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天馬山風景區
① 寫福安天馬山的作文
升五年級的那個暑假,下了一場小雨。我和媽媽一起去遠近聞名的天馬山遊玩。進入天馬山大門,我們首先來到了一個茂密的叢花林里,雨後的叢花林籠罩在雲霧下,若隱若現。一陣微風拂過,陣陣香氣沁人心脾,梨花間嫩綠的小葉偷偷地鑽了出來,白綠相襯顯得格外美麗。黃鶯和畫眉鳥它們自由自在地在樹枝間飛來飛去,唱著婉轉迷人的歌。這些雲霧好像棉花一樣柔軟,似乎有一種非常特別、奇異的神秘感。我大跨步地向前走,迷迷糊糊的,雲霧把我們都掩蓋住了。
接下來,我們到達了瀑布地帶,哇,好美啊!我還沒反應過來,「嘩啦」一聲,瀑布彷彿一頭兇猛的大獅子沖了下來,原來是瀑布啊。瀑布注入水潭的一霎那,一朵朵白色的小花騰空而起,濺玉拋珠一般。忽然一陣風吹過,把瀑布的下半截高高飄起,碎成粒粒玉珠,向四方噴散,在陽光照射下,幻出道道彩虹,炫人眼目。從飛瀑中噴濺出來的小水珠細如煙塵,彌漫於空氣之中,成了蒙蒙水霧,給山澗林木披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在數里之外,就能聽到轟轟隆隆的聲響,似千軍吶喊,似萬馬奔騰,遠眺瀑布如白鏈倒掛,懸空墜落。只見一條粗數十圍的大瀑布,像一條發怒的銀龍,從半空中猛撲下來,直搗潭心,水聲轟轟,激盪起陣陣狂風,噴迸出如雹的急雨。
再往裡走,就是蝴蝶的世界——蝴蝶谷。來到了蝴蝶谷,我看見兩只帶黑色斑點的白蝴蝶,上下翻飛,閃動著美麗的翅膀,像兩朵可愛的小白花。玲瓏素雅的鳳蝶,成雙成對不起地在花間輕盈地飛逐,尾翼長如絲帶,臨風飄動,舞姿真是優美瀟灑極了。蝴蝶歇在一叢野花上,兩只帶斑點的翅膀不時扇動著,那如網的金色脈絡熠熠閃光,那一對淺藍的觸須,纖細得像雲錦。美麗的蝴蝶們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吸引著我注意!
「唉!真不捨得離開這里啊!」
② 作文寫福安天馬山龜湖風景400字
岩石風景區名勝區風景綺麗,是省級一級風景區。今天,我和爸爸、媽回媽一起來到岩石風景答區游覽風光。
一進岩石風景區大門,映入眼簾的是飛流的瀑布,這瀑布叫做「水簾洞天」。走了一會兒,我們來到了一個叫「垂虹洞「的洞口,走進這個洞里,就能看見一塊石頭,上面刻著「飛來石「。我走出這個「垂虹洞」的時候,我已經滿頭大汗、氣喘吁吁了。哦站在一塊石頭上,在上面喝著水,休息。過了一會兒,我們繼續爬山,我奮力向山上爬去。可是我爬得太快了,爸和媽都爬不動了,我們就在那兒觀賞風景,發現那兒的樹木的樹葉非常的漂亮。後來,我們坐纜車上山了,到了半空中,看見那的桃花樹是那麼的美麗,我們到了山頂。來了最高處的「飄然亭「了。「飄然亭「分上下兩層,亭中央有一張石桌,從亭中向外眺望,是美麗的風景。美麗的海灣風景和市區的風景都在眼皮底下,市區高樓林立,華夏連連,小鳥在空中飛翔,有時有各種船從眼前經過。風景區的旁邊還有一座岩石海上的岩石大橋,上面行駛著來來往往的車輛,遠遠望去,那車輛只有螞蟻似的這么大,好像一抓就有一大把似的。這里的風景真是美不勝收啊!
我愛汕頭,但更愛我的家鄉的岩石風景區,因為它給了我快樂,還使我流連忘返。
③ 請問上面刻的四個字是什麼 照片拍於福安104國道天馬山景區附近
馬嶼香泉......
④ 福安天馬山的傳說作文2百字
去年,國慶節那天上午,下了一場小雨。我懷著愉快的心情和媽媽、爸爸,一起去遠近聞名的天馬山遊玩。
我跟著旅遊團,興高采烈,一路順風地向天馬山前進。坐車途中,旅遊團的一位導游叔叔過來對我說:「小朋友,天馬山上有許多好地方。有雄偉的山峰、壯麗的瀑布、清澈的溪流,有寧靜的幽谷、高低不平的石級、古老的涼亭、還有大草原等等好好玩的地方。」我聽了半信半疑。
一會兒,我們來到進入天馬山大門前,那壯麗景色立刻把我迷住,我高興得又蹦又跳。這邊看,遠遠望去,呵,一座百多米高的山峰呀!天馬山好像一匹奔騰的巨大駿馬。我們開始登山,來到了一個茂密的樹林里,雨後的樹林里籠罩在雲霧下,若隱若現,我摸摸這些雲霧,像棉花一樣柔軟,似乎有一種非常特別、奇異的神秘感。我大跨步地向前走,迷迷糊糊的,什麼也看不見。不知不覺到了中午, 雲霧逐漸褪去,我登上山頂,俯視山下,怪石嶙峋,形態萬千。那邊看,在峰上湧出了清澈見底的瀑布,落下萬丈深淵,好像珍珠做的屏風,又像千丈山襯著一道白銀。望著壯觀的瀑布,不禁想起李白的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山上看,遠處山連綿不斷,像一條長龍飛向天邊;近處山一片濃綠;是這多麼的美麗迷人。過一會兒,我往山下走過清澈的溪流,登上高低不平的石級、通過古老的涼亭。我還去了大草原,那裡有少數民族姑娘在載歌載舞,很有民族風采。後來又去了寧靜的蝴蝶谷,谷泉水清澈透明,我用手掌捧起了一些泉水,涼絲絲的,嘗了一口清甜清爽的,所有疲勞都不見了,我跟著媽媽、爸爸繼續向前走。看到了各式各樣的秀麗的景色,雨後,登天馬山真有風味,天馬山奇,美,險交織在一起,構成一幅美妙絕倫的圖畫。真是身在天馬山,人如畫中游,使人流連忘返。這樣我才相信剛才那位叔叔說的那句話。
天馬山風景真美呀!大自然真美!祖國的山水多麼的美麗和神奇。祖國太可愛!我回到了家裡,還想著什麼時候再去一次。
⑤ 我朋友說福安天馬山龍有看見過龍 而且當時很多人看到
我朋友說福安天馬山龍有看見過龍 而且當時很多人看到
這個看到龍的問題
不是你親眼所見
證明只是傳說
⑥ 福安有哪些風景區
福安十景分別是:石門漏月、仙岫睛雲、鶴岫朝煙、馬嶼香泉、南野桑陰、岩湖板障、廉嶺孤樹、銅冠雙松、東山雪霽 龜湖夕照位於城北湖濱路背靠湖山(電力公司邊)其中是「龜湖山」:平城突聳,外瞰城湖」,夕陽之際,山色湖光,翠紫盪漾。現市政將龜湖景治理列為為民辦實事,改造工程。希望將來我們會重溫古時夕照之美景。 石門漏月在秦溪東里許。現可坐3路公交車到達秦溪洋再步行行往十多分鍾可到。「岩戶深邃,三五之夕,銀蟾穿隙,娟娟可愛」。石門尚在,漏月已不復當年之景緻(農歷八月十五仲秋節銘茶賞水中月)。 仙岫睛雲市西仙岩嶺,「峰巒聳秀,雲嵐變動」,遙望西天,雲蒸霞蔚。聽老人講其景又稱「橫雲日出」日出之時在頂上觀看必是在一橫雲之中太陽升起。此景為十景中尚未破壞景緻之一。如步行登山從坂中留安開始,到頂大約一個多小時,也可坐福安至穆陽公車至山腰再登到山頂,本人每周未登此一次,頂上有一休閑屋,未來一定是登山愛好者的一方便遠足之地。 鶴岫朝煙南郊鶴山,「高峙邑東,與龜湖對峙。每曉煙一抹,雉堞迷離,登其巔者。不知下有城市也」。此景已早沒那股朝煙已早已給建築所圍罩,詩意全無。 馬嶼香泉天馬山下,溪口橋邊。又名聖景井。泉水源出石縫,清冽而甘。「每暑月,行人望之,如金莖露」。元福安主簿胡璉建石亭覆其上。香泉今尚存,石亭已毀圯。古時福安人士出遠門、學子上京考取功名都一定要在此井喝口水再走,算是韓城歷史記錄的一個里程。此井現就在溪口橋邊104國道上,還有不少人在此取水飲用。南野桑陰古時縣南(今南湖)一片平疇,盡植桑樹,向有「桑陰十里」之說,蓋當時千家尚蠶織,故有桑柘依依。(此景位於南郊現精神病院一帶)此景早已消失,不見那桑陰十里,想想也是無耐。岩湖板障位於福安城北部岩湖村臨溪處,崖壁一望,下為深潭,「白雲翠顯,漁舟如葉」,蔚為壯觀。岩湖垢障面對桃花島,五洲山莊是一個周未出遊的好去處。古時之深潭現早已填滿,今人種上茶樹、綠竹早已不復當年之勢。廉嶺孤樹溪潭鄉溪北至石嶺,可達縣城,俗稱「馬山嶺」即嶺,「嶺因薛明月先生名。中有古樹,百尺無枝,霜皮溜雨」,鄉人視為龍門之桐,孔明祠前之柏。今是從陽泉(陽尾)作船過渡對面,依小路可直達溪潭,溪北洋。此景之孤樹據老人所說,不長葉子像棵枯死之樹卻年年看長。現午後好多的人在此路登山煅煉。銅冠雙松今冠杭街一帶,山上「松樹圓輪,虯枝如鐵」。銅冠山,一直為福安先人居住之所,據說此地因與縣府相近先人多以居此為由,因在城區算是地勢高,而先民住宅最多二層,於是其中倆棵松木立於其中蔚是醒目,而為十景之一。現早已不復存在。 東山雪霽城陽鄉東山,山勢崔嵬,積雪難消。舊縣志雲:「自州(霞浦)高埭發脈面來,實為邑群山之祖。上有喬怪,契大五丈。」就是現今「浮山寺」、天湖山莊。沿那路再前。此為十景中保持最好。此處年年下雪,海拔大約是1090米。東山之上有岩石有古人題字,有一片翠竹,聽去過人說甚是好看。去此不好坐車也是好多人沒去之故。
⑦ 福安的天馬山大概有多高.大約就行
福安市天馬山位於城南離市中心約2公里,海拔約80米左右,山下連接高速公路專連至山頂,交通方便,是古屬文化寺廟甚多的游覽勝地。山上有仙宮、觀音閣、孔子廟、鍾樓、天堂庵、天馬行空,七層石塔。山下馬祖廟、香泉水井、森林公園等唐宋朝代歷史的古跡,山間茶樹翠綠,樹木蔥郁,水泥路橫山直至。每逢雙休假日遊客不斷,特別是春節至元宵期間,每天數以千計香客、遊人絡繹不絕,熱鬧非凡,觀賞風光,品嘗古代文化。每天清晨5至7時中老年男女成群結隊登山晨練,是休閑遊玩鍛煉身體的好去處。
⑧ 福安天馬山的由來
福安市天馬山位於城南離市中心約2公里,海拔約80米左右,山下連接高速公路連至山頂版,交通方便,是權古文化寺廟甚多的游覽勝地。山上有仙宮、觀音閣、孔子廟、鍾樓、天堂庵、天馬行空,七層石塔。山下馬祖廟、香泉水井、森林公園等唐宋朝代歷史的古跡,山間茶樹翠綠,樹木蔥郁,水泥路橫山直至。每逢雙休假日遊客不斷,特別是春節至元宵期間,每天數以千計香客、遊人絡繹不絕,熱鬧非凡,觀賞風光,品嘗古代文化。每天清晨5至7時中老年男女成群結隊登山晨練,是休閑遊玩鍛煉身體的好去處。
⑨ 福安天馬山的石塔有多高
有七層高,應該有二三十米吧
天馬山位於福安市區東南角,海拔107.8米,佔地專約80公頃,由天馬山、蝦山屬等山峰組成,因山形似「天馬行空」而得名。這里,光熱充足,四季如春,年平均氣溫16°C左右,最宜旅遊觀光。山麓路邊的「馬嶼香泉」名列「韓陽十景」之首,泉邊香泉寺,創建於元代。入山門左側即為媽祖廟,整個建築風格與湄洲灣媽祖廟相似。拾階而上,茂林修竹,茶花飄香;登高極目,韓陽風光盡收眼底。山上有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的七層寶塔、建於清代的天堂寺等自然景觀與文化景觀。明朝陳世理詩雲:「天馬峰頭一抹窩,遊人慾上借藤蘿。星辰去我頭顱近,猿鶴依人格調和。高閣半空塵到少,青松六月庭涼多。煙霞境界非人世,為問回師老此何?」寫出了舊時雅士超凡脫俗的登山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