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踏步
⑴ 10%室外景觀場地坡度要修踏步嗎
人行步道縱坡最大控制在8%以內,當地形高差較大基地內道路縱坡在10 % 以上, 且坡長超過3 0m 時, 應在道路一側設步行梯道。你看一下是否需要做
⑵ 園林設計中的汀步一般間距多少間距范圍是多少
內容如下:
如果是和汀步本身有很大關系,比如汀步本身很大,那麼400mm左右沒問題的,如果汀步很小、很異型,那麼200mm是常用的,如果追求道路效果,做到100mm也是常見的。
⑶ 描寫方法有哪幾種啊、
描寫方法按內容分,有人物描寫、環境描寫;按特徵又可分為白描、細描、襯托、烘托、渲染、對比、情景交融等等。
一、白描
所謂「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徵,並以簡潔的語言勾畫出事物形象的一種寫法,魯迅先生非常善於使用白描手法。
如《藤野先生》中關於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紹:「那時進來的是 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一手將書放在講台上,便用了 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向學生介紹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嚴九郎……』語言簡潔,印象深刻。
白描本是繪畫之一法。全部用線條勾勒,不假色彩,單純明快。用在文學之上,成為描寫的一種手法。魯迅把這種方法歸納為:「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
它不加修飾形容,不加鋪張揚厲,只用普普通通的話,簡捷地反映出事物的特質。雖著墨不多,卻能窮形而盡相。許多名家大師,都把白描當作常用的方法。
二、細描
細描是指對事物的一筆一畫的精雕細刻,相對於白描,細描也可以稱為工筆,如阿累的《一 面》寫魯迅就比魯迅寫藤野又細一些:「他的面孔黃黑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發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 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三、襯托
襯托是指在寫人記事的過程中,為了突出主要對象用另外的人或物來陪襯或烘托的手法。人們常說:「紅花雖好,還需綠葉扶持」就是這個意思。
襯托可以從正面襯托,也可以從反面襯托,可以以景物來襯託人,也可以人襯託人,還可以物來襯託人,但這些都要根據表達內容 的需要來使用。魯迅是很擅長襯托筆法的文學大家,他的《在酒樓上》正襯、反襯都寫得極好,同學們可以反復閱讀。
四、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指文藝作品中環境的描寫、氣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發結合得很緊密。情景交融包括寓情於景和借景抒情。文學理論上的情景交融是意境創造的表現特徵。王國維說:「文學中有二元質焉:曰景,曰情。」意境創造就是把二者結合起來的藝術。
無論是景中含情,或是情中含景,都是詩歌的基本表達方式,這也就揭示了情景交融的三種表達方式,即景中藏情式,情中見景式,和情景並茂式。
五、情中見景
情中見景的目的是營造「情景交融」意境,讓讀者在濃郁的「情」中體悟到清晰的景,體悟到最真摯最濃郁的情,從而得到美的享受。
「情中見景秉筆書」說的就是寫景中適時用幾句或幾段文字直接抒發自己的感慨,直接寫出自己的感情、想法,不隱瞞、不隱諱。看似並未寫景,卻神奇的讓讀者在濃郁的「情」中體悟到清晰的景。
⑷ 有沒有專門介紹廣場景觀踏步的書啊,主要是要設計大台階,想把踏步做有意思點,求大家幫幫忙,祝萬事如意
有,多看看國外的項目,踏步做的真的好。可以在踏步寬度和高度、踏面材質,收邊上多做做文章。
⑸ 標准樓梯扶手高度是多少
大家都是見過樓梯的,樓梯是一種方便人們上下樓的建築結構,大部分的建築物內都是有扶手樓梯的,扶手樓梯就是比較常見的建築樓梯。樓梯的扶手一般是有高度的,樓梯的扶手高度是有計算公式的,不同高度的建築物內的樓梯扶手高度是不同的。大家知道樓梯的扶手是如何計算高度的嗎?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分析一下樓梯扶手的高度計算方法。
一、樓梯扶手高度標准
陽台、外廊、室內迴廊、內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樓梯等臨空處應設置防護樓梯,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樓梯應以堅固、耐久的材料製作,並能承受荷載規范規定的水平荷載。
2、臨空高度在24m以下時,樓梯高度不應低於1.05m,臨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層住宅)時,樓梯高度不應低於1.10m;3、樓梯離樓面或屋面0.10m高度內不宜留空。
3、住宅、托兒所、幼兒園、中小學及少年兒童專用活動場所的樓梯必須採用防止少年兒童攀登的構造,當採用垂直桿件做樓梯時,其桿件凈距不應大於0.11m。
4、文化娛樂建築、商業服務建築、體育建築、園林景觀建築等允許少年兒童進入活動的場所,當採用垂直桿件做樓梯時,其桿件凈距也不應大於0.11m。
室內樓梯扶手高度規范:
室內樓梯裝修的高度,標准應該是90cm,當然這一數據可根據實際情況改變的。畢竟每一家身高都不同,當樓梯的長度超過5米長時,可適當將樓梯扶手的高度提升到100cm。此外,如果家中有小孩子,為安全起見,亦是應將樓梯扶手的高度,定為100cm為佳。
室外樓梯扶手規范:
當臨空高度在24米以下時,室外共用樓梯扶手高度不宜低於105cm,當臨空高度在24米以上時,室外的樓梯扶手高度不宜低於110cm。
二、樓梯高度如何計算
陽台、外廊等臨空處樓梯高度應超過人體重心高度,才能避免人體靠近樓梯時因重心外移而墜落。據有關單位1980年對我國14個省人體測量結果:我國男子平均身高為1656.03mm,換算成人體直立狀態下的重心高度是994mm,穿鞋子後的重心高度為994+20=1014mm,因此在國標《固定式工業防護樓梯》中規定:「防護樓梯的高度不得低於1050mm」,故本條規定24m以下臨空高度(相當於低層、多層建築的高度)的樓梯高度不應低於1.05m,超過24m臨空高度(相當於高層及中高層住宅的高度)的樓梯高度不應低於1.10m,對於高層建築,因高空俯視會有恐懼感,所以加高至1.10m。
當樓梯底部有寬度大於或等於0.22m,且高度低於或等於0.45m的可踏部位,按正常人上踏步情況,人很容易踏上並站立眺望(不是攀登),此時,樓梯高度如從樓地面或屋面起算,則至樓梯扶手頂面高度會低於人的重心高度,很不安全,故應從可踏部位頂面起計算。
以上就是樓梯扶手高度計算,樓梯扶手的高度如何計算,大家現在知道了嗎?樓梯的扶手高度的計算是根據樓梯的寬度決定的,不同寬度的樓梯的樓梯扶手高度是不同的,另外樓梯扶手的高度也需要根據樓梯的階梯層數決定。樓梯扶手的高度是根據樓梯的寬度和長度計算的。樓梯扶手的材料選擇也是很重要的,在選擇樓梯扶手材料的時候,最好選擇一些比較高質量的。
⑹ 小區的娛樂設施一般有哪些
小區的娛樂設施一般有哪些?小區娛樂設施配備,取決於你所在小區物業管理公回司的規劃。
很多小答區都會有一些康樂設施,供老人,孩子們遊玩比如說滑梯什麼的,也包括小區里一些觀賞景觀,甚至物業定期舉辦的一些活動,這些都屬於小區娛樂設施的一部分。
⑺ 室外台階多寬,中間必須設欄桿有規范規定嗎
中間不必須設欄桿,應根據實際要求進行。有規定的,參見《景觀建築設計通則》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民用建築設計通則》。
《景觀建築設計通則》規定
欄桿凡陽台、外廊、室內迴廊、內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樓梯等臨空處應設置防護欄桿,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欄桿應以堅固、耐久的材料製作,並能承受荷載規范規定的水平荷載;
二、欄桿高度不應小於1.05m,高層建築的欄桿高度應再適當提高,但不宜超過1.20m;
三、欄桿離地面或屋面0.10m高度內不應留空;
四、有兒童活動的場所,欄桿應採用不易攀登的構造。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民用建築設計通則 GB 50352—2005 6.6 台階、坡道和欄桿 中的規定:
(一)台階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公共建築室內外台階踏步寬度不宜小於0.3m,踏步高度不宜大於0.15m,並不宜小於0.1m,踏步應防滑。室內台階踏步數不應少於2級,當高差不足2級時,應按坡道設置; 2、 人流密集的場所台階高度超過0.70m並側面臨空時,應有防護設施。
(二)坡道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室內坡道坡度不宜大於1:8,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於1:10;
2、 室內坡道水平投影長度超過15m時,宜設休息平台,平台寬度應根據使用功能或設備尺寸緩沖空間而定;
3、 供輪椅使用的坡道不應大於1:12,困難地段不應大於1:8;
4、 自行車推行坡道每段長不宜超過6m,坡度不宜大於1:5;
5、 坡道應採取防滑措施。
(三)陽台、外廊、室內迴廊、內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樓梯等臨空處應設置防護欄桿、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欄桿應以堅固、耐久的材料製作,並能承受荷載規范規定的水平荷載;
2、 臨空高度在24m以下時,欄桿高度不應低於1.05m,臨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層住宅)時,欄桿高度不應低於1.10m; 注;欄桿高度應從樓地面或屋面至欄桿扶手頂面垂直高度計算,如低部有寬度大於或等於0.22m,且高度低於或等於0.45m的可踏部位,應從可踏部位頂面起計算。
3、 欄桿離樓面或屋面0.10m高度內不宜留空;
4、 住宅、托兒所、幼兒園、中小學及少年兒童專用活動場所的欄桿必須採用防止少年兒童攀登的構造,當採用垂直桿件做欄桿時,其桿件凈距不應大於0.11m;
5、 娛樂建築、商業服務建築、體育建築、園林景觀建築等允許少年兒童進入活動的場所,當採用垂直桿件做欄桿時,其桿件凈距也不應大於0.11m。
室外台階由平台和踏步組成,平檯面應比門洞口每邊寬出500mm左右,並比室內地坪低20~50mm,向外做出約1%的排水坡度。台階踏步所形成的坡度應比樓梯平緩,一般踏步的寬度不小於300mm,高度不大於150mm。當室內外高差超過1000mm時,應在台階臨空一側設置圍護欄桿或欄板。
⑻ 硬質景觀設計是什麼,硬質景觀設計是什麼知識
就是城市中以遊憩、使用、觀賞為主要功能的場所內,道路環境、活動場所、景觀設施的設計。
------------------
硬質景觀(Hard Landscape)是英國人M.蓋奇(Michael Gage)和M.凡登堡(Maritz Vandenberg)在其著作《城市硬質景觀設計》中創造並首次提出的,意指相對於植物的軟質景觀而言。
即城市景觀分成以植物、水體等為主的軟質景觀和以人工材料處理的道路鋪裝、小品設施等為主的硬質景觀兩部分。王春沐對居住區硬質景觀的定義,認為城市硬質景觀即城市中以遊憩、使用、觀賞為主要功能的場所內,以道路環境、活動場所、景觀設施等為主的景觀。廣義上說,除了城市綠化、水體和建築物以外的有形物,都可認為是硬質景觀。其內容包括步行環境(含地面鋪裝、踏步、坡道、擋土牆、圍欄、欄桿、牆及屏障)、景觀設施(含照明、座椅、垃圾箱、雕塑小品、電話亭、信息標志、護柱、種植容器、自行車停車場)、活動場所(游樂場、休閑廣場、運動場)、車輛環境四大部分。
硬質景觀的分類
硬質景觀分類有很多種,如根據美學原則可分為點、線、面三種類型的硬質景觀[6];根據設計要素又可分為步行環境、車輛環境、街道小品三類[7]。還有根據硬質景觀使用用途分為類形成的道路、駁岸、鋪地、小品四類[8]。本文主要從硬質景觀的景觀功能出發,將其分為實用型、裝飾型和綜合功能型景觀三大類,再在此基礎上劃分。
1、實用型硬質景觀
實用型硬質景觀包括道路環境、活動場所和設施小品三類。其中,道路環境又由步行環境和車輛環境組成,主要包括人行道、游路、車行道、停車場等;活動場所包括游樂場、運動場、休閑廣場等;設施小品即照明燈具、休息座椅、亭子、公共停靠站、垃圾箱、電話亭、洗手池等。這類景觀是以應用功能為主而設計的,突出體現了硬質景觀使用功能強大、經久耐用等特點。
2、裝飾型硬質景觀
裝飾型硬質景觀以街道小品為主,又分為雕塑小品和園藝小品兩類。現代雕塑作品種類、材質、題材都十分廣泛,已經逐漸成為景觀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園藝小品即園林綠化中的假山置石、景牆、花架、花盆等。這類景觀是以裝飾需要為主而設置的,都具有美化環境、賞心悅目的特點,體現了硬質景觀的美化功能。
3、綜合功能硬質景觀
一些硬質景觀同時具有實用性和裝飾性的特點。如設施小品中的燈具、洗手池、坐凳、亭子等,既具有使用功能,也具有美化裝飾作用;裝飾小品中的假山、花架、噴泉等,既是觀賞美景的對象,也是人們休憩遊玩的好去處。這類具有綜合功能硬質景觀設計正是體現了形式與功能的協調統一,在現代景觀設計中被廣泛應用。
-----------------------
硬質景觀的柔化設計
【摘 要】 回歸大自然是人們共同的呼聲和追求,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強調生態理念,追求自然生態,人工模擬生態,創造生態環境已成為當今園林景觀設計應遵循的規律。然而這一規律的具體運用還多應用於園林大環境的宏觀構思與理念上,園林景觀物質要素的微觀設計上還不夠到位,尤其是硬質景觀的細部生態美追求上往往被忽視,著意要求通過對細部「生態美」的追求中,完成硬質景觀的柔化設計。
【關鍵詞】 硬質景觀 柔化設計 破牆透綠
1 硬質景觀「生態美」的柔化設計
1.1 理念
運用植物景觀材質:(1)邊緣界面的柔化,通過植物造景模糊邊界,同時賦予文化內涵來柔化。(2)特殊空間的垂直綠化與立體細化設計。
1.2 運用水的柔化與嫵媚營造生態美的空間
(1)霧森林氛圍營造,通過霧噴(人工造霧在陽光下),既有「虹」的生態美景觀,又有空氣負氧離子產生有保健效應。(2)擬水聯想,缺水地區或無水供應地段,用下沉式旱水池(藍色退暈透水廣場磚鋪砌)或蝴蝶瓦立砌模擬水的波紋,雨水可以下滲打造生態景觀美。(3)運用仿生模擬建材構築綠色生態建築。(4)水園「旱做」——植物造水波綠浪,鋪地起漣漪。
2 舉措——在生態美的追求中的「柔化設計",注入了細膩的情愫
2.1 道路、地坪、廣場的柔化設計
道路、地坪、廣場是供人們散步、活動、休閑的場所,又具有組織交流和分隔空間的功能。設計時在不影響景觀功能的前提下,適當改變其結構和面層裝飾材料,具有一定的生態柔化效果。
(1)結構:傳統混凝土結構的道路、地坪、廣場給予園林環境帶來較多的輻射熱,而且不滲水,又眩目刺眼。生態型道路、地坪、廣場的結構具有一定「呼吸」作用,其結構層是:素土夯實;碎石墊層;黃砂找平層;塊石面層,其最大的特點是:滲水、透氣、蒸發,能調節和改善小氣候,在陰濕環境中,面層塊石縫間能長出青苔和小草,給園林環境憑添了幾分生態氣氛。(2)面層:傳統人工硬質材料(釉面磚、陶瓷磚)構成的道路、地坪、廣場的面層,雖然具有一定的現代裝飾感,但缺乏自然韻味和生態理景情感,更缺少與人對話、交流、溝通的氛圍。生態型道路、地坪、廣場的面層應具有一定「原始」味道,散發自然氣息,其面層材料可選擇。
2.2 踏步的柔化設計
踏步是道路、地坪、廣場不同高程平台的銜接體和緩沖段,同時也是變換視點造景的要素。陳舊規整的混凝土踏步和硬質裝飾性較強的貼面磚踏步已逐漸被淘汰,生態型的踏步已正被廣泛採用。生態型踏步巧妙結合自然地形和地貌特徵,採用原始自然的鋪面材料,正被自然靈活地布置,創造出活潑自然幽靜的景觀效果。常見方法有:
(1)以整塊自然材料規則留有嵌草縫道構成的踏步:整體而自然,主要材料有天然花崗岩石塊、木塊、石板等,石塊縫隙填充青苔和墨綠,既通氣滲水,又自然美觀。
(2)以立面界定物和水平踏面鋪砌構成的踏步:豐富而多變,立面界定物的材質和色彩,柔化了踏步的存在。填充物的材質和特性,既滿足了踏步與道路、地坪、廣場在材料上的功能要求,又確保了踏步的通氣和雨水的下滲。
(3)擋牆的柔化設計:擋土牆除了擋土的實用作用外,還具有美化環境的造景功能。傳統習慣上的擋土牆一般採用內磚外面磚、或大理石裝飾,「牆」的感覺太強烈,呆板而缺乏生氣。生態型擋土牆在剖面構造和裝飾材料上的創新和開拓而賦予其生命活力和自然內涵。
(4)景牆的柔化設計:景牆在園林中具有組織空間和分隔空間作用,也是「破牆透綠」的載體。景牆的高度和通透度隨空間的大小和功能而定,而景牆的立面裝飾材料盡量選擇具有自然生態美感的裝飾材料進行柔化。
第一,磚(含預制混凝土砌塊)結構景牆:這類結構的景牆由於其結構的限定而表現出較強的人工味,在立面材料選擇上通過自然本色材料的展現,給人一種和諧的自然美、生態美。第二,木結構景牆:由於結構、材料的自然本色而被廣泛運用於園林環境中。這類結構的景牆在細部處理上有二種:①採用自然狀帶樹皮,即未經任何裝飾處理的杉木或棕櫚木,通過麻繩或銅絲固定,簡潔而富有野趣。②採用人工加工裝飾處理的杉木板或松木條,通過銅釘或不銹鋼螺絲固定,自然而富有情趣。第三,竹結構景牆:俗稱「竹籬笆」,既有傳統古典園林的特色,又不失古樸高雅的情調,這類結構的景牆造價經濟,施工簡潔而生動,自然而親切。
(5)停車場的柔化設計:停車場是園林綠地中大面積的硬地,主要滿足車輛的停放、調頭等。大面積的水泥場地雖然為停車提供了方便,但水泥場地的輻射熱及無遮蔭的環境為停放的車輛帶來許多弊端,如場地水的下滲問題、曝曬問題等。生態型停車場在滿足停車功能的前提下解決了下滲水問題、遮蔭問題。
第一,停車場的墊層結構:採用滲水墊層結構,即在素土夯實上鋪設:300mm的級配碎礫石層,在碎礫石層上鋪設50mm厚砂墊層,在砂墊層上鋪設面層磚。第二,停車場的面層:採用混凝土植草磚或工程塑料承重格,在磚或格的空隙處覆土種耐踏草種。塑料承重格由於材料的輕薄而草坪種植面積多,綠視效果好。第三,停車場的遮蔭:在不影響停車、調頭的前提下開設樹壇,種植樹冠有濃蔭大喬木。
(6)亭廊柔化設計:亭廊及花架在園林綠地中既是休息設施,又是園林主要的造景小品建築。為體現生態美,除了在結構材料上選用自然本色樸素的材料,如木材、石材、竹材等之外,更主要的是在立體造型上,將綠色藤本植物與亭廊花架結構有機揉合在一起,青藤墨枝柔化了亭廊花架硬的線條,紅花綠葉賦予了亭廊花架以生命活力。
園林硬質景觀中的柔化設計打造的生態美,不僅為我們的環境增添了生氣昂然的自然美,同時又提高了我們生活環境的生態質量,硬質景觀需要其固有的裝飾美,也需要生態美的柔化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