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縣景色
『壹』 黃山風景區叢玉屏索道上山旅遊景點
您好,一般黃山輕鬆些的線路是建議從後山雲谷寺上,前山慈光閣下。版
大概行程,第一天過來 住 黃山權腳下湯口(我們酒店價格在100左右)第二天上黃山建議在山上住 一個晚上,第三天下山可以看情況安排選擇回程還是在山下在住一個晚上。
祥細線路等 您可以網路 黃山阿拉酒店 裡面有在線客服 您可以資詢 都可以一 一為您解答
酒店可以幫您代訂山上住宿 山下景點優惠 門票 山下景點包車等 希望可以幫到您
『貳』 古詩乳鴉啼散玉屏空描寫什麼時間什麼景色
「乳鴉啼散玉屏空」描寫的是立秋時節,乳鴉(幼小的烏鴉)鳴叫鴰耳,待回乳鴉聲散去時,只有玉色答屏風空虛寂寞地立著。這句話明顯是採用了擬人的手法,屏風本沒有感情,詩人卻用「空」字寫出了空虛寂寞。
立秋
宋 -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小烏鴉的鳴叫鴰耳,待乳鴉聲散去時,只有玉色屏風空虛寂寞地立著。突然間起風了,秋風習習,噸覺枕邊清新涼爽,就像有人在床邊用絹扇在扇一樣。睡眠中朦朦朧朧地聽見外面秋風蕭蕭,可是醒來去找,卻什麼也找不到,只見落滿台階的梧桐葉,沐浴在朗朗的月光中。
『叄』 貴卅玉屏縣有什麼旅遊景區
風景名勝
玉屏風景名勝計有自然景源和人文景源二大類,其中自然景源分三個中類十二小類;人文景源分四中類加二小類,計景物景觀54個。即自然景物景觀30個,人文景物景觀24個。以相對集中為原則,劃分為四個片區、兩個獨立景點和一個人文景源。如下:
朝陽民族風情片區
該片區是北侗民族聚居地之一,以北侗民族的民居建築、居住環境和風情為主,並有較為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獨具特色的民俗區。
(1)民族村寨:朝陽、丙溪、大灣三個村寨,是較為典型的北侗民族村寨,村寨布局、民居建築、環境等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民居依山坡地形而建,層層疊疊,周圍綠樹環繞,環境幽美。
(2)北侗民居:朝陽片區的北侗民居建築是較為標準的典型的北侗民居,其建築物為木結構、小青瓦、吊腳樓,外環廊式、吊腳樓一般二至三層,並根據地形留有院壩,建有迎賓門,他們稱之為「八字彩門」。這里的民居具有典型的北侗民居建築特色。
平江--卓林坡片區
主要由平江河和卓林坡組成。平江河從縣城至賀家灘電站,長約5公里,其特點是河面寬闊,河水平緩、清澈,兩岸丘陵翠綠,田園風光誘人,奇峰眾多,山勢雄壯、秀美。卓嶺坡位於混寨、卓嶺坡一帶,距縣城3公里,這里樹木茂密,藤繞枝纏、景色宜人,形成獨具特色的自然生態景觀。
(1)萬卷書崖:橫亘江左,俯視江水西來,懸岩峭壁,疊石千層,高十餘丈,寬四十餘丈,片石層層,如萬冊書籍堆疊一起,懸岩上有筆峰,下有硯洲、墨潭,對岸有紙坪,形成了萬卷書岩配文房四寶的奇特景觀。
(2)石蓮漾月:石蓮峰橫亘江右與萬卷書岩隔江對峙,峰頂形似蓮花七瓣,向下俯視澄沏江水,明月盪漾,水光山色,回環掩映,風景幽勝。
(3)八仙子廟:位於「石蓮峰」山腰,相傳張三豐等八仙曾修煉其上,並教給玉屏人許多生活技能,其中包括教給鄭氏家人製作簫笛的技能,現代到廟里朝拜進香的人較多,廟宇造型雄偉、壯觀。
(4)五馬叩槽:在平江下游(石蓮峰下游)轉彎處右岸,巨大懸崖直伸江中,形成酷似五匹戰馬,剛從戰場凱旋而歸,路過這里正在河邊飲水,顧名五馬叩槽,具有奇特的形象景觀。
(5)北浦魚歌:位於沙灣一帶,平江流至此曲折迂緩,深潭碧綠,積沙一片,渚清沙白。 村人以捕魚為業,白日結網修舟,每當夕陽西下,漁火映江,歌聲響答,引得文人韻客,踏月以聽。
(6)賀家灘電站:位於賀家灘大橋下游,在玉溪鎮境內,裝機容量2X 3200千瓦,其景觀是以雄為主的現代構築物。
(7)天馬騰霄:天馬山山勢聳空而起,形如天馬奔騰。
(8)七星疊秀:由黎平、天柱發脈,蜿蜒而來,至縣城南特聳七峰,層疊而下,俯瞰平江,對峙簧宮,逶迤起伏,嚴如星象。
(9)獅子山陵園:位於萬卷書岩背面,1972年建。東與天馬山相連,南鄰館驛古渡,西面懸崖絕壁,平江水北繞,山勢險峻。
玉屏侗族自治縣
(10)混寨跌水瀑布:上部跌水流入形似大石硯內,下部是高40-50米,寬30米的瀑布,形成跌水瀑布組合。枯水季節水流層層疊疊,似珍珠翻滾跌落,豐水季節,水流一瀉千里,似簾如錦,水花四濺,瀑聲隆隆十分壯觀。
(11)江西會館:位於混寨,原為清代中興寺,現已改為混寨小學,內有百年銀杏數株。
(12)苗圃基地:位於卓嶺坡一帶,面積一千多畝,既是苗木的生產基地,又是各種苗木植物的觀賞園。
(13)大板栗基地:位於卓嶺坡一帶,面積三百多畝,樹木高大,枝葉稠密,樹冠呈扁球形,秋季,碩大果實掛滿枝頭,景觀壯美。
(14)許升墓:位於卓嶺坡南麓。為明平溪衛指揮同知鎮國將軍許升墓。1981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5)白水洞瀑布:位於安坪村,高約20米,寬15米。春夏飛瀑似錦,秋冬懸白如練,十分壯觀。
鐵柱山片區
該片區位於朱家場鎮境內,近鄰龍鰲河省級風景名勝區和梵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鐵柱山片區的特點是:山形獨特、古樹參天、有紅軍紀念地,牛市繁榮。本片區具有景點多處,面積約4平方公里。 (1)紅軍紀念地:朱家場東面,紅軍長征進入貴州玉屏縣後,賀龍部隊曾在這里駐扎、辦公,並保留有四座烈士墓,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現為朱家場鎮中心小學,校園內有高大的百年古香樟十五株,排列整齊,最大的直徑約2.5-3.0米。樟樹群旁邊,存有江西會館遺址,其部份建築已作鎮中心小學教室,遺址保存完好。
(2)卧佛山:位於朱家場的東南部,山形酷似仰卧的大佛,額頭、眼、鼻、咀和下額喉節都十分清晰,特別是下額非常逼真。
(3)鐵柱山:與卧佛山緊緊相連,一巨大岩石從一山丘上凸起,酷似頂天立地的鐵柱,故名鐵柱山。岩石旁有一石洞,洞中清泉四時不竭。
(4)牛市:朱家場牛市是全省三大耕牛市場之一,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趕場天市場繁榮,年上市量達三萬多頭,成交量40%,是很有特色的耕牛市場景觀。
玉屏侗族自治縣田坪鎮
4、車壩河片區:以車壩河為主要資源,車壩河經田坪鎮與大龍鎮交界處,在撫溪和大河坡一帶匯入舞陽河,河流兩岸多為懸崖絕壁,溶洞瀑布,在河流中段有一座紅軍長征經過的紅軍橋。該片區主要景點3處。其中,車壩河峽谷兩岸壁立千仞,奇岩險峰,人跡罕至,雲霧升騰。具有雄、奇、險、秀的景觀特色。
小穿洞瀑布群:位於車壩河與白岩河交會處,地形復雜,落差近百米,喀斯特地貌發育,大小溶洞相互交錯,洞中泉水涌流成瀑。最大的瀑布高20多米,寬15米左右,最小的瀑布也有7—8米高。
化石山(獨立景點)
在田坪鎮境內黃泥塘、報日壠一帶的山上,漫山遍野分布著無脊椎動物化石,形象清晰,具有較高的觀賞和科研價值,分布范圍約4.5平方公里。
飛鳳山(獨立景點)
位於平溪鎮境內,縣城西部2公里。其山群峰環聚,中間高聳一峰,旁邊兩翼舒展,如鳳凰展翅飛翔雲中,山上茂林修竹,左下石壁如削,瀑泉飛白,野雞河水繞流其山下,風景極為秀美。山下,有飛鳳橋橫跨野雞河。
縣城人文景觀
(1)玉屏簫笛:玉屏簫笛名揚海外,在中國樂器中獨樹一幟,始創於明萬曆年間,為宮廷貢品,深受皇室垂青,是中國著名樂器之一。1913年在英國倫敦國際工藝品展覽會上獲銀獎,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召開的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獲金獎。解放後在國內多次獲獎,產品遠銷日本、美國等地。
(2)古城牆:明洪武二十二年(1390),修築平溪衛城,城呈正方形。東抵文水河,南倚南門坡,西迄紫氣
玉屏侗族自治縣
山,北臨舞陽河。城牆長4522米,高6.7米。尚存北面城牆及北門---拱宸門,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3)印山書院:清道光七年(1827)建於城中印山,為縣屬生員「敬德修業、以應科舉」之所。書院布局嚴謹,格調和諧,古色古香,文化韻味突出,是保存完好的古書院。已改為「印山民族小學」。
(4)七眼橋:石質七孔拱橋,康熙九年(1607)修建於城西,橫跨於匯入舞陽河的野雞河上;橋左右分別是獅子頭與象鼻山,景象萬千,為玉屏的「古八景」之一,景名為「玉虹飲澗」;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先後又有四座鐵路公路橋梁位其左右,形成獨特的橋群,展示玉屏歷史變遷的滄桑。
玉屏簫笛
玉屏的形象名牌和傳統品牌--玉屏簫笛。源自古老的神話傳說,位列「貴州三寶」。玉屏簫笛,原名平簫玉笛,是中國兩種竹管樂器之一。
玉屏簫始制於明代萬曆年間,時玉屏名「平溪」故稱「平簫」,清雍正年撤平溪衛建玉屏縣後,平簫隨著建置的演變稱為「玉屏簫」。
《辭海》載:「玉屏簫,中國著名樂器之一。創於明代末期,採用貴州玉屏出產的竹子製成,因名。產品經過刻花、打磨加工,式樣優美,雌雄成對。」
玉屏風雨橋
風雨橋是可以與鼓樓媲美、展現侗族文化靈性的建築物。風雨橋,又叫花橋。侗族自古以來臨水而居。為了行走便利,侗家人會在寨河上架起一座或數座橋,一般是建在寨河的下游。
『肆』 請問貴州玉屏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1、玉屏八仙岩景點
又叫石蓮峰,位於舞陽河畔萬卷書崖對面,峰頂從入巨石8座,高10餘丈,型如蓮花初綻,如傳說中的八仙。峰麓又、水澄潭,山泉清澄見底,古人稱之為「香泉玉水」。明月當空,蓮峰倒影,盪漾水中,稱為「石蓮漾月」,又稱「八仙賞月」。
相傳張三豐雲游至平溪時,曾在此煉丹,其煉丹爐至今仍依稀可辨。明代,即在山上建觀音殿,素有尼姑居住,現增住眾多神傳中的佛象,殿堂仍存,香火絡繹不絕,勝景如昔,遊人日增,被當地堪稱「風水寶地」,玉屏簫笛,簫笛之所以音韻清越優美,相傳韓湘子簫留於此山美名。
2、玉屏茶花泉景區
農業科技園是茶花泉景區重要景點,也是農旅結合的很總要示範窗口,園內布置根據主題不同主要分為四個區域:現代農業展示區、創意農業展示區、熱帶植物區以及熱帶果樹展示區。館內通過降溫系統、循環系統、加溫系統、灌溉系統以及計算機智能控制系統等現代化智能設備,實現溫室內部溫度、相對濕度、光照進行調節,在溫室內創造出適宜作物生長的環境,館內多處引用玉屏特色文化元素,館內構築物、小品設計多採用鋼結構、玻璃、防腐木,同時結合當地侗族民居特色元素,使農業也可以具設計感、時尚感、與室外空間形成鮮明對比。成為集現代、休閑觀光、科普示範、婚紗攝影的重要場所,同時也可以為學生提供科普教育實習的一個示範基地。
3、玉屏萬卷書崖景點
萬卷書崖位於縣城東北200米處的舞陽河畔,其崖為獅子坡余脈,至江畔萬心,高出水面40餘米。峭壁如削,跌石千層,形如萬卷藏書,臨崖遠眺、舞水西來,連峰對峙。明代大司馬熊明喻此景觀為:「跌石如書,蓮峰似筆,潭水如墨,沙洲似硯」書、筆、墨、硯融入一體,巧奪天工。江面上征帆點點,漁歌聲聲,是一幅充滿生活情趣的天然丹青,為貴州著名風景之一。
4、玉屏化石山景點
在田坪鎮境內黃泥塘、報日壠一帶的山上,漫山遍野分布著無脊椎動物化石,形象清晰,具有較高的觀賞和科研價值,分布范圍約4.5平方公里。
5、玉屏飛鳳山景點
位於平溪鎮境內,縣城西部2公里。其山群峰環聚,中間高聳一峰,旁邊兩翼舒展,如鳳凰展翅飛翔雲中,山上茂林修竹,左下石壁如削,瀑泉飛白,野雞河水繞流其山下,風景極為秀美。山下,有飛鳳橋橫跨野雞河。
6、玉屏古城牆景點
位於玉屏縣城,明洪武二十二年(1390),修築平溪衛城,城呈正方形。東抵文水河,南倚南門坡,西迄紫氣山,北臨舞陽河。城牆長4522米,高6.7米。尚存北面城牆及北門---拱宸門,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7、玉屏印山書院景點
位於玉屏縣城,清道光七年(1827)建於城中印山,為縣屬生員「敬德修業、以應科舉」之所。書院布局嚴謹,格調和諧,古色古香,文化韻味突出,是保存完好的古書院。已改為「印山民族小學」。
8、玉屏七眼橋景點
位於玉屏縣城,石質七孔拱橋,康熙九年(1607)修建於城西,橫跨於匯入舞陽河的野雞河上;橋左右分別是獅子頭與象鼻山,景象萬千,為玉屏的「古八景」之一,景名為「玉虹飲澗」;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先後又有四座鐵路公路橋梁位其左右,形成獨特的橋群,展示玉屏歷史變遷的滄桑。
9、玉屏民族村寨景點
朝陽、丙溪、大灣三個村寨,是較為典型的北侗民族村寨,村寨布局、民居建築、環境等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民居依山坡地形而建,層層疊疊,周圍綠樹環繞,環境幽美。
10、玉屏北侗民居景點
朝陽景區的北侗民居建築是較為標準的典型的北侗民居,其建築物為木結構、小青瓦、吊腳樓,外環廊式、吊腳樓一般二至三層,並根據地形留有院壩,建有迎賓門,他們稱之為「八字彩門」。這里的民居具有典型的北侗民居建築特色。
11、玉屏平江林坡景區
主要由平江河和卓林坡組成。平江河從縣城至賀家灘電站,長約5公里,其特點是河面寬闊,河水平緩、清澈,兩岸丘陵翠綠,田園風光誘人,奇峰眾多,山勢雄壯、秀美。卓嶺坡位於混寨、卓嶺坡一帶,距縣城3公里,這里樹木茂密,藤繞枝纏、景色宜人,形成獨具特色的自然生態景觀。
12、玉屏八仙子廟景點
位於「石蓮峰」山腰,相傳張三豐等八仙曾修煉其上,並教給玉屏人許多生活技能,其中包括教給鄭氏家人製作簫笛的技能,現代到廟里朝拜進香的人較多,廟宇造型雄偉、壯觀。
13、玉屏混寨跌水瀑布景點
上部跌水流入形似大石硯內,下部是高40-50米,寬30米的瀑布,形成跌水瀑布組合。枯水季節水流層層疊疊,似珍珠翻滾跌落,豐水季節,水流一瀉千里,似簾如錦,水花四濺,瀑聲隆隆十分壯觀。
14、玉屏鐵柱山景區
該景區位於朱家場鎮境內,近鄰龍鰲河省級風景名勝區和梵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鐵柱山景區的特點是:山形獨特、古樹參天、有紅軍紀念地,牛市繁榮。本景區具有景點多處,面積約4平方公里。
15、玉屏紅軍紀念地
朱家場東面,紅軍長征進入貴州玉屏縣後,賀龍部隊曾在這里駐扎、辦公,並保留有四座烈士墓,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現為朱家場鎮中心小學,校園內有高大的百年古香樟十五株,排列整齊,最大的直徑約2.5-3.0米。樟樹群旁邊,存有江西會館遺址,其部分建築已作鎮中心小學教室,遺址保存完好。
16、玉屏卧佛山景點
位於朱家場的東南部,山形酷似仰卧的大佛,額頭、眼、鼻、咀和下額喉節都十分清晰,特別是下額非常逼真。
17、玉屏鐵柱山景點
與卧佛山緊緊相連,一巨大岩石從一山丘上凸起,酷似頂天立地的鐵柱,故名鐵柱山。岩石旁有一石洞,洞中清泉四時不竭。
18、玉屏車壩河景區
以車壩河為主要資源,車壩河經田坪鎮與大龍鎮交界處,在撫溪和大河坡一帶匯入舞陽河,河流兩岸多為懸崖絕壁,溶洞瀑布,在河流中段有一座紅軍長征經過的紅軍橋。該景區主要景點3處。其中,車壩河峽谷兩岸壁立千仞,奇岩險峰,人跡罕至,雲霧升騰。具有雄、奇、險、秀的景觀特色。
19、玉屏小穿洞瀑布群景點
位於車壩河與白岩河交會處,地形復雜,落差近百米,喀斯特地貌發育,大小溶洞相互交錯,洞中泉水涌流成瀑。最大的瀑布高20多米,寬15米左右,最小的瀑布也有7—8米高。
玉屏行車路線:
a、貴陽機場(龍洞堡機場)沿60號高速公路(玉屏站)進入玉屏縣(3.5小時左右);鳳凰機場(銅仁大興機場)沿大興高速1小時進入60號高速公路(玉屏站)進入玉屏;懷化機場(芷江機場)沿60號高速公路1.5小時到達(玉屏站)進入玉屏。
b、湘黔鐵路(株六復線鐵路)進入玉屏,市內的士(市內4元起)可達縣城城區內任何地點;
c、公交線路:1路,七里塘→火車站 →汽車站→步行街→街心花園(縣城中心位置)→縣城風雨橋→七眼橋→拘留所→殯儀館—黔東戒毒勞教所(三家橋) 往返,1.5元。
b、城際公交線路:玉屏老車站→火車站→大龍 3元。
『伍』 銅仁玉屏有哪些旅遊景點,有什麼好玩的介紹推薦(
風景名勝
玉屏風景名勝計有自然景源和人文景源二大類,其中自然景源分三個中類十二小類;人文景源分四中類加二小類,計景物景觀54個。即自然景物景觀30個,人文景物景觀24個。以相對集中為原則,劃分為四個片區、兩個獨立景點和一個人文景源。如下:
朝陽民族風情片區
該片區是北侗民族聚居地之一,以北侗民族的民居建築、居住環境和風情為主,並有較為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獨具特色的民俗區。
(1)民族村寨:朝陽、丙溪、大灣三個村寨,是較為典型的北侗民族村寨,村寨布局、民居建築、環境等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民居依山坡地形而建,層層疊疊,周圍綠樹環繞,環境幽美。
玉屏侗族自治縣
(3)印山書院:清道光七年(1827)建於城中印山,為縣屬生員「敬德修業、以應科舉」之所。書院布局嚴謹,格調和諧,古色古香,文化韻味突出,是保存完好的古書院。已改為「印山民族小學」。
(4)七眼橋:石質七孔拱橋,康熙九年(1607)修建於城西,橫跨於匯入舞陽河的野雞河上;橋左右分別是獅子頭與象鼻山,景象萬千,為玉屏的「古八景」之一,景名為「玉虹飲澗」;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先後又有四座鐵路公路橋梁位其左右,形成獨特的橋群,展示玉屏歷史變遷的滄桑。
玉屏簫笛
玉屏的形象名牌和傳統品牌--玉屏簫笛。源自古老的神話傳說,位列「貴州三寶」。玉屏簫笛,原名平簫玉笛,是中國兩種竹管樂器之一。
玉屏簫始制於明代萬曆年間,時玉屏名「平溪」故稱「平簫」,清雍正年撤平溪衛建玉屏縣後,平簫隨著建置的演變稱為「玉屏簫」。
《辭海》載:「玉屏簫,中國著名樂器之一。創於明代末期,採用貴州玉屏出產的竹子製成,因名。產品經過刻花、打磨加工,式樣優美,雌雄成對。」
玉屏風雨橋
風雨橋是可以與鼓樓媲美、展現侗族文化靈性的建築物。風雨橋,又叫花橋。侗族自古以來臨水而居。為了行走便利,侗家人會在寨河上架起一座或數座橋,一般是建在寨河的下游。
『陸』 古詩乳鴉啼散玉屏空描寫什麼時間什麼景色
時間為立秋日。
景色:
空曠、清恬的玉石屏風里外,我倚枕打扇,內涼風習習。朦朧中聽得草容木蕭颯,好像淅瀝小雨灑落庭院。披衣出房,尋覓這新來的秋聲,但見一天明月,飄落的梧葉已把台階鋪滿。
『柒』 作文:玉屏山的美景,200字
玉屏山的美景
今天天氣晴朗,陽光特別耀眼,所有的一切都顯得那麼生機勃勃。小鳥唧唧喳喳地叫著,好像在說:「快點出來吧!」
我約了一個朋友去玉屏山玩。我們蹦蹦跳跳地來到了公園。公園里有一大片一大片綠綠的草地,讓人想上去打個滾。還有很多開得正熱鬧的杜鵑花,有紅的,有粉的,還有白的呢!公園里的人可真多啊!有的人在放風箏,有的人在認真地看地上石刻的南平全景圖,還有的人在草地上邊享受陽光邊吃東西。
公園里有一個池塘。我跑過去,看到許許多多的小蝌蚪在水裡自由自在地游。小蝌蚪真可愛啊,就像一個個黑黑的小逗號!我找來一個瓶子,用瓶蓋把小蝌蚪扣住,然後把它抓住,我抓了很多隻呢!
後來我來到草地上放風箏。風來了,我想把風箏飛到天空上,可是怎麼也飛不起來。於是我請教了一個大哥哥,他說:「要看好風向,別著急!」然後我照著大哥哥所說的慢慢調整好方向,一點點地扯著風箏線,風箏終於飛起來了!喜洋洋和灰太狼的圖案在空中好像活了起來,在想我招手呢!
今天我玩得可真開心!
『捌』 玉屏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1、玉屏八仙岩景點
又叫石蓮峰,位於舞陽河畔萬卷書崖對面,峰頂從入巨石8座,高10餘丈,型如蓮花初綻,如傳說中的八仙。峰麓又、水澄潭,山泉清澄見底,古人稱之為「香泉玉水」。明月當空,蓮峰倒影,盪漾水中,稱為「石蓮漾月」,又稱「八仙賞月」。
相傳張三豐雲游至平溪時,曾在此煉丹,其煉丹爐至今仍依稀可辨。明代,即在山上建觀音殿,素有尼姑居住,現增住眾多神傳中的佛象,殿堂仍存,香火絡繹不絕,勝景如昔,遊人日增,被當地堪稱「風水寶地」,玉屏簫笛,簫笛之所以音韻清越優美,相傳韓湘子簫留於此山美名。
2、玉屏茶花泉景區
農業科技園是茶花泉景區重要景點,也是農旅結合的很總要示範窗口,園內布置根據主題不同主要分為四個區域:現代農業展示區、創意農業展示區、熱帶植物區以及熱帶果樹展示區。館內通過降溫系統、循環系統、加溫系統、灌溉系統以及計算機智能控制系統等現代化智能設備,實現溫室內部溫度、相對濕度、光照進行調節,在溫室內創造出適宜作物生長的環境,館內多處引用玉屏特色文化元素,館內構築物、小品設計多採用鋼結構、玻璃、防腐木,同時結合當地侗族民居特色元素,使農業也可以具設計感、時尚感、與室外空間形成鮮明對比。成為集現代、休閑觀光、科普示範、婚紗攝影的重要場所,同時也可以為學生提供科普教育實習的一個示範基地。
3、玉屏萬卷書崖景點
萬卷書崖位於縣城東北200米處的舞陽河畔,其崖為獅子坡余脈,至江畔萬心,高出水面40餘米。峭壁如削,跌石千層,形如萬卷藏書,臨崖遠眺、舞水西來,連峰對峙。明代大司馬熊明喻此景觀為:「跌石如書,蓮峰似筆,潭水如墨,沙洲似硯」書、筆、墨、硯融入一體,巧奪天工。江面上征帆點點,漁歌聲聲,是一幅充滿生活情趣的天然丹青,為貴州著名風景之一。
4、玉屏化石山景點
在田坪鎮境內黃泥塘、報日壠一帶的山上,漫山遍野分布著無脊椎動物化石,形象清晰,具有較高的觀賞和科研價值,分布范圍約4.5平方公里。
5、玉屏飛鳳山景點
位於平溪鎮境內,縣城西部2公里。其山群峰環聚,中間高聳一峰,旁邊兩翼舒展,如鳳凰展翅飛翔雲中,山上茂林修竹,左下石壁如削,瀑泉飛白,野雞河水繞流其山下,風景極為秀美。山下,有飛鳳橋橫跨野雞河。
6、玉屏古城牆景點
位於玉屏縣城,明洪武二十二年(1390),修築平溪衛城,城呈正方形。東抵文水河,南倚南門坡,西迄紫氣山,北臨舞陽河。城牆長4522米,高6.7米。尚存北面城牆及北門---拱宸門,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7、玉屏印山書院景點
位於玉屏縣城,清道光七年(1827)建於城中印山,為縣屬生員「敬德修業、以應科舉」之所。書院布局嚴謹,格調和諧,古色古香,文化韻味突出,是保存完好的古書院。已改為「印山民族小學」。
8、玉屏七眼橋景點
位於玉屏縣城,石質七孔拱橋,康熙九年(1607)修建於城西,橫跨於匯入舞陽河的野雞河上;橋左右分別是獅子頭與象鼻山,景象萬千,為玉屏的「古八景」之一,景名為「玉虹飲澗」;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先後又有四座鐵路公路橋梁位其左右,形成獨特的橋群,展示玉屏歷史變遷的滄桑。
9、玉屏民族村寨景點
朝陽、丙溪、大灣三個村寨,是較為典型的北侗民族村寨,村寨布局、民居建築、環境等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民居依山坡地形而建,層層疊疊,周圍綠樹環繞,環境幽美。
10、玉屏北侗民居景點
朝陽景區的北侗民居建築是較為標準的典型的北侗民居,其建築物為木結構、小青瓦、吊腳樓,外環廊式、吊腳樓一般二至三層,並根據地形留有院壩,建有迎賓門,他們稱之為「八字彩門」。這里的民居具有典型的北侗民居建築特色。
11、玉屏平江林坡景區
主要由平江河和卓林坡組成。平江河從縣城至賀家灘電站,長約5公里,其特點是河面寬闊,河水平緩、清澈,兩岸丘陵翠綠,田園風光誘人,奇峰眾多,山勢雄壯、秀美。卓嶺坡位於混寨、卓嶺坡一帶,距縣城3公里,這里樹木茂密,藤繞枝纏、景色宜人,形成獨具特色的自然生態景觀。
12、玉屏八仙子廟景點
位於「石蓮峰」山腰,相傳張三豐等八仙曾修煉其上,並教給玉屏人許多生活技能,其中包括教給鄭氏家人製作簫笛的技能,現代到廟里朝拜進香的人較多,廟宇造型雄偉、壯觀。
13、玉屏混寨跌水瀑布景點
上部跌水流入形似大石硯內,下部是高40-50米,寬30米的瀑布,形成跌水瀑布組合。枯水季節水流層層疊疊,似珍珠翻滾跌落,豐水季節,水流一瀉千里,似簾如錦,水花四濺,瀑聲隆隆十分壯觀。
14、玉屏鐵柱山景區
該景區位於朱家場鎮境內,近鄰龍鰲河省級風景名勝區和梵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鐵柱山景區的特點是:山形獨特、古樹參天、有紅軍紀念地,牛市繁榮。本景區具有景點多處,面積約4平方公里。
15、玉屏紅軍紀念地
朱家場東面,紅軍長征進入貴州玉屏縣後,賀龍部隊曾在這里駐扎、辦公,並保留有四座烈士墓,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現為朱家場鎮中心小學,校園內有高大的百年古香樟十五株,排列整齊,最大的直徑約2.5-3.0米。樟樹群旁邊,存有江西會館遺址,其部分建築已作鎮中心小學教室,遺址保存完好。
16、玉屏卧佛山景點
位於朱家場的東南部,山形酷似仰卧的大佛,額頭、眼、鼻、咀和下額喉節都十分清晰,特別是下額非常逼真。
17、玉屏鐵柱山景點
與卧佛山緊緊相連,一巨大岩石從一山丘上凸起,酷似頂天立地的鐵柱,故名鐵柱山。岩石旁有一石洞,洞中清泉四時不竭。
18、玉屏車壩河景區
以車壩河為主要資源,車壩河經田坪鎮與大龍鎮交界處,在撫溪和大河坡一帶匯入舞陽河,河流兩岸多為懸崖絕壁,溶洞瀑布,在河流中段有一座紅軍長征經過的紅軍橋。該景區主要景點3處。其中,車壩河峽谷兩岸壁立千仞,奇岩險峰,人跡罕至,雲霧升騰。具有雄、奇、險、秀的景觀特色。
19、玉屏小穿洞瀑布群景點
位於車壩河與白岩河交會處,地形復雜,落差近百米,喀斯特地貌發育,大小溶洞相互交錯,洞中泉水涌流成瀑。最大的瀑布高20多米,寬15米左右,最小的瀑布也有7—8米高。
玉屏行車路線:
a、貴陽機場(龍洞堡機場)沿60號高速公路(玉屏站)進入玉屏縣(3.5小時左右);鳳凰機場(銅仁大興機場)沿大興高速1小時進入60號高速公路(玉屏站)進入玉屏;懷化機場(芷江機場)沿60號高速公路1.5小時到達(玉屏站)進入玉屏。
b、湘黔鐵路(株六復線鐵路)進入玉屏,市內的士(市內4元起)可達縣城城區內任何地點;
c、公交線路:1路,七里塘→火車站 →汽車站→步行街→街心花園(縣城中心位置)→縣城風雨橋→七眼橋→拘留所→殯儀館—黔東戒毒勞教所(三家橋) 往返,1.5元。
b、城際公交線路:玉屏老車站→火車站→大龍 3元。
『玖』 玉屏山的景色介紹
玉屏山上是一片整齊雅潔的人造森林,柳杉筆直一望無際,茫茫林海,鬱郁蔥蔥,連綿起伏,伸展十餘里。山中叢蔭濃密,氣候涼爽,為游覽避暑勝地。山間一條彎曲的林中小道,兩旁柳杉密蔭掩蔽,寧靜幽雅,時有一絲林嵐薄霧,形成一道天然的翠綠走廊。山中有一個海匯塘,原有一座海匯堂寺廟,因年久失修而倒塌。1970年修建花溪鄉水電站壘石築壩,成為今日海匯塘人工湖。湖水碧藍如境,倒映著群峰綠巒,湖上泛舟清波盪漾,微風輕拂,令人陶醉。
東面有新建的聽泉閣,風格古樸,玲瓏別致,飛檐翹角,具有中國民族建築的特點。閣中對聯是:「泉出林間飛白練」、「雲深山岫漫藍天」。登閣遠眺花溪河水如帶,近望雲海蒼茫,早看八面山晨曦,夜觀花柳萬家燈火,左側有名山飛仙閣,原有一條銀色瀑流,從150米高的懸岩上飛瀉而下,氣勢磅礴。如今飛水被截流發電,只剩下餘波細流,若遇大雨滂沱,飛瀑依然如舊。閣旁原有清代建築玉泉寺,解放後拆毀,如今寺基尚存。中有地下室一個,幽深漆黑。
西面有靜思亭,造型秀麗,裝飾雅緻,風格渾厚古樸。在亭中可以觀賞岩鹽洞雲霧繚繞,柏木崗的瀑布奔流,下有臣石二處,民間有石鑼對石鼓之說。俯視可見抱朴洞,看花台古跡。這里風景幽美,令人心曠神怡。
玉屏山還有明代摩岩造像39龕,57尊,線條流暢,衣清晰,前臨大路,左前為懸岩,背倚玉屏山「翠雲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