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東岳泰山風景

東岳泰山風景

發布時間: 2020-12-14 19:35:22

❶ 五大名山:東岳、西嶽、南嶽、北嶽、中嶽,分別指什麼山

東岳、西嶽、南嶽、北嶽、中嶽分別指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1、東岳泰山

泰山又名岱山,位於山東省中部,隸屬於泰安市,綿亘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00公頃。

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

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引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1)東岳泰山風景擴展閱讀:

「五大山」是中國的五大名山的俗稱,按東南西北中的順序排名分別是:東岳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他們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於天,定鼎中原的象徵。 論景觀,五嶽又各具特色:泰山雄、衡山秀、華山險,恆山奇,嵩山奧。

❷ 泰山風景介紹

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中部。古稱「岱山」、「岱宗」,春秋時改稱「泰山」。

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嶽之首」、「五嶽之長」、「天下第一山」之稱。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

在漢族傳統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嶽獨尊」的美譽。自秦始皇封禪泰山後,歷朝歷代帝王不斷在泰山封禪和祭祀,並且在泰山上下建廟塑神,刻石題字。古代的文人雅士更對泰山仰慕備至,紛紛前來游歷,作詩記文。泰山宏大的山體上留下了20餘處古建築群,2200餘處碑碣石刻。
泰山風景以壯麗著稱。重疊的山勢,厚重的形體,蒼松巨石的烘托,雲煙的變化,使它在雄渾中兼有明麗,靜穆中透著神奇。最為有名的是「泰山四大奇觀」。古人以「泰山北斗」來喻指人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為眾人所敬仰的人。

大概就這樣。

❸ 泰山風景

岱 廟 宋天貺殿
漢柏
岱廟坊
宋宣和碑
泰山神啟蹕回鑾圖
銅亭
秦泰山刻石
王母池
虎山公園
普照寺
馮玉祥墓
柏洞
朝陽洞
斗母宮
革命烈士紀念碑
紅門宮
回馬嶺
升仙坊
萬仙樓
望人松
一天門
斬雲劍
岱宗坊
風月無邊
經石峪
壺天閣
十八盤
孔子登臨處
中天門
雲步橋
五大夫松
南天門
碧霞祠
玉皇頂
天街
唐摩崖
拱北石

後石塢
天燭峰
玉泉寺
黑龍潭
扇子崖
桃花
旭日東升
晚霞夕照
泰山佛光
雲海玉盤

分類
岱 廟 宋天貺殿
漢柏
岱廟坊
宋宣和碑
泰山神啟蹕回鑾圖
銅亭
秦泰山刻石
……………………】
麗 區 王母池
虎山公園
普照寺
馮玉祥墓
%…………………………
幽 區 柏洞
朝陽洞
斗母宮
革命烈士紀念碑
紅門宮
回馬嶺
升仙坊
萬仙樓
望人松
一天門
斬雲劍
岱宗坊
風月無邊
經石峪
壺天閣
十八盤
孔子登臨處
中天門
雲步橋
五大夫松
………………………………
曠 區 黑龍潭
扇子崖
………………………………

妙 區 南天門
碧霞祠
玉皇頂
天街
唐摩崖
拱北石
……………………………………
奧 區 後石塢
天燭峰
玉泉寺

^^^^^^^^^^^^^^^^^^^^^^^^^^^
秀 區 桃花峪

其他
望人松
是泰山標志之一,傲岸兀立於五松亭外的懸崖之上。松高8米,冠幅巨大。有一長枝下垂,伸向盤路,猶如含情脈脈的少女,揮動手臂向遊人致意,表示歡迎,故又名「迎客松」,樹冠若華蓋,枝繁葉茂,大有凌空欲飛之勢。雖已歷經五百多個春秋,如今仍生機盎然,堪稱岱嶽奇觀。

升仙坊

位於緊十八盤的起始處,為兩柱單門式石坊,額題楷書「升仙坊」。此處山勢陡峻,懸崖峭壁,上臨岱頂天庭,咫尺仙境,似有飄然升仙的意境,故名「升仙坊」。遊人至此小憩,每每浮想聯翩。回視山下,常有騰身雲霄之感,舉首仰望,南天門近在眼前,奮力攀登,岱頂在望。

❹ 泰山特點有哪些

泰山特點有以下3點:

1.泰山地形高峻,河流短小流急,侵蝕力強,河道受斷層控制,因而多跌水、瀑布,谷底基岩被流水侵蝕多呈穴狀,積水成潭,容易形成潭瀑交替的景觀。

2.泰山上下的氣候呈垂直變化的特徵十分明顯。山腳1月均溫—3℃,山頂為—9℃,山下7月均溫26℃,山頂為18℃;年降水量隨高度而增加,山頂年降水量1132毫米,山下只有722.6毫米。山下四季分明,山頂三季如春,冬如玉,即冬有霧凇晶瑩如玉。

3.礦產資源豐富,有煤、鐵、岩鹽、石膏、硫磺、蛇紋石、麥飯石、木玉石、碧玉等礦產。泰山及其周圍,現已發現和探明的礦產已有40餘種。作為第一能源的煤炭,儲量豐富,分布在泰山周圍的肥城、新汶、寧陽等3個煤田,是山東省的主要煤產地之一。

泰山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東方文化的縮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託之地,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家園。

(4)東岳泰山風景擴展閱讀:

景區景點

六大風景區

泰山風景旅遊區包括幽區、曠區、奧區、妙區、秀區、麗區六大風景區。

泰山四大奇觀

游泰山的最佳時間為每年的5月到11月。游泰山看四個奇觀:泰山日出、雲海玉盤、晚霞夕照、黃河金帶。

1.陰陽界

在泰山長壽橋南面的石坪上,東百丈崖的頂端,有一橫跨兩岸垂直河谷的淺白色岩帶,好像一條白色紋帶綉於峭壁邊緣,因長年流水的沖刷,表面光滑如鏡,色調鮮明,十分醒目。越過它稍有不慎,就會失足跌落崖下,墜谷身亡,故名之為「陰陽界」。

2.桃花峪

桃花峪,位於岱頂西北,有索道纜車直通岱頂。在索道站周圍出露的岩石,主要是傲徠山中粒片麻狀二長花崗岩。其東側有北西向龍角山斷裂通過,斷裂兩旁發育有與其基本平行的伴生斷裂。

3.傲徠峰

扇子崖之西是傲徠峰,因巍峨突起,有與泰山主峰爭雄之勢,古有民諺:「傲徠高,傲徠高,近看與岱齊,遠看在山腰」。

❺ 五嶽各有哪些特色風景

東岳泰山
屹立於山東東部泰安市,總面積426平方千米,最高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
泰山至今保護較好的古建築群有22處,總建築面積達14萬多平方米。在古建築群之間,還有12處石坊、6座石橋、7座石亭、1座銅亭和1座鐵塔。泰山刻石有2200多處,被譽為「中國摩崖刻石博物館」,這里有中國碑制最早的刻石-----泰山秦刻石;有珍貴的漢代張遷碑、衡方碑和晉孫夫人碑;有被譽為「大字鼻祖」、「榜書之宗」的北齊經石峪刻石;有天下洋洋大觀的唐玄宗<<紀泰山銘>>和唐代雙束碑等。泰山古樹名木繁多,被譽為「活著的世界自然遺產」。泰山百年以上的古樹名木3萬余株,其中有2100年前的漢柏6株,1300年前生的唐槐,500年前生的望人松、五大夫松,還有一棵被譽為國寶的600年前生的盆景松樹「小六朝松」。泰山素以壯美著稱,呈現出雄、奇、險、秀、幽、奧、曠等諸多美的形象,泰山景區內有著名的黑龍潭、扇子崖、天燭峰、桃花峪等10大自然景觀;有旭日東升、晚霞夕照、黃河金帶、雲海玉盤等10大自然奇觀。
北嶽恆山 ,位於大同城東南渾源城南,海拔2017米

西嶽華山
我國著名的五大山嶽之一,以險峻聞名天下。它位於華陰市城南,海拔2200米,北瞰黃河,南依秦嶺,「遠而望之若花狀」,故有其名。又因其西臨少華山,古稱太華山。
華山奇險峻秀,自山麓至絕頂,名勝古跡極多,廟宇道觀,亭台樓閣,雕刻石塑隨處可見,險徑奇石,鬼斧神工,更有雲海勁松,引人入勝。華山的主要景點有玉泉院、五里關、回心石、千尺嶂、百尺峽以及東、南、西、北、中五峰等。華山山峰環侍拱衛,各具特色,疊翠聳削,令人流連忘返。

南嶽衡山
我國五嶽名山之一,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境內,七十二群峰,層巒迭嶂,氣勢磅礴。素以「中華壽岳」、「五嶽獨秀」、「文明奧區」著稱於世。現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和國家AAAA級旅遊區。年接待中外遊客300餘萬人次。
《星經》載:南嶽衡山對應星宿28宿之軫星,軫星主管人間蒼生壽命,南嶽故名「壽岳」。宋徽宗在南嶽御題「壽岳」巨型石刻,現仍存於南嶽金簡峰皇帝岩。康熙皇帝親撰的《重修南嶽廟碑記》首句即為:「南嶽為天南巨鎮,上應北斗玉衡,亦名壽岳。」再度御定南嶽為「壽岳」。歷代史志也常以「比壽之山」、「主壽之山」等敬稱歷代南嶽衡山。《辭源》釋「壽岳」即「南嶽衡山」, 南嶽因而譽稱「中華壽岳」。

❻ 泰山風光 資料

4

岱廟的桃花

岱廟全景(

岱廟舊稱「東岳廟」。俗稱「泰廟」。為道教神府是歷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採用帝王宮城式建築,是祠廟建築中規格最高的。

從中路登泰山最好先看岱廟,廟內的天貺殿與北京的故宮太和殿、曲阜孔廟大成殿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宮殿。岱廟南北長輩405米,東西寬厚237米,總面積為96000平方米。廟內有古建築和仿古建築材料186間,石碑刻184塊,以漢柏為代表的古樹名木工212株。一九八八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貺殿

岱廟南北依次包括有遙參亭、正陽門、天貺殿。其中,天貺殿是岱廟的主體建築,也是中國古代三大宮殿式建築之一。殿內供奉泰山神,像高四點四米,神龕上懸掛清康熙皇帝的親筆題「配天作鎮」匾,門內有乾隆皇帝題「大德曰生」牌匾。大殿內的《泰山神啟蹕回鑾圖》,據考證最初繪制於宋代,具有重要的藝術鑒賞價值。這幅長六十二米的巨型壁畫,共容納瞭望675個不同形態的人物,其東半部是出巡,西半部為回鑒。縱觀整個畫面,可謂濃筆重彩,栩栩如生,不愧是中國道教的傑出畫作。大殿內外及前後左右,還有明代銅鑄「照妖鏡」、鐵鑄大香爐,御碑亭等古跡文物。在仁安門與天貺殿之間,有一小露台,因台上有一塊神密的泰山石,使得遊人們常在此駐足玩賞。這塊名叫扶桑石的奇石正北方向,是一古柏,傳言為唐代忠臣安金藏來泰山神前告武則天滅子之罪,最後化作該柏。遊人們圍繞扶桑石左右各轉三圈,然後閉上眼睛尋熱電廠古柏,能夠摸到泰山神的降福。

泰山

天街合影

有詩詞這樣描述泰山:高而可登,雄而可親,松石為骨,清泉為心,呼吸宇宙,吐吶風雲,海天之懷,華夏之魂。

下午,我們來到泰山腳下,准備體驗李健吾《雨中登泰山》所記。天氣卻好轉起來,太陽也出來了,導游戲說,我們帶來了祥瑞之氣。

秦漢以來,中國古代帝王在泰山舉行一種祭祀天地神的宗教活動--封禪,它是泰山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在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稱作「封」;在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稱作「禪」。傳說先秦有72代君王封禪泰山,正史記載秦、漢、唐、宋皆有帝王封禪,明清兩代,改封禪為祭祀。

泰山石刻

泰山以石刻眾多聞名天下,有的為帝王親制,有的出自名流之手,大都文辭優美,書體高雅,製作精巧。秦泰山刻石是泰山石刻中時代最早的作品,鐫刻著秦始皇功德銘和二世詔書,由丞相李斯篆書,現僅存十字:「臣去疾臣請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殘泐。秦泰山刻石列為國家一級文物,堪稱稀世珍寶。泰山現存石刻1696處,分為摩崖石刻和碑刻,上自嬴秦,下迄當代,成為登山途中的一道絢麗的風景線。

泰山具有擎天捧日之勢。盛夏時山頂與山下平均溫差為8.6度。正因泰山的岩岩氣象和獨特的氣候特點,大自然為岱頂創造了旭日東升、雲海玉盤、晚霞夕照、黃河金帶及霧淞雨淞和碧霞寶光等奇觀。

日出

玉皇頂是泰山主峰之巔,因峰頂有玉皇廟而得名。殿內祀玉皇大帝銅像。殿前有「極頂石」,標志著泰山的最高點。

日觀峰位於玉皇頂東南,古稱介丘岩,因可觀日出而名。峰北有巨石橫出,名拱北石,又名探海石。登臨其上可盡賞旭日東升的壯麗場面,亦可晴覽山色、陰觀雲海。

❼ 泰山的主要景觀有哪些

泰山,古稱岱山,也稱岱宗,春秋時改稱今名,因地處東部,又稱東岳。

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城北,因古人以東方為萬物交替、初春發生之地,古之帝王每每要來泰山舉行封禪大典,祭告天地,故有「五嶽獨尊」之說。其山勢突兀峻拔,景色壯麗,有眾多的名勝古跡。

泰山的主要景觀有岱宗坊、王母池、紅門宮、萬仙樓、斗母宮、柏洞、壺天閣、回馬嶺、中天門、雲步橋、對松山、五大夫松、升仙坊、南天門、無字碑、經石峪刻經、鴛鴦碑、紀泰山銘、碧霞元君祠、日觀峰、王皇頂、後石塢、黑龍潭、普照寺等。

岱宗坊是由東路步行登泰山的起點,為四柱三洞式石坊,全部選用優質花崗岩砌築,上覆石瓦,單檐挑角。坊東西兩側為岱宗坊游園,人們多在此休憩。

王母池,古稱瑤池,也叫群玉庵,位於岱宗坊北面,再轉折向東不遠處,王母池傳為王母約會群仙的地方。這是一組依山傍水,高下相間,玲瓏緊湊的古代建築群。唐代詩人李白在《游泰山》詩中也有「朝飲王母池,暮投天門闕」的詩句。

現存多為明清建築,三進式院落,平面呈長方形。從前院到後院逐步登高。內中有王母池,池西為王母泉,泉水清澈、甘洌,經年不涸。

紅門宮因其西北懸崖有兩塊並列如門的紅石而得名,登上台階映入眼簾的是4座石坊,前後相連,故有小坊群之稱。第一座牌坊為一天門坊,初建於明代,清康熙年間重修。

其後緊連著就是孔子登臨處石坊,再後是天階坊和瞻岩初步兩座石坊。它以飛雲閣為中心,分為東西兩部分,東為彌勒院,西為元君廟。另建有更衣亭,乃是帝王登山換鑾更衣之處。

萬仙樓舊稱望仙樓,坐落在紅門宮以北,為一跨盤道樓閣式建築。門洞高4.4米,上層樓閣3間,重梁起架,九脊歇山頂,覆黃色琉璃瓦。門洞之陰上刻「謝恩處」3字,傳為舊時帝王登山,地方官員送駕至此謝恩返回之處。

斗母宮坐落在泰山龍泉峰下,東臨溪水,原為供祀「先天斗母大聖元君」,傳說是北斗眾星之母的道觀,後改為佛門的尼姑廟院。斗母宮分南北三層院落。中、北兩院各有大殿3間,宮中有殿宇、樓閣、亭榭、廡廊等房屋數十間。整個建築依山傍水,錯落有致。

宮門西向,門口枕石上有琢雕精細、形象逼真的石獅子一對。南院寄雲樓建於1914年。北院正殿為送子觀音殿3間,東軒為聽泉山房,憑牖遠眺,可觀泰山著名勝景三潭疊瀑。宮前一棵明代古槐,猶似卧龍翹首,故名卧龍槐。此處景緻靜中有動,別具一格。

柏洞在斗母宮北面,盤道兩側山崖上布滿古柏,連綿上千米,使人猶如進入了一個由柏樹組成的隧道之中,故有此稱。

這里古柏茂盛,蔭翳蔽日,人行其間,雖在盛夏烈日之下,也覺清爽可人,多在此休憩。

壺天閣在柏洞北面,始建於明代,原名升仙閣,清乾隆年間擴建後改今名。所謂「壺天」即道家所稱的仙境。門洞兩旁鐫有對聯:

登此山一半已是壺天,造極頂千層尚多福地。

閣樓為重檐歇山式,黃色琉璃瓦覆蓋。閣北為元君殿,閣西有倚山亭。

回馬嶺位於壺天閣西側,舊稱石關,也叫瑞仙岩。盤路上立有石坊,上書「A馬嶺」3個朱紅大字。使人意識到登山至此,道路險峻,馬已不能上,只可徒步攀登了。這里重巒疊嶂,峰迴路轉,形勢險要。

中天門位於泰山中、西兩路交匯處,也叫二天門。高踞於黃峴嶺之上,為泰山主峰屏障。中天門石坊立於十二連盤和倒三盤的結合處,旁有巨石仆卧如虎,因名伏虎石,石壁上有清吳大A大篆「虎」字,古樸雄健。

雲步橋位於中天門上,因石橋飛架在雲霧繚繞的斷崖之上,人行至此如在雲中漫步,故名。雲橋高懸如虹,百丈崖瀑布似白練傾瀉而下,是為「雲橋飛瀑」,乃泰山十大自然景觀之一。

五大夫松石坊下有巨石一塊,上刻「飛來石」3個大字,是明萬曆三十一年也就是1584年在一次狂風暴雨中,從山上滾落下來的。

山坡上有古松一棵,狀若傘蓋,長枝下垂如拱身行禮迎接賓客,故名望人松,也稱迎客松,相傳為秦時古松,已成為泰山標記之一。東北懸崖上刻有清乾隆皇帝《朝陽洞詩》,俗稱萬丈碑,為泰山最大的摩崖石刻。

對松山又稱萬松山,或稱松海,位於南天門下。這里兩峰對峙,松生絕壁,雲出其間,風起則松濤轟鳴。清乾隆皇帝至此,遂有「岱宗最佳處,對松真奇絕」的贊嘆。

升仙坊,在南天門下「十八盤」的盤道中間。以此坊為界,坊南謂「慢十八」,坊北為「緊十八」,舊有過得此坊便可成仙之說。

此石坊始建於明代,系兩柱一洞的跨路坊。在此處抬頭仰望南天門,但見盤道陡峭,猶如天梯懸空,回視來路,青峰浮雲,碧海涌波,宛若置身天街。

南天門坐落在登山盤道的盡處,又名三天門。翔鳳、飛龍兩峰雄峙東西,天門扼隘口而立,險中出奇,氣度非凡。門分兩層,下為拱形門洞,上為閣樓,名摩雲閣。門西側有元代杜仁傑撰、嚴忠范書寫的《天門銘》石碑,銘詞古雅,楷法端嚴。

無字碑矗立於泰山極頂處,高6米,寬1.3米,厚0.9米,重約170噸,由石灰岩琢磨而成。其形制自下而上漸次收分,頂部覆以方石一塊,其上又疊置一小型雕柱,遙觀如一通巨型經幢。

據清代學者顧炎武考證,此碑當系漢武帝封禪泰山時所立。當是漢武帝劉徹自認為「受命於天」,「功高莫名」,任何語言、文字都不足以充分表達其豐功偉績而已。

經石峪刻經位於泰山中路東側大羅漢崖山澗之中一塊約3000平方米的石坪上,自東而西鐫刻有47行經文,內容為北朝以來廣為流行的《金剛經》。每個字徑約50厘米,銘一兩厘米,被後人尊之為「大字鼻祖,榜書之宗」。經文隸書,字體圓潤,氣勢雄奇,是我國重要的佛經刻石。

鴛鴦碑,又名雙束碑,是泰山現存最早的唐代碑刻,內容為唐高宗至德宗年間六帝一後時期岱宗觀修齋建醮文書,共27篇。其中僅武則天時期的就有9篇,並保留了武則天獨撰的一些新字。這種造型新穎、集中刻石紀事的碑刻,為我國碑刻史跡所僅見。

紀泰山銘,雕鐫在泰山極頂大觀峰東側,全文4段,24行,每行51字,共996字,連同額名正好1000字。這是唐玄宗李隆基於725年封禪泰山時親自撰書,也是他封禪泰山的歷史見證。銘文由隸書寫成,形制端莊,書藝遒逸,文詞典雅、氣魄恢宏。

碧霞元君祠坐落在泰山極頂南面。建於宋代,明清均有增修。初名昭真祠,金稱昭真觀,明稱碧霞元君廟或碧霞靈佑宮。祠內供奉主神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也稱泰山玉女,俗稱泰山老母。

日觀峰位於岱頂天柱峰東南,為觀看日出的最佳去處。峰北有巨石探出,長近7米,名拱北石,又名探海石。

「旭日東方」乃岱頂之奇觀,初始只見一紅線,漸漸擴張,絢爛多彩,久之忽現弓形,須臾即呈半圓,轉瞬躍出海面,頃刻間便光芒四射,普照人間。

玉皇頂也稱天柱峰,是泰山的頂峰。因建有玉帝觀,故名。極頂石周圍有石欄桿,石上題有「極頂」兩字。西北有「古登封台」碑,是古代帝王登高封禪的地方。

玉皇廟建於泰山極頂,為泰山上地勢最高的建築物。主殿內供明代鑄玉皇大帝銅像。東有迎旭亭,西有望河亭。在亭內可東觀海上日出,西望晚霞夕照。

後石塢在泰山之陰的山峪中,三壁環抱,被稱為「岱陰奧區」,謂奧妙無窮之意。石塢石洞內泉水叮咚,寒冬形成的冰柱,如同玉圭,雖盛夏也不融化,故有「六月寒冰堅玉柱」之說。

此處多松柏,姿態各異,「石塢松濤」堪稱佳景,且多怪石,嶙峋如筍,有「筍城」之稱謂。

黑龍潭位於泰山東百丈崖之下。西溪之水曲折奔流來到這里驟然飛落絕澗,架空懸注,如飛虹閃電,飛馳而下,頓時雲煙吞吐,晦明變幻。

潭邊西溪石亭楹聯一副:「龍躍九霄雲騰致雨,潭深千尺水不揚波」,所言非常形象。潭上有長壽橋,狀若彩虹;潭南有龍潭水庫,晴日可觀傲徠倒影。

普照寺在泰山的南麓,是山南保存最完整的禪寺。初建於六朝,後多有擴建,明清時均予以重修。

該寺依山建造,分上中下三重。以雙重山門、大雄寶殿及摩松樓為中軸線,東西配以殿廡、禪房、花園等。

❽ 東岳泰山的自然景觀有哪些

日出和雲海這是最有名的自然景觀了,聽說一般十次只有一次能看見日出或雲海,回同一天答看到日出和雲海更是少之又少;再就是能感受一下十八盤的陡峭,泰山有名的煎餅卷大蔥,還有海拔1500米得高度的感覺。總之還不錯建議先做汽車到中天門在爬那樣會比較好點,如果不想爬還可以繼續做纜車。

❾ 東岳泰山在什麼省

泰山風景名勝區(Mount tai scenic spot):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華國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中國書法第一山。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岳、泰岳,位於山東省中部,隸屬於泰安市,綿亘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00公頃。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嶽之首」、「五嶽之長」、「天下第一山」之稱。
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引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古代文人雅士更對泰山仰慕備至,紛紛前來游歷,作詩記文。泰山宏大的山體上留下了20餘處古建築群,2200餘處碑碣石刻。道教、佛教視泰山為「仙山佛國」,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宮觀寺廟。經石峪的《金剛經》石刻,聞名中外。
泰山風景以壯麗著稱。重疊的山勢,厚重的形體,蒼松巨石的烘托,雲煙的變化,使它在雄渾中兼有明麗,靜穆中透著神奇。自然的泰山,彰顯著自然的神奇;文化的泰山,印證著文化的神聖。
泰山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燦爛東方文化的縮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託之地,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家園。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