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生態
㈠ 國家級綠色生態示範城區有哪些
貴陽中天·未來方舟生態新區,中新天津生態城、深圳市光明新區、唐山市唐山灣生態城、無錫市太湖新城、長沙市梅溪湖新城、重慶市悅來綠色生態城區和昆明市呈貢新區。
㈡ 國家對生態發展指的是什麼
國家級生態縣是踐行科學發展的品牌象徵。所謂國家級生態縣,是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各個領域基本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縣級行政區域。
1、國家級生態縣是一個生態品牌,[1] 它代表著某縣(或縣級市)在生態建設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一種榮譽。
國家級生態縣-江蘇省江陰市
從這一概念定義,我們可以看出,創建國家級生態縣,既要求生態保護,也要求經濟發展,是生態與經濟雙贏的協調發展。這種發展是建立在生態得到有效建設、[1] 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基礎上的發展,是充分體現發展第一要務、以人為本的發展,是一種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所以,創建國家級生態縣,是一個縣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也是反映一個縣實現保護與發展雙贏的金字招牌。簡單地說,國家能夠授予你國家級生態縣這塊牌子,那就說明在某種程序上也認同或肯定了你這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路子,既保護了生態環境又發展了經濟,而且是在各個領域基本上符合了可持續發展,[1] 而這也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真正含義。[2]
2、國家級生態縣是綜合實力提升的榮譽獎章。
國家級生態縣-浙江省安吉縣
根據《全國生態縣、生態市創建工作考核方案》,生態縣考核指標包括5項基本條件和22項建設指標,涵蓋了經濟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社會進步的方方面面,而且每項指標都有量化分值,比如對欠發達地區,要求農民年人均純收入不低於4500元,森林覆蓋率不低於75%,環境保護投資佔GDP的比重不低於3.5%,等等。因此,創建國家級生態縣,是經濟、社會、生態等全面發展和進步的綜合檢驗,是授予一個地區綜合實力提升的榮譽獎章。從在2006年第35個世界環境日表彰大會上,安吉被命名為中國第一個「國家生態縣」。各縣市特別是有條件的縣市都在積極努力地爭取。
國家級生態縣-浙江省天台縣 (3張)
3、國家級生態縣是正確政績觀的綠色獎杯。從國家級生態縣建設的考核要求看,5項基本條件全部是對一個地區生態環境工作上的要求,22項指標中,涉及環境保護的19條,佔86%。這些考核指標的設置,充分表明了這種考核的重點導向是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態文明程度顯著提高。
㈢ 國家生態縣市湖北有幾個
9月21日上午,環保部召開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現場推進會,公布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名單。
首批出爐的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共46個!湖北京山榜上有名!
湖北省唯一!
國家生態縣市,是對當地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取得成就的肯定,是一項光榮的稱號。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的誕生,意味著國家生態縣市正式「升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
㈣ 重視國家生態安全如何建立
國家生態安全是指一國生存和發展所處生態環境不受或少受破壞和威脅的狀態。實現生態安全,主要是保持土地、水源、天然林、地下礦產、動植物種質資源、大氣等生態資源的保值增值、永續利用,使之適應國民教育水平、健康狀況所體現的「人力資本」以及機器、工廠、建築、水利系統、公路、鐵路等所體現的「創造資本」持續增長的配比要求,避免因自然資源衰竭、資源生產率下降、環境污染和退化給社會生活和生產造成短期災害和長期不利影響,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對於經濟快速穩步發展的我國來講,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日益突出,高度重視國家生態安全勢在必行。
當前國家生態安全的內容主要有4個方面:國土資源安全、水資源安全、大氣資源安全和生物物種安全。
1.國土資源安全。國土資源安全是指國土資源的數量、質量和結構始終處於一種有效供給狀態,即在動態上滿足當代人和未來所有人發展的需要。國土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的最基本條件,國土資源的多少和優劣是決定一個國家生態安全程度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對於我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大國尤其如此。目前,我國水土流失總面積356萬平方千米,占國土總面積的37.1%,其中水蝕面積165萬平方千米,風蝕191萬平方千米。我國荒漠化土地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27.9%,而且每年仍在增加1萬多平方千米,近1/3人口的耕地和家園正遭受荒漠化的威脅。2003年,全國凈減少耕地253.74萬公頃。森林資源和草地面積正在逐年減少,濕地受到中度和嚴重威脅,其他生態系統也退化嚴重,造成生態功能下降,生態平衡失調,已對國土安全構成非常嚴重的威脅。另外,還要佔用大量的土地資源來儲存垃圾,一些難降解、有毒有害的化學品污染物將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內引發環境危害。
2.水資源安全。水資源安全就是指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或者是水資源的供給和需求的動態平衡。我國水資源佔世界水資源總量的8%,但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卻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世界上13個貧水國家之一。我國可利用水資源為8000~9000億立方米,現在一年的用水總量已達到5600億立方米,預計到2030年,全國用水總量將達到7000~8000億立方米,接近我國可用水資源的極限。目前有2/3的城市出現供水不足,上百個城市甚至嚴重缺水,3.6億農村人口飲水未達到衛生標准。現有水資源浪費、污染嚴重,河流污染由局部發展到整體,由城市發展到鄉村,由地表發展到地下。2002年,我國約有192.4億噸廢水超出環境自凈能力。2003年,全國工業和城鎮生活廢水排放總量為460.0億噸,比上年增加4.7%。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212.4億噸,比上年增加2.5%;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247.6億噸,比上年增加6.6%。而且,我國廢水處理率很低,許多廢水未經任何處理就排入江河湖海,導致我國主要河流普遍被污染,75%的湖泊出現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海洋污染也比較嚴重。水資源的危機已經給我們敲響了警鍾。
3.大氣資源安全。大氣資源安全是指大氣質量維持在受納體可接受的水平或不對受納體造成威脅和傷害的水平。目前我國向大氣中排放的各種廢氣數量很大,遠遠超過大氣的承載能力。2003年,全國廢氣中二氧化硫排放總量2158.7萬噸,其中工業來源的排放量1791.4萬噸,生活來源的367.3萬噸。煙塵排放總量1048.7萬噸,其中工業煙塵排放量846.2萬噸,生活煙塵排放量202.5萬噸。二氧化硫和煙塵的排放量比上年增加8%~15%左右;工業粉塵排放總量1021萬噸,比上年增加12%左右;工業固體廢棄物排放量為1941萬噸,比上年增加10%左右。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超出環境容量近1倍。我國每新增一單位GDP,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為日本的近兩倍。根據環保總局發布的《2003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全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的城市佔41.7%,較上年度增加7.9個百分點,但城市空氣污染依然嚴重。
4.生物物種安全。生物物種安全是指生物及其與環境形成的生態復合體、相關生態過程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保證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我國是世界生物物種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但現在已經有1431種動植物處於瀕危或接近瀕危狀態,《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名錄》公布的珍稀瀕危野生植物354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名錄》公布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405種。由於野生資源的日益減少,造成全國經常使用的500多種葯材每年約有20%短缺,尤其是占葯材市場80%供應量的野生葯材嚴重短缺,對中葯產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同時,外來物種不斷侵入我國,威脅到我國生物物種的安全。
㈤ 2016年貴州成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在全國打響了哪三大戰役
2016年貴州成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在全省打響水、大氣、土壤治理的三大戰役。
㈥ 十大生態環境最高的國家
1、水土流失造成土地質量下降
全國水土流失嚴重,是土地質量下降的重要方面。由於利用和管理上的原因,水土流失面積不斷擴大。建國初期水土流失面積為1.16×106 km2,1997年已增到1.826×106km2,約佔全國土地面積的19%,土壤流失量每年達5×109t。結果使耕層土壤變薄,土壤有機質和養分大量損失,造成土地質量下降。
2、耕地面積不斷減少
人多地少是我國的基本國情,當前我國人均耕地僅約為778m2,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1/3。在世界上26個人口超過5000萬的國家中,我國人均耕地佔倒數第三位,僅略高於盂加拉國和日本。嚴重的是對稀缺的耕地資源被佔用和浪費的現象十分驚人。據統計,建國以來,我國耕地平均每年減少4.7×l05hm2。1983年--1985年,耕地平均每年減少約7.6×105hm2,1986年--1990年平均減少4.74×l05hm2。實施《土地管理法》以來,情況有所好轉,耕地減少速度趨緩,1991年--1995年平均每年仍減少4.433×105hm2。
3、土地沙漠化加劇
我國目前有沙漠化土地約7.1×105km2,占國土面積的7.4%;戈壁面積5.7×105km2,占國土面積的5.9%。更為嚴重的是,我國沙漠化土地每年正以2.1×103km2的速度擴展,相當於每年減少兩個香港的土地。土地沙漠化的原因是在乾旱和半乾旱地區脆弱生態平衡條件下由於人為的過度開發活動,使生態平衡遭受破壞而引起的土地質量退化現象。
4、森林資源缺乏且正在減少
我國為世界上森林資源最少的國家之一,在160個國家或地區中,按森林覆蓋率和人均佔有林地面積計算,分別為第120位和128位,我國森林資源不足,距離覆蓋率30%還相差很遠:但過量採伐驚人,由於採伐地區過於集中,可采資源日益枯竭.加上毀林開墾、燒柴、火災和病蟲害等等原因.使森林總面積正在逐漸減少.相應的生態災難和水土流失更加嚴重。
5、草原退化嚴重
草原質量下降,草原退化面積不斷擴大。我國人均草地資源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30%:全國嚴重退化的草場約佔1 /3,鼠蟲害面積約佔30%--50%,且優質草減少,毒害草增多。
6、湖泊泥沙淤積,調蓄抗災能力減弱
湖泊泥沙淤積,過度圍墾,造成湖區生態系統功能失調。使湖泊的調蓄抗災能力減弱。例如,建國以來,洞庭湖湖區經歷了2次大的圍湖造田。圍墾面積近1.9×103km2,人口從290萬增至目前的1000萬。在1998年洪災中,湖區潰決堤垸142個,災民近40萬,直接經濟損失近200億元。
7、生物棲息地消失,大量物種瀕臨滅絕
我國濕地面積不斷減少,有15%~20%的動植物種類受到威脅,生物多樣性不斷減少。例如,新疆虎、野馬、毛脈蕨等野生動植物已經滅絕或在我國絕跡。大熊貓、金絲猴、野駱駝、銀杉、珙桐、人參等野生動植物的分布區域明顯縮小,種群數量驟減,處於瀕臨滅絕的狀態。又如,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胡楊林、北疆的梭梭林等都大量減少;一些名貴的中葯材如甘草、麻黃、鎖陽、雪蓮、貝母等的數量也在大量減少。
8、地質自然災害發生的強度和頻率日益加大
由於森林過度採伐、草原過度放牧,加上不合理地開采礦藏,而引發的雨後泥石流、地質下陷等地質災害頻頻發生。
9、淡水資源嚴重短缺
我國水資源量為2.8×1012m3,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徑流量為2 600m3,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88位。中國是世界上的貧水國家,全國570個城市中,缺水城市達300個,嚴重缺水的達50個,日缺水量達1.6×107m3。由於大量開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正在不斷下降。同時節水措施不力,用水浪費,加劇了中國水資源的短缺。
10、污染嚴重
我國大氣、水污染嚴重。大氣環境日趨惡化,1995年全國城市大氣中總懸浮微粒年日均值濃度已遠遠超過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標准;全國600多個城市中,大氣環境質量符合國家一級標準的城市不到1%;我國的水環境污染以有機物污染為主,全國土200多條河流中850多條受到了污染,湖泊富營養化嚴重。
㈦ 誰能告訴我,國家級生態示範區與國家級生態縣(市)的區別是必經步驟,還是兩個獨立的創建內容
近年來,環保部為了從整體上推動各地生態建設,在1990年代開始,在全國開版始生態創建。國家級權事態示範區是最初階段的創建目標,目前已不再創建;國家級生態區是較高階段的創建目標;更高的還有生態文明示範區。生態示範區與生態縣沒有必然聯系,可以不創建生態示範區而直接創建生態區,具體的指標可以在環保部網站上查到。
㈧ 全國有幾個「國家生態城市」
第一批(1992年) 北京市、合肥市、珠海市
第二批(1994年) 杭州市、深圳市
第三批(1996年) 馬鞍山市、威海市、中山市
第四批(1997年) 大連市、南京市、廈門市、南寧市
第五批(1999年) 青島市、濮陽市、十堰市、佛山市、三明市、秦皇市島、煙台市、上海浦東區(國家園林城區)
第六批(2002年)江門市、惠州市、茂名市、肇慶市、海口市、三亞市、襄樊市、石河子市、常熟市、長春市、上海市閔行區(國家園林城區)
第七批(2003年)上海市、寧波市、福州市、唐山市、吉林市、無錫市、揚州市、蘇州市、紹興市、桂林市、綿陽市、榮成市、張家港市、崑山市、富陽市、開平市、都江堰市
第八批(2006.01.23)武漢市、鄭州市、邯鄲市、廊城市、長治市、晉城市、包頭市、伊春市、日照市、淄博市、壽光市、新泰市、膠南市、徐州市、鎮江市、吳江市、宜興市、安慶市、嘉興市、泉州市、漳州市、許昌市、南陽市、宜昌市、岳陽市、湛江市、安寧市、遵義市、樂山市、寶雞市、庫爾勒市
第九批(2006.09.26)成都市、焦作市、黃山市、淮北市、湖州市、廣市安、青州市、偃師市、太倉市、諸暨市、臨海市、桐鄉市、宜春市、景德鎮市
第十批(2008年)石家莊市、遷安市、沈陽市、調兵山市、四平市、松原市、常州市、南通市、江陰市、衢州市、義烏市、淮南市、銅陵市、永安市、南昌市、新余市、萊蕪市、膠州市、乳山市、文登市、新鄉市、濟源市、舞鋼市、登封市、黃石市、株洲市、廣州市、東莞市、潮州市、貴陽市、銀川市、克拉瑪依市、昌吉市、奎屯市。
天津市塘沽區、重慶市南岸區、重慶市渝北區同時被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區」。
2009年國家園林城市、縣城和城鎮命名名單
一、國家園林城市(共41個)
重慶市、河北省承德市、河北省武安市、山西省太原市、山西省潞城市、山西省侯馬市、遼寧省鐵嶺市、遼寧省開原市、江蘇省宿遷市、江蘇省泰州市、江蘇省金壇市、浙江省台州市、浙江省平湖市、浙江省海寧市、安徽省池州市、江西省萍鄉市、江西省吉安市、山東省濰坊市、山東省臨沂市、山東省泰安市、山東省章丘市、山東省肥城市、河南省三門峽市、河南省安陽市、河南省商丘市、河南省平頂山市、河南省鞏義市、湖北省鄂州市、湖南省湘潭市、廣東省韶關市、廣東省梅州市、廣東省汕頭市、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四川省遂寧市、雲南省昆明市、雲南省玉溪市、雲南省景洪市、陝西省西安市、寧夏回族自治區青銅峽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寧市
二、國家園林縣城(共31個)
重慶市榮昌縣、重慶市雲陽縣、河北省樂亭縣、山西省懷仁縣、山西省武鄉縣、遼寧省桓仁滿族自治縣、吉林省撫松縣、江蘇省溧水縣、江蘇省高淳縣、江蘇省金湖縣、浙江省海鹽縣、安徽省歙縣、福建省沙縣、江西省吉安縣、山東省廣饒縣、山東省沂源縣、山東省平邑縣、河南省修武縣、河南省夏邑縣、河南省桐柏縣、四川省金堂縣、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雲南省彌勒縣、甘肅省華亭縣、陝西省鳳翔縣、陝西省千陽縣、陝西省麟游縣、寧夏回族自治區彭陽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源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沙灣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巴河縣
三、國家園林城鎮(共5個)
江蘇省江陰市新橋鎮、山東省肥城市石橫鎮、廣東省東莞市塘廈鎮、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安仁鎮、雲南省安寧市青龍鎮
㈨ 最新十大國家生態文明城市有哪些
中國十大宜居城市排行榜2015
1、澳門 2、威海 3、香港 4、煙台 5、廈門
6、台北 7、濰坊 8、南通 9、常州 10、南京。