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崆峒山風景名勝區介紹

崆峒山風景名勝區介紹

發布時間: 2020-12-19 18:08:21

❶ 平涼李宗旭簡介

平涼抄崆峒山李宗旭的簡襲介
佛教在線甘肅訊 日前,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山景區佛、道兩教的40多名宗教人士代表在崆峒山景區會議室集中組織學習了中國共產黨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暢談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三十年來所取得的成就,展望美好未來。

❷ 陽春有什麼著名的旅遊景點,求介紹

凌霄岩
凌霄岩是以岩溶地貌為主的地文景觀,它具有中國大陸架南端典型的
喀斯特地貌特徵。凌霄岩洞內的巨大石柱、石筍大多屬典型的棕櫚片造型,也稱「石靈芝」造型,被稱為「世界石靈芝王國」。

從南向北與凌霄岩暗河並行的,是一條名叫玉溪的河流。在河朗境內,這條玉溪連續穿過了三座山峰,形成了三個長度不等的山洞,這就是玉溪三洞。古玉溪三洞原名三洞天,又叫桃源洞。其特點是每個岩洞都各有特色,自成一體。洞內泛舟,清泉叮咚,溪水清瑩如玉,故又名玉溪三洞。玉溪三洞的第一洞,全長四百米,高五十米,旁有一旱洞。洞內石鍾乳琳琅滿目,景物豐富。「金盞疊泉」一景最引人入勝。金盞疊泉由幾十個大大小小的魚鱗坑組成,圍堰上長滿了翠綠的苔蘚,圍堰內泉水清澈見底,當夏秋季節雨水較大時,流入圍堰的泉水就會沿著堤堰溢出,發出淙淙的聲響。從第一洞出來約半公里便是第二洞,該洞長三百三十米,河水清澈如玉,水中生長有鯉魚。溶洞景觀千姿百態,洞口水中有一巨石,遠看像漁翁垂釣,近看像獅子滾球,後看像犀牛望月,故名為「三變石」,趣味橫生, 在第二洞下游的一公里處,還有玉溪第三洞,全長五百米,兩邊各兩層,溪流在洞中曲折而過,洞中有洞,光朗明亮。玉溪山洞內可以劃著小船自由來往,洞頂以及兩側的岩壁上,倒懸的石鍾乳千嬌百媚,洞外的明河兩岸翠竹依依,芭蕉叢生,舟行其間,似乎有置身「世外桃源」的幻境。
花灘森林公園
廣東花灘森林公園是一九九三年廣東省林業廳批准建設的省級森林公園,位於廣東陽春市境內中心的西山山脈地帶,屬亞熱帶氣候,公園境內面積4000多公頃,水面面積400多公頃:由西向東形成山谷盆地,廣東重點水利工程大河水庫(電站)庫區水域全部在森林公園境內,森林公園背山面水,視野開闊,自然景觀獨秀,氣候宜人,是休閑、避暑的好去處,有粵西「小天池」之稱,無論在自然環境,還是從地理優勢中其旅遊商機地位無可匹敵。九三年國畫大師關山月親臨公園為「花灘森林公園」題名。

花灘森林公園旅遊資源獨具特色,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水利建設造就出青山綠水,湖島星羅棋布的自然風光,有千山飛瀑,萬壑流泉、花灘林海、石溪奇觀、漠江秀色、西山晚霞、磨石仔、飛來寺、壩區觀光等三十多處奇特壯麗的景觀和景點。
旅遊風景資源評價為「四美」即:山美、水美、氣候美、環境美等,讓人感受到「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之景和素有「盛夏無酷暑,三伏景如秋」舒適之戀。身臨其境無不心曠神怡。
森林公園內還繁衍著許多珍希野生動物和植物。是動物的樂園,植物的寶庫。動物種類繁多有:山豬、箭豬、穿山甲、果狸、金錢龜、山雞、鷓鴣、鷹、畫眉、白鶴。
慈雲岩與通天蠟燭
慈雲岩與通天蠟燭在春灣中山公園中,隔湖相望。該岩是陽春著名的古跡之一。
從園門牌坊進園,便可以見到一石山屹立於右前方,渾穆端莊,卓撥挺秀。慈雲寺建於前高台上,前有「三聖」造像。殿後岩壁上的石刻題字有20餘處,高低錯落,大都是清朝中葉至民國時所刻。與銅石、崆垌兩岩石刻同屬陽春摩岩石刻藝術的瑰寶。從寺左的閣門進去,沿石階上十多級,有一石窟,內有觀音塑像,叫觀音閣。

從慈雲岩末側的蹬道上去,可以一直上到100米高的山頂。在這里憑高縱目。春灣風光,盡收眼底。
通天蠟燭位於春灣公園湖畔,高近100米,底寬30米,是春灣石群中拔地擎天的圓柱形奇峰。峰頂有一石突起,似燭蕊一般,因此叫「通天蠟燭」。該峰聳立於湖畔,倒映在湖中,水光山色,如同彩畫。由於景緻美妙,它的照片被許多報刊、掛歷選用,成為聞名遐邇的景點。
仙湖
仙湖與白水瀑布一樣,位於八甲山區。
該湖遠名仙家垌水庫,總面積16.6平方公里,集雨面積200平方公里,最寬處1900米,水最深處達40米。乘

船在湖中游覽,但見群山環抱,雲霧繚繞,碧波成頃。湖心的幾座小島,恰似神話中的「蓬瀛之島」。這里還有「霧河」奇觀,就是水庫大壩下游的河面上,早晨白霧漫漫,起伏翻騰,有如白茫茫的河流。仙湖盛夏無酷暑,三伏景如秋,環境優雅,清爽宜人。真如仙家居所。
國畫大師關山月曾到此游,並題下「仙湖」二字,此湖遂得名。
白水瀑布
白水瀑布位於陽春市八甲鎮10多公里外的崇山峻嶺中。瀑
布垂直落差達255米,猶如一匹長長的白練,飄掛在高山林海當中。這一落差,比貴州黃果樹瀑布還要高。從上往下數,飛瀉而下的瀑布,迭疊成了13個層次,因此又被稱為「十三迭」。瀑布瀉下的深潭叫

響水潭,傳說響水潭在晴天時突然發出一種響聲,則即將放晴。未見瀑布先聞水聲,已感涼風習習,心曠神怡。這里是天然負離子高含量區。白水瀑布被譽為「嶺南第一瀑」,如果開發利用得好,可能成為我省旅遊的一 個新熱點。
龍宮岩
岩洞全長1400米,龍泉溪水清澈,洞如長廊形,景物鬼斧神工、玲瓏剔透,有如龍宮之物。岩洞全程分四段:首段"迎賓廊","鍾乳寶塔"、"彩旗綵帶"招展,"石鼓"咚咚,"龍王
水族"栩栩如生;次段是"龍王殿",兩側玉乳玲瓏,"龍宮浮雕"、"宮壁綉錦"惟妙惟肖;第三段為"聚寶庫",庫藏"鎮宮寶塔"、"定海神針"、"金玉龍床";第四段為"龍舟",其間石筍石幔琳琅滿目,"龍宮羅帳"、"

龍女寶鏡"、"龍女浴池"令人恍如身臨仙境。 大新縣龍宮岩又稱伏舊岩,國家二級景點。距縣城20公里,為喀斯特岩溶地貌。內有四廳,廳廳相連,廳內奇觀迭出,鍾乳、石筍、石花、石柱姿態各異,若獅若虎,似雞似鳥,或如蓮花朵朵,任由想像。更有層層天然水壩深潭,幽深清涼如入仙境。更為奇異者,第四廳中有一巨龍盤卧,鱗爪畢現,栩栩如生,令人嘆為觀止。
通真岩
通真岩,原名銅石岩,位於春灣圩東南方約1公里的銅石山上,是古代銅石寺的遺址
銅石岩山勢宏偉,寺廟建與半山上的岩洞中,分中岩和玄鶴岩兩岩。各深數十米,高20至30米不等。建於隋代、原為銅石岩、德惠寺。通真岩又名「劉三妹歌台」,相傳唐景隆年間,廣西貴縣劉三姐與祖父自廣西傳歌至此,得道升仙,故此地又叫「通真岩」,岩內至今仍有當年傳歌台和劉三姐祖父的陵墓,宋真宗御賜「通真」二字;有宋理學家周敦頤等題詞。觀岩壁上保存北宋理學家周敦頤、廣東轉運使祖無擇題名、廣東轉運副使許彥先題詩及明清文人的摩岩石刻20題。在通真岩旁邊的小岩洞里,有一個很像婦女乳房的岩石,千百年來,不停地滴下泉水,當地人叫「地母之乳」,意為大地母親的乳汁。據傳有人用來了擦眼睛,有明目之效。
鵝凰嶂
鵝凰嶂自然保護區是森林生態系統類型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華南地區熱帶北緣季雨林和山地雨林為主體的森林生態系統。 2004年1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05年6月,廣東省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成立廣東陽春鵝凰嶂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管理處內設三個科和一個護林大隊,下屬九個保護站。
鵝凰嶂自然保護區地質結構古老,地處熱帶和南亞熱帶的交匯處,植被類型獨特。據資料記載,本區是廣東省最古老的陸地,是從泥盆紀以來未受海浸的陸地,是植物最早發生地和現代分布中心之一,區內植被是廣東省大陸資料記載的唯一的一塊山地季雨林。
保護區內物種資源豐富,據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的專家考察,保護區內有維管植物216科867屬1849種。這些植物中,有如下四個特點: 1、特有屬多。據統計,我省有特有屬植物8個屬,而鵝凰嶂保護區特有屬植物有4個屬:野牡丹科的虎顏花屬, 山茶科的圓籽荷屬,山茶科的豬血木屬,茜草科的綉球茜屬,占我省8個特有屬的50%。2、中國特有屬多。據統計,我省有中國特有屬植物48屬,而鵝凰嶂保護區有15屬,占我省的中國特有屬植物的31.25%。3、保護植物豐富。據統計,我省有保護植物103種,而鵝凰嶂自然保護區有保護植物36種,占我省的保護植物的34.95%。4、特有種豐富。鵝凰嶂自然保護區特有種非常豐富,有杜鵑紅山茶、陽春山龍眼、陽春樟、陽春巴豆、陽春柯、等三十多種。區內的動物也十分豐富,據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的專家考察,區內有虎紋蛙、細痣疣螈、山瑞鱉、三線閉殼龜和領角鵠等為代表的各類瀕危動物38種。
玉溪仙景
玉溪三洞距凌霄岩6公里,由漠陽江上游的甘婪河水穿透三座石山溶洞而成,全長3公里,均可坐船游覽。第一洞頂的「皇冠」石,酷似皇冠,遊人在船上隨即可拍攝一幅頭戴皇冠的照片。第一洞長400米,上面有一層旱洞,水面距洞頂高48米,該洞以「金盞疊泉」最為壯觀,一個個金黃色的石盞滿載清澈的泉水往下流。」第二洞長330米,水深2~5米,水面寬20~30米,河水清澈如玉,水中多生長鯉魚。洞中景物豐富,尤以「三變石」為趣,在玉溪三洞下游的1公里處,還有玉溪第三洞風景區,洞長500米,既可坐船遊玩,又可登岩而游。景物繁多,栩栩如生。
古雅崆峒
崆峒岩位於陽春城西3公里處,始建於明代萬曆丁丑年間,清乾隆二十一年陽春縣令姜山重修寺宇。崆峒岩又名「四崆峒山」,山下有岩,岩中有寺寺外有峰,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觀俱全,以古雅清幽為特色,亦是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岩洞歷史悠久,文昌閣、玉帝殿等。岩洞分三層,可游覽面積達1萬平方米,鍾乳、石幔、石柱千姿百態,山亭廟宇雄偉瑰麗。新開發的秀峰景區,在崆垌岩山頂游覽面積三萬多平方米,東、西、南、北、中五座山峰巍峨陡峭,石、洞、花、草及樹木生於峰林之間,美景天成。諸峰頂端或半壁上建有涼亭12座,供遊人觀光休憩。並可統覽陽春市區及飽覽陽春。
魚王石
在春城鎮北面8公里的漠陽江畔,有兩尊奇石。從東面望去左石象鰲魚,右石象黃魚。
魚王石下小上大,挺拔巍峨,高有百多米,似一條沖天而起的黃魚。微傾斜,中間有一斷裂。在朝霞萬丈或夕陽無限時,滔滔的漠陽江南水天相接,水天一色,巍巍的魚王巨石頂天立地,為我們撐開一片空間。
春灣石林
春灣石林位於春灣鎮東北2公里的蓬花垌。從「百頁劍門」進入,裡面是一塊平坦的草地,草地四周矗立著無數如刀似劍的石峰,高60多米,寬50多米,極其險峻奇特,有詩人嘆曰「萬把青銅劍,鋒芒指夜天」。此外還有「天馬騰空」、「猛獅過嶺」等石林景觀。

❸ 固原到平涼崆峒山 1旅遊路線 最好包括價格 2住宿 經濟實用的 最重要的是要干凈 3吃的 多介紹些

1、固原到平涼一個多小時的路程,坐班車的話大概20-30元,開車的費用出了油版費之外過境費10元。先權到平涼汽車西站再右拐哪兒有個岔路從汽車西站對面的那條路一直往西走10公里就到崆峒山下,買票上山。60歲以上的老人憑身份證免門票。門票價格120元/人。
2、住宿的話離得最近的是廣成大酒店,是五星級的,年輕人的話可以洗澡加晚餐(自助餐)加上休息一晚(大廳,比較干凈)總共每位70元(夠便宜吧)老年人可能不好,畢竟大廳嗎,不安靜。再就是返回來到市區賓館經濟實惠。
3、吃的嗎,那也比較多。平涼的牛肉。春花樓的羊肉泡……很多了。
4、周邊離得最近的景點是太統山森林公園。再沒有什麼好的景點。
希望對你有幫助。祝你旅途愉快!

❹ 20分。。誰去過甘肅平涼的崆峒山,那而的景色和人文歷史怎麼樣有那位朋友可以給我介紹一下嗎

我就是平涼人,以下的資料很內詳盡。容http://..com/question/42959205.html?si=9

❺ 平涼崆峒山李宗旭的簡介

平涼崆峒山李宗旭的簡介
佛教在線甘肅訊 日前,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山景區佛、道兩教的40多名宗教人士代表在崆峒山景區會議室集中組織學習了中國共產黨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暢談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三十年來所取得的成就,展望美好未來。

崆峒山景區佛教協會會長妙林法師、道教協會會長李宗旭等代表景區宗教人士在會上談了學習體會。一致認為,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是一次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會議。「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的工作要求,為做好當前及今後的宗教工作指明了方向。大家表示,要深刻領會、全面把握、貫徹落實三中全會精神,圍繞經濟和社會發展大局,積極弘揚宗教優秀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文明家園。用實際行動為建設和諧文明的崆峒山景區貢獻力量。

學習會上,宗教界代表紛紛暢所語言,表示堅決擁護中央的方針政策,團結平涼市廣大的信教群眾,為改革發展穩定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發揮宗教團體的自身優勢,積極投身於平涼市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事業,為不斷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崆峒山景區負責人和宗教事務管理所參加了學習會議,並對宗教界深入學習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提出了要求。

❻ 孫思邈是明代的么在崆峒山旅遊看到山上葯王洞的介紹,葯王是明代的。

孫思邈,抄出生於北周時代,生於襲581年,卒於682年,是個百歲老人。孫思邈生於北周大統三年(公元581年),卒於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享年一百零二歲(有的考證活了一百四十一歲)。是著名的醫師與道士,是中國乃至世界史上偉大的醫學家和葯物學家,被後人譽為「葯王」,許多華人奉之為「醫神」。
葯王洞就是為紀念孫思邈而建造的,葯王洞創建時間較早,具體時間已難確切考證,清朝光緒二十九年(1903),道士王理和、寧理慧主持在原址重修葯王洞。1915年,道士任永忠、李圓成等人募資重修,歷經30年時間,先後修建了真武殿、葯王殿以及廂房、山門建築。六十年代,這些建築全部被毀壞,僅殘留石室。現存葯王洞建築是近幾年建造的,共分為兩層,下層有3石室,供奉葯王孫思邈,外形為房屋結構,上層為一大廳,廳內有崆峒風光照片和中國十大名醫畫像。葯王洞前有一塊平台,憑欄遠眺,可觀中台、塔院東台、南台等多處風光。

❼ 崆峒山介紹

崆峒山
道教名山勝地。位於甘肅省平涼市西三公里處。相傳古時廣成子在此山中石室內隱居修煉,黃帝曾至此問道於廣成子。秦、漢時期,山上始有廟宇建築;魏、晉、南北朝期間,山中道教興盛,宮觀遍布;唐宋之際,山中大多道教宮觀廟宇毀於兵火;元代開始重新修建;明萬曆年間 (1573—1620),仿湖北武當山規制,大興土木,廣建道觀,時修道教宮觀廟宇及亭台樓閣等建築四十二座,總稱八台(東台、西台、南台、北台、中台、天台、靈龜台、八仙台)、九宮(紫霄宮、飛升宮、五龍宮、遇真宮、老營宮、太和宮、王母宮、靜慶宮、詢道宮)、十二院等;清同治年間(1862—1874),再次毀於兵火,後又重建,規模與數量均不如前代所建之盛。現僅存《重修問道呂碑記》、太和宮、寶塔、盤龍石柱等建築與文物。據載宋代宋披雲、元代賀志真、明代張三豐等許多著名道士均曾於山中修真養性。山中主要名勝有月石峽、羽仙峰、定心峰、綉球峰、千大崖、插香台、棋盤嶺、歸雲洞、玄鶴洞、玉女洞、青龍洞、黃龍泉、丹梯崖等等;山腰問道宮,傳為黃帝問道之處。崆峒山上林木蔥蘢,風景秀麗,古跡星羅棋布,名勝比比皆是;每年的農歷四月初八是崆峒山傳統的廟會日,屆時山中香客遊人絡繹不絕,為我國道教名山之一,現是甘肅省著名的旅遊風景區及崆峒山道教協會所在地。
崆峒山位於甘肅省平涼市城西12公里處,東瞰西安,西接蘭州,南鄰寶雞,北抵銀川,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關中之要塞 。景區面積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集奇險靈秀的自然景觀和古樸精湛的人文景觀於一身,具有極高的觀賞、文化和科考價值。自古就有「西來第一山」、「西鎮奇觀」、「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譽。
崆峒山屬六盤山支脈,是天然的動植物王國,有各類植物1000多種,動物300餘種,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其間峰巒雄峙,危崖聳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煙籠霧鎖,如縹緲仙境;高峽平湖,水天一色,有灕江神韻。既富北方山勢之雄偉,又兼南方景色之秀麗。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宮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築群七十二處石府洞天,氣魄宏偉,底蘊豐厚。
古往今來,崆峒山吸引了眾多的風流才俊。被中華民族尊為人文始祖的軒轅黃帝親自登臨崆峒山,向智者廣成子請教治國之道和養生之術 ,黃帝問道這一千古盛事在《莊子·在宥》和《史記》等典籍中均有記載;秦皇、漢武因「慕黃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黃帝西登崆峒;司馬遷、王符、杜甫、白居易、趙時春、林則徐、譚嗣同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詩詞、華章、碑碣、銘文。崆峒武術與少林、武當、峨嵋、昆侖等武術流派馳名華夏。
1986年5月,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視察平涼時親筆題書「崆峒山」;1994年元月,崆峒山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1年元月,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中國首批AAAA級旅遊區;2007年5月8日,平涼市崆峒山風景名勝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02年10月順利通過ISO9001、ISO14001質量、環境管理體系國際認證;2003年7月26日,崆峒山又登上了國家名片,這套由崆峒山最具代表性的景觀——隍城、彈箏峽、塔院和雷聲峰組成的《崆峒山》特種郵票是我省繼敦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和嘉峪關城樓後國家郵政局發行的第4套地方題材的特種郵票;2004年3月晉升為國家地質公園。2005年8月9日,太統——崆峒山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崆峒山名字的來歷
崆峒山,以其峰林聳峙,危崖突兀,幽壑縱橫,涵洞遍布,怪石嶙峋,蓊嶺郁蔥,既有北國之雄,.又兼南方之秀的自然景觀,被譽為隴東黃土高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又因相傳為仙人廣成子修煉得道之所,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曾親臨問道廣成子於此山而被道教尊為"天下道教第一山"。近年來,海內外旅遊者紛至沓來,使其知名度越來越高。
現有多數材料解釋大致有三:一是古為空同氏族居住之地;二是崆峒山為道教勝地,取道教空空洞洞,清靜自然之意;三是崆峒山洞穴具多,有空洞之意。三種說法,不無道理。
要說崆峒山名由來,先得說崆峒一詞來源,"崆峒"一詞,當你翻開字典查找時,一般注釋為?quot;山名,在甘肅境內"。最早見於春秋時期成書的《爾雅》一書載:"北戴斗極為崆峒"。平涼崆峒山正位於北斗星座的下方,即為所指。《汲冢周書》記載:"崆峒"是大夏、莎車、姑地、旦略、貌胡、其尤、戎翟、匈奴、樓爛、月氏、奸胡、北秋等十二個氏族的首領。所以說崆峒是周時一個強大氏族部落的名稱。又在《史記.趙世家》、《姓氏考》等記載:有商代始祖契的後代分封於空桐(崆峒亦寫作空同、空桐、實是同名異寫),遂以國為姓。崆峒山為當地一座名山,故以姓命山名。
崆峒勝景:雷聲峰,老君殿,二郎石
雷聲峰
形似鏊背與蜂腰,廟觀殿堂層層高。
狹路相逢擠身過,懸壁立身膽驚拋。
談經說法非莫屬,求道索真豈空跑。
於清靜時雷音起,一夜好雨萬慮消。
平涼地處黃土高原腹地,但是大自然卻在這里造化了一個神奇瑰麗的崆峒山,而雷聲峰的險奇又堪稱崆峒一絕,這是自然造化給平涼人的恩賜。說起來,雷聲峰不是飛來峰,它是主峰馬鬃山向南延伸的一條支脈, 宛如主峰的一條右臂,舒展而下,指向濤濤的前峽河水。這條山脊全長200米,最高處不過5米,整個山體均為丹色石質,其東西兩側下臨絕澗,南面的絕壁上有人工開鑿的石級,可通向棋盤嶺。古人這樣形容雷聲峰:"魚脊,鰲背,鶴膝,蜂腰",這個說法是很形象生動的。由於雷聲峰由北而南,山勢逐漸變低,因此,峰頂的道宮建築依順山勢,錯落有致,構成一副美麗的圖畫。雷聲峰岩壁陡峭,下臨深淵,在雷雨時節雷聲在空谷依欄而望,崆峒激盪,猶如山崩地裂,驚人心魄,故取名"雷聲峰"。
遊人至雷聲峰頂,諸峰歷歷在目,山峰碧綠,平湖如鏡,俯視腳下,懸崖千丈,令人頭暈目眩,如果依山而下,或拾石級,或穿石洞,確有"一步一個移景"的感受。清朝平涼人韓榮佑詩雲:"一峰突兀眾峰巔,復道行空勢若連。鐵索牢攀幽磴轉,板橋危度斷崖懸。探奇只在青蘿外,覽勝惟依碧岫邊。谷底雲騰雷送雨,倚欄紅日艷中天。"
老君殿
老子名李耳,河南鹿邑人。
出身游四海,歸真道德經。
思想辯證法,演繹華夏魂。
慈容斯民仰,哲理聖人尊。
老子是春秋末年著名的思想家,道家思想的創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陽,楚國苦縣(河南鹿邑東)人,曾經做過周朝守藏室之史,後入秦國,代表作是《道德經》五千言,孔子曾經向他問禮。他認為"道"是宇宙萬物演變的根源,其思想具有樸素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思想。後來被奉為道教始祖。崆峒山有兩處專門供奉道祖老子的地方,稱老君殿。老君殿,又稱老君樓,位於隍城西南角,毗鄰葯王殿。老君殿是明朝建築,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正殿,背西面東,有木樓梯可供遊人攀扶上下,殿內供奉有太上老君坐像,左右兩側是迎喜、白骨化身神像,兩側牆壁上是明朝嘉靖年間彩繪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圖,共計82帖,這是一組關於老子精美的連環畫卷,色彩艷麗,故事生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國內罕見的關於老子化身的明代壁畫。正殿南側是道人居住的廂房。另一處老君殿位於笄頭山巔,舊稱老君煉丹台,1912年,道士陳理浩曾主持修葺。1940年,李成順再度主持重修,大殿面東,內供奉彩塑太上老君像。只可惜此建築毀於"文革"中,今存廢址。
二郎石
二郎砥中流,彩卵伴四周。
胭脂思百轉,靈蛙歌千旋。
雖亞崆峒高,倍增涇流歡。
取道第一謁,偉姿慕眾仙。
崆峒山景觀眾多,千姿百態,每一石一木也顯得靈氣十足,遊人駐足細細觀賞,倍覺趣味無窮。二郎石是後峽的一個景點,在後峽四溝口上山路對面的胭脂河谷中,有兩塊巨大的方形石塊,呈青褐色,每個石塊約有百多噸重,高寬各為4米,間距不過2米,潺潺的胭脂河水千回百轉,從兩石之間流經,河水清澈見底,水中的鵝卵石隨水波晃動青蛙在水邊跳來跳去,一派情趣盎然的自然風光。更為神奇的是兩塊巨石相對處,均有一個洞孔。據民間傳說,當年黃帝到崆峒山問道,黃帝上山後,群臣們便在山下挖石取土,堆砌成山,以便迎接黃帝下山。大臣們幹得正歡時,恰逢二郎神路過此地,他看了十分感動,也加入到築山大軍中去了,那二郎神力大無窮,挑得多,跑得快,眼看一座山峰越來越高。玉皇大帝聞訊,說:「豈能高過崆峒山!」下令停止築山此時二郎神正從大象山取下二塊方形巨石,在石上打好扁擔眼准備挑上山去,聽到玉皇命令後,便將兩塊巨石放置在胭脂河谷,這兩塊石頭就這樣永遠的保留下來。後人在石上鐫刻有「二郎石」三個大字。

❽ 崆峒山的介紹

《國家地質公園口袋書:崆峒山》是2011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內崆峒山國家容地質公園,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科普委員會。《國家地質公園口袋書:崆峒山》以圖文並茂的方式介紹了崆峒山的有關內容。《國家地質公園口袋書:崆峒山》為「國家地質公園口袋書」系列叢書之一,以圖文並茂的方式介紹了崆峒山的有關內容。成為廣大讀者和遊客的喜愛以至必備,揣在兜里暢游地質公園的實用手冊。

❾ 平涼崆峒山英語作文

yesteday was Saturday. I and my father, mother, grandparents, brother went to Kongtongshan by bus. In the morning we came down the mountain. I saw wooded mountains, wild flowers bloom. We climb up the hill along the mountain path. Come halfway up the mountain, I feel a little tired, began to rain,My West Lake silk umbrella missed,. Dad said to me,「Jane, don』t do anything halfway.」at last,So I insisted reached the top, the top of the scenery so beautiful.We were flying kites, I was thirsty, my mother bought me a bottle of water, .finally we went home.finally,Since then, I've kept the umbrella。i was very happy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