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生態城市

生態城市

發布時間: 2020-11-23 06:01:52

A. 什麼叫綠色生態城市

生態城市的概念
生態城市是一個嶄新的概念,是一個經濟發展、社會進內步、生態保護三者保容持高度和諧、技術和自然達到充分融合、城鄉環境清潔、優美、舒適,從而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人類的創造力、生產力,並促使城鎮文明程度不斷提高的穩定、協調與永續發展的自然和人工環境復合系統。
對一座城市而言,園林是她的霓裳,綠地是她的盛裝。對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們來說,「山在城中、城在水中、人在園中、山水交融」的生態園林美景,則始終是他們嚮往的「宜居」環境。

B. 如何理解生態城市和低碳城市

生態城市 從廣義上講,是建立在人類對人與自然關系更深刻認識的基礎上的新的文化觀,是按照生態學原則建立起來的社會、經濟、自然協調發展的新型社會關系,是有效的利用環境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新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狹義的講,就是按照生態學原理進行城市設計,建立高效、和諧、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人類聚居環境。
低碳試點城市 就是在城市實行低碳經濟,包括低碳生產和低碳消費,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成一個良性的可持續的能源生態體系。試點城市建設要以低碳經濟為發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為理念和行為特徵、政府公務管理層以低碳社會為建設標本和藍圖的城市,組織開展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建設工作。

C. 什麼是生態城市

其基本內涵是:自然資源得到合理利用,自然環境及其演進過程得到最大限度保護,具有良好的環境質量和充足的環境容量,廣泛推行建築節能和綠色建築,採用可持續的能源利用方式,能夠消納人類活動所產生的各種污染物和廢棄物,使人民生活在宜居綠色城市中。生態城市至少包含生態產業、生態環境和生態文化三方面內容。 生態城市的定義大致可分成三種: 環境說————將生態城市進行簡單化和現實化理解,強調城市生態保護、居民生活、歷史文化、交通、物種多樣性等單項要素的良性發展。 理想說————將生態城市完美化和理想化理解,認為生態城市是技術與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創造力和生產力得到最大限度發揮、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環境質量得到最大限度保護的、具有可持續性的一種人類理想棲境。 系統說————認為生態城市是自然和諧、社會公平和經濟高效的復合生態系統,強調三者的互惠共生和相互協調。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秘書長李迅認為,在生態城市概念出現之初,環境說佔主要地位,目前則主要存在於實際工作部門,其可操作性和現實性較強,但因為無法體現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的協調關系,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理想說,可以看做是生態城市的最終實現形式,將其作為一種學術觀點探討,但目前的現實可操作性較差;而系統說的觀點既立足現實,又兼顧了城市的各種生態要素及其相互間的關系,因此已被大多數人所接受。這種觀點實際上是以上兩種觀點的結合,是目前生態城市進行理論研究的主要依據和立足點。

D. 什麼叫生態城市它與田園城市的概念有何聯系與區別

生態城市從廣義上講,是建立在人類對人與自然關系更深刻認識的基礎上的新的文化觀,是按照生態學原則建立起來的社會、經濟、自然協調發展的新型社會關系,是有效的利用環境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新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狹義的講,就是按照生態學原理進行城市設計,建立高效、和諧、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人類聚居環境。
田園城市,它與一般意義上的生態城市有著本質的區別。是19世紀末英國社會活動家霍華德提出的關於城市規劃的設想。這一概念最早是在1820年由著名的空想社會主義者羅伯特·歐文(Robert Owen 1771-1858)提出的。 霍華德在他的著作《明日﹐一條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認為應該建設一種兼有城市和鄉村優點的理想城市﹐他稱之為「田園城市」。田園城市實質上是城和鄉的結合體。
田園城市是十九世紀四大城市設計(田園城市,1903;工業城市,1904;帶形城市,1882;方格形城市,1811)理念之一。

E. 生態城市的釋義

生態城市,也稱生態城(英文:Eco-City),是一種趨向盡可能降低對於能源、水或是食物等必需品的需求量,也盡可能降低廢熱、二氧化碳、甲烷與廢水的排放的城市。這一概念是在70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人與生物圈(MAB)」計劃研究過程中提出的,一經出現,立刻就受到全球的廣泛關注。關於生態城市概念眾說紛紜,至今還沒有公認的確切的定義。
「20世紀90年代以來,很多科學家、政治家、社會學家和有識之士,陸續提出了人類文明的低碳生態發展方向。使得城市發展的模式面臨著轉型的抉擇。毫無疑問,轉型的方向就是發展生態城市。」2012年11月12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領導總經濟師、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李秉仁在論壇期間表示,中國城市轉型已頗為緊迫。
「生態城最重要的標志就是100%的建築都應該達到綠色建築的標准,中國近幾年要建50個生態城市,遠期上百個,它們作為綠色建築的搖籃和基地將會發揮巨大的地區性示範作用,從質和量上保證綠色建築整體實現飛躍性發展。」在2011年11月8日召開的「中國大型公共建築綠色節能減排高峰論壇」上,住建部副部長如此表示。

F. 生態城市的標準是什麼

生態城市是根據生態學原理,應用生態、社會、系統等工程技術建設的社會、經濟、自然可持續發展和物質、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人類聚居地。生態城市應滿足以下標准:

(1)廣泛應用生態學原理規劃建設城市,城市結構合理、功能協調。

(2)保護並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資源與能源,產業結構合理,實現清潔生產。

(3)採用可持續的消費發展模式,物質、能量循環利用率高。

(4)有完善的社會設施和基礎設施,生活質量高。

(5)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有機結合,環境質量高。

(6)保護和繼承文化遺產,尊重居民的各種文化和生活特性。

(7)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覺的生態意識和環境道德觀念。

(8)建立完善的、動態的生態調控管理與決策系統。

生物圈中最普遍的特徵之一是生物體的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是指某一區域內遺傳基因的品系、物種和生態系統多樣性的總和。它包括了種內基因變化的多樣性、生物物種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三個層次。

G. 生態城市的內涵

「生態城市」是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人與生物圈計劃」研究過程中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生態城市是一個經濟高度發達、社會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生態良性循環四者保持高度和諧,城市環境及人居環境清潔、優美、舒適、安全,失業率低、社會保障體系完善,高新技術佔主導地位,技術與自然達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創造力和生產力,有利於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穩定、協調、持續發展的人工復合生態系統。
所謂人工復合生態系統,簡單地說就是社會——經濟——自然人工復合生態系統,蘊涵社會、經濟、自然協調發展和整體生態化的人工復合生態系統。具體地說,社會生態化表現為,人們擁有自覺的生態意識和環境價值觀,人口素質、生活質量、健康水平與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相適應,有一個保障人人平等,自由、接受教育、人權和免受暴力的社會環境。經濟的生態化表現為,採用可持續發展的生產、消費、交通和住居發展模式,實現清潔生產和文明消費,推廣生態產業和生態工程技術。對於經濟增長,不僅重視數量的增長,更追求質量的提高,提高資源的再生和綜合利用水平,節約能源、提高熱能利用率,降低礦物燃料使用率,研究開發替代能源,提倡大力使用自然能源。
環境的生態化表現為:發展以保護自然為基礎,與環境的承載能力相協調。自然環境及其演進過程得到最大限度地保護,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資源和保護生命支持系統,開發建設活動始終保持在環境的承載能力之內。

H. 簡述「生態城市」概念

生態抄城市,也稱生態城(英文:Eco-City),襲是一種趨向盡可能降低對於能源、水或是食物等必需品的需求量,也盡可能降低廢熱、二氧化碳、甲烷與廢水的排放的城市。

這一概念是在70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人與生物圈(MAB)」計劃研究過程中提出的,一經出現,立刻就受到全球的廣泛關注。關於生態城市概念眾說紛紜,至今還沒有公認的確切的定義。

http://ke..com/link?url=_2jLJTO9Tn

I. 什麼是生態城市

生態城市是根據生態學原理,應用生態、社會、系統等工程技術建設的社會、經濟、自然可持續發展和物質、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人類聚居地。生態城市應滿足以下標准:(1)廣泛應用生態學原理規劃建設城市,城市結構合理、功能協調;(2)保護並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資源與能源,產業結構合理,實現清潔生產;(3)採用可持續的消費發展模式,物質、能量循環利用率高;(4)有完善的社會設施和基礎設施,生活質量高;(5)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有機結合,環境質量高,(6)保護和繼承文化遺產,尊重居民的各種文化和生活特性,(7)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覺的生態意識和環境道德觀念,(8)建立完善的、動態的生態調控管理與決策系統。

J. 生態城市的提出

前蘇聯生態學家)首次正式提出生態城市概念,認為生態城市是一種理想城模式,其中技術和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創造力和生產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環境質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物質、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態良性循環。
從生態學的觀點,城市是以人為主體的生態系統,是一個由社會、經濟和自然三個子系統構成的復合生態系統。一個符合生態規律的生態城市應該是結構合理、功能高效、關系協調的城市生態系統。這里所謂結構合理是指適度的人口密度,合理的土地利用,良好的環境質量,充足的綠地系統,完善的基礎設施,有效的自然保護;功能高效是指資源的優化配置、物力的經濟投入、人力的充分發揮、物流的暢通有序、信息流的快速便捷;關系協調是指人和自然協調、社會關系協調、城鄉協調、資源利用和資源更新協調、環境脅迫和環境承載力協調。概言之生態城市應該是環境清潔優美,生活健康舒適,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地盡其利,人和自然協調發展,生態良性循環的城市。
「生態城市」作為對傳統的以工業文明為核心的城市化運動的反思、揚棄,體現了工業化、城市化與現代文明的交融與協調,是人類自覺克服「城市病」、從灰色文明走向綠色文明的偉大創新。它在本質上適應了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標志著城市由傳統的唯經濟增長模式向經濟、社會、生態有機融合的復合發展模式的轉變。它體現了城市發展理念中傳統的人本主義向理性的人本主義的轉變,反映出城市發展在認識與處理人與自然、人與人關繫上取得新的突破,使城市發展不僅僅追求物質形態的發展,更追求文化上、精神上的進步,即更加註重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緊密聯系。
「生態城市」與普通意義上的現代城市相比,有著本質的不同。生態城市中的「生態」,已不再是單純生物學的含義,而是綜合的、整體的概念,蘊涵社會、經濟、自然的復合內容,已經遠遠超出了過去所講的純自然生態,而已成為自然、經濟、文化、政治的載體。
生態城市中「生態」兩個字實際上就包含了生態產業、生態環境和生態文化三個方面的內容。生態城市建設不再僅僅是單純的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生態城市建設內容涵蓋了環境污染防治、生態保護與建設、生態產業的發展(包括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旅遊),人居環境建設、生態文化等方面,涉及各部門各行業;這正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
因此在本質上,生態城市建設是在區域水平上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個平台和切入點。生態城市建設是全面提升城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載體,是全民參運動,通過生態城市建設才能最大限度地推動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質量,為實現全面小康的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