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風景文寫法

風景文寫法

發布時間: 2020-12-14 13:35:44

『壹』 寫一篇小短文,風景的,怎麼寫

荷花抄可以嗎?原創,寫的是唐山南湖的
煙雨朦朧,我一人獨游湖畔,湖水悠然清雅,沿著岸而上,一大片荷花便映入眼簾,搖曳生姿,含笑佇立,嬌羞欲語,嫩蕊凝珠,盈盈欲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美的不可方物。荷葉挨挨擠擠地,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又像一件件亭亭舞女的舞裙。荷花便從這層層荷葉中冒出來,潔白如玉。有的裊裊地綻放著,有的含羞欲放,有的像一位芭蕾舞者,優雅的舒展著身姿。有的像一個不施粉黛,婀娜多姿的少女,亭亭玉立,楚楚動人。有的像一位風姿綽約的仙子在翩翩起舞。真是應了那「接天蓮葉無窮碧,迎日荷花別樣紅」。再細看,一朵朵荷花上的花瓣像一個個小娃娃似的圍在一起,花瓣尖上的顏色比較淺,粉粉的,還稍稍帶了點雪白的顏色;下在開的花瓣根部是淡黃色的,荷花的花蕊是金黃色,好像金黃的小臉在迎著我笑。有的只開了一半,一些花瓣散下去,另一些簇擁在花蕊旁,猶如一位衣衫未整的美人;那些全開了的,像一個個穿著潔白素凈的衣服的姑娘在翩翩起舞;還有些,花瓣都掉光了,露出碧綠碧綠的蓮蓬,蓮子上面的小孔,似乎是一張張小嘴巴,正放開喉嚨大喊著:「我成熟了,快來摘啊!」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醒人頭腦。

『貳』 描寫景色的優美文段

愛在秋天
最富有詩意的季節莫過於秋季了,多少文人墨客為秋季寫了一曲曲的贊歌,他們極力渲染秋的美景,毫不吝惜筆墨,可見,秋是多麼的迷人了。
秋最會分配自己的感情,無論走到那裡,都會使人感受到它的愛撫。秋最會挑選禮物,它送給每一個人的禮物都各具特色,又用最美麗的愛裝飾起來。
秋是那樣可愛,使人無法不為之心動,我禁不住秋的召喚,去收集那無處不在的愛意。
秋天的愛在田野里,看!
一片片金燦燦的顏色,滿樹沉甸甸的果實都是秋的饋贈。秋是慷慨的、無私的,然而它只對勤勞的人慷慨無私,它的禮物是對他們的回報。那遍地的金黃使我想起了春天的迎春花,人們喜愛迎春花的金黃充滿了成熟的魅力。
明朗的顏色映入人們的眼中,又化作了濃濃的笑意掛滿眉梢,布滿眼底。我虔誠地捧起一片金黃,把它放在心底。
秋天的愛在深遠的天空中。抬頭仰望,滿眼都是鮮潤的蔚藍色。偶而,幾片輕柔的浮雲在眼前悠然的飄動,像小船輕輕地劃過。我突然覺得,不是我在仰望天空,是天空包容著我,用它那寬廣的胸襟包容著我。此時,我彷彿脫離了自我,完全沉醉在它溫柔的懷抱中了。
秋天的愛在怒放的花朵上。那出類拔萃的花朵是菊花。菊花,它既不嬌艷也不華貴。但它非凡的氣質、傲然的姿態吸引著每個人。在它面前,你會想到「高傲」這個詞。是的,它們是高傲的,它們也並沒有掩飾傲氣,也沒有故作姿態,只是憑著自己的錚錚鐵骨昂首挺立,驕傲地、坦然地承受人們的目光。我們應該感謝秋天給予我們的厚愛,在百花凋落時,在嚴寒到來前,帶給我們如此強烈的生命的活力,這該是給我們最好的贈品了。
秋天的愛在秋風落葉里。秋風落葉是秋天最不可缺少的點綴;有了它們,才能叫完整的秋天。
難怪秋天最深沉的愛總是灑落在葉隨風飄、風伴葉舞的時刻,它是屬於我們每一個人的,我們可以在一個迷人的傍晚,盡情地欣賞落葉的舞姿,靜靜地傾聽秋風的低唱,任它們牽動著心底那一縷縷柔情。
有人說秋風無情,也許是因為它搖落了枯葉,吹散了溫暖。然而,秋風真的無情嗎?我認為它「道是無情卻有情」。當一絲絲秋風吹過,便帶來了秋的消息。它展開笑顏,輕輕地拂去了夏日的煩躁,它翩翩起舞,托著落葉奔向大地……
秋天,創造了無數神奇的禮物,它給予我們深厚的愛意。漸漸地,秋天離我們遠去了。
我等待著,期望著它的重新來到,因為———愛在秋天……

『叄』 《桂林山水》模仿文中水和山的寫法用一段話寫一寫你瀏覽過的景物。

《桂林山水》教學資料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水:靜、清、綠山:奇、秀、險),以優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桂林風景的喜愛之情。
文中的插圖基本反映了課文中描寫的桂林山水的特點。
作者以詩一般的語言,帶著讀者觀賞了風景秀麗的桂林山水。
課文從「桂林山水甲天下」講起,既概括說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國名勝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的緣由。同時引起了我們對桂林山水的嚮往。然後,用對比的方法描述了灕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點。最後,把桂林的山和水聯系起來,作為一個完美的整體,展現在讀者面前。
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以激情的贊嘆引出了灕江水的特點:靜、清、綠。在點出特點之後,又具體描寫了灕江的水怎樣靜、怎樣清、怎樣綠。這種以贊嘆的語氣寫實,讓讀者和作者一樣,猶如親臨灕江,盪舟觀賞這一美景。接著,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以同樣的筆法,描寫了桂林山的特點:奇、險、秀。文中二、三自然段以抒情的語言寫實,並運用排比、比喻的手法讓讀者切實地感受到灕江的水美,桂林的山美,《桂林山水》這篇課文的語言更美!文章第四自然段,綜合觀賞印象。山水相映,雲霧迷濛,綠樹紅花、竹筏小舟點綴其間,構成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是全文的總結,和開頭「桂林山水甲天下」首尾呼應。
本課較難理解的是最後一段的「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一句。這句話的意思是:遊船航行在碧綠的河水上,船上的遊人就像在一幅美麗的畫卷中游覽。
教學建議:
一、教學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感受灕江的水、桂林的山那種獨特的美。怎樣引導呢?
首先,要指導學生正確理解詞句的含義。如,「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我攀登過峰巒雄偉的泰山,游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兩句,是拿大海、西湖的水同灕江的水相比,拿泰山、香山和桂林的山相比。比的是什麼呢?比的是它們各自的特點。這兩句話的意思,不是說大海、西湖都不如灕江的水美,泰山、香山都不如桂林的山美,而是說,灕江的水既不同於大海,也不同於西湖;桂林的山既不同於泰山,也不同於香山,它們擁有的是一種獨具特色的美。
其次,要藉助各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感受詞句所描述的情境。如,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峰巒雄偉的泰山、紅葉似火的香山、無瑕的翡翠、拔地而起、奇峰羅列、翠綠的屏障、新生的竹筍、危峰兀立、怪石嶙峋,通過播放能形象地展示這些詞語的畫面,使學生如臨其境地領悟到:「這就是奇峰羅?」「這就是危峰兀立」。也可找一些圖片展示給學生。
第三,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一邊讀,一邊想像詞句所描述的情境。
二、指導學生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必須聯系全文的內容。「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意思是說奇、秀、險的桂林山圍繞著靜、清、綠的灕江水;而靜、清、綠的灕江水裡又倒映著奇、秀、險的桂林山。這里將桂林的山和水聯系起來,構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再加上空中雲霧迷濛,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就把這幅圖畫點綴得更美了。觀賞桂林山水,一般是從桂林市區到陽朔縣,這一段的航程約80公里,沿途所見,都是這樣的美景,所以說」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正是由於這樣,所以作者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來概括他觀賞桂林山水的整體感受。
三、這篇課文,寫的景是美的,描述美景的語言也是美的,而貫穿於美景、眉紋之中的是做准備祖國壯麗山河的美激盪起來的情感。因此,本課的教學應通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體會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要使學生聲情並茂地讀好課文,主要方法是引導學生多讀,並在讀的過程中想像課文所描述的情景,進而進入課文描述的情境之中,彷彿在跟隨作者游覽,一起觀賞桂林山水的美景。如果學生自己難以進入這種境界,教師要給以必要的指導,可展示畫面,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描繪文中展現的情境,誘導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調動他們的生活體驗,或用悠揚舒緩的音樂渲染情境,激發起學生心中的美感,還可通過教師入情入境的范讀,把學生帶入作者描繪的美景之中。
當學生已經體會到課文表達的感情,但由於缺乏一定的朗讀技巧而不能充分表達出來時,教師可抓住一些重點詞句,做一些必要的指點。比如,講灕江水、桂林山特點的幾個句子,如果把「真靜、真清、真綠、真奇、真秀、真險」等加以強調,就可以突出桂林山水的特點。
四、本課適合背誦。指導背誦應注意兩點:一是要引導學生先把課文讀熟,在學生基本讀熟的基礎上再提出背誦的要求,達到「熟讀成誦」。二是指點一下背誦的方法。根據本課的特點,應引導學生一邊想像一邊背誦,並注意第二、三自然段中結構相似的句子。
五、課後「思考•練習」第二題,目的在於引導學生把握課文主要內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並了解最後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指導學生完成這個練習,可先讓學生反復讀讀最後一段,然後聯系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具體說說「這樣的山」「這樣的水」指的是怎樣的山、怎樣的水,再說說「這樣的山」和「這樣的水」怎樣構成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
第三題的目的是讓學生表達自己學了本課後的感受。可以寫幾句話,也可以吟一首小詩,不拘形式,不論長短,寫一句可以,寫幾句也可以。教師可選寫得較有特色的讀給大家聽。
至於選做題,目的是給學有餘力的學生提供一次練筆的機會。可鼓勵學生做,但不作為統一要求。
六、本課生詞較多,大多數生詞,只要讓學生反復誦讀,並聯繫上下文去思考、體會,就可基本理解;個別詞語,可在引導學生查閱字典、詞典之後,稍作一些指點。下面的解釋僅供教師參考,一般不宜原封不動地講給學生。
拔地而起——拔:超出、高出。課文指桂林的山,彷彿突然從地面冒出來似的。一般的山脈都是從地面逐漸高上去,而且連綿不斷,桂林的一座座山互不相連,都是平地崛起的。
連綿不斷——接連不斷。
波瀾壯闊——瀾:大波浪。課文中指大海中的波浪雄壯浩大。
形態萬千——形狀、姿態多種多樣。
危峰兀立——危:高;兀:高而上平。山峰高聳直立。
水平如鏡——水面平靜明亮,像一面鏡子。
怪石嶙峋——奇形怪狀的石頭重重疊疊的樣子。
無瑕——瑕:玉上面的斑點。沒有斑點。
雲霧迷濛——雲霧繚繞,使景物隱隱約約,讓人看不清楚。
峰巒雄偉——山峰連綿不斷,雄壯而高大。
奇峰羅列——羅列:分布、陳列。奇特的山峰散布陳列。
色彩明麗——色彩鮮明而美麗。
觀賞——觀看欣賞。
翡翠——綠色的硬玉,半透明,有光澤。
七、「教學設計示例」採用下列方法。
1.運用《桂林山水》的錄像導入本文學習。讓學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從而激起學習興趣。
2.運用投影方式,將桂林風景圖片和文中對山水的描寫結合起來,讓學生掌握、理解作者描寫的手法。
3.展示圖片,豐富學生對桂林山水特點的理解,發展他們的想像力和表達力。
4.學習本文時,要把朗讀時間給夠、給足,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讀出語感,感悟桂林山水的美,從而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

『肆』 描寫風景的短文

烏魯木齊周邊有許多農家樂,大多數建在郊外,算是鄉下吧。一個周末,爸爸媽媽帶我到郊外遊玩,我早就盼著這一天了,心裡很高興。描寫田園風光的作文200字

我們生活在喧囂的大都市,城裡空氣污染很嚴重,汽車尾氣加上企業大量排放的廢氣,有時都會遮住遮住藍天白雲、高樓大廈和綠樹。利用周末節假日到郊外,去鄉下,親近大自然,是我所嚮往的。

汽車駛出城區,一股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我們行駛在寬闊的馬路上,路兩旁邊是長滿了各色野草和野花的綠色山坡,有的山坡很高大,遠遠看過去,表面的草坪就好象綠絨毯,在毯子上,潔白的羊群散布在上面,就象一幅美麗的風景畫,好看極了。

選了一戶熟悉的農家樂,走進這里,只見窗戶上掛了兩串金燦燦的老玉米,旁邊的小池塘裡面養著數十條肥肥的大草魚。在接待處的對面,養著雞、狗、羊、兔子等各種家畜,看看這看看那兒,我都有點目不睱接了。農家樂里還開了幾塊菜地,韭菜、小白菜、黃瓜、西紅柿、蒿子菜、豆角等等,最讓人喜歡的就屬西紅柿了,紅紅的果實掛滿了枝頭,十分惹人喜愛。

時間過得很快,這里的田園風光總是讓我流連忘返。

『伍』 一篇美麗風景的短文帶圖片

這個可能就有點困難了,我這邊不能給你提供圖片美麗風景的短文,倒是可以

『陸』 美麗的風景作文怎麼寫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因人生活的圈子不同生活也就不同。
然而,圈子的大小也決定著生活的質量和視野的大小。並不是生活在小圈子裡人的能力弱只是他不肯嘗試而已。只有嘗試做些能力之外的事情才能發現山外的風景更加迷人。
能力的大小並不是決定你生活圈子大小的唯一因素。因為人總是要成長的。
然而如果自己只做自己能力之內的事情,那麼你就會把自己圈養在一個很小的圈子裡,永遠無法看到外面世界的風景。但是,如果你嘗試去做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即使失敗,也會有新的發現。自己的能力也會隨著你一次次的失敗慢慢變強,這也就是說明我們正在成長。
當有一天,自己的能力強大到足以跳進另一個更大的圈子的時候,我們便會發現當我們翻越那座曾經阻擋我們的山之後,山外的風景是如此的美好。
曾記得語文課本中有這樣一篇課文叫做《山的那邊》,這讓我印象很是深刻。作者問自己的母親山的那邊是什麼?母親告訴他,山的那邊是海。作者在翻越一座座山之後終於見到了那廣闊的大海。
山的那邊是什麼呢?誰也不知道,只有自己翻越那座山之後才會明白山的那邊是什麼。
我們何嘗不是這樣呢?只有在一次次的嘗試之後,翻越那座山之後,才能看到那邊的風景。
然而,如果我們只是因為自己能力弱的緣故而不敢嘗試去做能力之外的事,那麼我們將永遠無法翻越那座山。山外的風景即使是再迷人,但都與我們無緣。我們沒有機會去看山外的風景。

成長,就是在一次次的失敗之後發現不足。從而彌補自身的不足提升自己的能力。我們之中存在著許多因為自己能力不足而不敢嘗試做自己能力之外事的人。
久而久之,使自己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理無法看到更美的風景。當然自己也是永遠無法成長的。
不要質疑自己的能力,勇敢去做,即使失敗那又有什麼呢?如果自己沒有膽量去迎接失敗,那麼你就無法成功。只有經得起失敗的人,才有資格迎接成功。

山外的風景很美,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看到的。如果想要看到更加迷人的風景,那麼就嘗試做些能力之外的事吧!
希望能幫到您答題不易請採納謝謝!

『柒』 描寫風景的美文。

【 第一篇 】

五月的初夏 作者: 一念放下

年年此日一花開,卻是石榴知立夏。楊花落盡濃蔭日,芳草萋萋五月天。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初夏,帶著勞動者的絲絲欣慰,伴著青春濃濃的熱情,和這淳淳的舐犢情深,來到了五月,來到了這枝繁葉茂的五月。

我從深春的窗前向著初夏的窗外遙看,那一庭庭的果樹,一池池的碧清,一條條幽蘭的古巷,一壠壠的麥青,一樹樹的綠葉,一柳柳青青的垂誕,一山山野花的綻放,看得我如痴如醉。這如水的初夏散發著淡淡的清歡,那些浸染的情懷,讓我在這風柔心寧的日子裡流連忘返,真的好想就這樣安逸的度過這明媚清淺的初夏。

空靈也許才是這一季的曼妙,輕輕折一枝曼舞的藤花,默默挹一口熏得遊人醉的暖風,偷偷咂一下來時路不減的綠蔭,就這樣時不時來擷取這初夏的容顏,時不時來戲謔這淺夏的味道。

五月的天,淡陽初夏,濕暖的光滋養著萬物。林下樹陰成片,簇簇間點綴著片片粼光。潤白的槐花兒,紫粉色的梧桐花兒,還有這艷紅似火的石榴花兒,都好似接到通知一樣,一個兒接一個兒的在天地之間盡情的揮霍著悠悠的花香。

你聽,說不定,閉上眼,豎起耳朵,就可以聽到這夏花「你追我趕兒」的嬉笑聲,就可以聞到這親切的陣陣花香。街道上,來來往往的人群,或著薄衫,或著半袖,從容自若的穿梭在春夏之間,逍遙在天地之間。

這時,就連天空偶爾飄來的幾許雲彩,偶爾灑下的幾縷微涼,都顯得那麼的迷人,這么的讓人沉醉不已。此時,真的好想,閉上眼,豎起耳朵,聽這夏花盛開的聲音,聽這微風滑過的微涼,彷彿這一切的一切就只是為了初夏,就只是為了跟我們一起美美的享受這淡淡的溫暖的五月陽光。

韶華似水,時光繞指漸行,還未來得及賞透悟透這如痴如醉的晚春,初夏就毫不客氣的攜一縷淺夏的芬芳,凝一脂冰清玉潔的清夢,悠然地坐在了季節的肩頭,停留在有你有我的彼岸。

我曾躺在草地上,仰望天空的雲兒;我曾躺在屋頂上,看那漫天的星兒。但卻不知那片雲兒,才是心靈棲息的港灣,才是放飛的希望;那片星空,才是靈魂深處的流星花園,才是諾下的地老天荒。難道,那希望放飛的一瞬,那流星滑落的一剎,就只是一杯傾城一杯醉,就只是一杯銷魂一杯欣慰。那麼,何人憂傷何人醉?

【 第二篇 】

最美不過人間四月天 作者: 一念放下

四月,蟲兒低吟,綠意滴翠,陽光明媚,嫩枝嬌花羞含情,最是一年春好時。瞧,風輕輕,雲淡淡,溫暖的陽光,和熙的春風,遠山近水都無不在一片溫潤明凈春日裡,弄了詩意,一枝嫣紅醉了流年私語……

時光清淺,體會著這世間的美好,哪兒都被寫上了美麗的字眼。在這醉著含香的四月,一份謄著花香的眷念,又是否總會在心中千回百轉?是矜持的清醒,孰是這心靈的躍動,神思的空靈?

隨便,走在一條小徑,總能邂逅一樹繁花,脈脈綠意。春的眉眼間,季節深處的絮語就這樣淺然婉約成了一抹溫香不經意間輕觸了心中的柔軟。眉間的柔情,嘴角的淺笑,還有那心底對春天的無限渴望,都瞬間和著這四月的一樹樹花香,釀成了這一壇愛的原蜜,「這最美不過人間四月天。」

順著陽光溫柔的軌跡,分分秒秒都在眺望。「花在枝頭俏,鳥在枝頭叫。」一朵朵綻放的喜悅,一枝枝青翠的蓊鬱,生活的美好與詩意不禁迎面拂來。恬淡清新訴說著清麗的主動,花韻般悠綿的情思在微風中輕輕的滋長。

或許,這溫潤的生命里最溫暖的相遇,莫過於四月這一場春意盎然的重逢。春風送暖,滿目蔥蘢,鳥語花香,處處洋溢著生命的歡歌。一頁春情,幾淺詩意。匆忙間短暫的擱淺,時光恍留的一剎那。窗檯上掠過的一縷陽光,午後發呆時不曉一絲的微風拂面。

花樹下靜靜的等待,儂是否又能聽得懂那首曾經熟悉曲調的悠揚?霎時的相逢跟著希翼的光,為這人間四月諾下了一個永久,「最美不過人間四月天。」又或者,我們還會不覺低眉淺笑,輕撫這一朵光陰的美,或輕倚四月,折一枝柳在這大好的四月,聽任在笛聲里悠然自醉。

春兒在萬紫千紅中著色,心兒在縷縷陽光中翩飛。「生命里有了春天,便有了希望。」盈一抹微笑,念一個淺淺的回眸,四月那最美的風景正沿著時光的藤蔓默數著這一朵朵花開,抖落這一身的花瓣,欣然落在您的眉彎,將一些人、一些事都統統隔到了光陰的對面,枉留您和風深嗅花香,汲取這人間四月天的餘味。

凝眸時光,靜語流年。人生的風景,說到底就是心靈的風景,人生的菩提。轉眼四月又盡尾聲,芳菲醉心醉人,眸中的眷念,心中的呼喚,雲水禪心著四月的氣息,不覺長出了一個個詩情畫意的日子。彈指流年,不落痕跡。其實,四月的這些花兒也都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里曾靜靜的開過。

您又可曾清楚的記得,那這一場花開她婉約了誰的經年往事,還是幽幽的暗香沁人心脾,洇染了靈魂深處的這份脈脈深情。正如有些愛,不是非要到達,只是為了給平靜的生活徒添一份喜悅。或許,紅塵牽絆,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應有一個安靜的角落,用來盛一首詩、一段情、一處風景、一朵溫情的花開。

又或者,我們總以為兜兜轉轉間能找到更好的自己,但實際上,自己早已迷失在年輪里,又甚至我們渴望時光還能再來一次,可卻不再是那個少年。不如,就好好生活,好好愛。讓溫良的時光在平靜的水面上,泛著絲絲漣漪,給生命留一點罅隙,給自己留一點安靜的時間,來平和的品讀心音,聆聽時間留下的這份回味綿長。

棲息在時光的深處,時刻靜靜的為您守候。生命是一場花開,那些光陰沁染的情懷也總是停留在了記憶深處,讓所有經歷的風景都定格成了內心深處最溫暖的感動。

人生沒有重來,那麼,請讓我們執著於自己的內心,一直微笑向前。不求所有的日子都泛著光,只願每天都沁著暖,在心中留一處原鄉,給心靈刻刻時時安個家,讓心兒她永遠都活在這最美不過人間四月天。

『捌』 =年級語文描寫秋天果園農田花園景色怎麼寫'一1(

天空,是一塊怎樣的地方啊!它寬廣無邊,它深邃無際,時時刻刻透露神秘。而白雲,像是它的神秘面紗,遮來盪去…… 春天,大自然一片生機,天空則設計了一個優美的背景。淡藍的顏色,有些透明,像一塊在強烈光照下的藍寶石,無暇的找不出半點疵瑕。雲兒也不知上哪兒玩去了,剩下個特大特明亮的太陽,照得天空泛白。萬物在這背景下都是那麼的奇妙美好,無處不彌漫著陽光的氣味。天空,多麼像一位詩人,創造了春天這么美的意境! 夏天,天空成了一位性格古怪的老頭。心情好時,萬里無雲,天空空曠得讓人心裡有點慌,太陽把天燙了個大窟窿,陽光無情的像利劍一般射下。心情壞時,天邊起了一絲黑色。慢慢的,一點一點憂愁爬上了天空這個老頭的臉。越來越多的烏雲壓過來,讓人喘不過氣,彷彿整個天空要塌下來。太陽嚇跑了,天空昏暗了,恐怖臨近了。終於,天空發怒了,怒號著散出道道閃電,把雨傾盆灑出,彷彿要覆滅整個世界!但風雨過後,天空又變得慈善了,憐愛的灑下道道光芒,讓大地重新獲得光輝。天空,多麼神奇,古怪的性格讓人難以捉摸! 秋天,天空好像為了迎接豐收而特地打扮了。讓白雲把天空擦了又擦,最後像湖面一樣平靜,像大海一樣深沉,蔚藍色浸透到空氣中每一處。望望那天空,那麼高,那麼寬,把人的心都給弄得開闊了,讓人不由得。只只大雁飛過,留下美麗的瞬間,喧染了一種凄涼美,更是把天空映襯得更。天空,多麼的美麗,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冬天,寒冷北風把天空也給凍結了,一片灰白。片片灰色的烏雲凝固在天空,露出嚴肅的面孔,不由得讓人直起雞皮疙瘩。這是一個凄慘的季節,天空也一直板著臉,不時地灑下雪花除去單調和寂寞。無奈地等待春天的來臨。天空,多麼凄慘,但也孕育著希望! !金色的秋天(寫景作文) 秋風像一隻神奇的畫筆,一夜功夫,就把碧波盪漾的林帶染成金燦燦的了。 登上山頭,向下眺望,眼前是一片金色,若是仔細觀察,便看到金黃中夾帶著一片片紅、一片片綠的。紅的得像瑪瑙,綠得像翡翠。還有山下那水平如鏡的池塘,倒映著眼前的美景,格外的好看。 下山後,原來在路邊賣西瓜的小攤不見了,代替它們的是又香又脆的大蘋果和那裂了嘴、破殼欲出的、紅紅的大石榴,多麼惹人喜愛呀! 俗話說的好呀:「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瑟瑟的秋風中透著絲絲涼意。看,路上的行人在不經意間已換上了厚厚的毛衣,穿上了夾襖,有的還穿上了羽絨服呢。 莊稼地里,金黃的玉米像金棒槌一樣齊刷刷一片連著一片,高粱那紅色的穗子,像害羞小姑娘一樣,紅著臉低下了羞澀的頭,在微風中搖曳,大豆搖搖擺擺,在風中沙沙作響,田野里像演奏著一首大自然的合唱曲。 果園里,鮮紅的柿子像一個個小燈籠,高高的掛在枝頭,樹枝看起來快要被折斷的樣子,還有那一串串紫色的葡萄,掛著晶瑩的露珠,像水晶一樣在陽光的照耀下閃出五彩斑斕的光。 我被這金色的秋天感染了,陶醉了,啊!我愛這豐收的、金黃色的秋天。 金色的秋天 時光不停地向前流去,天氣漸漸地涼爽起來,吵人的蟬聲被秋天吹散了,代替它的是晚間階下石板縫里蟋蟀的悲鳴。啊!那可愛的秋天終於來了。 秋天,比春天更有欣欣向榮的景象,花木燦爛的春天固然美麗,然而,碩果累累的秋色卻透著豐收的喜悅;秋天,比夏天更有五彩繽紛的景象,枝葉茂密的夏天雖然迷人,可是,金葉滿樹的秋色卻更爽氣宜人;秋天,比冬天更有生機勃勃的景象,白雪皚皚的冬天固然可愛,但是,瓜果飄香的金秋卻更富有燦爛絢麗的色彩。秋天來到了樹林里,從遠處看,黃葉紛落好似成群結對的金色的蝴蝶,它們飛累了,落到了我的肩膀上、頭上、腳上。把我的思緒從綠色的夏日帶到了金色的秋季。我一轉身,一片桃葉又落在我身旁,我彎腰拾起,捧在手上,細細地端詳,好特別地一片秋葉呀!它還沒來得急完全退去綠色,仍散發著一股濃濃的香氣。秋天來到了果園里,柿子彎下腰鞠了一個躬就壓得枝頭快要折斷了,荔枝妹妹太胖了,撐破了衣裳,露出了鼓鼓、白白的肚皮。碩大的蘋果掛滿了枝頭,露出甜甜的笑容,或羞澀,或豪放。秋姑娘來到農田裡,玉米可高興了,它特意換了一件金色的新衣,咧開嘴笑了,露出滿口金黃的牙齒;西紅柿為了讓自己更漂亮,便把口紅塗在了臉上;土豆的興奮也許太高了,把它那綠色的嘴巴笑破了,露出了黃色的舌頭。秋天來到了花園里,這兒成了菊花的樂園。它們也許是喜歡這沉甸甸的金色,才選擇在秋天裡綻放自己的美麗。菊花的顏色真不少:黃色、粉紅色、白色......那大大的花朵,捲曲的花瓣,像一個卷發的小姑娘。流連菊園或獨自欣賞一盆艷菊,慢慢地陶醉在那股股清香里。 秋天,給大地帶來一片金黃,給藍天送去棉花似的雲朵。秋風,清涼如水,帶著一絲寒意染黃了世界。 我喜歡這秋高氣爽的季節! 我喜歡有花葉扶疏、朴實無華的菊花的秋天。 我喜歡這獨一無二,燦爛輝煌的金秋景色。 秋天,真是個豐收的季節,割草機聲,孩子們的歡笑聲,大人們的談笑聲這些聲音融合到了一起,組成了一首《金色的秋天》的交響曲 雪花 忽然發現雪花是多麼美好,它純凈了整個世界,純凈了我們的心靈中的每一個角落。 雪花紛紛揚揚地從空中飄落下來,輕輕的,柔柔的。我獨自漫步在屋外,靜靜的享受著難得的雪景帶給我們的快樂。 真是大雪紛飛啊!雪神好像在為即將離去的冬天送行,淚珠不斷的從它的眼中流出來。天空中無數的雪花,隨風飄揚著,呈現出各種顏色,五彩繽紛,像寶石,又像鑽石。近看它時,會看到它的白,純潔的白,美妙的白。它像絲綢,在空中盡情的飛舞,盡情的扭動著她美麗的六角形身姿…… 雪白的雪花輕輕降落在草地上,好像給大地穿上了一件雪白的盛裝。雪下的小草使勁兒地出他們幼小的腦袋,雪上的孩子們盡情的玩耍,嬉戲著……雪白的顏色在我的眼前呈現,雪白的聲音在我的耳邊回盪,雪白的味道在我的鼻邊縈繞……彷彿一切都被雪染了色,彷彿整個世界歐在雪白的靜默之中! 忽然發現雪花是多麼美好,它純凈了整個世界,純凈了我們的心靈中的每一個角落。他無聲無息,輕輕的落在地上,瞬間化為水珠,滋潤著乾燥的土地,滋潤了我們的心,使我們的心靈之門滿滿地打開了,瞬間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紛紛落下的雪花時而在空中碰撞,融會成一種美妙、奇特的音韻,流入我么敞開的心門內……紛紛落下的雪雖然那麼飄忽不定,令人難以琢磨,但他卻真真切切的存在。 雪還在繼續下著,但此刻,我卻感覺他在向大地飄灑美麗的雪花。或許是我的快樂感動了雪神。漸漸的,她已停止哭泣。雪神好像明白了些什麼——冬天過去了,春天還會遠嗎?美麗的自然 自然就是美不是嗎?又小巧又美輪美奐,天下之大無奇不有,這都是大自然的神來之筆。 春季的美麗清純,一年之季在於春的歌贊,那綠油油,花兒竟放的生機勃勃的一個美好季節。 夏季的妖艷那似火一樣的熱情,那陽光的照耀,那光明的象徵那不同一般的嬌陽似火,那一池的荷葉荷花的妖嬈,我愛這一切。 秋的如妙如煙,那萬道霞光的晶閃,那靜靜而成熟的季節。那金燦燦無與可比的豐收。那火艷艷的楓葉似想像中的火焰女皇。我愛秋。 冬的情趣在於梅那傲然的花兒紅艷艷與雪成了對比,那如綢似玉的雪真的是美極了好似有共同之處,冬季陽光十分嫵媚。 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造就。 普陀山的佛禮之數,那大海的虛無縹緲,那朦朦朧朧的景光,那似水千山的美艷,大海是母親環抱普陀那一江的溫暖。 大海的廣闊,那無比寬大的胸膛包容了一切;那明快的節奏又以己度人個可愛乖巧的小男孩但也有時調皮搗蛋。它的無私與默默令人驚訝它的精神。 桂林的山水甲天下的奇景,那千雕萬化的叫誰曾想是自然的傑作?那一匯報綠水誰知是千古的名談。那一塊塊岩石也是自然的給予,那松青的挺立也是自然的。 華山天下第一險山。那如刀般刻畫那隻一人通過的小道,那刀削般的垂直。我無法言說。 自然就是美,自然是所有生靈的母親,它的力量無可說明。

『玖』 描寫景色的短文90字(7句)怎麼寫

朋友就像是夜空里的星星和月亮,彼此光照,彼此星輝,彼此鼓勵、彼此相望版.朋友也就是鑲嵌在默默的關愛權中,不一定要日日相見,永存的是心心相通;朋友不必虛意逢迎,點點頭也許就會意了;有時候遙相暉映,不亦樂乎?
花落才有花開,有散才有聚.若沒了那一份無奈,又怎懂得珍惜.我們總是不遺餘力地追求那一個天長地久,我們總是千方百計去留住那一個結果,卻不知天有老時地有荒,這世界哪有不變的情?卻不知如果曾經擁有過美,便不需去強求什麼結果.這

『拾』 詩詞文風景名勝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賞析: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從題可知,詩人在西湖飲酒游賞,開始時陽光明麗,後來下起了雨。兩種不同的景緻,讓他都很欣賞。他說:天晴之時,西湖碧水盪漾,波光粼粼,風景正好;下雨時,西湖周圍的青山,迷濛蒼茫,若有若無,又顯出另一番奇妙景緻。「瀲灧」,波光閃動。「空濛」,煙雨迷茫。這兩個詞都是疊韻詞,增強了詩歌語言的音樂性。
這里,詩人既寫了湖光,又寫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韻,可以說內容是很多的。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又很籠統,因為這兩句並非只適用於西湖。其實,這正是詩人筆法高妙之處。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裡,怎樣美法,恐怕沒人說得清。如果具體地描繪景物,可能會有個別精彩之句,但總失之太實、太具體,不能傳達出西湖給人的整體印象。蘇軾這兩句有高度的藝術概括性,同時又很形象、很傳神,想像空間很大,將「西湖即是美」這一人們共有的感受用詩的語言表述出來。同時,這兩句也反映出詩人開闊的胸襟與達觀自適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時越國有名的美女。無論是淡雅妝飾,還是盛裝打扮,西施都一樣美麗動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話,那麼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樣美不勝收。
以絕色美人喻西湖,不僅賦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別致,情味雋永。人人皆知西施是個美女,但究竟是怎樣的美麗,卻只存在於個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嗎?採用這樣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寫,不知要節約多少筆墨,而它的寓意卻豐富深刻得多。它對讀者不只訴之於感受,同時也訴之於思考,讓讀者通過自己的想像去發揮詩的內涵。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稱為「道盡西湖好處」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別名。也難怪後來的詩人為之擱筆:「除卻淡妝濃抹句,更將何語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說的是錢塘江)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賞析:
全以「行」字為線索,從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終。以「春」字為著眼點,寫出了早春美景給遊人帶來的喜悅之情。尤其是中間零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描寫了孤山寺一帶到白沙堤一帶的景色,中間的轉換不露痕跡,銜接很自然。不但描繪了西湖旖旎駘給予人的感受。如不說綠草如茵,雨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機,而且將詩人本身陶醉在這良辰美景中的心態和盤托出,使人在欣賞了說「淺草才能沒馬蹄」,就不落俗套,富有新意。從結構上看,從描寫孤山寺的春光,以及世間萬物在春色西湖的醉人風光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對待春天、對生命的滿腔熱情所感染和打動了。

杜甫《望岳》(說的是泰山)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賞析:這首是杜甫青年時代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代的浪漫與激情。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緊緊圍繞詩題「望岳」的「望」字著筆,由遠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後是俯望。詩人描寫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了自己勇於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洋溢著蓬勃向上的朝氣。

孟浩然《臨洞庭上張丞相》(說的是洞庭湖)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賞析:這是一首「干祿」詩。所謂「干祿」,即是向達官貴人呈獻詩文,以求引薦錄用。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張九齡為丞相,作者西遊長安,以此詩獻之,以求錄用。詩前半泛寫洞庭波瀾壯闊,景色宏大,象徵開元的清明政治。後半即景生情,抒發個人進身無路,閑居無聊的苦衷,表達了急於用世的決心。全詩頌對方,而不過分;乞錄用,而不自貶,不亢不卑,十分得體。

崔灝《黃鶴樓》(說的是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賞析:此詩描寫了在黃鶴樓上遠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弔古懷鄉之佳作。前四句寫登臨懷古,後四句寫站在黃鶴樓上的所見所思。詩雖不協律,但音節瀏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氣呵成,成為歷代所推崇的珍品。這首詩在當時就很有名,傳說李白登黃鶴樓,有人請他題詩,他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李白《登金陵鳳凰台》(說的是鳳凰台)
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賞析:開頭兩句李白以鳳凰台的傳說起筆落墨,用以表達對時空變幻的感慨。「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自然而然,明快暢順;雖然十四個字中連用了三個「鳳」字,但絲毫不使人嫌其重復,更沒有常見詠史詩的那種刻板、生硬的毛病。鳳凰台為地點,在舊金陵城之西南。據《江南通志》載:「鳳凰台在江寧府城內之西南隅,猶有陂陀,尚可登覽。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鳥翔集山間,文彩五色,狀如孔雀,音聲諧和,眾鳥群附,時人謂之鳳凰。起台於山,謂之鳳凰山,里曰鳳凰里。」李白用「鳳凰台」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登臨抒懷,而是別有機杼。從遠古時代開始,鳳凰便一直被認為有祥瑞的意義,並且與社會的發展有關:美好的時代,鳳凰鳥則從天而降,一片天籟之聲。因此,鳳凰鳥的出現,多半顯示著稱頌的意義。然而李白在這里首先點出鳳凰,卻恰恰相反:他所抒發則是由繁華易逝,盛時難在,惟有山水長存所生發出的無限感慨。引來鳳凰的元嘉時代已經永遠的過去了,繁華的六朝也已經永遠的過去了,只剩下浩瀚的長江之水與巍峨的鳳凰之山依舊生生不息。

杜甫《蜀相》(說的是武侯祠)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賞析:
抒發了人對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業未遂的感慨。全詩熔情、景、議於一爐,既有對歷史的評說,又有現實的寓托,在歷代詠贊諸葛亮的詩篇中,堪稱絕唱。
古典詩歌中常以問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這首詩的首聯也是如此。「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一問一答,一開始就形成濃重的感情氛圍,籠罩全篇。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題意,語意親切而又飽含崇敬。「何處尋」,不疑而問,加強語勢,並非到哪裡去尋找的意思。諸葛亮在歷史上頗受人民愛戴,尤其在四川成都,祭祀他的廟宇很容易找到。「尋」字之妙在於它刻畫出詩人那追慕先賢的執著感情和虔誠造謁的悠悠我思。下句「錦官城外柏森森」,指出詩人憑吊的是成都郊外的武侯祠。這里柏樹成蔭,高大茂密,呈現出一派靜謐肅穆的氣氛。柏樹生命長久,常年不凋,高大挺拔,有象徵意義,常被用作祠廟中的觀賞樹木。作者抓住武侯祠的這一景物,展現出柏樹那偉岸、蔥郁、蒼勁、朴質的形象特徵,使人聯想到諸葛亮的精神,不禁肅然起敬。接著展現在讀者面前的是茵茵春草,鋪展到石階之下,映現出一片綠色;只只黃鶯,在林葉之間穿行,發出宛轉清脆的叫聲。

《題西林壁》 蘇軾(廬山風景)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賞析:
這首詩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語言卻異常淺顯。深入淺出,這正是蘇軾的一種語言特色。蘇軾寫詩,全無雕琢習氣。詩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種質朴無華、條暢流利的語言表現一種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這意境又是不時閃爍著熒熒的哲理之光。從這首詩來看,語言的表述是簡明的,而其內涵卻是豐富的。也就是說,詩語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邏輯性的高度統一。
詩人在四句詩中,概括地描繪了廬山的形象的特徵,同時又准確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領的道理。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性交織一起,互為因果,詩的形象因此升華為理性王國里的典型,這就是人們為什麼千百次的把後兩句當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