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園林景觀
❶ 請大家幫我找關於自貢市鹽都花園的圖片!越多越好
點擊下面鏈接
http://www.zgfcn.com/pic/200511130002.jpg
或者是http://www.sczg.com/rm/ydhy.html
鹽都花園位佇自貢市馬吃水開發區南部,地處城市主幹道鹽都大道西段,東、南、西均接規劃中的城市次幹道,距五星街商業區10分鍾車程,距匯東新區5分鍾車程,交通網路迅捷齊備,居家出行通達順暢。
交通路站:公交16路、公交11路、公交31路、公交108路、公交33路等大小巴士鏈接三區,貫通全城。
衛教設施:第三人民醫院濟慈分院、第六人民醫院、市工人療養院;幼兒園、鳳凰實驗學校等衛教設施,使你安康無憂,就學無慮。
鹽都花園總佔地面積12.06萬平方米,園林景觀佔地8萬平米。擁有26處生態景觀和六大主題園林,環境工程總斥資達1200餘萬元。
鹽都花園環境營造立足環保和人文,承循「圍景而居、生態社區」之理念,其規劃設計尊重原生地貌的自然供給,採用中心綠地+山體綠廊的「花園綠心」模式,由道路和綠化帶將用地自然組合,營造出內涵豐富、類型多元的都市典範住宅社區。
前言
為改善農民居住環境,促進農民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加快城鄉一體化的建設,結合溫江區農民集中居住區的建設實際,區委、區政府決定加快「新居工程」示範區的建設,規范「新居工程」示範區的公共服務設施的配套。在這個方針政策的指導下,我們接受溫江區規劃局的委託,通過對現場的詳細勘探和現狀資料的收集,以及在溫江區規劃局的強力配合下,對溫江區農民新居湧泉花土社區進行社區配套設施的完善,環境的綜合整治規劃。
社區綜合現狀
一、區位關系和現狀規模
溫江花土社區位於溫江區分區規劃的城市建設區內,在光華大道的南側,公金路的東側,向陽大道的北側,對外交通便利快捷。
現狀建設為一期工程,佔地規模約9.23公頃,占花土社區建設用地的18.61%,現狀總建築面積116750平方米,可居住人口約為900戶,約3000人。
二、現狀建設特徵
1、建築風貌
現狀花土社區建築風貌各異,大致分為兩大部分。
一是農民自建的仿民居建築,2-3層高的建築體量,有一定的空間變化,在局部位置有小坡屋頂的處理。普遍來說,沿主要道路的4層建築外觀尚可,藏在4層建築背後的居民自建房建築質量較為差一些。
二是政府建設的花土社區的居住建築,建築外觀為現代建築的形式,色彩鮮艷,構造簡潔有力,強調橫縱線條的處理,建築看上去規則美觀,有很強的現代感。建築層數基本以6層為主,建築體量較大。
商業建築多位於居住建築底層,沿街為市。
2、現狀社區公共服務設施配套
現狀社區內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已有部分設置,醫院一所、郵政所一個、社區居委會一個、社區警務站一個、放心商店一個、幼兒園一個、小型垃圾站一個、居民健身場地一個(正在建設中),但仍然不夠完善,不能滿足居民需求。已建設的現狀路面已經硬化,道路暢通,組團內部道路四通八達,政府建設部分各條道路已安裝路燈。
三、現狀存在問題
1、現狀建設為一期工程,部分用地容積率指標小,建築層高較低,建築體量較小,對土地的使用不夠充分,未能達到充分使用土地資源的目的,造成了土地資源的浪費。
2、社區配套設施尚不齊全,沒有完整和集中的社區管理用房,公共服務設施配套也不齊全。沒有規范公廁和垃圾轉運站等等。
3、社區中居民在後院有違章搭建現象,後院環境已有臟、亂現象出現,甚至有在建築後院搭建豬圈的現象,需要統一整治。
4、建設工程尚在繼續,建築垃圾堆放混亂,對社區環境有較大影響,灰塵到處飛揚,需要有力的管理和安排。
5、社區商業街道上廣告牌和店招的設置混亂不協調。
5、社區居民從業情況不理想,未能充分解決農民生產力轉換問題,農民安居但尚未樂業。
規劃總則
一、規劃目的
社區配套完整,社區環境優美,居民安居樂業
二、規劃指導思想
響應各級政府的方針政策,加強和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完善居住社區配套設施,整治社區環境,確實落實農民安居樂業問題。
三、規劃原則
1、生態優先原則
社區不佔城市建設用地指標,用地條件相對寬松,努力打造環境優美、生態的新型居住社區。
2、公眾優先原則
規劃注重公共服務設施的配套的建設,注重社區公共空間的控制(廣場、綠地等)。
3、特色性原則
保持社區特色,保持社區獨特魅力。
4、節約土地原則
多以建設多層建築為主,保證土地能得到充分利用。
5、可操作性原則
規劃本著為管理、建設服務的宗旨,充分考慮規劃實施的可操作性。
四、規劃規模
此次規劃范圍包括花土社區的一期已建設部分和二期未建設部分:
總規劃用地規模為:68.33公頃;
總建築面積:702029平方米;
總規劃居住人口:5000戶,約20000人。
社區規劃
一、規劃布局結構
花土社區社區功能分區為「一軸、一心、六區」:
一軸:社區內沿河道形成主要景觀軸
一心:社區中心建有一個集中大型商業中心
六區:六個居民居住組團形成六個居住區域
二、用地布局規劃
居民居住區域:
該區域是以六個相對獨立的組團的方式均衡分布在社區中,占據了社區的大部分建設用地,面積最大,是社區的主要功能區域。現狀建築層高較低,但新建建築統一採用6層層高,建築之間間距採用成都地區通用標准,等於或大於建築本身層高,充分保證建築採光通風效果良好。建築形式和顏色、風貌保持與已建建築一致,均採用現代建築風格。
它也是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具體表現,全力打造全新的農民聚居點,切實解決農民向城市化轉變的第一步—-按照城市社區標准建設的居民小區。
商業服務區域:
該區域以社區里外主要的道路邊緣,充分利用主要道路人流量大,商業氣氛濃厚的特點,展開商業服務,是社區居民采購家用必需品,進行日常的商業活動,進行消費的主要場所,通過商業街的開發和利用,可以解決農民生產力轉化,再就業,再生產的問題。
其中,沿社區內部主幹道形成的商業帶主要為社區內部居民服務;而沿社區外周邊道路沿線形成的商業服務帶服務的對象是這個花土社區的居民以及周邊居民和過往的城市市民。同時在社區中心位置集中建設一個大型的商業中心。
社區景觀帶:
結合由西向東流經整個社區的溝渠,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形成社區內部一條最為主要的由西向東貫通的社區景觀帶,為社區居民及周邊居民和過往的城市市民提供休息娛樂場所。
同時,結合社區景觀帶的設置,在與主幹道交匯處形成必要的開暢空間。
社區管理區域:
該區域位於社區內,所佔用地面積和建築面積都不大,但它是社區的核心管理機構,擔負對社區進行全面管理的功能。並且,社區大部分的公共服務設施的配套如社區居委會、社區警務站、社區衛生所、勞動結業保障站等將在該區域內集中占據各自需要的建築面積和用地。結合社區建築設計,保持特色的建築風格,將此處打造成社區的一個環境優美的公共空間。
三、社區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布點
花土社區社區擁有如下社區公共服務設施配套:
●社區居委會一個,位於社區管理用房內,占建築面積200平方米;
●社區警務站一個,位於社區管理用房內,占建築面積200平方米;
●文化活動站一個,單獨佔地;
●醫療衛生院一個,現狀保留;
●勞動保障站一個,位於社區管理用房內,占建築面積100平方米;
●小型垃圾轉運站兩個,一個位於農貿市場附近,另一個位於E區東北角,各佔用地面積50平方米;
● 公廁五個,一個位於社區管理用房內,兩個緊鄰垃圾轉運站,另外兩個位於社區主要入口處,可結合公共建築設置,要求占建築面積50平方米;
● 放心商店兩個,分別設置在南、北兩側商業帶中,要求分別占建築面積50平方米以上;
● 居民健身場地至少四個,要求設置六個,設置在各個組團的中心綠地和開敞空間內,每個要求佔地面積不小於100平方米,鼓勵結合各個組團綠地設置小型的健身場地,佔地面積沒有限制;
● 配電房十二個,規劃配電房位於各個組團的中心地帶利用綠化對其進行隔離;
● 儲蓄所兩個,位於南、北兩側商業帶中,結合商業建築設置,占建築面積應大於150平方米;
● 郵政所兩個,位於南、北兩側商業帶中,結合商業建築設置,占建築面積應大於150平方米;
● 公交站點五個,位於社區中心和社區主要對外出口處,不單獨佔地,與道路結合設置;
● 因社區北側已建有湧泉小學和幼兒院並在建中學,故在社區內不設置中學、小學和幼兒園。
公共服務設施配套的要求:
在社區管理用房中設置社區配套設施,應尊重服務功能對時間和效率的要求,即社區警務站、醫療衛生站、勞動保障站應設置在管理用房的一層,使設施服務更快和更便捷;社區居委會可設置在二層。
公廁、垃圾轉運站結合設置於社區幹道旁邊,對社區景觀有一定影響,所以規劃要求採用多層次綠化結合圍護,避免居民視覺上和感覺上的排斥感。
郵政所、儲蓄所、便民商店的設置應充分結合商業街的風格和特色,與之協調統一,成為商業街的一部分。
與公共建築結合設置的如公廁、配電房、垃圾轉運站等影響建築景觀的設施應盡量設置在建築背面來避免影響,採用道路邊設置標識的方式進行引導,如果不能避免,採用綠化和一些技術手段進行處理。
要求單獨佔地的公共設施應保證其地塊使用功能的獨立性,佔用建築面積的設施所佔用的面積不得小於規劃規定的標准。
三、社區交通組織
社區道路網路屬於溫江區城市道路網路的一部分,整個道路網系統與北側的光華大道和西側的公金路緊密連接,對外交通條件便利。
社區內部道路網路主幹道呈十字交叉的形式相互穿過接到外圍道路上,與社區內部支路相互貫通形成完整道路網路。
社區內道路不進行人車分流,根據道路的等級而引導其主要的交通功能。
主要車行交通通過社區內部25米東西向主幹道、20米南北向次幹道來進行疏通和完成對外的連接;
主要人流交通是通過主次幹道的疏導,組團內部支路的分流形成。
四、社區綠化景觀規劃
社區綠化規劃
社區綠化網路採用「點、線、面」相結合的脈絡結構,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空間打造高綠化率的社區;
利用道路綠化形成社區的綠化主軸線;
利用利用社區組團之間的開敞綠地構成綠面;
利用社區內建築間開敞空間的綠化形成社區綠化節點;
再結合組團內的宅間綠地通過宅間道路綠化的連接形成完整的社區綠地系統。
社區景觀規劃
社區景觀採用人文景觀和綠化景觀構築方式形成。
社區建築多數為多層建築,建築風格現代,建築外觀簡潔明快,建築之間的公共綠地眾多,綠化景觀節點眾多,通過與建築的結合,通過道路及道路綠化的連接,形成一個完整的現代居住小區的景觀概念。
五、社區環境綜合整治措施
1、整理各個組團之間半私密公共空間,盡可能結合綠地建設小型居民健身場地,充分利用土地。
2、清洗已臟的部分牆面,重新噴刷塗料,統一建築外觀色彩和形式。
3、統一設置防盜網和防護欄,如可能盡量不設置防盜網和防護欄。
4、統一收集和轉運建築垃圾,盡快優化居住環境。
5、統一商業街的店招、廣告牌的設置,規定店招、廣告牌統一尺寸的規格,統一店招、廣告牌。
6、統一設置街道傢具,盡量採用與建築風格統一的垃圾桶、路燈、電話亭、座椅等街頭小品。
7、採用教育和行政管理的辦法杜絕建築後院違章搭建的現象。
8、加強對社區各種小綠地、小空地的景觀處理,充分利用每一塊可以利用的土地進行社區的綠化建設。
六、社區基礎設施規劃
社區內規劃有給排水、電力、電信、燃氣的管網走向及層次關系以及與城市主管網的關系。
(詳見工程管網規劃圖)
社區居民勞動力轉移措施
為了進一步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失地農民向市民轉變,鎮政府從實際出發,與群眾進行深入交流以後,在完善拆、安、補的基礎上,採取了兩大具體措施切實解決農民負擔,解決失地農民失地後生計問題。
一、建立社區中心商業帶和城市商業街
1、社區中心商業帶:
沿社區內部主幹道建設商業帶,在滿足社區居民自己的商業活動需要的同時,解決部分居民失地後的就業問題,社區外的商家要進入社區經營,許在社區內部取得一致同意以後方可與商業門面的擁有者簽定協議再進行經營。
2、城市商業街:
全力打造沿社區周邊的商業街,充分發揮社區擁有的優勢區位,力圖擴大商業街的服務范圍和服務對象。
這條商業街具有巨大的商業潛力,可以創造很多的就業機會,所以,可以解決花土社區內相當大部分居民的失地再就業問題,實現社區內農民向城市居民轉變的目標。
二、其它再就業途徑:
1、房屋租賃:
花土社區內居民可以將空置房屋出租給周邊的各種需要租賃房屋的消費源。這是居民可以得到的長期的固定的收入來源,可以解決部分失地農民的生存問題。
2、社區居委會提供工作崗位:
花土社區內居委會可以組建自己的物業公司,通過一定標準的招收社去內部居民,經過培訓後成立自己的物業管理公司,可以創造很多就業崗位,包括保安、清潔、設施維護、園藝等等物業管理的專項工作。
❷ 未來社區景觀提升有哪幾家做得比較好索爾園林有聽過的沒
你說的這個就是其中一家啊,未來社區,未來社區景觀,除了平面綠化,重要的就是立面綠化了,比如屋頂花園、露台花園、植物綠牆等
❸ 長沙的景點
一、公園類
1、巴溪洲水上樂園
巴溪洲位於長沙市嶽麓區坪塘街道,面積大概是1200多公頃,和橘子洲差多大小,或者大一點,島上在枯水期可以上島,豐水期不能直接上島,島上風景秀麗,可以聽見輪船轟鳴聲,和水花滔滔聲,是一個露營休閑的好地方。
地理位置:長沙市嶽麓區坪塘街道
交通線路:乘坐938到終點站坪塘下車,再步行40分鍾到達目的地。目前還沒有直達巴溪洲的公交,最好自駕過去。
2、柏樂園
柏樂園是湖南首家游樂綜合體、中國大型漁文化主題游樂園,由湖南省柏樂文化投資有限公司投資興建,2014年10月18日開園迎賓;總規劃面積260萬平方米,第一期投資10億元、開發面積70萬平方米,由「陸地游樂、水上樂園、動物王國、親子體驗、購物美食、酒店會議、水鄉古鎮」七大版塊組成;擁有25個大型機動游樂設備、18個互動體驗項目、108艘遊船、1座動物園、1個4D環幕影院和6棟共500個床位的賓館、160多個餐館及商鋪,可滿足不同年齡層次遊客的需求,是旅遊度假、娛樂休閑、商務會議的首選之地,更是團隊拓展、學生活動、親朋聚會的最佳場所。 柏樂園是政府指定的「大學生就業見習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中小學生課外活動基地」。
地理位置:長沙市望城區喬口鎮
交通線路:長沙市區去喬口,可到汽車西站轉918到望城汽車站,然後再到望城汽車站轉W101到終點站喬口漁都,下車後沿著馬路直走200米就到柏樂園了
3、斑馬湖
斑馬湖生態公園景區地處望城區城東部,由高塘嶺鎮人民政府於2006年至2007年投資近3000萬元建成,公園佔地面積27公頃,其中湖面面積12.6公頃,護坡綠化面積7公頃,山體植被7.74公頃。園內樹種豐富,喬、灌木及水生植物超過60種,新種植大小苗木10餘萬株。傍湖設置了公園廣場、觀景台、環湖通道、竹園、假山等。建成後的斑馬湖生態公園結束瞭望城區城無公園的歷史,是長沙地區第一個濕地公園。公園的建成,有效提升了縣了品位,提供了居民的休閑去處,斑馬湖廣場舞台的搭建和活動的主辦,充分活躍了居民文化生活氛圍,打造了一個風光秀美、融山水洲城於一體的水上樂園。
地理位置:望城縣高塘嶺大道(近雷鋒東路)
交通線路:918路 w116路 w204路直達
4、百果園
百果園始建於1998年,佔地面積1100畝,隸屬湖南省農業廳,是國家農業部和省政府共同投資建設的國家級種苗龍頭,又是我省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生態環境美、觀光休閑配套全的現代農業高科技生態觀光園。自建園以來獲得「國家種苗龍頭基地」、「國家農業旅遊示範點」、「湖南省五星級休閑農庄」、「湖南省休閑農業示範點」、「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 「全省綠化先進集體」、「長沙市十佳鄉村旅遊點」、「長沙市五星級農庄」等榮譽。
地理位置:望城區雷鋒大道七公里處
交通線路:乘坐W204、W201、918、W111直達百果園
5、東湖濕地公園
東湖濕地公園總面積近1000畝,其中水面450畝,分兩期建設。其中,對市民開放的主要是項目一期,建設內容包括主入口廣場、近300畝水面湖面清淤、駁岸及水生生物種植、水秀、景觀橋、2.4公里環湖游道和親水平台等。市民可在公園體驗到綠坡柳岸、霞飛鷺棲的濕地原生態風情。
地理位置:望城區雷鋒大道七公里處
交通線路:乘坐W204、W201、918、W111直達百果園
6、楚家湖公園
楚家湖位於長沙市開福區北部金霞經濟技術開發區,倚長沙南北主幹道芙蓉北路,背靠秀峰山,前臨撈刀河。因明代湖畔有楚姓官員府宅而得名楚家湖。
地理位置:開福區北二環一段169號
交通線路:乘坐149到終點站楚家湖公園下車後過馬路,穿過堤亞納灣別墅區,可到達楚家湖公園
7、蝴蝶谷生態主題公園
光明村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白箬鋪鎮,屬於長沙大河西先導區,於2010年被評為「湖南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在「光明蝶谷」品牌下,規劃結合地形環境、農業產業布局和項目引進情況,推出「五穀、八景」作為光明村鄉村旅遊的主要景區。
地理位置:長沙市望城光明村蝴蝶谷
交通線路:汽車西站交通樞紐,靠西邊玉蘭路那裡有個站牌可以乘坐W202公交車。到站公交站牌是光明村路口下。然後坐5到8元摩的到光明蝴蝶谷。
8、湖南民俗文化村
湖南民俗村位於湖南烈士公園東北角,薈萃湖南省5個民族的民間藝術、民俗風情和民居建築於一園的文化游覽區,佔地4萬余平方米,安排了土家族、侗族、苗族、白族、瑤族5個村寨。
地理位置:湖南烈士公園東北角
交通線路:112、113、131、136、146、150、168、203、303、358、901、111、113、131、136、146、168、171、803、19、156、705、812
9、華雅閣
地理位置:長沙市雨花區萬家麗中路二段81號
交通線路:公交站台:.石壩路口,途經公交線路:66、121、147、156、160、802、810
10、婚慶園
瀏陽河婚慶文化園,是由國家房地產開發一級資質企業郡原地產與長沙市芙蓉城市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斥資15億精心打造的集婚慶、旅遊、休閑、娛樂等特色為一體的湖南首家一站式休閑娛樂綜合體。
地理位置:芙蓉區瀏陽河大道二段305號
交通線路:405路終點站(荷花路東)就是婚慶園
11、火車頭公園
不想出遠門,在慢步江灣百米之內就有文藝范十足的火車頭文化藝術公園,隨時來觀摩火車藝術,這樣的文藝范在長沙不多見。它曾經是親歷長沙73年倉桑巨變的長沙老火車南站,現在搖身一邊成了工業鐵路遺址公園與懷舊廣場,變為湘江風光帶一大景觀。在這里,你可以感受舊時光在你身邊流淌,有很多新婚夫婦來這里拍攝婚紗照哦!
地理位置:長沙市湘江中路與殷家沖路交匯處往東300米
交通線路:乘坐公交車,到達南郊公園後,往湘江邊的方向直走,然後再往步行街的方向(北)直走700左右即可。不要過馬路,火車頭公園在馬路的右邊。
12、橘子洲
橘子洲位於長沙市區中湘江江心,是湘江下游眾多沖積沙洲之一。橘子洲,西望嶽麓山,東臨長沙城,四面環水,綿延數十里,狹處橫約40米,寬處橫約140米,形狀是一個長島,是長沙的重要名勝之一,也是國家AAAAA(5A)級旅遊景區和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凝望著滔滔北去的湘水,青年毛澤東在長沙橘子洲頭揮筆寫就膾炙人口的《沁園春·長沙》,抒發了心憂天下、濟世救民的壯志豪情。洲以人傳,詩壯名城。[1] 橘子洲介名山城市間,凌裊裊碧波上,被譽為「中國第一洲」。
地理位置:桔子洲頭2號
交通線路:旅3區間線、地鐵2號線直達橘子洲頭,附近的公交站台是橘子洲大橋西、太平街口
13、烈士公園
烈士公園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區東北部的瀏陽河畔,總面積153.3公頃,窪地造湖,湖中築島。公園由紀念區、游覽區兩部分組成。烈士公園是長沙市最大的公園,是座集紀念、游覽和娛樂的綜合性公園。
地理位置:開福區營盤東路85號
交通線路:111路 113路 131路 136路 146路 168路 171路 803路 旅3路112路 113路 131路 136路 146路 150路 168路 203路 303路 358路 901路 19路 156路 705路 812路113路 131路 203路 303路
14、麓谷公園
麓谷公園位於麓谷科技新城,是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從2000年起集中開發建設的科技新城區,科技新城的發展定位為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生態環境為特色、兼具城市功能,並簡稱為「麓谷」。在「麓谷」中心區,長沙高新區投入近7000萬元建成了麓谷公園,公園內有舉辦各種集會活動的大型廣場,有供市民休閑的園林場地。生態景色、人文景觀構成詩情畫意,十分宜人。長沙市旅遊局已把此公園作為「喜看今日長沙」的一個重要景點,天氣好的時候,婚紗攝影是一道很不錯的風景。
地理位置:嶽麓區麓龍路209號
交通線路:乘坐W204、W201、918、W111直達百果園
15、嶽麓山瀑布
春夏雨水多的時候,如果碰到暴雨天氣,連續下3個小時以上的暴雨,嶽麓山愛晚亭附近以及麓山沁園裡面及附近的小曦都會有小瀑布景觀出現,限時供應!就上長沙網首度曝光,2天內各大網站媒體紛紛轉載上頭條。
地理位置:望城區雷鋒大道七公里處
交通線路:乘坐132路 202路 305路 309路 315路 325路 902路 903路 908區間線 立珊專線 旅1路路到嶽麓山南下車,往愛晚亭方向走
16、梅溪湖
梅溪湖,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梅溪湖是一片低窪地,溪、河、湖、塘眾多。如今,梅溪湖國際新城是長沙大河西先導區開發的重點片區,總規劃面積32平方公里,東至西二環,西至雷鋒鎮,北起楓林路,南至桃花嶺、象鼻窩。以三環線為界分為東(一期)、西(二期)兩片區。2012年8月,梅溪湖國際新城(一期)已初具規模。
地理位置:長沙市大河西先導區梅溪湖路
交通線路:乘坐908、211、207直達梅溪湖
17、南郊公園
長沙南郊公園位於長沙市南郊新開鋪,佔地36公頃,1965年5月1日建成開園。該園前身是1958年開始籌建的橋頭公園,後改作南郊苗圃,經過26年封山育林,形成森林綠化覆蓋率為92.57%的森林植物公園,享有「綠色明珠」的美譽,同時有多達65個248種的樹木16700多株(叢),園內最有特色的植物有活化石銀杉,黑松以及粉丹竹是從廣州移植過來的,經過了多年的馴化,育樹成林,形成了一道天然的植物景觀。
地理位置:長沙市南郊新開鋪
交通線路:乘坐17路 23路 63路 68路 122路 150路 152路 811路 905路 908西線 912路 穿梭巴士2號線直達南郊公園
18、梅嶺公園
梅嶺公園位於梅溪湖西北角,面積約450畝。它以梅花為主題,共設密林體驗區(觀光步道、休息平台、小型健身廣場)、休閑文化區(景觀步道、台地式花台、休閑草坪)、入口景觀區(景觀步道、入口廣場、休閑草坪)、休閑娛樂區(休閑娛樂草坪、兒童體驗區)4個區。
地理位置:嶽麓區楓林三路騎龍路口
交通線路:w115路直達,乘坐315路; 902路; 913路; w106路到楓林路麓雲路口下車,過馬路再直走300米可到梅嶺公園
19、千龍湖國家濕地公園
千龍湖原為格塘水庫,位於長沙望城區格塘鎮,是一座平原型調蓄水庫,總佔地面積12000畝,擁有2800畝廣闊水面和400畝湖心半島,水庫總庫容量1024萬立方米,灌溉面積3.7萬畝,水域寬廣,水質良好。
地理位置:長沙市望城區格塘鎮
交通線路:到望城汽車站轉W102路車直達千龍湖
20、青竹湖
長沙青竹湖生態科技(產業)園地處長沙大城北的核心區,屬長沙市開福區政府直接管轄。於2002年12月啟動建設,2003年6月湖南省民政廳批准析置成立青竹湖鎮,2005年6月正式批准設置為長沙青竹湖生態科技(產業)園,與青竹湖鎮合署辦公,副縣級機構,實行園區帶鎮體制,按照"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的方式運作。園區整體規劃達27.3平方公里,下設6個社區和3個村,常住人口約1.4萬人.
地理位置:開福區撈刀河鎮青竹湖大道太陽山村
交通線路:到汽車北站轉129路直達
21、施家港水上公園
施家港水上公園又名岳北漁場水上公園。公園東接瀟湘大道景觀道,位於濱江新城中部,總用地面積186畝,其中水面達140畝,其餘為綠化面積,是典型的水上公園。
地理位置:嶽麓區瀟湘北路和含光路交叉口向南200米
交通線路:乘坐811到施家港公園公園站台下車即可
22、湖南省森林植物園
湖南省森林植物園位居省會城市---長沙,於1985年成立,為公益性科研事業單位,隸屬於湖南省林業廳,1994年經原國家林業部批准為湖南省野生動物救護繁殖中心。建園以來,在上級領導的正確指導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全園職工艱苦創業,與時俱進,逐步將我園建成集科研生產、科普教育、生態旅遊、運動休閑於一體,突出動植物特色的綜合性植物園。
地理位置:長沙市雨花區植物園路111號
交通線路:7路 16路 17路 23路 102路 120路 123路 140路 147路 152路 209路 210路 502路 702路 703路 801路 802路 806路 穿梭巴士2號線到省植物園下車,再行走300米左右
23、思邈公園
思邈公園位於圭齋路、瀏陽河路、瀏大公路交叉處以及濟川河與瀏陽河的交匯處,園中有一座山,叫做孫隱山,山下存有升沖觀、洗葯橋、洗葯井遺跡。公園總佔地 5萬平方米,整個公園集紀念、攬勝、休閑於一體,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巧妙結合,營造了一幅「山橋相映,二水縈繞」的立體山水畫卷,散發出濃郁的文化氣息。
地理位置:圭齋路、瀏陽河路、瀏大公路交叉處以及濟川河與瀏陽河的交匯處
交通線路:從長沙去瀏陽:搭公交到汽車東站轉去瀏陽的車。2路車的起點站就是思邈公園,18路車經過思邈公園
24、石燕湖生態公園
石燕湖位於長沙、株洲、湘潭三市交匯處,景區佔地面積 10平方公里。距長株潭三市10—20公里,它是國家旅遊局首批評定的AAAA級旅遊景區、湖南省首家野生動物園、湖南百景、湖南省十大水體旅遊景區、國內專業的拓展訓練基地、群眾賽龍舟基地,是長沙市民最受歡迎的十佳旅遊景區之一。景區群山環抱,碧水如玉,峰巒秀削,芳草鮮美,古干虯枝,綠蔭匝地。景區四周環繞著鬱郁蔥蔥的原始次森林,除水面以外森林覆蓋率達98%以上,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達八萬個以上,被譽為「湖南九寨、人間瑤池」,「都市人綠藍色的夢幻」、「長株潭三市綠色中心公園」。
地理位置:長沙市長沙縣跳馬鄉石門村
交通線路:1:坐星沙到石燕湖中巴:途徑星沙汽車站-維漢中學-泉塘-紅旗路口-高橋-香樟路口-雨花區政府-環保工業園-白田鋪-班竹塘-石燕鋪-石燕湖; 2:從汽車南站坐摩托車(15元左右); 3:汽車南站坐到柏嘉白中巴車,到石燕鋪下車,再坐摩托車到石燕湖
25、桃花谷
灰湯桃花谷地塊位於灰湯鎮東鶩山景區,地理優勢極佳,交通便利,自然資源豐富。地塊地形以自然林地與農田為主。本區域內整體朝向為南北向,地形成山谷狀。本地塊水資源豐富,大小不一水潭與農田、溪流瀑布分割整個地塊。桃花谷秉承灰湯核心理念:寧靜、溫馨、生態、自然,採用現代公共空間的設計手法,在展示灰湯歷史基礎上結合桃文化營造生態自然的桃園仙境。
地理位置:寧鄉縣灰湯鎮東鶩山
交通線路:長沙汽車西站有直達灰湯鎮的客車,09:00-17:00,半個小時一趟,下車後可步行前往灰湯東鶩山。
26、桃花嶺公園
桃花嶺景區是嶽麓山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桃花嶺公園規劃面積約4360畝。桃花嶺公園中包括洪寺庵水庫、臘八寺遺址等重要景觀節點,分為五個分區。公園入口區寓意「粉桃迎客」,以大面積桃林、草坪以及人工水景湖營造城市自然公園景區入口;景觀跌溪區為「林澗探蹤」,打造自然疊水景觀;景觀水庫區利用水庫湖面和綿延的山脈,使之成為公園最具特色的景觀;特色水景區則結合層層分布的人工魚塘,打造一處現代桃園密境。公園內設置四種游覽體驗路線,分為景區主要道路(機動車和人行)、公園游覽線路、濱水游覽線路和山林游覽線路。游步道依據現狀道路進行整合,總長達23公里。
地理位置:長沙市大河西先導區嶽麓區梅溪湖街道
交通線路:乘坐207路、w107路、w201路、211路直達桃花嶺公園(有的公交車報站是:近湖四路口)
27、桃子湖公園
桃子湖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天馬山景區的鳳凰山與湘江之間,因湖邊有桃林而得名,歷史上是嶽麓山風景區的一大名勝。古人曾將它與杭州的飛來峰相比,稱之為飛來湖。
地理位置:長沙市嶽麓區桃子湖路與瀟湘中路交匯處
交通線路:1、乘坐:132路、202路、908區間線、旅1路、旅3區間線到桃子湖下車
2、乘坐:315路、318路、318路區間線、325路、903路到桃子湖路口下車
3、乘坐:26路快線、63路、106路 、152路、202路、318路區間線、811路、902路、908區間線、913路、旅1路、旅3區間線到湖南大學下車。
28、天心閣
天心閣位於長沙市中心地區東南角上,城南路與天心路交會之處的古城牆上。是長沙古城的一座城樓。為長沙重要名勝,也是長沙僅存的古城標志。
地理位置:長沙天心區天心路3號
交通線路:乘坐公交122路、167路、171路、202路、311路、314路、402路、406路、803路、908路直達天心閣
29、王陵公園
長沙王陵公園又叫望月公園,坐落在長沙市河西榮銀北路與咸家湖路交匯處,與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毗鄰。公園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園內西漢長沙王吳芮家族墓群聞名遐爾,因而公園初建時得名--王陵公園。
地理位置:嶽麓區咸嘉湖路4號
交通線路:317路直達王陵公園。附近有5個公交站,分別是望月湖小區(471米)、四水廠(565米)、望月湖(610米)、英才園(774米)等。
30、望江公園
望江公園位於天心區南湖新城,佔地面積約為16000平米,西鄰湘江大道,東為居住區中建江山壹號項目和金域南外灘,北靠規劃的橘洲灣路,南臨規劃的都江路。市民們駕車從湘江大道猴子石附近由南往北行駛,幾分鍾便可到公園。 這里原來是一山體,由於缺乏統一的規劃管理,雜草叢生。為讓周邊居民有個優美的生活環境,天心區政府決策籌集資金建設社區公園,預計投資1000萬元。
地理位置:長沙市天心區湘江中路
交通線路:乘坐公交到杏花園下車,往江邊直走就到望江公園了,望江公園就在江邊,保利國際廣場的對面。
31、曉園公園
曉園公園位於長沙市五一路長島路口,東臨長沙火車站,南鄰五一東路。佔地面積約4公頃,於1986年建成開放,是古城長沙新辟的游覽憩息的理想園地。
地理位置:長沙市芙蓉區五一大道70號(火車站)
交通線路:乘坐104路、111路、113路、117路、118路、12路、202路、312路、317路、401路、405路、803路旅、1路、立珊線
32、湘江風光帶
地理位置:湘江風光帶中沿湘江南起規劃中的長沙湘江黑石鋪大橋,北至月亮島北端,長約26公里
交通線路:地域較廣,風光帶景點集中地是大學城周圍,可以查詢地圖站台到:湖南大學、天馬山東皆可。
33、西湖公園
長沙西湖公園(又名咸嘉湖公園、西湖公園)位於長沙市河西城區的中心腹地,屬嶽麓山風景名勝區的三級景區。長沙西湖文化園南與嶽麓山山水相連,西、北與龍王港風光帶唇齒相依、東與湘江濱水區隔路相鄰,東北角與王陵公園兩兩相望,西南角和規劃中的石佳嶺公園相連。南臨楓林路,西北以龍王堤為界,東至濱湖路,地塊呈扇形,規劃總面積約130公頃。
地理位置:嶽麓區楓林一路與譚石路交匯處北
交通線路:公交乘坐6路 12路 18路 63路 303路 309路 312路 314路 315路 325路 902路 903區間線 908區間線到省人防辦下車,地鐵乘坐2號線到西湖公園下車
34、星月島婚慶主題公園
星月島坐落於長沙市唯一的民族村——漢回村,位於開福區東郊,距長沙市繁華商業經濟中心之一的伍家嶺僅20分鍾車程;北三環穿村而過,離全省最大的航運碼頭——霞凝新港和新火車北站僅10.3公里,距黃花國際機場只有25分鍾車程。
地理位置:長沙市開福區撈刀河鎮漢回民族景區
交通線路:到汽車北站乘坐149路車到鐵爐寺下車,然後步行2公里到達目的地,或者導航自駕去。
35、秀峰山公園
公園採用自然式布局方式,將地形與功能布局合理結合,即以金霞景觀塔為中心,布局文化活動、生態山林、休閑游樂、兒童娛樂、園務管理5個功能區,建設金霞邀月、輝印山青、登銘環秀、竹隱清源、雙橋拱月、平湖飛舟、林蔭童趣、枕水悠居8個景觀節點,形成人文景觀與山林景觀兩條景觀帶,將公園建成開放式生態城市公園。
地理位置:開福區芙蓉北路與興聯東路交匯處東北角
交通線路:乘坐812路、218路直達
36、徐特立公園
徐特立公園是為紀念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而建的一座紀念性公園。公園位於長沙縣星沙鎮,在星沙大學城中央,毗鄰長沙師范學院、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長沙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其前身為星沙生態公園,後改建為徐特立公園並於2005年8月正式向公眾開放,成為長沙市尊師重教基地。 該公園突出紀念和緬懷的主題。徐特立公園正門朝南,映入眼簾的是高達5米的徐特立銅像。
地理位置:長沙縣龍喜路(近特立路)
交通線路:乘坐127路、703路、503路、808路、星2路、星沙204路直達
37、洋湖濕地公園
長沙洋湖濕地公園,簡稱:洋湖濕地公園。位於湖南長沙市洋湖大道以北,瀟湘南大道東線以西、靳江河以南、以東,總佔地面積5.2平方公里。於2010年7月29日正式開工建設。2014年竣工,是長沙城區最大的濕地公園。國家4A級景區 。
地理位置:長沙市洋湖大道以北
交通線路:乘坐4路 26路快線 207路 318路區間線 直達
38、園林生態園
長沙園林生態園總體規劃建設2000畝,長沙園林生態園一期已建成1014畝,規劃為三個功能區:一為休閑游覽區,主要有人湖、祭刀閣、盆景園;二為休閑度假區:由生態賓館、休閑會所、度假別墅、頂級私家菜館等構成;三為休閑運動區,由山地高爾夫球場、休閑運動館、戶外拓展、野炊、露營、垂釣等構成(會務接待)。
地理位置:開福區撈刀河鎮羅漢庄和伍家嶺村
❹ 鴻坤•理想城社區整體園林是如何規劃布局的
4期整體園林布通過探尋現代都市雅居的夢想,將里坊規制與唐宋美學完美結合,通過「雙軸、一環、四坊、多節點」的整體布局,呈現出恢弘的景觀勝境。
雙軸景觀盡享尊貴典範,一環健身步道綠境環繞,「清、和、淡、雅」四坊盡顯文化底蘊,多節點功能完善,品味絕美生活。
雙軸景觀盡享尊貴典範;
寬府大門是項目對外呈現的第一道形象界面,主入口採用中軸對稱的手法,凸顯主入口標識感與尊貴感;入口景牆採用紅磚藝術砌築,日光傾瀉,產生夢幻般的光影,方壇映秀,水聲汨汨,精緻的銅門與景牆相互映襯,御道迎賓,高大整齊的銀杏、精美的燈柱、對景山水畫瀑,營造出尊貴的景觀效果。繁華的商業為更為社區居民提供便捷的生活保障;
一環健身步道綠境環繞;
整個園區秉承健康社區的理念,把貫穿全園的環形道路打造成為一條健康跑道,讓業主漫步其中,享受私家花園帶來的健康清新空氣;
四大里坊景觀主題:
整個園區被交通組織劃分為四大里坊組團,每個里坊又形成了獨立的半公共景觀空間,形成里坊間的歸屬感。
清(坊):文化主題:琴 ;景觀元素:曲水流觴;
清(坊)位於園區的中央位置,為了彰顯樓王的品質,景觀設計中打造了一條貫穿南北的龍形水系,採用古典園林的理水手法,將水系打造成為整體景觀的靈魂,設計依據場地不同特徵以及景觀情緒的變化分別以起雲、枕碧、攬翠、入畫、泄玉、探幽六種理水手法點綴整條水系,從而將水的各種形態得以呈現 ;猶如一曲悠揚的《高山流水》,時而雄壯、高亢,時而舒暢、流利。登門而聞泉響,穿過寬府大門和御道,峰迴路轉,人的視線立刻被迎面一幅優美山水畫瀑吸引,流水細弱銀絲,入水微漾,牆頂綠植垂落,霧氣雲霓…水源起雲猶如仙境一般,尋路前行,跨過一座精美的小橋,溪水從門前流過,「枕水人家」的景觀意境在這里表現的淋漓盡致。忽聞一首悠揚的樂曲從遠處飄來,憑欄眺望,一座中式敞軒佇立於水中央,幾位老者正在此撫琴彈奏,琴聲悠揚,流水潺潺,四周綠境環繞,真是令遊人忘歸;伴著琴聲,繼續前行,到達了一寬敞平台休閑區,木質地板上幾頂陽傘供人休息,寓意吉祥的漢白玉吐水神獸一字排開,呈現「神龍吐水」的壯麗景觀。濱水大宅在密林的掩映下探出一方方親水木平台,景觀通過植物和地形等障景的設計手法,使其擁有高度的私密性,不會被遊人干擾,足不出戶就能親水;大大提升了景觀價值;
和(坊):文化主題:棋 ;景觀元素:茂林修竹;
和(坊)位於園區的西側位置,以棋文化為景觀主題,圍棋又名手談,玄妙無窮,一張方圓不及二尺的棋盤上一十九紋棋路縱橫交錯,涇渭分明,規則簡單而變化無窮,圍棋能修身養性、生慧增智,宋朝詩人蘇軾的一首《棋聲》,道出了文人愛好手談的情結,「何處仙人愛手談,時聞剝啄竹林間,一枰玉子敲雲碎,幾度午窗驚夢殘。」以竹為植物的設計主調, 竹,乃中式園林之大雅,意為愛好手談的人們營造一處竹里通幽的竹境空間,棋聲、竹影、清風,讓人遠離了市井的煩擾,在棋盤上揮斥方逎;
北側入口進入,竹境幽幽,回家路穿於其中,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一片方正疏朗的草坪使空間豁然開朗,茂林修竹圍合四周,形成一個圍合的庭院,竹亭隱於瑟瑟綠竹中。園區內種植名貴的「金鑲玉」竹為主,(自古「竹」與梅、蘭、菊並稱為「四君子」),其枝桿挺拔、修長,四季青翠,更給人一種清幽雅緻的感覺。
淡(坊):文化主題:書 ;景觀元素:翰墨書香;
淡(坊)位於園區的東側位置,由翰墨和書香兩個主要的景觀空間組成,從北側進入,兩座迎賓的抱鼓石景牆立於左右,道路兩側白色砂石散鋪,形成旱溪的形式,閑庭信步間來到了翰墨花園,方正的空間,圍合出一方草坪,對景是一面紅磚景牆,採用藝術鏤空的形式,散發著迷人的光影,景牆中間則是由紫銅裝飾的一面書法牆,牆上題的正是被譽作「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一位老者正在用水當墨,在精緻的灰色石材鋪裝上寫字題詞,我們希望用這種特有的文化氣息,營造寧靜雅緻的翰墨文化空間,讓人與景觀產生互動;順著園路來到了書香園,本園廣場中央的矩形水景模擬活字印刷的方式,在石材上雕刻字體,凹凸有序,喚起人們對古代文明的崇敬;
雅(坊):文化主題:畫 ;景觀元素:儒林雅境
雅(坊)位於園區的南側位置,和其他三坊不同,建築形式以聯排為主,更顯其尊貴,景觀以「畫」為主題,利用錦屏、景牆等形式圍合成了一個幽靜的合院,採用借景、障景等表現手法,使人產生無盡的意趣和詩意。打造自然的中式景觀氣質,隱逸山林,儒林雅境。
多節點,功能完善,融入5+1體系,悅享活力社區;
園區內不僅有體現唐宋文化的「四坊」花園,還設計了多處供鄰里間的交流和健身的五享花園,
在園區內南側擇一處場地空間大,日照充足,服務半徑適宜的地方布置了兒童樂園,在空間布局上把幼齡和大齡兒童活動區單獨設置,防止碰撞,林蔭下設置看護場地,同時場地內器械均採用圓角處理,防止磕碰,在植物的選擇上注重植物的季節性搭配,並選擇無毒、無刺、無刺激的種類進行合理的配置,在各個細節體現出為孩子著想的友善感;
5期園林形成了一軸、一環、一中心、三花園的景觀布局;
一軸:入口主軸禮儀空間採用行列式種植布置,樹冠相接,形成儀式感的林蔭大道,端頭是氣勢恢宏的山石疊水,營造出尊貴的歸家感受;
一環健康跑道是寧靜的、純人行的綠色空間;是人們日常慢跑休閑的場所;
一中心兒童全齡活動場地,能滿足0-12歲不同孩子的需求;經過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心裡研究,分別設置了認知樂園、冒險林和探險島三大活動區域;
四花園分別設置了景觀會客廳、魔法舞台、秘密花園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❺ 城市設計的內容是什麼和類型有哪些
城市設計」復這一術語是在1950年代中制期提出的,然而20年以後,在城市轄區四維開發有關人員這個小圈子以外仍無人使用。現在它幾乎被用於與人居有關的任何論述。這一變化的發生有兩個原因。首先是城市設計所感興趣的范圍的重要性,不準確地說它為提高人類生存質量提供了機會,准確地說是為地球提供了機會。此外,主流建築師和城市設計者已經發現,把自己從技術和專業上與城市設計活動分隔開來是愚蠢的,雖然他們一直被要求這樣做。這種分隔的結果是受到批評的建築學思想體系以及1950和1960年代的多樓建築方案的結果。那些基於環境質量的工程,秉承了現代主義的範式。幸運的是,相對來說有一小部分主要的建築師分布在世界各地,他們吸取了經驗,把新興的城市設計領域推向正確方向,使之能夠以本身擁有的權力,作為一個潛在學科被嚴肅地討論。
❻ 洋房和普通住宅的區別是什麼
洋房和普通住宅的區別
1、樓層數目不一樣:洋房一般都是小低層,不超過六層,而普通住宅普遍都是七層到幾十層不等。
2、建築風格不同:洋房建築風格多為歐式風格,而普通住宅多為中規中矩的高樓。
3、建築容積率不同:從容積率角度,洋房的容積率不超過1,小高層建築的容積率約為別2.5-1.5。而普通住宅容居率大都超過1,較為擁擠。
4、建築面積不同:相同面積下,洋房住宅面積一般占總面積的8%—10%,而小高層住宅則達到2.5%—1.5%。
5、位置不同:洋房大多位於城市郊區或離城市不太近的地方,有更多的空間。而在城市中則會以小高層住宅的形式體現。
(6)社區園林景觀擴展閱讀:
選房買房幾個應注意的小細節:
1、晚上、雨天更要看房。晚上主要看入夜後的噪音、照明、安全;雨天主要看漏雨、滲水情況。
2、仔細看牆角、做工、插座。牆角是否平整、做工是否精細、插座是否設計合理等。
3、看窗外,通風,採光是否良好。
4、看櫥衛。家中的水、電、煤氣等都集中在櫥衛,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
我們買房,一定要考慮經濟狀況、購房用途、地段位置、房子價位和入住時間等,來決定我們的購房目的,這樣才能買到稱心如意的好房子,也才不會讓我們的錢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