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景色的詩
『壹』 贊美新疆的詩句
1、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出自唐代: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專
白話文釋義:五月的天山屬仍是滿山飄雪,只有凜冽的寒氣,根本看不見花草。
2、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出自唐代:陳羽《從軍行》
白話文釋義:遠遠聽到橫笛聲卻看不到人,把紅旗一直插上天山頭頂雪。
3、天山雪後海風寒,橫笛偏吹行路難。——出自唐代:李益《從軍北征》
白話文釋義:天山下了一場大雪,從青海湖刮來的風更添寒冷。
4、天山雪雲常不開,千峰萬嶺雪崔嵬。——出自唐代:岑參《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
白話文釋義:天山上的雲雪終年不開,巍巍千山萬嶺白雪皚皚。
5、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出自唐代:李白《關山月》
白話文釋義:一輪明月從祁連山升起,穿行在蒼茫雲海之間。
6、梅嶺花初發,天山雪未開。——出自唐代:盧照鄰《梅花落》
白話文釋義:下雪的地方看上去疑是開滿了白白的梅花,而梅花的邊緣處又像是落了一層積雪。
7、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出自唐代: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白話文釋義:忽然間宛如一夜春風吹來,好像是千樹萬樹梨花盛開。
『貳』 關於新疆的古詩詞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qiú)不暖錦衾(qīn)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zhuó)。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chè)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關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出嘉峪關感賦
林則徐
嚴關百尺界天西,
萬里徵人駐馬蹄。
飛閣遙連秦樹直,
繚垣斜壓隴雲低。
天山巉[1]削摩肩立,
瀚海蒼茫入望迷。
誰道崤函千古險?
回看只見一丸泥。 從軍北征
李益
天山雪後海風寒,橫笛偏吹行路難。
磧里徵人三十萬,一時迴向月明看 橫吹曲辭·梅花落
盧照鄰
梅嶺花初發,天山雪未開。雪處疑花滿,花邊似雪回。
因風入舞袖,雜粉向妝台。匈奴幾萬里,春至不知來。
橫吹曲辭·雨雪曲
李端
天山一丈雪,雜雨夜霏霏。濕馬胡歌亂,經烽漢火微。
丁零蘇武別,疏勒范羌歸。若看關頭下,長榆葉定稀
『叄』 描寫新疆的詩句文字
1、《天山雪歌來送蕭治歸自京》唐代:岑參
天山雪雲常不開,千峰萬嶺雪崔嵬。
翻譯:天山上的雲雪終年不開,巍巍千山萬嶺白雪皚皚。
2、《關山月》唐代: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翻譯:一輪明月從祁連山升起,穿行在蒼茫雲海之間。
3、《塞下曲六首·其一》唐代: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翻譯:五月的天山仍是滿山飄雪,只有凜冽的寒氣,根本看不見花草。
4、《獨不見》唐代:李白
天山三丈雪,豈是遠行時。
翻譯:天山如今天寒地凍,積雪厚有三丈,這個時候怎麼適合遠行呢?
5、《從軍北征》唐代:李益
天山雪後海風寒,橫笛偏吹行路難。
翻譯:天山下了一場大雪,從青海湖刮來的風更添寒冷。行軍途中,戰士吹起笛曲《行路難》。
『肆』 有關贊美新疆的詩句有哪些
李白《關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內
駱賓王《從軍中容行路難》詩雲:陰山苦霧埋高壘,交河孤月照連營。陣雲朝結晦天山,寒沙夕漲迷疏勒。李元紘《相思怨》詩曰:交河一萬里,仍隔數重雲。杜甫《高都護驄馬行》寫道:安西都護胡青驄,聲價欻然來向東。腕促蹄高如踣鐵,交河幾蹴曾冰裂。
岑參《寄韓樽》)馬蹄經月窟,劍術指樓蘭。地出北庭盡,城臨西海寒。《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就有「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高適《東平留贈狄司馬(曾與田安西充判官)》)風連西極動,月過北庭寒。
王昌齡的《從軍行》中寫到了樓蘭: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岑參的《題鐵門關樓》里寫道:鐵關天西涯,極目少行客。關門一小吏,終日對石壁。橋跨千仞危,路盤兩崖窄。試登西樓望,一望頭欲白。
『伍』 關於新疆的詩有哪些
《從軍行》 唐 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出塞 》 唐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輪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唐 岑參
輪台城頭夜吹角,輪台城北旄頭落。羽書昨夜過渠黎,單於已在金山西。
戍樓西望煙塵黑,漢兵屯在輪台北。上將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
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虜塞兵氣連雲屯,戰場白骨纏草根。
劍河風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
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塞上聽吹笛》 唐 高適
雪盡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維
渭城朝雨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別董大》 唐 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使至塞上》 唐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塞下曲》 唐 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 八月蕭關道。出塞入塞寒, 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並客,皆共塵沙老。莫學游俠兒, 矜誇紫騮好。
《漁家傲》 宋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從軍行七首(其五)》 唐 王昌齡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雁門太守行》 唐 李 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陸』 關於新疆風景的現代詩歌
陰郁的天空,冰涼的風,飄落的枯葉,毫不猶豫地彌漫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彷彿版奮力宣誓著冬天的到來權。冷得縮起身子的小草,不住地打著顫,而一些開得艷麗的花朵卻挺拔著身子,昂著頭,像是故意展現自己,在這冷冷的灰暗的天氣里,惟獨它是美麗動人的。
『柒』 描寫新疆景色詩句
1、《從軍行》
年代:唐作者: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譯文
青海湖上烏雲密布,連綿雪山一片黯淡。
2、《漁家傲·秋思》
年代:宋作者: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譯文
秋天到了,西北邊塞的風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飛回衡陽了,一點也沒有停留之意。黃昏時,軍中號角一吹,周圍的邊聲也隨之而起。層巒疊嶂里,暮靄沉沉,山銜落日,孤零零的城門緊閉。
3、涼州詞二首·其一
唐代: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譯文
黃河好像從白雲間奔流而來,玉門關孤獨地聳峙在高山中。
4、《使至塞上》
年代:唐作者:王維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譯文
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無盡黃河上落日渾圓。到蕭關遇到偵候騎士,告訴我都護已在燕然。
5、《馬》
年代:唐作者: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譯文
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如彎鉤一般。
『捌』 贊美新疆的詩詞
1、《關山月》
唐代: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譯文:
一輪明月從祁連山升起,穿行在蒼茫雲海之間。
浩盪的長風吹越幾萬里,吹過將士駐守的玉門關。
當年漢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覬覦青海大片河山。
這里就是歷代征戰之地,出征將士很少能夠生還。
戍守兵士遠望邊城景象,思歸家鄉不禁滿面愁容。
此時將士的妻子在高樓,哀嘆何時能見遠方親人。
(8)新疆景色的詩擴展閱讀:
《關山月》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借樂府舊題創作的一首五古。此詩如同一幅由關山明月、沙場哀怨、戍客思歸三部分組成的邊塞圖長卷,以怨情貫穿全詩,色調統一,渾然一體,氣象雄渾,風格自然。這首詩描繪了邊塞的風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層轉入戍卒與思婦兩地相思的痛苦。
《出塞》全詩雄渾豁達,氣勢流暢,一氣呵成。詩人以雄勁的筆觸,對當時的邊塞戰爭生活作了高度的藝術概括,把寫景、敘事、抒情與議論緊密結合,在詩里熔鑄了豐富復雜的思想感情,使詩的意境雄渾深遠,既激動人心,又耐人尋味。
《梅花落》釋義:梅嶺花朵盛開的時候,天山還未開始下雪。
下雪的地方看上去疑是開滿了白白的梅花,而梅花的邊緣處又像是落了一層積雪。
因著風兒的吹拂片片梅花飛入舞女的廣袖中,又混雜著脂粉飄向女兒家的妝台。
幾萬里廣袤荒涼的匈奴之地籠罩在茫茫白雪之中,春天到了了也還無從知曉。
參考資料:網路—關山月
參考資料:網路—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