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景觀石
『壹』 政府采購一塊景觀石竟花150萬
是的。日前,新華社曝光了一些地方存在的「移石造景」問題:這些景觀石大多由政府采購,價格非常昂貴,有的一塊石頭數萬元,高的竟有百萬元,甚至有150萬元一塊的「天價石頭」。
「移石造景」所用的景觀石大多由政府采購,價格畸高,有的一塊石頭數萬元,高的逾百萬元。這類工程同時還助推一些地方在河道無序取石,在山中亂采濫挖,破壞生態環境。
有記者在陝西、河南、四川等地走訪發現,「移石造景」並非一城一地個別現象。高速公路兩側、城市綠化帶內、廣場、公園、景區等所謂的「窗口」地區,成為「移石造景」集中場所。多地幹部群眾反映,形形色色的「移石造景」建設項目不少號稱「生態工程」「景觀工程」「民生工程」,有的還打著「弘揚傳統文化」「發展園藝藝術」等旗號。
(1)政府景觀石擴展閱讀
「移石造景」之風還開始向農村蔓延
記者近日從中國政府采購網政府采購項目中標公告中查閱發現,2019年6月,東北某縣對128個村地名標志進行公開招標,采購內容為優質天然花崗石,預算資金逾98萬元;2019年8月,華北某市轄區景觀石村標采購項目,共采購「晚霞紅」景觀石100塊;2019年7月,完成采購的華北某村一字照壁、景觀石工程,預算花費逾53.27萬元。
一些業內人士表示,石頭市場「水」很深,價格標准不透明,在政府采購過程中容易滋生腐敗。記者發現,近年來,多地出現幹部利用或插手政府采購景觀石項目牟利的案件。
河南省洛陽市西工區法院2018年審理的某社區主任毛某職務侵佔案顯示,一塊景觀石實際采購價近3萬元,卻虛開了16.5萬元的購置款,毛某將13.5萬元據為己有;寧夏吳忠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原寧夏農業投資集團公司總經理陳延案顯示,在景觀石采購工程中,陳延分三次收受商人郭某共計27萬元賄款。
『貳』 陝西政府采購一塊景觀石花150萬,這石頭從何而來
目前很多河道採石和山體開挖產生了大量景觀石,對河流生態和山地環境產生了影響。近年來,一些地方多次禁止亂采江河、亂挖大山的現象。“移石造景”是其中的重要推動者。
1.移置600多塊石頭搞人造景觀:
在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環小山路灃峪口轉台,轉台西南、東南、東北方向有三座數米高的人工小山丘。當地政府將其命名為“松石園”,周邊群眾稱之為“小秦嶺”。這個“小秦嶺”是一個平坦的地區,由土和石頭組成。所用土方從外地運來。“小山”綠化後,已累計形成景觀石670餘塊。大的重幾十噸,小的重一噸。
對此,大家覺得有沒有必要去進行“人工造景”呢?歡迎在下方留言。
『叄』 陝西政府采購一塊景觀石花150萬,這其中有沒有貓膩
這其中沒有貓膩。政府采購景觀石花費150萬是正常的價格,且該花費是由政府通過層層審批進行的,並不存在貓膩行為。
『肆』 政府采購一塊景觀石150萬,真的有那麼值錢嗎
政府采購一塊景觀石150萬,其實並不是景觀石的本身價值,「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移石造景」所用的景觀石大多由政府采購,價格畸高,有的一塊石頭數萬元,高的逾百萬元。
附近一些村民說,這種花巨資「山下造山、石旁置石」的人工造景實在沒有必要。多地受訪群眾也都反映,許多景觀石來自河道取石、山體開挖,對河道生態、山體環境有一定影響和破壞。近年來,有的地方河道無序取石、山中亂采濫挖現象屢禁不止,「移石造景」「大石進城」是重要推手之一。
(4)政府景觀石擴展閱讀:
須嚴防公職人員「借石牟利」
記者在陝西、河南、四川等地走訪發現,「移石造景」並非一城一地個別現象。高速公路兩側、城市綠化帶內、廣場、公園、景區等所謂的「窗口」地區,成為「移石造景」集中場所。
多地幹部群眾反映,形形色色的「移石造景」建設項目不少號稱「生態工程」「景觀工程」「民生工程」,有的還打著「弘揚傳統文化」「發展園藝藝術」等旗號。一些基層幹部說,這些石頭景觀是當地領導熱衷的「形象工程」,大都由財政出資采購,投入不菲。
一些業內人士表示,石頭市場「水」很深,價格標准不透明,在政府采購過程中容易滋生腐敗。記者發現,近年來,多地出現幹部利用或插手政府采購景觀石項目牟利的案件。
河南省洛陽市西工區法院2018年審理的某社區主任毛某職務侵佔案顯示,一塊景觀石實際采購價近3萬元,卻虛開了16.5萬元的購置款,毛某將13.5萬元據為己有;寧夏吳忠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原寧夏農業投資集團公司總經理陳延案顯示,在景觀石采購工程中,陳延分三次收受商人郭某共計27萬元賄款。
受訪幹部和專家建議,要堅決落實中央和部門有關規定,加強對政府采購項目、財政資金的審批,防止「以石牟利」的腐敗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