交響曲。
再向上走,便是日月亭。我們順著王母宮走去。一路上,蝴蝶翩翩起舞,好像在給我們引路。一會兒,山巒又像一匹匹巨獸。此時,你會自豪的想到,我國不愧為世界文明古國,她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勤勞而又心靈手巧的炎黃子孫。
我正喘息不定,忽然聽爸爸說:「登高望遠呀!」我抬頭一看。山峰直上直下,幾乎九十度。在我前面的爸爸像在我頭頂上,再回頭看看媽媽,像在我腳底下。說真的,當時既有些害怕,又有些累,真想返回去。
爸爸走來,看我不動,像看透了我的心思,便說:「琪琪,爬呀!爬驪山可不能怕累,更不能半途而廢。過了那個小亭子再走幾步,就是烽火台。」說著便一步一步往上走。不知是爸爸的話啟發了我,還是爸爸的行動給了我力量,此時,我早已把怕和累拋在腦後。我一步步地爬著。忽然,媽媽喊到:「到了,到了。」我停住腳步,可不是,真到了。
「烽火台」三個大字,映入眼簾。裡面美極了,配色協調,鮮艷奪目,莊重大方。我急切的跨進去。啊!頓時風雲過足下,卻疑身世出人間。
放眼望去,花清池蔚藍的湖水清澈極了。陽光撒滿湖面,波光粼粼,涼爽的春風徐徐吹來,令人心曠神怡。
下了驪山,來到花清池。水,碧綠的天池水,只見一群渾身發亮的魚兒你擠我我擠你,好像竭力爭搶什麼,又像在一起竊竊私語。穿行在花清池中,見一簇簇鮮花就像女媧練石的五彩岩石,像蓬萊仙閣的七色霞光……赤、橙、黃、綠、青、藍、紫,織成世間美麗無比的大花毯。
游雲霧中的驪山,會得到美的享受,這次真算是真得感覺了雲霧中的驪山啊!
當我再一次回首觀望,我深深的對祖國大地說:「祖國,我愛你!」
③ 西安景點排名前十的有哪些
西安是我們中國的四大古都之一,歷史上有十多個朝代在這里建都,在加上歷朝歷代發生在西安的戰爭不多,以及西安人對文物保護比較到位。因此西安的名勝古跡以及旅遊資源是非常豐富的,而且這兩年西安在網路上走紅,因此來到西安旅遊的遊客非常多。那這時候最大的問題就出來了,在西安旅遊應該去看什麼呢?什麼是值得大家買票去參觀的呢?為此我們今天就給大家介紹,西安排名前十的景點。
當然這個排名並非是絕對的,旅遊主要還是看你個人的興趣和心態,你自己喜歡什麼就去看什麼,並不是聽別人說哪裡好玩自己就去哪裡,總而言之旅遊還是需要有一定主見的。
④ 寫驪山的作文100字數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驪宮高處入青專雲,仙樂飄飄處處間。屬」
這是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所寫的《長恨歌》的詩句,描寫到驪山的風光。優美的詩句把我引入到風光秀麗的驪山之中。
驪山位於西安東方,距西安有二十多公里。那裡樹木蒼郁,遠遠望去好似一匹驪馬,驪山因此而得名。
山腳下,有風景優美的華清池,碧波盪漾。鬱郁蔥蔥的樹林中鑲嵌著造型優美的亭台樓閣。有楊貴妃「溫泉水滑洗凝脂」的「貴妃池」。驪山的半山腰,有「捉蔣亭」。那是「西安事變」時,張學良和楊虎城將軍捉住蔣介石的地方。驪山東有秦始皇陵和兵馬俑坑,一號坑已經建起了規模宏大的兵馬俑博物館。兵馬俑雕塑精美,造型生動,。有將軍俑、士兵俑,有跪著的,有站著的,他們的著裝、頭式各不相同。他們一列列,一排排,陣容整齊,威武雄壯。因此而名揚中外,被列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
驪山,是我游過最優美的地方,我愛我們祖國壯麗山河的風光。
⑤ 描寫溫泉的詩句
三步一小湯,五步一大湯。 神女歿幽境,湯池流大川;地底爍朱火,沙傍放素煙。沸珠躍明月,皎鏡含空天;濯濯氣靖此,曦發弄潺潺。
⑥ 寫驪山的作文400字要從多角度寫
驪山一日游
驪山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一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勝地,華清池就坐落於它的腳下回。用我的話來說,驪答山不僅有著震驚世界的「西安事變」,還有著長安八景中的「驪山晚照」這道風景線。
我們坐著爸爸開的小車,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行駛,隨處可見果實累累的石榴樹。那又大又紅的石榴給人一種十分眼饞的感覺,讓你立刻饞涎欲滴。
車子大約行駛了四公里後,坡突然變陡了。爸爸加大了油門,猛打方向盤,費盡了全身的力量也不能使車上坡。算了算了,我們步行上山吧!
剛開始我們走的還是行車道,大約兩公里後,我們來到了一個大廣場,接下來的路程就是台階了。
我們走呀走,還不到山頂,這令我又累又急。因為我是被爸爸硬拽著往上爬的。
爬了大約有半個小時,我們終於到達了山頂。那兒有烽火台,是古代專門用來打仗的。遠遠望去,烽火台好像是一個國際象棋的棋子「車」,穩立在棋盤上。這彷彿是一個巨人把它放在這里,然後又將它修正了一樣。
上了烽火台台頂,四處望去,整個臨潼盡收眼底,這可以看出臨潼這幾年發生的滄桑巨變。
⑦ 過華清宮 通過描述什麼諷刺了什麼
過華清宮
杜 牧
一
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二
新豐綠樹起黃埃, 數騎漁陽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 舞破中原始下來。
【注釋】
①華清宮:故址在今陝西臨潼縣驪山,是唐明皇與楊貴妃游樂之地。
【作者】
字牧之,排行十三,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祖居長安南郊樊川,因稱杜樊川。工詩、賦、古文。詩學杜甫而有獨創,骨氣豪宕,風神俊朗,尤擅七律七絕,為晚唐大家。與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有《樊川文集》,《全唐詩》存詩八卷。
此詩以「一騎紅塵」與「妃子笑」之間的戲劇性沖突為中心組織全詩,構思、布局之妙,令人嘆服。請簡要說說你對這一句的理解。
【品評】
首句「長安回望」四字極為重要。長安是當時的京城,明皇應在京城日理萬機,妃子自應留在京城,因而飛送荔枝者直奔長安,而皇帝、貴妃卻在驪山行樂!這就出現了「長安回望綉成堆」的鏡頭。唐明皇時,驪山遍植花木如綿綉,故稱綉嶺。用「綉成堆」寫「一騎」遙望中的驪山總貌,很傳神。次句承 「綉成堆」 寫驪山華清宮的建築群。這時候,「一騎」已近驪山,望見「山頂千門次第開」;山上人也早已望見「紅塵」飛揚,「一騎」將到,因而將「山頂千門」次第打開。緊接著,便出現了「一騎紅塵妃子笑」的戲劇性場景。一方面,是以捲起「紅塵」的高速日夜賓士,送來荔枝的「一騎」,揮汗如雨,苦不堪言;另一方面,則是得到新鮮荔枝的貴妃,嫣然一笑,樂不可支。兩相對照,蘊含著對驕奢淫逸生活的無言譴責。前三句詩根本不提荔枝,壓根兒不知道為什麼要從長安回望驪山,不知道「山頂千門」為什麼要一重接一重地打開,更不知道「一騎紅塵」是干什麼的、「妃子」為什麼要「笑」,給讀者留下一連患懸念。最後一句,應該是解釋懸念了,可又出人意料地用了一個否定句:「無人知是荔枝來。」的確,卷風揚塵,「一騎」急馳華清宮千門,從山下到山頂一重重為他敞開,誰都會認為那是飛送關於軍國大事的緊急情報,怎能設想那是為貴妃送荔枝!「無人知」三字畫龍點睛,蘊含深廣,把全詩的思想境界提升到驚人的高度。
周幽王的烽火台也在驪山頂上。作者讓楊貴妃在驪山「山頂」望見「一騎紅塵」,並且特意用「妃子笑」三字,是有意使讀者產生聯想,想起「褒妃一笑傾周」的歷史教訓的。
《過華清宮》【賞析】
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注釋:
華清宮:故址在陝西臨潼縣驪山上,是唐玄宗、楊貴妃的游樂之地。回望:回頭遠望。綉成堆:形容驪山突兀而奇秀的景色。千門:華清宮的宮門。次第:一個接一個地。一騎(jì):一人一馬的合稱。紅塵:指策馬疾馳時飛揚起來的塵土。妃子:指揚貴妃。
【賞析】
杜牧,晚唐著名詩人,與同時代的李商隱齊名,並稱為「小李杜」。杜牧擅長創作詠史絕句。《過華清宮》便是他膾炙人口的代表作之一。《過華清宮》同題作品共有三首,這是其中的第一首。
這首詩選取為貴妃飛騎送荔枝這一件事,形象地揭露了統治者為滿足一己口腹之慾,竟不惜興師動眾,勞民傷財,有力地鞭撻了唐玄宗與揚貴妃的驕奢淫侈。詩歌前兩句為背景鋪墊,後兩句推出描寫的主體,提示詩歌主旨。「一騎紅塵」和「妃子笑」兩個具體形象的並列推出,啟人思索,留有懸念。「無人知」雖三字,卻發人深省,耐人尋味。
⑧ 描寫「驪山」的詩句有哪些
1.《驪山》抄
聞說先皇醉碧桃,日襲華浮動鬱金袍。
風隨玉輦笙歌迥,雲卷珠簾劍佩高。
鳳駕北歸山寂寂,龍旟西幸水滔滔。
貴妃沒後巡遊少,瓦落宮牆見野蒿。
2.羅鄴(唐代)《驪山》
風搖岩桂露聞香,白鹿驚時出繞牆。
不向驪山鎖宮殿,可知仙去是明皇。
3.杜甫(唐代)《驪山》
驪山絕望幸,花萼罷登臨。
地下無朝燭,人間有賜金。
鼎湖龍去遠,銀海雁飛深。
萬歲蓬萊日,長懸舊羽林。
4.杜甫(唐代)《驪山》
驪山絕望幸,花萼罷登臨。
地下無朝燭,人間有賜金。
鼎湖龍去遠,銀海雁飛深。
萬歲蓬萊日,長懸舊羽林。
5.王安石(宋代)《驪山》
六籍燃除士不磨,驪山如此盜兵何。
五陵珠玉歸人世,卻為詩書發冢多。
⑨ 描寫紅牆綠瓦的詩句
1、《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宋代:陳克
綠蕪牆繞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階飛,烘簾自在垂。玉鉤雙語燕,寶甃楊花轉。幾處簸錢聲,綠窗春睡輕。
白話譯文:
綠草叢生的圍牆,環繞著長滿青苔的庭院。庭院中日色融融芭蕉葉兒卷。蝴蝶在台階上翩翩起飛,帷簾在微風里自在飄垂。
白玉的簾鉤上一雙燕兒低語呢喃,井垣的四周楊花柳絮飄旋飛轉。幾處傳出簸錢為戲的嬉鬧聲,綠窗里正做著淡淡的春夢。
2、《烏夜啼·離恨遠縈楊柳》金朝:劉迎
離恨遠縈楊柳,夢魂長繞梨花。青衫記得章台月,歸路玉鞭斜。翠鏡啼痕印袖,紅牆醉墨籠紗。相逢不盡平生事,春思入琵琶。
白話譯文:
離恨啊常常縈繞在分手的楊柳前,夢魂啊總是忘不了美人庭院中那雪白的梨花,記得自己官微職冷時身穿青衫妓院中曾得到她的賞識,一直玩到月色西斜才跨馬沿著歸路返家。
美人啊常常在翠鏡中照著自己憔悴的顏容,兩袖上沾滿了相思啼哭的淚花,當年醉後舞墨題詩紅牆之上,美女仿效前人在題詩的壁上籠上碧紗。今日重新相逢說不盡平生心事,無限情思全都凝聚在傳情的琵琶。
3、《綺懷》清代:黃景仁
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牆入望遙。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纏綿思盡抽殘繭,宛轉心傷剝後蕉。三五年時三五月,可憐杯酒不曾消。
白話譯文:
我多少次坐在花下吹簫,銀河紅牆對我來說是那樣的遙遠。眼前的星辰已不是昨夜的星辰,我為了誰在風露中佇立了整整一夜呢?
纏綿的情思已盡如抽絲的蠶繭,宛轉的心已經像被剝的芭蕉。回想起她十五歲時在那月圓之夜的情景,可嘆我手中的這杯酒竟已無法消除心中的憂愁。
4、《臨江仙·過眼韶華何處也》近現代:王國維
過眼韶華何處也?蕭蕭又是秋聲。極天衰草暮雲平。斜陽漏處,一塔枕孤城。獨立荒寒誰語,驀回頭、宮闕崢嶸。紅牆隔霧未分明。依依殘照,獨擁最高層。
白話譯文:
轉眼之間青春年華就已經流失,落葉蕭蕭寓意著秋天地來臨。天邊的草已經枯黃了,連著天邊的雲。夕陽西下,陽光從縫隙中照入,拉長的塔影斜靠在遠方的城樓上。
自己孤獨地站在荒郊寒風中,有話卻不知道該對何人說,猛然回首,遠方的皇宮峻立著。紅色的宮牆在迷霧中看不清楚了,站在落日余暉中,看不清這一切,只緣身在高處。
5、《代應》唐代:李商隱
本來銀漢是紅牆,隔得盧家白玉堂。誰與王昌報消息,盡知三十六鴛鴦。
白話譯文:
本應像牛郎織女一樣相隔銀河,而我與王昌只隔了一座紅牆,紅牆將他與富貴人家盧家相隔開來。誰來告訴他消息,讓他知道我一直在思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