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平台命名
㈠ 園林施工圖圖號怎麼命名如LP、LD是什麼意思
LS 是硬質景觀
LP 是綠化
LE 是電
LW 是水
知道這幾個應該差不多了
施工圖的編排每個公司都有回差異的 不過也大答致就是這么幾種而已
㈡ 外灘的景觀命名和理由 拜託我要交了
朋友們:
下午好!現在我們來到上海黃浦江畔的外灘,首先,我對各位的參觀游覽外灘表示歡迎,並預祝各位旅遊愉快。
新外灘共有五條旅遊路線,在您的左手邊是被譽為「萬國建築博覽」的壯觀建築群和寬敞的中山路,您的右手邊是波光粼粼的黃浦江以及前程似錦的浦東陸家點綴金融貿易區,眼前為新穎獨特的觀光游覽區。這建築群、中山路、觀光區、黃浦江、陸家嘴彷彿樂譜中的五線譜,勤勞上海人民則好似串串間符,正組成最新最華美的樂章,歡迎著各位來賓的光臨。
地粉才能叫外灘呢?簡單的說,它過去曾是上海老城廂外的一塊蘆葦叢生的荒灘地。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緊鎖的國門被殖民者洋炮轟開了,上海也被迫辟為商埠。從那時起,各式各樣的西洋式建築隨著殖民者的「搶灘」而紛紛聳立,至本世紀30年代初,上海已從海濱小邑一躍成為遠東最大的都市。
眼前這些具有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建築,雖然不是出自同一個設計之手,也不是建造於一個年代,但它們的建築格調是那麼的和諧統一,宛然天成。從金陵東路外灘到外白渡橋長僅1.5公里的弧線上,高低錯落,鱗次櫛比地矗立著52幢風格各異的建築,有英國式的、法國式的、古希臘式的等等。當年許多外國銀行、總會、領事館等雲集於此,有東方「華爾街」之稱,形成舊上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一個歷史縮影。
各位請看,新外灘2號東風飯店,過去曾是十分聞名的英國總會,它是一座典型的英國古典式建築。樓高有6層(連地下室),樓頂南北兩端各設瞭望亭一座,內部裝飾極為華麗。一層樓酒吧間當年曾因擁有110.7英尺的東方最長的酒吧櫃而驕傲一時,如今美國的肯德基快餐廳設在裡面。
新外灘12號以前是大名鼎鼎的「匯豐銀行」,該建築建於1923年,屬仿古希臘式的圓頂建築。大樓為接近正方形的矩形建築,高5層,加上頂部一半球形層頂菜有7層,鋼框架結構。樓內裝飾十分講究,設有美、英、法、俄、日等國各種接待室。這座建築英國人曾自詡為「從蘇伊士運河到遠東白令海峽」的一座最為講究的建築。
緊鄰匯豐銀行旁邊的那幢建築是上海海關大樓,為19世紀復古主義的建築,建於1927年,為當今世界所罕凶。大樓上面的大鍾四周均可看到走時,每隔15分鍾奏響一段短曲,鍾聲悠揚深沉,聲聞10里。
匯豐銀行大樓和海關大樓都出於英國設計家威爾遜之後,上海親切地稱它們為「姐妹樓」,目前仍是上海的重要標志之一。
南京東路口的兩幢大樓均稱為和平飯店。坐南朝北的這幢樓建於1906年,當時稱匯中飯店,是上海現存最早的一個飯店。它可作為一座歷史建築,屬英國文世復興式。該樓的最大特點是立面彩紅磚做腰線,白牆磚做貼面,遠遠望去既莊重典雅,又別具風格,實屬一座難得的佳作。
外灘的這些建築,都是中國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同時也反映了西方殖民者對上海的掠奪和侵略。如今為了讓人們了解這些建築的歷史,每幢大樓門前均掛有中英文對照的銘牌。
對於外灘,上海人給她的稱呼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改變。上海人把解放前的外灘叫舊外灘,解放後稱作外灘,現在人們贊她為新外灘。歷史上發生過多次搶占外灘的情景,但每次都有著完全不同的歷史意義。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改革開放的戰略重心也由南而北,浦東的開發和振興使上海走到了全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春風吹醒了沉睡多年的上海外灘,中外金融機構也紛紛搶占外灘。上海作出了「清巢引鳳」的重大舉措,將外灘金融街房屋大置換,吸引海內外的「老顧客」重新前來落戶,再顯遠東「華爾街」的風采。
外灘是上海的象徵,也是中外遊客必到之處。但在以前由於道路狹窄、行人車輛擁擠不堪,嚴重影響了外灘整體形象。為了改變處灘的面貌,上海人民政府把外灘作為重點加以改造。眼前這條馬路稱中山一路,是為了紀念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先生而命名的,也是外灘綜合改造的一部分。該路全長826米,寬45米,設6至10個車道。這條寬闊的交通線不僅僅限於外灘一帶,它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不斷延伸,北起江灣五角場,南抵南浦大橋。到下個世紀初,這條南北走廊長達15公里,將成為上海旅遊觀光的標志性景觀。
我們現在走的這條濱江大道頗有特色。它不但集文化、綠化於一體,而且早晨是人們習文練武的好地方,白天是國內外旅遊者觀光游覽的天地,晚上則是對情侶談情說愛的理想場所,聽說有許多外國朋友都慕名前來體驗生活呢。
各位來賓,漫步在新外灘觀光區,您是否感覺到,新外灘不僅面貌煥然一新,而且在熱鬧繁華中透出濃郁的藝術氣息。大家請看:在延安東路外灘設置主題為「為了明天」的藝術景觀,以6根圓柱相擁抱,與具有80多年歷史的氣象信號台相組合成為一組對景。海關大樓與電子瀑布鍾也是頗有新意的對景。電子瀑布鍾呈階梯式,長27米,高3.5米,設10全台階。整個操作過程均由電腦控制,約有1000多個噴頭水柱組成各種顏色的阿拉伯數字,使世界各地既是那麼的遙遠,雙是多麼的親近。觀光區名副其實地成了一條容納百川,兼容並蓄的海派特色文化的風景線。
漫步外灘,我們不知不覺已進入了黃浦公園。提到這個公園,每個中國人都忘不了昔日外國列強掛在公園門口那塊「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那塊臭名昭著的牌子,讓當時的中國人民蒙受了極大的恥辱!如今,看眼前那60米高的上海人民英俊紀念塔,矗立在面臨水之處。威武壯觀的三柱黃崗岩塔體彷彿在告訴人們,民永遠緬懷從鴉片戰爭、五四運動和解放戰爭以來,為洗刷民族恥辱,為上海的革命事業而獻身的英雄們。
黃浦公園面對的就是聞名海內外的黃浦江。「月上黃龍浦水黃」,十分生動地描繪了黃浦江水的顏色。改善浦江是上海的母親河,它發源於無錫太湖,是上海境內最長、最寬、最深的一條河流,全長114公里;平均寬度400米,深7至9米。它的原名叫東江,又有春申江,黃歇江等別稱。相傳在2000多年以前,上海當時屬楚,那時楚國有位大將叫黃歇,他很有治國才能,被楚王任命為宰相,並封為「奉申君」,管轄上海這塊土地。由於當時東江上游淤塞,,他就帶領上海人民進行疏浚,並且修正了航道,使上海的水上交通和農業得到很大的發展,後人為了紀念黃歇的功績,就把東江改稱為「春申江」和「黃歇浦」,直到南宋時期才正式定名為「黃浦江」。
黃浦江有兩個「孩子」,一個叫浦東,另一個叫浦西。新中國誕生以前,她們一家子深受三座大山壓迫,母親河身上停泊著的盡是外的軍艦和商船,「兩個孩子」也是被壓得喘不過氣來。「跳黃浦」我句上海人的口頭禪,就是指舊社會實在無法活下去的老百姓,到這兒來投江自盡。
遠眺對岸,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與浦西外灘遙遙相望,其功能為金融、貿易和對外服務,它將是新上海的核心與象徵。「東外灘」濱江大道,總長2500米,集旅遊、觀光和娛樂等為一體,沿道設有6個頗具特色的廣場。雖然現在只聞到隆隆的打樁聲,但聲聲入耳,是五線譜上最華麗的樂章,預報著外灘更美好的未來。
㈢ 景觀節點的命名怎樣才有西方的味道
碧朗閣
㈣ 蜂巢元素在景觀規劃設計中的運用怎麼命名論文題目好點
可以幫忙
最晚什麼時候需要?
㈤ 人民英雄紀念塔的景觀命名和理由^_^拜託我明天就要交了
簡介:
人民英雄紀念碑位於北京天安門廣場中心。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為了紀念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當天下午6時,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全體代表,在天安門前廣場上舉行了建立紀念碑的奠基典禮。以毛主席為首的政協各單位首席代表一一執杴土,奠下紀念碑的基石。後經全國廣泛討論,確定碑型。到1952年,全國優秀的建築師和專家們共設計了一百多種圖案,經有關方面通過各種方式徵求各界人民的意見,歸納、修正成最後的圖樣。
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由北京市長彭真任主任委員,鄭振鐸、梁思成任副主任委員。委員會下設工程處,分設計、施工、採石、美術工作等7個組,進行工作。此外,專設一個委員會,在中國科學院現代史研究所所長範文瀾領導下,研究浮雕畫片所需的史料題材。紀念碑於1952年8月1日正式動工修建,1958年4月22日落成,同年5月1日隆重揭幕。
人民英雄紀念碑呈方形,建築面積為3000平方米。紀念碑分碑身、須彌座和台座三部分,共高37.94米。台座分兩層,四周環繞漢白玉欄桿,均有台階。
下層座為海棠形,東西寬50.44米,南北長61.5米。上層座呈方形。台座上是大小兩層須彌座。下層大須彌座束腰部四面鑲嵌著八幅漢白玉大型浮雕,分別以虎門銷煙、金田起義、武昌起義、五四運動、五卅運動、南昌起義、抗日游擊戰爭、渡江戰役為主題。在渡江戰役的浮雕兩側,另有兩幅裝飾性浮雕,主題分別為支援前線和歡迎人民解放軍。
浮雕高2米,總長40.68米,共有約170個人物形象,概括而生動地表現出我國近百年來驚天動地的革命史實。上層小須彌座四周鐫刻有以牡丹、荷花、菊花、垂幔等組成的八個花環。
兩層須彌座承托著高大的碑身。碑身是一塊長14.7米、寬2.9米、厚1米、重達60多噸的大石。碑身正面(北面)鐫刻毛澤東題詞「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鎏金大字;背面是毛澤東起草、周恩來題寫的碑文:「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碑身兩側裝飾著用五星、松柏和旗幟組成的浮雕花環,象徵人民英雄的偉大精神萬古長存。整座紀念碑用17000多塊花崗石和漢白玉砌成,肅穆庄嚴,雄偉壯觀。
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了在首都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決議。
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隨即向全國各建築設計單位、大專院校建築系發出征選紀念碑規劃設計的通知。到1951年,就收到140多件各種形式的設計方案和設計修改方案(截止最後定案時共收到240多件)。海外華僑也積極獻計獻策,僑領陳嘉賡組織華僑繪制了圖紙,並製作了水泥柱頭模型,花費15萬多元(舊幣)運費寄給人民英雄紀念碑建造工程處。
1952年5月10日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正式成立。該委員會主任由當時北京市委書記彭真同志擔任,副主任由國際著名建築家梁思成同志擔任,秘書長為薛子正。
為了體現周恩來總理關於建築紀念碑目的在於「紀念死者,鼓舞生者」的指示,1953年3月首都興建委員會從240多種設計方案中精選出8種,向專業設計人員廣泛徵求意見。這8種設計方案包括:矮而分散的典型設計,高而分散的典型設計,做成三座門的設計,矩形主柱式碑形——高的典型設計,有瞭望台的設計,紅牆上立碑的設計,碑頂立群像的設計和最後被採用的碑形設計。
在眾多的設計方案構思中,設計意見有較大的差別。當時分歧較大的意見有:1、碑的下座要不要建成陳列室。2、下層台階要不要作成檢閱台。3、碑身要不要做成空的,頂部開窗,可供瞭望北京市容。4、意見中分歧最大的是碑頂的造型,到底是建成寶頂歇山式,還是塑造英雄的群雕。因為這些意見不統一,使得工程難以啟動。最後經主持這項工作的中央領導與有關方面初步協商,決定:1、台基部分先按陳列室設計,留有改變的餘地。2、因為已有天安門作為大檢閱台,下層平台決定不作檢閱台設計。3、為維修方便,碑身做成空筒,但筒頂不開瞭望窗以維護紀念碑的庄嚴肅穆。空筒碑身也使得碑體重量大大減輕,連地下的混凝土在內,總重量只有一萬噸左右。(由於設計合理,當時雖然沒有考慮抗震因素,但紀念碑卻經受了大地震的考驗。)4、最難確定的碑頂暫緩設計,選意見最為集中的設計方案中的三個製成1∶5的模型,豎立在天安門廣場上,廣泛徵求全國人民的意見。
就在底層按陳列室設計全部鋼筋混凝土即將完成時,台基做成實體的意見又佔了上風,他們提出的理由很有說服力:做成實體碑身顯得莊重穩妥,如下設陳列室,碑身則有架空不穩之感,這對於一座烈士紀念碑是不合適的。
關於紀念碑建在何處,也經過廣泛的討論。開始有人主張建在東單廣場,有人主張建在前門樓上,有人主張就中華門的原址建立,也有人主張建在西郊八寶山上。最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決定將紀念碑設立在全國人民政治活動中心——天安門廣場。
紀念碑的位置在天安門南約463米,正陽門北約440米的南北中軸線上。它庄嚴宏偉的雄姿,具有我國獨特的民族風格。在廣場中與天安門、正陽門形成一個和諧的、一致的、完整的建築群。紀念碑總高37.94米,碑座分兩層,四周環繞漢白玉欄桿,四面均有台階,下層座為海棠形,東西寬50.44米,南北長61.54米,上層座呈方形,台座上是大小兩層須彌座,下層須彌座束腰部四面鑲嵌著八塊巨大的漢白玉浮雕,分別以「虎門銷煙」、「金田起義」、「武昌起義」、「五四運動」、「五卅運動」、「南昌起義」、「抗日游擊戰爭」、「勝利渡長江」為主題,在「勝利渡長江」的浮雕兩側,另有兩幅以「支援前線」、「歡迎人民解放軍」為題的裝飾浮雕。浮雕高2米,總長4..68米,雕刻著170多個人物,生動而概括地表現出我國近百年來人民革命的偉大史實。
人民英雄紀念碑是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十分關心的事情,是在他們直接指示下完成的。史料中有一份珍貴的毛澤東手書批示。事情緣於朱啟鈐、章士釗、葉恭綽三位民主人士看到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後,向毛主席建議,對紀念碑的設計提出新的意見,如:浮雕史料應特別慎選,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圖畫不可漏略;浮雕用材可考慮銅鑄;整個圖形宜再行斟酌;各部分紋樣宜另行選擇,明清兩朝紋樣纖弱無力,不宜多用等。毛澤東主席看到建議後,批示:「彭真同志,此件請付委員會討論並邀建議三人參加。」
在北京市檔案館的檔案中還有另一份毛澤東主席親筆修改的紀念碑奠基石碑文草稿。原碑文是彭真同志擬寫的「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和中國人民革命烈士紀念碑奠基典禮」,毛澤東將它改為「在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和中國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在紀念碑建造過程中,毛澤東主席於1955年6月9日為碑心石題寫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周恩來總理書寫了毛澤東主席在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上起草的碑文。
1952年8月1日,修建紀念碑工程正式開工。
紀念碑的碑心石,是建碑中最主要的一塊大石料,稱得上是中國建築史上少有的完整的花崗石,重達百噸,采自青島浮山大金頂一帶。采運工作歷時七個半月,於1953年4月1日動工至10月16日大石料運抵天安門廣場工地。7116名工人直接參加了這項工作,開採用打槽辦法,運輸用滾木及推土機牽引滾移。
1953年7月開采出大石料荒料尺寸:長15.3米,寬3.55米,厚2.1米,重300噸。經過第一次加工,將石料上面做平,重量減為280噸。10日大石料由開采地運至山場(半山腰平坦處)行走60米。次日下午石料放下山。經轉向、翻身、第二次加工後,石料長14.7米,寬2.92米,中間厚1.0米,兩邊厚0.8米,重量為102噸。
8月19日,大石料由山場起運,經過4個村莊、一個山嶺、十餘處橋梁及交通最繁華的市內街道,行程15公里,9月27日安全到達車站(空軍油庫)。9月28日,在青島車站,採用鐵道滑動方式,將大石料裝上東北電業管理局豐滿發電廠90噸車皮。根據鐵道部規定,該車載重為100噸,因此又對大石料進行了第三次加工,將石料中間厚度改為87厘米,兩端厚度改為79厘米,重量為94噸,連同束車設備與墊木共重100噸。以直線20公里/小時,彎道及進站10公里/小時的行車速度開向北京,10月13日抵達北京前門西站,一路平安。三個夜晚之後,碑心石奇跡般地出現在天安門廣場工地。
紀念碑浮雕石料采自北京房山的漢白玉礦。紀念碑採用了鋼筋混凝土筒體,將碑座和碑身各部分石塊牢固地拉結澆注在一起。碑心石正、背面的題字都有陰文鐫刻在石面上,然後採用中國傳統的鎦金方法,做成鋼胎金字鑲嵌進去。碑題、碑文共用黃金130餘兩。整個紀念碑用1.7萬多塊花崗岩和漢白玉砌成。
㈥ 外白渡橋的景觀命名和理由
這是上海的一座橋。起初外國人來的時候,在現在的河上建了一座橋,但是經橋過河的話要交錢,中國人看不過去,就自己也修了個橋,但是可以讓中國人免費過河。而外國人修的那橋就沒有用了,於是中國人戲稱為白渡,後來就這么一直叫下來了
㈦ 浦東陸家嘴的景觀命名和理由是什麼拜託我要交了!!!!
陸家嘴名字的由來
浦東陸家嘴,現在已是上海最具魅力的地方,改革開放的象徵。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一片神奇的土地是和兩位古老的上海人連在一起的。這兩位上海人便是明朝的大文學家陸深和他的夫人梅氏。據上海地方誌記載,迤邐而來的黃浦江在這里拐了,一個近九十度的大彎,留下了一片突出的沖積灘地,從浦江之西向對岸眺望,這一塊灘地猶如一隻巨大的金角獸伸出腦袋張開嘴巴在這里飲水。在這一塊灘地上,由於陸深的舊居以及陸氏的祖塋都建在此,因此稱之為陸家嘴。
㈧ 根據自然景觀命名的地名
故宮、頤和園、天壇、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萬里長城、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黃山、武陵源、黃龍寺、九寨溝、峨眉山、樂山大佛、承德避暑山莊和周圍寺廟、布達拉宮、泰山、孔府、孔廟、孔林、武當山古建築群、廬山、蘇州園林、平遙古城、麗江古城、大足石刻、武夷山、青城山、都江堰、龍門石窟、明清皇家陵寢、安徽古村落。
㈨ 金茂大廈景觀命名和理由是什麼
特點
金茂大廈[1](JinMaoTower),又稱金茂大樓,位於上海浦東新區黃浦 金茂大廈
江畔的陸家嘴金融貿易區,樓高420.5米,目前是上海第3高的摩天大樓(截至2010)、中國大陸第3高樓、世界第8高樓。大廈於1994年開工,1998年建成,有地上88層,若再加上尖塔的樓層共有93層,地下3層,樓面面積27萬8,707平方米,有多達130部電梯與555間客房,現已成為上海的一座地標,是集現代化辦公樓、五星級酒店、會展中心、娛樂、商場等設施於一體,融匯中國塔型風格與西方建築技術的多功能型摩天大樓,由著名的美國芝加哥SOM設計事務所的設計師Adrian Smith設計。 遙對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毗鄰延安東路隧道 口,與地鐵二號線連通,其主體建築地上88層,地下3層,高420.5米,佔地面積23611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9萬平方米。曾為上海第一高樓,大陸第一高樓,2008年8月29日被比鄰的環球金融中心超越。金茂大廈是融辦工、商務、賓館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智能化高檔樓宇,第3-50層為可容納10000多人同時辦公的、寬敞明亮的無柱空間;第51-52層為機電設備層;第53-87層為世界上最高的超五星級金茂凱悅大酒店,其中第56層至塔頂層的核心內是一個直徑27米、陽光可透過玻璃折射進來的凈空高達142米的「空中中庭」環繞中庭四周的是大小不等、風格各異的555間客房和各式中西餐廳等;第86層為企業傢俱樂部;第87層為空中餐廳;距地面340.1米的第88層為國內第二高的觀光層(僅次於環球金融中心),可容納1000多名遊客,兩部速度為9.1米/秒的高速電梯用45秒將觀光賓客從地下室1層直接送達觀光層,環顧四周,極目眺望,上海新貌盡收眼底。
地下室
金茂大廈
金茂大廈地下室共有3層,局部4層,建築面積達到57151平方米,設有800個泊車位的停車場,2000輛自行車庫。停車場的收費系統,根據不同需求的停車客人,准備有月、季、年租泊車位智慧卡,或者隨機取定時票停車。800個泊車位的停車場安裝了車位信息指示導引系統,每時每刻實時的顯示和統計指示導引每層每個區域的車位情況。每層每個區域監視著的360度旋轉雲台攝像機,每時每刻照顧著您的步伐伴侶,您盡可放心地把車停泊在金茂大廈的地下車庫內。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方位
金茂大廈鳥瞰
金茂大廈坐落在浦東延安東路隧道口,世紀大道旁,地處浦東核心地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中心,東臨浦東新區的繁華景象,西眺上海市及黃浦江的幽雅景緻,南向浦東張楊路商業貿易區,北臨10萬平方米的中央綠地。大廈周邊道路網路發達,交通十分便利,過江隧道和地鐵二號線直達。從金茂大廈去浦西最繁華的街區,過隧道僅2分鍾,到上海虹橋機場或到浦東國際機場車程時間僅30分鍾,地理位置優越。曾為上海第一高樓,大陸第一高樓,2008年 8月29日被比鄰的環球金融中心超越。
附近交通
金茂大廈地圖
金茂大廈附近交通: 公交:82、85、583,軌道交通二號線陸家嘴站下 陸家嘴地區是浦東的大型公交樞紐之一,始發的公交線路很多
與環球金融中心的互動
在大樓建造之初,相關部門就擬定了與環球金融中心之間建設「天橋」的計劃,原本計劃以地下道方式連接,但有專家指出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和金茂大廈兩幢摩天大樓之間僅一條馬路之隔,若再開挖地下道,則上海地面沉降的狀況將變得更加嚴重,同時陸家嘴地區復雜的地下管線系統之間也沒有容納地下道的足夠空間,所以近年來趨向於建造「陸家嘴天橋」的方案,這一方案現在已進入實際勘測階段,預計將於2007年內動工,2008年初建成,不過也有專家表示對於天橋工程將破壞大廈景觀和陸家嘴地區環境的擔心。
建造歷史
1999年初,上海市又一座標志性建築傲然屹立黃浦江畔,人們期待已久的世界第四、亞洲第二、中國內地第二(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刷新的歷史)的88層金茂大廈(Jinmao Tower)終於推向市場,這幢集現代辦公樓、豪華五星級酒店、商業會展、高檔宴會、觀光、娛樂、商場等綜合設施於一體,深富中華民族文化內涵,溶匯西方建築藝術的智慧型摩天大樓,已成為當今滬上最方便舒適、最靈活安全的辦公、金融、商貿、娛樂和餐飲的理想活動場所。 金茂大廈於1992年12月17日被批准立項,1994年5月10日動工,1997年8月28日結構封頂,至1999年3月18日開張營業,當年8月28日全面營業。金茂大廈佔地2.3公頃,塔樓高420.5米,總建築面積29萬平方米。
編輯本段設計公司
由美國最大的建築師-工程師事務所之一的美國芝加哥著名的SOM設計事務所設計規劃。由前任設計合夥人,Adrian Smith主創設計。設計師以創新的設計思想,巧妙地將世界最新建築潮流與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結合起來,成功設計出世界級的,跨世紀的經典之作,成為海派建築的里程碑,並已成為上海著名的標志性建築物,先後榮獲伊利諾斯世界建築結構大獎、新中國50周年上海十大經典建築金獎第一名、第二十屆國際建築師大會藝術創作成就獎等多項國內外大獎。
游覽觀光
上海金茂大廈第88層觀光廳,高度為340.1米,面積為1520平方米, 金茂大廈
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觀光廳。觀光廳裝飾豪華,全部採用進口天然大理石,其中牆面石材厚度只有3毫米;玻璃幕牆視野開闊,憑欄遠眺,黃浦江兩岸的都市風光以及長江口的壯麗景色盡收眼底。兩台每秒運行9.1米的直達電梯,只需45秒就可以將遊客從地下一層到88層觀光廳。在這里,你可以欣賞妙不可言的朝霞與落日,與瞬息萬變的藍天白雲友好握手。 全國首批4A旅遊景點金茂大廈88層觀光廳,面積為1520平方米,高度340.1米,是目前國內最高最大的觀光廳,榮膺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兩台每秒運行9.1米的垂直升降電梯,一次可乘載33位旅客,只需45秒鍾可將遊客從地下一層 金茂大廈88層觀光廳88層觀光廳直送88層。登高遠眺,大上海的景觀盡收眼底,浦江兩岸高樓林立,黃浦江上百舸爭流,您可親身體驗"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賞完外景,您還可以從上往下觀賞世界舉世無雙的酒店中庭,它直徑27米,28道環廊扶手在霓虹燈的照射下,金光閃閃。一道道環廊如同一排排畫廊,美不勝收。此情此景,無不激動人心,您會不由自主地拿起照相機留下永恆的紀念。金茂大廈無與倫比的酒店中庭被建築師、科學家、文學家譽為「共享空間」、「金色的年輪」、「時空隧道」。在88層觀光廳看夜景更是一種享受,被譽為萬國建築博覽會的外灘流光溢 金茂大廈
彩,美不勝收。遠處高架道路和大橋上的燈火似彩練環繞,與星月爭輝。此情此景令您猶如置身蓬萊仙境。在88層觀光廳設有中國最高的「空中郵局」——金茂大廈88層觀光廳郵政服務處,為遊客提供珍貴郵品和特色服務。觀光廳還設有數碼攝影服務,為遊客留下永久的紀念。
㈩ 好聽的園林名字
園林景觀取名命名總匯參考:1、亭:松濤亭、耦香亭、百花亭、木香亭、怡紅亭、聽泉亭、探月亭、扇面亭、桂香亭、青楓亭、迎春亭、翼然亭、望荷亭、沁芳亭、賞心亭、知春亭、流杯亭、鑒碧亭、神秀亭、可中亭、仙弈亭、蘭亭、春光亭、可亭、冠雲亭、天泉亭、放眼亭、涵青亭、倚虹亭、待霜亭、雪香雲蔚亭、荷風四面亭、笠亭、塔影亭、宜兩亭、得真亭、靜深亭、對照亭、真趣亭、飛瀑亭、湖心亭、月到風來亭、冷泉亭、荷風柳浪亭、生雲亭、挹芳亭、養虛亭、瓊蕊亭、山色亭、遠香亭2、台:多景台、牡丹台、起雲台、3、樓:含輝樓、四宜樓、碧桐花樓、法源樓、清曠樓、儲水樓、煙雨樓、西樓、見山樓、倒影樓、4、閣:環翠閣、若帆之閣、清音閣、冷香閣、遠翠閣、浮翠閣、留聽閣、白梅閣、修竹閣、濯纓水閣、凌虛閣、5、榭:朝霞榭、芙蓉榭、沁芳榭、湖光榭6、廊:畫廊、曲廊、夕照廊、、波形廊、7、殿:凝輝殿、正大光明殿、8、堂:中和堂、集福堂、蔚藻堂、清夏堂、暢和堂、沉心堂、慎德堂、澹懷堂、含經堂、澤蘭堂、蘭雪堂、遠香堂、綉綺堂、立雪堂、心遠堂、9、館:涵秋館、如意館、長春仙館、杏花春館、玉玲瓏館、竹香館、清風池館、五峰仙館、秫香館、清韻館、10、齋:春澤齋、思永齋、淳化齋、蘊真齋、靜性齋11、軒:綠滿軒、多嫁軒、深晨軒、君子軒、三支軒、聞木樨香軒、揖峰軒、聽雨軒、南軒、小山叢桂軒、竹外一支軒12、房:寒碧山莊、玉蘭山房13、娛樂與飲食:碧蘿餐廳、松陵酒家、茅舍接待室14、橋:飛虹橋、石板橋、綠蔭橋、枕流橋、青楓橋、凌波橋、九孔橋、頤波橋、迎客橋、小飛虹、引靜橋、涵芳橋、煙霞橋、落虹橋15、水體:水禽池、銀鋤湖、白蓮池、頤靜湖16、景點:洞天深處、縷月雲開、菇古涵今、山高水長、上下天光、菊院荷風、坐石臨流、武陵春色、柳浪聞鶯、水木明瑟、西峰秀色、菱荷香、紫碧山房、魚躍鳶飛、三潭印月、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接秀山房、觀魚躍、別有洞天、南屏晚鍾、夾鏡鳴琴、一碧萬頃、湖山在望、萬景山莊、古木交柯、海棠春塢、梧竹幽居、柳蔭路曲、聽松風處、17、題名石:清如許、清虛山、寒山行、活潑潑地、真有趣、18、園:倩園、茹園、建園、藻園、枇杷園、吟春園、倚春園、荷風園、丹楓園、霜紅園、暗香園、集芳園、四宜園、凝翠園、紫竹院、櫻花園
園林景觀名稱大全
1.以「亭」字為主的園林景觀名稱大全
松濤亭、耦香亭、百花亭、
木香亭、怡紅亭、聽泉亭、
探月亭、扇面亭、桂香亭、
青楓亭、迎春亭、翼然亭、
望荷亭、沁芳亭、賞心亭、
知春亭、流杯亭、鑒碧亭、
神秀亭、可中亭、仙弈亭、
冠雲亭、天泉亭、放眼亭、
涵青亭、倚虹亭、待霜亭、
雪香雲蔚亭、荷風四面亭、
塔影亭、宜兩亭、得真亭、
靜深亭、對照亭、真趣亭、
飛瀑亭、湖心亭、月到風來亭、
冷泉亭、荷風柳浪亭、生雲亭、
挹芳亭、養虛亭、瓊蕊亭、山色亭、遠香亭
2.以「台」字為主的園林景觀名稱大全
多景台、牡丹台、起雲台
3.以「樓」字為主的園林景觀名稱大全
含輝樓、四宜樓、碧桐花樓、法源樓、清曠樓
儲水樓、煙雨樓、西樓、見山樓、倒影樓
4.以「閣」字為主的園林景觀名稱大全
環翠閣、若帆之閣、清音閣、冷香閣、遠翠閣、
浮翠閣、留聽閣、白梅閣、修竹閣、濯纓水閣、凌虛閣
5.以「榭」字為主的園林景觀名稱大全
朝霞榭、芙蓉榭、沁芳榭、湖光榭
6.以「廊」字為主的園林景觀名稱大全
畫廊、曲廊、夕照廊、、波形廊、
7.以「殿」字為主的園林景觀名稱大全
凝輝殿、正大光明殿、
8.以「堂」字為主的園林景觀名稱大全
中和堂、集福堂、蔚藻堂、清夏堂、暢和堂、
沉心堂、慎德堂、澹懷堂、含經堂、澤蘭堂、
蘭雪堂、遠香堂、綉綺堂、立雪堂、心遠堂、
9.以「館」字為主的園林景觀名稱大全
涵秋館、如意館、長春仙館、杏花春館、玉玲瓏館、
竹香館、清風池館、五峰仙館、秫香館、清韻館、
10.以「齋」字為主的園林景觀名稱大全
春澤齋、思永齋、淳化齋、蘊真齋、靜性齋
11.以「軒」字為主的園林景觀名稱大全
綠滿軒、多嫁軒、深晨軒、君子軒、三支軒、聞木樨香軒、
揖峰軒、聽雨軒、南軒、小山叢桂軒、竹外一支軒
12.以「房」字為主的園林景觀名稱大全
寒碧山莊、玉蘭山房
13.以「橋」字為主的園林景觀名稱大全
飛虹橋、石板橋、綠蔭橋、枕流橋、青楓橋、凌波橋、
九孔橋、頤波橋、迎客橋、小飛虹、引靜橋、涵芳橋、
煙霞橋、落虹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