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千軍嶺風景區

千軍嶺風景區

發布時間: 2020-12-17 13:19:50

Ⅰ 大別山有哪些風景

  1. 大別山農家樂景區橫跨鄂豫晥三省是長江淮河的分水嶺。相傳唐詩人李白曾到此登上大別山主峰白馬尖,放眼南北二側的風光感慨道:「山之南山花爛漫、山之北白雪皚皚、此山大別山於他山也!」大別山由此得名。

  2. 大別山不但景色雄壯風光無限,大別山景區還是著名的革命老區.這里是紅軍第四方面軍誕生的搖籃;1947年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劉鄧大軍開辟大別山根據地,嚴重地威脅了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鎮武漢。

  3. 主峰白馬尖形似白馬橫空一峰獨秀,山頂布滿了奇松怪石、東北坡的千年都枝杜娟園,生長著上千棵姿態各異的都枝杜娟,春曖花開漫山遍野洋溢著華貴之氣,其賞心悅目之程度舉世罕見。

  4. 別山湖是白馬尖腳下最大的湖泊、也是大別山區最高的湖,上游東西兩河之間有一座崔嵬嵯峨、高聳入雲的山峰——霸王寨,寨頂山岩崢嶸怪石嶙峋,景點有霸王寨、梳妝台、黃金岩、仙女洞、蓮花洞等神奇洞穴等。

  5. 龍井峽原名龍井河後改為龍井峽,峽谷中的所有名稱均與龍相關,故以龍為主題命名了峽谷中的四個瀑布、是大別山最大的瀑布群。

Ⅱ 天津有什麼著名的旅遊景點

天津的必游景點:
1、天津眼
即天津永樂橋摩天輪,是海河永樂橋(原慈海橋)上的摩天輪,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建在橋上的摩天輪。橋下就有停車場,費用3元/車,車位很多,到這來不用擔心停車的問題。票價50元/位,兒童與成人同價。
2、望海樓教堂
望海樓教堂舊稱聖母得勝堂,位於天津市河北區獅子林大街西端北側,斜對獅子林橋,以其舊址望海樓而得名。於1859年底建成此堂,具有歐洲哥特式建築風格。乘675路,609路,856路,14路公共汽車都可到達。
3、大悲禪院
大悲禪院又名大悲院,是天津目前唯一的一座十方叢林寺院,坐落在天津市河北區天緯路。門票:5元,贈送三根清香。
4、義大利風情區
位於河北區光復道39號,這里原為義大利租借地,幾乎包含了義大利各個時期不同風格的建築,該地區現存各類風貌建築76棟,建築面積達6萬平方米,是近代義大利在國外保留最為完整的歷史街區。乘車線路:乘27路、638路、645路、660路、805路、961路等公交在博愛道站下;乘14路、462路、640路、802路、841路、901路等公交在民主道站下;乘5路、8路、13路、24路、634路、645路等公交在天津站副廣場站下。
5、梁啟超故居
故居位於天津河北區民族路44號,飲冰室位於河北路46號。這兩所住宅是民國初年梁啟超購買周國賢舊意租界西馬路空地所建。門票:10元。
6、玉佛禪寺
位於天津市西青區辛口鎮當城村南,前身為「法藏寺」,始建於周隋之間(約公元557年~581年)毀於清末民初。2003年8月,天津市宗教局批准重建該寺,更名為玉佛禪寺。市內到楊柳青換乘:市內乘公交669路、824路、672路、便民6路、便民8路、153路等至楊柳青站換乘164路至玉佛禪寺下車
7、洋貨市場
天津塘沽洋貨市場位於塘沽區撫順道,它是華北地區首家建立的專門進行進口貨交易的市場,主要經營汽車、摩托車、家電、照相器材、服裝、手錶、打火機、音響等,大都為進口原裝貨,被譽為沽上明珠、濱海商貿中心。
最快捷的方法是在西站座地鐵在鞍山道車站下車,在鞍山道車站換乘840路、673路、643路到中山門車站下車,換乘輕軌到塘沽站(洋貨市場)即可。
8、五大道風情區
在天津中心市區的南部,東、西向並列著以中國西南名城成都道、重慶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及馬場道為名的六條街道。天津人把它稱作「五大道」,又被稱為五大道地區。五大道最佳旅遊時間是5月到11月。特別是秋季,樹木藤蔓燦爛得如火如荼,整個老城區都顯得極富生命力。
9、天後宮
位於天津古城東門外,始建於元代。由於當時海運漕糧,漕船海難不斷發生,而天津是海運漕糧的終點,是轉入內河裝卸漕糧的碼頭,所以,元泰定三年(1326年),皇帝下令建天後宮(當時叫天妃宮),於天津海河三岔河口碼頭附近,供人們奉祀海神天後。
10、天津濱海度假區
位於天津市塘沽區高沙嶺東面,又叫做海濱浴場,是目前中國最大的人工海濱浴場之一,這里建有全中國規模最大、15米高的具有三個直滑道和兩個旋轉滑道的沖水滑梯。
天津小吃有: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鍋巴菜、崩豆、小寶栗子、煎餅果子、大餅雞蛋
主要聚集在以下三條街:
1、南市食品街:在天津用餐,最省時省力的辦法是到南市食品街,這里不僅是品味天津美食的好去處,而且還是「津門十景」之一。街上聚集了百家名店,集各種風味於一體:既有正宗天津名菜和風味小吃,又有薈萃全國各大菜系特色菜品;既有久負盛名的宮延御膳,又有鄉土風味的農家便飯;既有清真大菜和素餐,又有各式西餐西點。
2、天津市和平區風味食品街:和平區美食街位於和平區遼寧路,早在1985年7月就已經建成。這里匯集南北風味餐館、各地名特小吃,檔次齊全。這里有天津傳統風味小吃約150多種,缸爐燒餅、三鮮鍋貼、銅壺茶湯、快餐盒飯和各種烤烙、蒸食等等,在這里可以完全的領略到天津的美食文化。
3、十月美食街(中山美食街):十月美食街位於河北區中山公園附近,街上以經營當地的小吃店鋪為主,逢年過節,這里還會舉行各種食品展銷活動,屆時在天津市面上看得到的小吃擺在眼前,任你挑選。

Ⅲ 三里洋渡風景區的旅遊景點

匯水河、清水河沿岸山水景觀
流經景區的匯水河,由四條二級支流(江垌河、上布河、文柏河、大龍洞河等)匯集而成,在澄泰鄉洋渡村附近注入清水河。景區匯水河、清水河十多公里沿岸山清水秀,奇峰競姿,可與桂林山水媲美。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於崇禎十年(1637年)在三里洋渡一帶考察游覽,在其《徐霞客游記》一書中對匯水河、清水河美景作了記述:「……五里,北至楊渡(今作洋渡),一大溪(今匯水河)西由上林崇山中東流至此,直逼北面石山下,又有一溪北由三里山峽中南向入之,二流合而其溪即清水江(今清水河)愈大,循石山而東,抵遷江入都泥焉。方舟渡北山下,有賣飯者當道,渡者屢屢不絕,遂由其東溯南來溪西岸入峽。其峽或束或開,高盤曲峙,左右俱有村落。十里,峽復大開,四山圍繞,中成大塢。有一峰當塢起平疇中,四旁無倚,極似桂林之獨秀、向武之瑞岩,更小而峭……。」主要景點有:
三岐山景點。景點在澄泰鄉塘來村的田峒中。山體分東、中、西三岐。《徐霞客游記》記載:「……又西北行十里至開籠山(一名雞籠),已直逼北界石山下。由岐北入石山夾中,其山千百為群,或離或合,山雖小而變態特甚。(有分三岐者,東岐大而高,中次之,西岐特銳,細若竹枝,詭態尤甚……)。」
籫筆山景點。景點在澄泰鄉下江村香潭庄旁,山體從不同的角度看,其形狀各異:從東邊看,象一支擎天大柱,從香潭村口叉路看,則更象女人頭發上的一支籫。《徐霞客游記》記載:「有聳立眾峰間,卓如籫筆者……」。在籫筆山旁邊,是情侶山。之所以叫情侶山,是因為從彎彎曲曲的清水河中漂流的時候,這山就象一對深深相愛的情侶相互依偎,如果坐船從遠到近,再從近到遠,從不同的角度看,這對情侶會從淺吻到深吻再到分開漸漸變化。
青獅潭景點。景點在澄泰鄉下金村,這一帶的清水河,徐霞客稱為青獅潭。《徐霞客游記》記載:「青獅潭者,即洋渡之下流也,江潭深匯,為群魚之宮,乃參府之禁沼罟網也,網所不敢入者。其北崖亦多穹門,與南洞隔江相對。余雨中過此,不及旁搜。又西為青獅廟。危峰西南來,抵水而盡。洋渡之水從西,三里之水從北,至此合流而東,峰截其灣,愈為屼嵲險峻高聳,廟倚其下,遂極幽閟焉。」
洋渡景點。洋渡景點包括澄泰鄉洋渡村周邊的白崖堡和白崖堡岩洞以及洋渡村一帶清水河沿岸山水景觀。在明代,白崖堡是三里參府的一個哨所,當時哨官姓秦,直屬於三里參府陸萬里參將管轄。白崖堡哨所在陽山莊後的懸崖頂上,2010年初考察,還保留有四根石柱子。白崖堡南洞、白崖堡北洞、白崖堡南下洞等岩洞,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多次深入考察。
獨山景點。獨山景點位於三里鎮王馬村前面。山體獨立,與周圍田園自然風光配合,形成獨特景觀。《徐霞客游記》記載:「……有一峰當塢起平疇中,四旁無倚,極似桂林之獨秀、向武之瑞岩,更小而峭」。 徐霞客對獨山的南洞、北洞和西洞,都有詳實記載。其《徐霞客游記》記載:「南門高迸如裂闕,其前有巨石,自岩頂分跨而下,界為兩門,正門在東,偏門在西南,皆有古木虯藤倒掛其上,輕風飄曳,漾翠飛香,甚異也。」獨山有一岩洞,叫獨山岩。岩洞東西寬5米,南北長18米。1989年2月南寧地區文物復查隊復查時認定為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這里曾發現經人工加工的新石器時代螺殼,堆積層有10厘米厚。獨山,也叫清秀山。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太平府通判鄭策到過此山,並在清秀山東南邊的崖壁上題名「清秀山」和七律詩一首:「高插雲霄一股山,煙霞堆滿翠微間,清風透引岩頭冷,明日移來樹下閑,古木盤根如虎踞,老藤繞樹似龍攀,天邊風景真堪畫,惹得遊人自往還。」
匯水河景點。匯水河源於上林縣西燕鄉覃浪村弄荒庄附近,流經西燕、三里、澄泰三個鄉鎮,在澄泰鄉洋渡村注入清水河,全長36.3公里,河面平均寬17米。河上有兩座橋:朔思橋(在三里鎮水管所附近)、匯水橋(在「千軍鎮」旁)。《徐霞客游記》記載:「由岩(獨山岩)北三里為桂(匯)水橋,溪水自西漱崖,而南崖瞰溪臨橋」。匯水河沿岸風景秀美。匯水河畔的船山,有三塊較大的摩崖石刻。一個是《千軍鎮》摩崖石刻。這一塊石刻和忻城縣古蓬鎮周安《千軍鎮》摩崖石刻一南一北同出一轍。石刻和明代鎮壓八寨起義有關。明洪武九年(1376年),忻城縣、上林縣一帶爆發八寨起義,歷經200多年朝庭都鎮壓不下。1528年,王守仁軍隊攻進八寨地區,佔領了八寨總部周安。八寨農民軍利用地形山勢,並用各種植物毒素投毒,王守仁軍隊無法在周安長期佔領,就把總部從周安遷到三里。嘉慶二十三年(1543年),前來鎮壓八寨起義軍的欽差飭兵備副使鄭登高在三里鎮匯水河畔刻上《千軍鎮》三個大字。在旁邊刻上《千古偉績》四個大字。在匯水河畔南邊,刻有《匯水橋畔》,系清代光緒(1871—1908年)年間上林縣知縣王方田所書。
岩溶洞穴景觀
三里洋渡風景區內岩溶洞穴較多,主要的有:
明鏡岩。舊稱韋龜岩(洞),位於三里鎮黃楚村岜學山。岩洞有上下兩層,寬敞平坦,約3000平方米。洞內有天然水潭。1637年12月28日,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游韋龜岩。稱贊韋龜岩(洞):「三里雖岩谷絕盛,固當以是岩冠」。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覃乃夫游覽此洞,在潭邊鐫刻「明鏡岩」三字。《徐霞客游記》記載:「韋龜洞,在城西十里韋龜村(今作韋歸)。韋龜之山自東南中懸,北向而對之,函蓋獨成,山水皆逆,真世外丹丘也。數十家倚山北麓,以造紙為業,棲舍累累,或高或下,層嵌石隙,望之已飄然欲仙。其西即洞門,門亦北向。初入甚隘而黑,西南下數步,透出石隙,忽穹然高盤,劃然內朗。其四際甚拓,而頂有懸空之穴,天光倒映,正墜其中。北向躋石而上,乳柱前排,內環平台,可布幾席;南向拾級而下,碧黛中匯,源泉不竭,村人之取汲者,咸取給焉。平台之前,右多森列之柱,幢蓋駢錯,紋理明瑩;左多層疊之塊,獅象交踞,形影磊落。其內左右又可深入焉。秉炬由右西向入,漸下漸岐,而南可半里,又開一壑而出。秉炬由左東向入,漸躋漸逾而北,可半里,又轉一竇而還。聞由右壑梯險而上,其入甚深;然覓導不得,惟能言之,不能前也。是岩外密中寬,上有通天之影可以內照,下有逢源之竅不待外求,一丸塞口,千古長春。〔三里雖岩谷絕盛,固當以是岩冠。〕況其外村居,又擅桃源、谷口之勝乎?」
琴水岩。位於三里鎮東3公里,舊琴水橋北。岩洞在山腰,洞口向南,內有平台,闊約十多米。《徐霞客游記》記載:「琴水岩,在城東六里琴水橋之北,中支土山東南盡處也。東溪自北環山之東。土山既盡,獨露石山一拳,其石參差層沓。山南亦有數家之村。洞在村西山半,其門南向。初入窪而下,甚欹側;北進數丈,秉炬逾一隘,轉而西,始穹然中高,西透明穴,北有暗竅;當明處有平石闊三丈,卧洞底如墜,可攀而憩焉。秉炬窮暗竅,數丈而隘,躋其上,亦不能深入。乃仍出至平石,躋西穴而出,則山之西面也。下山,仍轉山前,騎而周周遊玩之。洞前稍下,其東亦開一岩,門亦南向,外高而中淺,村人積薪於中焉。其北又開兩岩,一上一下,上者在重崖,無路;下者多瀦水,然亦不能與前通也。」
佛子嶺北岩。位於三里鎮西3.5公里。洞口向北,甚豁,中回環成潭,潭水澄碧,深不可測。《徐霞客游記》記載:「佛子嶺北岩,在城西七里汛塘村之西。佛子嶺者,石山自西分支而東,東為汛塘、仙廟諸峰,而嶺界其間,石骨嶙嶙。逾嶺而北下,則韋龜村西塢之水,南流而抵其麓,傾入洞焉。洞門北向甚豁,中回環成潭,潭中瀦水淵澄,深不可測,潭四周皆石壁無隙。聞其南有隙在水下,大潦雨水從北搗下,洞滿不能容,則躍而出於山南之崖。蓋南崖較高,水涸則瀦於北而不泄,中滿則內激而反射於外,其交關之隙,則中伏雲。門右穿旁竇,南抵潭東涯上。其上有石高蛩潭旁,上與洞頂不即不離,各懸尺許,如鵲橋然。坐橋下而瞰深潭,更悠然也。」
佛子嶺南岩。位於三里鎮佛子嶺之南,洞口向南。有石澗,乾涸無水,可循澗入洞。《徐霞客游記》記載:「佛子嶺南岩,在佛子嶺之南。其門南向,前有石澗天成若槽,有橋橫其上。時澗中無水,即由澗入洞。洞外高岩層穹側裂,不能宏拓。北入洞,止容一人,漸入漸黑,而光滑如琢磨者;其入頗深,即北洞泄水之道也。蓋水大時北洞中滿,水從下反溢而出此,激涌勢壯,故洞與澗皆若磨礪以成雲。」
佛子嶺西北岩。位於三里鎮佛子嶺西北2公里。有一小溪流至洞前地穴,洞口高闊向東,居溪上。洞南有一隙,漸下漸深,尚未弄清其去向。《徐霞客游記》記載:「佛子嶺西北岩,在佛子嶺西北一里,其門東向。韋(龜)村西塢之水自北來,又分流一澗,西抵此洞前,忽穴地下墜。洞臨其上,外門高朗,西入三、四丈即止。洞南有一隙,亦傾側而下,漸下漸黑,轉向西南,無炬而出。聞下與水遇,循水西南行,即透出後山。乃知此村水墜穴,山透腹,亦與向武(百感)一轍也。」
獨山岩。又名砥柱岩,位於三里鎮南2公里,岩如合掌而起,高10多米,闊5米。《徐霞客游記》記載:「獨山岩,今名砥柱岩,在城南四里。此地有三獨山,皆以旁無附麗得名:一在溪東岸,與東界石山近,其山小而更峭;一在此山南五里,障溪而東環之,其山突而無奇;獨此山既高而正當其中,與向武之琅山岩相似,省中之獨秀無此峭拔,亦無此透漏也。其岩當山之腹,南北直透。南門高迸如裂闕,其前有巨石,自岩頂分跨而下,界為兩門,正門在東,偏門在西南,皆有古木虯藤倒掛其上,輕風飄曳,漾翠飛香,甚異也。岩中如合掌而起,高數丈,〔闊一丈五尺,〕平通山後〔者五、六丈。〕上有飛崖外覆,下有涌石如欄,南北遙望,眾山排闥,無不羅列獻於前。岩之中分竅西透,亦轉而北,又通一門,其內架閣兩重,皆上穿圓竅,人下竅行,又若透橋而出者。此一洞四門相通,山甚小而中甚幻也。惟東向不通。其崖外又有一門東向,而西入深亦數丈,是又各分門立戶者。」
小獨山岩。位於三里鎮東南2.5公里,與砥柱岩東西相對,洞口向南,甚深。《徐霞客游記》記載:「小獨山岩,在城東南五里,與砥柱東西相向,夾小江而立。自砥柱東望,似此山偏與東界近;自此山西望,又似砥柱偏與西界近;自其中望之,其實兩山之去東西兩界各懸絕等也。山小於砥柱,而尖銳亦甚,極似一浮屠中立者。下亦通一門,有石跨其外而不甚高。西透小隙而上,懸崖之側,有石平峙為台。其上懸絕處,有洞南向甚深,若能梯階而升,亦異境也。」
白岩堡南岩。位於三里鎮南8公里,洞在南山之上。洞口向北,洞內分三層,甚寬。《徐霞客游記》記載:「白崖堡南岩,在城南十六里。由洋渡北岸溯江西行,轉入山塢則堡在其中。蓋其山南北回合,又成一洞天矣,洞在南山之上,重門北向,高綴萬仞之壁,自堡中望之,即在舉首間,而無從著足。岩下石腳外插,亦開裂成紋。初開捱數隙,如升層樓,而不知去洞猶甚遠;復出重之,而後覺槍榆枋者榆樹和檀木挺立,無及於垂天之翼也。既而土人秦余至,為秉炬前導,仍從山口出,循南山之東而轉其南始拾級上,得一門東南向,是為後洞,〔正對卓筆、青獅岩諸峰。〕由洞中東北上躋,乃暗而需炬,更轉而北,其上甚峻,遙望天光中透矣,益攀躍以升,得一隙僅如掌,瞰其外辟巨門焉,則上洞之下層也。隙隘不容側身向外,只可俯眺而已。從其內更上躋,透隘而出,則洞門岍然,北臨無地,向之仰眺而莫可及者,今忽身躋其上矣。此洞甚高,呼吸可通帝座,其前夾崖下陷,以木橫架而補其闕,即堪憩托,然止可憑攬諸峰,非久棲地也。仍從內隘下,再窺其外第二層洞,亦以為不可到矣。姑以杖從隙中投之,再由故道俯級直墜,抵前遙望天光處,明炬遍燭,於洞北崖下得一穴焉。其口甚隘,亟引炬蛇行而入,其中漸高而成峽,其底甚平,數丈後宛轉東折,又數丈而北透,則其門北向高裂,有巨樹盤根洞中,偃仰卧出洞外,是為第三層洞。洞前平石如掌,上下皆危崖峭壁,轟懸無級。回首上眺,則層門重疊,出數十仞之巔者,即上洞與第二層洞也。稍懸平石而東,峽壁間有藤樹虯絡,乃猱升猿引以登。半晌,遂歷第二層外洞,前所投杖儼然在也。其洞深三丈,高五丈,嵌上下兩洞之間,而獨不中通,反由外躋。因為吟句曰:「洞門千古無人到,古干虯藤獨為誰?投杖此中還得杖,三生長與菖坡通」。乃仍掛枝下,循平石篝火穿第三層洞入,再抵前遙望天光處,則仍還後洞腹中矣。蓋是洞如蹲虎,中空如腹,而上洞則其口也。第二層洞在其喉管之外,向從隙外窺處則喉管也。人從喉管上透,出其口,由喉管下墜,抵腹中。第三層洞為其臍之所通,故在腹之前。後洞乃其尾閭門邊,故在腹之下雲。」
青獅南岩。位於三里鎮南10公里, 洋渡村東南2公里。石峰卓立,洞在山下,有東西二洞口。東洞口平坦,高、寬各約10米,上覆石幔,間有石柱例垂,洞內多穴。《徐霞客游記》記載:「青獅南洞,在城南二十里,西南與上林分界處,路由楊渡過江,東南四里乃至。其山石峰卓立,洞在山之下,開東西二門。東門坦下,門高數丈,闊亦數丈,直透山西者約三十丈,平拓修整,下壁如砥,上覆如幔,間有石柱倒垂幔下。洞之西垂,又有石柱一隊,外自洞口排列,抵洞後西界,別成長榭;從榭中矚外洞,疏楞綺牖,牽幕披雲,又恍然分境也。西門崇峻,下有巨石盤疊為台,上忽中盤高穹。從台內眺,已不見前洞之頂,只見高盤之上,四面層回疊繞,如雲氣融結,皆有竅穴鉤連,窗楞羅列,而空懸無上處。從台外眺,則西面三岐之峰,卓筆之岫,近當洞門中央,若設之供者。由台北下,奧窟中復開平洞一圍,外峙巨石為障,下透中虛,〔若橋之度空。〕從此秉炬北入東轉,其穴大而易窮;東從腋隘直入,其竅狹而甚遠。計其止處,當〔不下十五丈,〕已逾外洞之半。此下洞之最奧處也。出小穴,復酌於西門之台,仰視上層雲氣疊繞處,冀一登,不可得。忽見其北有光逗影,知其外通,陸公令健而捷者從山外攀崖索之。久之,其人已穿入其上,從下眺,真若乘雲朵而卷霧葉也。既而其人呼曰:「速攜炬至,尚可深入。」余從之。乃從西門下,循山麓轉其北,復南向攀崖躋。山之半,有門北向。穿石竇入,則其內下陷通明,俯見諸君群酌台上,又若登月窟、捫天門而俯矚塵界矣。其上有石砥平庋,石端懸空處,復有石柱外列,分窗界戶,故自下望之,不一其竇,而內實旁通也。於是秉炬東入,愈入愈深窅,然中辟亦幾二十丈焉。東入既窮,復轉西北,得一竇。攀而北上,忽倒影遙透,有峽縱橫,高深駢沓。攀其東北,有穴高懸,內峽既峻,外壁更加削,只納接受光暉,無從升降。更從奧窟披其西北,穿腋上透,又得一門,平整明拓。其門北向,其處愈高,吐納風雲,駕馭日月,非復凡境。其北腋尚有餘奧,然所入已不甚遙。由其門出,欲緣石覓磴而下,其下皆削立之壁,懸突之崖,無從著足。乃復從洞中故道,降出至懸台下瞰處。諸君自下呼噪,人人以為仙,即余亦自以為仙也。倏明倏暗,倏隔倏通,倏上倏下,倏凡倏仙,此洞之靈,抑人之靈也?非陸公之力,何以得此!」
此外,尚有青獅北洞(岩),堡北岩,獨山村西北水岩,砥柱岩西峰水岩,後營東山洞(岩)等岩溶洞穴景觀 。
農業田園山水景觀
匯水河、清水河流經三里洋渡風景區,全長10多公里,特別是在澄泰鄉下江、洋渡等村一帶,沿河兩岸形成了平地,土地肥沃,水源豐富,非常適合農作物生長。農作物四季變化與四周秀美山水和諧結合,形成了獨特的田園風光。特別每年11—12月油葵花盛開季節,田園景色令人流連忘返。

Ⅳ 黃山有名的四大景色是什麼

奇松、怪石、雲海、溫泉

奇松:

奇松即形態奇特的松樹。最著名的黃山松有:迎客松、望客松、送客松、探海松、蒲團松、黑虎松、卧龍松、麒麟松、連理松,這就是黃山的十大名松。

怪石:

黃山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處,其形態各異。黃山怪石從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氣觀看,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黃山幾乎每座山峰上都有怪石,其形成期約在100多萬年前的第四紀冰川期。奇松怪石,位於北海的夢筆生花、以及「喜鵲登梅」(仙人指路)、老僧采葯、蘇武牧羊、飛來石、猴子望太平(猴子觀海)等。

雲海:

自古黃山雲成海,是雲霧之鄉,其瑰麗壯觀的「雲海」以美、勝、奇、幻享譽古今,一年四季皆可觀、尤以冬季景最佳。依雲海分布方位,全山有東海、南海、西海、北海和天海。

黃山一年之中有雲霧的天氣達200多天,水氣升騰或雨後霧氣未消,就會形成雲海。紅樹鋪雲,成片的紅葉浮在雲海之上,這是黃山深秋罕見的奇景。北海雙剪峰,當雲海經過兩側的山峰約束,從兩峰之間流出,向下傾瀉,是黃山的又一奇景。

溫泉:

黃山「四絕」之一的溫泉(古稱湯泉),源出海拔850米的紫雲峰下,水質以含重碳酸為主,可飲可浴。傳說軒轅黃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得返老還童,羽化飛升的,故又被譽之為「靈泉」。

黃山溫泉由紫雲峰下噴涌而出,與桃花峰隔溪,是經游黃山大門進入黃山的第一站。溫泉每天的出水量約400噸左右,常年不息,水溫常年在42度左右,屬高山溫泉。黃山溫泉對消化、神經、心血管、新陳代謝、運動等系統的某些病症,尤其是皮膚病,均有一定的功效。

(4)千軍嶺風景區擴展閱讀:

黃山歷史地位: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以其「五絕」的奇景和博大的徽文化蜚聲海內外,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

黃山奇景代表著江淮山河之美。黃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熱情友好的象徵,承載著擁抱世界的東方禮儀文化。

黃山不僅是一座美麗的自然之山,還是一座豐富的藝術寶庫。自古以來,人們游覽黃山,建設黃山,歌頌黃山,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概括起來就是遺存、書畫、文學、傳說、名人「五勝」。

黃山現有樓台、亭閣、橋梁等古代建築100多處,多數呈徽派風格,翹角飛檐、古樸典雅,其中聽濤居位於人字瀑前、紫雲岩上側,曾是張學良將軍的幽禁之所。黃山現存歷代摩崖石刻近300處,篆、隸、行、楷、草諸體俱全,顏、柳、歐、趙各派盡有。

字徑6米,「平」字一豎竟長達9.4米,世所罕見。字體遒勁有力,瀟灑自如,從200多米高的懸崖上順勢而下,氣勢磅礴。歷代文人雅士在觀賞美景的同時,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學作品,流傳至今的就有2萬多篇(首)。

唐代詩人李白游覽黃山時留下的「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的詩句,至今仍在傳誦。美麗神奇的黃山孕育了「黃山畫派」,創立了以黃山為主要表現對象的山水畫派,在中國畫壇獨樹一幟、影響深遠。當代藝術大師劉海粟一生十上黃山,採用獨特的潑墨新技法,創作了大量以黃山為題材的藝術佳作。

Ⅳ 英德著名景點介紹到底有哪些

地文景觀類

英德為周圍山地環繞的向南傾斜的盆地,大部分土地為山地,千米以上的山地主要集中在北部。山間藏有飛瀑、峽谷、奇石,可游可賞。地文景觀以山嶽型旅遊地、谷地型旅遊地、獨峰、峰叢、峽谷段落、岩石洞與岩穴等基本類型為主,代表性資源有寶晶宮、仙橋地下河、英西峰林走廊、飛來峽漂流、英西老虎谷暗河漂流、九州驛站-英德草原度假營地、南山、通天岩、長湖、茶趣園、茶葉世界、石景河和望埠英石長廊等景區(點)。
廣東英德石門台省級自然保護區:北回歸線北緣的一顆綠色明珠。地處境內北部山區,是廣東省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也是全國面積較大的自然保護區之一。核心區在橫石塘鎮石門台村。主要保護對象為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與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過渡特徵的森林生態系統類型及其野生動物。
英德溶洞溫泉:位於英德市望埠鎮;第一景觀溫泉,唯一溶洞溫泉,原生態溫泉,世界獨有英石溫泉,隨處體現健康休閑、快樂度假的經營理念。溫泉SPA中心是度假區的一個核心項目,近6萬平方米的露天溫泉SPA水療區,內設可容納800人同時更衣的大型男女賓更衣室;具站浴、坐浴功能於一體的淋浴室;近百個休閑足浴位。
石門台溯溪游:位於石門台省級自然保護區內,是省內最好的溯溪游線路之一。此河將石門台勾畫成千溝萬壑、幽深峽谷、湍流瀑布、深潭險灘、奇石千姿百態。沿途而上能體驗到大自然造化的獨特風光。
大峽谷:位於石門台省級自然保護區內,廣東省內最長最深的峽谷群,2條100多米的瀑布飛流而下,氣勢磅礴,谷坡陡峭,奇峰林立,綠樹成蔭,沿谷景色變幻莫測。
大草原:位於天門溝附近海拔1100米的山頂上,登頂可欣賞方圓30平方公里的草原型草坡景觀,地勢起伏不超過10米,青草無邊,酷似「塞上草原風光」。
雪山嶂:位於沙口鎮,海拔1379米,山上植被茂盛,人跡罕至,自然環境優越。
天堂山:位於水邊鎮熱水村,山上有原始森林、珍稀動植物和天然淡水湖。
英西峰林走廊:位於市區西南60多公里的九龍、黃花兩鎮之間。為岩溶地貌景觀和自然村落相結合的峰林峰叢地貌風光。其地質結構和桂林大致相似,形成於2億多年前,均屬峰林、峰叢地貌。廣東省內遊程最長、景點最多的峰林走廊,也是英石之奇、之麗、之秀的恢宏展示,被譽為「南天第一峰林風光」。
英西峰林走廊沿線有數十個景點。九龍鎮境內主要景點有洞天仙境、千軍峰林、帳篷露營、竹排漂游等,黃花鎮境內主要景點有彭家祠(小布達拉宮)、老虎谷暗河漂流、永豐橋(趙州橋第二)、明逕倒影、觀音谷、筆尖峰、英石峰林、古石寨遺地群、陽岩洞和溪村峰林等。
寶晶宮風景名勝區:廣東省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由寶晶宮溶洞、碧落洞摩崖石刻、碧落湖、獅子山、英石園、奇石書畫館、摩崖石刻詩廊、水上高爾夫8大景點組成。
寶晶宮溶洞:廣東省規模最大、溶洞系統最復雜、最有科研價值的喀斯特洞穴之一,廣東最美、國內一流的溶洞,也是重要的自然遺產。首屆2006廣東最受歡迎自駕游十佳景區、中山大學地質地貌與旅遊綜合實習基地。擁有全國最大的溶洞倒影,素有「嶺南第一洞天」美譽,清遠八景之一。
南山風景區:位於市區南郊北江西岸,地勢險要,風光秀美,由18座山峰組成,最高峰鳴弦峰海拔189米。是廣東省摩崖石刻最為豐富的地方,廣東三大石刻之一。
碧落洞:距寶晶宮溶洞1.2公里。蘊含著深厚的道教文化,洞中鍾乳石千姿百態,洞外山清水秀,吸引歷代遊人賞景賦詩、刻石留念。
通天岩:又名豬乸岩、九龍岩,大型喀斯特地貌溶洞。位於市區西南3公里處的石角頭山,洞內面積6600多平方米,4個大廳由神奇詭異的石林長廊連接,每個大廳各具特色。
陽岩洞:大型喀斯特地貌溶洞,位於黃花鎮岩背。初步探知主洞有4層5大廳,支洞無數。溶洞地處深山,少人涉足,洞內保留著純天然的狀態,鍾乳石保存完好。
洞天仙境:又名穿天岩,位於九龍鎮區西2公里,英西峰林走廊主要景點。由一個獨具特色的天然溶洞、一條清澈的黃花溪、一個疑是世外桃源的古村落組成。
湞陽峽:位於北江中游、市區南10公里處,以其「秀、奇、險、幻」而聞名,江峽沿岸還有九道灣、八丈石、盲仔石、犀牛石、將軍石等景觀。[14]
水域風光類

飛來峽漂流:位於「雲笑千山外,船犁萬頃波」的飛來峽庫區。漂流河道長6公里,起點在「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下,全程落差120多米,沿途有碧湖印月、碧溪瀑布、溪寨晨曦、急浪英姿、先祖遺跡、流液瓊漿、碧水飛舟、萬綠桔紅等大自然美景。
仙橋地下河風景區:是一個山秀、水碧、石奇、洞幽深的迷人景區。
老虎谷暗河漂流:位於市區西南部的黃花鎮英西峰林走廊內,最大特色是漂流河道穿越800多米的岩洞。漂流時從長80米、寬1米的激流滑道閃電般飛奔而下(船速最高時速可達60公里)。2006年中國國際漂流大賽指定賽場。
石景河風景區:位於市區西部30公里的石灰鋪鎮美村。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溶洞暗河型自然風景區,有溪流貫穿其間,分為茶香園、竹趣園、石景河、水溶洞4大游覽區。
波羅河:位於市區西北部75公里的波羅鎮。波羅河環繞波羅鎮區,河水碧綠,有點涼意,兩岸群山相夾,被稱為波羅河峽谷。
望埠鎮溫泉:有李屋老溫泉、望埠女足基地溫泉山莊和英德溶洞溫泉度假村。
橫石塘鎮熱水湖溫泉:位於市區北部22公里的橫石塘鎮新群村藍屋自然村。水溫48°C—60°C,溫泉水自然湧出地面,水流量3800立方米/晝夜。高溫的泉井四周,卻樹林茂盛。
白沙鎮會英溫泉:位於市區東部的白沙鎮會英村。
水邊鎮熱水溫泉:位於市區西南部65公里的水邊鎮熱水村。泉源在小河側,自然湧出地面,涌水量大,水溫42℃—55℃,水質清,有硫磺味。
碧落湖:位於市區西南7.2公里處的寶晶宮風景名勝區,是飛來峽水庫蓄水後北江水位抬升後形成的活水湖。
文婆山天湖:位於市區西南部的黃花鎮岩背,文婆山海拔1178米,為英西峰林走廊最高峰,稱為「峰林頂」。
生物景觀類

英德國家森林公園:面積居全國同類國家森林公園之首。包括寶晶宮、通天岩、南山、仙橋地下河、長湖秀水、英西峰林走廊等8大景區115個景點,園內高等植物2325種,隸屬272科1035屬,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的一、二級植物23種;野生脊椎動物28目72科351種,其中國家重點一級保護動物4種、二級45種,珍稀瀕危動物132種。
森林公園內雄峰林立、飛瀑清泉、霧潮雲海、奇松怪石、峽谷幽洞、高山平湖、原始森林、珍禽異獸、名勝古跡等神奇靈秀的自然景觀。

Ⅵ 英德有什麼旅遊景點

地文景觀類

英德為周圍山地環繞的向南傾斜的盆地,大部分土地為山地,千米以上的山地主要集中在北部。山間藏有飛瀑、峽谷、奇石,可游可賞。地文景觀以山嶽型旅遊地、谷地型旅遊地、獨峰、峰叢、峽谷段落、岩石洞與岩穴等基本類型為主,代表性資源有寶晶宮、仙橋地下河、英西峰林走廊、飛來峽漂流、英西老虎谷暗河漂流、九州驛站-英德草原度假營地、南山、通天岩、長湖、茶趣園、茶葉世界、石景河和望埠英石長廊等景區(點)。
廣東英德石門台省級自然保護區:北回歸線北緣的一顆綠色明珠。地處境內北部山區,是廣東省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也是全國面積較大的自然保護區之一。核心區在橫石塘鎮石門台村。主要保護對象為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與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過渡特徵的森林生態系統類型及其野生動物。
英德溶洞溫泉:位於英德市望埠鎮;第一景觀溫泉,唯一溶洞溫泉,原生態溫泉,世界獨有英石溫泉,隨處體現健康休閑、快樂度假的經營理念。溫泉SPA中心是度假區的一個核心項目,近6萬平方米的露天溫泉SPA水療區,內設可容納800人同時更衣的大型男女賓更衣室;具站浴、坐浴功能於一體的淋浴室;近百個休閑足浴位。
石門台溯溪游:位於石門台省級自然保護區內,是省內最好的溯溪游線路之一。此河將石門台勾畫成千溝萬壑、幽深峽谷、湍流瀑布、深潭險灘、奇石千姿百態。沿途而上能體驗到大自然造化的獨特風光。
大峽谷:位於石門台省級自然保護區內,廣東省內最長最深的峽谷群,2條100多米的瀑布飛流而下,氣勢磅礴,谷坡陡峭,奇峰林立,綠樹成蔭,沿谷景色變幻莫測。
大草原:位於天門溝附近海拔1100米的山頂上,登頂可欣賞方圓30平方公里的草原型草坡景觀,地勢起伏不超過10米,青草無邊,酷似「塞上草原風光」。
雪山嶂:位於沙口鎮,海拔1379米,山上植被茂盛,人跡罕至,自然環境優越。
天堂山:位於水邊鎮熱水村,山上有原始森林、珍稀動植物和天然淡水湖。
英西峰林走廊:位於市區西南60多公里的九龍、黃花兩鎮之間。為岩溶地貌景觀和自然村落相結合的峰林峰叢地貌風光。其地質結構和桂林大致相似,形成於2億多年前,均屬峰林、峰叢地貌。廣東省內遊程最長、景點最多的峰林走廊,也是英石之奇、之麗、之秀的恢宏展示,被譽為「南天第一峰林風光」。
英西峰林走廊沿線有數十個景點。九龍鎮境內主要景點有洞天仙境、千軍峰林、帳篷露營、竹排漂游等,黃花鎮境內主要景點有彭家祠(小布達拉宮)、老虎谷暗河漂流、永豐橋(趙州橋第二)、明逕倒影、觀音谷、筆尖峰、英石峰林、古石寨遺地群、陽岩洞和溪村峰林等。
寶晶宮風景名勝區:廣東省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由寶晶宮溶洞、碧落洞摩崖石刻、碧落湖、獅子山、英石園、奇石書畫館、摩崖石刻詩廊、水上高爾夫8大景點組成。
寶晶宮溶洞:廣東省規模最大、溶洞系統最復雜、最有科研價值的喀斯特洞穴之一,廣東最美、國內一流的溶洞,也是重要的自然遺產。首屆2006廣東最受歡迎自駕游十佳景區、中山大學地質地貌與旅遊綜合實習基地。擁有全國最大的溶洞倒影,素有「嶺南第一洞天」美譽,清遠八景之一。
南山風景區:位於市區南郊北江西岸,地勢險要,風光秀美,由18座山峰組成,最高峰鳴弦峰海拔189米。是廣東省摩崖石刻最為豐富的地方,廣東三大石刻之一。
碧落洞:距寶晶宮溶洞1.2公里。蘊含著深厚的道教文化,洞中鍾乳石千姿百態,洞外山清水秀,吸引歷代遊人賞景賦詩、刻石留念。
通天岩:又名豬乸岩、九龍岩,大型喀斯特地貌溶洞。位於市區西南3公里處的石角頭山,洞內面積6600多平方米,4個大廳由神奇詭異的石林長廊連接,每個大廳各具特色。
陽岩洞:大型喀斯特地貌溶洞,位於黃花鎮岩背。初步探知主洞有4層5大廳,支洞無數。溶洞地處深山,少人涉足,洞內保留著純天然的狀態,鍾乳石保存完好。
洞天仙境:又名穿天岩,位於九龍鎮區西2公里,英西峰林走廊主要景點。由一個獨具特色的天然溶洞、一條清澈的黃花溪、一個疑是世外桃源的古村落組成。
湞陽峽:位於北江中游、市區南10公里處,以其「秀、奇、險、幻」而聞名,江峽沿岸還有九道灣、八丈石、盲仔石、犀牛石、將軍石等景觀。[14]
水域風光類

飛來峽漂流:位於「雲笑千山外,船犁萬頃波」的飛來峽庫區。漂流河道長6公里,起點在「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下,全程落差120多米,沿途有碧湖印月、碧溪瀑布、溪寨晨曦、急浪英姿、先祖遺跡、流液瓊漿、碧水飛舟、萬綠桔紅等大自然美景。
仙橋地下河風景區:是一個山秀、水碧、石奇、洞幽深的迷人景區。
老虎谷暗河漂流:位於市區西南部的黃花鎮英西峰林走廊內,最大特色是漂流河道穿越800多米的岩洞。漂流時從長80米、寬1米的激流滑道閃電般飛奔而下(船速最高時速可達60公里)。2006年中國國際漂流大賽指定賽場。
石景河風景區:位於市區西部30公里的石灰鋪鎮美村。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溶洞暗河型自然風景區,有溪流貫穿其間,分為茶香園、竹趣園、石景河、水溶洞4大游覽區。
波羅河:位於市區西北部75公里的波羅鎮。波羅河環繞波羅鎮區,河水碧綠,有點涼意,兩岸群山相夾,被稱為波羅河峽谷。
望埠鎮溫泉:有李屋老溫泉、望埠女足基地溫泉山莊和英德溶洞溫泉度假村。
橫石塘鎮熱水湖溫泉:位於市區北部22公里的橫石塘鎮新群村藍屋自然村。水溫48°C—60°C,溫泉水自然湧出地面,水流量3800立方米/晝夜。高溫的泉井四周,卻樹林茂盛。
白沙鎮會英溫泉:位於市區東部的白沙鎮會英村。
水邊鎮熱水溫泉:位於市區西南部65公里的水邊鎮熱水村。泉源在小河側,自然湧出地面,涌水量大,水溫42℃—55℃,水質清,有硫磺味。
碧落湖:位於市區西南7.2公里處的寶晶宮風景名勝區,是飛來峽水庫蓄水後北江水位抬升後形成的活水湖。
文婆山天湖:位於市區西南部的黃花鎮岩背,文婆山海拔1178米,為英西峰林走廊最高峰,稱為「峰林頂」。[14]
生物景觀類

英德國家森林公園:面積居全國同類國家森林公園之首。包括寶晶宮、通天岩、南山、仙橋地下河、長湖秀水、英西峰林走廊等8大景區115個景點,園內高等植物2325種,隸屬272科1035屬,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的一、二級植物23種;野生脊椎動物28目72科351種,其中國家重點一級保護動物4種、二級45種,珍稀瀕危動物132種。
森林公園內雄峰林立、飛瀑清泉、霧潮雲海、奇松怪石、峽谷幽洞、高山平湖、原始森林、珍禽異獸、名勝古跡等神奇靈秀的自然景觀。

Ⅶ 麗水市有什麼風景名勝區

東西岩風景區 東西岩風景區位於麗水市區西北二0公里崇義鄉境內,因東西兩岩對峙得名。風景區內景點集中,岩洞羅列,形態各異,集怪、奇、險為一體,十分壯觀。 主要景點有石樑、玉甑洞、海螺洞、水簾洞和撲地虎瀑布等。分布在東西岩景區的還有赤石樓(東岩)、十字峽、卓筆峰、日月池、東明洞、牛鼻洞、將軍石、桃花洞、試劍石、西岩、西明洞、穿身洞等景點,分布在七峰景區的有金猴嘴、烏龜岩和夫妻洞等景點。 整個景區怪石嶙峋、峽谷幽深、奇洞密布,而那潺潺長流的虎跡溪,如同巨鏡的流坑水庫及東岩弄和西岩弄兩處的「人工湖」,又融水色與山光為一體。景區內遍長著松、杉、竹、楓、石楠、油茶等二0多種喬木和灌木。那奇峰峭壁上的簇簇山蘭花、百合花,又添奇石偉峰以秀麗。紅霞鋪天,斜陽灑輝之際,山嶺間便有畲家山歌悠揚盪起,讓人心醉神迷。一9吧5年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通濟堰 通濟堰位於麗水市碧湖鎮堰頭村邊,建於南朝蕭梁天監四年(公元505年),距今已有一500年歷史,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一9陸二年列為省級文保單位。大壩拱形,長二漆5米,寬二5米,高二.5米,初為木條結構,南宋時改為石壩,是一個以引灌為主,蓄泄兼備的水利工程。 通濟堰的堰史、堰規、築堰有功者,均刻碑立於世。整個水利工程,連同碑刻,是研究我國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貴資料。 萬象山公園 萬象山公園位於麗水市區西南隅,倚江而立,秀氣逼人。宋、元、明、清以來,相繼建有萬象樓、崇福寺、一覽亭、煙雨樓、大觀亭、秦淮海祠,洞天樓等。山徑迂迴,古木參天,亭閣錯落其間,素有「洞天煙雨」之稱。 一9漆9年辟為公園,先後建有烈士碑、大觀亭、望江亭、煙雨亭、得月樓、煙雨樓等。 三岩寺 三岩寺 ,在巨溪鄉境內,離麗水市西部四四公里,與著名景區東西岩為鄰。該山雄偉峻峭,海拔漆二三吧米,站在山巔,一覽眾山小,俯瞰四周錯落群山,碧綠滴翠;迎雲起霧涌,清涼襲人,心曠神怡。民國《宣平縣志》載:「三岩在縣東七十里,符岩(天師樓)之左,壁立千仞,山腰有洞,深五丈余,廣亦如之,居民立胡公祀之。」胡公洞又稱紅軍洞。進得洞中,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葉飛同志題寫的「三岩寺紅軍烈士紀念碑」赫然而立。一9三0年9月一0日,中國工農紅軍十三軍浙西三縱隊指揮部扎營此洞。碑的背面,記載了當時紅軍的活動經過。 三岩寺邊上有馬腰峰,爬上馬腰峰,竟倒吸了一口冷氣:馬腰的一側,竟是刀削般的百丈深淵,深淵的一角,有兩岩山夾一溝,既狹又深還長。而在溝一側豎立著的,竟是那面赭色的,高一5二米,寬四00餘米的擎天大旗。這一刻,我感覺著那大旗正在獵獵飄動著,在引領著身後的千軍萬馬。另外還有天師樓、大旗擎天、神龍峰、連環洞、飯甑峰、赤湖沉碧、赤岩寺、箬帽峰等……遠看景區,峰巒相接,飄飄忽忽,霧嵐如飄帶般盪來盪去,彷彿仙女聚會,各顯身手,共同紡織起一張魅力無窮的中國。這里其它景點不一一概述了,唯有身臨其境方可真正感受到這里的美。 廈河塔 清道光二十六年(一吧四陸)刊的《麗水縣志》卷有一載:頭岩在縣東五里,又名碧雲山,俗呼陳壇頭。大溪經其下,岩石咋,砥柱中流,城東之咽喉也。岩背上則建有一座巍峨的古塔,原叫佛頭岩塔;因它與廈河村隔好溪而相望,又俗稱廈河塔。 廈河塔是麗水標志性的古建築。它是麗水古城方位的重要標志,又是人們可以登高遠眺的名勝古跡。早在上世紀吧0年代,就被列為縣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白雲山森林公園 白雲山自古就被喻為東括名山,歷為游覽之所。自一990年被列為省級森林公園之後,不僅恢復了不少舊景觀,還開發了白雲竹徑、水簾藏寶、綠海萬象等新景點,變得更迷人了。 南明山 南明山在麗水城南二公里處,與城區隔甌江相望。山上寺閣掩映於叢林,古跡隱現於丹崖,素有「廓蒼之勝」美譽。 山與城之間有碧波漣漪的甌江穿流而過。隔江相望,寺閣掩映在叢林,古跡隱現於丹崖。對於這樣一個淡雅清新之所,古人有詩寫照:「荷香僧院靜,泉響石樑幽。古洞誇仙跡,虛亭豁遠眸」。 山上的雲閣崖、高陽洞和石樑的崖壁上留有晉以來歷朝名人、學者和書畫家的珍貴題刻,其中以葛洪、沈括和米芾的手跡最為著名。明人屠隆說「好借南明一片石,同垂名字照千春」,名流題詠,丘壑生輝,南明山摩崖石刻是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水南明山因摩崖石刻而增光生色,摩崖石刻又因葛洪、沈括和米芾的真跡而價值倍增。現在,整個南明山風景區已以她綽約多姿的獨特風貌亭亭玉立於甌江之畔,為浙南地區增添了一處旅遊勝地

Ⅷ 關於景點的

索溪谷風景區

是武陵源風景區的組成部分, 在慈利縣境內, 索溪流域內奇峰、異巒、怪石、清流、綠蔭構成各種神奇美景。十里百里溪為主要游覽路線, 主要景點有仙女橋、迴音壁、南天門、天台、百丈峰、插旗峰、黃龍洞等,還有造型逼真的「猛虎嘯天」、「群女拜觀音」等。

天子山風景區天子山,與張家界、索溪峪山水相依,交臂為鄰,面積六十五平方公里,主峰海拔一千二百五十六米。從這里舉目遠眺,武陵千山萬壑盡收眼底。天子山被譽為「秀色天下絕,山高人未識」的自然風景處女地,它有一座天橋,兩口天池,三座古廟,四個天門,五處飛泉,六個洞府,七個
風景區,八十四座天然觀景台。它集奇、險、秀、幽、野於一體,尤以石林、雲海、霞日、冬雪為其奇觀。那一片片石林,千姿百態,或如刀槍劍戰森立刺天,或如千軍萬馬奔騰而來。彌漫於山腰谷底的雲霧,變幻莫測,時而涌若滾滾波濤,時而飄若縷縷游絲。朝霞中的天子山金壁輝煌似一幅油畫;月光下的天子山朦朧迷離像一幅山水圖;冬天的天子山是銀色的世界....
還有神堂灣、御筆峰、仙女獻花、點將台等眾多的勝景,披著神秘的面紗,訴說著動人的故事,吸引著人們前雲探幽尋勝。
索溪峪風景區索溪峪,西南緊連張家界,西北毗鄰天子山,面積一百四十七平方公里,有景點二百多處。索溪峪山、水、洞自成一體
,奇峰起伏錯成趣;水,泉清瀑美,千姿百態;洞,幽深神秘,其妙無比。那恍若仙境的地下宮殿黃龍洞,天然浮雕羅列、充滿詩情畫意的十里畫廊,碧波盪漾的寶峰湖,充滿傳奇色彩的百仗峽及太虛幻境般的西海雲霧,一剛一柔、形態風格迥異的鴛鴦瀑....
無不令人流連忘返。遠在明代中葉,就有人在岩壁題詩贊曰: 「高峽百丈洞雲深,要識桃源此處尋。」

索溪峪風景區

索溪峪,西南緊連張家界,西北毗鄰天子山,面積一百四十七平方公里,有景點二百多處。
索溪峪山、水、洞自成一體。山,奇峰起伏,交錯成趣;水,泉清瀑美,千姿百態;洞,幽深神秘,其妙無比。那恍若仙境的地下宮殿黃龍洞,天然浮雕羅列、充滿詩情畫意的十里畫廊,碧波盪漾的寶峰湖,充滿傳奇色

彩的百仗峽,以及太虛幻境般的西海雲霧,一剛一柔、形態風格迥異的鴛鴦

采葯老人 瀑 ......無不令人留 連忘返。遠在明代中葉,就有人在岩壁題詩贊曰:「高峽百丈洞雲深,要識桃源此處尋。」

秀麗山水--索溪峪

索溪峪自然保護區位於武陵源的東部,是張家界市武陵源區政府的所在地。這里以奇峰秀水、鍾乳洞和深壑著名。主要景點有黃龍洞、寶峰湖、十里畫廊、西海、百丈峽、神堂灣、索溪等。索溪峪景區面積約180平方公里。區內約有2000多座獨具特色險峰。
乘車至軍地坪,可由此向三個方向展開游覽。東南向景點有黃龍洞、寶峰湖、索溪、觀音洞、寶峰山和百丈峽等。黃龍洞位於軍地坪東,兩層水洞與兩層旱洞上下參差交錯,洞內長廊很多,主洞與各支洞長度總和達10餘公里。黃龍洞最大的天然大廳面積達1.6萬平方米,著名的龍宮面積達1.2萬平方米,龍宮中之龍玉寶座高達12米,一根鍾乳玉柱高21米,圍徑0.4米。被稱為定海神針。黃龍洞中之地下陰河可行船,在船上觀看洞中景色成為一大特色。黃龍洞中千姿百態的石柱、石筍、石瀑、石花等,為遊人構成了一個夢幻的世界,伴之各色燈光照耀,使人如遊仙境,一派醉人的景象。
索溪白水繞四門處始向東流去,兩岸景色秀麗。索溪峪亦因此得名。由軍地坪向南行,約3公里至寶峰湖,沿懸崖上登至峰頂即可見寶峰湖,這是一個處於山峰之上的高山湖泊,有人拿之與長白山天池相比,認為不稍遜色。寶峰湖水由高處向低處瀉落,便形成了寶峰瀑布,瀑布不大,但落差有的地方大,有的地方小,層層疊疊,形成一種參差美。湖中小島及四周的屏峰形成許多佳景,泛舟寶峰湖,一覽山光水色、高天流雲、繞峰彌霧,頓覺心曠神怡,如墮縹緲仙境。寶峰湖現已建成公園,除游湖泛舟、登山觀瀑外,新興了水上游樂,動物觀賞等項目,頗值游覽。

Ⅸ 紅旗渠的具體介紹

紅旗渠卷煙創牌於1995年,生產於河南安陽卷煙廠。

1997年以來,「紅旗渠」專已連續三屆被評為「全屬國名優卷煙」,先後榮獲「河南省重點保護產品」「河南省著名商標」等稱號,其包裝曾榮獲「全國第五屆包裝設計金獎」。2005年,「紅旗渠」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並在海外13個國家和地區申請注冊。

在該款產品研發過程中,河南中煙緊緊圍繞市場需求,克服重重困難,對全國晾曬煙感官質量進行摸底評價,在運行葉組配方、特色香原料調配、雪茄型卷煙紙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創新設計。產品秉持香氣濃郁、個性鮮明、滿足感強的特徵,彰顯煙香濃郁、優雅、滿足感強的特色。

(9)千軍嶺風景區擴展閱讀

根據品牌發展戰略的需要,紅旗渠硬金紅被並入黃金葉品牌系列之下,雖然包裝上有些許改變,但口味、價格均未改變。經中國香煙網小編市場調查價格為10元/包。

硬金紅口感綿柔,但又不失醇香,香氣醇正飽滿,煙氣流暢細膩,回味悠長,特別是抽頭兩口很香,但後半截抽起來有點嗆喉嚨,有河南香煙特有的重口味,辣味比較重但是能接受,適合很累的時候抽一根解乏。

Ⅹ 四大風景區

中國四大自然景觀是桂林山水、 雲南石林、 吉林霧凇、 長江三峽。

一、桂林灕江風景區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旅遊區,千百年來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桂林灕江風景區以桂林市為中心,北起興安靈渠,南至陽朔,由灕江-水相連。桂林山水向以「山青、水秀、洞奇」三絕聞名中外。
其中一江(灕江),兩洞(蘆笛岩、七星岩),三山(獨秀峰、伏波山、疊彩山)最具代表性,它們基本上是桂林山水的精華所在。

二、吉林霧凇以其「冬天裡的春天」般詩情畫意的美,同「桂林山水」、「雲南石林」、「長江三峽」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自然奇觀」。

隆冬時節,當北國大地萬木蕭條的時候,走進東北的吉林市,你卻會看到一道神奇而美麗的風景。沿著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掛雪,戴玉披銀,如朵朵白銀,排排雪浪,十分壯觀。這就是被人們稱為「霧凇」的奇觀。
霧凇通稱「樹掛」,是霧氣和水汽遇冷凝結在枝葉上的冰晶,分為粒狀和晶狀兩種。粒狀霧凇結構緊密,形成一粒粒很小的冰塊,而晶狀霧凇結構比較鬆散,呈較大的片狀。吉林的霧凇就屬於晶狀。它是在吉林市獨特的地理環境中自然形成的。從吉林市區溯松花江而上15公里是豐滿水電站,

每到數九隆冬從水輪機組流出的水仍有4℃,江水載著具大的熱能,形成了松花江幾十里緩緩流經市區不凍的奇境。 從水面源源不斷地蒸發出水氣,整個江面白霧騰騰,久不消散。沿江長堤,蒼松林立,楊柳低垂,在一定氣壓、溫度、風向等條件作用下江面上蒸騰的霧氣遇冷凝成了霧凇。

三、石林位於雲南省會昆明東南郊80餘公里處,在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是一個集自然風光、民族風情、休閑度假、科學考察為一體的著名大型綜合旅遊區。
石林形成於2.7億年前,發育經漫長地質演化和復雜的古地理環境變遷才形成了現今極為珍貴的地質遺跡; 它涵蓋了地球上眾多的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類型, 是典型的高原喀斯特(岩溶地貌)生態系統和最豐富的立體全景圖。 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館」, 在世界地學界享有盛譽。
景區范圍廣袤,氣勢大度恢弘,面積達1100平方公里,保護區為400平方公里,山光水色應有盡有、各具特色。已經開發為游覽區的是:石林風景區(中心景區)、黑松岩(乃古石林)風景、飛龍瀑(大疊水)風景區、長湖風景區。 其中以石林景區最有代表性,為核心區。 「石林勝景」、「千鈞一發」、「鳳凰梳翅」、「阿詩瑪」等等遊人熟知的景點多集中於此。
進入景區,彷彿步入時間的隧道,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禁令人嘆為觀止。悠遊海底迷宮,峭壁萬仞、石峰嶙峋,像千軍萬馬,又似古堡幽城,如飛禽走獸,又像人間萬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構成一幅神韻流動、蔚為壯觀的天然畫卷。 石林的魅力不僅僅在自然景觀,還在於獨具特色的石林撒尼土著風情。 也代表了雲南省旅遊的形象。
石林的氣候也像石林風光一樣奇妙。盛夏,當我國長江沿岸的人們在滾滾熱浪中尋覓一絲涼意的時候,石林的老人們還穿著一層薄薄的外衣在歌唱著古老的歌謠。 嚴冬,當我國松花江岸的人們在冰天雪地中期待一縷陽光的時候, 石林的姑娘們還穿著亮麗的裙子在鮮花叢中翩翩起舞。 有人曾把石林四季的氣候簡單地概括成「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干濕分明、四季如春」。
石林以旖旎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人文景觀相輝映, 構成了一道神奇的風景線,成了國內外遊客嚮往的神秘之地

四、長江三峽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它西起四川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長二百零四公里。這里兩岸高峰夾峙,江面狹窄曲折,江中灘礁棋布,水流洶涌湍急。"萬山磅礴水泱漭,山環水抱爭縈紆。時則岸山壁立如著斧,相間似欲兩相扶。時則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無。"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詩中,把峽區風光的雄奇秀逸,描繪得淋漓盡致。我國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經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時酈道元寫的,書中有一段關於三峽的生動敘述:"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元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