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和風景帶
Ⅰ 《醉翁亭記 》滁人在琅琊山中遊玩景象的句子和賓客歡顏場面的句子
遊玩景象的句子:至於負者歌於滁,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賓客歡顏場面的句子: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坐起而喧嘩者,眾賓歡也.
Ⅱ 醉翁亭記滁人游是怎樣的一幅圖景
本文描寫醉翁亭的秀麗環境和自然風光,勾勒出一幅太守與民同樂的圖畫,抒發了作者的版政治思權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遭受打擊的復雜感情.
作者對滁州優美山水風景的謳歌,對建設和平安定、與民同樂的理想社會的努力和嚮往,尤其是作者委婉而含蓄地所吐露的苦悶,這對宋仁宗時代的昏暗政治,無疑在客觀上是一種揭露,這些自然都閃爍著思想光芒.尤其是這篇文章的語言,准確、鮮明、生動、優美,句式整齊而有變化,全文重復運用「……者……也」的句式,並且連用二十一個「也」字,增強文章特有的韻律.
Ⅲ 安徽有那些比較好的旅遊景點,離蚌埠比較近的有那些
【 黃山 】
黃山風景區:黃山位於風景秀麗的皖南山區,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而聞名於世,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中唯一的山嶽風景區,聯合國授予「世界自然和文化保護遺產」稱號。黃山風景區面積達1200平方公里,區內大峰、小峰各36座,天都峰、蓮花峰、光明頂是黃山的三大主峰,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而蓮花峰最高,海拔1860米。黃山是一個峰之海、雲之海,全山共分五海,即北海、前海、西海、東海和天海。
太平湖:位於黃山於九華山之間,是一座人工大水庫,總面積8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0米,湖中點綴著大小不一的島嶼;太平湖上游和下游曲折,而中游視野開闊,集太湖山水、灕江風情於一身。
齊雲山風景區:齊雲山位於安徽休寧縣城西約15公里,古稱白岳,與黃山南北相望,因「一石插天,與雲並齊」而得名,由齊雲、白岳、歧山、萬壽等9座山峰組成。風景區面積110平方公里,以山奇、水秀、石怪、洞幽而著稱;主要景觀有月華街、雲岩湖、洞天福地、真仙洞府、太索宮、香爐峰、山壺天、方臘寨等。
黟縣古民居:以西遞、宏村兩處保存最為完好,現已入選世界文化遺產。西遞為群山環抱,雙澗縈繞,現存明清民居300餘棟,明清祠堂8棟,充分顯示出古徽州磚、木、石雕精湛技藝,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稱。宏村始建於南宋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布局別具匠心,整個村落呈牛形,以正街為中心軸線,背枕雷崗山,穿堂繞房的人工水圳為牛腸,碧波盪漾的人工湖月塘、南湖為牛胃,鱗次拮比的古宅樓舍為牛身,自北而下的西溪河則恰似一條牛鞭,人作天成甚為吻合。影片《藏龍卧虎》、《菊豆》等均在此拍攝許多主要場景。
【 池州 】
九華山:位於青陽縣境內,古稱九子山,後因李白有「靈山開九華」之贊而得名。九華山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有「香火甲天下」之譽。九華街是九華山的中心,寺廟也主要集中在此,有「蓮花佛國」之稱。天台峰為九華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在此極目遠眺,群山匍匐,天地渾然一體,真使人有身臨蓬菜仙境之感。九華山景區分為山前、九華街、閔園、天台、花台五大景區。
【 合肥 】
逍遙津:位於合肥市舊城東北角,是一座城市公園,古為淝水上的一個津渡。逍遙津公園四季長青,環境優雅寧靜,曲道幽長迂迴,假山假石磷峋逼真,不對稱式園林布局層次分明,錯落有致。公園既有北方園林的古樸典雅,又有南國園林的嫵媚清秀。在這里,既可想像出古戰場的彌漫硝煙,又可品覽祖國壯麗河山的錦綉。
包公祠:位於合肥市環城南路東段的一個土墩上,是紀念宋龍圖閣直學士、禮部侍郎、開封府尹包文拯的公祠,祠為白牆青瓦構築的封閉式三合院。
【 滁州 】
琅琊山:位於安微省滁縣城西約5公里處的群山之中,古稱摩陀嶺,後因東晉琅琊王避難於此而改稱琅琊山。風景區主要包括琅琊山、城西湖、姑山湖、胡古等四大景區,面積115 平方公里,主要山峰有摩陀嶺、鳳凰山、大豐山、小豐山、琅琊山等。風景區內有著名的醉翁亭、醒園、琅琊寺等景點。醉翁亭初建於北宋仁宗慶歷年間,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為我國四大名亭之一,它因鐫有歐陽修文《醉翁亭記》、蘇東坡手書字而著名。琅琊山層巒疊嶂,曲徑幽泉,四季皆有好景,尤以夕陽晚照,雨後聽泉,別有情趣。
【 馬鞍山 】
採石磯:位於馬鞍山市區西南約5公里的翠螺山麓,古稱牛渚磯,它與岳陽城陵磯、南京燕子磯合稱「長江三磯」;以山勢險峻,風光綺麗,古跡眾多而列三磯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譽。採石磯突兀江中,絕壁臨空,扼據大江要沖,水流湍急,地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太白樓:太白樓面臨長江,背連翠螺,是一座雄偉壯觀的古建築,與湖南嶽陽的岳陽樓、湖北武昌的黃鶴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合稱為江南著名的「三樓一閣」。太白樓是為紀念唐代詩人李白而建造的,始建於唐元和年間(公元806~820年),原名謫仙樓,距今已有1100餘年歷史。太白樓高18米,長34米,寬17米,採用我國傳統的古建築式樣,主樓三層,一層為廳,二層為樓,三層為閣。前後分兩院,前為太白樓,後為太白祠,由迴廊相連,二、三樓閣檐下置郭沫若書寫的「太白樓」和張愷帆書寫的「謫仙樓」匾額。
【 安慶 】
迎江寺:位於安慶市東門,瀕臨長江,佔地3萬余平方米,建於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明光宗曾親書匾額「護國永昌禪寺」,清順治七年(1650年)敕改「迎江禪寺」乾隆帝賜「善獅子吼」額,光緒八年(1882年)題匾「迎江寺」,慈禧太後賜額「妙明圓鏡」。寺內建築,以四進殿堂及一塔為主體。此外還有宜園(放生池)、大士閣、慈雲閣、迎江樓等建築,結構崇宏輝煌。
天柱山:位於安徽省潛山、岳西兩縣境內,其主峰海拔1751米,高聳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稱為天柱峰,山也就稱為天柱山。天柱山有42座山峰,山上遍布蒼松、翠竹、怪石、奇洞、飛瀑、深潭。可見其自然景色奇絕。
#特色小吃
安慶墨子酥:制工精細,配方嚴格。成品色澤為黑,形如古墨;油調細膩,香甜濃郁,營養豐富。有滋補潤肺、止咳平喘等功效。
大救駕:壽縣名點,已有千年歷史。是用麵粉、桔餅、桂花、核桃仁等多種原料配製油炸而成,色澤乳白,形態美觀,有多種果料香味,酥脆入口。
胡玉美蠶豆醬:已有近200年歷史,馨香細膩,質純無渣,鮮美純辣,是傳統調味佳品,多次在國外獲獎。
琅琊酥糖:為滁縣歷史悠久的名牌糕點,含多種維生素,營養價值高,既可干食,又可用開水沖飲。
老婆餅:黃嫩可口
Ⅳ 醉翁亭記中通過寫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等內容具體展開了一副什麼圖景
第二段來,分述山間朝暮四季的不同自景色。作者先用排偶句「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瞑」描繪出山間兩幅對比鮮明的朝暮畫面。接著用「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一句話概括了山間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風光,一季一幅畫面。「朝而往」以下四句是小結,作者直接抒發了自己被美景陶醉的歡樂心情。「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這是上一段總寫「山水之樂」的具體化。這里用對偶句描寫,散句收束,抑揚頓挫,音韻諧美
第三段寫滁人的游樂和太守的宴飲。此段描寫由景物轉移到人事上。先寫滁人之游,描繪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樂圖。游樂場景映在太守的眼裡,便多了一層政治清明的意味。接著寫太守設宴,眾兵宴飲之樂。宴席豐盛而充滿野趣,眾兵起坐喧嘩,樂不可支。太守樂中酒酣而醉,此醉是為山水之樂而醉,更為能與吏民同樂而醉。體現太守與下屬關系融洽,「政通人和」才能有這樣的樂在描繪一幅幅變化多姿、秀麗嫵媚的優美圖畫時,體現儒家的傳統思想,正如《尚書》所言:「德惟善政,政在養民。」表現了他隨遇而安、與民同樂的曠達情懷。
Ⅳ 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
將來有一日和滁州人一起抬頭可以觀賞山上美景,低頭可以聆聽泉水的聲音;專(春天可以)采幽幽芳草(屬夏天可以)在大樹下庇蔭乘涼,(秋天有)風霜(冬天有)冰雪,(一年之中都能)呈現出美麗清秀,四季的景色沒有人不喜愛。
Ⅵ 《醉翁亭記》作者對滁州山水寄予深情,四季美景盡收筆下.請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滁
《醉翁亭記》譯文
環繞著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許多山峰,樹林、山谷尤其優美,遠望那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地方,是琅琊山。沿著山路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水聲潺潺,從兩座山峰中間傾瀉出來的,是釀泉。山勢回環,山路轉彎,有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在泉水上邊的,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誰?是山中的和尚智仙。給它取名的人是誰?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的。太守和客人到這里來喝酒,喝一點就醉了,而且年齡又最大,所以自己取號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於喝酒,而在於山水之間。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它在心裡,並寄託它在酒上。
像那太陽出來,樹林中的霧氣消散,暮雲回聚攏來,山岩洞穴就昏暗了,陰暗明朗(交替)變化,(就是)山間的早晨和傍晚。野花開放,散發清幽的香氣,美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濃郁的綠蔭,天氣高爽,霜色潔白,水位低落,石頭顯露,這是山裡的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樂趣也沒有窮盡。
至於背著東西的人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喚,後面的人答應,老老少少來來往往不間斷的,這是滁州人出遊。到溪水捕魚,溪水深,魚兒肥,用釀泉的水釀酒,泉水香甜而酒色清凈,山中野味,田野蔬菜,雜亂地在前面擺著,這是太守的舉行酒宴。酒宴上暢飲的樂趣,不在於管弦音樂,投壺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人得勝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人們有時站立,有時坐著,大聲喧嚷,賓客們(盡情)歡樂。臉色蒼老,頭發花白,醉醺醺地在賓客們中間,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陽落山,人影縱橫散亂,太守返回,賓客跟隨。這時樹林里濃蔭遮蔽,鳥兒到處鳴叫,遊人離開後禽鳥在快樂了。然而禽鳥只知道山林的樂趣,卻不知道人的樂趣,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遊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在享受自己的樂趣。喝醉了能夠和大家一起享受快樂,酒醒了能夠用文章記述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誰?是廬陵人歐陽修。
Ⅶ 環滁皆山也,寫的是中國哪個地方的景色啊
琅琊山附近。
Ⅷ 醉翁亭記滁人游是怎樣的一幅圖景
本文描寫醉翁復亭的秀麗環境和制自然風光,勾勒出一幅太守與民同樂的圖畫,抒發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遭受打擊的復雜感情.
作者對滁州優美山水風景的謳歌,對建設和平安定、與民同樂的理想社會的努力和嚮往,尤其是作者委婉而含蓄地所吐露的苦悶,這對宋仁宗時代的昏暗政治,無疑在客觀上是一種揭露,這些自然都閃爍著思想光芒.尤其是這篇文章的語言,准確、鮮明、生動、優美,句式整齊而有變化,全文重復運用「……者……也」的句式,並且連用二十一個「也」字,增強文章特有的韻律.
Ⅸ 六合自然風景,人文古跡,歷史名人
六合區地貌大部分屬寧鎮揚山區,地勢北高南低,北部為丘陵山崗地區,中南部為河谷平原、崗地區,南部為沿江平原圩區。境內有低矮山丘60多座,形成崗、塝、沖多種奇特地形,中南部400多平方公里的平原圩區,河渠縱橫,別具風貌。六合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水適量。本地區屬長江水系,主要河流是長江及其支流馬汊河、滁河。
全區有耕地72400.8公頃,佔全區總面積49.3%;園地1657公頃,佔1.1%;林地92504公頃,佔6.3%;牧草地689.2公頃,佔0.5%;交通用地2761.3公頃,佔1.9%;居民點及工礦用地22399.6公頃,佔15.3%;水域面積31913.6公頃,佔21.8%;未用土地5561.5公頃,佔3.8%。
全區年平均氣溫為16℃,較常年偏高0.7℃。極端最高氣溫36.4℃,出現在7月5日。最低氣溫-8.2℃,出現在12月22日。12月10日出現22.6℃的氣溫超歷史同期值。本年度初霜出現在11月10日。
全年降水量為796.8毫米,降水時空分布不均,變化起伏大,降水量比常年偏少近2成,全年降水日數103天。梅雨期為6月14日~7月4日,入梅略早,梅期21天,梅雨量為180.2毫米。秋季降水量為74.7毫米,較常年(194.8毫米)偏少62%。其中9月偏少67%,10月偏少58%,11月偏少58%。從10月起旱情顯現,12月旱情明顯,對農作物產生一定影響。
全年日照總時數為1722小時,較常年偏少。比常年偏低最多的月份是1月和6月,月日照時數比常年偏少61%,6月日照時數超歷史最少值。4、8、9、10月四個月的月日照時數比常年同期偏少2~5成。年蒸發量為1253.8毫米。
水利資源
境內水系分屬長江和淮河水系。沿東北部的冶山至中部的騾子山向西北至大聖廟一線,為江淮分水嶺,南側為長江水系,北側為淮河水系。境內有大小河道62條,其中,各類塘壩2149,水 域面積12444公頃,蓄水量6400萬立方米;中小型水庫56,蓄水量13611萬立方米。
自然資源
全區林地生長樹種有39科92種。境內生產葯用動植物有487種,其中屬全國重點葯材品種的有115種。全區可利用水面近1400公頃,生產經濟魚類15科36種。龍池鯽魚飲譽國內外。
全區探明的礦種有鐵、銅、硼、藍寶石、雨花瑪瑙石、大理石、白雲石、花崗岩石、石灰石、輝綠岩、鑄型用紅砂、建築用黃砂、石英砂、膨潤土、凹凸棒粘土、礦泉水等20餘種,其中有工業開采價值的有10餘種。
折疊土地資源
全區現有土地14.67萬公頃。其中耕地6.33萬公頃,佔全區總面積43.12%;園地0.1萬公頃,佔0.65%;林地0.97萬公頃,佔6.58%;牧草地10公頃,佔0.07‰;其他農用地2.96萬公頃,佔20.21%;居民點及工礦用地2.58萬公頃,佔17.58%;交通用地0.18萬公頃,佔1.25%;水利設施用地0.61萬公頃,佔4.14%;未利用土地0.34萬公頃,佔2.35%;其他土地0.6萬公頃,佔4.11%。
礦產資源
至2008年底,全區探明的礦種有鐵、銅、硼、藍寶石、雨花瑪瑙石、大理石、玄武石、白雲石、花崗岩石、石灰石、輝綠岩石、鑄型用紅砂、建築用黃砂、石英砂、膨潤土、凹凸棒粘土、礦泉水等20多種,其中蘊藏豐富有工業價值的16種。現已開採的有鐵、硼、雨花瑪瑙石、大理石、建築用黃砂、白雲石、石灰石、鑄型用紅砂、玄武石料、凹凸棒黏土、礦泉水等。根據現有開采能力,每年開采鐵礦石55萬噸,建築用黃砂300萬噸,各種石料450萬噸,紅砂20萬噸,凹凸棒黏土2萬噸,產磚5億塊。經地質部門勘察探明儲量的鐵礦石約295萬噸,硼礦石約4萬噸,建築用玄武岩D級8500萬噸,黃砂D級7200萬噸(其中雨花石約為1.5萬噸),大理石、白雲石、石灰石D級1.5億噸,花崗岩1億立方米,鑄石用玄武岩800萬噸,石英砂約1億噸,礦泉水年自然流量500萬立方米,凹凸棒黏土約1億噸。
折疊編輯本段六合八景
金牛尋芳
六合城北之金牛湖,為南京市最大的人工湖,湖面廣達2.5萬畝,山水相襯,風景秀麗。現為國家AAA級旅遊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六合國家地質公園核心景區,堪稱「江北第一景」。金牛湖不僅旅遊資源豐富,而且文化底蘊深厚。1942年冬天,年僅14歲的新四軍淮南大眾劇團戰士何仿就是在六合金牛湖的金牛山下經采風,加工創作了民歌經典《茉莉花》。金牛湖景區至今仍矗立著《茉莉花》采風紀念碑。隨著一年一度《茉莉花》·雨花石文化旅遊節的舉辦,六合作為《茉莉花》發源地已被越來越多的世人所熟知,《茉莉花》也成為了金牛湖風景區的一張響亮的名片。
靈岩訪石
六合城東之靈岩山,自古便被譽為六合第一名山。靈岩山岩巒層聳,林草豐茂,因「岩際常有靈瑞」而得名。靈岩山景點眾多,有靈岩寺、文峰塔、偃月岩、磨盤石、瑪瑙澗等,現為國家AA級旅遊區。主要景點靈岩禪寺,始建於唐咸通年間,今於2002年新建後予以恢復,建有山門寺、大雄寶殿、觀音閣、鍾樓、鼓樓等主要建築,寺廟依山而建,呈園林景觀布局,環境清幽、雅靜。位於靈岩禪寺西南的瑪瑙澗,自古這里以產「中華一絕」的雨花瑪瑙石而聞名,為雨花石最早最正宗的產地。在六合靈岩山的瑪瑙澗尋覓雨花石,慧眼識珠,妙手偶得,為人生之一大樂趣。
滁河燈影
滁河為六合的母親河。為保護滁河水環境和生態環境,開發利用滁河空間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提升城市整體形象,2005年底,區委、區政府決定對滁河環境進行綜合整治。六年不懈,多方推進,滁河景觀已然面貌一新:休閑廣場、觀景步道、親水平台、特色景坪、觀景亭、遊船碼頭等錯落有致;市民漫步其中,觀景聽曲,其樂融融。夜幕降臨,滁河兩岸更是燈光璀璨,倒映水中,燈影流波,與滁河漁火相映成輝,使六合夜景更加絢麗多姿。
長蘆鍾聲
原長蘆崇福禪寺位於六合長蘆街道,始建於南朝梁武帝時期,當年和棲霞寺隔江相對,是南朝時期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相傳為達摩祖師「一葦渡江」來此傳道之處。千百年來,六合長蘆寺風雨滄桑,幾度興廢,現僅存遺址。為保護及重現這一文化遺存,長蘆寺現在已移址沿江開發區太子山公園內恢復重建。建成後的長蘆崇福禪寺,將重現歷史盛貌,成為包含金剛殿、三寶殿、達摩祖師殿以及葦江亭、照壁、牌樓等建築在內的一個寺廟建築群。
平山凝翠
平山森林公園位於馬鞍、馬集兩鎮交界處,其最大的特點是「山中套山,窪中套窪,水中套水」,山、窪、水交融一體,相映成趣。園內林木覆蓋率達85%以上,山巒迭起中,常青的松林和落葉樹交錯生長。向陽的坡面上,大片的茶園整齊地分布著。園內景觀有:翠茗湖、狼窩遺址、平山塔、茉莉花園等。每年4月春暖花開,這里都要舉辦平山茶葉節。節慶期間,遊客們或踏青於青山綠水間,感受春的氣息,或徜徉在山間茶園里,體驗親手採摘的樂趣,品嘗極品佳茗的悠然,實乃人間樂事。
芝嶺含秋
芝嶺,又名芝麻嶺、或止馬嶺,位於六合竹鎮鎮,是江蘇和安徽的交界處。這里山巒起伏,生態環境極佳,是江蘇省空氣質量標准對照區。被譽為蘇皖邊界的「香格里拉」,六合大地的一片「凈土」。入秋時節,止馬嶺滿山遍野的楊樹、栗樹、山槐、沙松淺紅深黃,蜿蜒崎嶇的山道落葉沙沙。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山色層林盡染,蕭疏恬淡,讓人心境開闊。止馬嶺獨有的池杉,林立水中,白鷺點點,空明幽靜,為久居都市的人們勾勒出一幅「空山不見人」的禪意畫面。
石柱擎天
六合境內的桂子山、瓜埠山、馬頭山等石柱林群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為億萬年前火山噴發而成,造型奇特,引人入勝。桂子山石柱林高達近40米,根根石柱壁立參天,有如刀劈斧削而成,形態規整,排列有序,氣勢磅礴,為國內罕見,世界少有。瓜埠山石柱林則形態多樣,石柱排列既有縱向也有橫向,還有呈放射狀,妙如孔雀開屏,別具一格。目前,桂子山景區、瓜埠山景區已打造成為國家AA級旅遊區和南京市唯一的國家地質公園品牌。
文廟懷古
始建於唐代咸通年間的六合文廟為省級重點文物單位,佔地8000平方米,規模居全國第五,大成殿、魁星亭、戟門、泮池等一應俱全,是江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築。雕梁畫棟,氣象庄嚴,當年南京夫子廟重修時,即來此取樣。目前,為恢復當年盛況,有關部門正對文廟著手進行全面修繕工作。以文廟為首的萬壽宮、清真寺等六合城內古建築群,古韻深厚,是六合歷史文化的重要積淀。
經濟發展
六合區域內產業基礎雄厚,特色優勢明顯。沿江密集著揚子石化、南鋼和南化集團、揚子巴斯夫公司等國家特大型企業,具有化工、鋼材等原材料供應和市場銷售優勢;南京化學工業園作為國家級重化工基地,是江蘇省實施沿江開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部城區集政治、經濟、文化為一體,人口稠密,商貿繁榮,人居環境優越。北部地區是無公害蔬菜和經濟林果等特色優質農產品的主產區;國家級地質公園、AAA級金牛湖風景區以及平山省級森林公園,生態環境優越,江蘇省空氣質量監測對照區就設在竹鎮森林公園內。根據《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30)》定位,六合區將與浦口區一起構成南京江北副城。
2006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0億元,增長20.9%;財政收入31.9億元,增長30.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2億元,增長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9億元,增長15.8%;協議注冊外資2.81億美元,實際到賬注冊外資1.22億美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5300元,增長17.1%;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5%左右。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產業特色更趨鮮明
製造業「第一方略」地位更加穩固,服務業實現穩定增長,農業內部結構趨於合理,三次產業結構比調整為10.7∶56.1∶33.2,初步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階段性目標。
製造業向規模化方向拓展。機械電子、精細化工、服裝玩具等主導產業規模不斷壯大,重點企業支撐作用明顯增強,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68億元,增長24%。工業投資保持較好勢頭,全年實施投資千萬元以上工業大項目192個,完成工業投資64億元,增長42.2%。大項目推進機制不斷完善,法伯耳紡織、蘭精纖維、東亞印染、清江生物能源、ITT工業園等重點項目加速建設,金陵雙客、變速箱、藍深制泵搬遷擴建項目抓緊實施。
服務業向成長型方向進軍。依託先進製造業,啟動了化工、建材等重點生產性物流基地建設。發揮城區商貿集聚優勢,加速推進鳳南商業街、金寧廣場、開寧鑽石星城等重點商貿項目建設,連鎖經營、加盟經營、品牌直營等新型業態為市場繁榮增添新的活力。重視農村服務業發展,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村「信福工程」、「放心」糧油進鎮村試點工程,為農服務社、農資網點成片聯網。房地產業穩步發展,阿爾卡迪亞、華歐國際友好城等初具規模,商品房竣工面積78萬平方米。旅遊業成長較快,金牛湖旅遊度假風景區通過AAA級景區評定,並被授予「國家水利風景區」稱號。國家地質公園瓜埠山景區建成開園,靈岩山景區一期工程按期建成。全區共接待遊客74.78萬人次,增長81%;實現旅遊總收入6.23億元,增長76%。郵電通信、金融保險、信息咨詢、交通運輸等服務業持續發展。
農業向高效化方向邁進。高效農業規模化、特色農業產業化、優質農業品牌化步伐明顯加快,建成無公害農產品基地8個,獲得綠色和有機食品認定5個,組織申報省市名牌農產品7個,新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6個,平山茶葉、遠望富硒等省市農業龍頭企業帶動能力顯著增強。重點項目有序推進,萬只波雜羊集約化生產示範基地、5萬噸糧食倉儲及2萬噸大米生產線項目全面建成,竹鎮動物科學實驗示範基地、程橋萬頭商品豬生產基地、東溝鴿業生態園加快建設。丘陵山區綜合開發、土地復墾整理深度推進。
各項改革繼續深化。工業、商貿流通企業改制「回頭看」驗收面達76%。農村綜合配套改革不斷深化,村級區劃調整順利完成,行政村和涉農居委會合並率達32.8%;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革加快推進,新成立土地合作社5家;農村稅費改革鞏固完善,各項涉農補貼實現「一折通」發放。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改革試點開始啟動。加大協調運作,化解了2.6億元金融歷史債務,建立了滁河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六合經濟開發區等五大融資平台,銀政、銀企合作更加融洽,與13家金融機構簽定16.8億元的貸款協議。[2]
交通運輸
折疊概述
六合素有「京畿之屏障、冀魯之通道、軍事之要地、江北之巨鎮」之稱。區域地處蘇皖兩省、寧(南京)揚(揚州)滁(安徽滁州)三市交匯地,歷來是溝通蘇南、蘇北、皖北的窗口。沿江揚子石化、華能南京電廠、南鋼和南化集團、揚子巴斯夫公司等大型、特大型企業密集,具有化工、鋼材等原材料供應和市場銷售優勢;南京化學工業園作為國家級重化工基地,是江蘇省實施沿江開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部城區商貿繁榮,人居環境優越。北部地區是無公害蔬菜和經濟林果等特色優質農產品的主產區;國家級地質公園、AAA級金牛湖風景區以及平山省級森林公園,生態環境優越,江蘇省空氣質量監測對照區設於竹鎮森林公園內。
六合是輻射蘇北、皖北的重要樞紐,交通十分便捷。寧通、寧連、寧淮、寧徐、寧蚌等高速公路途經六合,長江大橋、二橋連接線在區內交匯;區內金江公路、西部干線和沿江高速縱橫交錯;長江四橋、六合機場、沿江高速等國家及省、市重點交通工程相繼開工建設。寧啟鐵路穿境而過,與全國鐵路相連,境內設客貨站各1座。滁河為6級航道,常年通航;沿江有46公里長的長江深水岸線,並建有西壩頭、長蘆2個萬噸級深水碼頭。四通八達的六合區已融入南京市主城,出行便捷,到上海2小時左右,距滁州、天長、揚州和祿口機場僅1小時行車路程。西氣東輸工程東西向橫穿區內35公里,並設有2個分輸站;輸油管道由北向南途經區內,設有一個分輸站。1600公里長的鎮村水泥路面,出行十分方便。
優勢
六合區位優勢獨特,交通十分便捷。寧通、寧連高速,江北大道、金江公路、南京長江大橋和二橋高速、雍六高速、寧淮高速、寧蚌高速、沿江高速以及正在建設中的江六高速、南京繞越高速東北段在區內縱橫交錯,四通八達;長江四橋、六合機場、江北高架、南京軌道11號線等國家及省市重點工程的相繼開工建設,以及長江大橋橋北收費站的外遷,六合已融入南京市的主城;六合距滁州、天長、揚州和祿口國際機場僅1個小時行車路程,到上海2個小時左右,處在華東1小時都市圈內;西氣東輸工程橫穿區內東西35公里,並設有2個分輸站;沿江擁有長江深水岸線45公里,可供建萬噸級深水碼頭兩處;通江滁河橫貫全境,四季通航。
詠六合詩
渡瓜步
唐 駱賓王
捧檄辭幽徑,鳴榔下貴州。
驚濤疑躍馬,積氣似連牛。
月迥黃沙凈,風急夜江秋。
不學浮雲影,他鄉空滯留。
送當塗趙少府赴長蘆
唐 李白
我來揚都市,送客回輕舠。
因誇楚太子,便觀廣陵濤。
仙尉趙家玉,英風凌四豪。
維舟至長蘆,目送煙雲高。
搖扇對酒樓,持袂把蟹螯。
前途倘相思,登岳一長謠。
六合文物
編鍾
1964年,南京博物院在程橋中學出土的兩座東周古墓中,清理出土兩組有銘文的「編鍾」,一組9件,一組7件,均系成組樂器,形制、花紋皆相同,大小依次成編。
環紐、紐飾斜角雷紋,鼓飾四對蟠龍紋.舞及篆問飾蟠龍紋。枚作螺旋形紋,樂律分明,音色清亮。鍾正面均有銘文,字多反書,其中最完整的有37個字。銘文自左欒起,順鼓右再到鎮,再從鼓左而止於左欒。這組編鍾為吳國之物,時間約當春秋末世,即公元前500年左右。編鍾今存南京博物院。
東漢彩釉陶器
1986年4月16日,在新篁鄉耿三庄村發掘的東漢墓中出土的隨葬品。同時出土的器物還有綠釉陶壺、奩、盒、耳、杯、灶、三足爐、,罐等10餘件。胎質潔白,釉色翠綠,在南京地區屬首次發現,已收錄於1987年《中國考古年鑒》。
春秋時期鐵塊
在程橋二座東周古墓中出土兩件鐵器,一件塊狀,一件條狀。據考古鑒定:「程橋出土的一塊春秋晚期的鐵塊,經科學分析判明是白口生鐵,是世界上最早的生鐵實物」。今存。
節日活動
茉莉花雨花石國際文化旅遊節
《茉莉花》·雨花石國際文化旅遊節於2002年開始舉辦,六合是蜚聲世界的蘇皖民歌《茉莉花》的發源地,是「天賜國寶、中華一絕」雨花石之鄉。
舉辦地點:南京市六合區
舉辦時間:每年9月-10月
辦節宗旨:打響文化品牌建設文化六合推進經濟發展提升六合形象
活動內容:雨花石展覽六合美食旅遊農產品展銷售會藝術晚會表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