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園景觀
㈠ 清華大學景物介紹,簡單點
神啊未名湖是北京大學的
清華大學景物。。。自然的有朱自清寫荷塘月色的荷塘、情人坡之類的
人文的有二校門、清華大學百年禮堂、各個系的主樓
其實漫步在清華園中映入眼簾的一切都是風景了
㈡ 清華大學的著名景點求地名
清華大學著名景點:
1.近春園
近春園原是清咸豐皇帝的舊居,又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原址。近春園的前身是康熙是「熙春園」的中心地帶。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火燒圓明園,近春園內所有房屋被化為灰燼,淪為「荒島」,前後達一百二十餘年。到1979年,荒島才被修復。
近春園景點的核心景觀是被一諾大荷塘包圍的一座島,島上有高低的山丘和樹林掩映,島西南側有一古式長廊,此島通過一座漢白玉拱橋與岸邊相連。
2.水木清華
水木清華是清華園內最引人入勝的一處勝景,地處工字廳後門外。四時變幻的林山,環瓏著一泓秀水,山林之間掩映著兩座玲瓏典雅的古亭,正額「水木清華」四字,庄美挺秀。「水木清華」四字,出自晉人謝混詩:「惠風盪繁囿,白雲屯曾阿,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正中朱柱上懸有清道光進士,咸、同、光三代禮部侍郎殷兆鏞撰書的名聯:「檻外山光歷春夏秋冬萬千變幻都非凡境,窗中雲影任東西南北去來澹盪洵是仙居。」
3.荷塘夜色
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月色》所述的引人入勝的景色在近春園一帶。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火燒圓明園,近春園內所有房屋被化為灰燼,淪為「荒島」,前後達一百二十餘年。
1927年仲夏,朱自清教授感於世變,夜不成寐,夤夜走出家門到這一帶散步,以其精妙的構思和生花之筆寫下名文《荷塘月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象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象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4.自清亭
自清亭原名「迤東亭」,在工字廳東牆外的土山上。1978年改名「自清亭」以紀念朱自清先生。
朱自清是我國近代傑出的教育家、詩人和散文學家。他的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等,至今膾炙人口。因自清亭設於此地,很多人誤以為朱先生的《荷塘月色》即亦源於此地,其實不然。《荷塘月色》的「原址是在近春園環池的西北隅。現在近春園東山建有「荷塘月色亭」以資紀念。
5.清華學堂
清華學堂在大禮堂大草坪的東南方,屬於德國古典風格,是建校初期新建的首批校舍的主體建築。總面積4650平方米。1925年,學校在此設立「國學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導師」--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等曾在此任教。
6.古月堂
古月堂建於清道光,與工字廳西院一巷之隔,總建築面積約670平方米。初建時是園主的專用書房。梁啟超、朱自清等都曾在這里居住。現在是學校各總務機關所在地。
7.清華大學大禮堂
大禮堂坐落於校園西區的中心地帶,庄嚴雄偉,一直被清華師生視為自己堅定、朴實、不屈不撓性格的象徵。大禮堂始建於1917年9月,與圖書館、科學館和體育館合稱「四大建築」。
大禮堂位於大草坪的正北端,大禮堂平面呈正十字形,南端為門廳,北端為舞台。禮堂採用古城堡風格的大圓頂,屬古羅馬的拜占庭風格,四周各堆砌了一塊巨大的三角頂楣,十字形的坡頂與最高處的銅面穹頂相輝映。門前四根漢白玉愛奧尼克式(一說科林斯式)石柱約兩丈多高,約兩人合抱,柱上縱向凹槽若干條,各凹槽的交接稜角上設計了一部分圓面,花籃式柱頭以毛莨葉作裝飾,形似盛滿花草,整體柱型設計規范而細膩,充滿生氣,屬古希臘晚期的科林斯風格。禮堂有三個圓拱形刻有富麗精緻浮雕的大銅門嵌在漢白玉的門套之中,白色的門廊和紅色的磚牆形成鮮明的對比,門上部的圓拱中有粗細相間的十幾根鋼條拼接出的圖案,在禮堂整個樸素端莊之中又添了一分生動活潑,每個正門上方有一個大型窗戶。大禮堂建築面積約1840平方米,禮堂內有1200個座位。
8.圖書館
圖書館由新館和舊館組成。舊館始建於1916年4月,建成於1919年3月。新館又叫逸夫館,由香港邵逸夫先生捐資和國家教委撥款興建,清華大學關肇業院士設計。新館與舊館風格基本一致,渾然一體,又不失自身的時代感,新老圖書館一起成為校園中心區最大的建築。如何與原有建築和諧共處,是每一個新建築都面臨的問題,清華大學圖書館新館在這方面是成功的。這一建築入選上個世紀90年代北京十大建築。
㈢ 清華北大有什麼著名景點
1,未名湖
未名湖,是北京大學校園內最大的人工湖,位於校園中北部。形狀呈U形。湖南部有翻尾石魚雕塑,中央有湖心島,由橋與北岸相通。湖心島的南端有一個石舫。湖南岸上有鍾亭、臨湖軒、花神廟和埃德加·斯諾墓,東岸有博雅塔。是北京大學的標志景觀之一。
2,博雅塔
博雅塔,是使用功能、藝術造型、環境協調三方面高度統一的建築傑作。博雅塔位於未名湖東南的小丘上,是仿造通州燃燈佛舍利塔、取遼代密檐磚塔樣式建造的。它原是校園供水水塔,其獨具匠心的設計構思,乃燕園構建的神來之筆。
3,自清亭
清華大學自清亭原名「迤東亭」,在工字廳東牆外的土山上。1978年改名「自清亭」以紀念朱自清先生。「自清亭」匾額由當代著名書法家、原清華大學書法協會會長、北京清美瓏琥藝術館副館長金德年教授題寫。
4,清華學堂
清華學堂位於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園清華大學校園內,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10年11月,游美學務處向外務部、學部提出了改革游美肄業館辦法。其中提到,因已確定清華園為校址,故呈請將游美肄業館名稱改為「清華學堂」。
5,水木清華
水木清華是北京清華園中的景點,位於清華大學工字廳的北側。水木清華被稱作清華園「園中之園」。 水木清華的主體景觀是工字廳後面的一個荷塘,荷塘之畔垂楊山水之中掩映著一幢秀雅的古建築,常與頤和園中的諧趣園相比。
㈣ 清華大學有哪些景點
1、近春園
近春園原是清咸豐皇帝的舊居,又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原址。近春園的前身是康熙是「熙春園」的中心地帶。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火燒圓明園,近春園內所有房屋被化為灰燼,淪為「荒島」,前後達一百二十餘年。
到1979年,荒島才被修復。近春園景點的核心景觀是被一諾大荷塘包圍的一座島,島上有高低的山丘和樹林掩映,島西南側有一古式長廊,此島通過一座漢白玉拱橋與岸邊相連。
5、荷塘夜色
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月色》所述的引人入勝的景色在近春園一帶。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火燒圓明園,近春園內所有房屋被化為灰燼,淪為「荒島」,前後達一百二十餘年。
1927年仲夏,朱自清教授感於世變,夜不成寐,夤夜走出家門到這一帶散步,以其精妙的構思和生花之筆寫下名文《荷塘月色》。
(4)清華園景觀擴展閱讀:
1914年11月,梁啟超到清華演講,以《周易》的兩個象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激勵學子,指出:君子自勵猶如天體之運行剛健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不應見利而進,知難而退。
而應重自勝擯私慾尚果毅,不屈不撓,見義勇為,不避艱險,自強不息;同時,君子應如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容載萬物,責己嚴,責人輕,以博大之襟懷,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會,促進我政治,以寬厚的道德,擔負起歷史重任。
後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被概括成清華大學的校訓。清華大學創建之初,曾由外籍教師創作了一首英文歌詞的校歌,但詞和曲都不令人滿意。賀麟先生1925年在《清華周刊》上撰文指出:「我根本認為清華的英文校歌不能代表清華的精神,更不能代表中國文化的精神。
我仔細一想,原來此歌是一位美國女士做的,才恍然覺悟此歌原來是代表很幼稚的美國化。……而此種美國化,又不是我們所需要的。」正是在這種背景下,1923年前後,學校公開徵集校歌,汪鸞翔先生應征的歌詞,經校內外名人評審入選。
汪先生當時是清華大學教授國文和哲學的教師,為使校歌詞旨雋永,他用文言文寫成。三段歌詞,氣勢宏偉,涵義深刻。賀麟先生認為,這首校歌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可以表示中國文化之精神。而同時又能符合校訓,達出清華教育的宗旨。
且校歌措詞亦頗得體,而大家均覺欣賞此歌。」他正式提議取消當時的英文校歌,用汪先生的中文校歌取而代之。
㈤ 清華有什麼著名的湖,或景點
清華大學景點
1、近春園
近春園原是清咸豐皇帝的舊居,又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原址。近春園的前身是康熙是「熙春園」的中心地帶。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火燒圓明園,近春園內所有房屋被化為灰燼,淪為「荒島」,前後達一百二十餘年。到1979年,荒島才被修復。近春園景點的核心景觀是被一諾大荷塘包圍的一座島,島上有高低的山丘和樹林掩映,島西南側有一古式長廊,此島通過一座漢白玉拱橋與岸邊相連。
1927年仲夏,朱自清教授感於世變,夜不成寐,夤夜走出家門到這一帶散步,以其精妙的構思和生花之筆寫下名文《荷塘月色》。
㈥ 清華大學位於哪,有什麼特別值得欣賞的景色
清華大學位於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園1號,因坐落於北京西北郊的清華園而得名,內所容以它的校址清華園本來就是一處風景名勝區,清華園原為皇家園林,清朝康熙年間稱熙春園,雍正、乾隆、咸豐先後居住於此,咸豐年間熙春園改名為清華園。
清華校園按照南門主路(學堂路)分為東區、西區。西區校園為老校區,以美式的校園布局和眾多西洋風格的磚石結構歷史建築為特色。大禮堂為中心景觀,圖書館(一、二、三期工程)、科學館、清華學堂、同方部、西體育館及理學院等建築分布其間,原王府庭園工字廳、古月堂、水木清華等古建築及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描述的「荷花池」(近春園遺址)則展示了中國傳統的園林風格;東區則以1950年興建的蘇式主樓為主體,以及建築館、明理樓、經管學院、逸夫科技館等現代風格的建築物。
在清華二校門北邊小山下,有一塊被清華校友稱為「清華第一碑」的「海寧王靜安先生紀念碑」,為當年國學研究院師生為紀念王國維而立,碑銘上陳寅恪撰寫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恰是一代代清華學人精神的寫照。
㈦ 清華園中有什麼美麗的自然景觀可以與北大未名湖齊名的
知道荷塘月色嗎?
就是說的清華園中美麗的自然景色
㈧ 清華園風景
從清華西門進入,沿路是茂密的樹林以及一些我不認識的雕塑,然後便看到二校內門(白容色而古老的們),進入就是清華園了,映入眼簾的是寬闊的草坪以及充滿上世紀美式風格的大禮堂,大禮堂左側是一教,二教,科學館,西階,右側是清華學堂,同方部,新水利館,從一二教之間的小路穿過,進一步進入皇家園林清華園,看到工字廳及咸豐書寫的清華園匾額,繼續前行,看到許多上世紀初的建築,還有古月亭,然後繼續,到了近春園附近,近春園被荷塘包圍,此荷塘就是朱自清先生筆下的荷塘,近春園是一座島,可以進入,近春園附近還有熙春園,都是富有美麗自然景觀與人文氣息的好去處,工字廳背部也有荷塘,那裡以水木清華而出名。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具有歷史氣息的建築,現代化的建築主要是從東門看到,但遊客的參觀路線一般都是清華園
㈨ 可以從近春園開始把清華內各種著名景觀介紹一下嘛……謝謝啦!
近春園抄附近是旅遊景點比較襲集中的地方~我經常陪同學在那裡溜達,但是距離學生的生活學習區還是比較遠的
一般從西門進入之後,向前(沿著清華路向西)不遠就可以看到露天的西湖游泳池(夏天的時候會有好多人),這時向北轉就進入近春路,前面就是近春園(著名的荷塘月色景點就在那裡),然後向東就會到達古月堂、工字廳、水木清華景點,繼續可以到達大禮堂,在大禮堂處稍微向南回一點,就能參觀到二校門、日晷與清華學堂。
而大禮堂北側是清華的一部分圖書館(一共有很多個),有逸夫館、老館、北館、西大操場、西區體育館等。
清華學堂繼續向東走,將會經過第五教學樓、第四教學樓、第三教學樓、音樂廳、校史館、新清華學堂和第六教學樓,然後可以到達中央主樓與藝術博物館,這樣就基本逛遍了清華南側的旅遊景點比較集中的區域~
——————————————————————
清華路是清華大學的兩條主幹道之一,自西向東貫穿了整個清華園,將校園分為南北兩個部分。
"水木清華"位於工字廳北側,被稱為清華園的"園中之園"。水木清華的荷花池是清華園水系兩湖一河之一(水木清華荷花池、近春園荷塘和萬泉河)。
㈩ 清華大學風景園林主要是做什麼的清華大學風景園林專業考研科目
考試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 或 202俄語 或 203日語 或 241德語 或 242法語
③632風景園林史④513景觀規劃設計。
清華大學,簡稱清華,誕生於1911年,依託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因坐落於北京西北郊的清華園而得名。初稱「清華學堂」,是清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翌年更名為「清華學校」。為嘗試人才的本地培養,1925年設立大學部;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學校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北京清華園原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